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管床带教优质护理论文

2022-05-01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PDA)的接受情况,识别影响接受PDA的正性和负性因素,为PDA的推广及我国移动护理系统的推进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进行现场录音和速记,并运用Colaizz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临床护理管床带教优质护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临床护理管床带教优质护理论文 篇1:

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期望的质性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实践的真实期望,为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现象学方法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对本校2015级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关于临床实践期望进行访谈,全程录音记录,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访谈资料。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出5个主题即临床实践时间、带教师资、目标与内容、考评方法及待遇。结论: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选拔优质师资,个体化设定时间与内容,给予适当补助,综合考评,提升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的质量。

【关键词】 护理; 硕士研究生; 临床实践; 期望; 质性研究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Expectation of Nursing Master Graduate Student in Clinical Practice/MA Meng-ke,ZHANG Pei-li,ZHAO Ji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2):091-094

【Key words】 Nursing; Graduate; Clinical practice; Expectancy; Qualitative research

First-author’s address:Nursi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2.025

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护理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高层次护理人才、促进学科发展的历史使命。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型应用型学科,临床实践是理论联系实践、知识结合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护理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部分。目前我国护理研究生招生对象以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主,他们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不足,随着院校扩招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因此在校期间临床实践的必要性不言而喻[1]。临床实践方案亦应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意愿进行改进与提高。本研究通过记录和分析护理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实践的真实期望,为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方案的改进与完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立意取样法于2015年

12月-2016年1月,选取本校2015级护理硕士研究生10名进行访谈,此时他们已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并在2016年3月进入临床实践阶段。样本量以受访者资料重复出现,资料分析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即资料饱和为标准[2]。纳入标准:(1)本校2015级统招全日制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语言表达清楚,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愿意参与本研究。此次研究将访谈对象按照A-J编号,其中男生2名,女生8名;科学学位8名,专业学位2名;读研前有工作经验者1名,无工作经验者9名;第一学历为本科者8名,大专学历者2名。

1.2 方法

1.2.1 收集资料 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中的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查阅文献[3-8]后列出访谈提纲,提出问题:你对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有什么样的期望?访谈前进行自我介绍并告知受访者此次访谈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访谈时长,研究过程中为保证个人隐私将用编码代替受访者姓名,征得受访者同意后开始访谈。访谈时间与地点以方便被访者为原则,访谈时长约为30 min[9]。遵循自愿保密原则对访谈进行纸笔记录和录音,并记录受访者的表情、语气、肢体动作等。访谈者态度平和真诚,认真倾听,不发表个人意见以防干扰受访者,充分运用Minichiello等[10]提出的引导式有效沟通法,鼓励受访者说出真实想法,并对细节进行澄清与重复,待受访者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再有新内容出现时访谈结束。

1.2.2 分析与整理资料 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及时将录音转为文字材料并结合记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采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资料[11]。认真反复阅读谈话记录,将含义相近的词归类并结合当时语气、表情、动作等提炼出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与标注,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辨别出相似的观点,升华主题概念,返回参与者处求证。然后研究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主题进行重构,使最终形成的主题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2]。

1.3 质量控制 为保证此次研究质量,每位访谈者进行1~2次访谈,研究者在访谈过程中确认与澄清细节问题。资料收集、分析时采用合众法,让研究对象参与到资料分析过程中。请另一位研究者核对主题、编码与原始资料反复进行对比,将得出的研究结果回馈给受访者,核实资料的真实性。

2 结果

2.1 主题一:临床实践时间 临床实践时间要因人而异,根据导师和个人情况设定实践时间并选择集中或分散的实践方式。学生H:“作为科硕,我觉得临床实践3个月就够了,我们主要是要培养科研能力。在理论学习结束后进行临床实践刚好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也能为下一步的科研选题和实施提供启发。”学生D:“我觉得3个月只能转3个科室,时间太短,转的科室太少起不到多大作用,用1年或1年半时间,分散到每个学期去,到毕业时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都不会差。”学生E:“我是专升本考上来的,比其他同学实践时间长,经验稍多一点,我觉得专升本或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就可以缩短实习时间,半年就行。”学生F:“目前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大,不少研究生毕业以后会选择从事临床护理,尤其是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因此将临床实践安排在临毕业时,那样更有利于应聘找工作。”学生A:“我想集中时间实践,因为每个学期都有一段时间要去医院实习的话感觉容易分心影响课题研究。”学生J:“学校定的时间太死板,不灵活。”

2.2 主题二:临床实践带教师资 学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年龄、学历、职称、工作经验与个人素质均有要求,但对工作经验与个人素质要求高于对学历与职称的要求。学生A:“根据我工作和实习的经验,希望跟上有工作经验又年轻的护士学习基本技术,年轻的护士好交流,年龄大的老师多从事行政工作这不是目前我想要学习的。”学生B:“可以由高年资护士带教,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其实这些条件也不是必须的,只要有经验,对学生认真负责就行。”学生D:“对职称没有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最好是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学生F:“至少得工作5年以上吧,工作1、2年的护士或许还在转科,他们自己病情观察能力就不强,能教的也不多,毕竟就半年时间去实习所以想跟老护士多学学如何观察病情。”学生I:“建立临床实践教师指导小组,跟临床大夫学习,加深对疾病诊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实施护理”。

2.3 主题三:临床实践目标与内容 临床实践目标不清,实践内容守旧。学生A:“找课题,练练手,混混也就结束了,最多了解本科室的工作流程和常见病,我觉得应该跟本科实习大同小异。”学生B:“分管患者,锻炼操作能力,参加科室组织的小讲课、知识讲座等,为了找工作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应是1名护士而不是1名实习生。”学生C:“学习各科室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根据个人喜好着重培养能力,不能强制要求完成某些项目与作业,我比较喜欢学习护理管理的内容以及临床操作技术。”学生F:“学会观察病情和沟通,基本技能和操作肯定要学,可以通过参加医疗查房,护理查房和临床病例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H:“在临床操作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等各方面都要提高,打针输液要再练练,但不能跟本科一样跟在老师后面,老师让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老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缺乏主观能动性,每天只是重复性干活。”学生I:“预期目标应该就是学校的意思吧,学校想让我们通过临床工作主动发现问题,寻找课题,我们又不能自主选择实践内容和科室。”

2.4 主题四:临床实践考评方法 采用多样全面的考评方式,将考评融入到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学生A:“可以通过小讲课的方式将自己在本科室学到的知识与积累的经验进行汇报,将自己存在的问题与大家交流,考察我们的表达能力、教育能力。”学生B:“实践效果不一定非要通过试卷体现出来,小讲课也不要限制范围和内容,只要和专业相关的都行,患者满意度和分管患者的护理效果就算考评结果。”学生D:“操作技术和个人能力考评可以融入到我们平时管理患者的细节上,全面真实且有效。”学生J:“我觉得科里的理论考试能帮我巩固理论知识,轻松应对各种考试,出科时严格考核操作技术能规范我们的护理行为,也要考虑学生个人素质和人文关怀等各个方面”。

2.5 主题五:临床实践待遇 多数学生认为临床实践就是去做免费劳动力,对临床实践产生抵触情绪。适当的补助会调动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减轻研究生生活压力。学生A:“我们就是免费劳动力。”学生B:“就算有餐补也行。”学生C:“研究生创造出来的价值应该够一顿饭吧,什么都没有的话大家肯定不想去实习。”学生F:“不用补助太多,一个月几十块或给工作餐都行。”学生J:“有时候跟老师干一样的工作却不能享受一样的待遇。”

3 讨论

3.1 临床实践时间和内容要个体化 对于护理硕士研究生而言,临床实践关系到科研选题、毕业、就业、个人成长等方面,如何妥善安排临床实践的时间及内容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护理硕士研究生尤其是专硕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生源不同,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以及专业方向不同等现状,临床实践的时间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针对学生个体需求,以能力为检验标尺,个体化设定实践时间,摆脱教学计划的限制,充分发挥临床实践对课题研究和就业的积极作用。另外学生要明确实践目标,有目的的自主选择临床实践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操作技能,深化对护理的认知。护理管理者要开拓思维,鼓励学生组织护理查房,参加医疗查房与疑难病例讨论;倡导学生关注护理领域的前沿技术并积极动手探索新事物;临床实践除了轮转内外妇儿科室外,允许学生依专业方向自主选择轮转科室,引导他们走进门诊、手术室、医技等科室拓宽视野,积累工作经验,健全知识体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和单一的床旁式教学,引进师生互动教学、问题导向教学(PBL)、案例教学(CBL)等教育方式[13-14]。亦可借鉴新护士入职培训大纲内容,逐步实现护理研究生培养与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衔接[15]。

3.2 临床实践带教师资选拔经验重于学历 优质的带教师资是研究生临床实践质量的重要保障,我国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护理学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历结构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够完善[16]。因此临床实践带教老师的学历与职称可以视为选拔条件,但应以其工作年限及经验为主要参考依据,综合考虑带教老师的个人素质与教育能力,为更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提供教学相长的机会;建立临床带教反馈机制与奖惩补贴机制,督促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通过对带教老师及学生的双重考评,保留或取消教师带教资格;建立临床实践教师指导小组,选拔临床医师带教护理硕士研究生,参与临床医疗轮转拓宽知识,增进医护了解[17-20]。

3.3 考评方式多样化、综合化、日常化 以考促学,以考促教,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评方法综合考量护理人才知识、技能与素养[21]。采用教学查房考核护理研究生护理管理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亦可借鉴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评方法,采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表、OSCE多站式综合技能考核、模拟标准化患者(SP)、360°全方位反馈评价(多源反馈评价)等方式[22]。出科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出科考核由科室组织,将考核内容融入到日常实习中,而终期考核由医院护理部统一组织,同时考核师生的教学质量。

3.4 临床实践期间适当给予补贴 全面实施研究生自费制度后,使研究生面临着经济和学业两大突出压力源[23]。而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必须要参加临床实践,经济和学业压力更为突出。临床实践过程中,医院和学校应联合建立临床实践补贴机制,减轻学生部分压力,调动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医院和学校也要积极开导研究生进行心理调适,发现临床实践的真正价值,临床实践并不是无偿劳动。

综上所述,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是护理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创新改进固有模式,制定个体化、人性化的临床实践方案,选择优质的带教师资,重视基础并不断丰富实践内容,通过综合性常态化的考评促进师生的双向提高,从而培养出高层次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文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D].青岛:青岛大学,2012.

[2] Britten N.Qualitative interviews in medical research[J].BMJ,1995,311(6999):251-253.

[3]李璐良,赵琳琳,王成林,等.护理本科生成就目标定向与临床实践行为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4):98-101.

[4]王彩芳,闫肖卿.应用德尔菲法制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操作技能框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1):71-74.

[5]薛秀梅,王海燕,丁红华.护士轮训规范化管理方法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68-69.

[6]王友刚,杜娟,柳韦华.国内护理硕士研究生参与临床实践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4):1057-1058.

[7]范宇莹,赵士斌,郭盈.护理本科生就业期望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07):2-5.

[8]杨巾夏,陈翠萍,段霞,等.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7):6-8.

[9]曲成毅,社会心理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24.

[10] MinichielloV,Aroni R,Time Well E Y,et al.In-depth interviewing:principles,techniques,analysis[M].2nd.Melboume:Longman,1995:138-152.

[11]李峥,刘宇.护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58-267.

[12]教育部.护理硕士设置方案[EB/OL].[2013-10-23].http://www.cdgdc.edu.cn /xwyyjsjyxx/gjjl/szfa/hlss/265010.shtml.

[13]康艳玲,刘迎春.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7):845-847.

[14] Kim M,Park S Y.Factors affecting the self-directed learning of students at clinical practice course for advanced practice nurse[J].Asian Nurs Res,2011,5(1):48-59.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部.《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解读[EB/OL].[2007-06-12].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4/201602/b90cabf3478f4761b142819228f5cf68.shtml

[16]张岚,宋婷婷.我国护理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进展及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28-330.

[17]芦山,马玉萍.以德尔菲法构建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临床实践指导教师核心能力框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34-136.

[18]任王丽,商临萍,宋丽萍.导师制在本科实习护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60-61.

[19]赵小凤.关于医师指导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实习的思考[J].中国医南,2015,13(19):293.

[20]曾兢,朱京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学位及临床实践培养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10):884-886.

[21]曾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4.

[22]骆金铠,陈静,谷水,等.北京市属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介绍[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29-132.

[23]梁瑶,黄霞,袁玉艳,等.全面实施收费制度后某高校研究生心理压力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0):1067-1072.

(收稿日期:2016-03-14) (本文编辑:周亚杰)

作者:马梦柯 张培莉 赵将

临床护理管床带教优质护理论文 篇2:

急诊科护士对PDA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PDA)的接受情况,识别影响接受PDA的正性和负性因素,为PDA的推广及我国移动护理系统的推进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进行现场录音和速记,并运用Colaizz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通过分析,提炼出3个主题:护理人员已普遍接受PDA工作模式;接受PDA正性因素在于其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等;PDA功能缺陷、护理人员执行意识欠缺、培训不足及质量控制薄弱是影响接受PDA的负性因素。结论PDA已被普遍接受,PDA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但仍需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完善,以减少影响接受PDA的负性因素。

【关键词】急诊科 移动护士工作站 接受 影响因素

移动护理系统对促进护士走近患者,为患者提供直接服务,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其临床应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越来越普及。移动护士工作站(PDA)就是以医院现有的HIS系统为支持平台,将信息查询和采集延伸到床边,实现了护士工作的实时、适时、限时、延时、量化的管理[1-5],是数字化医院发展的趋势。但急诊患者多为危急重患者,对于急诊科医护人员来说,抢时间就是抢生命,PDA使用会花费一些时间,因此,急诊科护士对PDA的接受情况又如何了?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于2014年1月—3月 进行个人深入访谈,旨在了解急诊科护士对 PDA的接受情况,识别影响接受PDA的正性和负性因素,为PDA的推广及我国移动护理系统的推进提供借鉴。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于2014年1月—3月抽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室护士为研究对象,样本量的确定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

入选护士8人作为访谈对象。研究对象的具体资料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序号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工作年限1 女 23 本科 护士 12 女 26 本科 护师 33 女 27 本科 护师 44 女 29 硕士在读 主管护师 55 女 25 本科 护师 26 女 27 硕士在读 主管护师 47 女 36 大专 护师 148 女 38 大专 主管护师 161.2 研究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方式收集资料,即在自然情景中进行的、开放的、没有引导及暗示的访谈。所有参与者的选择均遵循知情同意原则,访谈前向受访者说明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并协商可否录音,承诺用编码代替姓名,以保护隐私,消除顾虑,取得参与者的理解和配合。访问提纲经过课题组反复讨论,列出重点的开放式问题:①您对PDA的接受情况如何?②哪些因素使您愿意接受PDA?③哪些因素影响您接受PDA?访谈时鼓励受访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访谈时间15-20min,访谈时间由研究对象自己选择,以确保访谈能不间断地进行,并同步录音。

1.2.2 资料分析 访谈结束后,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并记录受访护理人员的非语言行为及其所提供的个人基本资料。按照1-8依次给每位护理人员的访谈记录编序并建立各自独立的文档并打印。访谈结束后即播放录音!将现场记录制作成书面文字材料,运用Colaizz分析程序[6]对资料的细致分析、推理:①仔细阅读所有记录;

②择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④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⑤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⑥辨别出相似的观点;⑦对存在疑问的地方,返回参与者处求证。然后研究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主题进行重构,使最终形成的主题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同1份资料由2名研究者分别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最终提炼出4个主题。

1.2.3质量控制 本研究通过以下途径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①有目的地选样以提高研究的信度;②研究者深入研究现场长达3个月以减少霍桑效应;③资料的分析多次采用合众法进行连续的、反复的分析,并将结果与原结果不断比较对照,必要时返回研究处;④对研究人员进行资料收集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及相关情景理解力和直觉感的培训,避免个人价值观对现象的理解,使收集的资料具有较高的质量。

2 结果

经过深入分析,得出3个主 题,即护理人员已普遍接受PDA的工作模式;接受PDA的正性因素在于其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等;PDA功能缺陷,护理人员执行意识欠缺、培训不足及质量控制薄弱是影响接受PDA的负性因素。

2.1主题1:护理人员已普遍接受PDA的工作模式 随着医院护理移动系统的发展,PDA的功能已趋于成熟化,使用PDA的临床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人员表示已普遍接受PDA的工作模式。3:“刚开始使用PDA时大家不是很容易接受,但是通过不断认真领会、学习PDA应用指南等相关资料,通过医院、科室的宣传、讲解,我们已经普遍接受,而且可以主动去做并熟练应用。”4:“PDA可实现床旁病人信息查询、生命体征录入、条码扫描等功能,我觉得这种工作模式更能适应现代化护理发展,因此我们也都接受PDA的工作模式。”7:“PDA实施了1年,我也经常去科室了解情况,现在护理人员已经普遍接受这种新的工作模式。”

2.2 主题2:接受PDA的正性因素在于其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等 使用PDA的临床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人员表示PDA的优点以及给临床 工作带来的便捷性、安全性使 他们乐于接受PDA。1:“急诊科经常会有突发情况和集体事件发生,患者数目多,但是用PDA扫描腕带上的条码,从而能准确识别患者,避免份所发生的护理差错,所以我特别愿意接受PDA。”5:以前没有PDA时,遇到一些特殊病人,如意识不清、术后等病人就很难实施“三查七对”,可是现在不管是什么病人,只要进行PDA扫描,就可以准确地核对身份,真的能有效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查对的正确率甚至能达到100%,这种安全性让我乐于去接受它。7:“我觉得PDA的实施避免了护士因机械重复的工作而导致判断的准确性下降,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自信心,能够更积极地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个人觉得这些就是护士愿意接受它的原因。”6:我们平时利用PDA对病人的生命体征等信息进行床旁采集,避免了反复转抄带来的差错,省去了手写记录过程,比如以前测量体温需要先转抄医嘱,然后测量体温并记录,最后还要记录在体温单上并绘制体温单,可是现在只需在床旁提取医嘱、测量、记录,而且PDA可自动生成电子体温单,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为什么不接受这种好东西呢?”

2.3主题3:PDA功能缺陷,护理人员执行意识欠缺、培训不足

及质量控制薄弱是影响接受PDA的负性因素

2.3.1 PDA功能缺陷 虽然PDA的功能已趋于成熟化,但是受访者表示PDA的功能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影响护理人员对它的接受。2:“PDA充电后最多可连续使用4h,按每班8h计算,中间至少得充1次电。给患者换液体的时候,PDA正好没电,想回护士站换PDA可又怕患者针头回血只好先换液体了”。2“有时候正在使用PDA进行护理操作,突然提示电量不足,就得赶紧充电,只能借用别人闲置的PDA或者预备PDA。”3:“我认为PDA的存储量不够大,使图像传输受到一定限制,屏幕信息显示量有限,如PDA上的电子体温单查看起来就特别不方便,而且不显示新入院、手术等情况。”4:“我觉得PDA的无线局域网有时信号不稳,容易出现系统故障,PDA登录不上或者登录特别费时,很浪费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急诊科室是抢救患者的地方,时间就是生命,因此这导致接受PDA比较困难。”

2.3.2 护理人员执行意识欠缺、培训不足 使用PDA的临床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人员表示在接受PDA过程中除了PDA内在因素,还存人员培训不足。3:“我觉得有时会发生走到半路或者已经到病人床旁了,却发现忘记携带PDA,而且有时候工作强度大,一忙起来也会忘记使用PDA,次数多了就会让我不愿意接受。”4:“由于PDA是新系统、新设备,难免有时会违反护理常规,比如说我有一次给病人打完针却发现忘记用PDA扫描了,只能赶紧补上”。7:“由于内容设计及搜索方法有别于常规逻辑思路,也与传统的纸质文件不同,而我在科室里是属于年龄大的护士,增加我的认知和学习负担,有时就想反正快退休了,就不用学那么深了。”8:“参加PDA培训的人员少,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未培训过的新问题,这些都会使我们不愿接受PDA。”6:“我觉得在使用PDA过程中,对于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且得不到相应的技术培训,这势必会影响PDA的接受情况。”

2.2.3 PDA的质量控制薄弱 受访者都表示在保证其他因素的同时,护理管理者在提高PDA的接受程度中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可是目前PDA的质量控制比较薄弱。3:“我发现在各个科室没有统一使用PDA进行工作量统计、跟踪控制各项护理指标及绩效管理等,这也会造成护理人员不重视PDA的使用,从而影响接受情况。” 2:“我发现面对PDA信息系统中重要内容丢失、系统瘫痪等问题,没有制定统一的应对预案,这也会影响护理人员对PDA的接受情况。” 6:“我觉得对PDA进行质量控制及质量控制的力度影响PDA的接受情况,如果有一套严格的PDA质量控制标准,护士接受PDA也会比较容易。”

3讨论

3.1 PDA已被普遍接受 提高护士对PDA的接受程度,需要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培训,帮助护士掌握相关知识,了解社会和护理的发展,认识PDA在推动移动护理系统中的作用和责任,自觉实现观念转变,并乐于接受新技术。引进与实施PDA,对全体护理人员是一次考验与挑战,使大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认识、改变了观念。一些年龄大的护士开始不接受,通过护士长带教、年轻护士示范,他们也都能接受,而且做得很好。随着责任包干的深入落实,护理人员对PDA的接受变得更加主动,而且熟练掌握了操作技能。

3.2 PDA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 急诊科护理人员编制少,抢救多,再加上很多都是非武汉市患者,与医护人员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加上护士查对工作量大,人为出错的概率相对较大。PDA的实施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PDA的使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安全性;为护理环节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应强调PDA的优点,激励所有人员积极参与信息系统的构建。为了最大限度实现培训的效果,循环组织数次技术培训,同时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使用流程,保证每一位护士获得足够的信息并正确使用新的系统。受访者还表示PDA在身份确认方面基本上做到了100%准确,将输液、采血、肌肉注射及发放口服药等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张冠李戴”现象扼杀在摇篮中,从根本上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降低了医疗风险,避免了给病人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PDA信息的床旁采集、事务提醒等功能的实现也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面。在当前良好的发展形势下,需要护理人员更清醒地认识护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明确护理人员接受PDA的正性因素并推广,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以创新思路促进医院持久性地发展。

3.3 完善PDA,减少影响接受PDA的负性因素

3.3.1 加强宣教,做好PDA及腕带的维护与保养PDA价格昂贵,电池是最容易损耗的部件,充电次数是恒定的,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应关闭电源,节省电力,有四分之一电量时,应立即充电,这样可延长电池寿命。科室应根据工作量及人员配置,配备足够的PDA与备用电池,制定严格的PDA保养、维护制度,专人管理,保证PDA处于备用状态。工作时间为方便使用PDA应随身携带挂在手腕,如遇操作不便时,可将PDA放于工作服口袋,但是不要和钥匙等锐利物品放在一起,避免损坏扫描窗口的玻璃及仪器屏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细节管理对护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在护理中加强每一个环节质量管理,才能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7]。①腕带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改进,除了文字信息,可以在整条腕带上打印连续的二维码,可使腕带佩戴的松紧合适,降低丢失率,提高舒适度,提高扫描成功率,节约时间,同时可以避免在扫描时旋转腕带

寻找二维码而打扰患者休息。②在材质改良方面应该与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寻找符合临床需求的材料,其材质应不易断裂、耐磨、防水、不褪色、美观、舒适、抗过敏、成本低。③条码粘贴平整。粘条码时应避开瓶底边缘,持瓶手不得用力抓捏,以防瓶身变形条不平整。④条码不能有污损,避免反射光变异,造成识读困难。所以要做好宣教保护好条码。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扫码失败,扫描器有一个扫描窗口,由于有约10mm的焦距深度,能够非接触性地进行读码。若远距离读取条码和码符长度大于扫描器口径时,会导致读码失败。条码符号的尺寸应小于CCD扫描器窗口的尺寸时才能采用它来工作[8]。在工作中熟练掌握扫码的距离和角度,就可以降低失败率并且节约时间。条码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采集信息量大、可靠性高、灵活实用、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对发现问题进行总结交流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技术,正确地保养和维护设

备,并提高工作效率.

3.3.2强化执行意识,加强人员培训 应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的应用意识以及加强其操作方法的培训,以期能更加方便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首先以信息化建设为指导,讲解PDA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优越性,使每名护理人员接受并使用;其次应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各科设小教员,培训内容包括PDA的使用和维护、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包括PDA和PC端各个模块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基本应用。年轻护士大多数能够较快掌握PDA使用,对于年龄较大,接受能力较慢的人员,应加强培训,鼓励使用。可采用集中培训和各病区单独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使每位操作者都能严格执行PDA操作使用规程。另外,还应加强护理安全及相关知识培训。目前,医疗环境复杂,病人及家属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如在使用PDA执行液体扫描签名时,常常因为没有带PDA为病人先更换液体,而没有进行签名扫描。针对这个问题,护理管理人员应该以护理质量为核心,加强护理安全及相关知识培训。为提高护理人员的水平,减少护患纠纷,首先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思想培训,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变人治为法治,通过事例教育大家认识到不执法的后果。

3.3.3 加强错误、故障及预防差错的管理 PDA为电子产品,如发生故障、数据丢失,护理管理上应有应对措施及预案,发生误操作时应有修改的地方。加强安全督导,实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加大对PDA各项流程、规定、制度的检查、考评力度。护士长跟班检查护士应用PDA中一些遗漏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总护士长随时督促并检查护士正确使用PDA,对科室反映的问题及时上报护理部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护理部不定时抽查,对检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疑点组织讨论,做出正确指导。通过每月定期检查及随时抽查,

做到全程动态管理,使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及终末质量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变终末质量管理为环节质量控制,使各项服务质量的技术、管理、过程和人的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对护理工作的宏观控制起决策作用[9],实现质量管理的最大目标[10]。正确使用护理评价系统、准确统计工作量,进行绩效考核。

4结语

急诊科患者病种复杂,各类抢救措施必须及时有效,这不仅需要医生的果断和冷静,更需要护士的紧密配合。抢救过程中药物的使用有时候能挽救生命,但一旦发生张冠李戴的事情,就是几条人命的事情。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临床护士的角度,深入探讨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对PDA的接受情况,以识别影响接受PDA的正性和负性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接受PDA的正性因素在于其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等;而影响接受PDA的负性因素也较多,解决影响护理人员接受PDA的负性因素,今后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国家对医院护理信息系统的大力开展,PDA必将得到大力推广,且在实现护理信息条码化及推进我国移动护理系统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11]。

参考文献

[1]刘立捷,李莼,严静冬.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5):40-50.

[2]余丽莎,余燕波,崔燕萍,等.无线移动临床护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0):84-85.

[3]陈敏亚,沈志强.基于EDA+WLAN技术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23):6331-6334.

[4]张建林.临床移动信息系统在医疗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1,6(2):24-27.

[5]李素红,任爱玲,薛晓英等.PDA与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与发展[J].护理学杂志,2009,24(1):87-90.

[6]张睿,杨莘,王玲,等.老年痴呆患者照顾感受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589-592.

[7]路文.浅谈细节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8,7(2):75-76.

[8]叶仙娥,徐鹏.图书条码识别问题浅析[J].图书馆论坛2000,29(5):41-42.

[9]李素红.我院数字化信息建设对护理工作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2):19-22.

[10]任巧玲.护理质量管理四要素的实施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B):58-59.

[11]韩文英,钟晓丽.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病区护士工作站常见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2A):341-343.

作者:翟伟

临床护理管床带教优质护理论文 篇3:

优质护理服务在烧伤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烧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76.9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烧伤科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护士及医院满意度,极大地提升了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烧伤病房; 应用效果

烧伤科患者由于病因复杂,且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忍受较大的身心痛苦,且患者烧伤后常伴有其他疾病。目前医疗水平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尤其对于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因此,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显得尤为必要[1]。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本研究在烧伤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烧伤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6例,女60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5.45+7.56)岁。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改变护理模式,实行管床责任制:采用小组负责制与个人管床相结合,按年资、职称及工作能力,每位护士负责1~3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实行无缝隙护理,包括基础

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全程护理服务。白天上班实行小组管床,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6~8例患者。

1.2.2实施医护共同查房:护士每天上午提前15 min到病房进行床边交接班,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护理需求。晨间大交班后,管床护士与管床医师进行床边查房。

1.2.3优化入院、检查及出院流程:制定各项检查及患者出入院指引,病区设立“入院患者接诊台”,减少入院患者的等候时间,简化患者出院手续,制作“办理出院流程指引”,张贴于病区走廊中。每月组织住院患者护患沟通会,及时听取患者的反馈意见,并改进工作。

1.2.4设立流动护士站:改良工具车作为护士工作站前移至病房,使护士更贴近患者,主动服务患者。

1.2.5简化护理文书,缩短护理文书书写时间:采用表格式的护理记录,缩短护理文书书写时间。

1.2.6合理配置临床护士,实施弹性排班:本科室临床一线护士配备合理,所有护士依法执业,每位新入职护士均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并经过工作能力评估合格方可独立上岗。大面积烧伤早期给予特级护理,实行一对一护理,保证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到位。护理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调配预案,每天设机动班。根据科内护理人力现状及各病区的工作特点,弹性、动态、合理调整护理人力,以满足患者需要,保证护理质量。

1.2.7夯实基础护理,不依赖患者家属或自聘护工护理患者:修订管床护士工作职责、指引及流程,明确职责,确保落实,每季度对护士进行岗位职责审核。全体护士参与晨晚间护

理,为患者创造舒适、整洁的住院环境;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执行全部护理工作,根据分级护理原则主动为患者提供床上擦浴、洗头、会阴擦洗、口腔护理及翻身等基础护理,做到人人参与基础护理,责任护士100%落实基础护理。为了确保由各层次护士分别为不同病情和需要的患者实施生活护理,科室定期组织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重病护理、生活护理、晨间

护理质量评比,通过多重措施的落实,确保患者生活护理及重病护理质量,实现了“不依赖患者家属或自聘护工护理患者”的目的。

1.2.8深化专科护理

(1)制定相关疾病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及烧伤专科健康教育手册,使健康宣教更加规范、到位和高效。培训护士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2)做好新入职护士培训及带教工作。根据新护士培训带教计划,落实新入职护士导师制,即每名新护士有一名高年资、经验丰富的导师负责带教,由导师对新护士进行一对一指导,新护士跟班学习,既有利于新护士的成长,又杜绝了差错的发生。(3)加强护士查房机制,在疑难、危重患者业务查房中锻炼临床思维。每月组织一次全院危重患者护理联合查房,护士长、护理组长每天进行危重患者业务查房。(4)做好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所有出院患者在出院一周内由管床护士进行电话回访,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

1.3观察指标

运用自行设计计量表,展开患者满意度调查活动,分为四个等级,即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进行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76.9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義(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近年来临床中常见的护理方法,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并强化基础护理,整体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将患者放在首位,落实患者的需求,制定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高效”的服务[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使医护沟通更加及时,护士通过参与医师的查房,及时了解所管患者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各项治疗措施的及时落实。同时,在此过程中,注重专科护理的培训与指导,大大提高了护士临床护理水平,各项工作落实到人,病房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为责任护士角色转变提供了新机会,丰富了责任护士角色内涵,对责任护士的角色承担进行了新的定位[3]。实施护士管床责任制护理,使护士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上升[4],管床护士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通过健康教育的落实,基础护理的到位,促进了护患沟通,患者对护士工作的认可度提高了,也提高了护士职业自豪感[5]。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76.9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在烧伤科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护士及医院满意度,极大地提升了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小兰,何秀珍,杨芳.烧伤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102-103

[2]丰荣,马玉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革护理管理理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11,17(1):89-90

[3]李育玲,王宝珠,李丽红,等.责任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管理中的角色新定位[J].护理研究,2011,25(2):348-349.

[4]张海平,肖梅,王海燕.护士管床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11B):31-32.

[5]黄秀华,王芳,梁凤英,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内科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509-7510

作者:胡聪

上一篇: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研究论文下一篇:城市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发展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