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旅游冠名班中职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中职学校技能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旅游专业为例,介绍了本校在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中职技能教学“四阶段”运作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并介绍了实施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创旅游冠名班中职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旅游冠名班中职教育论文 篇1:

企业学院深度协同的“六个一”育人

摘 要:新时代的专业建设,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成人成长成才。企(产)业学院有效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聚焦于“课堂革命”这一关键环节以深度协同育人,追踪“一个”科学发展前沿、掌握“一本”得心应手的教材、研制“一套”科学的教案、深入“一家”真心用自己的企业、吸引“一群”喜欢自己的学生、打造“一批”属于自己的成果。地方产业升级与行业企业的新需求以及学生与学情的新变化,又赋予“六个一”育人实践以新的时代内容,需不断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关键词:企业学院;利益共同体;“课堂革命”;深度协同育人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指委“第一起外语教改”重点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GZWYJXGG-017);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企业学院的校企协同育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16YB169);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企业学院深度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探究”(项目编号:2018080016)

作者简介:唐祥金,男,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授、企业学院“同程旅游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与跨文化对比;王南南,男,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同程旅游学院”院长、旅游类专业群的企业带头人,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兼人事总监,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党的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专业建设,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成人成长成才。而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模式之一,产(企)业学院已成功衔接起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聚力于“课堂革命”这一关键环节以深度协同育人,追踪“一个”科学发展前沿、掌握“一本”得心应手的教材、研制“一套”科学的教案、深入“一家”真心用自己的企业、吸引“一群”喜欢自己的学生、打造“一批”属于自己的成果。行业企业日新月异的新需求和学生学情的新变化,总赋予“六个一”育人以新的时代蕴涵,总需要基于企业学院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追踪“一个”科学发展前沿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作为市属的省示范“优秀”和高水平院校建设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始终秉承人才培养的“地方性”“职业性”“应用性”原则,背靠苏州这棵“大树”办专业、育人才、接项目、做服务[1],旅游类等专业群坚持携手中国民营500强“同程旅游”等地标名企共建“同程旅游学院”等10多家企(产)业学院,坚持助企入教、助企入研,坚持追踪行业企业发展前沿,坚持在“车间进校”和“企业课堂”中协力育人育才,以确保专业建设的先进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毕竟,作为重要主体作用的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最为直接、最为快捷、也最为生动,并借力于企业学院这一校企平台而及时调整专业与课程,紧贴职业能力的需求导向而更新教育教学内容。从更高层次和更深意义来分析,“适合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2]

在这一深度协同育人过程中,“同程旅游”等企业通过企业学院而持续汲取到所亟需的“人才红利”;旅游专业团队从中也走近“旅游电商”等新业态的前沿,基于APP客户端运营的新模式、新产品、新工艺等也渗透到专业育人全过程。聚力于冠名式、订单式、融入式地深度合作,师生企在接触、碰撞、磨合与调适之中而渐入佳境,慢慢步入“蜜月期”,水到渠成地孕育出“导师制+项目化”的协同育人模式。围绕出境游“日本线”或“邮轮部”等工作情境下一个个真实的项目,校企导师带领所指导的跨年级学生团队一起“做中学”,将企业项目研发中的实际问题演化为教学内容,通过合力完成这些企业项目以共图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在常做常新中力求理论讲授“必需够用”、实际操作紧随行业企业前沿走势。该合作过程中凝聚而成的师生企混编团队,既是企业的项目(技术)团队,同时,也是学院的教学(创新)团队。类似这样校企抱团跟踪和服务产业前沿,恰是“同程旅游学院”等企业学院的一大优势。

二、掌握“一本”得心应手的教材

上述模式中的“项目化”,侧重于“做什么”和“怎么做”,以追踪旅游产业和“同程旅游”等龙头企业的最新走向,并助力旅游类专业群“紧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3],而“导师制”则聚焦于“谁来做”。换言之,教材的鼎固革新,靠校企导师;教材是否能得心应手,也得靠校企导师。“同程旅游学院”等10多家企业学院,既构筑起“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作为重要主体参与”的多方协力育人“利益共同体”,还弥补了我们现行的课堂、也就是现在的育人模式与一线岗位(群)之间互为脱节等诸多不足,更引领着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来重新审视现行的育人观、成人观、旅游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等,并以“同程旅游”等典型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来一次“教材革命”。

其实,以校企教材为切入点的“导师制”,一直是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关键所在。教材內容只有真正关注行业、企业、岗位的需求并始终注意与之对接,课证(赛)融通、理实一体、学做结合等才有可能永葆“源头”和“活水”,学生(徒)学完这门课程才有可能掌握一门技术,教师指导技能大赛、带专业社团、做企业项目,都会成为“磁铁”和“光源”,落笔之处尽显专业自信和企业素养,言行举足之间全是满满的正能量,尤其是企业案例和鲜活的素材,皆亲身亲为而得心应手,随手拈来而举一反三,教师讲得自如、学生听得真切,轻轻松松之间将产业前沿元素融入课程标准、将真实工作情景融入教材内容。正因为如此,学院坚持每5年让每位专业教师脱产进“同程”等紧密合作企业、完成6个月及以上的企业实践锻炼。同时,通过“学院理事会”及其专委会,还有“同程旅游学院”等10多家企业学院及其专业群“双选会”“校企活动月”和“课堂开放周”等系列活动,企业高管团队、时代工匠、劳动模范、姑苏人才和技术能手等常年不断地上讲堂、下班级、进宿舍。育人先育己,每一位校企导师都肩负着育人之天命。

三、 研制“一套”科学的教案

“导师制+项目化”并不总意味着校企导师简单地从企业那承接项目,而必须事先有充足的企业调研,研判好技术市场的行业走势,再精准地对接项目,也才有可能从中研制出科学的教案。基于问题导向的教案设计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一端始终链接着职业岗位(群)。借助于“同程旅游学院”这一平台,“同程旅游”等深度合作企业从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的高端和前沿融入旅游类专业群“六个一”育人,将主体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养与营销技能嵌入教学设计,内化于“同程菁英班”“日本专线班”“同程(准)店长班”和“五星冠名班”等日常教学之中,并贯穿大学3年全过程,以协力共育苏州“全域旅游”所需的一线“主管”及以上岗位人才。作为旅游大市,苏州2016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2 000亿元。2017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5 472万人次,总收入1 157亿元,同比增长12%。据统计数据显示,苏州旅游收入近10年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2017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地市级20强,苏州位列第一。“大旅游时代需要我们开发出更多具有附加值的相关产品,这都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3]换言之,深度合作企业急需什么人才,这些主管及以上岗位人才急需什么技术技能,旅游专业群就开发什么课程、教案就怎样来设计。“同程旅游”等企业转型和創新驱动走向哪里,“地方经济社会的增长点在哪里,专业群就办向哪里;专业群育人实践不仅跟着社会跑,甚至还要领着社会跑。”[4]

科学地设计教案,另一端也是至为重要的一端,始终链接着学生。旅游类专业群的新生,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虽然其中只有7%左右的生源直接来自苏州,但经校企导师3年的精心雕琢,再辅以大一的“识岗”、大二的“习岗”、大三的“顶岗”等一以贯之的专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熏陶,学生提前融入企业文化,始终紧贴就业的主体岗位来学做创,及至3年毕业80%的毕业生有能力留在苏州就业、其中76%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外资外贸企业发展,这恰是市属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的主要贡献。校企共建企业学院,旨在协同各方和合作育人。借力于该校企平台,携手合作企业共同招聘的博士团队,还有下到“同程旅游”等企业实践6个月的专业教师团队,一直与合作企业“捆绑”发展、一直与绩效考核紧密挂钩。学生就业的主体岗位指向哪里,教案设计就走向哪里;学生大多倾向于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就选择相应的方式方法。只有以98后、99后、00后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助力苏州地域文化进校园、旅游产业文化进专业、行业规程进课堂、岗位规范进教程[5],教案设计才会更“接地气”、也才会更生动有趣。

四、深入“一家”真心用自己的企业

“导师制+项目化”模式在旅游类专业群的深耕细作,其核心要义在激活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在激发企业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育人之始终。作为已挺进中国民营500强和服务100强的深度合作企业,“同程旅游”除了“在线旅游”等新业态之外,还在全国建成330多家实体门店、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亟需一大批具有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更根植中国大地和文化、又懂外语的一线人才,所以一直携手旅游类专业群共建“同程旅游学院”,人才共育、专业共设、课程共开、教材共建、实训共担、师资互聘、文化共融、党建优势共享。聚焦于“旅游顾问”等岗位群需求和“做中学”混合式教学设计,“同程大学”在线课程和企业资源还对“日本专线班”“同程(准)店长班”“同程菁英班”等订单班师生开放共享。仅“客源国文化”这一企业课程,就汇集了20多个国家10 000余分钟时长的视频音频等教学案例,已借助于“同程旅游学院”的线上线下共享平台嵌入至课程模块,共助出境游主体业务及其邮轮部、日本线等主要技术领域和关键技能的“技术革命”。

这场“技术革命”的主线是企业学院协同育人,主导力量是师生企团队,主角则是校企双带头人和校企双导师。“同程旅游学院”自2014年成立以来,还共招共用共育博士并在企业共建“顶岗”实践工作站。旅游专业团队已有半数以上,分批进站并赴“同程旅游”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一线脱产实践6个月。这些率先走出“象牙塔”的专业教师,与“同程”实体门店的店长和旅游专线的业务经理等一起跌打滚爬,在接单下单和带团跟团等实战之中,协助企业优化旅游专线、协力破解技术难点、在乎每位潜在的客户。由此,授课的教材不再仅仅囿于课本,更多的则是一页页校企导师合作开发的“讲义”,或是一张张旅游线路的设计图,或是一份份出团的计调单,或是一个个回访客户的电话记录薄。课上所讲授的内容有声有色,80%来自企业一线和技术前沿;最终受益的是学生,他们提前走近企业、了解职业、适应岗位,迅速成长为深受“同程”欢迎的准职业人。

五、吸引“一群”喜欢自己的学生

基于企业学院的“导师制+项目化”育人模式,初心是让来自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能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教导、辅导之下共商大学3年生涯规划,就一届带一届地跟着导师做项目,心里始终有专业的课、眼里有就业的岗、手上有职业的证,学做人、学做事、学技能。作为旅游类专业群的企业带头人,“同程旅游”党委副书记兼人事总监连续4年坚持参加“同程(准)店长班”“日本专线”和“同程菁英班”的毕业典礼并颁发“同程奖学(教)金”,连续4年坚持给每一届新生上“大学第一课”,始终让这些“95后”小鲜肉们第一时间就领略到有2 530多年积淀和底蕴的苏州文化、苏州“全域旅游”和“拥抱变化”的同程文化。“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和“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等时代风尚,也润物无声地滋养每一位“同程班”新生心田,口口相传于家长和中学师生之间,并吸引更多的中学学弟学妹提前感知和喜欢上苏州和“我在乎你”的学院精神,最终也来投考苏州和学院。

当下,“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生子女群和最大的网民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以往大学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6],要真正打动和吸引一茬又一茬喜欢自己的学生,除了靠专业的学识、职业的素养、企业的优势资源之外,还得来一场触及灵魂的“心灵革命”。从步入大学后第一顿饭、第一个觉、第一堂课、第一次社团活动、第一次主题班会、第一次进企业“识岗”等,学生都能时时处处地感到温暖、温馨和温情;课堂上来自“同程”一线的教案设计、进出校门时保安的规范管理、食堂里、楼道上和文印店的温馨服务,点点滴滴都让学生感到被在乎、被关爱、被尊重;校企导师一个点头、一次微笑、一点赞许,犹如寒冬里的一缕缕朝阳,都让学生被关注、被激励、被感化。徜徉于校企校地文化深度融合的校园,扑面而来的是全程全员全方位全心全意育人的气息。及至大学3年求学之路,师生企始终风雨同程,真情地“把每一位学生当成自己孩子来培养”,真心地以爱来唤醒爱、共育匠心。

六、打造“一批”属于自己的成果

“导师制+项目化”在旅游专业群的创新实践,首要的成果在人才培养。事实上,高达91%的2014届高职毕业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的生源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出于“企业学院协同育人”这一立足点和根本点,校企导师全身心地参与3年学业、就业、创业和“三室”学习及“三岗”实践,全方位地辅导学生聚焦“就业的岗、职业的证、专业的课、技能的赛、职场的训”来追梦、逐梦、圆梦、梦圆之道[7],全过程地指导学生既上好专业的课、又考取技能的证,更锻造品格、磨炼意志,更浸润于校企校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养成全球眼光和家国情怀,最终凭一技之长和出众的职业素养留在“同程”高端就业,并很快走上适合自己的岗位,如期达成“三年苏工院·就业在苏州”的家庭梦想。这对每一位校企导师而言,属最为欣慰、最有尊严的育人成果。

怀着“视他人子弟如自己儿孙”的在乎和情愫,这样的校企导师也一定格外在乎合作企业、在乎企业学院。当下的学生、明天的“同程人”还有企业,也一定同样在乎这样的校企导师。除了来自千家万戶的学生和3年后融入千家万企的“准职业人”等育人成果之外,校企导师坚持以专业和专长服务企业,只要稍假时日,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领域也一定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成果。师生企专注于一个个企业项目,或帮一线企业化解技术难题,或凝练特有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慢慢认可你、在乎你、信任你;下次遇到问题还会再找你。同时,企业也会通过企业学院这一平台来推荐你,你与企业的合作自然就会加深,你在业内的影响就会逐渐扩大,社会对你的依赖性就会越大,你的存在价值就会越高。所以,校企导师应沉下心来潜心育人,坚持想企业之所想,坚持以立德树人和服务社会为己任,坚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总之,专业是人才培养最大的战术单元,也是最小的战略单元;专业又是课程的结合,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关键在教师。作为“课堂革命”的主导者和责任人,校企导师“六个一”育人永远在路上。新时代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成人成长成才寄予新期盼,“同程旅游学院”等企(产)业学院的深度协同育人,还呼唤制度上的激励与权益上的保障;紧密合作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还有待在“六个一”层面的深入挖掘,以更好地顺应行业企业的新需求和学生学情的新变化。

参考文献:

[1] 李雁,李锦.背靠“大树”如何“乘凉”——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盘活资源育“匠心”[N].光明日报,2016-07-26(06).

[2] 葛道凯.“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N].光明日报,2017-12-14(14).

[3] 唐祥金,周琴.基于高职应用外语专业群的“一本四联”育人机制[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1):92-96.

[4] 唐祥金.“日本专线”旅游国际化人才的订单式培养[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7(4):131-135.

[5] 成秀萍.订单式共育涉外酒店“主管班”的创新实践[J].中国职业教育,2017(13):64-66.

[6] 田延辉,邓晖.培养什么样的人 办什么样的大学——对话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N].光明日报,2016-12-29(09).

[7] 唐祥金.商务英语专业“岗证课赛训”育人的创新实践[J].职教通讯,2017(8):14-18.

Key words: enterprise college; a community of shared interests; “classroom revolution”;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责任编辑 秦 涛]

作者:唐祥金 王南南

创旅游冠名班中职教育论文 篇2:

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生技能教学“四阶段”运作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摘要:中职学校技能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旅游专业为例,介绍了本校在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中职技能教学“四阶段”运作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并介绍了实施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技能教学 “四阶段”运作模式 设计 实施

一、中职学校技能教学现状

随着企业新型学徒制在浙江省中职学校的推行,中职生技能教学有所改观,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低效

以笔者学校旅游专业为例,大部分专业教师没有参加过系统的技能培训,个人职业生涯也缺乏规划,工作状态往往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导致了对实践技能教学工作的特殊性理解不够深刻,专业技能和技能实践教学专业方法欠佳,而只能应付浅层次的、多而杂的课堂教学。本专业教师在面临一些重要的教学任务,如高三技能教学、各级技能比赛等教学任务时显得力不从心,导致教学成效较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效果较差。

2.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空白,学习主动性不强

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是全区中考成绩“最后者的集合”。大部分学生只是觉得好玩才选旅游专业的,根本不知道这个专业有哪些实践技能,需要哪些专业素养。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以致兴趣浓厚的学生少之又少。

3.学校在技能教学中常常强推所谓的校企合作模式

当前校企合作现状其实是在没有经过校企双方共同探讨和规划的情况下,强行规定学生必须依照指定的技能学习模式到指定的企业去实践锻炼,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一做法最终导致不少学生产生严重的精神压力,学习积极性明显受挫,学习效果直线下滑。同时,企业也难以实现自己已设定的目的,致使校企双方的积极性都受到严重挫伤。

4.合作企业参与技能教学的热情不高,往往敷衍了事

由于没有经过雕琢,初入企业的学生无法达到企业正式员工的要求,且要占用企业的场地、岗位,大部分企业认为中职生进企业实属“添乱”,只会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学校专业教师精心制定的各项技能的学习模式,企业大多不会主动参与探讨。在学生进企业实习的过程中,自然无法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许多项目往往被随意“打道回府”,大大削弱师生好不容易被鼓动的士气和积极性,严重影响教学实效。

为了破解上述不利局面,切实推行好企业新型学徒制,学校旅游专业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和专业特色,于2016学年开始试行技能教学“四阶段”运作模式,取得了理想的实践效果。

二、“四阶段”运作模式的概念界定

“四阶段”运作模式是中职学生技能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在此模式中,一个或几个班级打通,根据自荐或他荐,由班主任、专业教师、企业骨干对学生进行层层选拔,选出能学能教的楷模,作为这个班级的亮“点”,再把这些亮“点”,形成一个“优+”组合,搭建一个精英“群”。这个“群”中“点”再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与其他的同学连成各种各样的辐射状的线条,形成教与学的关系,以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这样“点”“群”“线”形成了一个全面参与、人人好学的大“面”(见图1)。

三、“四阶段”运作模式的实施

1.选“点”

中职教育最突出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优秀的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出立刻适应职业岗位、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初三毕业刚刚加入中职的学生往往相对盲目地选择了某一专业,专业概念似懂非懂,专业技能空空如也,职业素养知其大略,职业生涯规划盲目空洞,再加上不少职高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制力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科学,又普遍存在学习焦虑和恐惧心理。鉴于以上原因,要想短时间大规模地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那是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将选“点”作为模式的第一环节(起点),因为它是支点、基点、热点、爆发点。

经过学校教学线、旅游教研组、班主任、合作企业代表的反复斟酌,确定选“点”的要求有以下三条: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随机应变能力。

以“开元”冠名的16旅游(1)班为例,全班共40人,在班主任、专业教师的极力推荐和学生的毛遂自荐下,产生13名候选人。这13名候选人经过导游讲解、微课自学、自创餐巾折花、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测试,产生8名“优+”学生。这8名学生自豪无比,充满正能量,跃跃欲试,成为第一阶段所选的“点”。这些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乐学愿学,比较容易快速成才。

2.建“群”

所謂建“群”,就是把教师、企业员工、优秀毕业生、竞赛参与者这些师傅们最先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即“点”组织起来,形成团队的力量,搭建“小师傅培养平台”。这些“小师傅”平时通过微信群、QQ群或面对面群聊,突破技能操作的疑难点、寻找创新创业的新途径、探讨传授他人的方式方法、确定组织训练的时间地点、承担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辅导。

例如16旅游(1)班的小师傅们为了帮助2017年杭州市中职旅游专业中餐摆台学生凌志钢的十朵餐巾折花的创新,绞尽脑汁,耗尽每天课外活动的时间,研究探讨,动手试折,百般甄别,如经过改良的“孔雀开屏”总体感觉更挺拔、精致、逼真,推折折数从17折改为15折,长宽比例更协调,与餐具尺寸大小更匹配。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们获得了杭州市中餐摆台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可见,这一“群”体,在学习知识、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旅游专业相关职业技能,且与职业精神的培养高度融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随之增强。

实践证明,我们搭建的“小师傅培育平台”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让刻板的动作浸润了崇高的文化。

3.连“线”

连“线”的过程,即所建的“群”中每一个能干的个体根据各自的人际交往、所在班级的位置分配、所在的寝室人员安排等情况自愿组合的一个小团体。这个小团体一般由5位同学组成,各方面能力参差不齐。他们或是闺蜜或是兄弟,或是同桌或是室友,或是老乡或是亲戚,彼此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以致小团队有着超强的凝聚力,一起学习高效有趣、默契十足、互帮互助,其中以学有所成的第一阶段选的“点”为核心成员,通过他的心口传授,让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也能快速掌握这一技能。这个小团体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取学习、练习、考核、顶岗实习的时间,学习内容和进度、学习地点、实习顶岗岗位等由核心成员和各个成员自行商量决定、私人定制,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如16旅游(1)班经过自荐他荐、层层选拔出来的8个“点”,组成了一个“群”。其中一个“点”,小赵,精明能干,学习积极性超强。班里有另外4名同学小吕、小许、小余、小吴都与他连成了“线”,其中小吕是他的表弟兼好友,小吴是他最好的室友,小许是小吴最好的朋友,小余是班里相对笨拙一点的学生,但人缘不错,大家都乐意帮助她。5位同學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正面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帮助,类似于西天取经的师徒几人,各有千秋,只要“点”一声令下,大家都学习积极性很强,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当他们处于学习兴奋点时,创造力就会被随时激发出来。此时他们不仅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而且有超越意识,始终不满足于教师提供的技能方法,倾向于想出新颖的或与众不同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以“点”小赵为核心的各条连“线”中,尽可能地给他们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他们自始至终参与到技能技巧形成的全过程。这条“线”的成员自己组织了一个社团“淘学旅行社”,主动承担了今年杭州旅游专业创新创客比赛的任务,并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4.成“面”

各种各样的“线”,汇聚成一个简单的“面”。“面”中的精英就是第一阶段选出的精英式亮“点”,各个亮“点”构成一个耀眼的“群”体,“群”体中的每个亮“点”又辐射出多条各具特色的“线”。这个简单的“面”中,包含着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精明能干的企业师傅、能谋善断的学校教师,而企业师傅、学校教师、亮“点”学生构成了整个面的“导师”。三师共育的“四阶段”教学模式,推倒的不仅仅是一堵砖墙,而是一堵心墙,树立了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扛起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大旗。

四、实施成效与反思

经过近一年“四阶段”技能教学模式的操作,学生技能学习快速高效,职业素养有效积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清晰可达。专业教师与时俱进,掌握行业动态,更新教学方法,综合能力显著提高,个人魅力快速提升。企业经济、政策、社会、人才利益尽显,校企之间从表层合作、形式指导到深度合作得以实现,师生学习共同体正悄然诞生。

1.学校

(1)学生。第一,职业技能稳扎稳打,综合素养大幅提升。通过“四阶段”长时间企业与学校的“进进出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幅提升。如2016学年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中,笔者学校分别有2名学生获得杭州市一等奖、二等奖,另有2名学生获得杭州市三等奖;学生社团“淘学旅行社”获2017中国(杭州)旅游创客大赛三等奖;2017富阳区导游比赛中,2名在校生胜过在职导游,获得两个一等奖。

与此同时,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如近三个学期旅游专业的学生三好学生、“第一技能标兵”、各类文化娱乐等评比的总量递增速度如图2所示。

第二,职业素养迅速积淀,就业、升职空间大大提升。受旅游企业大环境,尤其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耳濡目染,旅游专业的中职生旅游职业素养得到有效积淀,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据问卷调查信息显示,之前80%左右的学生就连模糊的职业目标都叙述不清楚。自从2016学年实施“四阶段”运作模式以后,90%的高一新生都能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职业意向,有些甚至描述了特定的工作岗位及近三年的个人职业生涯。

由此可见,只有真实的企业环境,才能让学生身体力行地了解旅游企业的人才培养观,才能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地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更有效地沉淀其旅游职业素养。

如16级旅游(1)班的学生说:“以前从来不知道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是这么布置的,空间布局有那么多的讲究。经过岗位实习,我明白了不同宴会不同的布置方式,掌握了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并能独立胜任各项工作。我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明显提升了”。

就业问题迎刃而解的同时,优秀学生的升职空间也得以拓展。如杭州市中式铺床一等奖获得者,经过酒店、学校的百般锻炼,从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即使还是一名未毕业的在校生,就有几家五星级酒店争相请她加盟。国际贸易中心大酒店的人力资源总监说:“这样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很强,工作上手很快,创新能力还特别强,铺夜床的想法实在太多了!非常期待签约这样的毕业生!”

(2)老师。第一,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动态,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专业教师来回于学校和企业,且在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领导的近距离接触,以及与一线员工的互动交流,深入了解了企业的运作、用人标准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能结合旅游市场动态及时做出反应,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和方法,设定明确目标,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过程无缝对接,进一步丰富和创新教学模式,以便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让企业看到学生能用、可用的一面,加强企业合作的参与积极性,使合作过程具有时效性和灵活性。

第二,观念转变,综合能力提升。通过校企联合教研活动,通过具体的挂职锻炼、顶岗实习,教师的行业知识得到拓展,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专业教师实现了转型发展,为旅游专业实践技能教学提供了一份“示范样本”,并担负起培养德技双馨优秀现代职业人的重任。多名教师参与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校本教材编写、课程标准撰写、实训室建设等工作,将旅游专业打造成精品职业教育品牌,引领富阳区职教中心开拓出划时代的职教风采。同时,在不断铿锵前行的道路上,职教中心旅游专业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路高歌猛进,这一年斩获荣誉无数,先后获得多项殊荣。

2.企业

(1)经济利益凸显,政策利益共享。校内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培训、练习的场地;优秀的师资力量、学生技术能手壮大了旅游企业科研团队的研发力量,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企业的技术更新,增加了产品和服务的技术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旅游企业特有的季节性特点显著,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的顶岗操作,大大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这些最终都表现为旅游企业经济利益的收获。政府部门为合作企业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也给企业带来了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宝贵财富,增强了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实力。

(2)社会利益既得,人才利益拥有。校企合作能极大地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因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凭借其品牌效应而提高社会声誉,大大提高其市场份额。同时,中职学校凭借其既懂理论又精通实际操作的师资力量培养出旅游企业所需的生产、服务与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正是企业急需的。若学校无法及时输送,企业就得花重金自己培养、回炉,耗时、耗力、耗财。在旺季已有员工不够用的情况下,一群充满生气且廉价的实习生努力地工作着,也算是解决了一大难题,正好弥补了学校企业之间天然的剪刀差,实现双赢。

“四阶段”技能教学模式的运用,学校和企业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接下来还有不少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如校企双赢的利益长效机制如何更好地量化、模式化,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能否长期合作,教学成本如何降低,从待遇、企业文化与关怀的角度如何让学生忠诚于某一企业以减低人才流动,都需要不断地实践、总结、实施、探索。

作者:徐淑华

创旅游冠名班中职教育论文 篇3:

中职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研究

摘要: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优化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认真开展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创新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主线更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建立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建设一体化实训环境,依托职教联盟促学校大跨越发展。

关键词:特色  服务业转型  企业需求  工学结合  职教联盟

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我校”)是以新乡市信息工程学校为依托,优化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利用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品牌和国家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的扶植政策优势互补,将新乡市七所中职和厂办技校进行实质性的教育资源整合,组建成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几年来,学校认真开展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1 学校定位更加明确,办学特色不断彰显

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师广泛调研,确定了“培养成、送出去”的育人目的,确定了“走双主体培养之路,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向服务业转型”的专业发展方向,确定了把我校建成“新乡唯一、河南一流、全国知名”的中职学校目标。确立了从就业和升学两方面入手,以工程技术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适应地方经济各领域人才需求的特色发展方向。建立起以职业生存培养为目标的专业“技能班”,以特定企业为目标的“冠名班”,以技能深造为目标的“高职班”,以学识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教育“高考班”的四大教学框架。

2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创新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五对接,即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要真正实现这“五对接”,就要切实加强校企合作工作。我校始终坚持校企的深度合作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障这一理念,紧紧围绕新乡市的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寻求与省内外知名企业、乃至国际企业合作,将职业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与生产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以前我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实习时,一般到市内各大旅行社进行实习,经常遇到管理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我校引“中原国际旅游集团新乡分公司”进校园,构建了“校中企”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地处旅游资源丰富的中原城市新乡市,南太行及周边省市有风景秀丽的资源,学生依托中原国际旅游集团进行专业实习,有了真枪实战的锻炼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在真实的旅游跟团带团的过程中培养了职业意识。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校企共建解决了经营场所的问题,为其正常经营提供了保障。我校的其他專业也都进行了企业引进或建立了校办企业,如学前教育专业成立了新乡市百慧幼儿智能开发中心(与台湾百世教育集团共同经营),美术专业引进了朗玛摄影化妆中心,电子商务专业引入了上海沪江网校课程运营中心,数控加工专业成立了数控实训加工中心、纳入新航集团与新机集团等,真正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顶岗实习。

3 以企业需求为主线,更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话中说:“职业教育只有学会了与行业、企业对话、对接,按照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才有出路。”我校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注重企业需求,深入新乡市的众友电子科技公司、国祥计算机服务部、中原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新飞集团、新航集团、新机集团、科隆集团、金龙铜业、鹤立幼儿园、鸿翔二幼三幼、卫滨区实验幼儿园等多家企业进行调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专业需求,确定本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和专业设置,从而使学生在校的专业训练适合社会需求,使学生的就业渠道畅通无阻。

3.1 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

多年来我们学校的专业大多是延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课程设置,专业分为计算机、机械汽运、旅游、商贸、幼师等五个模块、14个专业。机械制造类有车、焊、钳、铣、数,以及汽车应用与维修,计算机类有计算机应用、网络与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类有酒店旅游、茶酒艺术、商贸物流、会计营销;艺术专长类有运动训练、休闲体育、美术、化妆;师范类有学前教育和幼儿师范;学历教育类有对口升学和3+2大专班。

首先在优化专业结构方面,我们把现有的14个专业整合为现代服务和高端制造两个大专业板块。现代服务类主要包括适用于各类窗口服务、迎宾礼仪、空铁乘务、休闲健身体育、呼叫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类人才;高端制造类主要包括数控机器、计算机应用、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把原有的五大专业部分解为七部五中心,方向更明确、特色更突出。这些不仅是学生喜欢的能够体面就业的专业岗位,更重要的是产业转型升级所急需的人才支撑,有大量的岗位需求,真正实现了招进来送出去。

3.2 对接岗位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

我校通过大量企业调研、分析得出,我们职业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两个方面教育。

3.2.1 用实战性实习建立“零距离”上岗的直通车

以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为实现电子商务技术与职业岗位对接实训教学模式,我校建立了沪江网校课程运营中心、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呼叫中心、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淘宝商城实习基地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在淘宝网上开设店铺,把商务网站、网上银行与支付、网络营销、网页制作、网站安全维护等实训项目,在网店的设立、营运实践中得以连接和强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仿真教学”和“零距离”对接岗位。

3.2.2 用项目教学对接岗位要求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就业,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带有明确的目的进行学习,是项目教学的根本要求。为此,我校通过企业调研、社会调查、学生学情分析,按岗位能力要求设置教学项目。例如:将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按工作流程和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划分成三个模块(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将电脑网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课程作为交易前模块;将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网络营销、电子支付与结算、网络安全技术等课程作为交易中模块;将现代物流、客户关系等课程作为交易后模块。

正是利用了项目教学和实战性实习,按照岗位需求设置教学项目,督促学生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会岗位必需的技能,这样学生既有求知的好奇感,又有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带动我校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突飞猛进。

4 以建立培养机制为重点,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要求,近几年来,依托新乡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的优势,我校派出了5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不同企业的顶岗实践培训,使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这些教师在企业中进行顶岗实践,不但提升了实践技能,还更新了职教观念,丰富了实践经验,掌握了行业趋势,提高了教学、生产、实习的指导能力;为我校师资培养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新路子,为实现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学校通过“出重拳(高投入培训教师)、建机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砸理念(选派教师赴德国、奥地利、香港等地学习进修)、强师德(师德建设工程)、创品牌(打造品牌专业教师)”等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5 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建成教学做一体化实训环境

《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豫政﹝2012﹞48号)指出:“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政府、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的共同责任。”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我校在创新办学模式方面,采取了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将实习实训基地建成商教两用教学基地,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不仅可以体验到就业后的真实场景,同时还为相关企业开展了经营。比如电子商务实习实训基地,我们引进了江苏德业电子科技公司的电子商品的电销业务,呼叫中心承接了职教联盟内部企业的电话咨询和售后服务业务,这些学生,在上学阶段就能熟悉企业的情况,只要学生有意愿,就可以百分之百到合作(联盟)企业就业。我校数控加工专业与企业对接,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外承接项目,利用校内生产性实习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生产;对内进行教学实训。学生实训掌握了岗位技能,培养了职业意识。近几年,数控专业与市内1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了中海威、大型机床厂等企业。

我校还与南京创维、纬创资通、美的集团芜湖制冷公司、富士康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践基地,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进企业顶岗生产实践,对生产技术的各种关键岗位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和技能训练,增加学生的生产实践经验;真正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岗位规范、管理制度、生产技术,以及企业文化等,也学到了行业领域的前沿技术。

6 积极进行职教联盟,促进职校大跨越发展

在发展职教联盟方面,主要依托特色专业,大量联合相应企业和行业协会,组成多法人联合体,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对口教学、定向就业。同时,為适应中职学生继续升学需求,还引进了一批优质高中,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升学教育。有四中网校,沪江网校K12平台,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按照普职融通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我校现挂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河南省新乡市一号美术学校、新乡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互联网教育研究中心、上海沪江网校新乡学习中心、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新大驾校培训基地等六个牌子,这些都是我校经过大量的调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根据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引进、组建成立的职教集团成员;从而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起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我校还与江苏德业电子科技公司、中原国际旅游集团新乡分公司、新乡商会大酒店、新乡新航集团公司、美的集团、新乡化纤集团、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创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等二十几家企业行业联盟,通过校内教学工厂和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还走出国境与法国教育促进集团合作成立“中法职业教育基地”为学生开拓视野、跨境就业提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文华.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需求接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

[2]吴小明.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探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3]金旭东,等.学校特色发展实践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2.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07-29.

基金项目: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2012年度重点项目“关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思考”(主持人:李松林,项目编号:ZJA12016)。

作者简介:李松林(1960-),男,河南新乡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改革。

作者:李松林

上一篇:过程教育哲学高中英语论文下一篇:高校美术教育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