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评价的社区教育论文

2022-04-20

当前,国内学校的生命教育依然缺乏,生命教育没有真正得到学校的重视。学校倡导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心理得到放松从而促进身心健康,能够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网站评价的社区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网站评价的社区教育论文 篇1:

信息时代协同教育探析

一、信息时代的协同教育国内外发展现状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几种最重要的教育方式。而在学校教育阶段,如何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共同实现协调、补充和合作,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网络与通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美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已构建了支持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的较为完善的社会教育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开辟了“家校合一、以人为本”的新环境。

我国历来对学校和家庭的协同教育都非常重视,如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使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与表现,从而家长与学校可以协调、同步,对学生进行有针性的、有效的教育。另外,在社会或社区中所设的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等教育场所,这些场所开设的活动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采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搭建起来的家校信息互联平台,能非常方便地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信息需求,促进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社区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社区教育网络资源,既能为社区人员提供终生教育服务,也能为学校教师与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相互补充提高教育效果。

 近十年来,国内对于协同教育的技术支撑平台也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2002年,中央电教馆“‘家校直通车’研究和应用”正式立项为“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004年4月,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协办的首届“家校互动信息化平台”应用研讨会在无锡市举行,研讨会就如何利用信息化家校互联平台提高学生成绩及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等进行了探讨。2006年开始,我国许多研究专家明确提出要将“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延伸移动数据方式,构建信息互动与协同教育资源整合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提升为协同教育的研究重点。由华南师范大学李运林教授主持、深圳阳光通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申报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研究》课题立项为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自该研究课题开展以来,许多研究者相继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该课题组设计、深圳市阳光通教育技术研究中心负责开发制作的“阳光通协同教育平台”是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该平台已在“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研究”的各实验学校中应用。从2006年9月起,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湖南等省市(区)各实验学校分别依托该平台开展了各子课题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湖南怀化市怀铁二中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协同教育’课题研究”带动了怀铁二中其他课题的研究;对该校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实践影响;推动了怀铁二中办学环境的建设以及带给了怀铁二中丰富的教育教学研究经验(李占平)。基于该平台,国内其他试验学校也相继获得并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

从以上现状分析中得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仍然是一项较新的研究课题。伴随协同教育支持技术的逐渐成熟,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育将有望成为未来信息化教育的主流。对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展开更多更全面、系统的研究,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将是我们值得展开研究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二、信息时代协同教育新理念

基于以上网络协同教育平台设计的目标、原则,功能实现及系统设计的分析,笔者总结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的教育核心理念。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教育的模式、方法、策略、理念等均发生了重大变革,而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滋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和理念,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信息时代的现代化教育为宗旨的。信息时代协同教育体现的新型服务理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信息技术形成教育合力,优化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

首先,儿童和青少年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够完成的,也不是家庭或社区单方面能够胜任的,必须三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良好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最佳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是以先进的协同教育理论为指导,为广大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立的一个功能强大、高效实用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互动、协同教育的基础技术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在新形势下和新的育人环境下,目标一致、功效显著的协同教育体系,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体系。

其次,利用这个网络新生的载体,构建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教育网络的管理模式,能使学校教育工作优化,从而促进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网络化。

第三,从事学校教育的校长与教师在设计实施一套学校教育的方案时,运用网络协同教育平台便于取得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克服来自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与干扰,加强来自家庭、社会的正面教育的配合,从而提高整体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也就是通过协同教育平台提高教育整体的质量与效果。

2.运用信息技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向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陈至立同志说过,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的教育手段,“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稳步提高的重要途径。

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以往学校、家庭、社区三大教育系统相互割裂、缺乏配合的弊端,扫除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盲区,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孩子的知识教育、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能够得以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服务于特殊教育,解决教育难题,缩小教育不平等差距

华南师范大学李运林教授主持、深圳阳光通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申报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列表中,还明确列出以下两个子课题“特殊家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协同教育的策略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学生’的协同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以其自身独特的开放性、优越性,可以服务于传统教育不能服务的特殊教育群体,例如:解决残障家庭子女的教育困难问题、对问题学生的特殊教育和辅导、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困难问题等等。不仅覆盖了特

殊性,扫除了一些教育盲区,而且还解决了教育不平等的难题,使得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特殊学习者的心理教育等问题有了初步的实行和改善的措施,逐渐缩小了教育不平等的差距,使教育公平的实现指日可待。

4.运用网络协同教育平台扩大教育范围,为终生教育服务

人的一生接受各种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胎儿至入学校前的学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家庭教育系统内,接受家庭教育,但家庭必须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大量的社会协同家庭教育;二是从进小学至大学的学校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学校教育系统内,接受学校教育,但学校必须加强与家庭联系,实现家庭协同学校教育,学校还要把社会资源请进来,或者将学生带到社会中去实现社会协同学校教育;三是从学校毕业后走向社会工作的学校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社会教育系统内接收社会教育,比如大众传媒的教育和社会举办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等。至于社会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学校后阶段的学校协同社会教育,近年在世界范围都有飞速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知识总量迅速增长,人类知识翻一番的时间和知识老化的周期都日益缩短,因此,对学习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提高学习能力扩大学习容量,缩短掌握知识的过程,必须不断地学习,离开学校后还要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所学的知识。要满足这些要求,三大教育系统必须更多地交叉渗透,采用多种形式的协同教育,使学习者利用更短时间学习更多知识,特别是使学习者在离开学校后还有机会和条件继续学习。为了开展工作后的继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渗透更多了,边界更模糊了,如近年社会组织的自学考试教育,网络学院面向全社会开办的学位教育,社会、学校单独或联合开展的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等等。总之,协同教育为人类终身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更是未来教育的新领域。

三、信息时代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的功能实现

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的新型服务理念为网络协同教育平台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网络协同教育平台设计的基本目标、运行模式以及实现功能如下:

1.平台设计的目标

南国农教授指出信息时代的成功协同教育,不能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必须实现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该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新型的协同教育模式,以服务教育为宗旨,以协同教育为主题,探索学校、家庭与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规律,促进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为终身教育开拓新的领域,以实践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2.平台的运行模式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是以互联网络为主,延伸移动数据业务和PSDN网络。采用WEB方式的B/S结构,可以建立支持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宽带联结的分布式服务器运行模式,在移动数据(短信)方式上同时支持全国网关的所有GSM/GPRS/CDMA/PHS移动终端用户。

3.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

依据平台的设计目标,该协同教育平台应具有以下功能:第一,通过网站学习掌握协同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为家长和老师提供协同教育的理论、方法、策略等指导;第二,通过网站与平台,实现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及查询管理;第三,为老师、家长和学生提供课件、教学案例、多媒体素材等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互动和共建共享,整合可共享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与效果;第四,通过该平台,使家庭、学校以及社区三方面都协调同步地发挥教育合力作用,给学生们建立一个全面、健康的生态化的教育环境,打通素质教育及终身教育的优化通道;第五,利用平台还可建立学生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档案库以及孩子成长过程的档案,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具体的功能实现基于以下模式:

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功能模式

基于以上协同教育平台的设计目标与原则及实现的主要功能和功能模式,对该平台的系统设计可根据不同的实际对象细化并设计不同的模块单元:例如家校互联模块、家社互联模块、校社互动模块,这三大模块之下,其中又可设置学校社区模块(教师模块);家长社区模块;学生模块;爱心教育模块(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教育等)。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成功的协同教育,不能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必须实现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各种类型的协同教育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协同教育在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范围、实施终身教育中会起到重大作用,协同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必然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信息时代,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理念的完善和发展还需要广大研究者投入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5).

[2]李运林,协同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006,12.

[3][6][7]刘繁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

[4]深圳市阳光通教育技术研究中心,阳光协同教育网LOGO.http://www.edusun.cn/index.asp.

[5]李运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7,(9):5-7.

[8]李生兰(2003),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2.

[9]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08,(12).

[10]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3):50-53.

(编辑 王喆)

作者:张娜

网站评价的社区教育论文 篇2:

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与落实思考

当前,国内学校的生命教育依然缺乏,生命教育没有真正得到学校的重视。学校倡导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心理得到放松从而促进身心健康,能够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反思当前的教育,急需在学校教育中广泛地开展生命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唤醒学生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

学校 生命教育 缺失

近年来,关于学生自残、自杀以及意外死亡事故的报道屡见各种媒体。我们在为这些年轻生命惋惜的同时,这些事故也让人难以平静。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之时,往往只是片面强调“物的建设”而轻视“人的建设”,过多关注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发展。“生命教育不仅是对现实教育弊端的一种有力批判,而且是对未来教育理性维度上的价值取向和一种人文关怀,既是教育的重大使命,也是教育的应然追求”[1]。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引导学生去认识生命的尊严、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能,却无法去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这样缺失人文精神的学生,就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

一、国内外生命教育研究现状

1.国外及港台地区生命教育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印度向阿南达大师学习瑜伽,承袭瑜伽中的生命精神后,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来倡导生命教育的思想。他的著作《生命教育》一书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生命教育专著。澳大利亚早在1979年就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而且成为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EO)”中的一员,其宗旨是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自残、自杀”。英国在1987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基金会,该中心是一种慈善信托机构,至1995年时,已经有20多个流动教室普及至英格兰、威尔士等地方。日本在1989年明确提出了“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敬畏”的生命教育。1997年,在日本流行的“余裕教育”的口号就是“热爱生命,选择坚强”,其主要内容就是进行生命教育。我国香港早在1996年开始就有学校以“生命教育”的名义进行各种活动。2002年,香港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学校、传媒、非政府机构都成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力量,主要以社区和学校为阵地开展生命教育。我国台湾在1997年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并从日本引进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了学校生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台湾从1998年开始对学校实施生命教育,为进一步推广生命教育,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

2.国内生命教育研究现状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学校提倡进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生命教育的萌芽。2004年开始,上海、辽宁等省市相继开展了针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及相关单位也陆续出台了一些纲要、纪要、方案、计划类的文件和政策,号召地方教育机构要启动针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国内很多学者对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在学校生命教育方面也发展迅速,有很多经验值得内地学校借鉴和学习。由于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生命教育融入了过多的宗教因素,这与国内教育特点显然是不符合的,要做到国外经验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之路,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探索。

二、当前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中存在很多对生命漠视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斥着对生命的轻视、漠然、贬低、排斥。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学校的生命教育依然缺乏,生命教育没有真正得到学校的重视。在家庭、学校中,父母和老师或认为谈论死亡不吉利,或认为年轻的学生距离死亡太过遥远,或觉得此话题太过沉重,通常会对孩子回避死亡的话题。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对死亡充满神秘感,所知甚少,甚至错误地把死亡看得过于简单、轻松。由于学生不懂得生与死的真正意义,也往往会导致学生中出现不珍惜生命的现象。这种漠视生命的观念也导致学校对生命教育的宣传和研究也相对滞后,生命教育往往只是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等部门在开展一些不成规模的宣传和研究。

2.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生命教育缺乏重视

2004年,上海市颁布了生命教育的具体工作方案《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来确保生命教育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在上海市的带动下,国内的辽宁、湖南、云南、黑龙江等省市的教育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意见,并比较明确地在学校中开展了生命教育。不过,国内仍然还有很多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由于没有认识到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视,没有将生命教育正式纳入到学校教育目标中来。很多学校在教育中都没有真正去引导学生,如何去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对于学生的安全意识、生存能力的教育也谈之甚少。这种教育中的目中无人和生命意识淡漠的情况,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中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出现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2]。

3.学校缺乏进行生命教育的操作性指导

国内对学校生命教育的研究还较多地停留在“奔走、呼吁、探讨”的层面,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如何让这些生命教育认知层面的构想真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际行动,也就是说“实施生命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才是当前学校生命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内对生命教育进行的研究,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个体生命,对生命教育的社会价值研究比较少,并且对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也比较少。虽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了“学校要坚持全面发展,要重视生命教育,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仍然没有设立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资源尚待开发,生命教育专业师资仍然匮乏。因此,学校对生命教育的指导与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4.学生个性中缺失责任和包容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生的问题一直层出不穷,无一不引起社会的轰动,个性缺失在学生的身上表露无遗。学生处于发育期,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还处于发展中,这一时期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学生年轻气盛,看待问题容易偏激、控制不好就会出现行为冲动,甚至出现自杀、自残和伤害他人的情况。学生在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在经历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容易出现懊恼、后悔、郁闷的情绪。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和长辈无微不至的宠爱和呵护之下成长。学生普遍存在依赖性强,不愿意承担责任,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个性缺失问题。学生个性缺失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5.学生存在信仰迷失的现象

我国学生的生命态度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对生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对生命价值也有一定的思考。但是,还有一些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没有去积极探寻生命的意义,没有去积极追求生命的价值。一些学生虽然生命的存在意识强烈,但是对身心健康意识和生命责任意识普遍淡薄,导致其生命价值取向呈现出信仰的迷失现象。信仰的迷失必定导致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模糊化和边缘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信仰是民族之魂,是民族的凝聚力,学生的信仰是这一切的基石。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确立信仰的基础时期,大学阶段是学生进入确立信仰的关键时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信仰迷失了,绝对是个严重的问题。

三、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策略

1.树立起正确的生命教育观

生命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学生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弘扬生命价值、提升生命精神品质、陶冶生命情感、养育生命态度作为自己教学的目标指向。教师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要研究怎样以教学为依托,有效落实生命教育。学校要努力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生命、感悟生命。生命教育既要引导学生懂得惠泽人类自身,也要启发学生树立起与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共处的意识。生命教育就是要学生懂得关心今日生命的存在,同时也要计划明日生命的发展。生命教育不但要让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活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发展因素,使学生不断进步、生命品质不断得到完善。

2.发挥生命教育显性课程的作用

学校的自然、历史、生命科学、体育与健身、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属于生命教育显性课程。自然课程涉及许多生命科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合适的生活环境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从而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是保护自身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体育与健身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有关人体结构和身体保健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强身健体。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品德与社会涉及到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方面的内容也很多,学校应当特别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鼓励学生要在生活中去体验、感悟生命。生命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以提高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的质量。

3.挖掘生命教育隐性课程的作用

学校的语文、英语、音乐、美术等课程,属于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学校在注重发挥显性课程优势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挖掘隐性课程所蕴涵的生命教育的内容。语文和英语有很多关于生命教育的生动感人材料,教师在语文和英语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要善于从语文和英语课本中发现生命教育的素材,并及时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语文和英语课堂将充满了生命教育的气息和活力,生命教育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4]音乐、美术课程重在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优美的歌曲能够让学生心情愉悦,能够从精神层面上达到熏陶学生情感和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目的,获得美的感受。美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的美丽,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还可以在人物的刻画中,通过感受人体美来认识自己,从而喜欢自己。

4.通过爱心活动提升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的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等。通过积极参与讨论、思考、体验,使得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到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去”。[5]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运用亲身体验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引导学生从“关爱他人”、“关爱弱势群体”开始。通过让学生参加爱心活动,感受和体验生命的意义。学校可以与贫苦地区学校建立起“手拉手”的关系,除了学校出资建设校舍外,可以动员学生捐钱、捐物来帮助那些贫苦地区的学生。学校还可以积极号召学生关注身边的同学,动员学生把节约下的“零花钱”用来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爱心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主动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

5.借鉴成熟地区的生命教育经验

目前,国内学校的生命教育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在国内学校的生命教育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广东省顺德市采取外出取经的办法,学习和借鉴英国、香港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做法,并结合本身的实际将“生命教育”引入课堂,取得比较好的成效。2010年顺德这个隶属于广东省佛山市的县级市竟然成为了广东省唯一获得“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特色培训示范基地”的城市。港台地区在生命教育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这是值得内地教育部门重视和借鉴的经验。美国学校的生命教育起步早,比较成熟,一些成功经验被很多国家和地区所借鉴。美国学校的生命教育并不以独立的课程形态出现,而是渗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挫折教育之中,整个学校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生命教育特征。[6]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借鉴有关国家及地区成功的生命教育经验,将有利于加快国内学校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

6.发挥校园文化的审美教育作用

学校的校园是基础教育培养人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不能够把校园简单看作只是教室、花园、操场的概念,我们应该有“把校园看作是一个育人的环境、蕴涵育人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产生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学校的校园建设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特点进行综合考虑、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从总体上营造出有利于审美教育的氛围。校园的美化、绿化应该根据整体要求,统筹规划,尽可能使校园多一点绿色,多一点生命美。让学生置身于清洁整齐、绿树成荫、花草芬芳、幽雅静谧的校园环境中,产生出美的想象,得到美的体验和感受。和谐的校园环境无疑有助于学生提高其审美情趣和能力,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且使学生可能出现的异常心理减少到最低程度。

7.建立互信、互爱的良好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怀和爱抚,如果孩子在冷漠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和美都无动于衷的人”。氛围的和谐有利于心灵的舒展、愉悦,而学生具有了舒展、愉悦的心灵,教育便成功了一半。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真诚友好的同学关系,既有竞争又携手共进,既相互监督又彼此信任,使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充满友情和温暖。同学之间形成了和睦相处、诚恳帮助的友爱,那种自私自利、勾心斗角、嫉妒猜忌等丑恶行为也就没有了生存空间。学校还应该提倡并鼓励异性同学之间正当交往,满足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有趣的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既可以调节学生的紧张学习生活,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使学生产生集体自豪感和精神充实感。

四、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保障机制

1.生命教育的组织机构

学校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生命教育领导小组,整合学校各部门的力量并形成合力,共同来实施生命教育。学校行政例会要定期研究生命教育推进工作,把生命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去贯彻,去落实。同时,在学校网站上要开设生命教育网页,组织师生定期开展生命教育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学校要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申报关于学生生命教育方面的研究课题,不断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2.生命教育的全员参与

学校要号召全体教职员工树立起“人人都是生命教育工作者”的意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人格魅力以及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建设,把生命教育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培训,让全体教职工都能正确把握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师要深入挖掘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内涵,把生命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3.生命教育的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要建立开展生命教育的评价激励机制,制定教职工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业务工作等方面实施生命教育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括组织生命教育活动的时间、内容、课程落实情况和教育实效等。学校要把开展生命教育的能力和实绩作为教职工业绩评定的标准之一,要定期对生命教育中涌现出的优秀项目及优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4.生命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学校要认真探索适合本校的生命教育的方法,可以参考港台学校生命教育中普遍采用的“阅读指导法、亲身体验法、模拟想象法、角色扮演法、欣赏讨论法、随机教学法”等。台湾的林永茂教授认为“学校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与设计,应该以教育心理学所采取的行为论取向及认知论取向为基础,透过认知生命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习评鉴,协助学生破除一些错误的、非理性的自我挫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为了保证生命教育的贯彻落实,学校在资金、人员安排上也要给予充分的支持,以确保生命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5.生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生命教育是人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在生命教育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生命教育是对整个生命过程的教育,而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教育。生命教育不是暂时的阶段性教育,而是要持续开展和推广的教育,是贯穿生命发展全过程的终身教育。在学校推行生命教育,将爱惜生命、善待生命作为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邓涛.教育视野里的生命教育.教书育人,2002(8).

[2] 兰小云.生命教育:从青少年自杀现象谈起.江西教育科研,2003(8).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教育,2010(17).

[4] 陈璐.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9).

[5] 刘宣文,琚晓燕.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课程·教材·教法,2004(8).

[6] 王定功,路日亮.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及其启示.中国教育学刊,2011(1).

[7] 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1(1).

[8] [台湾]林永茂.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7).

[作者:庄可(1973-),男,广东梅县人,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作者:庄可

网站评价的社区教育论文 篇3:

增能视角下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建构研究

摘 要:当前,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背景下,构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既是解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举措,也是保障随迁子女健康成长、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重要手段。学界目前对于社会支持体系建构的研究更重视其外部系统的完善,而忽视对随迁子女家庭建构支持的内在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增能理论视角出发,立足对随迁子女及其家庭潜能的激发,从个人增能、人际增能和环境增能三个层面探讨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路径。

关键词: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社会支持;增能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出现了家庭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学习和生活,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群体(以下称随迁子女)。《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达到了1426.96万人[1],且该群体的数量仍在逐年增长。对于随迁子女而言,家庭是他們在新的城市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依托,家庭教育对其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受社会支持和家庭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随迁子女家庭在开展家庭教育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在流入地构建较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帮助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与支持。

一、建构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现实必要性

家庭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社会活动,而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也需要社会层面予以关注和解决。当前,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诸多困难,仅仅依靠父母和迁入地有限的亲友支持恐难以为继,必须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构建相对完善的支持体系。

(一)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构是改善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题中之义

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背景下由于城乡二元制结构而产生的特殊问题,既影响随迁子女自身的发展,也关乎国家和社会稳定。在随迁子女家庭中,由于经济资本的不足和文化资本的匮乏,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投入有限,难以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普遍面临着教养方式简单、教育内容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效果,无法满足随迁子女发展的需要。有学者认为,随迁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弱势地位不仅会对其自身成长产生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贫困和较低社会地位在流动人口上的代际传递[2]。因此,想要改变随迁子女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必须正视随迁子女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客观困难,通过加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中,改变单一依靠父母开展家庭教育的现状。

(二)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构是随迁子女迁入地政府的应尽之责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奔走在城乡之间,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城乡二元制结构以及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很少能够享受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无论是在家庭条件还是社会地位方面都属于在城市中较为边缘的群体。这种边缘化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往往会让迁移家庭的父母意识到教育在改变子女和家庭命运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导致他们对子女抱有极高的教育期待,却苦于无法依靠自身力量给子女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因此,对于随迁子女家庭迁入地的政府而言,无论在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还是在为城市建设者提供社会补偿方面,都有责任和义务为随迁子女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他们摆脱家庭教育困境,实现更好的发展。在随迁子女及其父母看来,教育是实现阶层流动的阶梯,是改变家庭前途和命运的直接手段,政府通过帮助构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既能够直接解决随迁子女家庭的现实难题,也能够让这些流动人员体会到来自城市与社会的关怀,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融入感和归属感。

(三)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构是保障随迁子女健康成长的应有之义

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随迁子女跟随父母在进入城市后,面临着“脱嵌”于家庭关系和教育体制的双重困境,既无法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获得必要的支持,又会遇到社会上排斥性的制度障碍,导致他们很容易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被逐渐淘汰,从而影响这一群体的教育再生产[3]。此外,由于远离了原本熟悉的社会网络,缺乏外部支持,随迁子女在新城市产生的一些适应性问题也往往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会对其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要想帮助随迁子女摆脱这种困境,除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变革外,更要重视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的培育,引导随迁子女家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当前,受限于家庭经济条件,随迁子女的父母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生计方面,对于家庭教育的投入相对有限,无法及时发现子女出现的适应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构建针对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为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有助于优化随迁子女的成长环境,对于防止随迁子女出现偏差行为、保障他们健康成长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四)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构是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必由之路

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是保证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准则。与城市儿童相比,随迁子女在教育资源的获取上会受到社会政策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均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相关研究发现,在国家政策的保障下,虽然大部分随迁子女可以在城市中获得较为优质的公立学校入学机会,但仍有少部分随迁子女只能留在简易的民办学校中,而通常这一部分是在随迁子女群体中最为弱势的一部分[4]。此外,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强,随迁子女家庭居住地的流动性同样很大,导致随迁子女不得不频繁更换学校,学校教育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都随之削弱,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加之随迁子女的父母文化程度较低,无力辅导子女的功课,使随迁子女不能公平地获取家庭教育机会,无法享受优质的家庭教育服务,进而导致随迁子女处于一种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都有失公平的困境之中。因此,有必要构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调节功能,增强随迁子女获取教育资源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资源在不同群体中的公平分配。

二、关于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及社會支持的文献回顾

当前,学术界对于随迁子女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平、教育政策和教育质量等方面。毛倩如等人认为当前随迁子女主要面临两大方面问题,即新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适应问题、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以及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存在的融入城市教育困难的问题[5]。刘善槐、邬志辉聚焦随迁子女学校教育的教育质量,指出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办学校面临着随迁子女教育起点低、家庭教育缺位、硬件设施和师资相对薄弱等问题[6]。也有部分学者将目光转向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如刘谦等人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校互动进行了研究,提出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校互动中,存在干预性教育、非干预性教育和情境性教育三种主要的实践模式,提出家庭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一样受到社会重视[7]。王婧馨、杨艳茹的研究则立足于家庭教育,对中小学随迁子女家庭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随迁子女家长习惯采用简单粗放甚至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对随迁子女的身心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8]。

近年来,随着“社会支持”这一概念的诞生和发展,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问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支持必要性的研究。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当前的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与社会结构问题密切相关,需要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支持。如学者薛伟芳、刘金新提出,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主体的协调与合作[9]。二是对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所存在问题的研究。如金丽馥、赵颖研究发现,当前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学术研究对于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关注都相对有限,在实际工作中政府、社区、学校和社会组织也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帮扶和指导功能[10]。三是对加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策略的研究。如黎婉勤、曾熙认为,应该建立由政府牵头,社区、学校、妇联及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服务[11]。

总体而言,国内对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及社会支持的研究较为广泛,为理解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状况提供了帮助,这也反映了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仍是当前学术界乃至社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从现有的文献梳理来看,当前学术界对于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关注仍旧是以“问题”为视角,更多在强调社会支持缺失给随迁子女的社会适应和个人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关于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则更多地关注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外部系统的搭建,忽视了对随迁子女和家庭参与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内在潜能的激发。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将引入社会工作的增能视角,对增能视角下构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路径进行分析,帮助改善随迁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所面临的社会支持不足的问题。

三、增能视角下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路径

增能(Empowerment)理论,又被译为增权理论、赋权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工作学者所罗门(Solomon)在《黑人增权:受压迫社区中的社会工作》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社会工作应致力于增强美国社会中黑人民族的权能,以改变他们因长期遭受优势团体和宏观环境的负面评价而造成的无权感。这本书的发布标志着增能视角下的实践在社会工作专业中正式诞生[12]。增能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会产生“无权感”并非是他们自身存在问题,而是由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障碍和压迫造成的,这种障碍限制了人们的参与机会,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相应的服务来激发人们的潜能,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既要关注个人层面的改变,也要关注成员之间和社会层面的改变,从个人、人际和环境三个层面实现弱势群体的增能[13]。

增能理论视角为我们建构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提醒我们除了改善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从随迁子女家庭入手,积极挖掘随迁子女家庭内部所拥有的能力与资源。具体而言,可以从个人增能、人际增能和环境增能三个层面出发,不断丰富和完善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一)个人增能:提升建构支持的内在动力

个人层面的增能强调消除不良环境和因素对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升个人应对环境和挑战的能力,保障个人对环境的掌控能力。对随迁子女家庭教育而言,个人层面的增能主要以随迁子女家庭为单位,包含对随迁子女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增能”,帮助他们找到自身在家庭教育方面“失能”的原因,激发他们增加权能的意愿,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技巧,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家庭教育方面的挑战。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增能:

第一,要增强随迁子女自身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其参与家庭教育及建构和感知社会支持的内在能力。增能理论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决定和影响社会的潜能,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或小组活动,帮助随迁子女更加客观地了解和认同自我,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引导随迁子女重新认识自己所处的城市与社区,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环境的改变,以此来帮助他们发现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并积极参与社区和周围环境的建设。这一过程有助于随迁子女主动学习相应的技能,帮助他们从生活的被迫接受者成长为环境的主动建设者,从而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其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中。第二,要引导随迁子女的家庭成员关注自己所拥有的家庭教育资源,提升其运用这些资源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家长课堂、亲子互动小组活动的方式,帮助随迁子女的家庭成员,特别是其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传授他们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参与家庭教育的意愿和能力。同时,要提升他们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的意识。社会工作者可带领随迁子女家庭学习迁入地对待流动人口的相关政策,帮助他们了解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和寻求帮助的途径,学会感知、利用和创造社会支持,进而提升建设社会支持体系的内在能力。

(二)人际增能:拓展流動家庭的人际网络

人际层面的增能旨在帮助弱势群体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通过个人与他人的合作来培养一种集体意识,拓宽解决问题的途径。增能理论注重服务对象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强调同时关注对服务对象以及周围对其产生影响的人[14]。遵循这一原则,在对随迁子女和家庭进行增能的同时,也要引导其周围的人参与到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帮助他们建立相互尊重和平等的人际关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从随迁子女群体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两个维度出发建构社会支持体系。

一是随迁子女群体内部的增能,帮助带有同质性的随迁子女家庭之间建立关联,形成一种相互支持与合作的互助团体。借助这一团体,随迁子女家庭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获得能力的提升,并为彼此提供物质或精神支持,从而降低被社会孤立的风险。社会工作者可以综合运用一些小组工作技巧对带有同质性或在家庭教育方面带有同样困惑的随迁子女家庭聚集在一起,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既能帮助解决随迁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又有助于同一地域内不同的随迁子女家庭建立联系,从而扩大其社会支持网络。二是对与随迁子女家庭有所关联的周围的人增能,主要包括随迁子女所在社区的居民、学校的同辈群体以及与随迁子女产生关联的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人员等。随迁子女及其家庭要想在迁入地生活,必定会与周围的人产生方方面面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可以成为构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基础。社会工作者在对随迁子女和家庭开展相应活动时,可以邀请他们周围的人参与到活动中,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性,鼓励他们多与随迁子女沟通与互动,在随迁子女家庭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施以援手。通过对周围人的增能,可以进一步扩大随迁子女社会支持体系的外延,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提供更及时和有效的支持。

(三)环境增能:创设提供支持的社会环境

与个人和人际层面的增能不同,环境层面的增能更加看重促成政策和环境层面的改变,强调个人改变与社会改变的结合。环境层面的增能要求从更为宏观的社会制度、结构与政策的角度来探讨对随迁子女家庭的增能。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社会倡导寻求结构层面的改变,努力为随迁子女争取资源,破除社会上的负面评价和制度障碍,进而为随迁子女教育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和制度环境。

在环境层面的增能上,社会工作者将主要扮演一种资源链接者和倡导者角色。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做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资源链接者,通过整合协调政府、学校、社区、慈善机构社会组织等多种社会主体的资源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提供支持,从而在随迁子女家庭周围搭建严密的社会支持体系,改善他们支持匮乏的现状。社会工作者可以借助项目平台及网络媒体,对随迁子女的真实情况进行宣传,让全社会可以了解他们的呼声与需求,吸引社会公众关注这一群体,从而为构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做改善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及社会支持现状的政策倡导者。随迁子女这一群体是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以及支撑它的一系列制度的特殊产物,其个人发展与政策制度的安排密切相关。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而言,要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更多地留意随迁子女的需求,强化保障随迁子女个人发展权利的政策制度设计。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和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建言献策,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在涉及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资源分配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提供一些支持性政策,从而在社会制度和公共政策层面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也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总之,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工程,不仅包括外在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更应该包括挖掘随迁子女家庭内部的优势和资源,提高其参与家庭教育和感知社会支持的信心与能力,实现家庭内部的增能,从而为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建构提供内在动力。只有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相互协调合作,内外联动,共同增能,才能真正满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需求,促进随迁子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5-20)[2021-03-05].http://www.moe.gov.cn/ jyb_sjzl/sjzl_fztjgb/202005/t20200520_456751.html.

[2]李静.福利多元主义视域下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研究[J].理论导刊,2012(11):24-27.

[3]汪传艳,徐绍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再生产:基于“双重脱嵌”的视角[J].青年研究,2020(1):37-47,95.

[4]罗云,钟景迅,曾荣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分配正义与关系正义之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2):146-167,192.

[5]毛倩如,金丽馥.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5(2):443-446.

[6]刘善槐,邬志辉.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办校的教育质量困境与应对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3(6):1-5.

[7]刘谦,冯跃,生龙曲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的文化机理初探:基于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活动的田野观察[J].教育研究,2012(7):22-28.

[8]王婧馨,杨艳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大连市中小学的调查[J].理论界,2017(12):75-80.

[9]薛伟芳,刘金新.基于融合视角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552-555,560.

[10]金丽馥,赵颖.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探要[J].教育学术月刊,2013(6):27-29.

[11]黎婉勤,曾熙.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2(5):15-17.

[12]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观察,2004(1):45.

[13]童敏.社会工作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467-468.

[14]姚进忠,巨东红.立体赋权: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J].当代青年研究,2012(12):25-30.

作者:袁飞 冯跃

上一篇:金融形势下银行信贷论文下一篇:狄更斯小说艺术风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