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体育学研究的论文

2022-04-25

群众体育体育学研究的论文 篇1:

文旅融合背景下扬州研学旅游创新发展

文旅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指导和影响着研学旅游的发展,研学旅游的发展要有时代性、针对性和体验性。本文结合扬州研学旅游发展现状和基础,构建了扬州研学旅游的产品体系,包括历史文化研学、生态体验研学、体育拓展研学、智慧科普研学四个方面;并在服务提升、品牌塑造、交流合作、制度建设及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扬州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略。

一、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2009年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文化和旅游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文化和旅游从来就是相随相生的,从旅游业发展角度来说,文化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国民休闲理念的深入,旅游业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传承功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我们重提文旅融合,不是对原来的文旅融合发展的否定,而是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为了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致力于发挥旅游业更大的综合效益,保护、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而进行的深度产业创新和再出发。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休闲和生活方式,是当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背景下,旅游者的需求层次和消费内容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由“看山看水看风景”阶段走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指出,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还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文化高效能传播的必然要求。从文化主体的角度来说,最大的文化主体是国家和民族,通过文化和旅游更广泛、更深入的融合,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个庞大的旅游市场,可大大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更广泛、更深入地注入文化内涵,以丰富的旅游产品和良好的旅游体验,传播中华文明的魅力,全面提升旅游国际竞争力。

二、基于文旅融合的研学旅游开发思路与原则

研学旅游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是旅游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文探索精神,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研学旅游通常是由旅游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近年来,我国研学旅游发展迅速,各地也纷纷加快了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相关的旅游企业和教育机构也推出了形式多样的研学旅游项目。旅游城市或旅游目的地在开发研学旅游时,要以文旅融合理念为基础,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一)基于发展的时代性

研学旅游,自古有之,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到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倡导,都强调行中感悟、实践学习的教育理念,对研学旅游产生了重要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新时代背景下的研学旅游,一定要体现出时代性。当前,研学旅游的主体是新时代逐步成长的学生群体。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当代青少年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教育基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对传统的研学旅游理念进行发展式创新,做到“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开发富有时代特色的研学旅游产品。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把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作为新时代研学旅游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传统文化,一定要与现代文明结合,通过旅游的形式,培养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基于差异的针对性

基于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环境的青少年来说,也需要开展不同体验的研学旅游,这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研学旅游产品不是简单地把旅游线路和产品进行批量复制,而是要根据不同研学旅游主体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安排。要遵照我国研学指导思想,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作为旅游地来说,在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要注重产品体系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要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开发,表现出文化旅游的丰富性和包容性,可以让研学旅游者根据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基础进行体验。同时,针对不同的研学旅游者,要进行相应的产品组合设计,体现出文化差异、年齡差异、民族差异、城乡差异等,使之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升研学旅游的效果,增加人们研学旅游的满意度。

(三)基于认同的体验性

让文化看得见,既是文化传承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文化可视性原则的一种遵循。让文化以更具有体验性的方式呈现是文旅融合的一种形式,旅游者的文化水平虽各不相同,但都能基于自己的认知,感知文化的魅力,只有对文化有了认同,文化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被挖掘出来,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也对文化体验的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青少年的研学旅游,就是以区别于课堂和书本的特定形式,对文化进行深刻感知和实地体验。研学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一样,首先是要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和关注,激发学生的文化和价值认同,避免把研学旅游变成纯粹的行走课堂。只有对研学内容进行深度开发,结合特定的文化元素,实现文化的可视、可操作、可实践、可体验,将趣味性、科学性、人文性融为一体,才能让研学旅游更具有吸引力,从而给青少年更深刻的体验。

三、扬州研学旅游开发现状

扬州作为我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研学旅游资源,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扬州的研学旅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扬州以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多次出现在青少年的课本和课堂中,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扬州的美好想象。扬州的文博场馆众多,历史遗迹遍布全城,古街风貌保存完整,城市特色鲜明,许多现存的景观都能与名人、名作相联,具有深刻的探究和体验价值。扬州研学旅游资源更鲜明的特点在于,扬州不仅关注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更重视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融合。如公园城市的建设、书香城市的打造,使生态文明与人文气息有机融合,让广大旅游者感受到扬州对于文化传承和发扬的积极实践,这种直接体验和感知是研学旅游的重要形式。总的来说,扬州的研学旅游资源类型广泛、层次多样,实现了旅游者对研学的可看、可学、可操作、可实践的多样需求,能满足不同类型的研学旅游者的体验需求。

扬州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注重与时俱进,善于创新,这也正是扬州文化长盛不衰、名人辈出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扬州也较早地开展了研学旅游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扬州的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学旅游活动,将“聆听窗外声音”作为教育重点工作进行推进,把研学旅游纳入教学计划,逐步打造出了扬州的研学旅游影响力,并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和保障措施。另一方面,扬州的旅游业积极行动,主动与教育行业对接和融合,通过研究和探索,挖掘研学旅游资源,打造了“扬州的夏日”“何氏家训研学”“雕版印刷非遗体验”“扬州美食文化体验”“跟着诗词游扬州”等主题活动。旅游主管部门也积极行动,开展了扬州研学旅游的规划工作,出台了研学旅游基地的管理和认定办法等。研学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扬州文旅融合走向深入,也是扬州旅游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对于扬州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和推动扬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文旅融合视角下扬州研学旅游产品体系

结合扬州研学旅游资源状况,以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为重要依据,结合研学旅游的开发原则,从文旅融合视角出发,扬州的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可以围绕“书香扬州”“绿杨城郭”“活力扬州”和“智慧扬州”等几个方面,开发历史文化研学游、生态体验研学游、体育拓展研学游和现代科普研学游四大研学旅游产品体系。

(一)书香扬州——历史文化研学

依托扬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通过文旅融合,打造满足不同对象的研学旅游产品。扬州的旅游资源最为突出和最具特色的就是人文历史类旅游资源,从古至今,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在扬州留下了印迹。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把扬州汇编成了一本内容多样、营养丰富的书。围绕历史文化的研学旅游设计,就是要让青少年来打开并阅读扬州这本书。

就历史文化研学来说,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有形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如古城风貌、建筑园林、文博场馆等,通过特定空间浸入式体验,深刻感知扬州历史文化魅力,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参观、游览、考察等形式开展。二是结合非物质形态的旅游资源,进行可视化转化开发,如有关扬州的诗词文化,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把有形的景观和内容与无形的文学艺术结合。通过塑造特定的情景,打造参与式的活动,结合扬州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相关的互动式设计,让研学旅游的青少年参与到活动中。在扬州研学旅游,让学生领略中国古代建筑、古代文化的精妙与神奇,了解扬州八怪文化、工艺文化、淮扬美食等,依据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规律,让研学旅游的内容既入眼又入心。需要注意的是,扬州的历史文化类研学旅游开发,要和针对大众的该类旅游产品开发有所区别。尽管旅游的场所可能相同,但在线路设计、讲解重点、旅游方式上要体现出研学特色,重点旅游区(点)要设计相应的研学旅游接待方案,开发相应主题,这也体现出扬州旅游业的专业态度和对旅游者的高度责任心。

(二)绿杨城郭——生态体验研学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生态体验研学是研学旅游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自然生态体验方面的内容。自然生态体验是旅游者在自然环境中的纯粹体验,它侧重于对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领悟。新时代背景下,生态经济、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旋律,生态体验也成为现代化教育的新方向。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提到千年大计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教育也是如此,要以原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互融的哲学观,自觉反思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发展过程,全局思考和系统建构德育体系。

扬州历来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早在清代就有“绿杨城郭是扬州”的评价。如今,扬州牵头开展“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扬州逐渐成为打造美丽中国的样板,扬州不断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具体生态研学设计方面,扬州可以依托生态大走廊建设,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高水平的生态研学旅游产品和品牌。让青少年融入自然、感知自然,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让生态理念在学生心中不断萌芽。可以开展一系列看环保、做环保的活动,通过参观环保教育基地,了解扬州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走进垃圾处理厂,感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促使青少年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美好环境的守护者,提升学生综合学习素养,培育健全的人格。

(三)活力扬州——体育拓展研学

扬州不仅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现代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遍布全城各地的休闲公园,即是扬州生态文明发展的体现,也是扬州作为体育名城的重要表现。以扬州众多的体育休闲公园为空间,依托扬州良好的群众体育基础,以“后省运时代”为契机,开发适合青少年的体育拓展研学项目。拓展研学,就是通过活动设计,让一群人在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外出活动中的体验过程。一方面,通过感悟大自然的生态气息,滋养心灵,融入社会,了解最前沿的生活和社会知识,接受个人和团队实践锻炼,由单调的书本理论知识学习,进入更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参与,切身体会,增强独立意识,敢于担当,勇于挑战自我,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阅历。拓展运动的研学,与平常的知识、技能学习相比,减少了生硬的知识灌输和说教,更多的是通过自身经历才有的感悟与体验。可以根据研学旅游者的年龄、心理等不同特点,设计成综合体能训练、自我潜能激发训练、团队训练等类型,使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培养劳动技能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除此之外,扬州可以通过细分体育旅游市场,以青少年体育为目标市场,打造青少年体育名城,为青少年参与各种体育项目和竞技体验提供重要的平台和空间。

(四)智慧扬州——智慧科普研学

扬州作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样板城市,正在从“数字扬州”“智慧扬州”向“新型智慧城市”过渡。近年来,扬州围绕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产业服务等领域展开智慧城市工作,不断打通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共建、共享、共用。扬州的许多传统行业也纷纷进入智慧发展新阶段,数字产业与农业、畜牧、养殖、工业生产等多个方面实现高度融合,这对于青少年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下一步,扬州要结合科技城的建设,依托科普旅游资源,创新打造科普旅游产品。需要注意的是,科普旅游不是“科普”与“旅游”的简单结合,应更好地与国家重大战略、社会热点结合起来,增加互动和体验内容,真正把科普的魅力渗透到旅游的全流程和全要素中。扬州要持续盘活科普基地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普旅游线路,通过示范引领,带动科普旅游全域发展。在科普研学的设计中,可以围绕农业科普、工业科普和信息科普等方面,结合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工业旅游(汽车生产基地)、生態体验(捺山地质公园)、信息产业与智慧城市(扬州VR梦工厂)等。近年来,扬州推出了“科普e路”游学线路,组织学生、市民等走进各类科普教育基地,通过提供科普体验、举办科普课堂、开展科普探究等多种形式,以通俗的方式把科学知识传播给大家,让更多人乐享科学,这为今后扬州科普研学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五、推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人文关怀,提升旅游服务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无论针对什么类型的游客,消费何种类型的旅游产品,都要重视旅游者的感受,注重对旅游者的关怀,立足于良好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人们对研学旅游常常会有一种误解,认为研学旅游的主体是学生群体,研学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服务不重要,这种想法不仅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研学旅游的本质仍是旅游,研学只是这项旅游活动的特色内容和表现形式。对于青少年来说,外出研学旅游是增长见识的好机会,第一次到某个城市、第一次体验某种活动……当学生回忆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我们期望的是他们认为这是一次旅游,而不只是移动的课堂。

优质的服务能带给青少年身心上的贴心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扬州和扬州人民的热情,对扬州文明城市建设增加更多的认同。对于参加研学活动的青少年来说,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旅游服务更要强化,争取在学生的生活、学习、旅游、体验等多个环节中,通过优质的旅游服务,给学生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比如导游服务,这是旅游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旅游企业,在接待研学旅游团队时,要提前对接团导游进行培训。除了要求导游对学生的生活方面给予更加细致的关心外,在讲解方面要提前做好功课,充分了解研学旅游团队的基本情况,在导游词的内容选择、讲解手段和方法运用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接团导游应提前与研学旅游团队指导老师沟通,在提供导游服务时,表现出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服务中的人文关怀,让青少年在研学旅游的过程中感知导游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优化旅游环境,打造研学旅游品牌

扬州的研学旅游开发,与扬州这座城市的资源、底蕴、发展各方面密切相连。作为主要满足青少年需求的研学旅游,要以扬州旅游业的发展为基础,充分依托扬州的各类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提升扬州研学旅游的品牌影响力。

一方面,结合扬州研学旅游产品体系,梳理和开发多个旅游主题和线路,围绕核心的主题来构建研学旅游品牌。如扬州目前已经开展的“扬州的夏日”“何氏家训系列研学”等,都是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打造的研学旅游主题,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下一步,扬州要充分结合诗词文化、水文化、生态文明、智慧城市等多方面内容,形成类型多样、相互促进的品牌体系,还要不断提升服务,打造服务品牌。

另一方面,研学旅游环境的提升和塑造也非常重要。这也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扬州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是针对研学旅游主体,而且要立足全局,从提升全体旅游者的满意度出发,不断优化旅游消费环境。除了依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确保旅游企业诚信经营外,还要加强对公共服务的提升和改进,尤其是在针对游客的细节服务方面,如公共洗手间的布局、营业场所洗手间开放等。此外,还要结合文明城市建设,针对扬州市民开展宣传活动,共同创造良好城市旅游形象,让游客不仅爱上扬州的美景,也充分感受到扬州人的友善。通过宏观到微观的布局、整体到细节的落实,全面推进扬州研学旅游的品牌构建,通过青少年的亲身体会和自发宣传,传播扬州的旅游形象,让扬州旅游的品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三)加强合作交流,打造独特形象

研学旅游将“文化”和“人”融合统一到旅游过程中,其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促进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让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启发学生开拓创新文化。同样,扬州作为研学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也要不断加强研学旅游的交流共享,共同促进研学旅游的健康发展。

旅游行业部门要积极主动发力,首先要与扬州的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学校等开展交流,了解研学旅游主体的需求和意愿。通过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扬州研学旅游的高水平发展,让内部形成的合力转化为研学旅游健康发展的动力。对外方面,扬州要与兄弟城市和地区进行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研学旅游开发的相关问题,如扬州与周边城市和地区,文化相似又各具特色,可以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打造“南京都市圈”旅游新品牌。同时,还可以打造运河城市研学旅游、长三角研学旅游联盟、历史文化名城研学游等合作模式,充分整合各地自然景观、历史人文、现代发展、爱国主义等方面的特色资源,共同营销、协同推广。对外合作与交流,是今后研学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只有在不断的交流合作中,才能更加精准地找到扬州研学旅游的优势和机遇,构建扬州研学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对外交流合作的范围也要进一步擴大,类型和层次也要多元化,国内与国际结合、城市与乡村结合、东部与西部结合,以包容开放的气度吸纳各方面的智慧,转化为扬州研学旅游的独特魅力。

(四)强化制度保障,注重反馈提升

研学旅游的发展,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协同推进。首先是旅游部门,要以全域旅游的宏观思维,规划扬州研学旅游的发展思路和模式,以文旅融合为背景,提炼扬州研学旅游的核心价值,提升扬州研学旅游的综合效益。要尽快制定并实施扬州研学旅游发展规划,出台更加细致和全面的管理措施和规范文件。要结合扬州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把标准化的工作理念带入到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中。其次,要和教育部门开展协同工作机制,开展研学旅游中的内容规划和课程设计,组建相应的师资团队,打造具有针对性的研学旅游体验之旅。

除了以上的制度设计外,还要积极开展研学旅游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建设。研学旅游既有旅游的轻松愉悦,也有教育的严肃科学,因此对研学旅游成效评价尤为重要。通过制度设计,对阶段性的扬州研学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收集来自学生、教师、社会、学校、企业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的持续改进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五)拓展宣传渠道,加强营销推广

当代青少年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有着深刻的互联网思维,在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上也表现为更加独立、崇尚自由,这也为扬州研学旅游的营销宣传带来了重要影响。

首先,要加强与各地旅游企业、学校、教育部门的密切联系,通过推广扬州研学旅游独特产品和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吸引研学旅游者参与,目前这是一种比较主流的方式。在当前的研学旅游形势下,大多数学生是在学校的安排下开展研学旅游的,因此,提升学校和老师对扬州研学旅游的认同感非常重要。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使用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和方式。用贴近青少年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研学兴趣,增加学生对扬州旅游的整体好感度和满意度,让学生从研学旅游者转变为深度旅游者,提高扬州的重游率。此外,还可以组建、加入相关的组织和联盟,共同宣传和推广扬州研学旅游产品。如扬州可以牵头成立“运河城市研学旅游联盟”等,开展研学旅游专题推介交流活动,与各地旅游部门、旅游企业、教育部门、机构机构等保持密切合作,通过团队合作和联盟发展,让研学旅游联盟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

研学旅游发展,内部要以文旅融合为动力,不断提升研学旅游产品内涵;外部要加强合作、注重交流,不断拓展宣传和营销渠道,内外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林凡军]

[项目简介] 本文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8-Ⅲ-0689)、扬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文旅融合背景下扬州研学旅游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929)、扬州市职业大学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文旅融合发展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编号:KYCXTD2019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格,扬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体育旅游。

作者:王格

群众体育体育学研究的论文 篇2:

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关系的辨析

摘要:针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三者之间容易混淆等情况,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的词源、概念以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学术研究视角来说,这三个概念由于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存在互相之间替代的可能性;从政府工作角度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是包含的关系;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群众体育发展到社会体育再到民生体育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名词概念的变化,它反映了社会变迁和群众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关键词: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词源;概念;关系

当20世纪80年代我国专家、学者们围绕体育概念展开一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讨论告一段落之后,随着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社会体育有了较为准确的法律界定,社会体育一词开始频频见诸于报刊,《体育法》中几乎都使用社会体育,很少提到群众体育一词。与此同时,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群众体育一词似乎也不甘示弱,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十一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中也频繁出现,几乎与社会体育齐头并进,似乎在向全世界声明:“我们之间是大有区别的”。于是,在体育概念大讨论之后,我国又掀起了一股有关群众体育、社会体育等概念探讨的热潮。进入21世纪后,在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之间关系还处于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民生体育”概念在北京奥运前后又迅速闯入人们的视野,颇有驻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趋势。所以,进一步梳理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对于今后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二者与“民生体育”等概念的关系,对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无疑是必要的。文章的主旨在通过对以上三个概念的多种定义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及逻辑分析,指出它们的区别,又从不同的视角,找出它们互相间的联系。

1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词源的辨析

1.1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929年,张汇兰在《女子体育普及之我见》一文曾提出:“提倡群众体育,反对牺牲群众、专注重选手运动的体育。”[1]但从1929年4月16日,国民政府公布的《国民体育法》[2]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可以看出“群众体育”一词仍然没得到广泛的应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内外交困的历史时期,为了摘掉因百来年来的羸弱而被扣上的“东亚病夫”帽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成为当时体育工作的主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群众的体育运动。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我国宪法中也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20世纪50年代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建国初期,我国对体育一词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科学的定义,基本处于表象化的感性认识阶段。而对于群众中正兴起的体育运动,更也找不到准确的词汇来表述。通过查阅相关我国体育史料发现,群众体育运动的这一名词是先经历从“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到“群众体育运动”再到“群众体育”的演变。这种称谓演变一方面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为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而进行政治整合的一种需要。

1.2社会体育

据文献调查显示,“社会体育”一词源于日本,而我国最早在1918年召开的第4届全国体育会联合会会议提案《推广体育计划案》中提到“社会体育”一词,提案提出:“社会体育者,指学校、军队以外一般社会之运动而言。期以锻炼身心,养成坚实之国民也”。即我国北洋政府时期使用了“社会体育”一词[3]。而后就一直很少提到,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体育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标志着它在我国逐渐被启用,90年代中期,社会体育在各种新闻媒体中的使用一度出现井喷现象,除了出现在一般性新闻媒体报道外,还出现了以其称谓的机构建制——社会体育处和以其称谓的学科方向——社会体育专业。从1993年12月4日,国家体委发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到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在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到了“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再到同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并对“社会体育”作了专门的规定与注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4]。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了,中国的“老百姓体育”将迈入社会体育时代。

1.3民生体育

“民生”一词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其中民生即百姓的生计。然而国人对“民生”一词的最为深刻理解源于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中提出的“民生主义”,1924年,孙先生在民生主义中具体阐述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5]。

而现代《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功,政府开始关注国内的民生问题,随着弱势群体参加体育的保障、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以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等问题日益凸显,体育领域内的民生问题的也越来越受关注,“民生体育”一词也应运而生。民生与体育结合在一起的“民生体育”一词最早则是在陈小林的《民生体育论》一文中出现。随后胡锦涛主席在北京奥运会表彰大会上提到体育内的民生问题,要求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紧接着十七大也指出要加快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把作为民生问题之一群众体育作为重点,加强投入到公共体育事业,让它体现以人为本,在促进和彰显社会和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机的成熟,体育界人士和体育总局官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相继提及民生体育,并把体育视为民生,要求大力解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此同时“民生体育”一词开始频繁见于报端,而关于“民生体育”的研究也蜂拥而至。

2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概念的逻辑学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学术界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概念的区分非常模糊,与它们相关的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事体育之间属种关系也论而不清,以致造成概念不准确。以下是对他们之间关系的逻辑学分析。

2.1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的的纵向比较分析

概念是对某一事物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同时概念又有内涵与外延,他们会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逐步深入,因此关于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的概念也随人们认识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

对群众体育概念的几种定义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定义基本雷同。属概念都是“体育活动”,种差稍微有点不一样,但都离不开“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与社交等为目的”,总体呈不断完善的趋势。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认为我国体育整体是由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部分构成的,群众体育[6]的外延还包括学校体育、军队体育等。当前我国政府的重大文件中也是这样划分,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这与群众体育[7]中的“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及“群众体育[6]固有特性:时间的业余性、项目的随意性……”相矛盾。军队体育与这些群众体育概念也有矛盾。军队体育的特征中“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群众体育[7]固有的“自愿性”特征矛盾更加突出[8]。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些群众体育概念的内三者概念的横向比较发现,从属概念看,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的属概念皆为“体育活动”,由此可以认为,两个概念的定义从总体上没有把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完全区别开,没有确定两个概念的各自不同的本质,但社会体育的属概念——“身体锻炼活动”与“体育涵和外延也出现了矛盾。

通过对社会体育概念的三种定义比较分析发现,属概念有的是“群众性体育活动”,有的是“身体锻炼活动”;种差也有一些差异,但总体都含有“健身”的目的。同时分析发现,不同版本的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还存在一些矛盾。第一、社会体育亦就是群众体育、大众体育。这种概念分析与以上群众体育概念中所犯的逻辑错误大致一样。第二、体育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个部分的三元体育观与社会体育[9]中“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军事体育构成我国体育”相矛盾。至于军事体育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在《体育法》中却无法考证,如果按照社会体育[10]的观点,把它划为社会体育下的一个种概念,那么《体育法》第十条“社会体育活动应当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与社会体育概念[11]中“活动时间的业余性”跟军事体育的特征中“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相矛盾。

而对民生体育概念三种定义比较分析发现,属概念也有两种,第一种指“体育”[12];第二种是指“体育活动[5,13]”。种差更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说法。但总体来讲,学术界是分别从广义、狭义以及人文等多维视角对“民生体育”的概念进行阐释,“民生体育”外延不变都指向全体公民,它既包含了狭义的群众体育,也包含了学校的青少年、部队,民生体育还特别指向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体育。但三种观点在内涵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总体呈现不断深入、发展、完善的趋势。

2.2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的横向比较分析

通过对表1中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活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社会体育概念与其他两个概念在本质上的有一定区别;从种差上看,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二者完全不同,这也真正从内涵区分了两概念的不同点。所以,从逻辑上看,三者是三种不同的概念。

由此看来,我国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们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分歧较大,在给他们下定义的过程中,大部分没能真正把握住概念的本质与本质属性,而违反了矛盾律;同时在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概念外延上不同的理解,又造成了大家在这概念的使用过程经常违反同一律;虽然大家对各种民生体育概念的外延能达成一致看法,但对内涵理解却有差异。因此,从学术研究视角来说,这三个概念由于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属于三种不同概念,不存在互相之间替代的可能性。但从政府工作的视角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说,他们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3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之间关系的辨析

3.1政府工作视角下的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包含的关系

我国对于体育的分类也存在争议,而且这种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三种形式。从我国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分工的角度来看,“二分法”认为我国的体育可以分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其中群众体育又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军队体育。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后,人们对我国政府的体育构成又产生了两种新的解读方式:其一认为,我国的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部分构成,通称“三元体育观”,是为“三分法”;其二认为,我国的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四大部分构成,是为“四分法”。体育总局官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提到的民生体育即全民体育,既包含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也包含了弱势群体体育。

由此可见,无论政府哪种“分法”都无法改变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大于”的关系,换言之,政府工作视角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是包含的关系。

3.2历史发展视角下的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之间发展的关系

3.2.1从群众体育到社会体育20世纪80年初,社会体育这一概念在我国开始被使用,绝非简单的“拿来主义”,改革开放后,由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所引发的社会变迁,为社会体育这一概念走到前台的打下坚实社会基础。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我国开始着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替代原来的计划经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和政治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出现了根本性变化——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并具体表现为国家与社会间的结构分化和关系调整,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开始形成[14]。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也实现由“强政府,弱社会”,向“弱政府,强社会”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群众体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组织管理上,群众体育从纯粹的政府行为,向政府、地方团体、民间团体乃至个人行为协同的全社会行为转化;在目的上,群众体育已由单一的追求健身目的发展到健身、娱乐、消遣、社交等多元的目的转变;在内容上,群众体育的活动内容已经从原来的简单、枯燥发展到异彩纷呈;在参与方式上,群众体育已由以前政府行政干预的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化,由“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在参与人数上,群众体育由原来的少数人参与到现在多数人参与的转变[15];在锻炼空间上,群众体育由单位走向社会,并向单位、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锻炼空间转变[14]。

群众体育领域的发生的巨变,反映了社会对体育需求的扩大,反映了整个社会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体育自身的发展变化。从社会现象上看,社会体育一词作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在改革开放热潮刚刚兴起的20世纪80年初横空出世,并与学科同步发展,到了90年代中期使用频率达到高潮,并逐步替代群众体育,并获得大家的认可,究其原因是社会和体育自身的发展到一定阶段急需一个能够更加准确表述群众体育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的概念所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是自身结构更加完善,生存环境更加适宜,发展机制更加合理的群众体育”[16]。

3.2.2从社会体育到民生体育“民生体育”是近4年才被我国体育界人士频频提到的,而它的出现也绝不是偶然。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收入的节节攀升,社会体育也得到高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各种体育健身投资,这确实为一部分人的健身提供了保障,但也使大多数民众的体育权利受到限制,从而催生了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两个阶层。在今天的中国,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二元对立,裂痕进一步加深,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当道德约束受到了市场与经济的诱导而出位后,化解两个阶层之间的现实对立,促进彼此之间互相融合,共建和谐社会也就成了当前国家政府的重要议题。这时民生体育的产生是时代的选择,也是社会的需要。它的出现及时缓和了精英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尖锐对抗,从而组合成社会全体民众体育的整体概念,用包容超越了潜在的对抗。从公共体育产品和事务角度回归的民生体育体现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公益色彩,重新确立政府成为承担全民健身活动责任方面的主体角色,从民生视角思考国人的体育诉求,满足国人的健康需要,体现和谐社会的孜孜追求。2010年,温家宝[17]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中也明确指出:将以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为重点,通过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体育需求。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责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权益。体育,尤其是民生体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当然,后奥运会时期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也为民生体育发展提供绝佳的契机,国家既要继续发展竞技体育,也要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换句话说,既需要金牌体育,也要民生体育。从社会发展来看,民生体育既是后奥运会时期我国人民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产物和国家的迫切需要。

民生体育与社会体育两者紧密联系,但也存在着区别,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性质上,民生体育强调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是强调社会公平公正,人人享受体育带来健康,共享公共体育资源的体育,具有公共性特征;社会体育则是更强调以满足不同公民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体育需求的体育,因而更具有个体性特征[18];在内容上,民生体育主要指民生视域下的社会体育,又包含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社会体育以及弱势群体体育等全体公民体育;在运作方式上,社会体育强调政府、社会运作及自主组织,民生体育则更强调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投入与主导;在目标上,社会体育追求健身、娱乐、消遣、社交等多元目标,民生体育则以公民身心健康以及幸福感为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历史发展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后奥运时期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在人文主义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具有生命关怀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在逻辑关系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外延无限扩大和内涵更加丰富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民生体育的本质就是社会体育(群众体育)。

同时,我国竞技体育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新时期,以政府作为建设主体的民生体育将是我国群众体育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

4结语

概念是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同时,由于概念具有动态性特征,所以它又会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而发生变化。因此,概念虽然产生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但是绝不能僵化地将其定格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虽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为了体育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民生体育这三个概念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互相之间不存在替代的可能性,但从政府工作关系视角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有包含的关系;从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从群众体育发展到社会体育再到民生体育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名词概念的变化,它反映了社会变迁和群众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分别代表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与北京奥运会前后三个同的体育普及形态。毋庸质疑,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甚至与民生体育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同时有理由相信,政府主导下的民生体育必将引领群众体育迈向新的高度,最终实现体育强国梦。

参考文献:

[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78.

[2]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97.

[3]许伟,翟丰.浅析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的关系与渊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7(4):15-18.

[4]吕树庭,王伯超.再论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8):1-4.

[5]陈小林,王正伦,周瑜.民生体育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1(8):5-7.

[6]国家体委群体司.群众体育工作指南[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3.

[7]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8]周结友,裴立新.群众体育等于社会体育吗[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1):8-12.

[9]朱琼,高铭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试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4.

[10]陈安槐,陈荫生.体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5.

[11]夏征农.词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2.

[12]薛波.打造体育强国必须从民生体育抓起[EB/OL].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857ac230100guxl.html,2010-02-11.

[13]沈克印.民生体育建设的理论诉求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2):84.

[14]冉学东,王广虎.“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体育普及的两种不同形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33-35.

[15]吕树庭,饶纪乐,王旭光.社会体育概念管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3):8-10.

[16]刘德佩.从群众体育到社会体育[J].体育文史,1996(4):10-11.

[17]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EB/ OL].http://news.qq.com/a/20100401/0010011_1. htm,2010-07-30.

[18]李荷皎,周学荣,沈克印.民生体育思想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8):152-155.

作者:许文鑫 邱小燕

群众体育体育学研究的论文 篇3:

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摘要:在讨论了下一个10年(2011-2020)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建设群众体育强国的目标基础上,论证了为实现群众体育发展目标,体育事业应当实施“在‘保持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重点转移,讨论并构建了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出了制定下一个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建议。

关键词: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年;中国

Strategic choi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China in the next decade

DONG Xin-gu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

Key words: mass sports;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 outline;2011-2020;China

为什么要研究下一个10年(2011~202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问题,基于两点:一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2010年即将结束。今后,我国群众体育朝哪个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应当作出回答。二是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讲,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本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对于保障群众体育事业整体而不是局部、系统而不是零散、长远而不是一时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在操作层面上,可能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宏观、整体层面上,则是战略决定成败,战略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鉴于此,本文就下一个10年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及制定下一个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问题进行讨论。

1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

发展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大踏步迈入世界体育大国行列,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表明,以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为标志,我国体育事业完成了建成体育大国的历史任务,开始进入建设体育强国,为实现国家第3步战略目标开拓前进的历史新阶段。建设体育强国已经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因此,下一个10年,即到2020年,一方面,群众体育要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十七大提出确保实现的“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一方面,要实现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的阶段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与建设强国群众体育,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在群众体育方面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在所处的阶段和表达的内涵等方面存在差别。党的十五大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2010年、2020年和2050年3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从所处的阶段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是第2阶段即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而建设群众体育强国,则是第3阶段即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任务。从表达的内涵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是由基本的小康社会体育转变为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体育。其本质仍是小康社会的体育。而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则是在全面小康社会体育基础上,转变为基本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群众体育,本质是基本现代化。因此,下一个10年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既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体育,又要在建设群众体育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2下一个10年体育事业发展重点是群众体育

政府既管群众体育又管竞技体育的体育管理体制,决定了群众体育发展程度与体育事业发展重点的选择关系极

大。我国竞技体育被确定为发展重点后而获得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30年前,“鉴于运动技术水平落后已成为突出薄弱环节,而参加1980年奥运会的任务又迫在眉睫,我国一些项目的成绩还达不到奥运会报名标准”[1]132,1979年3月,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确定“今明两年,国家体委和省一级体委要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1]132政策。1980年3月,国务院肯定了“省一级以上体委继续在普及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1]140政策。自此,我国体育事业始终坚持“侧重抓提高”政策。30年过去了,“侧重抓提高”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跨入竞技体育强国行列。

今天我们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强国,而群众体育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是不是有必要重新思考下一个10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呢?是不是有必要将“在‘保持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2]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作为下一个10年体育发展的政策选择呢?

2.1发展群众体育更突出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体育事业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相对于“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3]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对于“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主体地位”[3]来讲,显然群众体育更能体现人民在体育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更关系普通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的体育利益。相对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相对于“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3]来讲,显然群众体育是人民更需要共享的发展成果,是人民更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利益,是各个方面更需要反映和兼顾的群众利益。相对于“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3]以及“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3];相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来讲,作为拥有数亿城乡体育人口,联系数千万家庭,遍及数百万单位、社区的群众体育,比起虽然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但一、二、三线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总数不足50万人的竞技体育,显然,群众体育更关系每位个体利益和多样性需求,更关系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更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发展群众体育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因此,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所应当地采取“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

与竞技体育相比,群众体育不仅更加体现以人为本,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和彰显社会和谐,更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和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更全面而普遍地承载着体育的功能。

2.2我国已经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

我国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强国,这是国内外、体育界内外的共识。正是这一事实,使我们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宣布,中国开始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我国已经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而群众体育相当落后,成为建设体育强国的“突出薄弱环节”的情况下,选择“在‘保持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和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施群众体育的“追赶战略”,才可能在下一个10年,扭转群众体育薄弱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目标,并为实现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保持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证明体育强国极为重要的方面。忽视这一点,将会铸成历史性的大错。但是,一个仅仅具有“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的国家,似乎不能称其为体育强国。我们必须有繁荣昌盛的群众体育,成为群众体育的强国。忽视这一点,可能也会铸成历史性的大错。

2.3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群众体育

我国群众体育还比较落后。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指出,“目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这表明,20多年之后,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竞技体育虽然还存在“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但“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很大差距”已经消除,跨进了世界先进行列。而群众体育却没有出现这个结果,与世界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相比,在群众体育设施、消费、活动人数及区域、城乡发展程度等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可见,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群众体育。而要改变群众体育的“较低水平”和“较大差距”,选择“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像30年前“侧重抓提高”那样,通过“侧重发展群众体育”,实施群众体育“追赶战略”,使群众体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4体育发展的矛盾主要在公共体育资源不足

什么是体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仍将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当然,“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包括群众观赏体育竞赛表演的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竞技体育资源供给问题。但是,“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主要是群众的体育健身休闲需求。而“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不足”,也主要是社会所能提供的群众体育资源不足。因此,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实际上集中在群众体育。在这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所能提供的群众体育资源不足,尤其是保障公民基本体育健身需求的公共体育资源严重不足。正是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制约和影响着群众体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从而严重制约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采取“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才可能解决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才可能真正扩大群众体育公共体育资源有效供给,切实解决群众体育公共体育资源严重不足,使群众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2.5群众体育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到2020年,群众体育要实现“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奋斗目标。虽然我们无法得到国家全民健身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但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尤其是基层全民健身体系建设情况并不理想。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础上,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就如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一样,任务更艰巨、困难更多、难度更大。

有研究指出:“中国在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同时,种种数据和迹象表明,中国普通百姓的体质却每况愈下”[4]。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青少年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5],青少年体质总体状况堪忧。我们不能说中国产生了“体质危机”。但国民体质的现实,应当使我们有一种“危机意识”。我们应当意识到,人的体质增强,尤其是“明显增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过程。而全民族体质的“明显增强”,更不是一部分人、一朝一夕的事情,做到这一点,更复杂、更困难,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青少年体能“持续下降”的状态,与真正实现全民族体质“明显提高”究竟有多大差距,需要多少时间,要做多少工作,要具备哪些条件?我们真的有把握如期实现全民族体质的“明显提高”吗?

面对全民健身体系从当前尚未“基本建成”到2020年“比较完善”;面对国民体质从当前“略有增强”、青少年体能从当前“持续下降”,到2020年“明显提高”的严峻挑战,我们是否应当实施“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重点转移呢。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对此做出回答:“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

3着力建设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哪里?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现象。中央确定了群众体育工作重点:一是1995年国务院《全面健身计划纲要》中确定的“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二是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确定:“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但现实是,中央确定青少年和儿童作为重点人群,学校作为重点单位,而青少年的体质和体育仍然令人堪忧;中央确定乡镇作为重点,而农村体育仍然不尽如人意。政府花很少的钱建设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工程”,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甚至有群众为此高喊“万岁”[6]。我们以为,虽然中央确定了重点人群、重点单位和重点地域,但是没有建立起一种制度,或者说没有建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予以保障。而仅仅依靠一般性推动,甚至试图依靠社会、市场去解决问题,显然靠不住。而群众所以对“全民健身工程”喊“万岁”,就是因为群众得到了政府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而正是这久违了的体育公共服务,深深感动了民众。可见,基层缺少体育公共服务、民众渴望体育公共服务。因此,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作为建设比较完善全民健身体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1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必然要求

社会事业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7]。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对象。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这表明,“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性质。因此,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仅是全民健身体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政府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明显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制度保障。因此,我们应当在下一个10年着力规划好、建设好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建设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确定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大将“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确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展开。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了全面部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确定“努力实现群众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也将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全民健身”五大体系作为奋斗目标。这表明,实现群众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现全民健身与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协同并进,是群众体育发展不可回避的大问题。

总之,我们应当坚持群众体育事业的公益性质,加大对群众体育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优化公共体育资源向群众体育配置,建设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这不仅是提高全民族体质,形成比较完善全民健身体系的制度保障,而且是实现群众体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协同并进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建设体育强国,逐步实现全民健身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3.2我国群众体育公共服务底子薄,基础差

我国竞技体育或者说“奥运争光计划”,在“举国体制”和“侧重抓提高”政策保障下,历经多年建立了完善的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从而保障了奥运会持续领先,成为竞技体育强国。但是,我国群众体育的公共服务,远未达到竞技体育的水平。我国的群众体育,公共财政供养不足、没有专门为全民健身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家体育人才分类中,还没有群众体育专业人才类别;在政府体育公共财政体系中,也没有群众体育经费这个类别,群众体育经费包含在“其他体育事业经费”中。公共体育设施作为群众体育最基本的公共体育资源,也还没有这一统计类别,也就没有群众体育的公共体育设施数据资料。即使将全部体育系统标准体育场地作为群众体育的公共体育设施(国家规定优秀运动队等用于训练的体育场馆不是公共体育设施)也相当少。根据全国第5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2003年末,全国体育系统共有标准体育场地14 453个,平均每8.94万人有1个标准体育场地。农村公共体育设施更加匮乏,相对于3.8万多个乡镇来讲,乡村标准公共体育设施只有422个。我国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更加窘迫,2003年末,全国体育系统标准和非标准体育场地人均占地面积0.132 m2、人均建筑面积0.013 8 m2、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0.083 m2。

由此可见,虽然我们在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公众公平享有的公共体育服务的规模与水平仍然很低,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迫切需要 “像抓竞技体育那样抓全民健身活动”[8],着力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从而在群众体育方面,逐步实现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群众体育的社会公平。

3.3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

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为城乡公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体育公共物品和体育公共服务、保障城乡公众享有基本均等的体育公共服务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公共服务和公共保障。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系统、享用系统和监督系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为了保障并且最大限度的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政府将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也包括“第三部门”和市场这些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次要或辅助部分。鉴于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为了实现对城乡公众的覆盖,体育公共服务的享用系统包括城市和农村两个系统,分别向城乡公众提供逐步向均等化过渡的体育公共服务。城乡公众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享用的体育公共物品和体育公共服务主要是:体育公共设施、体育公共机构、体育公共组织、体育公共指导者和体育公共信息。为了保障城乡公众切实享受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体育公共服务,必须建立体育公共服务的监督系统,对政府和社会承诺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进行监督。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见图1)。

4制定我国下一个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建议

对于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推进方式,建议在目前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基础上,继续制定并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下一个10年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年)》。这事关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4.1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是体育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2010年即将结束,顺理成章地应该继续制定并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下一个10年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即《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年)》,以保证继续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不然,国家如何履行“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法定责任。也许有人会说,体育法中的“全民健身计划”不是专有名词,而是泛泛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释义》中明确解释,“全民健身计划”就是指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4.2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是发展群众体育的最符合国情、最为有效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用法律形式将“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固定下来,通过政府行为,采用系统工程办法,整体性的逐步推进发展群众体育,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体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薄弱的群众体育,主体只能是政府。把责任推向社会和市场,是靠不住的。“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15年来群众体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不应当放弃“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这个发展群众体育的最大“法”宝和最难得推进方式,而回到1995年前发展群众体育的路子上去,那将可能造成历史性的失误。

4.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和建设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更需要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无论是实现“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还是建设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都是一项异常艰巨复杂的任务,都需要数量巨大的体育资源,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仅仅依靠群众体育部门、体育战线,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需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各有关部门,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语),共同实施。否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目标就难以实现。

我们不仅应当制定并争取继续由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年)》。我们还应当争取今后的每个10年,都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一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直到建成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体育强国,基本实现群众体育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下一个10年,即2011~2020年,是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关键期。到2020年,中国群众体育将要实现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将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将要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出建设群众体育强国的第一步。因此,确定下一个10年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就格外重要。我们可以用部分人群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代表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用局部形成的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代表整体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形成。我们也可以不必建成群众体育强国,而以建成的竞技体育强国代表体育强国的建成。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替代”型战略,发展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体育强国。那样,本文所阐释的理性逻辑就失去了意义。但这也并非不是一件好事,理性和现实的巨大矛盾,可能孕育着体育实践或者体育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 体育运动文件选编(1949-1981)[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2] 胡锦涛.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3]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18-20.

[4] 新华社. 中国国民体质每况愈下[N]. 城市商报,2007-06-07(11).

[5]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6] 李志坚. 为啥喊“万岁”[Z].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作情况,2003(9):3.

[7]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S]//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2000-2002).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7.

[8] 陈至立. 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对全民健身工作做出重要批示[Z].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作情况,2006(7):1.

[编辑:李寿荣]

作者:董新光

上一篇: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论文下一篇:城镇职工基本商业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