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生态化等科学理论为依据,成为当前各国各地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主要模式。循环经济的提出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中部地区较为落后的南昌市虽然存在诸多资源优势,却不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循环经济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循环经济研究论文 篇1:

论循环经济研究的思想范式

摘 要:循环经济的研究有关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同时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待充实。本文主要论述了现阶段循环经济研究的主流的思想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建立循环经济学科的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循环经济 低熵化 软技术 硬技术

引 言

范式的概念是库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范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给研究者共同体成为样本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一般公认的科学业绩。而随着范式概念的不断演进,如今范式更多的指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思维框架和行为方式[1]。循环经济是人类应对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长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多数学者认为循环经济是以生态观念为指导的,强调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是一种通过努力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产业,并积极运用系统观念对传统经济系统进行改造和提升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当前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种主要的思想范式。

一、循环经济是环境伦理观指引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构想

环境伦理观产生于近几十年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是在人类在对自身发展过程进行生态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从广义上理解,循环经济是应对环境与资源危机而提出的,并进而扩展到国民经济与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层面……”(姜国刚等)[2]。在这时期重视生态的保护和人类发展的长远目标、,它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性,认为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反对人类违反生态规律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环境伦理观指引下的循环经济研究要求设计建立一种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的减少废物产出、资源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基于生态保护的经济发展理念,这种理念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的矛盾可以通过各种技术、管理等手段来解决,人类可以同时获得经济的发展和生态保护。

二、循环经济的实质是走一种低熵化的发展道路,构建低熵社会和低熵文化

熵是某一系统中一定单位的无效能量的总和与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熵理论强调:虽然能量是守恒不灭的,但由于能量的转化是不可逆的,即沿着“耗散”这一单一方向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于是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无法重新做功的无效状态的能量。熵也是混沌度,是内部无序结构的总量,社会系统的混乱就是熵[5]。

赫尔曼·戴利以熵和有限性解释经济的发展问题,他认为熵对经济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资源循环的制约性和对环境净化能力的制约性[3]。龚建国等(2004)将熵运用于社会经济系统研究,认为高熵文化容易引起社会经济的动荡,可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中速低熵的发展模式,徐奉臻(2006)指出低熵化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在实践层面提供了发展的操作方式与演进途径,陈志杰等(2007)则将熵理论用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分析社会系统中的熵增[4-6]。基于熵理论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是将所研究经济系统视为一个与外界有物质能量流动的开放系统,通过对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的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和优化,对与经济系统有交换的各种力量进行分析,考察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减少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内的熵增,从而形成一种稳态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熵经济运行模式。

三、循环经济要以生态化的软技术和硬技术结合发展为动力

循环经济技术是符合循环经济关于生态化目标的技术。生态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目标,循环经济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以生态化思想指导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改进。在长远来看,只有以生态化为目标的技术突破作为支撑,循环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才会有持久的动力。生态化的循环经济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关于污染控制与资源节约的硬技术和关于过程设计与模式管理的软技术。硬技术是指清洁生产技术、三废处理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符合3R原则的相关技术。软技术是指对生产流程改进、产业链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思路等。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硬技术的突破需要资金的投入和科研工作的支撑,并且存在引进的可能性;而软技术的突破则是长时期的,并且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在对企业自身内外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以技术的生态化为指导,突出循环经济硬技术和软技术的结合发展。

总 结

从表面上看,我国的循环经济研究如火如荼,在政府倡导和支持下还建立了一大批循环经济发展企业基地和研究机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我国循环经济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在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中,不仅要注重对典型企业的研究、对技术方法的总结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研究,还应注重对企业循环经济实施效果的评价。运用技术经济方法对循环经济的成果进行定量化研究,加强对企业长期的跟踪研究,对循环经济的管理模式、文化模式的适应性研究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野家启一著,毕小辉译.库恩范式[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姜国刚,刘强,陈晶.从主流经济学角度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2007(7):11-13

[3]赫尔曼·E·戴利著,诸大建,胡圣等译.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4]龚建国,李林,骆玲.中速低熵:一种崭新的可持续发展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39-42

[5]徐奉臻.论作为新型现代化诉求的“低熵化发展模式”[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6(12):52-55

[6]陈志杰,陈建新.基于社会熵增效应的和谐社会理论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14

基金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效率评价研究》(10YJA790278)成果之一;江西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效率评价研究》(10YJ0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邵春艳(1986—),女,湖北随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邹晓明(1962—),男,江西抚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管理科学和工程。

作者:邵春艳 邹晓明

循环经济研究论文 篇2:

南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研究

摘 要: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生态化等科学理论为依据,成为当前各国各地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主要模式。循环经济的提出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中部地区较为落后的南昌市虽然存在诸多资源优势,却不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本文以南昌市为例,在充分理解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和特点,结合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评价指标体系,浅析了南昌市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循环经济各项指标中的不足之处等,并结合南昌市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对南昌市发展循环经济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南昌市;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即生态经济,它以生态学理论、系统理论和协调理论为指导,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通过经济、技术、资源、市场等优势进行最佳组合,形成资源共享、互惠共生、良性循环的经济体系,以实现“资源—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流程。这种闭合式活动圈可使所有的物质与能量得到合理的利用,使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经济的质量型增长,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发展环节中经济与环境之间所存在的冲突,促进传统经济向环保型经济的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首先,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从本质而言,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就是鼓励企业进行循环式生产,促进产业实现循环式组合,大力倡导社会选择循环式消费,实现节能降耗,降低污染,对资源进行开发再利用,缩减资源消耗与环境成本,尽可能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此举与科学发展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其次,推动循环经济是城市转型的必然结果。在循环经济中,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被提上了议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道路开始由单一资源开发向“数量型”、“质量型”的资源利用进行转化。原有的生产链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和拓展,工作岗位的增加给就业率的提升做了应有的铺垫,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城市转型的迫切需要。南昌市基本属于水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虽然显著改善了当地面貌,但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土地、水生态破坏突出,次生地质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目前,全市水质差、资源性缺水;滥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人多地少矛盾加剧。综上所述,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治理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是该市进行转型的必经之路。

三、南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与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1.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南昌市的生态系统遭到了较大的破坏,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南昌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水质较差,资源型缺水和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凸显;南昌市内的森林覆盖率较高,但功能差,蓄积低,产出小等问题较为突出;南昌市耕地面积大,产出高,可是滥用耕地的现象屡见不鲜;水土流失严重,流失程度加剧,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

2.循环经济建设滞后。南昌市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对相关技术的实践,以及经济政策、法规的规划制定还比较滞后。政策规划体系不够完善、环境法制不够健全、环保产业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比较突出,推动循环经济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远未完成。近年来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省市中,南昌市落榜,可见南昌市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建设相对落后。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发展循环经济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高速发展虽然带来了繁荣的GDP,但这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的。如何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刻不容缓的课题。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南昌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2.循环经济为南昌市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可行性的发展途径。南昌市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极易遭到破坏。无论是环境承载还是资源存量均无法承受传统经济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如果继续走传统的粗放型解决发展之路,沿用“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三高”模式,南昌市产业结构将始终不能优化,解决也不可能持续发展。

3.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受外在客观因素影响,我国垃圾产业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废物回收率低,大量的可再生资源被闲置废弃,如果这些垃圾废弃物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改造成可再生资源,不仅可以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循环,而且還可以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增长点。

四、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评价南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状况

(一)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循环经济的指导原则为基础,结合具体特点,能够定量评价城市发展过程的指标集合。

构建的指标体系要从五个方面考虑:

1.资源产出指标,主要反映为资源产出率。

2.资源消耗指标,包括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等六部分。

3.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五部分。

4.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指标,包括废钢铁回收利用率等六部分。

5.废物处置降低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降低率等两部分。

(二) 评价方法

根据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特点,采用“综合评价指数分级方法”对南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南昌市循环经济评价结果:

1.资源产出指标42分,较低;资源消耗指标51分,一般;资源综合利用指标37分,较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指标33分,很低;废物处置降低指标38分,较低。可以看出,除了“资源消耗”综合评价指数值达到一般程度外,其余几项数值均处于较低的程度。因此,总体上对南昌发展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可以得出结论:南昌市循环经济程度处于较低层次。

五、南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一)大力依靠技术进步

发展循环经济最关键的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南昌市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还不够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议采用先进的技术来积极发展三大产业经济,突破发展瓶颈;大力宣传,积极倡导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技术的应有和推广,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创建健全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体系,有效推动环保行业与可再生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长效奖惩机制

政府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不能只靠政策的引导和简单的环境治理,必须依靠强制手段对之予以推动。在政策方面,选择实效性较强的经济激励或其它鼓励方式來推动企业展开循环经济的实践,建立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对企业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提高排污费用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处罚力度,以此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理念,降低环境污染,增加环保投入。对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且有贡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破坏循环经济者也给予重罚,这样就会形成发展经济既为眼前更为长远、既为经济效益也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长期发展模式,从而真正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

(三)开展清洁生产,从源头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清洁生产作为循环经济的基础,理应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关注。2002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对于南昌市而言,仍有较多工作需要完成。首先,在市内选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将污染小、耗能少、经济效益高的清洁生产企业视为典范,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来实现清洁生产的全面推广。其次,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针对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制定统一的衡量标准,同时要求企业参加清洁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活动,改善管理措施,利用标准对企业生产行为进行审核。对于超出标准者,应责令其进行改善,以此来实现企业资源使用、排污总量“减量化”。以此为基础来推动南昌市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抓好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参与力度

循环经济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覆盖各行各业的事业,它的发展和实现离不开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助力和支持。要拓展宣传渠道对循环经济知识进行科普,利用典型案例,引导和促进正确消费观、政绩观、发展观的形成。要把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相关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对中小学生全面开展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和市情教育,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切实提升全社会的忧患意识和改善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意识。总之,要通过大力宣传和引导,让公民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逐步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六、结束语

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是保持南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南昌市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本文根据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评价指标体系,浅析了南昌市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循环经济各项指标中的不足之处等,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对南昌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有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人民出版社,2004.

[2]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董继红.《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概念、架构和评价方法》,《统计与决策》, 2007,(06).

[4]徐建中,刘淼群.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24(8):40-42.

[5]姚玉舟.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8(26):121-122.

作者简介:

袁显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江西省分公司。

作者:袁显灯

循环经济研究论文 篇3:

面向绿色制造的循环经济研究

摘 要:享誉世界的“制造强国”的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生态问题,资源短缺、能源损耗、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难题。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绿色制造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也是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目标。该文在阐述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循环经济“5R”原则及提出了面向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发展所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在分析绿色制造技术对循环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地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绿色制造 循环经济 “5R”原则

制造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将原材料(资源或者能源)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动作转变成人们所需要产品的过程,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常常以资源过渡开采、超负荷使用、及生产废物任意排放的方式进行生产和加工。大规模长期性的挥霍资源必定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为此,探讨面向绿色制造的循环经济发展,提高绿色制造科学技术水平,对于发展制造业,实现循环制造,减少资源和能源损耗,提高原料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及推动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循环经济与綠色制造

循环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中,资源开发节约并重,坚持节能减排,遵循减量化、循环利用、最大化资源能源利用率的原则,极力实现可使用材料的最大程度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结合起来,实现变废为宝和环境保护[1],强调节约和循环利用。绿色制造是循环经济的具体表现,考虑以最高的效率,最小的成本,最大的利用率生产出最多的产品。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

通过废弃物和废旧物资的循环再利用发展经济,以实现低投入、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经济发展,即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2] 即为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原则主要为5点。

(1)再思考原则。考虑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创造经济财富。(2)减量化原则。以最朴实的生产减少废物排放,加强废物预防和废物后期处理。(3)再修复原则。修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4)再利用原则。再三使用,尽量延长使用周期。(5)再循环原则。“变废为宝”。废物的再利用。

1.2 绿色制造的内涵

绿色制造改变了传统制造中将原材料直接转变为产品并最终报废的制造模式,而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全程考虑产品环境属性,以环境污染最小,资源整合利用效率最高为目标。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清洁生产和“变废为宝”。

面向绿色制造的循环经济主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1)制造过程。产品从材料到成品的整个全生命周期。(2)环境问题。不以环境为代价创造经济。(3)资源利用率问题。提高制造技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2 绿色制造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绿色制造强调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工业形式,消费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这就要求在产品流通的管理、设计、材料、工艺、生产、物流、报废、回收、循环使用等一系列的活动周期中,采用高新制造技术、设计理念和生产方式,实现技术驱动,绿色发展,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环境影响的最小化。达到高效、洁、循环的新兴制造水平。

2.1 加强绿色制造技术

发展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发展绿色清洁生产技术,包括减少废物排放,减少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和难处理污染物;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实现资源再利用;绿色再制造技术,达到资源整合;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进行资源开发。发展先进绿色制造技术,突破制造业绿色产品设计、产品可拆卸、可回收工艺、噪声控制技术、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

2.2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建设

将绿色制造技术和高端装配制造技术及清洁生产技术结合起来,大力实施绿色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培育装备再制造、绿色再制造、绿色软件、绿色工厂、绿色产业链,大幅提高工业绿色化、清洁化水平,形成循环经济健康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的同时攻克技术难关,开发新型可替代能源,努力破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致力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增强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实现绿色增长。(如图1)

2.3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印染、造纸、制革、医化、铸造、冶炼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实现绿色生产。号召各大企业开发产品的过程中,推行生态设计,采用绿色生产设备和绿色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节能环保水平,引导绿色生产风潮和绿色消费观念。

2.4 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

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推进各类开发区(园区)的循环经济改造,建设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娄会荣.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 周宏春.循环经济:一个值得重视的发展趋势[J].新经济导刊,2002,2(14):70-73.

[3] 卞世春,刘光复,刘志峰.面向绿色制造的绿色循环经济研究[C]//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2007.

[4] 费本华,王晓军,李剑泉.面向循环经济的林业装备绿色制造模式[J].木材加工机械,2008(2):28-35.

[5] 孙柏林.绿色制造:点亮制造技术未来[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4(11):1-6.

作者:傅健 王丽英 占利华 李达

上一篇:语文教师语文论文下一篇:法律本科自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