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需求预测调整课程设置论文

2022-05-01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如何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实践,从宏观环境、市场规模等角度研讨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分析英语专业人才在教师资格制度下面临的问题,尤其是课程设置、课程融合、实践活动、教育素养等方面需要强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人才需求预测调整课程设置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人才需求预测调整课程设置论文 篇1:

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历史与反思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经历了3个阶段。新时期需明确政府、市场、高校在专业设置管理中的定位,专业设置管理的制度设计可从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专业目录发布机制、专业调整灵活机制、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和专业成长有效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专业设置;管理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经历了计划经济期的管理高度集中阶段、经济转型期的权力逐步下放阶段和市场经济期的市场介入阶段,原来过于集中的管理方式正在转变为适当的权力下放。这种悄然变化,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同时,也预示着新时期高校专业设置管理,面对社会环境及高等教育自身发生的巨大变化时,需要做出新的改革与调整。

一、专业设置管理的历史沿革

1.计划经济期管理高度集中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高等学校设置、调整目录外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均要严格控制。特别是设置医学类(含专科)、公安类专业,还要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公安部门审核,报教育部,再由教育部与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和公安部共同审批。这个时期,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是强调以行业为基础,强调“专业对口”,专业划分较细。专业设置具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教育资源的配置由国家直接调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几乎没有权力。

这种“计划式”的管理方式是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在社会及高等教育体制转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根据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布局与发展需要,设置不同性质的学校,再按高校属性进行专业设置,为这一地域的社会生产培养需要的人才。毫无疑问,这种按照社会经济布局设置高校、配置专业资源的方式具有高效、经济、对口的特点,较好地满足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一时期,行业部门与教育部门一同参与了专业目录的制定,不仅能够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经济转型期权力逐步下放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2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事业也不断发展,开始从前苏联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中摆脱出来。这一时期的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科为基础,专业口径不断扩大,过去以特定行业、特定技术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方式得到进一步改革与调整,增强了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虽然这一阶段专业设置管理方式仍然具有较明显的计划色彩,政府力量依然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高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也取得一定自主权。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主导的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为突破口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扩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权力;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可以根据情况由高校、学校主管部门和国家教委分工负责审定和审批;高校在专业目录中同类相近专业的范围内调整专业,或在本专业范围内拓宽专业、改用目录内业务范围较宽的专业名称,由学校自主负责审定,报学校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抄报国家教委。尽管这一时期专业的设置管理绝大部分仍然要通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审批,但事实已经证明专业设置管理的权力已呈逐步下放趋势。

3.市场经济期市场力量介入阶段

20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与高校自主的专业设置管理模式初步显现。1998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中,明确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分工负责高校专业设置的审定、审批和备案。1999年《高等教育法》颁布后,也要求专业设置权最终应放到学校,要逐步形成学校根据需求自主设置专业与政府宏观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2002年7所试点高校拥有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进一步推进了专业设置管理权限的下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确立使市场力量在专业设置管理中逐渐起作用。这一时期,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高校,并通过多种形式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产生重要作用。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宽厚知识背景,又掌握高精尖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也对高校专业设置、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高校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该专业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这一时期的专业设置管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了“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情况,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局面。同时,高等教育和行业仍存在一定的脱节,高校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显现出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专业设置管理中的政府、市场、高校的合理定位

当前,从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来看,我国还是行政主导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其他权力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就目前形势来说,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改革方向应该是,明确政府、市场、高校的职责,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与高校自主相结合的专业设置管理模式。

1.政府宏观调控到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将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摆脱“行政化”的学科专业管理模式,尊重学科专业和市场需求的存在,充分发挥政府在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中的宏观调控功能。

政府宏观调控可体现在对本地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的总体规划上,应明确建设重点,努力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具有区域特色,既能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又能很好发挥规模效益的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引导高等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完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避免大学盲目争上热门专业,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

另一方面,对于高校申报的新专业,应建立明确的市场准入标准,严格专业设置审批和备案程序,改变过去重申报轻建设的状况,促进高校加大对申报专业的前期建设投入,从而保证增设专业的质量。对于高校现存的专业,则可加大对专业举办质量的评估,通过建立相关的专业评估机制和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学生和社会对专业进行选择。

2.重视市场导向功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专业人才的使用需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因此,必须把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重视市场对专业设置管理的导向功用。

具体说来,一方面,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建设,应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相适应。为此,需改变过去学科间界限分明、缺乏交流与融合的状况。通过市场发掘或学科交叉与整合,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和深化,大力扶持有广阔前景的新专业,不断深化专业调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高校专业能够积极、主动、迅速地对市场信息作出反应。

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特别是产业界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并以此来对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提出建设性意见。高校需加强与社会、业界的联系和沟通,把社会实际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特别是实践能力要纳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行业部门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专业设置与建设中来,为学科专业的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从而使高校专业建设更具前瞻性与可行性。

3.发挥高校主体功能

发挥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的主体作用,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和权利,也是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来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政府行政权力的审批上,高校的主体功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主体地位的确定,不仅要在相关法律文件上得以体现,更要在权力多元的改革中得到落实。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内部调节机制,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专业的适应性。同时,要与社会密切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此外,还需要重视学校内部利益相关者(教学院部、教师、学生、家长等)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诉求,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来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参与管理,发挥他们在专业设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专业设置管理的制度设计

在专业设置管理中,政府、市场、高校均应发挥其各自的功能,同时,要建立相关的制度规范,保障专业设置管理中各自权限的落实。

1.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

伴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日益突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预报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国家应成立相应机构与国家和地方统计局相结合,构建相应的预测体系,负责全国宏观和地方微观的人才预测。同时,鼓励社会商业性机构的发展,使社会机构所做的预测能够很好地成为国家预测的补充。通过开发相关预测体系和系统的软件,结合人才需求预测实际,建立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和分析系统,保证预测结果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并建立人才需求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和使用的畅通机制,构建人才需求信息网络系统和信息数据库建设系统。预测预报的内容不仅要着眼于近期、短期的,更要强化中长期的,对未来5~10年的人才需求情况及其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发布中长期综合预测分析报告。

2.建立专业目录发布机制。

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家经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在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方面的集中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校专业设置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因此,要建立稳定的专业目录发布机制,及时从《国家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删除一些需要淘汰的专业,补充一些成熟、稳定的专业,规范专业名称,按照学科基础,结合行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起领导作用。专业目录每隔几年发布一次,时间不宜太长。在体制上,宜逐步打破目录管理下直线式的归属关系对学科专业存在与发展的限制,更多的关注学科、专业存在的合理性,为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弹性空间,允许和鼓励交叉学科及跨学科专业存在和发展。

3.构建专业调整灵活机制

高校专业结构的合理与优化,体现在专业能否及时、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这就要求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以增强大学毕业生的专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

构建专业调整的灵活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进入大学后,前两年的学习不分具体专业,之后再根据个人意愿进行专业分流。第二,在原有专业基础上设置一到两个专业方向,即在专业口径之内分化专攻方向,以活化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采取“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系列选修课”的方式,赋予传统学科专业以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研究方向、教学方法、实验手段,使专业可以在不同方向上拓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具体说来,可以采取3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开设双学位班,在原有学科基础上,增设一个不同门类的学科,拓宽学生学科基础,培养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二是高校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主动适应市场,灵活专业;三是开设一系列的选修、辅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的志向来选择相应课程,增强自我竞争力。

4.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

专业预警退出机制是市场人才供求关系的重要风向标,可以为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建立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对社会认同度不高、就业率低、师资队伍薄弱、硬件条件不达标的专业,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大指导和监督力度,提前向高校发出预警,帮助学校调减招生计划,进行专业重组和改造。对部分虽需求趋于饱和但仍有需求的专业,高校可以视学校实情实行间断招生,既可保持专业的连续性,一定程度上又避免了专业完全被淘汰。

此外,由于专业预警机制的滞后性和就业数据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盲目淘汰一些专业可能造成原有师资、设备浪费的现象。高校可从现实出发,将一些处于萎靡状态的专业及时调整成相应的研究机构,既保留了原有的人、财、物资源,也可以使专业在社会有相应需求的时候能够迅速恢复。

5.建立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机制

专业自身的成长是保障专业质量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积极建立相关体制机制,促进专业的有效成长。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确保满足各专业教学的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促进优秀人才成长,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专业教师梯队,真正做到由专家来办专业。

其次,高校要根据发展定位和优势,重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前景看好的专业,努力形成品牌和特色。通过发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促进专业内涵的发展。加大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转型,通过现代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专业。

最后,建立专业负责人制度,由专业负责人牵头加强师资、课程、教材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估长效机制,对各专业尤其是新办专业进行定期的评估与诊断,促进专业的自我成长。

作者:俞佳君 钟儒刚 彭少华

人才需求预测调整课程设置论文 篇2:

教师资格制度下的高师英语人才培养路径

摘    要: 高等师范院校如何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实践,从宏观环境、市场规模等角度研讨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分析英语专业人才在教师资格制度下面临的问题,尤其是课程设置、课程融合、实践活动、教育素养等方面需要强化。本文从院校“双一流”建设、课程融合、人才研究、实践课程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旨在推动人才培养相关理论研究。

关键词: 教师资格    高等师范院校    英语人才    培养路径

教师资格制度的形成并不是子虚乌有的,而是由历史演变而来的,从1993年《教师法》要求的持证上岗到2001年《条例实施》的非师范生的要求和条件,再到2001年对师范生修满学分申请教师资格的要求,从2011年对教师资格统一考试在浙江和湖北试点,并在2012年要求师范生参与,2015年全国普及,表明了教师资格从持证上岗到资格认定的演变,从师范生参与到大众参与的演变。在这种情况下,师范生面临的压力加剧。随着教师资格考试在全国的普及,教育人才的培养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在教师资格考试背景下培养优质的英语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教师资格制度下高师英语人才培养现状

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目的是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英语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培养目标,不仅要响应国家号召,还要从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师资格制度下,高师英语人才培养要改变以往的教育形式,认清英语人才市场需求,优化培养结构,确保培养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从宏观环境角度而言,《2019年度人才资本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前三位城市分别是杭州、成都、武汉,并将其归为新一线城市,该种城市的人才流动比率维持在1.19,平均薪资为7193元,而且在落户、医疗、社保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开放政策。从市场规模角度而言,根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英语培训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咨询报告》指出,英语行业市场规模投入从2010年的370亿元扩充到1042亿元,英语培训机构超过5万家,英语行业市场规模增加,表明市场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尤其是跨国业务上,对于英语人才需求尤为紧迫。

2.教师资格制度下高师英语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

2.1院校建设有待提升。

院校建设在教师资格制度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加强:第一,教育基础设施有待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由于经费、教师队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育基础设施尚未完备,尤其是在线课堂方面。第二,高校联盟有待加强。尽管高校联盟一直被强调,但是在实践中还是有待加强。第三,教育协同有待提升。各地区、各高校等方面的协同有待加强,因为各方协同机制构建、信息分享等还未完善,需要立足于实践强化院校建设,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2教师素养不能满足国考需求。

虽然教师资格考试在全国普及,但是初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师范生占比还是高达80%以上,高中也达到70%以上,说明师范生仍然是教学队伍的主要来源,是新课改教育的一线推广和实施者。在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的作用下,虽然加大了师范生的竞争压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应试教育问题,使师范生只要求毕业得“一证”,而忽视自身人文素养、综合能力的提升[2]。不可否认,在这个层面上,师范生素养会直接影响九年义务制教育质量。高等师范院校要改变这种状况,在重视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强化师范生综合素养、综合能力的提升,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

2.3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格证要求相矛盾。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教师课程设置与国考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教师资格制度下,考试要求涉及面比较广,包括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信息学科等各个学科,高度重视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在高等师范院校中,课程设置偏重师范课程设置,缺乏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学科融合。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教育學、心理学、教学法等在教育课程中占比较大,其他课程和实习课程占比较少,尤其是学科交融这一块,英语专业偏重于英语教学这一块,英语应用方面有所弱化,尤其是在工商管理、跨国旅游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发展。第二,课程设置比例失衡。课程设置失衡的表现为重专业课程轻教育基础课、重专业课程课时轻其他课程课时。具体而言,“重专业课程轻教育基础课”,指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英语课程在全部课程设置中占比较大,有关思政、马列、社科等基础课程占比较少,这是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课时问题,即“重专业课程课时轻其他课程课时”,也就是在全学年的课时安排上,“专业课程”课时要多于“其他课程课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3]。

2.4缺乏实践活动。

英语专业教学虽然属于一种语言学科,不属于中国语言,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英语的作用可想而知。在高等师范院校中,英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占比比较小,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弱化。英语实践活动不受重视、教师指导不足、教学实践有限、课程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容易影响英语专业实践活动效果。实践技能缺乏,对于英语专业学生上岗执业是极为不利的,表现为适应力不足、创造力缺乏、教学科研有限、专业思想固化等问题。为此,需要立足于实践,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以便学生更好地应对岗位需求。

3.教师资格制度下高师英语人才培养路径

3.1加强人才需求研究,实施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加强人才需求研究。要从实践出发,加强人才需求针对性研究,从社会需求、岗位特点、专业形式等方面挖掘一线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合理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对人才需求进行总体把控,发挥教育职能部门的指引作用,引导高校主动对接国家、地区重大战略部署,统筹部署英语教育格局,落实各项英语人才培养计划,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将社会需求作为导向,完善英语学科动态构建机制。其次,强化供给侧改革。要从实践出发,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改革,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学生培养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培养规模,扩大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建立健全高等较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落实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究英语教学与跨国旅游实践等培训基地结合的培养新路径。最后,培养英语人才的综合型人才[5]。要立足于实践,大力培养英语专业综合型人才,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制定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将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成行业继续、能力多样、素质过硬、心态平稳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高校应该从实践出发,加大与国家重点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力度,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培养计划,发挥科教融合、协同培养的作用,提高英语人才培养质量。

3.2聚焦学科建设,实现交叉融合。

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社科类、人文类等学科紧密相关,为了有效发挥英语专业的优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要加强英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高校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整合各方资源,把握学科前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将英语教学与西部开发、北部湾建设等大战略紧密相连,促进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等方面的发展,使英语专业更加符合实际需求。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要以社会实践需求作为前提,以学科交叉融合作为指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中心,以综合能力提高作为目标,发挥英语专业的基础学科优势,为生命学科、信息科学等应用、科研学科服务,构建多学科交融体系,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升。当然,在交叉学科交融的过程中,高校要立足于实践,把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特点,配置教学设备,处理好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锚段,使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高校综合发展,提高英語人才培养质量。

3.3重视实践课程构建,强化教学评价。

首先,构建实践课程目标。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实践课程目标是“教育理论认识”的提升、“职业情操品行”的培养、“教育实践技能”的应用,这三者是教育领域中认知、情感、实践技能三项基本要求,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关注这三项目标的同时,还应该贯彻师范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与时代相同步、与改革相一致的教育者,以便优化一线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其次,确定实践课程内容。实践课程内容主要是增加师范生的教学经验。教学经验的积累在于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操作,要求高职师范院校加大实践课程在课程教学中的占比,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课堂,丰富实践课程内容,强化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网络课程、课堂观摩、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实践技能。实践课程设置,应该始终与理论性课程相匹配,两者是师范教育的重点和焦点,必须加以协调和统一。一方面,实践课程每个阶段的目标应该贯彻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佐证理论。另一方面,要帮助师范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融入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和进步。再次,重视实践课程的实施。为了保证实践课程有效开展,有必要为师范生寻找实践资源和机会。高等师范院校要高度重视实践课程对于师范生的作用,一要与中小学构建长效合作关系,引导师范生参与到中小学教育中,为其提供实践基地;二要通过教育沙龙、实践基地等活动,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推动师范生在实践课程的实习。最后,应该构建实践课程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构架是检验实践课程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师范生实践技能的关注。评价机制的构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评价等;二是评价内容的具体性,即课堂教学评价、学业评价、科研评价等;三是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即个性化评价、激励性评价、测验评价等,以此保证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4.结语

在教师资格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在高校建设、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实践出发分析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根据问题提出院校“双一流”建设、课程融合、人才研究、实践课程等方面的相关意见和建议,目的是培养符合实际需求的英语专业人才,促进英语教育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高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与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16(6):73-76.

[2]王宽明.“市场化”视野下的高师院校发展策略探讨——基于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的思考[J].大学:研究版,2015(5).

[3]刘宁.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高师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探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30-136.

作者:胡恒

人才需求预测调整课程设置论文 篇3:

加强专业调整与改造 提升办学效益和水平

摘 要 本文基于提升专业办学效益和水平的问题,以湖北民族学院理学院为例,提出加强专业调整、整合与改造的方案。该文章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在“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学校总体办学定位指导下提出理学院办学定位,指出专业调整目标和成效,从组织领导、对市场需求以及人才需求的分析等方面提出专业调整改造的主要措施,从专业建设水平、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展示了办学和学科专业特色。

关键词 办学效益和水平 专业整改 人才需求 改革力度

Enhance Professional Adjustment and Reform and

Improve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Levels

——Take School of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s an example

CHEN Shiqiang, XIANG Changcheng, ZUO Anyou

( School of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Enshi, Hubei 445000)

Key words efficiency in school management and level; specialty adjustment; talent demand; reform

湖北民族学院理学院拥有5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统计学专业、物理学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十二五”以来,为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学院高度重视专业调整与整合,改造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结构,不断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努力提升专业办学效益和水平。

1 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

理学院专业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尊重高等学校办学规律,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毫不动摇地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广泛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在“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学校总体办学定位指导下,理学院办学定位是:服务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竞争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同时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一批优质本科生源。

学院的五个专业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建设思路: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提高办学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特色就是优势,坚持不懈地推进专业品牌与特色建设,坚持师范教育,坚持推进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改革模式,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专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和学科的综合实力,提升本专业的学术地位和国内知名度。

(2)物理学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师范教育,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专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光电应用专业方向建设与改革,将物理学专业办成兼具师范属性、理工结合的特色专业。

(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坚持依托数学一级学科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与引进,以信息处理为主要方向培养高素质行业应用人才,积极拓展软件开发技术方向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行业应用人才为专业目标,凸显自身特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

(4)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坚持培养具备良好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逐步形成以机械设计为核心基础,以电子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背景,以现代设计与制造、智能检测与控制为主要专业方向,重点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特色,加强师资培养与引进,着力提升教学条件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5)统计学专业着力培养具备处理特定行业数据问题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金融、保险、工业、农业、商业、水利、气象、卫生、信息技术和教育等相关领域从事数据搜集、分析和决策的高素质行业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以数据分析与处理、经济统计为专业特色方向,加强师资培养与引进,着力提升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条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2 专业调整目标和成效

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而经常性的工作,是今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任务。从全局看,它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从学校自身看,它又是一件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所以,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在实践中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科学调整专业结构,不断加强专业建设。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地位,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创新的思路调整五个专业的培养方向,体现和发挥地方民族院校的特色优势,专业结构与布局得到优化,形成以数学学科为优势,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品牌和特色,数学与统计学、物理学与机械电子工程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需要,坚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进行专业调整。

理学院五个本科专业在2011-2013年期间,依据学校总体办学定位、招生情况、人才市场需求、学生兴趣、师资情况及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与论证,对各个专业方向调整成效参见图1。

3 专业调整改造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院专业建设由院长和教学院长直接领导,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各专业带头人负责实施本专业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学院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认真研究国家、省、校相关的文件精神,针对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深入了解行业和用人单位需要,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在管理上,由院长负责、教学院长牵头、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各专业带头人协调配合的专业建设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各专业进行调整、整合与专业方向改造 。

(2)加强市场需求预测,在预测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调整和课程体系建设。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完全协调,人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能完全对接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预报的重要性日愈凸显。目前数学和物理学两个基础学科专业,在不受学生欢迎的情况下,结合人才需求的特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专业从原来的纯师范属性改成了师范兼非师范属性,并在进一步调查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学生就业去向与分布,创造条件开办新方向以吸引学生报考,提高专业效益。

(3) 应用型和工程型专业,包括机械电子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等专业,在调研不同领域或各类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行业人才需求趋势作出前瞻性科学估计和判断、跟踪调查分析,指导专业方向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

4 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我校教育服务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总体要求,以及对专业内涵建设,专业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我院五个本科专业存在的不足主要有:

(1)五个专业建设水平不均衡,差距较大。目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位居第一,是教育部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及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其他四个专业与之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包括基础条件、师资队伍、实验实践条件、课程建设、学科水平等方面。特别是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差距凸显,高水平、高技能教师数量不足。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还不足,专业负责人积极性不高,缺乏专业负责人建设机制,行业特色提炼不够,专业特色不突出,差异不明显。尽管2012-2013年进行了培养方案较大调整,各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调整,但是否适应社会对个性化、多样化、复合型本科人才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切实需要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践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例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要实施实验班、师范模块分类培养,30%左右的学生进入实验班培养(主要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和综合型人才),70%的学生都归一到师范生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分类培养。

(3)实践教学水平偏低,效果较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革实践教学的模式、方法和考核机制等,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水平。特别是应用性学科专业,尤其需要高水平的实践教学队伍。目前各专业实践教学队伍不足,特别是高水平的双师型导师队伍严重不足,从政策层面缺乏吸引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引进和待遇保障措施。例如: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社会需求旺盛,但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也很高,目前实验条件尚不充足,严重缺乏实践指导教师。

(4)创新性人才培养积极推进,但未形成较完善的创新人才机制,特别是优秀本科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缺乏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标准与体系,创新教育理念和水平不高。目前各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进行培养,缺乏与教师科研课题、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机制,学生参与比例和深度不够。

(5)新兴专业、市场需求高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困难,高水平人才引不进来,特别是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一般都优先选择高水平企业就业,很难吸引到学校来。

(6)各专业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力度缺乏,专业基础、专业核心等大部分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考查类课程执行尺度不一、执行不严、随意性等问题较突出。大部分课程考试试卷是基于知识点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为目标编制,缺少知识的应用和能力提升为目标。应用类、工程类课程考核缺少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考查。例如:《数学模型》、《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数据挖掘》、《数控编程与加工》、《抽样调查》等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加强建设,努力培育办学和学科专业特色

学院以服务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竞争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办学定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建设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学校原有办学基础与办学条件、区域产业经济特征、建设时间等的限制,在学科专业建设中还存在整体实力、社会适应性、优势特色不够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优势特色培育,贴近需求,优化结构,增强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结合2012-2013年专业调整成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院各学科专业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整合与合作,充分利用改革成果,突出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需要积极调研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大对传统专业和基础学科的改造力度,不断丰富专业内涵,加强专业方向的柔性和活力,优化专业方向设置,体现对杜会需求的主动适应性和前瞻性。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科学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支持发展机械电子工程、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直接体现地方产业和行业特色的专业,支持发展数学与应用数学等紧密结合民族地区特色的专业,支持物理学与产业人才需求结合的非师范方向建设,推进师范方向的特色建设。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构建相对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增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构建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机制,制定科学的遴选标准,确立清晰的岗位职责,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培养的长效机制及政策激励机制。需要培育教学和科研团队,改善条件,为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建设增强后劲,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大胆创新,深化合作,不断提高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英顺.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与启示[J]. 高等理科教育,2005,02:39-42.

[2] 杨山. 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与依据[J]. 教育评论,2008,01:29-31.

[3] 熊晓熙. 人才需求与专业建设关系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4] 朱长江,何穗,徐章韬.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目标、方案与实施[J]. 中国大学教学,2013,02:30-33.

[5] 李学勇,王鑫,谭义红. 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 长沙大学学报,2009,05:109-111.

[6] 李勇,尚会超,王洁. 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原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J]. 大学教育,2013,05:38-40+44.

[7] 王晓辉. 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8] 李云霞. 关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思考与建议[D].华东师范大学,2005.

作者:陈世强 向长城 左安友

上一篇:资产减值会计理论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网页制作课程整合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