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习社区医学教育论文

2022-04-23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医学人才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生产力,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虚拟学习社区医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虚拟学习社区医学教育论文 篇1:

浅议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医学PBL学习环境改革

摘要: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传统的医学PBL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提出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改革传统医学PBL学习环境,旨在构建一种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知行合一的新型医学PBL学习环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 PBL 模拟临床技能中心 虚拟学习社区 虚拟PBL教室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传统的课堂注入式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低及医患沟通能力差等缺点。虽然,在国内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多年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改善,但未能真正达到培养医科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将信息技术(如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等)应用到改革传统的医学PBL中去,创设一个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环境,成为探索当今医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

一、PBL简介

1.医学PBL的定义

PBL是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问题导向,以获取和综合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借助“真实问题”,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小组的形式积极、自主、合作地学习,寻找和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发现解决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能力。

2.医学PBL的不足

(1)学习社群狭窄

传统PBL中的学习社群仅有课堂上的学生,因此,小组中各成员的思维同质性较高,学习小组总体思维层次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使得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缺乏较高的创新性;教师群也仅局限在本门授课教师中,且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和参与的动机。

(2)问题情境表现形式单一

PBL中的问题来源于生活中真实的、复杂的、结构不良的问题。但是传统PBL中的教师依旧采用文字、录像的形式来进行问题情境表征,无法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很难在情感和心理上与环境产生共鸣,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3)交流协作渠道简单

传统PBL中的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通过查阅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小组成员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交流、协商来完成。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主要集中在课堂上,但由于他们的学习水平基本一致,思维层次基本相似,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4)缺乏充足的实践操作平台

随着扩招,各校面临着学生多,教员少,实验资源、教室、图书馆等教学资源紧缺以及教育经费紧张的矛盾。这使得学校实施PBL时,首先,仍采用大班讨论的形式;其次,实验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人人能亲手实践的需求。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医学PBL

因此,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要将PBL同IT技术(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等)相结合,来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

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技术等计算机技术生动形象地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及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亲自反复操作与真实情境一致的仪器设备,甚至虚拟/模拟人以及一些罕见的病例,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减少了临床实践风险;利用网上虚拟PBL教室及虚拟学习社区让位于不同地点的学生、专家和教师都能参与问题的讨论。

三、改革的手段

1.虚拟PBL教室

虚拟PBL教室就是提供一个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从教师开课到问题提出、教师给予学生的引导指点及课程结束测试整个教学过程和从学生选课学习到问题分析、学生间、学生和教师专家间的讨论协作及参与测试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此进行的。而学生和教师只要将自己的计算机连接到运行虚拟教室支持软件的主机上,通过敲键盘和读屏幕的操作,就可立即进入到“教室”中,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通过异步通讯工作实现协作探究学习。

加拿大的阿尔伯特大学,已与汕头大学医学院达成协议,我院的师生可以访问和利用他们开发的虚拟学习系统。

2.模拟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模拟临床技能中心是指利用模拟技术和认知模拟方法创建的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供学生观察与操作其中的对象,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仪器和设备。[2] 在虚拟临床技能中心可以模拟与真实医院一致的场景。整个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不受场地、器材、时间、自然环境的限制,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获得切身体验或有所发现。模拟临床技能中心是一个异构的问题解决环境,它使得处于不同位置的学习者可以同时对一个项目进行实践操作。

下面两图是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的模拟外科手术室和模拟产房实景拍摄图。

3.虚拟学习社区

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是网络教育平台与学习者及教师组成的人机系统。[3] 校园网上虚拟社区的建设是为了给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提供协作交流的场所,亲身感受到校园文化和校园社会生活。在这里学习者可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主题并入住其中,建立自己的网页,从而形成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志趣相同的学习者组成的电子公共区域。现实校园中的一些关系结构可以被反应到这个虚拟社区当中,同时,这个虚拟社区也会将它所创造的更为复杂的关系结构映射到现实校园的社会关系结构当中。

四、信息技术支持下医学PBL的设计过程

IT技术和医学PBL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状态型和实践型的学习资源环境。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来帮助教师设计一些罕见或疑难病例的问题情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在临床技能中心或模拟临床技能中心进行模拟训练,通过操作验证提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网上虚拟学习社区、虚拟PBL教室等手段来创设教学、交流和协作平台,扩展学习空间。

1.IT与传统医学PBL的整合(如表1所示)

3.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医学PBL学习环境的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

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医学PBL的作用

1.扩大PBL实践的范围

从传统医学PBL发展到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PBL,网络环境由于具有互动和跨时空的特点,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固定教学场所、固定学习时间等局限性。它打破了大学校园的“围墙”,将“校园”无限延伸,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得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学习者可以从单一的班级学习,延伸到多元角色的网络社会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2.改变传统医学PBL的教学模式

传统PBL在实施过程中,依然没改变学生仍依照教学安排的课程计划、步骤、内容进行学习的局面,只不过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满堂灌输中加入了在教师指点暗示下的讨论环节,这种模式依旧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支持下的医学PBL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中对学生实施实时的监控、指导、评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指导者;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协作交流、探究学习等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

3.增加了多种教学手段[5]

传统医学PBL,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某些计算机信息技术,但基本上体现为让学生去学习电子化教材以及将习题作业电子化。但是计算机模拟技术支持的PBL却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传统PBL的学习环境进行了改革:首先,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等实现对真实、复杂问题的表征,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其次,利用模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亲自去操作与真实情境一致的仪器设备甚至模拟/虚拟人以及一些罕见的病例,探索如何有效地进行发现学习和建构知识及实现知识迁移;再次,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以最快的速度搜索获取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和获得教师、专家的交流和即时指导。

4.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传统医学PBL虽然从理论上提出让学生带着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去学习,但在实践操作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模式、解决模式依然与传统教学模式一样。由于获取知识的途径单一,他们依旧依靠教师知识的延伸和课本知识的学习,缺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检验和解决的渠道。而基于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PBL学习环境却由于利用了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和模拟技术构建了一个个与真实场景一致的、安全的、可重复的模拟操作平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有效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4]

总之,希望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来试图改革传统PBL教学方法中的一些缺陷,以期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的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宗旨。但是这个改革方案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及会产生哪些问题,由于暂时未将其应用到教学改革实践中,故缺少实践平台,不能做相应的比对。但是由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已建成有临床技能中心,也正在考虑引进计算机医学模拟系统软件,加上领导有改革PBL的强烈愿望,因此相信定能在后续的工作中,将理论研究推导的结果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 Barrows H.S.The essential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J].Dent.Educ.1998 (9):630-633.

[2]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14.

[3]胡凡刚,马秀峰.简论e-Learning:环境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重塑[J].电化教育研究,2002(4):14-18.

[4]孔祥艳.基于问题学习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8.

作者:谭海珠 郑少燕 杨棉华 蔡 琮

虚拟学习社区医学教育论文 篇2:

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卓越医生培养的探索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医学人才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生产力,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如何服务国家需求与顺应时代要求进行临床专业教学综合改革,培养既具有广博医学知识和扎实临床技能,亦拥有人文关怀与职业操守,并能够运用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思考解决医学发展前沿问题的卓越医生,已成为国内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现阶段卓越医生培养面临的问题

“健康中国”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为今后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2,3]。伴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健康战略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更高要求,卓越医生教育培养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4]。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共同启动并实施了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医学人文底蕴、崇高职业道德、牢固专业知识、全面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的医学人才,这是我国为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而实施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5]。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卓越医生培养”的视角来看,当前仍然存在种种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

方面。

(1)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存在内容重复及衔接差等缺点,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医学人才的培养。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其弊病是基础教育与临床教育脱节而且衔接性较差,在强调学科系统性的同时造成内容重复[6]。与此同时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忽视了医疗保健、疾病康复、社区医疗、疾病预防等知识。

“教师中心模式”仍然是当前主流教学模式,该模式对医学知识传授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生被动接受、记忆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医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差,迫切需要改革[7]。

(2)医学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不足,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亟待加强。近年来受临床医患关系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临床教学环境的变化致使医学生临床实习动手机会受限,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普遍较弱,主要表现在临床基本技能操作不能很好掌握且不规范,临床独立思维和思辨能力不足等。

医学的本质是对人的尊重关怀和对生命健康的珍爱。医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技术水平,更要有博大的人文情怀并具备人文关怀能力。医学教育中德育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但我国目前课程体系中此方面的设置内容明显不足[8]。这就要求医学教育者们从更广博的视角审视医学教育,抓好源头建设,通过价值塑造、文化熏陶、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做好医学生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工作。

(3)医学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医学生个体间发展也不平衡。尽管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院校数量、学生规模、办学形式等方面发展迅速,医学院校和医学人才数量逐步增加;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学科基础差距较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9],少部分学校存在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具体以及扩招数量过大导致的师资和实习基地相对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医学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在同一所医学院校中,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及平台支撑,医学生个体间发展也很不平衡。如何建立有效机制,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良好培养和均衡发展,成长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已成为医学教育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新时期医教协同背景下卓越医生培养的路径探索

“健康中国”战略赋予高等医学教育新的时代使命,而卓越医生的培养则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必需的人力资源。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需要实施全方位教学改革已成共识[10]。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年来进行了临床教学综合改革,探索了新时期卓越医生的培养之路。

1.树立以医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

理念

以人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11]。医学以具有生命、心理和情感的人为研究对象,是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汇渗透的综合学科[12]。医学学科特点决定了医学教育在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通识教育,融入生物、心理、社会、人文等学科知识。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展开和医学育人模式的转变,医生的任务也从单纯的治疗疾病转变为预防保健、防治并重、促进健康,成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者。这一转变对医学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医生要同时扮演健康管理者、医学专家、患者和社区的代言人、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先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能终身学习的学习者等多个角色[13]。因此,未来的卓越医生必将是既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又有深厚人文素养,同时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医学教育者必须树立以医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将其切实贯彻到培养过程中。

2.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发展能力,提升素质,注重人文

医学作为实践性科学,对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有着强烈的需求[14]。以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强化临床实践教学,注重人文素质培育和科研创新精神引导,是培养新时期卓越医生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通过整合全院及社会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开设相应课程,构建了“临床实践、科研创新、人文素质”三维平台,使医学生的临床胜任能力、科研创新精神及医学人文情怀得到了良好培养和显著

提升。

(1)构建临床实训平台,强化医学生临床技能和思维训练。依托国家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陕西省虚拟仿真临床技能教学平台,定期组织系统培训、技能比赛、临床实习巡查等专题活动,强化临床基本技能培训;采用以标准化病人(SP)为载体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评估教学效果;首创以学生为主体的“院级病案讨论”,培养临床思维和思辨能力,提高临床技能与诊疗水平,全面提升毕业生岗位胜任力。

(2)构建科研共享平台,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举办暑期科研培训、开放科研实验室、设立本科生临床科研創新专项基金,鼓励科研创新,加强医学生科研思维启蒙和实验技术培训,提升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3)搭建人文育人平台,加强素质教育。聘请国内外著名临床专家、医学教育家、艺术家作为特聘教授,定期举办人文教育系列讲座,开设医学导论课程,聘请优秀临床医生担任班主任,通过定期班级和小组活动,组织义诊、下乡等进行现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3.以学生为中心,整合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在临床教学改革方面,我们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全面保障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改变既往临床知识本位、专业课程本位的狭窄单一教育观,加强课程整合与课程资源拓展,努力建立临床与基础、临床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从“课程中心”向“学生中心”、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关键转变。打破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器官—系统”为线索整合教学内容,将13门临床主干课程有机整合为12个区段临床医学核心课程,构建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相关学科有机衔接”的课程新体系。整合后减少了重复内容,增进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及与相关学科的衔接,从而使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实践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实现了临床学科间以器官系统为轴的横向整合,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相互渗透以及临床前期课与临床课的纵向融合。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质量教育还必须聚焦于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在临床教学中引入了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法,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院长亲自主持的院级教学病案讨论,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提升医学生学习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先进的技能训练平台和雄厚的临床师资队伍为医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多元学习空间,使其养成终身学习、泛在学习的良好习惯,助力医学生未来发展。

4.建立有效机制,保障全体学生均衡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必将进一步释放,对卓越医生的数量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保障全体医学生的均衡发展也很重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推行“医院/导师双重管理”这一有效机制,由导师负责专科培养和研究方向,医院来负责督促培养计划落实并通过“加强过程管理、组织专题讲座、设立创新基金、提供科研平台”等具体举措,力求使全体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品行等方面都得到提升,成为新时代的卓越医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 2017-10-18.

[2] 施小明. 全球国家健康战略概况及对建设健康中国的启示[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6,50(8):668-672.

[3] 汪玲. 论健康中国建设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J]. 中国大学教学,2017(2):25-31.

[4] 何珂,汪玲. 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卓越医学人才[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1):31-32.

[5] 尹凯,谢娟,李熠,等. 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 西北医学教育,2014,22(3):442-443,496.

[6] 吴健珍,陶立坚. 中美高等医学教育的比较[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32(11):1244-1251.

[7] 高胜利,高淑红. 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阻力及出路[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2):5-7.

[8] 何益群. 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文改革与转变[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3):175-177.

[9] 黄睿彦.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转型中的困惑与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6):801-805.

[10] 赵玉虹,孙宝志.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现存问题的调查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1):13-15.

[1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 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J]. 中国高教研究,2017(5):1-14.

[12] 林爱华,魏东海,纪泽泉. 独立建制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改革[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5):641-643.

[13] 王维民. 实施医学生的全人教育,塑造医师职业精神[J]. 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0):732-734.

[14] 谢向辉,申昆玲,王爱华. 关于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 继续医学教育,2015,29(6):58-59.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本科临床技能培养关键因素解析与规范路径探索——基于学生投入视角的实证研究”(71603200);2015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科生临床技能培养关键阶段的影响因素解析与规范化路径探索”(15BY04);2012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李雁?施秉银?刘昌?黄燕萍?刘华胜?柏宏亮?陈丽梅

虚拟学习社区医学教育论文 篇3:

基于成人学员学习特征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摘 要]成人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不可脱离成人学员自身特点,只有准确无误地把握成人学员学习特征,了解他们想学什么,怎样学,才能设计出合适成人的移动学习资源,从而推进我国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本文从成人学员特征分析入手,根据成人学员学习特征,提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策略,重在提高成人学员移动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成人学员;学习特征;移动学习资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7.041

所谓“移动学习资源”,主要指寄宿在移动通信设备中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如:电子图书、教学视频、音频以及微博、微信、论坛、社区等。当前,移动学习资源在成人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问卷”网站中收集的全国六千多在职成人有关“是否利用移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问卷中发现,有63.2%的成人给出肯定的答案。另外,根据地域划分问卷结果,可以看到身处大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8大城市)的在职成人给出的肯定回答的比例甚至达到了90%以上。由此可见,利用移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是大多数成人学员热衷的学习形式,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弥补成人学员进行学习的诸多不利因素。另外,我国移动学习资源仍然严重匮乏,现有的移动学习资源大都烙有普教化的烙印,成人性缺失,不能保障成人进行可持续的学习活动。因此,在充分分析成人学员特征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十分迫切和必要,它将有利于成人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利用有限时间进行学习;有利于成人在任何地点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其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成人群体降低学习成本,提高习效率和质量。

1 成人学员学习特征分析

1.1 理解能力增强,感知觉削弱

成人的理解能力较青少年较强。心理学研究成果指出:人的思维经历是“感知运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概念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成年期以概念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凭借抽象逻辑思维,成人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并且能够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从而使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之上。另外,心理学家比伦(Birron)发现: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学习上所出现知觉、心向、注意力等方面的削弱的问题。年龄越大,其知觉、心向的感知力和注意能力越差。阿伦伯格(Arenberg)在对言语学习的研究时见到影响不同年龄的差异中速度是最有效的变量,通常年纪大的人会时常因为没有注意到而给出错误的答案,就是说他们可能是有意识但没有反应,而不是不知道答案或判断失误,如果允许成人学员对学习任务自定速度他们就会作出反应,减少忽略错误。除此之外,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识记能力减退,特别是“机械识记”能力(即死记硬背的能力)减退,它只相当于儿童的十岁左右。因此,针对成人的移动学习资源一定要符合成人的学习特征,设计学习资料的呈现方式和速度。

1.2 学习内容倾向实用性

如果说儿童的学习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那么成人的学习则是直接为今天的工作服务的,成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见闻,更是为了更新知识、开阔思维、增强技能从而顺利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成人为适应不断变换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在职业领域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必然会诉诸于学习并将学习与其职业和生计紧密联系在一起。另外,成人学员大都已具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这些知识和工作生活经验是他们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因此,成人学员的学习可以脱离循序渐进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以情景性、经验性、实用性的问题解决策略、方法、步骤等内容为主。成人学员可以把实用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纳入到自己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组织之中“据为己有”。有研究表明,成人学员会有意识加强学习与工作、生活的联系。倾向选择实用性学习内容,并自觉的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成人的学习更多表现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他们强调的不是内容的结构性而是实用性,并且他们力求用最少的时间去学习与个人职业生活所需要、角色变化同步的内容,同时希望今天学到的内容今天就能使用。由此,在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于开发上,必须注重内容的情景性和实用性,例如使用案例的方式呈现知识内容。

1.3 以自我导航学习为主

成人学员不同于在校学生,他们人格成熟,已经由他律阶段发展为自律阶段,自制能力强,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经验,这些经验常常是成人学员的重要学习资源之一。首先,当他们遇到难题或需要汲取某些知识与技能时,他们能确认学习需求,并能够整合需求,确定学习目标;其次,成人能够对环境做出判断,主动寻找和利用有助于学习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料;例如他们会主动结交学习伙伴,寻找相关知识的专家和权威人士,并创造机会向专家和权威人士求教。另外,他们还会购置相关的书籍和电子学习资料以及选择利用移动学习平台中的各种移动学习资源等软、硬件条件。除此之外,成人学员会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成人学员能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积极选择策略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自主选择和设计各种自我激励的方式确保学习顺利推进和保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成人学员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调整和改进学习,以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最后,成人学员还会主动地将学习结果在实践中检验,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实时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研究证实,自我导航学习是成人的主要学习形式,在成人的生活与工作中普遍存在。

1.4 乐于分享和交互

成人承担劳动责任和义务,在整个社会中具有鲜明的角色,具有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关注经验性知识的积累,并深刻认识经验的价值和重要性。他们乐于在交互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闻,补充知识,提高技能。成人的移动学习行为往往是非正式的个性化自主性行为,缺少学伴和导师,借助交互性移动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虚拟或现实的“同学”结成群组,相互合作或竞争,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互补有无,共同进步。同时,通过交互,在“圈子”中充分展示和发挥个人能力和潜力,可以获得认同、归属以及被需要等积极的心理需求。因此,这种“交互”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成人学习中的孤独、浮躁、忧虑等负面心理问题,保证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支持和帮助,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绩效。另外,成人的社会性导致其将与人交互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活动,通过互动形式的学习,不仅可以结识理想的学习伙伴,促进和保持个体的学习行为,还可以获取信息、积淀人脉以及获得其他不可以预知的增值性机会。有调查发现,大多数成人学员都乐于采用交互的学习方式,如:在线讨论、在线辩论、在线提问、在线合作等学习形式。

2 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策略

2.1 界面简洁、易于控制

首先,由于成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因此界面可以采用简洁精练的文字概括重要学习内容或学习安排。其次,介于成人的机械记忆能力减弱,学习材料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情景,将学习的呈现设计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产生“前摄激发”和“倒摄巩固”的积极作用,帮助成人学员记忆。再次,由于成人学员视觉、听觉等功能较青少年时期下降,因此,界面文字的字体字号要以其可读性为原则,保证成人可以进行轻松的辨别和阅读。同时,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依然要以静态文本、图片为主,可以搭配必要的音频降低成人学员视觉负担,并起到引起注意,调动情绪的作用。避免过度使用动态多媒体,繁杂的色彩和不适当的音视频会给成人学员带来消极体验。资源的提示与导航设计要直观、简单,便于操作。有研究表明,移动学习资源的操作界面应该避免PC计算机那样的下拉菜单,而应提供一级“按钮式”界面,可以使用符号代替文字,功能一目了然,降低成人学员阅读等视觉负担,克服成人知觉、心向、注意力等方面的影响。最后,移动学习资源内容的播放应该是可以控制的,保证成人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播放、暂停、重播学习内容,并可以自由设置播放速度、自由放大或缩小资源内容,使成人学员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取学习内容和资源的细节之处,提升其学习效果,减少成人忽略错误的发生。

2.2 内容选择的实用性

成人学员偏爱“实用”的学习资源,进行移动学习的成人常常是带着问题而来的,因此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必须以“实用”为原则,以满足成人学员的学习需要。资源内容的选择要与以现实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设计资源。可以按照专题或案例的方式安排内容,避免采用“由易入难”普教方式。每个学习单元都是一个特定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当解决方案较多时,可以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几部分,尽量保证每部分的内容都可以供成人学员在短时间完成。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首先需要进行调研,总结相关专业人员或爱好者在学习和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将所有问题进行分类、整合形成问题列表。之后,针对问题列表中的问题给出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这里,问题列表中的每个问题均可以作为本课程移动学习资源的一个专题,而每个解决方案就是本资源的一个单元。另外,在围绕问题设计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情景的引入,使得成人学员能够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下认识问题并学习其解决方式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符合成人记忆力保持能力降低而理解力增加的学习特征。

2.3 学习资源可操作

如前文所述,成人学员主要采用自我导向的学习形式,因此在成人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过程中一定注意学习资源的可加工、可建设性。所有学习资源要容许学习者方便的对其进行查找、浏览、复制、整合、保存等,以方便成人学员利用学习资源自主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安排学习进度并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调用。同时,还应该容许学生对学习资源进行补充和修改,改造建设成为具有个人特色的独享或共享的新的学习资源,这些经过加工的学习资源既是学习的新资源又是学习的成果。另外,移动学习资源内容的呈现,要实现可以使成人学员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如成人学员可以通过按键输入、语音输入或手写输入等不同方式获取移动学习资源。以帮助学习者在开展自我导向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充分的学习资源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除此之外,在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当中还要加入为成人学员提供如何更好利用学习资源的帮助信息,方便学习者自主管理和调用移动学习资源支持其自我导向的学习活动。

2.4 资源设计交互性

由于成人学员在移动学习过程中,乐于与人交互、分享学习经验与学习成果,体现出强烈的“社会化”特点。因此,在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交互性资源的设计与利用。可以设计通过声音、邮件、图标、视频等多种方式与专家、教师、学习伙伴、其他学习资料等进行同步或移步交互资源。其次,注重给学习资源添加交互资源的链接,如相关资源内容的社区、论坛、群、吧等,以方便成人学员进行社会性的移动网络活动。另外,还可以为主题学习资源补充助学类型的资源,如提供该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及相关内容的专家、教师、学习者及其联系方式的列表等,使得成人学员在独立移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找到志同道合的学伴以及导师等,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保障其学习的持续性等。

参考文献:

[1]陈维华,董显辉.成人学习的 SWOT 分析及其成人教育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11(33):47-49.

[2]梁日森,蔡诗韧,金惠禅.成人的学习能力和认知心理特征[J].继续医学教育,1996,9(3):34-37.

[3]纪河,麦绣文.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及基本特征[J].中国远程教育,2006(1):20-23.

[4]孔良.从成人学习特点看EMBA教育的教学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1(13):24-26.

作者:孙惠丽 陈维华

上一篇:急性脊髓炎的医学护理论文下一篇: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