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社会实践论文

2022-04-19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是提高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环境污染社会实践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环境污染社会实践论文 篇1: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主旨,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化学教学的一项内容。

环保问题是各国人民面临的共同问题,防治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需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所以,防治环境污染是每个公民的职责与义务。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坚决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而化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一、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树立环保意识

在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教学中,有很多基础知识都与环保有关。化学教师应树立环保观念,认真解读化学新课程标准和化学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环保理念。例如:学习空气和氧气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其中,由于人类在发展现代工业和经济时,不注意保护环境,造成了臭氧空洞,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存,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其防治方法。学习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知识时,教师通过讲解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使学生明白过量燃烧含碳含硫燃料的危害,以及开发利用无污染的新能源的重要性。学习塑料这种合成材料时,教师通过超市的有偿使用塑料袋的规定导入新课,然后讲解白色污染的成因及危害,鼓励学生平时购物自带购物袋。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介绍与水相关的知识时,应使学生明确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严峻现状,提起学生对节约用水的重视。在化学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重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二、在化学实验中体现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学原理和规律的推导和验证都是通过化学实验实现的,化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勤动手、多实验,并在实验中体现环境保护理念的渗透。在化学实验中会产生一些气体、固体或液体,其中一些物质属于环境污染物。例如,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会产生废酸液,如果把它倒入下水道,不仅会腐蚀管道,而且会导致水污染。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产生的尾气会导致空气污染。所以,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进行环保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使环境保护精神更好地体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还应创新和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仪器,减少污染的产生,追求化学实验无污染的状态。教师还应提倡学生做微型化学实验,以此来节约化学实验试剂,减少污染。如使用点滴板节约药品;可以提前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这样就能减少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减少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同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做完实验后,处理好化学实验的废弃物,减少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在课外活动中感悟环保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外,还包括课外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化肥厂或造纸厂,通过让学生观察工业废水导致周围的水污染,使鱼虾死亡的现象,感悟污染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认识到污染的危害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自己身边的污染现象,然后同学生集思广益,探讨防治污染的方法。化学课外活动使学生亲身感悟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从而增强了学生防治环境污染的决心。参加完课外活动,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调查报告,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可以聘请环保专家来校举办环保知识讲座,还可以举办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主题绘画竞赛来宣传环境保护,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将环境保护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例如,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可以重复利用水,如可以用洗菜水浇花等。鼓励学生自觉保护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见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并放入垃圾桶里。见到随地吐痰、吐口香糖等不文明的行为,应进行劝说和制止。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使用涂改液和含磷的洗衣粉。提倡绿色出行,多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为了我们头顶上共同的蓝天尽一份力,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把环保意识转化为环保实际行动。

总之,化学教师要联系教学实际,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还要激励学生努力學习科学知识,并运用知识指导社会实践,为保护地球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作者:陈金良

环境污染社会实践论文 篇2: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教育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是提高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意识;实验教学

一、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令世界震撼。但是,生态环境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其中水污染非常突出,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森林减少,沙漠扩大,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现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2.公众的环境教育十分必要

从1998年和2000年两次大规模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教育已初见成效,公众环境意识有了显著增强,尤其是青少年环境意识明显高于成人,年龄增长与环保知识总体成反比。少年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环保行为等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成人,绝大多数少年的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成为他们第一位的来源途径,这充分说明学校环境教育所取得的成效,也显现出在中小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3.环境保护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环境意识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还比较低,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环境意识存在着明显差异。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仍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国家环保总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印发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由此可见,环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环境教育既是国策教育,又是国情教育,还是人的素质教育。

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原则

中学阶段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应包括:(1)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掌握有关环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懂得人与环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懂得环境保护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技能。即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知识水平、实际接受能力和当地环境问题的特点,确定环境保护教育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一些常见的污染防治方法有所了解,具备初步判断和处理污染的能力,对主要环境要素有所了解,具有初步认识环境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能力。

对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在学校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比如:可以根据化学教学中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点,采用渗透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方法或开设环境保护知识的专题讲座的方法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三、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

在环境知识渗透中,要坚持适时、适量和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的原则,做到“渗于其内,寓于其中”。例如高中化学在进行“硫和硫的化合物”和“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二氧化硫、硫酸等化学知识的讲解介绍“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大气污染及防治、水污染及防治等环保知识。

2.实验教学与环保意识教育的有机结合

实验是化学的生命,但实验必然会涉及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特别是近年来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次数增多,药品用量加大,化学实验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养成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优良品质。

3.课外活动贯穿环保意识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可以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我国的淡水资源非常珍贵,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节约用电,充分燃烧煤气等,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将环境意识变为自觉行为,时时处处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培养每个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教育要从孩子抓起。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圣特外国语学校)

作者:李蕾

环境污染社会实践论文 篇3: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因为环境是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为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使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即生动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再对照结合课本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然在补充介绍这些内容、实例时,要注意体现常识性,不要超越学生的可接受性,适可而止。 另外,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例如,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如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此外,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象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教育,只有上下一致,通力合作,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作者:李丽芳

上一篇:文化创意产业经济论文下一篇:英语专业英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