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文献学研究论文

2022-04-18

古色古香的展板、写在竹简上的中国奇妙文字近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写在竹简上的中国经典——清华简与中国古代文明”专题展览日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举行。展览过后,清华大学还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共同举办了首次清华简海外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的汉学家共读共赏清华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易经文献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易经文献学研究论文 篇1:

一部卓越的文献目录学著作

摘 要:《文献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司马朝军教授多年从事文献学教学、研究的成果。《概论》在内容上,回归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原途,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在写作上,结构严谨,体系完整,语言精练。《概论》的出版对我国文献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献学;古籍;学习门径

文献学是清理书籍类别,辨析史料价值和内容,考证典籍源流,阐明学术流变,最终为古典学的研究提供坚实可靠的平台。西汉刘向、刘歆受命整理国家藏书著《别录》《七略》,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揭示文献内容、价值、流变。当下的文献学的教材大多是“概论+通识”,使得读者不断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中迷失,《文献学概论》的问世,成为重多文献学教材的一颗新星,它重新回到了《别录》《七略》的老路,回归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原途。

一、古籍类例总结

该书结构上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导论、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导论部分作者讨论了文献、文献学、文献学编纂模式的发展、转变、调整,并对文献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内容、任务、方法提出了个人观点。传世文献部分共分7章,分别介绍的是: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宗教部、技艺部、工具部,每部下又分若干类,共40个小类,全书介绍了768种古籍。出土文献共分4章,分别是甲骨文献、金石文献、简帛文献、敦煌吐蕃文献。其中介绍了4部甲骨文献整理成果、14部简帛文献整理成果、7种地方发现简帛的整理成果、103种敦煌文献及21种吐蕃文献的整理情况。

作者从传统经、史、子、集的分类介绍古籍,把浩如烟海的古籍部居类次,使读者明白在传统分类体系中明确类有所属,书有所归,从而学术情况也自然了解,这正起到了郑樵所说:“类例既分,学术自明,以其先后本末具在”的功效,使读者明析了古籍的总体架构。

二、古籍体例揭示

本书对所介绍的每种古籍,大都记载了其书名、著者、卷数、版本、提要等状况。这些记录使读者能了解每一种书的卷数、著者、古籍主要内容、存亡残整、学术价值及后人评价等等。以《梦溪笔谈》为例,这样介绍该书:

《梦溪笔谈》二十六卷 宋沈括撰。凡分十七门:故事、辨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事、药议,共二十六卷。又《补笔谈》二卷,《续笔谈》一卷。《梦溪笔谈》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发明均有详细记载,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李约瑟语)。潘景郑《赵能静阅本梦溪笔谈》云:“余谓存中斯书,考证翔实,较之《困学纪闻》、《荣斋随笔》为胜一筹耳,自未可以小说家言目之也。”

该段描述不仅介绍了书的卷次、作者、内容,还指出了该书的补续及两位名家的评价。对于校勘、版本、考证、撰述等都能有所帮助,这一点作者向读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三、粗知学术源流

从刘向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的全部程序来看,撰写书录是一项很重要的学术工作。它除了说明图书的整理编辑过程外,主要介绍作者,综述全书主旨,加以分析、评论。该书作者在每小类下引用《四库全书总目》介绍该类,便于读者了解学术源流和演变。如作者在礼类下引用《四库全书总目·礼类序》:

古称议礼如聚讼。然《仪礼》难读,儒者罕通,不能聚讼。《礼记》辑自汉儒,某增某减,具有主名,亦无庸聚讼。所辨论求胜者,《周礼》一书而已。考《大司乐》章先见於魏文侯时,理不容伪。河间献王但言阙《冬官》一篇,不言简编失次,则窜乱移补者亦妄。三礼并立,一从古本,无可疑也。郑康成注,贾公彦、孔颖达疏,于名物度数特详。宋儒攻击,仅摭其好引谶纬一失,至其训诂则弗能逾越。盖得其节文,乃可推制作之精意,不比《孝经》、《论语》可推寻文句而谈,本汉唐之注疏,而佐以宋儒之义理,亦无可疑也。谨以类区分,定为六目:曰《周礼》、曰《仪礼》、曰《礼记》、曰《三礼总义》、曰《通礼》、曰《杂礼书》。六目之中,各以时代为先后,庶源流同异,可比而考焉。

这些序中蕴藏了与学术有关的资料,加以分析利用可粗知学术源流。同时,由于这些丰富的知识,对于评论和衡量古籍的价值和地位,也更有帮助。

四、指导学习门径

面对我国浩繁的古籍,单凭兴趣翻阅,那是难有成效的。作者在导论就按出版先后列举了文献學以及各个方面的有关书籍,如文献学14种、目录学23种、版本学14种、校勘学12种、辨伪学20种、辑佚学2种、考据学8种、编纂学12种、文字学11种、训诂学21种、音韵学36种、专科文献学21种。这样的文献列举给读者大致描绘了文献学的知识图谱,为进一步为学习文献学提供了线索。

作者在介绍古籍中间介绍自己学习研究的心路历程。

如,向周秉钧先生请教《尚书》的门径,他认为应该重视“伪孔传”与《书集传》。黄侃谈治经方法时说:“治经之法,先宜主一家之说以解经文,继则兼通数家之说而无所是非。”此乃经验之谈。如治《尚书》,宜先主伪《孔传》,继而兼通各家之说,讲苏轼、朱熹、蔡沈等各家各派的代表拿来一一比较,择善而从,断以己意,最后达到融会贯通。如果不得其法,事倍功半,自然皓首不能穷其经。只要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持之以恒,日就月将,渐修顿悟,如桶底脱。

又如,关于《礼记》的读法,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正文和郑注上,吃透《礼记正义》,不要忽视正文、抛开郑注,而花很大精力去看其他的注解书籍。

2.要把49篇文字分成几大类去读。篇章性质相近,资料范围相同,就更容易索解。

3.应该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按前面粗略的分类来说,可以先读那些文字比较通畅的论文,如《礼运》《学记》等篇;其次读有关孔子言论的,如《坊记》《表记》等篇;再次读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等篇;接着读记述各种礼制的,如《礼器》《郊特牲》等篇;然后读记载生活日常礼节的,如《曲礼》《内则》《少仪》等篇;最后读有关丧事丧服的。

4.读《礼记》要孤立难点。把看不懂的正文、郑注,或对郑的注解有所怀疑的地方,都一一标出。等读完一篇后,回过头来,再看《礼记正义》或其他注解书。《礼记》文字比《易经》《尚书》《仪礼》好懂些,每篇通过郑注仍看不懂的地方,一般说来不会很多。把一些难词、难句集中起来,用有关注解书、工具书解决,这是比较省时省力的办法。

作者这样脚踏实地的教人读书,是不多见的,是对文献学教材的超越。在每章节的最后,作者给出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所列书目内容与该章节联系紧密给读者以指引。

五、结语

作者司马朝军教授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博士生导师,有着深厚的文献学研究根基,他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四库全书>编纂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是文献研究的精品。《文献学研究》是他多年治学研究的结晶,是值得图书馆学学生和文献学研究者认真阅读的著作。

参考文献:

[1]司马朝军.文献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宋郑樵.《通志》三十一《校雠略 编次必谨类例论》,中华再造善本.

[3]潘景郑.《著砚楼读书记》[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4]司马朝军.文献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司马朝军.文献學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6]司马朝军.文献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7]冯浩菲.试论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改革[J].文史哲,2002

[8]潘树广.论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的交融[J].苏州大学学报,2000

[9]冯浩菲.我国文献学的现状及历史文献学的定位[J].学术界,2000

[10]于鸣镝.试论大文献学[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

[11]曹 之,司马朝军.20世纪版本学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1999

[12]王余光,汪 涛,陈幼华.中国文献学理论研究百年概述[J].图书与情报,1999

[13]周文骏,杨晓骏.文献学新论[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

[14]司马朝军.殿本《四库全书总目》与库本提要之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

[15]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殿本与浙本之比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

[16]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述略[J].图书馆杂志,2002

(作者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作者:张红亮

易经文献学研究论文 篇2:

世界汉学家聚首美国共读清华简

古色古香的展板、写在竹简上的中国奇妙文字近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写在竹简上的中国经典——清华简与中国古代文明”专题展览日前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举行。展览过后,清华大学还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共同举办了首次清华简海外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的汉学家共读共赏清华简。

据介绍,这是清华简首次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最新发现,也是中国首次在海外举办古文献学领域的展览。展览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清华简的“出生”“成长”历程及其无可估量的学术价值;研讨会则精选了《系年》《说命》《周公之琴舞》等经典篇章,在相关专家逐字逐句领读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据介绍,2008年,清华大学入藏一批流散到境外的战国竹简,学界称之为“清华简”。经过五年的初步研究,专家发现这批竹简记载了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包括《尚书》《诗经》《易经》等儒家经典和许多历史著作,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最高成就。清华简研究团队的首席专家李学勤表示,其中大多数篇章已经失传2000多年,每一片竹简的内容都可能引导对中国历史的重新发现。

来源/光明日报

易经文献学研究论文 篇3:

我在“啃”古籍

2012年夏末,榆树上的蝉鸣未绝,读研生活已然拉开序幕,曾经梦想中的生活在眼前铺展开来。

我就读的是一个地球人普遍不是很了解的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典文献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白胡子老头”“出土文物”“甲骨文”等意象。没错,在报考这门学科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然而白胡子老头不一定有,出土文物和甲骨文确实是文献的一部分,而且这只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一小部分。

开学的第一节专业课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研究”,就是在这堂课上,我的文学观彻底被颠覆,灵魂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所有关于古典文献学的幻想在导师的谈笑间灰飞烟灭。导师半节课之中所说的文学大家及其作品至少有一半我闻所未闻,更不用说旁征博引的那些文人史料了,那么多泰山北斗从我旁边呼啸而过,而我甚至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一节课下来恍惚回神,原来了解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人和典籍只是古典文献学的基础课程,顿觉以前掌握的文学知识在这里简直是沧海一粟,单这一项入门任务就让人倍感压力。

也许一下子接收的信息量太多,之前隐约的自负如雨落沙漠般不复存焉。下了课犹在进行头脑风暴,回首望着那么多饱读诗书的文学大师,强烈的学习愿望再度被激发出来,这种文学冲击力是奇妙的,甚至是震撼人心的,和狂热的追星不同,那些文学大师都有璀璨夺目的光彩,历来被人们所尊崇,他们的影响力是厚重而持久的,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历经风云变幻永不褪色。一位大家,一部好书,也许会给你思想上的启迪,也许会赋予你精神上的洗礼,他们的价值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永远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自从踏进古典文献的大门,感觉就像一次奇异的探险,越是走进丛林深处,就会发现越多的宝藏。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努力让自己的大脑成为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一旦在研究“探险”中需要搜集某些古籍材料的 “宝藏”,大脑能够迅速定位到“丛林”的某个角落,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搜索到有效信息,实现研究价值。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量往“百科全书”靠拢,树立以“检索顺畅”为荣,以“系统瘫痪”为耻的精神风貌,坚决抵制一切“一问三不知”行为。

在研究生一年级所有的专业课中,最不能“释怀”的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这门课听起来很抽象,所以一开始上课就很期待会讲什么内容。导师带来了一本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果然,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联系最紧密的“四书”有关,翻开书的第一篇内容,便是《大学章句》,顿时感觉很亲切,这很容易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中的时候就烂熟于心了,但是……就是这一句话,导师竟然用了一节课四十多分钟时间讲述,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德”,什么是“亲民”,什么是“至善”,我以前从来不知道原来这么简单的几个词汇包含了那么多的内容。此时才领悟之前学习知识都是囫囵吞枣。老师在讲解之中教导我们,搞学术研究就是要这样细致入微,一个字、一个词都不能放过,还要有批判学习的精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比如“亲”,朱熹的注里说到应该是“新”,即“革其旧之谓也”,这一点就该存疑,因为没有有效的材料证明。之后的《中庸》,开篇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是长达两节课的讲解,此时原有的模糊笼统的概念变得清晰可感。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呈现了一种全新的视野,打破了原有的学习理念,让我不断对自己的知识进行补充完善,并发现其中的文学价值,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研究生阶段要求每次的作业都有一定的学术思想和可研究性,不能只停留在记忆和理解的层次,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敢于质疑,勇于探索,达到一定的学术高度后,开发出自己的研究天地,进而找出新材料,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这无疑使研究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这门课中,导师要求我们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一字不差地全部背诵下来,以后每次上课都要检查,这不由让我想起古代的秀才,摇头晃脑地背诵“四书五经”。老师曰:我们学古典文献的在做研究时总免不了引经据典,“四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果连《大学》《中庸》都背不下来,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古典文献的?我强烈认同老师的观点,但是把5万多个字刻进脑子里这一浩大的工程,强烈地刺激了我的神经。老师果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一上课就检查背诵情况,这直接导致我们每次上课之前都心惊胆战,如同穿越到了古代,满腹经纶的老夫子手持竹简坐立于台上,眼神凌厉,气质非凡,弟子们于台下正襟危坐,毕恭毕敬,默等台上先生的例检。在博学的导师面前背诵“四书”很激动,不过背完就相当轻松了,心理上如释重负,收获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和装在心里的学问。如此说来,有时候学习还是要有人鞭策的,否则那些经典之作不知道要背到猴年马月,因此很感激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心惊胆战”的课堂反而充满了乐趣。

文学类的通选课“国学典籍”,由我们专业的三位老师轮番讲授,可见,古典文献的作用果然无处不在,时下最推崇的“国学”都跟古典文献息息相关。虽然很多人都很支持“国学热”,但是却不知道“国学”具体指的是什么。广义地讲,“国学”是中国学术文化、中国固有学术、中国本土学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总称或简称。在“国学典籍”的课堂上,当老师讲到《周易》时,同学们的热情开始高涨,估计是对高深的“算命术”好奇心浓重吧,“乾坤八卦”自有奇妙之处,然而都是有据可循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共八个经卦,以及由其衍生出的八八六十四个别卦,构成了《易经》的全部内容,至于卜筮的结果则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但是其间 “否极泰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妙趣却是捉摸不定的。之后的“国学典籍”课又陆续讲了道教和佛学,知道了“上善若水”的深层含意,了解了王重阳和丘处机等经常在武侠剧中出现的人物的真实背景,还有释迦牟尼的表弟阿难在遁入佛门之前原来是个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古典文献的老师们凭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巧妙地把古代典籍与现代语言穿插起来,使得原本深奥的内容变得妙趣横生,我们在欢笑声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学造诣。

研究生生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虽然有时候会出现短暂的迷茫,但得到的更多的是老师及同门的鼓励,阴霾过后重新收拾心情,继续去读书、探讨、质疑,真正钻进去以后,就会发现其乐也无穷,古典文献学如同槟榔,初尝味道会有点怪,但是越嚼越有味,所以每天读古书会上瘾。我的战场在图书馆古籍部,如果哪天我没有在“啃古籍”,那一定是在去“啃古籍”的路上。

上一篇:初中生体育锻炼论文下一篇:文章中的文言文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