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的研究论文

2022-04-22

摘要:回顾历史发现,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始终围绕着优化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关系展开,职教课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课程1.0),二是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课程(课程2.0),三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课程3.0)。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的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的研究论文 篇1:

基于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的概念。“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1]它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为着眼点,通过开展具有开拓性、探究性的学习,力求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或社会问题,学会分享和合作,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

课题性、探究性、综合性是研究性学习三个特点。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得以落于实处。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 基干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一个被称为“数字化”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网络正在成为当代人基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在这种情形下,网络技术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对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关联,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教学。从时间坐标上考察,由于时空条件和所支持的技术手段的不同,四者建立了三种关系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传统的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学是能够在同一的时空条件下进行交互活动的“耳提面命”式的、以知识授受为目标的教学。由于教与学是在直接的相互交往中进行的,在引导学生掌握和学习的过程中的效果是不错的。但它的问题是时空条件限制了教学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且,印刷媒质使教学资源只能平面化地使用,教学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

第二种方式是随着现代光电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化教学。在近300余年间,由于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难以满足工业化时代对数量和效率的渴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率不高、数量有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形下,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化教学迅速地展现着它独特的价值和功能。电化教学的出现使教学手段、教学媒质多样化,丰富了教学的信息量,改善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但是,传统意义上的以“声光电”为主要形式的电化教学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它难以实现交互性,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这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合作、交流的要求不相适应。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教育中的某些问题得以解决,以往在教学中存在的疑惑有可能被消解。它是教学的第三种形态。

网络教学是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平台上,把它作为教育环境并以网络技术作为手段的、集“视听交互距离”三者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它是以网络技术为物质手段,学生自主化学习,对需要的网络信息进行查找、筛选、核实、分析、研究的教学方式,它利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由于技术手段的使用,使它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既能超越时空条件的限制,也能在师生分离的状态下实现互动,处理多样化的信息(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同时,网络具有时空的广泛性,Internet能够让学习者随时上网学习,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因材施教的理想,是极富发展前景的教学形态。因此,网络教学涉及教学的全过程及其各种因素。它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关注知识的建构和生成,强调课程要由面向知识转为面向学生。为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知识信息要进行搜索、整理、挖掘,以利于自身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学习效率,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网络教学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模式:1.远程教学。师生之间通过网络交流,该模式适用于个别化教学。2.课堂教学中采取人机对话,就某一问题展开网上讨论。3.课前通过网络搜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并开展讨论,在网络上发表研究成果。因此,网络教学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开放性。网络是基于资源贡献和互惠合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成的。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因为网络是人们自主自愿建立起来的,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在网上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网络中所有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和管理者,人们必须自己确定自己将要干什么、怎么干。整个教学系统是平行和开放的,没有信息控制者,只有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从而使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发生巨大变化。

2.主动性。在网络技术的环境中,教学资源都存放在服务器中。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按照既定的计划和教师提供的学习线索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时间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也可以进行多样化选择:它既可以由相关资源中心提供,也可以由学生本人到网上去寻找。丰富的和开放的网络资源决定了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电脑前进行自主、多样的选择性学习成为他们发展的关键,同时,使学生能够自我建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3.交互性。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完全可以借助网上的各种交互方式与其他试图交流的人,如教师、同学、其他有关人士等进行实时的交流和讨论,进而获得一切他试图获得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4.丰富性。在网络环境中,交流的方式手段多样,教学内容的展现方式多样。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有关信息转化为文本、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形式,使学生在受到全方位刺激的过程中学习,将复杂的现象虚拟化,使过程情景化。

5.个性化。在网络环境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交流方式多样化,同时也使学习更加成为个性化的活动。学生能依照自己的爱好选择媒体方式来进行学习,同时也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学习的时间。此外,在网络条件下,学生以自学为主,这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也能通过网络获得对自己学习的评价信息。

二、 基于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意义

基于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觉地转变自己的身份、改善教学方式的过程。

1.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对于学生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道者,是权威的象征,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略,成为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者。在网络时代,由于技术的发展,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知识权威将受到挑战,将面临与网络分享权威的境地,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设备、软件等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一方面使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另一方面,它使教师得以借助于现代技术和手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走出教学行为模式化、程序化、套路化的老路。此外,惊人增长的信息量常常使学生在不可尽数的信息面前束手无策,抑或被错误信息引入歧途,特别需要教师的个别指导。而基于网络技术的研究性学习将使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作用由直接传授知识转向运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进行因材施教,组织、引导、帮助、督促学生在其中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据此,教师的角色特征、职能等都将发生变化,他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信息源,其角色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获得知识的引导者、发展的帮助者。

2.转变了学生的地位,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依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学会学习、主动地探索知识的过程。基于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将改变学生依靠教师组织、安排和要求进行学习,消极被动地听取教师的知识传授,始终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的状况。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光盘、多媒体技术 (如虚拟现实、超媒体技术)、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以各自特有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参与机会,学生有机会主动地参与、发现、探究知识,其主体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教学系统由传统教学的“人——人”系统变为“人——机”或“人——机——人”的师生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平等互助、共同受益的教学相长关系。知识来源渠道多了,学习的时间、内容、进度可以自行掌握,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变为自主地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此外,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内的网络技术教育本身亦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培养受教育者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并将这些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信息素质。这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

3.学习方式多样化。网络技术是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支撑,它的重要特点就是将难以尽数的互联网中的各个终端硬盘中的各类信息资源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使互联网成为无以伦比的巨型信息资源库。与此同时,人也构成学习过程中具有无限潜质的智慧资源。而且,接入互联网的网络教室、学校超媒体图书馆、信息化了的理化生等学科实验室和分布在其他任何地点可供使用的联网终端又构成了开放便捷的新型学习环境。网络技术使教学不能再囿于传授知识,而是必须在灵活自如地运用网络的过程中使学生拓展自己的能力,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不同来源和形态各异的知识进行重组。同时,基于网络手段,使学生能够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去学习他需要的任何知识。在网络的作用下,学生既可以在各自的家中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实时交往,也可以基于当前的局域网像在普通教室里学习一样在各自的计算机上进行学习,网络对学生而言相当于一个虚拟的教师,而教师则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整。网络以其时空超越性构成了一个生态式的学习环境,使社会资源以更为有效的方式积极地介入学习活动中,把学校、家庭与整个社会联在了一起,各种学习空间也彼此互相连通,打破了各种学习空间的封闭性,实现了在各种环境下更为广泛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换和各种活动的共同开展,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开放环境。网络具有的实施方式的灵活性、信息资源上的无限供应性的特点,使它能适应各种学习目标对学习环境的要求,经过适度组织的网络信息能够更为有效地为学习者服务。因此,由于网络带来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将使充分顾及每一个学生的真实需要和兴趣、爱好成为可能。

4.转变了教学媒体的作用,有利于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媒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的工具。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电子作业系统、虚拟现实、电子出版物、超媒体技术、远距离教学、网上学校等现代教学媒体,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情况的需要,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以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境、过程,不受时间、空间、运动状态的限制,帮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理解知识,这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化的教学环境将方便教师学习、备课、创新和制作CAI,必然更有利于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充分整合。而学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高度交互性进行自主学习,挑选名教师和专家的指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5.网络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更为集约丰富的共享资源。集约化的丰富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智慧资源,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坚实基础。它不仅能够改善教学和学习方式,而且也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教育公平。正如有关学者所指出的:“在新的教育环境下,使优质资源做到共享,不仅能克服硬件资源的浪费,又可促进教育的公平、平等发展。”[2]基于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必然导致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延伸,引起教学设计、课堂结构的改变。此外,网络资源具有共享性、大量性和广泛传播性的特点,网络系统为教学资源的享用提供可能性,而网络的快速传播和简单易行的上传方式又令各类信息资源空前丰富和易于传播。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建构主义在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过程的同时,认为关注学习者的“协作”和“对话”,可以使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认识更全面。而且,资源的共享和时空的超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显然,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课题的研究伴随着情境性的变化而不断深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学生可以以非线性的方式灵活地在各个知识节点上自由浏览。最后,网络化学习具有图文、音频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能为学生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记忆特点的、以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复制、下载所需的软件和资料。

总之,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与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3]基于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将使基础教育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最终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理论、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杨改学.解读优质资源共享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地位.电化教学研究,2005(4).

[3] 杨改学.从信息化的角度审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历史功能与作用.中国电化教育,2005(5).

(责任编辑付一静)

作者:李晓华

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的研究论文 篇2: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

摘 要:回顾历史发现,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始终围绕着优化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关系展开,职教课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课程1.0),二是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课程(课程2.0),三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课程3.0)。未来课程发展(课程4.0)需要關注信息化发展要求以及“基于工作学习”(Work-Based Learning)的特点和规律。建议加强课程开发方法、特别是资格研究方法的研究,在实践中关注职业教育国际化项目的实际获得。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一体化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

作者简介:赵志群(1966-),男,山西阳泉人,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编号:13JZD04),主持人:赵志群。

引言:课程模式的发展演变

进入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新时期,人们开始着力解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满足不了社会实际需求。以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标志,教育部先后启动了高中职示范院校建设等多个项目,各地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程改革。然而谨慎审视实践我们发现,尽管取得了成绩,但是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些阶段性推崇或流行的改革模式甚至“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最近教育部启动新一轮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只规定了教学标准开发的工作原则和步骤,没有提供教学标准开发(即课程开发)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是否能够开发出高质量的教学标准,完全取决于各行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具体工作。针对“专业设置规范标准建设”等问题,教育部相关研究也认为“没有清晰的发展脉络”[1]。在缺乏理论基础和技术标准的情况下,要想开发出高质量的教学标准并不容易。本文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以期为教学标准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课程开发是使课程的功能适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需求的、持续决定和改进课程的过程。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如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发展方向,关注学习者的生涯发展而不仅仅是当前岗位工作需求,强调“基于工作的学习”(Work-Based Learning, 缩写为WBL)等。

我国职业院校传统的学习内容是从学科知识中简化出来的,尽管也关注知识的方法性和工具性要求,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满足职业教育“学会工作”的培养目标要求。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共识,我国通过中外合作项目引进了基于工作分析的课程开发方法并进行了大量实践,特别是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理念、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课程开发方法以及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采用的课程。回顾历史我们发现,这些改革始终是围绕着如何处理和优化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关系展开的,而且职教课程模式与工业生产模式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对照有关“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讨论我们发现,这里存在着惊人的相关性,即也存在着职业教育的“课程1.0”到“课程4.0”模式(正如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复杂性一样,课程模式也同时并列存在)。厘清这一发展过程,对把握未来的课程发展方向,特别是开展“课程4.0”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课程1.0

我国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并没有导致制度化的职业教育的诞生。职业学校从建立伊始就有很强的精英教育痕迹,其课程主要围绕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两个中心建立。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对独立,不追求(或无法追求)其在内容和时间上的协调,这就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即课程1.0模式,它体现了教育家福谢依(W. Foshay)的“并行课程”(parallel curriculum)理念,即期望学生在进行系统知识学习的同时,探索解决工作现实中的实际问题[2]。这与“工业1.0”(机械化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对教育体系产生的影响,即由教育培训机构取代传统学徒制并产生了学校式课程,是一致的。

在“理论与实践并行课程”中,教学目的是理解知识并藉此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对工作所涉及学科理论知识进行“选择和简化的过程”,即所谓的“教学简化”(didactical reduction)[3],使复杂的知识能够被职业院校学生所接受。例如,教育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方向)》规定的主要专业课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气动与液压传动等,辅之以技能培训课程如钳工、电工等。实践与理论教学在内容上没有直接对应关系,仅有一门具有一体化特征的课程是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4]。人们之所以广泛采用“教学简化”方法开发课程有两个原因,一是职业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多数都是由传统学科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二是当前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多数是在学科课程理念下建立的,并没有关注工作世界(the World of Work)的要求。

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忽视了工作世界的整体性特征,学生很难获得针对复杂工作的经验。由于过分关注知识学习,或者由于设备设施和组织条件所限无法进行深入的实践活动,常常忽视针对实践的体验,也很难实现并行课程的理念。此外,目前职业院校学生不善长抽象的思维和演绎式学习,在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学习中困难很大,更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由于学科系统化课程与职业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课程1.0”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实践的要求。

二、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课程:课程2.0

19世纪后期,流水生产线的诞生开创了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相分离的大批量生产模式,人类进入了工业2.0时代。由于职业教育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功利性使然,人们开始在岗位任务分析基础上开发课程。鲍比特(F. Bobbitt)最早在课程开发中应用这类方法[5]。他将人的工作活动分成若干能力领域并对其进行分析,由此决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泰罗(F.W. Taylor)的“科学管理原则”的推广使这类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大量采用岗位分析方法与“以能力为基础教育”(CBE/CBT)模式的学习引进有关。

CBE中广泛采用DACUM课程开发方法是由加拿大人上世纪60年代开发,由诺顿(R. Norton)进行系统化发展的一个对实践专家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化处理的方法,因为“专家工人比其他人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和定义自己的工作和职业”[6]。DACUM把一个具体职业或岗位的工作分解成相对独立的职责,每项职责看作是从事该工作应具备的一项能力,再将其分解成若干任务,并对应一项专项能力(技能),通过岗位能力归类建立课程框架并组织课程内容。这种课程从岗位需求出发,将知识学习作为习得技能的支持手段和能力发展的基础,强调通过知识技能积累实现能力提升,对知识没有系统性和量的要求,构成了以“理论服务于实践”为典型特征的课程类型,即“课程2.0”。广泛流传的口号“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为度”就是对追求这种课程理想的真实写照。

“理论为实践服务课程”的“能力本位”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我国传统的“知识本位”理念,这对我国当时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供了重要支持,几乎引发了职教课程理念的一场革命。

CBE/DACUM把学习理解为“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线性关系,把能力理解为完成岗位任务可观察、确定和描述的技能、知识和态度,认为这些因素之和就是职业的整体,能力发展是按照教育者意愿自上而下进行的传递,这体现了行为主义理论对学习的理解。它较少关注职业认知能力发展等教育性目标,忽略隐性知识的影响,不关注复杂工作要素的内部联系,即人类工作的整体性特征和经验成分[7]。在DACUM课程开发实践中,目前也没有将工作分析结果(能力点)进行系统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工具,更多是套用现有学科课程框架,导致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学科系统化的。邓秉华曾将此类课程与同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对比后发现:高职通信技术专业16门专业课中有8门课程与本科完全相同,6门基本相同,课程相同率达到87.5%;高职电子商务专业17门专业课中有16门与本科完全相同,课程相同率达到94%[8]。我们的调查也发现,很多以此类方法开发课程的过程,事实上是在凭主观经验确定出课程之后,为“证明”该课程与能力分析的因果关系而“硬性”补充出来的。

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课程3.0

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工业生产进入了3.0时代,这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对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的整体化的感悟和反思,必须进行整体化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不但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获得职业认知,并最终形成对工作和技术的“设计(Gestaltung)能力”[9],这需要手脑并用的做中学和“行动导向的学习”[10],需要在更高层面建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上世纪末开始,人们在“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即“课程3.0”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德国从1996年开始实施建立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基础之上的学习领域(Lernfield)课程,并很快传入到中国[11]。在中国,项目教学作为一种课程模式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实践。

高素质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满足更高要求,“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以培养这种综合素质为目标,其基本特点是“工作过程系统化”(或称“工作过程导向”),即:课程目标是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学习内容是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学生在综合的行动中思考和学习。一体化课程从整体化的工作世界出发认识知识与工作的联系,由此获得背景意识和“工作过程知识”[12],这符合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原则。在实践中,一体化课程分为两个发展階段:低级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高级的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后者强调学习内容包含技术、社会和环境等与工作有关的全部要素。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核心是“把职业工作作为一个在主观和客观上一体化的行为进行分析”,这需要对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行业和职业分析、任务分析、课程设计以及考核评估等,这对课程开发方法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职业分析要关注“技术发展”“职业活动”和“职业教育”间的相互关系,关注整体化的工作情境;二是保证课程的内容有一定的开放性,以满足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要求。

随着有关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讨论的开展,人们开始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法对现代职业工作的特征进行描述,并反映职业学习的规律。在DACU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BAG,德语Berufliche AufGaben的缩写)[13],通过引入“发展性任务”(developmental task)[14]“发展性结构课程”[15]“从初学者到专家”(from novice to expert)发展范式[16]等理论,实现了职教课程从学科范式向以能力发展逻辑范式的转变,把对实践性知识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中采用的“实践专家研讨会”与DACUM专家座谈会不同,它把“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工作任务进行筛选、分析和区分,并按照职业发展规律进行排序,关注工作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其结果是一系列综合化的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professional task),使工作过程完整的职业教育成为可能。由于对职业生涯和工作环境等职业的“次级因素”进行了系统化处理,实践专家研讨会能对职业工作进行深层次和整体化的定位,可以满足对现代职业进行科学描述的要求,即确定“由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和工作要求所决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相应的行动空间”[17]。

实践证明,真正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念进行的改革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四川一项实证研究发现,在随机挑选学生和教学场地设备没有显著差别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实验班学生的职业能力优于普通班。COMET职业能力测评结果表明,在“过程性能力”的二级指标“企业生产流程和工作过程导向”以及“设计能力”的二级指标“解决方案的创造性”上,实验班学生优于普通班,说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较好地实现了当初设定的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双创”能力发展的目标[18]。

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在传统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班级制度、理论实训教学各自独立管理等)无法实现,对教学管理提出了很大挑战,如:1)对教学、管理和服务理念发生的变化,参与人员需要在理念和行动上达成一致,这在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困难;2)新课程开发增加了开发成本,小班教学的教学运行成本和管理成本也会增加;3)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超越了当前教师的实际水平,多数院校缺乏具有足够实践经验的教师;4)需要面对来自教师(特别是文化课和基础课教师)、管理者、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的不理解,需要做很多解释性工作。

从更大范围内看,目前的一体化课程改革还存在很多问题,有明显的“形式化、表面化、概念化的倾向”。受CBE理念影响,很多院校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单项技能输出(output),使“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失去了理论的合法性。课程实施过程缺乏职业工作情境,加上受到“微课”理念影响,教学呈现出知识技能的微型化、碎片化和程序化倾向,学生无法获得对工作过程要素(工作对象、工作方式方法、工具和工作要求等)的整体化理解,这直接影响了过程性能力和设计性能力的提高。很多学校把教学项目理解为一个简单事项,项目教学被简化成为知识点或技能点学习,发现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质量不高。此外,传统的职业技能和教学评价规则等制度性因素,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要求存在冲突,也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19]。

四、教学资源建设与现代教育技术:对课程4.0的启发

互联网时代的工作世界和教育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组织方式对企业员工的关键能力(如流程优化、质量控制和创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关键能力只能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获得;另一方面,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的智能化扩展到整个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促进了高度灵活、个性化和数字化学习模式的诞生,工作岗位重新成为重要的学习场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与后福特主义复杂工作结构相对应的学习结构和学习文化,是否预示了“课程4.0”的基本特征?尽管我们对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还没有准确的把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基于工作的学习(Work-Based Learning,缩写为WBL)变得与传统的课堂学习同等重要,都是职业教育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未来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需要特别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和挑战,二是基于工作学习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与多数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建立了内容广泛的开放性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和学习资源库,优秀教师和学习资源提供商共同参与知识的加工和交流过程,并分享教学实践经验。然而,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通过开发精品课程和优秀PPT课件等“最佳”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教学内容,这体现的是仍然是建立在“认知论”基础上的传统的教育技术观,即学习资源设计强调个体认知过程及其对学习者认知结构变化的支持。事实上,人们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去情境化、合理化和标准化技术手段使复杂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因为“学习所特有的规律限制了教育技术这一作用的发挥”。由于“学生在线上活动中获取的经验与课程主题传递的思想难以结合”,以及“无法提供真实的学习机会”等原因[20],导致目前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结果也不令人满意。按照情境学习理论,学习只能“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21],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获取是学习者在真实性的工作任务中的主观的知识建构过程。尽管教育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这一过程的实现,但学习永远都不是教师自上而下的强制过程,而是一个学習者“自我管理”(Self-regulated Learning)的知识建构过程[22]。

与岗位学习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还不符合的是,我们对岗位学习的规律(如范围、特点及其对个人能力发展中的促进作用等)知之甚少,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岗位学习本身的局限,即岗位学习严重依赖于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条件,学习过程较为随意且成本高昂,一些工作岗位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学习(如流水生产线);二是相关研究分散,职业教育学、工业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等对岗位学习都有研究,但是其基本理念有所差别,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设计理解不同,这既体现在不同的岗位学习方法设计上(如教练法、学习岛等),也表现在不同的工作组织形式上(如团队工作和岗位轮换等)。创设具有“学习潜力”的(模拟)工作岗位,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工业心理学家曾经提出了一些学习性岗位应满足的标准,如经历问题状况,有可变通性、工作过程完整、具有社会支持等[23],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今后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如何设计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互“联网+”)支持下的跨学科的岗位学习任务,从而确保学习者成为教与学的过程的主体?在此,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信息技术帮助下,把复杂工作现实转变为一种学习情境?教育技术必须具备哪些结构性和物理特征,才能对在完整的行动过程进行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这里需要特别反思的是:以什么样的教学范式为基础去定义教学平台,并确定该平台所包含的知识元素和学习交流方式。

五、对未来的建议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改变的不仅仅是课程的形态以及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而且还需要从职业院校的制度建设、流程再造、教师资源发展和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建议今后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课程开发方法的研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由政府等主管机构开展的“权威性职业资格研究”,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目录等工作,二是由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上进行的课程开发和设计。总体上看,职教课程开发仍然是一个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加工”过程,特别是在职业资格研究部分,还没有注意到课程开发的方法论的重要性。例如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工作中,参与院校主要通过较为随机的企业抽样调查方法获得数据,对是否采用标准化的社会实证研究方法并没有特别的要求,这有可能增加课程开发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比性;在工作任务分析过程中,也没有提供相应的工具保证按照“工作的结构”来进行工作分析。

要想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需要科学的职业资格分析、课程开发及考核鉴定的技术标准,由此对课程开发各环节的工作方式方法和质量控制过程(包括质的和量的)进行规范,包括行业分析、职业和工作任务分析、课程设计和考核评估等。课程开发的技术规范应当帮助职业院校实现以下目标:1)设置符合社会和经济技术发展需求的专业,并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应;2)开发符合学习者职业发展逻辑规律的课程体系;3构建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情境;4)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借此对职业院校课程实施质量和学业成果进行简便而有效地控制[24]。

(二)关注“国际化”项目的实际获得

目前很多院校关注到在课程开发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值得提醒的是,不同国家课程研究起源不同,研究关注也不同。例如在美国,至少有三个对职教课程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研究领域:一是普通(学校教育)课程研究,二是起源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以DACUM为核心的课程开发实践,三是建立在专家智能研究基础上的研究和实践。有趣的是,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显著。例如,丰富的课程理论在职业教育中并没有引发深入的讨论,高水平的专家智能研究对课程开发实践的影响也很有限。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课程研究主要是在實践层面的,还没有建立在教育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方法论。但是由于英语的影响,其课程实践却对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德国的专业教学论和职业学研究成果很丰富,但是由于语言限制,这些成果对我国的实质影响也很有限。从实际效果看,与发达国家的交流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研究人员获得了启发和工具,可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研究传统,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在合作开展工作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如英语和德语文化对“能力”有不同理解,其课程理念也有很大不同,这对发展中国家在缺乏扎实理论基础进行的课程建设会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职业院校在课程领域的国际合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引进国外的专业和课程,二是引进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其中与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的合作项目为多。陈浩琛等对78所中澳合作办学院校的调查发现,学生的实际获益并不大[25],这对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警示。一些职业院校和咨询机构引进德国工商业行会(IHK)和手工业行会(HWK)的职业资格证书,迄今为止,德国IHK总部的数据库中并没有纳入中国的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其对中国考试结果的(不认可)态度。

实践证明,我们很难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经验,因为每个国家教育体系都依赖于所处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条件,而我国尚不具备德国或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体制和结构性特征。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是否真的有所收益,涉及到很多因素,需要一些基本条件,特别是需要具有可比性的法律法规。为了提高职教合作的质量和效益,需要职业教育管理、科研和实践进行更好地合作与相互支持。

参考文献:

[1]孙琳,徐桂庭.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脉络与变迁[J].职教论坛,2015(3):4-15.

[2]Foshay, A. Shaping curriculum[A]. Unruh, G & Leeper. R. Eds. Influence in curriculum change[C].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968.

[3]N?觟lker, H. & Schoenfeldt, E. Glossar: Internationale Berufsp?覿dagogik[M]. Sindelfingen: expert, 1985.

[4]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加工制造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7.

[5]Bobbitt, F. The Curriculum[M].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1918.

[6]Norton, B. The DACUM Handbook[M].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97.

[7]Hager, P. Competency Standards[J]. The Vocational Aspect of Education. 1995,47(2):141-151.

[8]邓秉华.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4:31-32.

[9]Heidegger, G. Gestaltungsorientierte Forschung und Interdisziplit?覿t[A]. Ranuer, F. ed. Handbuch Nerufsbildungsforschung[C]. Bielerfeld: W. Bertelsmann, 2005.

[10]Beck, H. Handlungsorientierung des Unterrichts[M]. Darmstadt: Winklers, 1996.

[1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3.

[13]Kleiner, M., Rauner, F. et al. Curriculum-Design I[M]. Konstanz: Christiani, 2002.

[14]Havighurst, R.J. Developmental task and Education[M]. New York: Longmans & Green, 1972.

[15]Rauner, F. Entwicklungslogisch strukturierte berufliche Curricula[J]. ZBW. 1999(3).

[16]Dreyfus, H.L & Dreyfus, S.E. Mind over machine[M]. Oxford: Blackwell, 1986.

[17]Dostal, W. Occupational Research[A]. Rauner, F. & Maclean, R. eds. Handbook of TVET Research[C]. Dordrecht: Springer, 2008.

[18]趙志群,林来寿,张志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学习效果评价[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74-79.

[19][24]何兴国.职业院校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5.

[20]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新媒体联盟中国基础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R].奥斯汀:新媒体联盟,2016:5.

[21][美]J·莱夫,E·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

[22]Boekearts, M. & Corno, L. Self-Regulation in the Classroom[J]. Applied Psychology 2005(2).

[23]Franke, G. Erfahrung- und Kompetenzentwicklung[A]. Dehnbostel, P., Markert, W. and Novak, H. eds. Erfahrungslernen in der beruflichen Bildung[C]. Neus?覿?覻: Kieser, 1999.

[24]陈浩琛,吕红.中澳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状况调研与分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2):4-10.

责任编辑 殷新红

作者:赵志群

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的研究论文 篇3:

数字时代的档案教学改革与课程资源整合

摘要:在数字化条件下,档案教育工作者要面向未来,加强对档案学科的研究,不断地改革档案教学内容和整合课程资源,拓展档案教学与研究的空间,培养适应数字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数字时代 档案教学改革 课程资源 整合

数字时代给档案学科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给档案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我们档案教育工作者以档案基础知识教学为特色,研究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对档案学影响,拓展档案教学与研究的空间,改革档案教学和整合课程资源,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档案事业的发展。

1、整合和调整档案课程资源是数字时代档案工作的需要

传统的档案管理,是以档案实体为对象进行管理的。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领域内广泛应用,档案工作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使档案工作从以纸质档案管理为主逐步向以电子文件管理为主的方向转变。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工作的发展必将走上信息化、数字化的道路。当今的档案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

1.1 加强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数字化有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加工和整理,以及档案信息的及时获取和有效利用,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档案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加强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1.2 学习和掌握电子文件管理的规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子文件大量产生,未来电子文件管理将成为档案工作的重点。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由于电子文件具有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系统依赖性以及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性等不同于纸质档案的特点。因此,电子文件的鉴定、归档、整理、利用问题,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问题,电子文件的安全问题,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电子文件的管理。需要我们学习有关管理电子文件的知识,尽快掌握电子文件管理的规律,

1.3 加强档案网站建设。数字档案馆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基础之上的,利用数字化手段,以综合档案信息资源处理为核心,构建“高速宽带通信网络为技术设施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体系。”数字档案馆是通过馆藏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的接收,整合各种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各级各类档案数据库,建立一个多层次、分布式、规范化的档案数据库,并通过档案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它是档案部门联系社会实施公共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在我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档案馆,都已建立了网站,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利用网络提供信息服务。据调查,全国档案部门拥有微型计算机26000多台,网络服务器1500个。网上档案信息资源就是通过这种连接提供服务的。

1.4 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在数字化条件下,电子文件和档案信息,它们具有非人工识读性、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以及多种媒体信息的集成性等特征。这就使得电子文件和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档案工作者将面临许多尴尬和种种困难。如:电子文件的凭证作用遭到人们的质疑、面对完好无损的载体和软硬件设备却无法读出电子文件的内容、数据库中的电子文件信息由于遭受计算机病毒破坏而使电子文件信息丢失或损坏。为此,当务之急就应加强对电子文件信息的保护,保障电子文件信息的内容安全,防止电子文件信息被非法变更与破坏,确保电子文件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长期可存取性。

鉴于数字时代档案工作的需要,档案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新知识,改革档案教学内容,在课程资源上做出调整和整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驾驭这些尴尬和困难的能力,

2、整合和调整档案课程资源是档案学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档案管理的传统方法逐渐被现代信息技术所替代,数字化、网络化使档案工作的重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电子载体的应用使某些传统的基础理论产生动摇,信息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图、情、档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我们原来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档案教育必须顺应潮流,及时整合和调整教学内容。

2.1 档案学课程整合和调整的思路,数字时代的档案学科面临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频繁渗透,促使档案学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地吸收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档案学要走一条理论与技术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国内与国外相借鉴的道路,围绕着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以电子文件的管理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中心。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

我国档案学科的性质与任务已决定了它应注重应用方面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档案学教育不能再像传统的档案学教育那样囿于基础知识范围内,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内的应用,对档案工作、档案馆和档案人员产生了重大影响,要求档案工作者应用信息管理的新技术,解决档案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轻视基础理论研究在数字时代档案学研究中的地位,因为它可以揭示档案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指导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的开展。

传统档案的管理与实践理论是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基石。也是数字时代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用传统档案理论来维持档案理论的生存,用它一代一代地延续这一文化,可以说如果没有传统档案理论这种类似遗传因子的东西沟通逝去和活着的一代,档案理论就只能始终处于一种原始状态”。可见,数字时代的档案学理论是在传统档案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要在档案学研究中取得进展,就必须从传统的档案研究中汲取营养,为档案学的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2.2 遵循档案教学的有关规律和规定。档案教学计划的制订是有其自身的规律。基于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专业定位,各校都制定了有关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的规定,如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涵盖档案学科的主干课程,适应档案事业的发展。课程体系充分体现档案学的知识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设置必须符合档案教育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的档案教学,口径越来越宽,专业的界限逐渐淡化,基础不断加厚,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减少了他们知识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的“逆差效应”,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的档案专门人才。

2.3 优化档案专业课程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科知识向着综合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档案学也不例外。它已经从原来的历史学门类调整到管理学门类下,而且趋向“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发展。原有档案学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人才专业口径较窄,综合能力较弱,已不能适应学科专业结构的变化。为此,应按照“宽口径、新内涵”的思路,对原有的专业课程结构进行系统优化,

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必然引起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调整课程时应注意淘汰那些脱离实际和内容陈旧的课程,增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能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型课程,逐步拓宽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其重点应放在优化专业课程教学上。针对“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调整档案学的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专、全和新几个方面。即保持原有的专业骨干课程、增设现代化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3、档案课程资源的整合

数字时代档案学科的发展,使档案学专业由文科式的教学模式向应用型、管理学科模式转变,加强档案应用型人才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技能的培养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

3.1 档案课程资源整合面临的问题。首先,档案教育缺少创新的理念,评判一个大学生优秀与否,主要标准是什么?这是始终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大问题。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以考试成绩优劣来评判一个学生,这是传统观念在教育领域内的集中反映。用这种标准衡量学生,容易将学生仅有的那么一点思想火花也被浇灭,给一些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甚至使其失去学习的自信,毫无疑问,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同时,也要大力倡导综合素质的提高。高等学校应当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成才的环境,让学生有“个性”发挥的天地。

高等学校的教育要为每个学生展示自我创造机会,即尽最大可能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具有“个性”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重新审视时代发展的态势,重新规划学校的发展和改革,不再满足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现象,不再满足于简单地为提高学生读书成绩而制定某些措施,要对当代教育发展趋势有全面的认识,体现教育理念的提升,

其次,档案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培养的学生在国外一流大学还是很受欢迎的。但是,也不能否认,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的大学生在世界性大赛上,取得高等级的创新成果、原创性重大成果的人数相对较少,这同我们基础教育方法的单一有关。

从教育的层面上来讲,我们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形成偏重记忆、理解、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属于一种传承式教学。学生的好奇心和广泛兴趣却在无形中被压抑了。具体的表现是:教学手段单一,以课堂讲述为主。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作为大学教育,要完全改变这种偏重记忆、理解、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革基础教育中单向教育的方式。法国巴黎高师的校长说:高等学校的任务就是发挥学生的天才。大学,无论其规模大小,最重要的就在于有没有让学生才能得以发挥的环境和空间。规模再大,缺少了学生发挥才能的环境和空间,创造型人才是培养不出来的。

当前,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图书、情报、档案工作”趋向一体化发展,作为一个学科大类,它们的学科基础知识的交叉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学不能再一味地强调本学科的基础课程,一味地要求“姓档”。而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变化。档案的基础教学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吸收图书情报以及其他交叉学科的知识。要挖掘、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意识。档案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激发学生与学习兴趣有关的因素,包括思想的、社会的、政治的等方面的因素。

目前,我们所实施的“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追求综合素质,都是为了基础教学的改革,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应当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同时,还应赋予“厚基础、宽口径”新的涵义,对专业知识结构进行系统优化。

第三,对实践教学的作用认识不足。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我们的档案学科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教学内容从概念到理论,所以,课程通融性也比较差,与基础课之间,缺少有机的内在联系。档案学课程资源,可以拓展的空间有限。美国高等教育专家认为:本科教育应是一种整体与均衡的完整教育,本科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要培养学生宽广的人生视野、思辨与表达能力及独立成熟的人格。主张以整体知识观来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保持本科课程体系中各知识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美国高校大多数的课程都设有实践训练。

据统计,从1900年到1979年,世界上在物理、化学、生物学中一共获得了214个诺贝尔奖,其中有166个是通过创新实验突破的,占77.6%。英国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在110年中共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见,实践教学活动,对创新人才培养多么重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借鉴别国的经验来改革我们的教学,打破旧的实践教学框框,坚决改革那种徒有虚名的无效的实践,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基本技能训练,发挥他们每个人的创新潜能。让创新意识的火花成为日后创新的成果。

3.2 档案学科课程模块的构建。基于档案学专业自身的特点。档案学科课程模块的构建,应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研究构建其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的体系,不仅要培养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档案管理和信息服务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适应未来档案事业的发展。为此,档案学科课程作以下方面的整合和调整。

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更新知识、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同步跟进档案实践需要,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科内涵;在课程结构方面,体现知识性、实践性和拓展性,满足专业发展需要。“厚基础,宽口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的课程结构。它们的具体内容:一是基础知识板块课程,如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电子文件管理、中国档案史、档案法规学、档案保护技术学等。二是人文知识板块课程,如中国近现代史、中外文化史、中外名著选读、公共关系学、交往与礼仪等。三是专业实践板块课程,如文献信息检索、政务信息系统设计、VB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动态网页设计等。四是专业拓展板块课程,如机关文件管理、知识产权、电子政务基础、电子商务概论等。这四个板块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能力和技能培养为主线,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融合为一个整体,多层次、全方位地整合课程资源,促进了各门学科知识的融通。

数字时代档案教学改革和课程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的是培养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改革的关键是要遵照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把握不同板块的知识结构和逻辑顺序设计,不断调整档案课程资源与档案工作实践需要的度。培养能适应数字时代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丁光勋

上一篇:行政许可法与反腐败分析论文下一篇:高校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