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规划计划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对于水利规划设计而言,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研究的主题,由于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在加上各种资源的不断减少,因此,水利规划设计成为了科研人员的首要研究主题,也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利规划计划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水利规划计划管理论文 篇1:

关于区域水利规划的优化方法探讨

【摘要】水利规划是为防治水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制定的总体措施安排,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优化水利规划的政策,以此来引领和推动我国水利行业向着稳定科学和谐的方向发展,使水利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协调统一、步调一致,有效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持续、优质、完善的支撑和保障,真正发挥水利规划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大作用。目前正值“十三五”水利规划关键阶段,下面文中笔者就区域水利规划方面的有关问题及优化方法作出简要阐述,以期与业内同仁共同参考。

【关键词】区域;水利规划;优化方法

一、区域水利规划的基本任务

区域水利规划是对本区域范围内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进行合理规划,以指导区域内水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等工作。区域水利规划应紧紧围绕国家及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开展,服从与流域规划、上一级水利规划和其他综合规划,考虑对水利各方面的要求,研究水利现状、特点,探索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提出本区域水利治理开发方向、任务、主要措施和分期实施步骤,安排水利建设全面、长远计划,并指导水利工程设计和管理。

二、 区域水利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1.区域水利整体规划体系不完善

在区域水利规划上整体规划体系不够健全,从长远来看,受到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的水利规划方法不够科学,水利规划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区域水利的长远发展;第二,各地区间自然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发展战略的不一致给区域水利规划带来很多难题;第三,规划结构不完整,各类专项规划衔接不协调,而且存在重复投入等问题;第四,基础资料不全,问题研究不透、调查不充分,有的工程建成后问题凸显,造成损失。如笔者所在县1978年大旱后建设的抗旱机井、抗旱泵站均没有投入运行,后全部损坏;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工建设的淮河~淠河航道及船闸工程建成后受水资源及市场影响,启用不久就停止运行。而本县另一项水利工程——安丰塘,为楚相孙叔敖率民众所建,由于规划科学、合理,历经2600年,如今水域面积达5万亩,发挥着防洪、灌溉、供水、养殖、发电等综合效益,灌溉农田63万亩。

2.区域水利防洪除涝规划工作不到位

在当前我国区域水利规划工作中,防洪防涝方面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区域汇流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地极端异常天气时常出现,洪水冲破堤防,城市暴雨成灾,导致财产和人员伤亡的事件频繁发生,这充分暴露出区域防洪除涝体系建设标准低的问题,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3.区域水利建设规模规划不当

在区域水利规划工作中,规划人员对基础资料收集不全,对实际情况了解不透,缺少科学严谨的态度,往往导致区域水利建设规模偏小,如经常见到河渠上的阻水桥涵、城区道路及小区排水不及被淹等。有些地区在编制水利规划时,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长率预判不准,基数定的太低,造成水资源的需求量无法得到满足,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4.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属水资源贫乏国家,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配又存在着不均匀和不合理的现象,水资源浪费及局部短缺较为常见,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由于区域水利规划方法过于落后,规划方案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可持续性,这就导致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无法在这种不合理配置下得到有效的满足。

三、区域水利规划的优化方法

1.优化整体规划体系

在进行区域水利规划前,水利规划人员一定要做好调查、分析和研究。针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同、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有重点地进行规划,要结合各行业发展状况、周边地理特征、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分出主次,根据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改变传统水域水利规划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从而达到和实现体系健全、结构完整的区域水利规划体系结构。

要改变传统的区域水利规划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城市水利发展与农村水利发展相协调的目标。要用现代化的水利规划理念和方法指导水利整体规划体系的制定和优化,这就要求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运用系统论、运筹论、控制论等科学方法。最终达到水利规划体系的科学合理。

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是做好水利规划的科学指南。

2.适当提高防洪除涝安全标准

区域水利规划,防洪规划是重点,在选定防洪标准时,要根据其不同保护对象选定最高级别的防洪标准,对于失事后果严重的工程,要有预判性,适当提高其防洪标准。一般步骤如下:1)合理考察,制定规划策略。对区域经济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洪除涝措施;2)划分等级,确定防洪标准。根据区域实际地理特征对易发洪涝区,确定治涝防洪标准;3)综合指挥,建立控制系统。为加强区域防洪应急能力,进一步做好防洪减灾工作,建立洪水预警预报,以及抗洪救灾等防汛信息的综合指挥控制系统,使防洪除涝工作更加科学合理;4)正确处理区域水资源治理和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避免水利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避免水利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有效防治因生态环境恶化而造成的洪涝灾害。

3.合理制定区域水利建设规模

在进行区域水利规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的规模,对各行业的用水需求进行深入了解,这样在规划时才能确保水利建设规模更加科学合理,确保水资源供需的均衡性。所以在区域水利建设规划之前,需要通过对区域水资源需求行业和居民用水量的综合统计,同时还要对群众利益和财政的承受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还要合理对调查方法进行选择,确保与规划的具体要求能够相符,调查资料作为调查研究的主要材料,需要确保资料的准确和可靠,在规划工作中,还要做好未来水资源需求的预测工作,从而在具体规划过程中留有一定的裕度。

4.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

区域水资源的分配需要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对谁资源的影响及需求,从而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利用的目标。我国已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区域水资源规划时,需要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防洪除涝、供水及灌溉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区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和生态环境对水资源量的要求,从而实现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束语

建设和发展水利现代化,不仅需要与具体情况相符合,还需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阶段目标。要从区域的实际出发,确定区域的现代化水利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工作任务。水利现代化不仅是硬件的现代化.也包括软件、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所以需要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合实际的做好区域水利规划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参考文献:

[1]高晓晓.王宇.区域水利规划中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4)

[2]張德平.在区域水利规划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地编制水利现代化规划方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34(32)

[3]刘福东.关于完善水利规划工作的几点意见[J].水利天地,2012,33(8)

作者:王生文

水利规划计划管理论文 篇2:

我国水利规划设计中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探析

【摘 要】对于水利规划设计而言,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研究的主题,由于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在加上各种资源的不断减少,因此,水利规划设计成为了科研人员的首要研究主题,也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水利;规划;可持续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lanning; sustainable

前沿

在过去的水利规划设计中,虽然也加入了一定的可持续设计因素,但并不是特别多,也不是以可持续性为主,现阶段的社会情况和国际情况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需要对水利规划设计有一个整体的改变,要从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本文就水利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性进行一定的研究。

一.水利规划设计的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水利规划设计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系统的、综合性思想没有作为主导思想融汇在水利规划设计中;多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水资源的节能环保上却往往忽略不计;重工程措施轻非工程措施。很多的水利工程都是在主体工程完毕后,施工方如释重负,而相关的配套设施、管理设备、监测系统容易被忽视,工程所辖区域和上下游水土资源的综合整治没有落实到位;重农业农村轻城镇。相关的调蓄水工程,多以农业农村为主要的建设对象,对城镇的用水、防洪等措施力度不够,在水资源开发、供水、反拱的建设中没有将城市和农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只有与俱进,水利规划设计才能服务于生产建设,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运用科技理念指导水利规划设计

2.1人与水资源的系统观

对于水利规划设计而言,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变观念做起。在传统的观念当中,很多人都认为,水利规划设计是由人主导的,因此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时候,对很多的因素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的掌控,反而会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在水利规划设计方面,人并不是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对于自然界的一些因素和条件,是没有办法完全控制的,需要采取顺应的策略,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从而对水利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

2.2综合性进行考虑

建设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适应观,不仅要充分考虑水工程承载能力,保证布局合理、结构科学、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良性循环,而且更应充分考虑水工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不要对相关生態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就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而言,很多的因素都在不断的变化,无论是经济因素,还是环境因素,抑或是国际的局势,这些都对水利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性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考虑。

2.3技术与水资源和谐的价值观

采用的科学技术不仅适应水资源的开发能力,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利于水资源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对于技术与水资源的价值观来说,在水利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很多的科研机构由于缺乏这样的价值观,导致在水利规划设计领域没有获得较大的突破,至于可持续性的研究方面,也没有太大的作为。

三.水利规划设计中可持续性的研究原则

3.1水系统分析原则

要使水利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性的研究顺利发展,遵循一定的原则是必要的,为的是防止出现混乱的局面。首要的原则是水系统分析。文章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加以说明。南水北调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源头、横跨五省市、调水百亿立方米,这样宏大工程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水系统分析原则是关键环节。不仅要对调水区、受水区的水资源、水库移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建设、水价、体制、机制同放置在同一个水系统中进行统筹、分析、判断,一个受水区的省市也要考虑大系统和本系统,还要将将本系统作为一个分系统进行综合考量,最后形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综上所述,水系统分析原则在整个水利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性的研究中所占有的位置是极为重要的,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有效的遵循。

3.2生态成本总量控制原则

生态成本总量控制是一个核心的环节,也是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由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较快,生态环境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生态成本的总量在不断的减少,鉴于这样的情况,在研究水利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性的时候,就必须遵循生态成本总量控制的原则,同时不断的修复生态环境,扩大生态成本总量,这样才能对水利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性的研究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同时能够使得二者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环,在将来的发展中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子孙后代造福。

3.3尽可能利用高科技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真理适用于所有行业,水利规划设计和可持续性研究也不例外。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是研究的最大推动力。将众多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良好的进行结合,运用到水利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性的研究中,就会对研究工作锦上添花,促进水利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性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高科技之间并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的融合,因此对于水利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性的研究来说,需要根据实的情况来进行应用,不同的环节应用不同的科技,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水利规划设计中要想使水利规划设计工作符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求就必须要改动传统的工作理念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水利计划计划的基础工作理念,依照相应的准则科学合理的改变水利规划设计办法,以推进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提升水资源的保护和使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J].水利水电技术.2009(08)

[2]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03)

[3]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3(S1)

[4]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J].北京规划建设.2005(03)

[5]理事单位风采——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J].水运工程.2010(12)

[6]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09)

[7]孙承弼.省水利厅召开全省水利规划设计管理工作会议[J].水利科技.1981(02)

[8]孙承弼.省水利厅召开全省水利规划设计管理工作会议[J].水利科技.1981(02)

作者:王资青

水利规划计划管理论文 篇3: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绩效分析与制度改进探讨

【摘要】在中央政府现有的干预机制中,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政策是中央为数不多的指令性计划之一,完善现有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体系,对中央政府合理科学的调控地方政府及市场的土地资源配置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绩效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绩效

1998年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加强了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在科学安排用地计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护耕地、积极参与宏观调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对土地利用计划管理重视不够、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体系和内容不夠健全、执行管理手段还比较弱等。今后一段时期,土地利用计划工作应紧密围绕国家宏观调控的大政方针,提高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水平,健全完善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与其他计划管理措施不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始于市场经济改革时期。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加速增长,该时期也是乡镇工业和小城镇发展最快的时期,耕地无序占用情况严重,导致中国耕地面积从稳定增长转变为持续递减。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以加强耕地保护。当农村土地从任意性利用转为保护性利用后,农地发展权成为属于国家的一项新的财产权利。尽管中国未正式设立农地发展权,但在城镇土地国有、中央—地方非合作博弈的制度背景下,国家一直都通过土地利用计划对农地发展权的配置(土地非农化)进行直接干预。首先,中国实行城市土地国有制,但真正管理城市土地的是各级市、县政府。由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属于公共物品,加上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中央—地方在土地非农化中存在非合作博弈,客观上需要对地方政府土地配置进行约束。其次,在城乡土地所有权不对等、集体土地产权残缺的条件下,农地所有者(集体)和使用者(农民)无法像土地私有制情形下对农地非农化决策实行有效的产权约束。第三,土地市场发育不足、土地规划缺失,计划管理成为国家惟一的选择。近20年来,虽然土地市场体系和土地规划管理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中央—地方非合作博弈、农地所有权约束乏力的状况没有改变,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也一直延续至今。期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有所发展。1999年出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使其成为一项正式制度。

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现实需求与文化制度环境

分析资源治理结构和配置机制应注意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的影响。Williamson认为,由风俗、传统、宗教等被广泛接受的非正式制度形成的社会基础,以及产权、政治体制、司法体系、官僚体制等正式制度组成的制度环境处于制度分析的较高层次。作为土地非农化的治理工具之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与我国国家至上文化传统和土地制度环境有着内在联系。市、县政府作为城市国有土地代理人,是农地向工业、城市土地转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主体。但是,地方政府的参与加剧了土地过度非农化,与国家耕地保护战略及根本利益冲突: (1)地方政府具有排他性利益,忽视国家粮食安全等公共物品的供给;(2)地方政府具有行政性,不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行动,压低土地价格以吸引投资成为地区间竞争的普遍策略,价格扭曲导致建设用地需求偏离合理规模;(3)地方政府具有权力(暴力潜能)优势,农民(集体)难以与之平等对话,土地非农化引发的社会公平问题突出。可见,土地非农化中存在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分歧。在中国,儒家文化忠孝思想衍生出的国家至上文化理念,以及无产阶级世界观中的集体主义,融合形成了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半良食安全问题关乎国家命运,任何资源配置都应首先服从耕地红线保护。由于20世纪80年代正处于发育完善的市场体系无法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行为,同时缺乏至下而上的政治与产权约束机制,纠正地方政府土地配置失灵的职能自然落到了中央政府非常熟悉的计划管理方式上。

三、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发展趋势判断

分析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发展趋势,应更加全面地审视土地使用制度。客观上,中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土地发展权的计划内和计划外双轨配置体制。这里,应用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解释土地发展权双轨配置体制的产生。计划本身的局限性,加上无计划、超计划用地的政治风险,使国家与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既能突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不足,又能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相容的制度创新,土地指标置换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时,经批准原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后增加的耕地可置换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且不占用年度计划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规定,在经过批准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新拆旧项目区内,可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重组与优化。在部分地区,通过置换、挂钩等形成的用地指标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计划内指标是免费的,计划外指标需要通过农村土地整理有偿取得。理论上,相对于单一的计划管理模式,双轨制既解决了中央对地方土地非农化规模的控制难题,同时又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下,给地方提供了解决用地指标不足的出口,可以实现中央与地方在土地非农化上的帕累托改进。 四、运用综合措施,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管理保障体系

一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审批农用地转用。《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办法》都明确规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实行指令性管理,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切实贯彻落实,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擅自批准农用地转用的,按非法批准用地追究责任,切实控制农用地转用总量。二要实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分类管理。城镇村建设占用农用地指标和能源、交通、水利独立选址的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指标不得混用,加强对城镇村建设规模的调控。三要加强农用地转用计划台帐建设,严格对用地情况进行分类登记、统计,加强对土地利用计划的适时监测,实现土地利用计划的动态管理。四要规范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结转使用管理。节余指标如使用不当,容易导致建设用地的失控,必须加强管理。五要开展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当前应加强计划执行情况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等的研究。六要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用地的产出率。制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评价标准,完善村镇规划用地标准。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评估,在审批用地等环节严格把关。七要在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潘文灿.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回顾土地计划管理20年得失[J].国土资源情报,2008,(6):13-15.

[2]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发展权之路:治理结构改革代替产权结构改革[J].管理世界,2010,(6):56-64.

[3]曲福田.土地行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2-83.

[4]封志明,刘宝勤,杨艳昭.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1949-200[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35-43.

作者:温海罗

上一篇:科研事业单位转制论文下一篇: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