科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论文

2022-04-24

[摘要]讲课比赛可激励广大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讲课比赛的目的和意义,许多教师存在的模糊认识,直接导致讲课的质量下降,也影响了比赛成绩。本文结合笔者多次参加讲课比赛的体会,围绕“讲课比赛究竟在比什么”作相关探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论文 篇1: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艺术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优秀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能够给学生以示范、点拨、启发、诱导,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锻炼学生记忆力,发展学生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强化他们的认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拓展他们的英语思路,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讲究教学艺术。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讲究教学艺术尤为重要,同时它也是推广初中英语愉快教学所必须引起重视的一部分。本文就如何提高教学艺术提出几点初浅的认识。

关键词:教师;教学;教学艺术

教学是教育活动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是对经验、方法、知识、能力的传授过程。然而,教学离不开艺术,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必须讲求科学性、逻辑性、系统性和原则性,但是,教学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教师发挥独创性,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有德有才,还要有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推动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的重要保障,为实现实现愉快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美感,促进美育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学艺术值得去钻研、去探索、去创新。如何提高教学艺术?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其次,老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样重要,如何确定初中的英语教学目的,初中英语教材的使用和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的设计方法,中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途径以及中学英语教学中会话、故事和阅读的教学设计和方法等都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老师可以通过参加教研活动,阅读英语业务报刊,组织学习与交流的多种形式学习现代先进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和经验,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断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将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行为的动力,它将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标准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让学生展开联想,这不仅能激起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营造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英语学习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而课堂结构是否巧妙,则又决定着课堂教学成败的问题。因此,我们执教者必须在课堂结构上进行一番精心巧妙的设计,使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能“一枝一叶总关情”,形成一个完美整体。导入带着兴趣,带着思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教学形式多样化,感受多方位,使学生真正的感悟知识;探索有活力,有深度,让学生思路重入正轨;结尾留有激情,留着观念,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且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学生在做中学习;②学习应该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相关联;③学习应该和课堂以外的现实世界相关联。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光靠课堂上老师的灌输也是远远不行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便利及当代高科技赋予的各种快捷的信息服务,自我充实,把课本知识及外界的现实世界相联系。

四、拥有渊博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拥有该学科的渊博知识,必须具有“一桶水对付一碗水”的本领,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教师如果有了渊博的学识,教学就有了源泉。实践证明,教师“授业解惑”的职能决定了教师不但必须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努力学习,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这不是一件容易达到的事情,虽然许多教师为科班出身,但所学未必精到,有的教师表面看来知识游刃有余,实则浅薄寒伧,学生很难从其身上体会到教师应有的文化底蕴,而教师也难于以识服人。因此,教师能够通晓学科知识、拓展知识面、发掘知识渊薮,真正成为让学生佩服的教师,才是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光讲单词、短语、句型及语法等还不够,我们有必要向学生介绍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和风俗习惯等,让学生知道何时、何种场面货何种情形下该使用什么,不该使用什么,以免在真实的交际中闹出笑话或出现尴尬。这些东西哪里来?我们还得“充电”,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积累以便教学中能充分驾驭课堂,“游刃有余”。新教材编写可谓“与时俱进”,教材中出现了不少现代的新知识,教师若不学习、钻研相关方面的知识,肚子里“货”不多,又怎能让课堂生动而有深度呢?又如何让学生折服呢?由此可见,学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力量源泉,教学艺术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具体途径。光有渊博的知识,如果没有精湛的教学技艺,也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

五、把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情感之于教学,犹如能源之于发动机。把情感贯穿整个课堂,融入“精,气,神”,即精力充沛,气势旺盛和神采飞扬,就会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动力作用,而且能起到消除疲劳、激发创造力的作用。充满感情的教与学,在很大程度上使主体乐此不疲,而且思维敏捷,并富有创造性。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又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没有教师的情感就很难激发学生对知识、对真理的渴望与追求。教师的情感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爱,这种爱可以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块”,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和纽带,更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原动力;否则,教师搞好教学就是纸上谈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发挥情感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教师充满激情的讲授,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品尝取得进步的快乐。

总之,通过各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是提高每个45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每个教师必须在“解惑”上多下工夫,既教知识,又教给学生去解决知识症结的要领,轻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识。教师的讲台如同演员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用幽默的语言或体态语感染学生;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故英语教师应不断地挖掘英语教学艺术特色,让学生每堂课都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有所得。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第二中学341200)

作者:吴芳

科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论文 篇2:

对高校讲课比赛的几点体会

[摘 要] 讲课比赛可激励广大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讲课比赛的目的和意义,许多教师存在的模糊认识,直接导致讲课的质量下降,也影响了比赛成绩。本文结合笔者多次参加讲课比赛的体会,围绕“讲课比赛究竟在比什么” 作相关探讨。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讲课比赛; 教学能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3. 044

近几年来,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开展了许多课堂教学技艺比赛,老师们也为此费心。但“讲课比赛比什么”是一个根本问题。有人认为讲课比赛与平时的课堂教学截然不同,但实际上并无本质区别。讲课比赛是平时课堂教学的缩影,选手们事先准备好讲什么,如何讲,如何开头及结尾,用什么教法等,也就是讲自己最拿手的课,平时讲课不好的老师很难取得好名次。那么,讲课比赛究竟比什么?

1 讲课比赛比的是人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1.1 比教师“说”的能力

有人说,教师是靠“嘴”吃饭的。是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说的能力。生动而富有启发性与亲和力的语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恰当、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其对医学教学而言,更需要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简洁性和概括性。这是一种驾驭语言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既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后天的习得与长期的“锤炼”。准确、简洁、流畅、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们长期练就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也是讲课比赛首先要比的一项内容。

1.2 比教师的“悟性”

悟性,指的是人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是人的智力高低的一种表现。一个悟性高的教师,能把“教练”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设计意图领悟深,感悟透,并能在感悟的基础上内化,在内化的基础上提高与创新。因此,能“一点即通”“一指即到”,在讲课比赛中,能淋漓尽致地体现设计者的意图,能挥洒自如地控制教学环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悟性的高低,是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3 比教师的“驾驭”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种现场生成。教案预设得再好,事先工作做得再周密,也会有意想不到的事件随时发生。而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则反映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1.4 比教师的“亲和力”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是铁,教师是磁,教师的亲和力就是磁对铁的吸引力。吸引力强了,铁与磁就会融为一体。此时,教师也成了学生的伙伴与朋友。学生的心理得到了安全与自由,学生的心扉为教师打开并与之畅快交流。师生感情的融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成功。对于讲课比赛而言,教师们面对的是不熟的“学生”,如何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在陌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进行充分的感情交流,这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讲课比赛能否出成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 讲课比赛比的是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关键是教学设计。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设计就是依据教学目的,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程序设计,最优化是对教学设计的根本要求。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比赛非常必要,教学设计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要新,教学设计要活,要注意以下8个原则。

2.1 整体性原则

现代“系统论”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是以各种各样的系统存在的。人们在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时候,必须有系统的观点,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学科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有序的、完美的知识体系。设计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到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即注重挖掘知识的纵横联系,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点,经过知识的整合,使教学内容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教学设计要求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评价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强调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思维方式,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各教学要素相辅相成,确保教学系统整体的最优效应。

2.2 独立性原则

一节15分钟的课要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当然包含在整个知识系统整体中,但它也必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或知识面。教学设计要注重知识的独立性,要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中心,不能因照顾知识的整体性而本末倒置,顾此失彼。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是指微观教学设计,其中课时教学设计是以某堂课的教学为设计对象。

2.3 主体性原则

以人为本是主体性原则的本质特征。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是主动性,是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设计要善于不断地创造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饥饿感,产生获取知识的欲望,从而诱导学生主体性发挥;要创设宽松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与课堂气氛,让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展现和张扬。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激情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温度。”而激情更是一种火种,它可以使师生的心灵受到撞击,并能擦出智慧的火花;而学生的精彩正是来源于教师激情的点燃,来自教师巧妙的引导,来自教师热情的鼓励。于是,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努力捕捉课堂的点滴契机,用亲切的话语来点燃学生的激情。切忌“千叮咛万嘱咐”,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设计寻找结论;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答案。这样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2.4 科学性原则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突出教学设计“真”的一面。因此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性原则,既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客观事实,符合教育教学理论等。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全面,不仅考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而且要注重情感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观点。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是课堂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使学生获得正确知识和方法的保证。教给学生方法应该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因为有了科学的方法,学生就能建立起正确的思维过程,而科学的方法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必备条件,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2.5 现代性原则

由于科学和技术不断发展,要求我们把现代科技新成就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一方面要穿插现代科学前沿理论;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学手段的现代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集“文、图、声”于一体,可节省教学时间、增大信息量、化难为易。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变抽象为直观,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件制作要精美,文字的编排、色彩的搭配要美观大方、赏心悦目。

2.6 多样性原则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双向交流过程,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方法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见进行教学设计时,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注重多种教法和学法的设计,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显得尤其重要。设计的学习方法有归纳法、讨论法、巧记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只有各种教法和学法灵活运用,才能使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课堂气氛由“死”变“活”,使教学过程优化,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首先,对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其次,对学生还要多启发其思考,增加其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另外,教师优化教学方法还要善于学习,博采众“法”之长,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7 美学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美学性原则包括内在美和外在美。内在美主要指教学内容富有的科学美,这是由教学内容特点决定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潜在的美。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如形体美、动作美、表情美、语言美、导入美、自然美等。例如,设计课堂导入要别出心裁、引人入胜;设计过渡衔接要讲究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自然美;设计教学活动要追求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节奏美。体态语言是人类语言的一种伴随动作。成功的演讲者都非常善于调动自己的体态语言传播信息。对教师而言亦然,如恰当的手势和姿势、丰富的表情等可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8 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最大贡献,也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教学过程的创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是要求我们不能墨守陈规,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创新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创新是教育的生命,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在教学中要勇于探索,善于别出心裁,敢于标新立异,通过我们独特的教学设计,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旺盛的活力,异彩纷呈,把原本枯燥的医学知识讲活了,好记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讲课效果自然会好。

3 讲课比赛比的是教学的效果

如何把精心预设的一节课在课堂上实施好,才是我们最终的追求和落脚点。不经过精心设计、精心研究是很难把一节课上好的,可是即使经过了精心策划、精心研究,也未必就一定能把一节课上好。因为事先预设再好,毕竟还只是预设,还有一个执行者内化、理解、实施的过程。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不仅要看课堂预设,还要看课堂生成,更重要的是要看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就是在这堂课中学生到底学到了哪些知识,提升了哪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哪些发展。这是评价课堂教学的最重要标准,也是讲课比赛要比的重要内容。

总之,讲课比赛是教师教学教研综合实力、综合水平的比赛,也是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比赛。体现在个人身上的,既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后天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和长期锤炼;体现在教学设计上的,则是集体的教研水平和集体研究的智慧。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等以一节15分钟的课为载体落实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与其说是在展示一节课,不如说是以课为依托向人们传递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是教师教学内功与新的教学理念的统一体。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菊珊,马建离.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学竞赛[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

[2] 黎婉勤.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若干思考[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3).

[3] 高胜利,陈三平,等. 讲课比赛是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J]. 中国大学教学,2009(5).

作者:冯蕾 刘瑞

科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论文 篇3:

上好体育理论课

上好体育理论课能为体育实践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的教学、训练、群体活动等,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但目前的状况是,中学生对体育理论课还普遍缺乏兴趣,在体育理论课堂上,学生在操场上的那种生龙活虎的劲头荡然无存,个个无精打采。问之,答曰“枯燥无味”,致使体育理论课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首先,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产生厌倦情绪,关键在体育教师。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进行调查研究,抓不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照本宣科,这是使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

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进入中学后,身心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活泼、好动的特点没有变,而且视野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烈。相应的,体育理论课就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多联系实际讲解。

其次,针对不同特点的班级,要选择不同的教学角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高中生为例,升入高二就开始有文、理之分,有的学校干脆分文、理两班教学。给文科班上体育理论课,要抓住文科学生思想活跃、多数人性格外向、女生多等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合这些特点的内容与方式来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在强调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时,可引用一些谚语、歌谣和术语来诱发其学习兴趣,例如“早晨起来活动活动腰,一天精神好”。引用“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来烘托课堂气氛。在讲解球类活动时,可用明代李渔(高中生学过他的文章)的诗:“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婵娟……”来说明我国古代己有女子球类活动。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使体育和他们无声的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若讲解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时,可用林黛玉做比较。“行动似弱柳扶风,娇袭一身之箔……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因为林黛玉寄人篱下,心情常受压抑,事事都是谨小慎微;再加上她从小失亲,生活得不到好的调养,更缺乏体育锻炼,造成心血管系统机能不强,于是导致她身体病弱。

而给理科班学生讲授时,则应结合运动技术,多应用一些运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述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并携带氧和氧化碳时,宜写出明确的反应式,并说明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大脑工作效率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在讲解支撑跳跃动作时,可根据动量定理(即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正确地分析助跑速度、踏跳和推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动作质量的影响;在讲解掷铁饼动作时,应该用动量矩守恒定理,说明转动惯量与角速度和旋转半径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运用浮力定律阐明为什么掷铁饼在逆风时比顺风时还要远些;在讲解跑弯道时,可以结合离心力、向心力等知识。这样,不仅使他们感到新鲜(文化课学的知识运用于体育运动),而且认识到体育运动也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从而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三,改变观念。在不少体育教师(也包括其他学科教师)头脑里,似乎语文、数学等学科是文化课,必须讲究教学艺术;而体育理论课则无须讲究教学艺术,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体育理论课也有它独特的教学艺术,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作为体育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体育理论课,那就不单要精通体育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且具备教学法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才有可能将体育理论上得满堂生辉出彩。

总之,体育理论课的功能已为大家所识,上好体育理论课的关键在于教师;本文算是抛砖引玉,以期在“怎样上好体育理论课”问题上,引出更多更好的交流与研讨的文章来,使体育课论课在认识与实践上“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外国语学校)

作者:师艳杰

上一篇:财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论文下一篇:我国项目工程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