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当得利论文

2022-09-11

一、不当得利制度的历史及发展

不当得利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在很长远的一段时期, 不当得利仅限于道德范畴。公元前450年罗马指定的《十二铜表法》第一次将该制度纳入私法调整领域。该法第7表第10条规定, “果实落在邻人的土地上, 果树的所有权人有权将其取回。”可以说这一规定是不当得利制度的雏形, 是古罗马法适用请求返还之诉的原始状态[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法官允许通过个别诉讼调整损人利己的行为, 也就出现了请求返还之诉, 这是一种对人诉讼。后来请求返还之诉类型不断发展扩大, 出现了非债清偿之诉、给付目的不达返还诉、不打受领的返还之诉、不道德的返还之诉等, 并创设无原因返还以弥补以上四种类型划分可能造成的缺陷。这与当时社会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和法学家注重实际的研究方式有很大关系。

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笔者认为对不当得利制度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发生不利得利现象, 为我国立法与司法提供有力依据。只有充分认清不当得利之债的适用情形及构成要件, 才能更好的实现最终目的。在学理界, 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一般被分为两种: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三要件说包括:一方受益、他方受损、没有法律依据;而四要件说增加了受益与受损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大部分认为四要件说更加合理清晰, 更有利于不当得利制度的日益完善与发展[2]。

(一) 一方面取得财产上的利益

在财产上获得一定的利益指的是依据必要事实而导致财产数量的增多。确定不当得利行为首先要确定是否获得了一定的财产利益, 如果实施了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但却没有得到一定的利益, 则不属于不当得利行为。不当得利行为中的利益指的是财产的积极或消极增多的现象。积极增多指的是享有的权利不断加大而承担的义务不断减少, 如关于物质的所有权、知识产权等;消极的增多指的是本身应该支付一定的费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并没有支出, 相当于自身财产增多了。我国法律中的不当得利不涉及精神利益, 这是由于精神利益不易衡量, 也不易于实际操作[3]。

(二) 他方受有损失

指的是由于存在一定的行为而导致他人财产的损失, 如果只能确定他人财产的损失而不确定其他人自其中受益, 那么也不能认定为不当得利。上面提到的损失同时指财产的积极或消极损失。积极损失指的是拥有的财产数量确定减少了, 消极损失则指的是拥有财产数量没有减少, 但应该增多的部分也没有增多。

(三) 取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我国民法关于不当得利的规定包括直接因果关系与非因果关系二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要求受益与损失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其是基于相同的事实而产生了二种不同的结果, 假如出现二种不同结果的原因不是相同的事实, 那么也不能认定为不当得利。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二种不同的结果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只需确定二种不同结果间存在某种社会意义上的牵连关系则可以认定为属于因果关系。在归还所得利益过程中, 当损失大于利益时, 以利益为依据进行, 当损失小于利益时, 以损失为依据进行。与损失相比多出的部分要上缴国库。

(四) 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不具备法律上的依据指的是受益者得到的利益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由此可以得出不具备法律上的依据指的是能够得到一定的利益, 但并没有说明获得权力与财产不需得到法律保护。如加工者加工后的物体归加工者所有, 但其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所以这种现象适用于不当得利制度, 所得利益应该返还。假如获得的利益受到了法律保护, 在对方遭受损失的情况下也不能认定为是不当得利行为, 如财产的赠与。不能得到法律保护的行为, 同时指获得利益过程中不受法律保护与获得利益时受法律保护、但随之撤销二种情况。

三、不当得利的效力

(一)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客体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客体, 中国台湾地区“民法”规定为, 所受利益、本于该利益更有所得 (第181条) ;《关于民法通则的意见》规定为原物、孳息 (第131条前段) 。不当得利之债指的是在其中遭受损失的一方可以请求对方返还财产的行为, 制订不当得利制度是为了保护遭受损失一方的合法权益, 不包括自交易中获得正当利益的部分, 以有效维护我国财产秩序的稳定运行。

(二) 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

善意受益人的返还数量不得超过取得的利益, 在确定受益人获得利益时, 当前不拥有的利益不需返还。在返还利益时原则上返还原物, 但如果原物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了变化不能返还时, 受益人可以依据所得利益偿还一定的货币。

(三) 恶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

恶意受益人是指在知道获得利益不受法律保护的前提下仍然受领取得利益的人。受益人在受领时不知道无合法依据, 后来知道的, 自知道之日为恶意受益人。法律为严惩此类情况, 要求其必须返还所得利益的全部以及在此期间产生的利息。在原物消失的情况下, 恶意受益人也需承担一定的返还责任。

四、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的反思

(一) 立法现状

在中华民国时代, 不当得利制度被引进到我国。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16条规定:“经济合同被确认无效后, 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 应当返还给对方。”这一条款是不当得利返还作为具体形态最早在我国立法上的最早体现。目前, 我国对不当得利的规定仅仅有一个法条和一个解释, 一条是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没有合法依据, 取得不当得利返还给受损失的人。”该规定确立了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的独立地位, 使得不当得利成为了债的发生原因之一。但是仅对其作了一般规定, 非常抽象。另一条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131条:“返还的不当得利, 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 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 应当予以收缴。”也即是说是以一个法条取代一整项制度, 而客观上一个法条是难以承载起完全构造一整项制度的重任的。立法中的粗糙与滞后, 导致了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的现实适用困难。在我国司法实务中, 关于不当得利的判例少之又少。因此, 我国不当得利制度有着很大发展空间, 有必要通过立法使之更趋完善。

(二) 对我国不当得利制度构建

1. 不当得利的法律性质

不当得利能够引起不当得利之债, 因此它是一种法律事实。不当得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 与当事人意志无关, 所以它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自然事实。即使一些不当得利行为涉及受害者、受益者、第三者的行为, 但这些行为是引发不当得利的主要因素, 而不属于不当得利行为;原因中含有当事人的意志因素, 不等于不当得利是以当事人的意志作用为要素的。产生不当得利现象的原因与不当得利的法律属性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当得利制度的制订不应以产生不当得利的过程为主, 而应该重视获得的利益,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上述意见的可取性。再有, 产生不当得利现象包括一些行为也包括一些事件。因此不能仅仅依据行为来认定是否属于不当得利现象。

2. 对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的立法建议

笔者在深入研究我国当前法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法律关于不当得利制度的条款过少。同时, 立法中的粗糙与滞后规定造成了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的适用存在诸多困难。在我国司法实践中, 关于不当得利的判例甚为稀少。一方面, 立法的落后, 判例的稀少造成了理论研究素材采编困难, 众多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往往难以下手。在理论研究方面, 当前民法学界关于不当得利制度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民法的诸多教材在涉及不当得利之债时, 也是轻描淡写, 主要集中于不当得利的构成、不当得利的效果, 对于基础性的研究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国不当得利制度较其他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同时, 也需要更多的学术界的学者们进行刻苦的专研与研究, 对不当得利的基础与应用做出贡献。如此就能鼓励大家在经济活动中的参与性和可靠性, 促进交易公平与经济的平衡。

摘要: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 使他人受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 就是不当得利 (《民法通则》第92条) 。这一制度是为调整因财产变动而产生的不公平现象而确立的。不当得利发源于古罗马, 其依据是“无论何人均不得基于他人损害而受利益”的公平原则。由于出现不当得利现象必然会导致产生大量的债务问题, 人们习惯称之为不当得利债务。对不当得利制度的出现、发展、组成部分、应对措施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论文,不当得

参考文献

[1] 王泽鉴.不当得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89.

[2] 马昌华, 李明, 刘引玲.“论民法中的客体利益”[J].法商研究, 1997, (2) :53-60.

[3] 刘言浩.“不当得利的因果关系”[J].东方法学, 2013, (3) :63.

上一篇:小学低段阅读兴趣培养之我见下一篇:民办高职院校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