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论文

2022-04-23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护理心脏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是一项新技术,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材料、器械的不断发展,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是诊断冠心病的一项金指标[1]。桡动脉位于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位置表浅,直接位于皮下,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很少有分支。因此临床上多选用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论文 篇1:

桡动脉压力止血器与桡动脉加压器(TR—Band)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对比

【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压力止血器与桡动脉加压器(TR-Band)在冠脉造影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对比。方法将124例冠脉造影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TR-Band组和压力止血器组,观察患者舒适度、手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变、穿刺部位出血、有无水泡情况。结果用TR-Band止血装置止血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桡动脉压力止血器组,且前者并发症少与后者。结论使用TR-Band止血装置止血舒适度更高,出血少,并发症少,切减轻了护理人员及家属的负担。

【关键词】桡动脉压力止血;桡动脉加压器;冠脉造影术;护理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对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及造影患者采用TR-Band压迫止血和桡动脉压力止血器压迫止血,对这两种止血方法使用中的病人舒适度及穿刺部位并发症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TR-Band组和压力止血器组各62例,TR-Band组男42例,女20例,年龄(58.6±10.4)岁,其中单纯冠脉造影21例,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41例。桡动脉压力止血器男38例,女24例,年龄(59.3±10.5)岁,其中单纯冠脉造影18例,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4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病例均为行冠脉造影术后立即拔除鞘管。

1.2.1TR-Band止血装置病人回病房后,制动术侧肢体6小时,每间隔1-2小时用特制注射器放气减压1毫升,连续4-5次,术后约6小时无出血,则用专用注射器抽出气囊内剩余气体,取下桡动脉止血器

1.2.2压力止血器组病人回病房后,制動术侧肢体6小时,每间隔1-2小时向左放松一圈压力,连续4-5次,术后约6小时无出血,则放松全部压力取下加压止血器。

1.3观察指标术后观察患者舒适度、手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变、穿刺部位出血及肿胀、有无出现水泡等几项指标。①患者舒适度分级标准:Ⅰ级患者自述无不适;Ⅱ级患者自述轻度不适;Ⅲ级患者自述出现剧烈疼痛、术肢麻木等不适。②手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变情况:手部肿胀分级标准:Ⅰ级无肿胀;Ⅱ级轻度肿胀;Ⅲ级明显肿胀;并自述胀痛。手部皮肤颜色改变情况标准:Ⅰ级颜色正常;Ⅱ级轻微紫绀;Ⅲ级严重紫绀,并伴有出血点。③穿刺部位出血及肿胀情况分级标准:Ⅰ级无渗血及血肿;Ⅱ级有少量渗血,无血肿;Ⅲ级,有大量渗血,和(或)有血肿形成。

1.4统计学方法对两种不同压迫止血方法进行比较,采用Chi-square test,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4例患者均止血成功,两组患者桡动脉经不同止血方法后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比较,见表1。

3讨论

虽然,桡动脉压力低,出血机会少,且容易止血,但仍需要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血的发生,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压力大,脆性高,容易发生渗血,故护理时更应多加注意[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桡动脉压力止血器止血方法缺点是因捆绑较紧致患者出现腕部疼痛、手部肿胀明显,甚至影响睡眠,且压迫后容易出现单个大水泡或多个散在小水泡。而TR-Band止血器虽为腕式束带,但气囊上有明显压迫点,透明可见,可保证压迫位置的准确性;压迫器内侧光滑平整,使受压范围增大,预防水泡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感染的风险。

TR-Band用于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手术止血具有操作简单,舒适度高,可调节性强,止血疗效确切,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还不受体位限制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正被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接受,减轻了家属及护理人员的负担[2]。

参考文献

[1]周秀红,张兵文.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1079-1080.

[2]彭小丹,姚芳,邓艳.桡动脉加压器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护月刊,2010,7(11):95.

作者:丛红芸 孙杏云 许娜娜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论文 篇2: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72例护理体会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护理

心脏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是一项新技术,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材料、器械的不断发展,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是诊断冠心病的一项金指标[1]。桡动脉位于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位置表浅,直接位于皮下,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很少有分支。因此临床上多选用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经桡动脉穿刺术具有创伤小、易止血、穿刺部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而手术后有效的护理,是患者康复及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本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 年 1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72 例,其中男性42 例,女性30 例; 年龄 36 ~86 岁。术前有如下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原因不明的胸闷或胸痛。术前心电图均提示ST-T改变、T波改变等。

1.2护理方法

1.2.1

术后心理干预: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功能护理的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应转向系统化身心护理[2]。心血管疾病是受心理因素影响最为明显的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3]。心理护理也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长期的疾病困扰使他们心理负担较重。而经皮冠脉造影术后手腕处穿刺口不适,家庭经济因素等容易导致患者心情低落。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康复的关键。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同时,要防止情绪波动给手术带来负性效应。术后心理干预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 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简要讲解手术的目的,优点及手术过程。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介绍手术成功的患者与其交流,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对精神紧张患者术前可给予镇静剂。2)医务人员应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患者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内心比较容易产生不安全感。护士应尽快让患者熟悉病区及病房的环境,及病房各种监护设备及服务流程。与患者交谈及护理中应充分尊重病人。护理操作应及时、准确应让病人体会到专业内涵。3)与家属沟通给予病人更多的社会支持,让病人对生活充满希望。4)做好相关的疾病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

1.2.2 术后常规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电图、心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及时发现有无恶性心律失常。2)密切观察气囊加压穿刺口处有无红肿及渗血。观察桡动脉搏动及肢端皮温及血运情况,及时发现并做好处理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术侧肢体摆放。3)遵医嘱给予抗炎,抗凝等治疗。4)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24小时>2000ml,告知患者饮水的目的是有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2 结果

通过对 72 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精心护理,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3 讨论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4]。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治疗后应用心理护理是促进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促使患者身心康复。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心脏介入诊治过程中,焦虑成为大部分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而多种因素均可对患者的焦虑情绪产生影响,如手术时间、手术路径、术前谈话等。有针对性地采用一定的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其心理应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消除焦虑、抑郁等情绪,尤其是焦虑心理并促进身心的康复。建议加强对行心脏介入诊疗术患者的心理干预,以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目前的研究中,针对行心脏介入诊疗术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提出的心理干预对策较多,且均有效,但尚缺乏系统的心理干预模式,尚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少红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的护理100例。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34期.

[2] 殷磊. 护理学基础[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23 - 285.

[3] 柳晨 心脏介入手术的术后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1(5):160.

[4] 雷顯琼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护理干预[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2( 7) : 115.

作者:招丽冰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论文 篇3:

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常规护理及体会

冠脉造影术(CAG)是将特殊的导管经大腿外股动脉或上肢桡动脉处穿刺后插至冠状动脉开口,选择性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应用在X线下显影的造影剂,对冠状动脉进行检查,主要用于了解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及其狭窄程序,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由于该项技术属于创伤性检查, 对病人的心理、生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术后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处于最佳的身心康复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5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常规护理及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12年1月至2012-12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治疗的患者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45-68岁。发生皮下血肿2例,造影剂反应3例,余45例无并发症发生。

2.护理及体会

2.1 观察要点

2.1.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病人应严密监护,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术后回病房后,应立即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尤其是血压监测,术后2小时内每15-3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如无异常可延长至2-4小时测量一次。若血压突然下降需注意腹膜后出血、肺栓塞、迷走反射等。若发现患者血压降低应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同时给予升压药多巴胺静滴。

2.1.2 观察有无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 由于造影剂最终由肾脏排泄出体外,使用造影剂后有可能会导致造影剂肾病,所以做完冠状动脉造影后,尤其对老年人、原有肾功能损害者及心衰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手术后的尿量情况。

2.1.3 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出血、血肿 个别病例因止血不彻底,或因静脉应用肝素或病人制动时间不够,而发生出血或血肿,严重时可致休克。回病房后4小时,护士应每15~ 30分钟巡视1次,观察伤口周围有无肿胀、渗血、渗液,一旦发现肿胀、渗血、渗液者及时通知医师,重新压迫止血、包扎。压迫动脉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应采用指压法,对于肥胖、老年、抗凝、凝血差者适当延长压迫时间,确认无出血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其上用1.5kg沙袋压迫腹股沟4-6小时,术侧下肢制动24小时,保持平直状态,避免弯曲,同时还应注意观察肢体末梢皮肤颜色、温度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询问病人是否自觉有肢体发凉、疼痛等感觉。如已有血肿发生应密切观察血肿的大小及颜色变化,切忌用力揉搓、挤压血肿部位,1周左右均可吸收。

2.1.4 观察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病人需平卧24h,术侧肢体限制活动。对某些人群,因平卧位时下肢静脉回流减慢,加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影响静脉回流故可致下肢靜脉血栓形成,特别是术侧,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左右,病人可出现一侧下肢肿痛,皮肤略显紫色。因此,在病人制动期24小时内,应注意肢体按摩预防血栓形成。

2.2 术后一般护理

2.2.1 心理护理 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可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对手术的康复产生影响。对于不同情况的病人要与他们多交谈,加强护患沟通,增加信赖感。以亲切、自然的话语安抚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特别是老年患者,护理人员要以和蔼、耐心的态度主动关心老年患者,让老人感受到内心的温暖,缓解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

2.2.2 饮食指导 患者出现腹胀,多为术中保暖不够,术后制动等原因,给予腹部及双足热敷,顺时针按摩腹部多可缓解,如不缓解可遵医嘱给予胃复安或吗丁啉。进食不宜过饱、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及奶制品或生冷食物,应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待可下床活动后再正常进食。

2.2.3 排便指导 部分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原因为术后患者平卧,术侧肢体制动,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术后伤口疼痛或不敢移动而不主动排尿以致膀胱充盈过度造成尿潴留,年龄大的男性因前列腺增生,加上术后应用硝酸甘油类药物会加重排尿困难、尿潴留,精神紧张、环境不适也可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出现以上排尿困难可创造条件提供隐蔽的排便环境,督促患者多饮水,一般饮温开水1 500ml以上,利于造影剂排泄,并鼓励患者至少4h排尿1 次,排尿困难的可采取温水冲洗会阴、听流水声等方法以利排尿,若无效应尽早导尿,一次放尿不超过500mL,避免发生虚脱诱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大便时应积极协助其在床上使用便盆。

2.2.4 活动指导 术后病人一定要平卧位休息,术侧肢应绝对制动6-8小时,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手术侧肢体不可任意屈曲,排便也应在床上进行。但为了有利于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绝对制动期过后可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适当活动,如非术侧肢体可以自由活动、术侧下肢在去除沙袋压迫后可以进行膝关节以下的弯曲与伸展运动,以防止血栓形成。

作者:李晶

上一篇:传统五色理论色彩设计论文下一篇:风险管理水运工程项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