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择业应用公共关系论文

2022-04-28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满足全方位的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必须更为广泛地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结合,更加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公共关系学科与社会结合的紧密程度也决定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成为其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生择业应用公共关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生择业应用公共关系论文 篇1:

对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探讨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但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凸显, 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文章对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社会环境、学生自身、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作了就业现状分析。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分析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概念的实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在我国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高校逐步实行“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以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逐渐习惯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下寻找彼此适合的对方,以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什么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很多人都会把竞争力和职业能力混淆,实际上,就业竞争力要比职业能力的范围广,它包含多项综合技能。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 F E E)(1998)把就业竞争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即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即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相对于其他高校学生而言在寻找、保持、变换和胜任工作能力上的一种竞争优势。具体可以理解为高校毕业生竞争力在就业市场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

具体地讲就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沟通协调、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等的“硬能力”,也包含工作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心理适应能力等“软能力”。竞争力是一种由多方面技能所构成的综合素质,其中大部分能力将由就业者先前所处的教育环境所决定。它不仅是高校培养的“特殊产品”外部的市场表现,更是高校内部的支撑、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信任。对于高等学校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学校同样面临着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问题。

2 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从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来看,一方面,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由此决定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精简分流,事业单位压缩编制,社会对毕业生的有效需求有所下降。而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力资本的数量,增强了国力。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急增,也对就业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基本处于“买方市场”,这也是引发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2.2 高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2.2.1 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不够

实践证明,社会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特长突出、操作技能出色的学生,同时也必须是全面素质较高的学生。他们既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又要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思想道德,特別是职业道德,较好的组织协调、团结协作能力,较强的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与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高职毕业生虽然经过了几年系统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有的学生文化素质欠佳,缺乏人文精神,知识储备不充分,进而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及业务实践能力等方面也有许多不足。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差,因缺乏专业基础训练,求职时缺乏自信,有的毕业生生活自理能力弱,心理不成熟,应变能力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使得在就业过程中失去了许多良好的机遇。

2.2.2 毕业生就业观念和行为上的偏差

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不仅使其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就业工作也已经由统一分配转为就业指导,毕业生需要面对全新的劳动力市场。但由于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保守、落后、不务实,行为上存在一定偏差。一是择业期望值过高,盲目崇拜大城市,重在考虑单位性质、工作条件、收入待遇等,脱离市场实际和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攀比、从众、盲目崇拜大城市、外资企业等心态,造成毕业生就业中地区流向和单位流向的失衡,不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择业行为浮躁,缺乏“诚信”的自我约束,没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与心理准备。有些毕业生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后,以“专业不对口,不能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或薪酬待遇不能满足个人要求”为由选择了放弃,或在签约的同时还在另觅他求,或以签约单位为跳板,一旦有更合意的单位录用,便毫无顾忌地“毁约”在先。

2.3 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

2.3.1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许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面大而空泛,缺乏针对性,与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有雷同之处,在职业岗位群中的定位不够准确,缺乏特色;使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供求错位,这不适应目前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小批量、专业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2.3.2 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实际相脱离,增大了就业难度

课程设置拘泥于传统,教学内容陈旧,与职业岗位实际要求不符;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处理上,仍有过分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地位等现象;在教学组织上和教学过程中,未能从根本上转变本科学科化教育倾向,高职教育所要求的实践性和技能性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课程建设缺乏有实用性、针对性、职业性和直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降。

3 面向市场,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竞争力

3.1 准确定位,突出高职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较大的区别。高职毕业生的主要任务是将成熟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应用于生产和管理之中。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地说,高职生比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更新、实践能力更强、素质要求更全、人才规格更高。高等职业教育因为在培养目标上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 特别是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并据此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只有面向市场办学,才能符合社会需要,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

3.2 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本科教学更多地注重学科性和系统性,而高职教育要求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开设的专业要有实用性和前瞻性。因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减少专业理论课课时,增加实训课课时,大力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出发,按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要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实

习基地既是高职生熟练掌握专项技能和提高操作技术水平的实践训练场所,又是高职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操作地。它在高职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为此,首先学校内部要加大投入,更新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条件,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其次借助社会力量办好校外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应该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密切合作,积极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培训,技术改革等;同时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空间。

3.3 加强基础教育,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一般来讲,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这些素质会综合体现在学生求职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会使学生有信心,有了信心就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科特点,在强化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如开设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以及艺术等方面的课程, 使学生开阔视野,汲取广博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同時还应开设如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经济学等课程,使学生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时的自信心。

3.4 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切实为学生提供有效、切合实际的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是加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帮助高职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对他们进行就业思想上的指导。如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就业心理和期望,指导高职生在求职前做好各种准备,如职业道德、知识技能、思想心理、求职材料,等等。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爱好学习相关知识,以提高思想境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学校应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建设,为毕业生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服务。

总之,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更应该从自身的角色和地位出发面向市场,以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培养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新型劳动者人才, 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良堤.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90.

[2]游富相.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4(10):34.

[3]韩包海.明确高职生特点 增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49.

作者:温晓慧

毕业生择业应用公共关系论文 篇2:

基于工学结合视阈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满足全方位的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必须更为广泛地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结合,更加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公共关系学科与社会结合的紧密程度也决定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成为其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实现公共关系课程在理论教学改革方法及实践技能培养路径的有效实施,实现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应用型本科 公共关系课程 教学改革

公共关系学科作为新世纪以来与社会发展及需求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自19世纪30年代萌芽之后,一直为学术界及商界所关注。目前,我国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的高校已达92%以上,开设公共关系学专业的本科院校近29所,设立公共关系硕士点的院校亦有5-6所之多,而中国传媒大学等已经设立了博士点。公共关系学科之所以为高校所重视,一方面由于其广受学生欢迎,另一方面由其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程度不相分开。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势必要求其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其人才培养势必要求与岗位能力相匹配。这种形式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然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课程改革,凸显办学特色的必由之路。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逐步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公共关系学课程,在成为市场营销、文史类、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后,逐步成为一个专业出现了各个大学的专业目录之中。然而作为传统教学的惯性思维,以往的公共关系学教学仍旧以课堂教学为主,重在理论知识灌输,这与培养具有公关意义和公关能力的人才目标大相背驰。然而,随着大家对于公共关系学科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显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及高校的重视。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本科院校,对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发挥至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公共关系教学活动中,却并没有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严重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基于工学结合视阈下的课程教学特点及特征

“工学结合”是指把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在生产岗位顶岗实习交替进行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改革,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两个过程并交替进行,它是校企合作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其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把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课程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环境的交替性,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将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与到相关企业的实践操作实习交替进行,改变了传统的先学习理论知识后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与用紧密结合。采用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不但可以感受企业的独特文化,而且在实践认知的基础上再进行学习,其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主动性更加强烈,学习的效果也将大大强化。

2.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过程。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人才的培养是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完成的。企业作为该模式的主要实施者,参与了学校人才培养,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其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教学计划是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教师商讨并最终确定的;二是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企业负责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三是企业还可以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并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

3.两个教学场所与两个教学资源的互动性。通过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把学校与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老师的教学场所和学生的学习场所由学校延伸到了企业,企业既是学生工作的场所,又是学习的场所;同时,学生不但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大大拓宽学校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空间,社会资源也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有效实现学生能力与岗位能力需求的一致性。

三、工学结合下的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挑战及问题

随着公共关系学的应用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显出来,大家对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视也日趋明显。结合我国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的逐步发展,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意义上的纯理论式的教学模式,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填鸭式教学。这种模式由于其过于侧重理论教学,学生实践能力严重弱化,目前颇受诟病。第二阶段是引入式教学。即改变传统枯燥的理论灌输,丰富课堂内容,如引入案例、模拟表演、邀请公关人士现身说法。同时引入第二课堂,参观和采访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组织,或者学生自行承办公关活动等。这一阶段大大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在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进行推广,并取得了明显效果。第三阶段,工学结合式教学。即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工学结合式教学改革。该阶段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手段,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纳入与理论文化知识同等重要层面,更加注重学生能力与岗位能力需求的一致性,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

基于工学结合视域下的公共关系专业课程改革,由于其专业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其面临诸多问题及挑战。

1.专业性质决定了必须注重实践性,但与实践条件和规模的局限性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关系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公共关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各级政府机构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组织形象管理事务的調查、咨询、策划与传播实施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也就决定了其与社会活动之间的紧密关系。这也就要求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具有相应能力。而公共关系专业却有别于工科专业学生,不可能也不具备进行大规模的顶岗实习活动的条件,这就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为苛刻的实践要求。

2.实践标准与课程改革标准之间的不一致性。在公共关系专业实习过程中,其顶岗实习内容与实践标准往往是由岗位技能实际需求而决定,也就是说,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过程中,其标准往往取决于岗位能力需求,而课程改革标准则不完全与此想一致。这就要求,公共关系专业若想真正做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式的教学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停留在计划上,而必须与市场相接轨,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管理难度。公共关系专业属于文科专业,其专业特性要求其面向市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企业接收实习生规模的有限性也决定了其不可能进行批量实习,这就势必加大了实习教学过程中的难度,同时由于公关活动的复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顶岗学生的人身安全、价值观引导等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隐患。这也使得公共关系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工学结合教学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四、公共关系专业课程的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探索

1.可供借鉴的几种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模式。当前公共关系专业开展工学结合教学实践,可供参考的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七学期、四段式”的“232”工学结合教学组织模式。即将这个三年制分为七个学期,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培养通用能力,行业认知,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为17周,第二学期为18周,开设课程以公共课为主,部分专业公共课。第二阶段培养专业单项技能,共三个学期,分别是14周,6周,15周,主要以专业核心课和校外基本技能实训为主。第三阶段为第6学期,主要进行校外实习实训,时间为12周。第四阶段即第七学期,24周,进行顶岗实习。

二是“一个平台、两个方向、三线融合、四段培养”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和“八学期、分段式、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形式。即搭建一个基础课平台,实施两个培养方向,实施专业课程体系、实训教学体系、就业指导体系的三线融合,从而实现职业基本技能、职业核心技能、职业拓展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四段式的培养。

2.基于“小学期,分段式”的公共关系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所谓“小学期、分阶段”式教学改革模式,主要表现为将原来的4年制8学期教学模式,包含寒暑假时间,进行拆分,拆解为若干个小学期,根据修订后的教学大纲,分阶段进行工学交替,理实结合教学安排。对于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公共关系专业具体来说,就是“一三三”工学结合模式,即一个基础、三个阶段、达到三个层次课程改革。一个基础就是在大一第一年开展基础能力,基础课程教育(如公共基础课程),从而为工学结合打下坚实基础。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岗位体验性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三、四学期间暑假(4-8周);第二阶段为技能应用性顶岗实习,时间为第五、六学期间选择9周(包括暑假);第三阶段为择业性实习,时间为第八学期(18周)。三个层次分别是通用能力层次(一般包括沟通能力、与人共事共处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职业态度、职业规范、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与组织管理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一般包括专业基本技能的应用和岗位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层次(一般包括专业综合能力的应用、胜任岗位工作要求,并能参与工作创新,提高工作效率)。这三个阶段和三个层次的实施则是通过四个途径,途径一为第一阶段岗位体验性实习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或者校外实习基地实现;途径二为第二阶段的技能应用性顶岗实习通过校外实训基地,一般为专业对口的校企合作企业;途径三为第三阶段择业性顶岗实习一般通过订单企业实现,途径四通过其他企业就业实习实现。

五、构建基于岗位技能标准的公共关系课程改革体系

1.工学结合下的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路径。首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基于教学计划改革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根本。基于教学计划的改革,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创新。改变教学计划,邀请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共同商讨教学计划的制订,以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能力需求为培养依据。

其次,校企合作模式改革。公共关系专业校企合作单位应该包括但不局限于广告公司、策划公司、企事业单位公关部门等。一方面从宏观角度,要大大拓宽公共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将公共关系专业的实习纳入到校企合作的大框架中,寻求不同行业的校企合作,这样才能大大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实现多批次、小批量的微合作模式,即建立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即可以与公司整体合作,亦可与具体公关部门合作,真正锻炼学生专业技能。

第三,开展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开发。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开发,具体体现在公共关系课程中,就是建立基于工作实际需要的能力培养课程开发机制。课程开发可以不拘于传统教科书模式,可以是企业培训资料,亦可为企业自主开发课件,结合理论教学的必要知识点,从而形成具有岗位技能操作指南性质的教学课程。同时在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引入企业人员进行参与,比如资深的公关人士或公共关系专家,真正建立理实一体化的新型课程开发体系。

第四,根据教学计划的调整,开展合理有效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活动。这是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举措。由于公共关系专业特点,不可能像工科学生一样进行大规模的驻厂实习活动。因此可充分发挥订单班优势,将企业工作内容转移至学校,将理论教学课堂转移至企业工作场所,有效实现两个教学场地,两个教学资源的有效互补,从而真正意义上开展工学结合式的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行动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顺序,创设接近企业实际的工作情境,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教师引导和精心组织,学生在实施任务及总结评价过程中习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职业能力。

最后,建立双导师制度下教学成绩考核机制。双导师指的是公共关系专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导师,与学院教学导师共同组成双导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企业导师作为兼职人员定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效果进行检验。可采用情境教学等方式對学生的应用性能力进行鉴定,并赋予分值,其与理论教学成绩比例为4:6;在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中,教学导师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在公关公司等实习单位,一方面对实习学生进行跟踪式指导,另一方面与企业导师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评价,其与理论教学成绩比例为6:4。通过双导师制教学考核机制,使得工学结合式的教学改革成效更为显著。

2.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革就是要实现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的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的对接。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改革,就是要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下,将工作任务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将职业技能标准与课程标准有效统一起来。

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就是要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将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通过工作实践体现在过程中,这就必须改革现有课程内容,就必须实现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除了考虑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融合之处外,还必须制定各门课程的标准。由于课程内容的选取依赖于典型工作任务,来自于工作过程,因此,课程标准的设置必须与职业技能标准相对接。职业技能标准的直观体现为职业技能岗位在不同级别的培训、考核和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因此,基于工学结合开发的课程体系,必须在课程大纲上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而形成新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这样公共关系专业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在学业和职业技能上均能达到相关专业教学目标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实现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了职业素质能力与取得国家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统一。

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对接。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进度安排、课程标准、师资分配、条件配备及机制制度等要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有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获得,仅仅依靠老师讲授是无法获得的。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按照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组织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从而培养出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人才。

3.公共关系专业工学结合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合作对象遴选与甄别。在选择校企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学校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选择专业相近或相符的企业或公关部门作为合作对象。一方面要确保工学结合教学效果,深化校企合作。另一方面避免学生沦为实习单位的廉价劳动力,偏离工学结合教学的既定轨道。

二是管理的灵活性和全程参与性。公共关系专业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其实习学生的相对分散性,这就给实践性教学管理带来很大不便。为此,建立灵活的巡查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即学校指导老师变被动的驻厂或驻企定点指导改变为不定期的巡查,为每个学生建立教学档案,将学生的管理纳入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六、结语

公共关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订、新型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改革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基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不仅是对当前课程改革的一种创新,更是有效解决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校企合作深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但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真正走出一条成功的课程教学改革之路,尚需要进行更多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于皓.公共关系学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师,2009(S1).

[2]赵敏,司孟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一三五六”教学法在《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课程中的实践[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

[3]吴倩.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

[4]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01).

课題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立项

题目:加快发展河南省职业教育对策,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4-JKGHB-0030

主持人:牛艳莉

作者:牛艳莉

毕业生择业应用公共关系论文 篇3:

如何在就业指导中渗透价值观教育

摘要:就业好则招生好,招生好则学校兴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职业院校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就业指导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安置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就业指导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措施,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就业指导途径,建立养成机制。

关键词 :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课 ;价值观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企业用人机制的改变,加强就业指导已成为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职业院校仍然普遍存在着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足、措施不力、重点不清晰、效果不明显的状况,尤其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有所放松,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引导,致使很多学生择业目标不明确,人生理想不正确,严重影响了自己工作和人生目标的实现。开设就业指导课就是要帮助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掌握求职技巧,解决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选择职业,为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就业指导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清,重视不足。

就业好则招生好,招生好则学校兴,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成为职业院校的重点工作之一。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院校普遍存在着重技能培训轻价值观教育的现象,这就造成了不少毕业生在择业时功利思想太重,过分注重个人眼前既得利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少合理的规划和长远的设计,更缺少对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的追求,导致了毕业生整体上就业流向和分布不合理、结构性失业,很多毕业生就业后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努力、怕吃苦、责任感缺失。

2.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作为一门课程,就业指导不同于一般的讲座咨询活动,其教学内容必须力求完整、全面、系统、有效。当前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还处于萌芽探索阶段,多数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课还仅仅停留在就业政策指导、就业形势分析以及一些求职技巧上,课程内容尚不规范,缺乏对就业指导课程的体系化规划,更缺少将就业指导融入各门课程贯穿始终的理念。现实中,许多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形同虚设,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简单,不能很好地起到就业指导和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许多学校的教学内容仅限于政策宣传、信息传递和法律常识讲解等,价值观的教育仅限于理论化的说教,与职业实际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距离较大,容易让学生迷茫于理想和现实之间,致使部分学生对理想教育有抵触情绪。在教材方面,目前,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的书籍不少,但不论是内容还是体系结构都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涉及到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就业指导人员只有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才能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技巧、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等方面的全面指导。在目前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课中,一是教师严重短缺,不能满足就业指导课的师资需要;二是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主要来自学生管理或就业安置部门,他们大多是从事具体管理和就业安置的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的培训,有的只有实践经验而缺乏必备的法律、经济、社会等知识基础,有的只是临时转行兼任就业指导课程,只能现学现卖,很难胜任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更难保障就业指导课的效果。

二、对策与措施

1.规范就业指导内容。

一是把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社会需要与个人成才、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择业时,将自身的素质、特点和社会实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满足个人需要,又要正视社会现实,不要盲目追求不现实的东西。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择业取向,选择既符合个人特点又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体现“人一职”的合理匹配,实现既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技能,发挥个人优势,又为社会作贡献的就业目标。在价值观教育中,务必要联系学生的择业需求和现实实际,切忌空洞说教。

二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指导。通过讲授有关职业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现状和发展前景,同时通过职业兴趣测评等互动性非常强的环节,引导和帮助学生确立志向,正确进行职业评价和自我评价,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关知识,了解社会上相关职业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在认识自我和职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有针对性地充实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并树立为之奋斗一生的信念和信心。

三是加强就业政策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劳动人事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情况、当前的就业政策方针和规定、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做法和措施等,明确自己在择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程序和途径、择业渠道和就业范围,克服择业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与个人奋斗目标的一致性。

四是加强择业心理指导。择业心理指导,包括心理素质对就业的影响,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等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就业心理障碍有矛盾心理、焦虑心理、依赖心理、自傲心理、自卑心理、挫折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造成就业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引导学生在正视自我的前提下,正确把握择业期望值,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施展抱负的职业;引导毕业生积极参与竞争,调整择业心态和择业目标,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调节个人情绪,正确对待挫折,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有效地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避免心理冲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在就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五是加强择业技巧指导。主要是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如:需求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荐材料的准备、自荐的方法和技巧;常见的面试种类、方法及应试技巧;笔试的方法和技巧等。

六是创业教育指导。在就业指导中突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毕业生走艰苦创业、自主创业之路。教育引导毕业生从等待工作机会到寻找工作机会,再到创造工作机会,逐步实现从就业走向创业。

2.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把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学生在校的整个学习和生活过程。把就业指导课和德育教育、行为训练、社会实践、参观考察、专业实习等有机结合起来,并配合心理咨询、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在实际授课中,保证学时、保障教学条件、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案例式教学,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学生思想,联系求职择业活动的实际,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完善教学和培养体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养成,实现自我提高。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各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与社会和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相去甚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一要保证教师数量。通过直接聘用有职业指导经验或专业的人员主讲就业指导课。二要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整体素质。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培训,改善或提高其知识结构、个人素养和实践能力。三要专兼职结合,鼓励一部分专业教师和就业安置部门的骨干兼职教授就业指导课,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经验。四要聘请企业老总、人力资源专家、创业成功者等到校进行专题讲座。五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研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寻求教学新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共同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

4.拓宽就业指导途径,建立养成机制就业指导。

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和形式形成教育和指导氛围,并建立养成培养机制,才能取得实效。如,通过开设劳动课或勤工俭学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吃苦精神;通过长期举办与专业有关的兴趣小组和技能攻关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等。同时还要努力建立养成机制,通过学生持之以恒的努力,在让学生在牢固树立职业意识的基础上,将意识转化为习惯和兴趣。让学生把从事的职业作为事业,把职业理想、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报效祖国联系起来,把追求事业成功和生活美好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唯如是,才是就业指导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玉芹.强化价值观教育上好就业指导课[J].交流与探讨,2008(3).

[2]黄盛.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8).

[3]李志勇.对就业指导课中教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5.

[4]黄颢波.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9).

编辑/张铁辉

作者:白秀亭

上一篇:白酒销售公司信息化建设论文下一篇: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