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产权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对于激活农村沉睡资产、实现资产资本化和资本资金化、化解农民“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矛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意义重大。青岛市现有农村耕地802万亩、集体林地496万亩、海水养殖面积36万亩,总估值约为1500亿元,通过资本转化可以产生较强的融资拉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村水利产权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水利产权研究论文 篇1:

推进农村产权交易的探索与思考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农村改革工作,其目的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权益,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资源、资产如何规范、有效运营和管理,实现保值增值;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切实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等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为作者围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如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产权交易机制、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行为的思考。

1  背景资料

农村产权交易在我国并非全新概念,2013年中共中央就已强调应当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尽快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时至今日,农村产权交易的探索已长达8年之久,改革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改革成效不断升级。

其中,2015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71号),启动了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试点。2016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2020年3月1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已有的试点省份要做好检查验收,非整省试点省份要全面推开改革,力争改革覆盖面扩大到所有涉农县(市、区),有序规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國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提供综合性交易服务。继续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来到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了解当地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情况。从中央的部署和改革的深化落地来看,盘活农村产权将成为今后三农工作的重点内容。

2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管全局、着长远、治根本的重大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支撑。

通过学习与研究,笔者认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要建立健全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二是要完善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产权资本化经营;三是要促进农民生产方式根本转变,着力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聚集,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具体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实施:

一是搭建交易平台。积极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平台,把产权交易同乡村振兴、农村制度改革等结合起来,进而保障农村集体和农民的产权利益为根本目的,以规范交易行为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构建组织健全、功能齐全、行为规范、管理严格、风险可控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可以直接融资,为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发展提供动力。

二是将产权作价入股。在资本化经营方面,积极探索农村产权作价入股,推动产权金融化和产权跨区域交易,可委托第三方经营,将农民转化为现代农业工人或跳出土地耕种的传统方式,从事第二、三产业。

三是规模经营发展。加快农村产权流转速度,促进土地、林地规模经营,农村住宅聚集。充分发挥农村产权交易带来的有利条件,依托特色优势,着力打造生态农业,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未来,可在围绕土地经营权、集体资产租赁、农民宅基地盘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3  加强探索农村产权交易机制

目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求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各地已相继落实,如2020年10月安徽省已全面完成确权颁证工作。确权后,市场关注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建立健全一套既能增强“三农”投资者信心,促使加大投入,又能持续增加双方收入,发挥农民自主产权交易的新机制。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坚持先行先试。根据各地优势,大胆创新试验推进,摸清业务难点,探索流转办法,形成试点经验。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给予地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权力,探索出可复制、可示范、可推广的施范本。

二是坚持平台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完善机制,深化改革,推进农村各类产权进入平台流转交易。鼓励各地探索符合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实际需要的多种市场形式,整合各类流转服务平台,建立提供综合服务的市场。可以在政府引导下以村、组为单位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合作社,行使集体所有权人的权力,并代表集体意志与其他主体发生交易,至关重要。

三是坚持金融创新。坚持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健全政策支持、公平准入和差异化监管制度,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四是坚持制度创新。加快梳理现有法律、法规及政策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相适应的有关条款规定,积极向国家层面建议对部分条款及相关政策作修改调整,尤其在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股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以及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面,适时进行修改。

五是坚持合作创新。大力发展农村产权流转合作社或专业合作社,在政府引导下与其他主体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在确保农村产权交易合作社成员基本收益的前提下,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既可以增强投资者发展信心,又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交易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贷款贴息服务平台和风险防控基金,探索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行业协会,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管理信息网络平台。

4  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行为

搭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推进政府配套服务。省、市、县(镇、乡)、村建立农村产权管理和流转服务的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形成各层级上下贯通的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保障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收集渠道畅通以及产权资料审核、权属查档、交易备案等环节的工作顺利开展。在交易行为规范层面,应严格做好如下内容:

一是明确平台入场交易的农村产权范围,降低线下交易风险。

二是明确平台主体,由平台统一指导各级建设与运营,促进市场规范化运行。

三是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产权交易信息系统建设、运营及维护,对地方先进试点进行适当奖励;各级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本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运营给予补助。

同时,要制定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各项产权流转交易制度、规则等,出台具有能够具体操作的实施意见,制定简便易行的规章制度和市场交易规则。从国家政策层面解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房屋、水利设施等产权流转交易限制条件,出台具体政策,引导和规范农村各类产权进入交易中心交易的激励机制,杜绝场外交易的存在。

当前,引导开展农村产权交易的政策文件在顶级层面已相继出台,四川、广西等各地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笔者通过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产权交易机制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业务交易等提供一点思考,期待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可以更好有效地增加农村发展活力,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添砖加瓦。

作者:童鑫

农村水利产权研究论文 篇2:

青岛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对于激活农村沉睡资产、实现资产资本化和资本资金化、化解农民“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矛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意义重大。青岛市现有农村耕地802万亩、集体林地496万亩、海水养殖面积36万亩,总估值约为1 500亿元,通过资本转化可以产生较强的融资拉力。研究发现,青岛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存在基础工作不完善、主体意识不统一、组织体系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善、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在借鉴武汉和成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青岛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抵押融资;农村产权;青岛市

积极探索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使农房、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能够有效流转,使集体产权“活起来”,实现资产资本化和资本资金化、化解农民“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矛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意义重大。青岛市现有农村耕地802万亩,集体林地496万亩,海水养殖面积36万亩,上述资产估值约为1 500亿元,通过资本转化可以产生较强的融资拉力。因此,对青岛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对促进青岛市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青岛市发改委、市农委、国土资源与房管局、林业局、海洋渔业局以及人民银行青岛分行等相关部门就青岛市各类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情况以及抵押融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青岛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促进青岛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青岛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发展现状

所谓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是指抵押人将依法取得的农村产权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从而获得金融机构信用支持的融资担保方式[1]。目前,青岛市农村产权主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林权、海域使用权和农业设施使用权等,仅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可作抵押融资。

(一)推进情况

1.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情况。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土地流转的前提和基础。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抵押融資的前提。目前,青岛市5 058个村(社区)已开展确权工作,占应确权村庄总数的95%,确权面积558.1万亩,发放权证105.2万本。2014年,青岛市出台《青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价值评估标准,充分保障金融机构、承包方和经营方三者权益。截至2014年底,青岛农商行、农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与7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达成融资意向1.7亿元,累计7 560万元,贷款余额5 060万元。

2.林权抵押融资情况。青岛市现有集体林地面积496万亩,纳入集体林权改革范围的集体林地面积为244万亩,已完成确权颁证登记234万亩,流转面积2万亩,正式签订合同和办理林权变更的约5 000亩,流转类型以经济林为主。2008年,青岛市出台《青岛市森林资源抵押登记办法》,对抵押期限、抵押范围、抵押程序和抵押登记等做了规范。2013年,银监局和国家林业局出台《关于林权抵押融资的实施意见》,对林权抵押融资中银行行为进行了规范。截至2014年底,青岛市累计办理林权抵押融资6.3亿元,贷款余额2.95亿元。

3.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情况。青岛市海水养殖面积达36万亩,绝大多数海域使用权为行政审批配置。截至目前,青岛市养殖用海确权发证870宗,基本完成确权。2009年,青岛市出台《青岛市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支持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目前为止,青岛市共办理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26宗,抵押融资额累计达249亿元。其中,养殖用海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11宗,抵押融资额累计达27.97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1.基础工作不完善。一是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工作未全面完成。个别农村产权受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存在产权归属界定困难、登记颁证进度滞后等问题。二是尚未形成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各类农村产权分属农业、国土、林业、海洋等部门管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难以整体推进。三是农村产权评估体系不健全。农村产权评估机构较少,评估人员严重不足,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农村产权的评估价格很难表现其真实价值。

2.主体意识不统一。一是政府推动意愿较为强烈。青岛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积极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推动农村产权等资产资本化,因相关法律法规所限,宅基地使用权等重要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未实现突破。二是农业经营主体意识薄弱。受传统思想影响,多数农民不愿将土地、房屋等生产生活资料置于市场风险之中,产权抵押融资意识薄弱,存在一定的观望或抵触情绪。三是金融机构开展抵押融资积极性不高。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业务具有笔数多、金额小的特征,加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半径大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动力不足。

3.组织体系不健全。一是管理职能尚未统一。青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市农委分管,农村房屋所有权由市国土资源和房管局分管,林权由市林业局分管,海域使用权由海洋渔业局分管,不同产权分属不同部门导致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难以整体推进。二是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涉及政府各部门、产权交易平台、担保和保险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等,各主体职责分工不明,工作中可能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

4.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配套政策不完善,青岛市虽然出台了各类产权抵押融资办法,但缺少抵押融资担保、保险、风险补偿等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二是农村金融机构较少。利益导向的大型商业银行营业机构在农村地区逐步减少,金融业务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足,农村资金流向城市。三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大部分地区尚未构建农民信用档案和法人客户信用,金融机构难以通过现行征信系统查询抵押人历史资信状况。

5.风险防范不到位。一是缺乏相应信贷保险机制。政策性保险对农业覆盖面不足,金融机构担心抵押人违约,对发放大额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较为慎重。二是缺乏政府引导。与武汉、成都等城市比,青岛市尚未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金融机构信心不足。三是不良贷款处置难度大。农村产权市场交投不活跃,影响了抵押产权的变现,一旦形成不良资产,变现存在法律依据不足、流转程序复杂等诸多困难。

二、外地发展经验

(一)武汉做法

1.产权流转体系完善。武汉市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提供信息咨询、交易策划、产权经纪、培训辅导、委托管理、投融资等服务,采取统一监督管理、交易规则、信息发布、交易鉴证、收费标准、平台建设等“六统一”管理模式。健全农村资产评估机构,分类制定农村资产资源评估办法和操作细则[2]。

2.产权抵押融资活跃。在对农村资产确权、评估基础上,以 农村产权交易所为平台,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和集体林权等农村产权的抵押融资试点工作,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截至2014年底,农交所共组织各类农村产权交易2 096宗,交易金额123亿元,涉及农村土地面积112万亩,联合金融机构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融资18.3亿元。

3.风险补偿机制健全。武汉市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金,用于补偿集体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房屋所有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逾期无法收回的损失。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有效降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3]。

4.抵押融资品种丰富。业务主要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使用权、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交易四种,占整个交易量的80%以上。

(二)成都做法

1.建立专业担保机构。由成都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发起设立成都农村产权流转融资担保公司,是全国首家从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专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各区市县仿照市级担保公司,均成立政策性产权流转抵押融资担保公司。

2.完善相关配套政策。2009年以来,成都市陆续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流转和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详细界定双方责任、债权实现方式以及纠纷解决等内容,建立较为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机制。

3.建立风险补偿机制。2010年,成都市出台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筹集与使用管理办法,成都市和各(区)县政府按一定比例出资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当债务履行期满,抵押人未清偿贷款时,抵押权人可与抵押人协商,以抵押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再流转所得价款受偿,若发生损失,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将承担80%的损失,剩余20%由银行承担。

4.丰富产权交易品种。成都市可参与抵押融资的农村产权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及其宅基地、林权、设施农业、在地资产仓单等。截至2014年底,各类农村产权交易金额累计约417亿元。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金额209亿元;林权交易金額18亿元;农村房屋租赁交易金额1.1亿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流转金额7亿元;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金额137亿元;耕地占补平衡交易金额10亿元[4]。

三、对策建议

第一,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一是理顺农村产权管理体制。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涉及农村产权管理的职能,建议由市农委牵头建立市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市、区(市)、镇三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制定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和融资抵押管理办法,及时协调解决产权抵押融资中的各种问题。二是强化交易平台抵押融资服务功能。现有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主要有信息发布、产权评估、产权流转以及流转鉴证等功能,而抵押融资功能较少发挥。应在充分发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已有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抵押融资的综合服务。三是扩大农村产权抵押品种。以现阶段政策法规为基础,将可抵押融资的农村产权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海域使用权,扩大至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设施等与三农有关的产权[5]。四是加快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建设。由相关管理部门设立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构,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经纪人队伍,加大专业资质评估人员培训,为银行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提供评估服务。

第二,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细则。一是出台市级层面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将分散在农委、国土、林业等各部门管理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办法统一,引导农村产权进入交易场所交易。二是完善各类产权抵押融资细则。制定各类产权交易信息发布、受理出让、价值评估、网络竞价、组织交易、款项结算、交易鉴证等具体流程的实施细则,实现产权抵押融资合法、规范、有序运行。三是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流程。出台具体抵押办法,缩短操作链条,减少审批环节,降低金融机构的信息费用、签约费用和经营费用,降低产权抵押融资成本[6]。四是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参照先进地区经验,青岛市应尽快出台农村房屋所有权抵押登记细则、林权抵押融资细则、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等。

第三,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一是加强金融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农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相关功能,健全农村产权价值评估能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金融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处置能力等。二是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允许设立农村小额信贷公司,推广公益性农村小贷公司,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服务。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金融机构要针对三农的特殊性,对现有的金融服务流程加以改进,比如开展业务员村级责任制、金融辅导员制度等,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服务农村金融。对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相关业务要提高效率,形成评估、审批、抵押等一体化的操作流程,降低融资风险。

第四,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防范机制。一是加强农村融资担保公司建设。不仅要完善(区)县级、镇(乡)级担保公司的功能,更要大力支持村级担保机构的发展,形成(区)县、镇(乡)、村一体的三级网络化担保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担保基金的杠杆作用,提高农村产权的融资额度。二是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由政府部门出资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双方面临的风险予以一定比例的补偿[7]。三是健全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保险的针对性,农业保险品种不仅要涉及大部分农作物和农产品,而且要针对具有不同生产特点的农作物或农产品开发不同的保险品种。在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完善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涉农保险的再保险以及保单抵押融资服务。

第五,加强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通过资产规模、收支水平、银行存款额度等指标构建农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农民资信档案。二是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鼓励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渠道,在农村开展信用教育培训活动,教育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重视自身信用记录,保护自身信用信息,培养具有较强信用意识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三是建立信用镇、信用村试点。筛选发展水平比较好的村镇,农委、人行、银行等多部门联动,积极推动信用村试点,形成信用典型示范效应,并逐步建立信用乡(镇)试点,逐渐将信用村、信用乡(镇)扩展到青岛市全域。

第六,争创两权抵押融资国家试点。一是争取平度市获批国家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平度市是青岛农业大市,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发展较好并获批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根据国务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意见,争取平度市获批“全国农村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地区”,为青岛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二是争取青岛市成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根据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意见,借鉴外地经验,以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青岛市宅基地退出途径,争取成为国家第二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为农村房屋所有权抵押融资扫清障碍。三是做好试点承接准备工作,提前探讨建立服务于“两权”评估、流转、抵押的专业化、一体化平台,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在良性流转的基础上合法抵押。

作者:王妍 高强 林亚琼 谷文凯

农村水利产权研究论文 篇3:

绵阳市农村产权价值评估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分析了绵阳市农村产权价值评估现状及所遇困境,提出了相应的破解对策:全力推进确权颁证,为评估打牢基础;以公益性为主,降低评估成本;加快出台相应政策法规,设立统一的评估标准;吸引金融机构加入;成立权威性的评估团队。

关键词 农村产权;价值评估;问题;对策

A

Statu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Property Value Evaluation in Mianyang City

ZHI Zhenghong, WEI Shunze,YUE Zhengyan et 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 621010)

Key words Rural property;Value evalu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农村产权是指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农民的所有权和一系列用益物权构成的权利体系,如今常见的有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林权、滩涂及水域养殖权、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工程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住房财产权等[1]。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生产要素非农化程度增加,使得大量农村产权处于低效闲置的状态[2]

,需要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而产权交易延伸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产权价值评估。

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是由专业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产权评估准则,运用适合于不同类型产权的评估方法,对产权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随着我国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产权交易日益增多,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有利于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规范农村产权市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第二,有利于针对农村不同的资源要素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评估体系;第三,有利于保障农民合法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1 绵阳市农村产权价值评估的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产权流转是财富之源,金融创新对农村要素的激活作用

[3];通过农村产权价值评估,盘活农村产权资源,实现农村资产资本化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绵阳已成功建成统一联网、互联互通、对接全省(覆盖省、市、县、镇、村)、资源共享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交易规范有序开展。截至2018年3月,全市共办理农村产权交易鉴证188宗,交易鉴证金额突破7.8亿元。其中:土地经营权交易鉴证112宗,流转面积5 933.33万hm2,金额5亿元;林权交易鉴证48宗,流转面积4 733.33万hm2,金额2.72亿元;小型水利交易鉴证28宗,金额780万元。但是,目前绵阳市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工作遇到一定的阻碍,抵押融资等延伸服务随之受影响,制约着农村产权延伸服务的健康发展。

2 绵阳市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困境

2.1 确权颁证相对滞后 绵阳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于2017年8月建成以来,确权颁证工作顺利推进,但總体来讲,要做好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任重道远。

绵阳市将三台县和安州区作为全市三权分置试点县市区,目前,试点县区的广大农户已经取得土地经营权证,而其他6个县市区土地经营权的颁证工作进展缓慢。另外,部分地区由于土地流转和地块整理情况导致现有土地边界模糊,在确权颁证时发生权属纠纷,影响产权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成本偏高 农村产权位置分布比较分散,且位置偏远。要进行一次评估,评估人员一行需要支付,包含交通费、伙食费、人工费、甚至住宿费等在内的一大笔费用,以致评估成本较高,随之评估费用额偏大,委托方面对需要支付的昂贵评估费用,从思想上会提前抵制农村产权评估;另一方面,市场上涉农评估机构较少,收费可能出现垄断的现象,而且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不排除发生坐地起价的情况,抑制有意愿进行农村产权评估的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2.3 农村产权的评估价值构成复杂 农村产权的价值评估通常会涉及多种因素,在评估阶段略显繁杂,比如:农村土地价值主要由地面设施(大棚、立柱等)、地面附着作物以及经营权价值等组成。地面设施价值将根据委托方提供的相应支出票据及折旧情况估算;地面附着作物预期收益由种植同类作物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乡土能人给予参考建议,同时整合行业主管部门专家给予估算参考意见;经营权价值由当年该类交易价格指数以及流转费用估算确定。可见,农村产权评估价值构成比较复杂,涉及的相关专业人员广泛。再者,这意味着只有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难的问题。

2.4 农村产权评估价值较低 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律的限制、抵押品处置难度大和专业评估机构缺失等[4]。大部分农业靠天吃饭,市场变化大,风险大,价值不时波动,不确定性因素多,评估价值低等原因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兴趣不浓,认可度不高,评估价值不能通过抵押融资得以体现。这间接影响评估机构的积极性,也不能吸引投资银行的大力支持。加之评估体系、评估标准没有统一的明文规定,风险进一步赠加,使得金融机构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方面的业务不热衷。

2.5 农村产权专业评估人员稀缺 绵阳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四荒地”(荒山、荒沟、荒坡、荒滩)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農业生产设施设备、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以及其他可依法交易的农村产权。评估人员的知识领域需广泛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建设等方面,还应具有农业经营管理经验,并熟悉所评估产权在当地的大概情况。比如对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评估,涉及地理位置、土地肥沃程度、药材本身经济价值、承包期限、流转价格以及地上基础设施(灌溉沟渠、大棚等)等因素,如果评估机构的评估对象仅涉及某单一领域,其出具的评估结果准确性会受到质疑,缺乏说服力,不够权威。形成的评估报告不能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抵押融资受到阻碍。然而,目前绵阳评估机构市场没有专业的农业评估机构,农业产权评估专业人员稀缺,直接抑制农村产权资本化。

3 对策与建议

3.1 全力推进确权颁证,为评估打牢基础

明确农村资产、资源的权利主体及其范围和内容,并以法律认可的形式予以确权颁证,确保农村产权合法有序流转,实现其应有的价值。确权颁证是实现农村产权还权于民、还权赋能、财产增值、流转增效的基础[5]。绵阳应全力推进确权颁证工作的开展,加快落实绵阳各县市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向“一权一证”靠拢,让农民拥有完整的产权权利,在此基础上,促进产权交易权属清晰、流动便捷。此外,规范确权颁证工作,做到准确测算,地证一致,避免农村产权抵押物变现交易中出现产权纠纷。更重要的是,为产权交易的延伸配套服务打牢基础,也为工商资本下乡、农业项目招商创造更多条件,促进农村繁荣发展。

3.2 以公益性为主,降低评估成本 绵阳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的建设是由政府牵头,为促进和规范绵阳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行为,通过绵阳市、县供销社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该平台秉承着以公益性为主的理念,尤其是确权颁证服务版块,始终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在价值评估阶段,该平台也应坚定为农服务的立场,政府给予补贴,从侧面降低评估成本,增加农业经营主体的评估意愿。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抵押融资过程中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农业局、国土局、水利局等)的参与,部分事务需要各单位部门协作进行,提高农村产权评估抵押融资变现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效率,减缩交易流程,为人们提供便利,做好服务的同时降低评估成本。

3.3 加快出台相应政策法规,设立统一的评估标准 首先,政府应出台农村产权价值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角度出发,明确评估人员、农村产权所有者及其它相关当事各方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其次,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相关部门应分别出台相对应的评估技术规程和农村产权评估细则,让评估人员有统一、科学的参考标准,也让委托方对目前的评估形势、评估标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提升评估的权威可信度。

3.4 吸引金融机构加入 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报告可用于参资入股、工商注册、增资扩股以及抵押融资,但进行农村产权价值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抵押融资做基础准备工作,目的是通过抵押融资,使农村产权变资本,资本变现金,增加农业经营主体的营运资金,促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使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促进农村现代化蓝图变现实。但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由于农业风险大,农村产权价值较低,以及评估报告缺乏权威性等原因,金融机构方面未主动涉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业务。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过程中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亟待破解,其中包括产权抵押资产处置和风险补偿难度较大等问题[6]。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自己发力组建评估队伍,并以促农村发展等高站位,邀请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国有银行的加入;同时政府财政也应以一定比例出资,为金融机构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损失。若一旦出现经营业主跑路事件,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处理地上附着物、新找经营主等),将损失降到最低。政府尽快出台农村产权评估规则,明确评估机构设立条件、评估程序、估价规则、基准价的设立、收费标准等进行规定[7]。

3.5 成立权威性的评估团队 部分缺少专业农业评估机构的地方,政府可尝试建立国有独资或国资参与的农村产权评估主体,起好示范引领作用,待将来评估市场成熟后再逐渐退出[8]。因此,绵阳可通过市供销社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负责实施成立评估团队(该团队主要由“评估机构人员、行业专家、金融机构人员、镇村站点工作人员、乡土人才”等组成)。其中:评估机构人员是指中介评估机构专业人员以及产权交易中心人员;行业专家是指由市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科知等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专业人员;金融机构人员是指抵押融资银行委派的人员;镇村站点工作人员是指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村信息收集点工作人员;乡土人才是指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负责人员及其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估专家库,市交易中心针对每一次评估,从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专家库队伍中随机抽调人员组成评估小组(至少由5人组成,且人数为单数),组成的评估小组应涵盖评估队伍各方人员。

参考文献

[1]

廖丕显.广西玉林市农村产权交易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D].南宁:广西大学,2015.

[2] 田逸飘,张卫国,刘明月.农村产权抵押物变现的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J].西部论坛,2016,26(5):26-33.

[3] 汪薇,刘彩霞.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0,23(7):24-25.

[4] 于丽红,兰庆高.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基于辽宁省沈阳市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3(8):64-66.

[5] 刘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理论思考与对策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4(4):196-200.

[6] 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课题组.中国农村产权交易所运作模式比较研究: 基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视角[J].农村金融研究,2014(6):23-28.

[7] 张琨,张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法律瓶颈及对策建议[J].华北金融,2013(8):28-31.

[8] 黄伟君,叶欣.农村产权评估难题待破[J].农村经营管理,2015(6):34.

作者:郅正鸿 魏顺泽 岳正宴 朱利

上一篇:少儿舞蹈创作分析论文下一篇:国际物流现状试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