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发生条件论文

2022-04-16

摘要: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分属两种不同的权利,但在权利的行使上有相似之处,从而导致在实际适用中的模糊。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在适用中都包括原物,因而,如何适用两种权利取得原物所有权很难区分。本文着重从以物为标的的角度来分析这两种权利,以便能更好的区分二者的适用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不当得利发生条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不当得利发生条件论文 篇1:

浅谈不当得利与相关法律制度

摘 要 不当得利制度源于罗马法,历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之重塑与整合,成为债法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通过对不当得利制度概念性质特征、不当得利与相关制度的比较,阐释不当得利制度。

关键词 不当得利制度 无因管理 侵权行为 合同

一、 不当得利概述

(一)不当得利的概念。

所谓不当得利,就是法律上没有的根据,有损于他人而自己获得的一种利益。《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或造成他人琐事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此条法律对不当得利的解释应该被认为:没有法律根据该取得利益,致使他人损害的,为不当得利。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没有合理根据,去的不当利益,使他人受到损失,如果不采取法律法规不久措施加以纠正,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不当得利起源于古罗马法,在罗马法中的不当得利最初只是诉讼形式的名称。19世纪自然法学派根据“损人利己违反了自然正义” 这一理论,确定了不当得利的普遍基础,并将“任何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可损人而受益”一法则确定为常规。之后,汉森的民法草案、瑞士债务法都揭示了统一性标准,特别强调依据该制度来调整不当财产的变动,并发挥其作用的思想。现在,虽然在形式上有差异,但是基本可以说“没有原因的受益”讲产生返还债务的义务。

(二)不当得利的特点。

罗马法暂无关于不当得利的一般原则。其把不当得利划分为无原因不当得利和具不法原因不当得利。无原因不当得利既无原因而收益;具不法原因的不当得利,即得利人得到该利益虽有原因但其原因不合法。不当得利有三个特点:

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即受益人, 另一方受到损失,即受害方;

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受到损失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返还不当得利的方法有二:(1)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

(2)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引起的一种事实状态,因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债权。不当得利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一种法律事实,因其引起此债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所以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只能是事件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三)不当得利制度的类型。

不当得利的类型依据不同标准可以作以下划分,最基本的划分是依据不当得利是否基于给付行为而发生,将其分为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

1、给付不当得利。

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这种欠缺给付目的既可以是自始欠缺给付目的,也可以是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或者是给付目的不达。给付目的一般可有三种,一则是消灭债务,二是发生债权,三是赠与。一般而言,是基于当事人的合意,也可依单方法律行为而为之。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给付目的(原因)不存在或不能达到,那么受领给付者的受有利益便会因为无法律上的根据而成为不当得利。

2、非给付不当得利。

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人的行为,又可分为受益人的行为、受损人的行为和第三人的行为。基于这些事由构成不当得利的原因,是受益者无受其利益的权利,所以,非给付不当得利的“无法律上的原因”即为受益者无权利而受有利益。

(四)不当得利的性质。

不当得利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是民法制度中最为抽象的制度之一。 德国《民法典》第326条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84条规定违背善良风俗,故意加害于他人的,构成侵权行为。而在我国,违背民法的基本原则,违反社会公德与违背善良风俗的行为应属同一内容。并且恶意不当得利中的受益人又造成他人损失的故意,因此,恶意不当得利与上述侵权行为亦具有相同的性质。也许有人认为,传统恶意不当得利中受益人是被动的,他只是消极地接受了不应取得的利益,将此划归侵权范围不妥。但是我们还注意到并赞同这样一种重要观点:就侵权行为而言,“不以作为为限,有作为之义务而不作为时,例如有告知之义务的缄默不言,亦足构成侵权行为”。尽管我国民法没有明文规定恶意不当得利中的受益人有不接受利益的义务,但从民法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规范观之并推定,受益人有告之义务应无疑问。为此恶意不当得利亦可认定为受益人根本未履行告知义务之不作为的侵权行为。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同样应对损害结果承担民事责任。

二、不当得利与其他制度的比较

(一) 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先看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法人利益受损失而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一旦成立,则管理人和有权本人之间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管理人有权请求本人偿还其因管理而之处的费用,本人有义务偿还。

再看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并使他人利益遭受损失的事实。其实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目的:一个是避免法人利益受损失而为他人管理,而另一个是要获得利益(并且无法律依据)。个人理解,如果一个人刚开始可能是要无因管理,但如果他有了非法占有的目的的话,那么就会构成不当得利。

无因管理属于行为,管理人的意志内容有意义,其是否有为他人利益管理的意思是能否成立无因管理的重要条件;而不当得利属于事件,不论当事人的意志内容如何,均不会影响不当得利的成立。由于不当得利是无法律根据的得到利益,而无因管理是本人得到利益的法律根据,所以在法律适用上,无因管理排斥不当得利。就同一现象来说,应首先分析其是否为无因管理,若不成立无因管理再分析其是否是构成不当得利。

(二) 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通常认为,侵权行为发生,侵权人有义务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受害人有权请求侵权人予以赔偿,双方形成债的关系。侵权行为是违法行为,其后果的本质是责任而不是债。侵权、不当得利都是债的发生方式,也就是说,都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债权。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简而言之,一方受损一方受益,受损与受益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原因。不当得利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给付性的和非给付性的,非给付性不当得利中,有些是与侵权责任相竞合的。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侵害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有的学说认为还要包括手段的不法性。但是,在此可以看出,侵权人不一定因此而受有利益。

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虽然都有损害他人利益,同为债之发生原因,但二者是有区别的。侵权新给是侵害人以自己不法行为损害了他人利益,而不当得利人却不是以自己的不法行为损害他人利益而使自己获利的。侵权行为中受害人的利益受损一般是侵害人实施侵害行为的结果,不当得利的受损人利益的受损却往往是因为自己或第三人的误解或过错造成的,也可能是因自然事件造成的。

(三) 不当得利合同责任。

合同责任是指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合同附随义务或违反《合同法》规定的义务所产生的责任。一方面,违约责任的产生是以合同债务的有效存在为前提的。合同一旦生效以后,将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地、严格地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面,承担违约责任是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的法律后果。任何一方当事人因违反有效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均应承担违约责任,所以违约责任是违反有效合同所规定的义务的后果。 《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合同责任中,有时候会产生合同责任与不当得利之间的牵连关系,产生如下法律后果。 (1)过失而致合同部成立不生效或被撤销时发生像受害方负受害的义务;(2)在违约损害赔偿,或者合同发生变更或者接触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损害赔偿之债与不当得利之债的竞合,应由权利人选择使用何种请求保护自己。

三、不当得利相关立法

不当得利制度在各国民法和国际私法中的地位和规定各不相同,在规定不当得利地法作为基本准据法的基础上,补充规定依引起不当得利具体法律关系的准据法或与之有密切联系的法律作为辅助依据,是一种较好的规定方式。这一规定方式既可以通过作出司法解释来弥补当前法律规范的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可以在国际私法法典的立法中加以规定。为解决国际私法规范分散不系统的局面,制定一部国际私法法典显得需要而迫切。《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是国际私法立法最好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不当得利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不合理,不正常的现象。因此,不当得利制度在民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民法强调“正当得利”而反对“不当得利”,一方面从经纪人出发,维护护得利人,另一方面从社会人出发,要求得利手段的正当,正当得利构成民法基本理念,成为法治社会追求的一种价值。不当得利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使获利人返还其无法律原因而受的利益, 其应考虑应该是保有利益的正当性。例如,以不正当竞争的方式获得利益, 虽然行为违法,但却允许其保有所获利益。因此,违法性说难以赞同。而权益归属说以保有利益的正当性作为不当得利发生的判断标准,符合不当得利规范的功能,值得重视。我国涉及不当得利的制度还不完善,极大程度的消减了该制度的功能。而不当得利制度作为债法制度的一项附属制度,由于民法中没有规定债法总则,因此不当得利制度也很难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

注释:

我妻荣.债权各论(下卷一).中国法制出版社,第39页.

洪学军.不当得利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第67页.

杨立新.王利明,杨立新编.债法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80页,第83页.

作者:杨 飞

不当得利发生条件论文 篇2:

试论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适用问题

摘要: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分属两种不同的权利,但在权利的行使上有相似之处,从而导致在实际适用中的模糊。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在适用中都包括原物,因而,如何适用两种权利取得原物所有权很难区分。本文着重从以物为标的的角度来分析这两种权利,以便能更好的区分二者的适用问题。

关键词:物权请求权 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 物权行为

0 引言

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分属两种不同的权利,但在权利的行使上有相似之处,从而导致在实际适用中的模糊。本文从以物为标的的角度来分析这两种权利,以便能更好地区分二者的适用问题。

1 物权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又称物上请求权,是指在物权权利实现遇有某种妨害时,物权权利人有权对于造成妨害其权利事由发生的人请求排除此妨害。我国现行民法并未将物权请求权视为独立的请求权。虽然法条中有物权请求权的内容,但并没有规定物权请求权制度,而是以侵权请求权包容了物权请求权的内容,在理论上学界对物权请求权的性质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债权说,物权说,准债权说。[1]其实,物权请求权附随于物权,随物权的转移而转移,不能单独让于物权请求权;其次,物权请求权与债权并存时具有优先效力;再次,物权请求权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而债权不具有;最后,请求权“系由基础权利而发生,依其所发生的基础权利不同可分为债权请求权,物权请求权,人格上的请求权及身份上的请求权。”[2]此外,还有类似的分法,只是加上继承权上的请求权。’[3]可见请求权中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是处于同一位序的,不存在包含关系,还有债权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而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故物权请求权不属于债权。与物权相比,物权请求权又有很多独特之处,如,物权请求权的义务主体特定,物权请求权属请求权的一种,其权利的实现需依赖于对方,而物权并不具备这些特性,由此,物权请求权也不能定性为物权。至于准债权,由于物权请求权较多的具备了物权的特性而将其定为准债权,未免有些牵强。通说认为物权请求权属于一种独立的请求权,从性质上说其是请求权,是物权的效用,而且附随于物权[4],其是旨在恢复权利人对标的物的支配状态,从而使物权得以实现。

2 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不当得利是债的发生原因之一,不当得利之债是一种法定之债,不当得利源于罗马法,法国民法典承袭罗马法,规定了非债清偿,将不当得利视为准契约。德国民法典正式规定了不当得利制度。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也对不当得利作了明确的规定。其实,罗马法中并没有概括“不当得利”的概念,而是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每个损人利己的现象规定了具体的诉权以资保护。罗马法中把不当得利分为无因的不当得利和具有不法原因的不当得利。其中把不当得利分为:①无债清偿返还;②一方给付以取得对方的给付为目的,而对方却未履行给付的返还诉;③不道德的返还诉;④不法的返还诉;(5)无因返还诉或“不当得利诉”。[5]现代的不当得利一般分为给付型与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两大类,当然也有基于法律行为与非法律行为的不当得利的分法。[6]在给付型不当得利中又包括的情形如给付的目的自始不存在,给付目的未达到,给付的目的嗣后不存在等。由给付以外的事由所发生的不当得利的情形,包括基于受益人的行为,受损人的行为,第三人的行为,自然事件,法律规定等。关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古罗马法的规定与现代法上的规定大致相同,包括:①一方获得利益;②他方受有损失;③取得利益与受有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通说认为属直接因果关系)[6];④没有合法的根据,不当得利与人的意志无关,属于一种事件。法律规定不当得利之债的目的是为了回复无法律原因的财产利益的变动。

3 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在适用中的问题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二者权利性质之截然不同,并且就二者权利的行使而言,行使不同的权利所得的结果也将会有所不同。但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常常会发生混淆,物权请求权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原物,(理论上有三分,四分,五分说)。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标的范围为原物,原物孳息,原物的价金,因占有、使用原物所获得的利益以及其他利益。可见二者的适用中都包括原物,由此,物权请求权中的返还原物与不当得利之债中的返还原物所有权更难区分,以下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3.1 标的物的所有权是否转移是区分适用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的标准之一 罗马法对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以给付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义务人为前提。受损人只有在不能依所有权请求返还时才能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不过在现代法上笔者认为,以物为标的的情形下依法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亦是不当得利之债权发生的前提条件之一。如果当事人只是事实上占有该物,并未取得该物的所有权,那么就占有此物的事实而言不构成不当得利,从而也不能产生不当得利之债,而是可以按所有权制度产生物权请求权。例如,拾得他人遗失物,因法律上规定拾得遗失物,不能取得该物的所有权,故不能构成不当得利,只能是一种不法占有(据为已有)或无因管理(代为保管,愿意返还)[7],故可以行使物权请求权。相反,若当事人取得标的物之所有权,但该取得所有权行为无法律根据,并且造成了他方损失,受益与受损之间又有直接因果关系,则由此构成不当得利从而不能再行使返还原物的物权请求权。如以结婚为目的而给付聘礼而婚姻不成立,通常被作为不当得利的一种,属于给付型不当得利中为一定目的而给付,但目的未达到[7]。此案中接受聘礼的一方自然已取得聘礼的所有权而给付聘礼类似于赠与行为,但又不能等同于赠与,因为虽然二者都取得了物的所有权,但若属于赠与,则无论目的是否达到,只要赠与物一旦给付,受赠方取得物的所有权的情况下,无法定原因,赠与方不能撤销赠与要求返还原物,而在聘礼的给付中一方取得聘礼的所有权后若原因行为消失,婚姻未成立也即给付聘礼的目的未达到,而对方拥有该聘礼失去了合法根据,故按不当得利处理。此案若不承认接受聘礼的一方取得聘礼的所有权而又以不当得利认定,并且,我们知道不当得利的债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且不能相容的权利,那么岂不矛盾?故标的物之所有权的转移构成就此物而言的不当得利。

3.2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对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适用的影响 物权行为理论是德国历史学派创始人著名罗马法学家萨维尼提出的,此理论认为一项旨在变动物权的契约的成立分为首先的债权契约与其次的物权契约。一定的债权契约的成立并不导致物权的变动,要发生物权变动还必须具有物权契约。如要完成一项物权变动的买卖契约得必须完成三项契约,包括:订立买卖合同的债权契约(债权行为);交付买卖物的物权契约(物权行为);交付价金的物权契约(物权行为)。物权行为具有独立性和无因性特征。独立性指物权行为与債权行为相互独立互不依赖。独立性是无因性的前提。无因性是指作为债权行为的债权契约不成立无效被撤销并不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物权行为仍能发生物权变动效果。此处我们仅从物权行为无因性进行考察,按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在买卖关系中,标的物交付后,买卖合同因意思表示有瑕疵,或违反法律而导致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则交付标的物的物权行为仍然有效,物权发生变动,标的物的所有权从卖方转移到了买方。由于卖方丧失了物的所有权,故不能以返还原物的物权请求权主张权利,而另一方虽取得该物的所有权但由于其没有终局持有该物的合法依据,这构成不当得利,卖方可行使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此同样见诸于赠与、互易等转移所有权的契约之中。当然如果不承认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发生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债权行为)不生效力,那么并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物的所有权不转移,卖方完全可以行使返还原物的物权请求权。由此可看出,若承认物权行为无因性则能扩大不当得利的适用范围,若不承认则减少了给付型不当得利发生的可能性。诚如有学者所说:“给付型不当得利与无因行为如影随行,有无因行为的存在,便有给付型不当得利发生的可能性。物权行为无因性是以物为客体的给付型不当得利适用的前提。”[8]对于物权行为理论,德国立法采取肯定态度,法国立法持否定态度,而瑞士和奥地利采取了折衷的作法,[4]我国现行立法虽已承认物权行为。但学界对此还尚有争议。例如德国学者大多赞成,而我国学者如梁慧星先生所言“物权行为理论捏造了独立于债权行为之外的物权行为,又进一步割裂了原因与物权行为的联系,极尽抽象化之能事,符合德国法学思维方式对抽象化之偏好,严重歪曲了现实法律生活,对于法律适用有害无益,毫无疑问,是不足取的。”[9]

3.3 种类物与特定物在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适用中的区别 种类物与特定物的划分是根据物是否有独立的特征或被民事主体指定而特定化。特定物是指因民事主体指定而特定化的物或具有独立性特征的物,包括一定条件下独一无二的物和根据民事主体的指定而特定的一类物中的物,种类物是具有共同特征如品质、规格、类型、物种、质量等相同,一般可相互替代的物。区分种类物与特定物在区分适用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中有重要意义。因为,所有权法律关系一般只能以特定物为客体或标的物,并且如前所述,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与否,又是区分两种权利适用的重要标准之一。事实上,在标的物为特定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构成不当得利。不论是给付型的,还是非给付型的(后一种有例外)不当得利的重要一点在于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權。在给付的情形下,若标的物是特定物则接受方很难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如非债清偿中,甲误认为与乙有买卖合同而向其交付特定物一名人字画,则乙不可能取得该画的所有权,这只是一种事实上的占有,而不构成不当得利,按所有权制度,甲完全可以行使返还原物请求权。而若是种类物则不同,甲误认为与乙有买卖合同而向其交付种类物如粮食,油等,这些物很容易与乙的同类物相混合,返还原物已不可能。另外,乙又未构成侵权,则乙取得物之所有权,据法律规定,此属不当得利,甲可行使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在非给付的情况下,标的物为特定物,一般也不易构成不当得利,因为标的物的所有权很难转移。如甲的羊群中一只断了羊角的羊因洪水而被冲进了乙的同类羊群中,因羊断角而为特定物,不会与乙的羊群发生混同,故乙不能取得该羊的所有权,从而不能构成不当得利,甲可行使返还原物请求权,此种情况下如前所述的例外是在特定物被添附,所有权依法发生转移的情况下构成不当得利。而种类物有所不同,如甲养的鱼因池水漫溢而流入乙的鱼池内,此时因鱼为种类物,则甲的鱼与乙的鱼发生混同,则乙取得鱼的所有权,于是构成不当得利,甲可行使不当得利请求权。

3.4 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的“竞合”适用 物权请求权与不当得利之债权请求权,无论从性质上还是特征上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权利,此处所谓“竞合”并不是指同一标的上同时存在这两种请求权,而是指同一法律关系中,同时存在针对不同标的,适用以上两种请求权的情况,并且有时可以同时分别适用,有时可以选择适用。在选择适用的情况下,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根据我国现行法,一方面,从原物是否存在来看,在物权请求权中,若原物存在,可要求返还原物,原物已不存在,则可根据物的实际价值要求赔偿损失(当然赔偿损失是否归于物权请求权尚有争议,不过其是行使返还原物请求权已不可能的情况下的衍生物);在不当得利中,原物已不存在,当事人只能以获利的多少进行返还,而不按物的实际价值,若未获利,则不负返还责任。当然,对返还不当得利与物的实际价值的差额部分要求赔偿已不属不当得利之债,如甲把实际价值1000元的物交乙保管,某日,乙急需钱,遂以950元的价格将此物卖出(乙不知物的实际价值),由丙善意购得。丙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该物的所有权,乙取得950元的价金此时甲若主张返还原物请求权,在物已被他人善意取得的情况下,以乙无权处分侵害其所有权甲可要求乙按物的实际价值1000元赔偿损失。反之甲按不当得利之债向乙主张权利,乙只负责返还950价金[10]。若甲要求赔偿差额,只得另行请求。另一方面从返还的范围来看,返还原物请求权的对象主要及与原物,虽然有时包括原物孳息,但返还的目的是使所有人恢复对原物的占有。因为返还原物与返还原物所有权不同,返还原物若对方是善意则不包括孳息。[11]不当得利返还原物的范围则不限于原物,另外还包括因该物所获得的一切利益,如因使用而少支出的费用或获得的利益,物的损毁、灭失所获得的赔偿,原物的孳息或其他利益等。总之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一般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商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利明.违约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4]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周相.罗马法原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王利明.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7]李开国.民法实践教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8]李新天、李承亮.论票据不当得利的返还与抗辩——兼论票据的无因性载法学评论[J].2003.(4).

[9]许英.转引我国物权法应采用物权行为理论——围绕{合同法》第51条之争议.河北法学[J].2003.(4).

[10]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1]王利明.物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刘四山

不当得利发生条件论文 篇3:

浅析不当得利制度

摘 要:我国民法体系中有一项具有重要地位的制度——不当得利制度。这项制度之所以重要,在于其不仅有力保护了私权,更是对所有权的一种确认方式。但是我国设计不当得利制度的现行规定只有两个条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和《民法通则》第92条),这些规定都过于概括,没有具体施行不当得利制度的解释和说明,为这项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造成了困难,对不当得利的含义、历史沿革、构成要件以及制度意义等做一个初步探讨,以期能够将这一制度的适用更加地明确化,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不当得利;无法律上之原因;请求权竞合

一、不当得利制度的含义及其起源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原因获得利益而致使他人受到损害的事实[1]。如售货时多收取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等。其功能修正缺少正当法律关系的财产利益转移。财产利益的转移都需要基于有效的法律关系,并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债之原因发生的转移。某一情况下,某一财产利益转移缺乏正当的法律关系作为基础,则构成非债清偿,需要利用不当得利制度进行调整,使得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他方当事人请求返还其所为的给付。同时不当得利制度着重保护财产利益的正当归属,财产利益的权益人得以向加害人请求返还不属于加害人的财产利益,从而对私权得以进行确认。

不当得利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里一项年代古老的制度。17、18世纪自然法学派倡导不当得利制度的理论依据为公元3世纪的著名格言——“不论何人不得基于他人之损失而受利益”,由罗马法学家Pomponius所述。其后,罗马法准用法定诉讼方式之请求返还诉(condictio),使原告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追回其所有物,从而保护原告的利益。罗马法中债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类:其中一类即是合法原因,即有双方当事人因订立行为而引起的债,罗马法称之为私犯。除此之外,准契约和准私犯也是债的发生原因。

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至深,以对大陆法系产生的影响为重。在德国,不当得利制度包括两大部分,即《德国民法典》第二编“债法”第七章第二十四节与第一编“总则”中的有关条款。其中第二编第七章第二十四节是其核心部分,该部分共11个条文,即第812条至第822条。同时,从内容上看,第二十四节又可分为两个部分,第812条至第817条为第一部分,规定不当得利的成立;余下部分规定不当得利的效果。由此看出,在大陆法上,不当得利由过去拾遗补缺的角色逐渐发展为一种重要的制度,从而使债法得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2]。

二、不当得利的要件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四:一是一方当事人因不当得利受益;二是一方当事人因不当得利受损;三是所受利益与所受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四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法律上之原因,即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者曾有合法根据,而后丧失这一合法根据。

(一)一方因不当得利受益

一方受益是构成不当得利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此条件,即便一方受有损害,也只承担侵权损害赔偿的责任,不承担返还不当得利的责任。

此处一方当事人因不当得利所受之利益,需做出一个具体的界定。是只有财产利益,还是只有精神利益,还是兼而有之。通说认为,因为精神利益具有不可返还性,故通说认为作为不当得利的“利”只包括财产利益。

财产利益是指财务以外的有财产价值的利益。这种利益既可能是永久的利益,也可能是一时的利益;既可能是积极的利益,也可能是消极的利益。财产利益应当是能满足人物质或者精神需要的、可以货币衡量的、能够转移的、可以管理的、通过某种介质表现出来的价值存在。首先,这种价值存在必须是能够满足人物质或者精神需要,是有用的,为人所可以拥有的。其次,需要具有经济价值,即可以货币衡量,这是财产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点,也是财产之所以为财产的基石。第三,必须是可以管理的。最后,这种财产性利益需要以一定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借条,才有劫取得可能或者现实性。

(二)一方因不当得利受损

不当得利是衡平得利方和受损方之间利益关系所规定的制度安排。若仅有得利而没有导致他人损失的事实,就不可能导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失衡,也就不会有不当得利的存在。

因不当得利致损的受损人所受损害同受利人所获利益一样仅指财产利益的损害。此处的减少的财产利益,包括积极减少的财产利益与消极减少的财产利益。前者是指能够直接看出和发现的利益损失。财产利益的消极减少指的则是本应获得的利益因某一法律事实的发生不能获得,同样视为致他人损害。

(三)所受利益和所受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所受利益与所受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一方受益是他方受损的主要原因,一方受损是他方受益所致。因果关系只是一方受益与一方受损之间的关系,并不要求两者必须同时同地发生。

所受利益与所受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论上分为直接因果关系说和非直接因果关系说[3]。直接因果关系说主张,受益与受损必须由于同一法律事实使一方受得利益,一方遭受损失。非直接因果关系说则认为受益与受损间的因果关系,不以产生自同一原因事实为必要。例如,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当事人受损,依据直接因果关系说,受损人不可对直接获利的第三人请求返还其所受的利益。但是按照非直接因果关系说,虽因第三人介入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一方当事人受损,但是若依照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认为此行为是不当的,依据不当得利的规定,所受财产应当被要求返还。

根据文义解释规则来审阅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条文中并无规定因不当得利受损和受益人需基于同一法律事实。所以我国民法通则所规定的受益和受损之间的因果关系,应当解释为非直接因果关系。

(四)受益人取得利益无法律上之原因

何谓无法律上原因?史尚宽先生认为,无法律上原因是指缺乏受利益的法律上的原因,而非指权利或财产的取得没有法律上的直接原因[1]。因此,不当得利之“无法律上原因”最根本的问题体现于对利益变动是否具有正当性的一种价值考量。只是这种价值考量于不当得利制度发达与完善的国家,不是遵循公平原则判断的,是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的。但在不当得利制度不完善、不发达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要受到公平原则的一定影响。而于我国,从目前来看,正是后者。

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竞合

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得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因民法规定的基础权利的发生而发生。请求权竞合是指一个自然事实,符合多个法律构成要件,从而产生多个请求权,而这些请求权的目的都是一个。发生竞合的各项请求权的性质是彼此不相联系的。

关于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瑞士实务及学说以及法国通说都采不当得利请求权为辅佐性权利的观点。观点有二,一是财产利益无正当法律原因发生转移之时,如果有其他请求权存在而不当得利请求权要件不全时,不可以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二是不当得利请求权的主张当在其他请求权都不得主张的情况下才可以行使。由于我国学说肯定不当得利制度的独立性,故而认为不当得利与其他制度竞合存在可能性。不当得利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已经成为债的发生原因之一,受损人享有利益返还请求权,该请求权与民法上的其他请求权存在竞合的可能性。

(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物权返还请求权

在传统认识中,大陆法系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不能两立的观点[4]。前苏联民法学界也有“在能够提出返还财产的情况下,就没有理由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理论[5]。在罗马法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物权返还请求权不能并立,并且要求只有当物权返还请求权不能实现时才能通过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弥补所受损失,由此可看出,在当时的罗马法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只是物权返还请求权的补充做法。

但是,近现代民法中不再将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视为物权返还请求权的补充做法,而是将其视为独立的请求权,从而给予权利受损人多种救济方法。

从我国民法现有法律规定上看,并没有排除不当得利请求权和民法上其他请求权发生竞合的可能性。因此,从法解释学出发,应当同意不当得利请求权与物权返还请求权可以发生竞合。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已有其自行成立的基础,其发生与否,对其他请求权的存在并不产生影响,应根据其构成要件加以判断。

(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侵权行为能够给侵权人带来利益,当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具有违法性,且继续保有此利益无合法的理由时,即产生因侵权行为而生之不当得利。同时,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发生竞合也存在着立法上的依据,例如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97条规定。该条规定为受害人提供了的双重救济——因侵权行为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及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以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可以发生竞合为基础,因侵权行为而受有利益的加害人,对受害人不仅要有赔偿损害的义务,而且要承担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同时,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合同上的请求权以及无因管理请求权都会发生竞合,均体现了不当得利作为一项独立的制度,其不可取代的地位。

四、不当得利制度的意义

不当得利制度在我国民法体系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所有权的保护,以及公平原则的贯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因为不当得利制度的存在,才得以给予权利受损人以双重救济,从而更好地保护受损人的利益。在私法自治以及市场经济的制度下,使得当事人可以依照自身意思从事各种交易活动,又可以因为不当得利制度的存在,调节缺乏正当法律关系的财产利益变动,从而得以补偿失败的或者存在瑕疵的市场交易活动。但是,我国关于不当得利的制度仅有一条法律规定和一条司法解释,过于笼统和概括,更好地完善有关不当得利制度的法律规定,才会更好地发挥这个制度的作用。随着不当得利制度在实践中的适用,彰显了该制度卓越的作用,所以在法律实务中应好好钻研,以期充分发挥这个制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71.

[2]杨振山.债法事典[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4:4561.

[3]郭明瑞.民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58.

[4]王家福.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575.

[5][苏]坚金·布拉图斯.苏维埃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8:395.

作者:栗瑶

上一篇:校本教研方法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