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型社会环境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武汉城市圈城市用地扩张的经济贡献及配置效率研究 ——“两型社会”实验区设置前后的比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蔓延及用地扩张迅速,为此导致的区域社会经济及资源配置效率问题频发。探索如何量化及提升城市用地扩张的经济贡献及配置效率,有效控制城市用地的无序及蔓延扩张,成为解决城市经济发展与用地矛盾的核心问题。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获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武汉市与周边黄石、咸宁、黄冈、鄂州、孝感、仙桃、天门和潜江八个城市区域合作的经济联合体,具有自然资源优势互补,产业结构合作共赢,政策支撑区域统一、差别化管理的特征。2000~2012年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增加140930.09公顷,其中2007~2012年增加101762.22公顷,占2000~2012年建设用地增量的72.21%,说明自2007年正式设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以来,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城市扩张迅速。本文以其为研究区域,文拟比较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的设置前后城市用地扩张的经济贡献及资源配置效率,量化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比较分析“两型社会”实验区设置前后(2000~2006年及2007~2012年),武汉城市圈在城市规模、城市扩张效率、中心职能、经济联系强度以及经济协调程度,为后续经济增长效率的测度提供理论基础;利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两型社会”实验区设置前后武汉城市圈全要素生产率即TEP,以及TEP、劳动、资本、中间投入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比分析两个研究时期的差异,为政府巩固已有高效政策、改进政策导向提供理论依据;提出城市用地扩张为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测算“两型社会”实验区设置前后武汉城市圈城市用地扩张的经济贡献,从市级和县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对武汉城市圈城市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效率以及城市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进行动态、对比研究,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武汉城市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提升土地供给效率提供参考及政策建议;进一步运用Jeffrey模型测算城市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配置效率,并分析影响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的因素,探究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设置前后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为进一步优化配置武汉城市圈城市用地扩张提供理论支撑及政策建议。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2000~2012年武汉城市圈整体经济发展及空间扩展状况表明,武汉城市圈大中城市较多,各城市新增建设用地增量大体呈现平稳或者逐年上涨趋势,城市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整体经济辐射能力有待提升,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辐射强度差异化分布;2000~2006年间,武汉城市圈城市规模扩大较缓慢,新增建设用地数值较低且无明显规律,非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武汉城市圈整体经济辐射能力以及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辐射强度均较低,且波动不明显;经过“两型社会”的正式设置,2007~2012年间,武汉城市圈城市规模扩展迅速,新增建设用地稳步增长,非农产业快速发展,整体经济辐射能力提升较大,中心城市武汉的经济辐射强度稳步增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正式设置提升了武汉城市圈发展的协调程度,但在耕地利用、能源利用、就业率以及政府管理力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设置前后经济增长效率以及各要素经济贡献率的差异对比表明:整体来看,武汉城市圈各市经济增长效率差异化分布,整体经济增长效率偏低,主要依靠大量资本投入辅以劳动要素投入来拉动,中间投入品的作用微乎其微,技术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拉动经济作用,是典型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相较于湖北省整体经济存在的极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武汉城市圈规模经济效应差异化较大;2000~2006年间,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效率较低,各市经济增长效率差异大,主要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为资本投入,劳动及技术进步起到作用较小,中间投入品推动力微弱,同比湖北省规模经济效应,各市都具有一定差异化规模经济效应;“两型社会”实验区正式设立后,2007~2012年间,武汉城市圈各市经济增长效率得以较大幅度上涨,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排序整体没变,但技术进步和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上涨,资本投入和中间品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减弱,相较于与同期湖北省的规模效应,武汉城市圈各市规模效应均有所下降。(3)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设置前后城市用地扩张经济贡献比较发现:武汉城市圈城市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略高于中间投入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增长对要素投入的敏感程度依次为:劳动>资本>土地>中间投入品,经济发展处于劳动力利用较为集约、对土地利用不够集约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阶段;2000~2006年间,武汉城市圈城市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略高于中间投入品的经济贡献,较容易被其他要素替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且每年的变动不大;“两型社会”实验区正式设立后,2007~2012年间,城市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旧不高,但逐年提升幅度明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要素替代性均有所提升;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的设置提高了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使武汉城市圈在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技术增长极作用,各市在经济发展粗放程度上有所改善,且在湖北省处于领先水平的城市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并没有改变城市圈内经济增长对生产要素投入的敏感程度,城市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变化幅度仍旧较为微弱。(4)测算并比较“两型社会”实验区设置前后武汉城市圈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发现:武汉城市圈城市用地扩张的配置效率区域差异化分布且普遍偏低,城市用地扩张的用途与区域产业特色、资源优势相对应,影响其大小的因素中,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外来投资水平、土地市场交易程度及政府税收与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正相关,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耕地与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负相关;2000~2006年间,武汉城市圈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较低,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的城市占多数,且与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影响配置效率的因素相关性如上,但数值上体现出较为微弱;“两型社会”实验区正式设立后,2007~2012年间,武汉城市圈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得以提升,与湖北省平均水平的差值明显减小,与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正相关的各因素中,工业化水平、外来投资水平及土地市场交易程度对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影响程度有所增大,城镇化水平和政府税收对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影响程度有所减小,而负相关的因素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耕地对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影响程度有所增大。总的来说,武汉城市圈需要从均衡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大重视技术进步及高级劳动力、提高城市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参与程度以及提升城市用地扩张质量入手进行政策改革,以提高城市用地扩张的经济贡献以及配置效率,高效快速发展经济。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城市用地扩张;经济贡献;配置效率;索洛余值法;Jeffrey模型

学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诠释

1.2.1 城市用地扩张

1.2.2 经济增长效率

1.2.3 配置效率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

1.3.2 城市用地扩张与配置效率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1.6 可能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创新

1.6.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投入产出关系

2.2 引致需求

2.3 经济增长理论

2.3.1 理论概述

2.3.2 经济增长理论的历程

2.4 资源配置理论

2.5 计量方法及模型构建

2.5.1 经济增长效率的测算方法与模型

2.5.2 配置效率的测算方法与模型

3 武汉城市圈设置前后城市空间扩张及经济发展状况比较

3.1 研究区域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研究区域特点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城市规模分级

3.2.3 建成区扩张程度

3.2.4 中心职能测度

3.2.5 经济联系强度测度

3.2.6 协调程度分析

3.3 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扩张与经济发展程度分析

3.3.1 武汉城市圈城市规模分级分析

3.3.2 武汉城市圈各市建成区扩张程度

3.3.3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中心职能测度

3.3.4 武汉城市圈内部经济联系强度测度

3.3.5 武汉城市圈发展协调程度评价

3.4 本章小结

3.4.1 结论

3.4.2 讨论

4“两型社会”实验区设置前后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效率变化

4.1 经济增长效率的内涵

4.1.1 经济增长效率的本质

4.1.2 经济增长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区别

4.2 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效率测度与分析

4.2.1 测度方法选取

4.2.2 测度模型修正

4.2.3 数据来源

4.2.4 变量说明

4.2.5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4.3.1 结论

4.3.2 讨论

5 武汉城市圈城市用地扩张的经济贡献研究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5.1.1 计量方法选取

5.1.2 索洛余值法

5.1.3 模型的修正

5.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 研究结果和分析

5.2.1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5.2.2 测算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5.3.1 结论

5.3.2 讨论

6 武汉城市圈城市用地扩张的配置效率研究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6.1.1 方法选取

6.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6.2 研究结果及分析

6.2.1 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测算

6.2.2 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2.3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设置前后对比分析

6.3 本章小结

6.3.1 结论

6.3.2 讨论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设置前后空间扩张及经济状况比较

7.1.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设置前后经济增长效率变化情况

7.1.3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设置前后城市用地扩张经济贡献的比较

7.1.4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设置前后城市用地扩张配置效率的比较

7.2 研究展望

7.3 政策建议

7.3.1 经济发展均衡化

7.3.2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布局

7.3.3 重视技术进步及高级劳动力

7.3.4 提高城市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参与度

7.3.5 提升城市用地扩张质量

参考文献

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上一篇:中学语文人文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财政职能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