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信托公司金融业务发展论文

2022-04-30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同业业务发展迅速,众多的市场参与者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在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同时,各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各方关系越来越为紧密,彼此间的合作也在快速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当前信托公司金融业务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当前信托公司金融业务发展论文 篇1: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发展的若干思考

[摘 要]在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上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完善组织管理,强化产品开发,实施有效市场营销,优化服务手段,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选择三个方面阐述中间业务发展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金融衍生品业务是指不动用银行资产,利用银行的人才、机构、技术、信息、网络和信誉等特殊功能与优势,只需中介人为客户办理各项包括委托在内的各项事宜,并可以负责办理各项金融服务收费业务以及其他传统关于资产的收费业务等这三项支柱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04年的6%上升到2008年的14%。但是总体而言,受客观历史条件限制,特别是传统体制、经营理念、金融市场发展层次的束缚,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随着我国加入WTO,尤其是2006年12月11日后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为了有效防范风险,解决中间业务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1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的各项金融业务和金融创新都在飞速发展,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推动作用越来越强,金融经济已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促进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简要来说,我国金融行业和各项业务已经从无到有,初具规模。

(1)金融行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较大改变,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已经由传统的坐收存贷款利率差获取收益的观念,转变为以开拓金融衍生品和其他各项金融业务为主的经营理念。如以传统的中间业务(如结算、代收付、银行卡等)为基础,以代收代付业务为切入点,积极发展其他类型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对其他金融业务获取收益的认识逐步由传统的辅助性业务的间接效益转变为主营业务直接效益,金融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2)金融衍生品业务明显增加。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借鉴各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经验,我国各商业银行在开展传统的结算、汇兑、代理等中间业务的基础上,也相继开展了信用卡、房贷汽车贷款、信息咨询、房屋租赁、代保管、中间人委托担保、票务承兑等各项中间业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间业务品种体系。

(3)金融衍生品业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各行中间业务呈现快速增长,并对营业净收入的贡献有较大提升,为银行价值稳定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4家大型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呈现出收入规模迅速增长、收入结构有机改善和金融创新正在加快等特点,并由此加快推动上市银行转变经营机制和发展战略。以2007年的数据为例,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2007年经营收入中的比重看,中行以15.01%排第一,其后是建行14.19%、工行13.43%、交行11.30%。

(4)各项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开展情况集中度较高。金融衍生品的业务开展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市场的竞争水平以及市场资源优化分配的效率高低,如本研究以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工行、建行、交行、农行、中行)及10家股份制银行共15家银行为样本考察其各项金融衍生品的收益高低及其在整项金融业务中所占的比重,2004年、2005年分别为91.6%、84.5%,2009年的工、中、建3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间金融业务衍生品的业务收入占比,2004年、2005年分别为86.7%、78.5%,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表明我国银行业金融业务衍生品的所占比例还较低。然而,随着股份制银行的迅速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大力开展,这一比重有所下降,今后,随着我国金融业务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加之我国人民币汇兑业务的越来越国际化,这种市场竞争程度必将越来越激烈,市场效率必将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营观念存在误区。部分商业银行尚未将中间业务发展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仅仅将中间业务作为对传统业务的一种补充和推动,尚未充分认识其对于改善收入结构、转变经营模式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收入仍有80%以上的收益来自传统的业务,金融衍生品业务更多的是被商业银行当做“派生业务”来开展,还没有把其看做是未来效益的一个主要增长点,因此,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内在发展动力普遍不足。

(2)分业经营模式制约衍生品业务发展。为了防范来自金融业务的各项风险,1993年,我国开始实行严格的银、证、保、信托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将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严格限制在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之内,正是这种严格的监管思路,使得我国的商业银行与欧美等国的商业银行在经营的主动性、灵活性方面有较大差距,虽然避免了我国商业银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较大损失,但也形成了制约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我们必须要看到,尽管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监管模式有很多优点,但这种限制极大的监管模式毕竟不是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表现,毕竟是带着传统计划经济弊端的一种监管方式,随着我国今后商业银行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种模式的弊端必将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显现出来,最终成为制约我国银行走向世界的绊脚石。

(3)金融衍生品业务实际创新能力不强。最近几年,各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发展虽然较快,收入增长幅度较大,但仍以传统业务为主,产品结构和质量不理想。调查显示,各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银行卡和代理三项传统业务收入合计占所有中间业务收入的50%左右,其余占比较大的两项为担保及承诺业务收入和咨询顾问业务收入。然而担保及承诺业务收费的增长,客观上是因为从紧货币政策导致金融市场资金紧张,许多企业为确保资金链安全,愿与银行办理信贷承诺业务,主观上是由于银行利用信贷业务谈判优势地位拓展了新的收入渠道。

(4)同业竞争不规范。现行金融衍生品收费依据主要有央行的《支付结算办法》、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收费标准、各行自定的收费标准以及由银行与客户协商确定等。收费标准多方制定,造成收费行为不规范,缺乏公平竞争原则。各银行为抢占市场,竞相压价,或不收费甚至“倒贴”,成本与收益不对等,非理性竞争减少了商业银行的收益,严重威胁着金融业务衍生品的开展。

(5)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发展缺乏专业人才。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发展、推广、创新和营销需要大量的有着丰富金融业务知识面、掌握金融业务核算和信息技术等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由于金融业务现在国际性的发展需求,因此,这些人才还需要具备相关国际法、企业管理、计算机、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而我国由于传统的人才培养体制尚没有发生变化,导致现在国内还比较缺乏这类人才,因此,在国际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处理中和有关各项服务的手段上还比较落后。

(6)对各项金融衍生品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过程中,国内主要是以中间人和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国外,主要是通过国际信托公司,投资一定海外资产借以获取收益的。在这一过程中,银行的资产动用情况很少发生。因此,一般认为,中间业务是一种低风险的业务活动。但是,低风险不等于没有风险,金融衍生品业务在帮助银行提高赢利能力、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也会给银行带来诸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風险、信用风险等各类风险,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虽然我国的受损额度最小,但也达到了3000亿美元,所以,还需要严加防范。

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策略选择

(1)树立新的经营新理念。随着我国金融业务与世界金融业务的逐步融合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传统理念必须要进行大的改变,必须树立起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永续发展方针,不满足于借助存贷款利率获取长期收益的固定方针,而应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业务,通过国际金融和资产市场的发展获取长期的发展效益,使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真正融入国际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来,走出一条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化的路子来。

(2)丰富金融衍生品种类。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多种多样,创新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商业银行应大力开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金融衍生品种,一方面积极收购国际资本市场保值率高的金融衍生产品,另一方面大力开拓自己的金融衍生品,吸引国际资本前来投资,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3)加强金融衍生品业务的营销。随着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没有营销,就没有市场”的营销观念已经在西方各国商业银行中形成共识。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采取的营销策略定位不明确,基本上是无差异性市场策略。面对外国金融机构所具有的营销优势,我国的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入市场营销理念,建立营销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外的营销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从目标市场策略、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五方面进一步开展营销业务。

(4)重视业务金融衍生品人才培养。金融衍生品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属知识密集型业务、智能性服务。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不仅需要经营管理人才,还需要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如金融专家、咨询专家、调研评估专家及理财师,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有了以上的高素质人员,可以促进中间业务的衍生、维护和持续发展。高素质的人才还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纽带,是双方信息反馈和集中的平台,是推动金融衍生品业务發展的重要动力。

(5)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应针对银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抓紧时机,尽快制定和完善《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投资公司法》等整套体系的法规,扩大国内商业银行可开展中间业务的种类和范围,允许部分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在相关领域相互代理业务。继续完善对国内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创新速度。

参考文献:

[1]孙喜禄,陈豪.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南金融,2009(4).

[2]张成翠,韩颖慧.新时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策略[J].浙江金融,2008(12).

[3]徐颖慧.探索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J].内蒙古统计,2010.24.

[作者简介]李红浪(1973—),男,江西南昌人,武汉大学公共经济管理专业在读博士,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蒋冲(1977—),男,江西广丰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西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作者:李红浪 蒋冲

当前信托公司金融业务发展论文 篇2:

浅析如何有效防范同业业务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同业业务发展迅速,众多的市场参与者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在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同时,各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各方关系越来越为紧密,彼此间的合作也在快速发展。同业间的合作,有益于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同业业务因此应运而生,同时潜在的同业业务风险也随之而来,如何有效防范同业业务风险将成为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业务的前提条件。

一、同业业务发展的背景

目前在我国金融业发展模式下,同业业务发展多元化,涉及证券、货币、基金、保险等金融领域,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银行业务结构中比重越来越大,更突出了非信贷资产经营的利润贡献度,使同业业务成为与银行公司业务、个人业务并列的三大业务。

纵观我国宏观经济,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的现象不断加剧,整个银行业传统业务存贷利差逐步缩小,盈利能力受到较大挑战。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经营压力和资产质量下降的压力日益明显,面對多重压力和挑战,金融机构转型发展和寻找新利润增长点的需求更加迫切。随着各项监管要求的细化,同业业务告别前期粗放发展,开始以业务创新为重点,在银行间市场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二、同业业务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各银行积极参与到银行间市场过程中,银行的富余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各银行根据自身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管理要求及风险管控能力,明确开展资金业务的风险偏好和经营范围,选择与之匹配的投融资金融工具,积极探索多种资金运用渠道,促进资金的高效运用、提高货币创造效率。

(二)有利于调节流动性

同业业务是银行同业之间调剂资金余缺、保障流动性的重要渠道之一,尤其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较低、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的中小银行,同业负债流动性高、期限结构灵活,成为重要的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在资金面宽松时期,以融出资金为主,同时也会配置短期同业资产作为流动性储备;在资金面较紧时期,通过融入资金也是调节流动性的途径之一,同业资产与负债合理的期限错配即能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又能提高收益。

(三)有利于管理内部资金

1.风险管理方面。转移利率风险,保持业务经营部门利差收入稳定性;

2.绩效管理方面。一是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并与市场接轨的内部资金市场价格;二是有利于考察不同产品的盈利水平,支持银行对不同产品进行正确的定价;三是有利于支持对内部不同部门的绩效考核,激励良好的业绩,增大存放款利差;

3.战略执行方面。一是支持资产负债管理并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分辨不同资金的机会成本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降低筹资成本;二是传导管理层对资源使用的导向性,通过价格杠杆调整和执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四)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

同业业务同时也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道路之一,尤其在近年来社会融资总量中的银行贷款占比明显下降,直接融资占比则不断提高,同业业务的发展也呈现了向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倾斜的态势。例如,越来越多的同业投资业务实现了跨市场的合作,根据经济金融政策导向加大了相关优质资源的配置与运用。

(五)有利于提升收益

银行间同业业务是发展资金业务、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增加银行收益的途径之一,尤其是新的融资渠道和方法不断增多,创新金融产品及工具日益丰富的今天,同业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新的收益增长点。其一,银行机构信誉度较高,风险较小;其二,同业业务对网点建设要求低,其营运成本低于一般信贷业务;其三,同业业务大部分通过线上系统交易,明显降低交易成本;其四,同业业务交易方式多样、金融产品丰富、交易效率高等方面都对提升收益有积极意义。

(六)有利于改善监管指标

有利于降低资本消耗。根据银监会规定,在3个月以内期限的同业资产风险权重仅为20%,在3个月以上期限的则为25%,相比传统类贷款业务的100%或75%风险权重,大大降低了资本消耗。

(七)有利于同业交流

同业业务是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交流互通的桥梁之一,尤其在金融创新活跃、社会融资格局加剧变化而导致银行间资金余缺差异加大的今天,同业间的交流成为各银行的迫切需求。通过同业交流会互相学习、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银行在同业市场中互为交易对手,互惠互利。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也拓展了更广泛的业务合作,部分资金雄厚、产品丰富、科技技术领先的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为中小银行提供业务平台服务。部分规模较大的农商行、农信社、城商行等机构则凭借资金优势,与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等合作,使同业业务成为双方资金调配的重要渠道。

三、同业业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和金融改革的推进,银行业在面临着日益增加的经营压力和资产压力,迫切的需要找到盈利增长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同业业务的地位和作用被推到更高的位置,但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不容忽视的风险隐患。

(一)同业业务信用风险

1.市场参与机构参差不齐。从同业市场来看,市场参与者众多,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及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还有各类投资咨询性质的金融中介。市场参与者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运营管理水平高低不同,通过各种交易关联在一起,其信用程度有着较大差距,信用风险也随之加大。

2.市场参与者关联紧密。同业市场中,各家机构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密,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巨大的同业资金链条。所以很可能信用风险的危机,是因个别参与者的信用违约而导致连环违约,为整个市场带来巨大风险。

(二)同业业务市场风险

1.利率价格变动敏感。同业业务的利率价格变动对市场供求敏感性较高,但各家机构的定价策略相对于市场价格变动较为滞后,因此发生可能与最初投融资目标不一致或偏离的状况,即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场性风险。

2.影响价格变动因素复杂。利率、汇率等资金价格受多方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制度因素等。诸多的因素影响确实难以准确掌控资金价格变动的规律,而国家又把利率调整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货币政策工具,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也易形成一定程度的市场性风险。

(三)同业业务交易风险

1.交易多环节、复杂化。同业业务具有横跨货币市场、银行间市场的特点,又与银行表内外业务、理财业务、债券业务等关联紧密,同时覆盖了信贷、货币、基金、保险等多个金融领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风险就有可能在不同的市场交叉蔓延和传染。

2.交易对手多元化。同业业务中的交易对手除银行业金融机构外,还有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交易对手横跨多个领域、多个区域,增加了同业业务交易风险。

3.同业业务监管难度大。同业业务多元化的演变、交易对手多领域的合作、市场风险多样化、业务运作模式复杂化等因素使得监管变得更加艰难,加剧了业务的复杂性和风险防控的难度。

(四)同业业务操作性风险

1.制度流程欠完善。近年来同业业务迅速发展,尤其是新入市的中小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还处于建设阶段,从业务结构设计、风险点控制、操作流程、授权管理、到期完结操作等合理的内控制度尚未建立,迅速发展的同业业务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必将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

2.后台支撑不到位。同业业务的发展需要后台诸多部门的支撑,但目前部分机构对新兴的业务未有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业务的清算速度跟不上,易造成违约事件的发生;欠缺业务开展后的内部审查及跟踪;对同业资产进行法律审查的较少。

3.专业人员匮乏。同业业务从接洽到建立交易的决策及操作时间都具有很高的时效性要求,对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颇高。但目前满足市场竞争需要的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且缺乏专业人才引进机制。

4.人员力量不足。其一,精通同业业务的专业人才紧缺,尤其是中小银行具备同业业务经验的人员较少,与本机构业务规模、岗位分离等风控能力与发展要求不相匹配。其二,缺乏针对同业市场的专业化研究团队,制约了同业业务的长远发展。

(五)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

1.投融资业务期限错配。为追求高的收益,一些激进的商业银行把主要用于头寸调剂的短期同业资金用于中长期的资金运用,来赚取更大的息差,同时扩大同业业务规模,一旦出现资金面紧张的情况,很容易造成流动性风险。

2.对同业市场资金依赖度高。同业负债在近年来呈增长的态势,由于同业市场资金利率变动敏感性较高,资金主要来源于其他金融机构,稳定性较低,融资若出现问题很容易引起流动性风险。

3.对单一机构依赖度高。融资主要来源过于集中于某一类较一致的金融机构,调节性较差,若出现对该类机构的影响因素,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四、防范同业业务风险的思考

同业业务的一些风险隐患不可忽视,金融机构亟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该业务的风险管理,不断提高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管理的前瞻性,科学制定合理的业务期限、结构,保持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合理评级授信,防范信用风险

1.建立健全统一的授信管理制度和体系。各银行机构应建立统一的同业授信管理制度,并将该授信类业务纳入全行统一授信体系,根据同业业务的类型及其品种、定价、额度等项目指标并结合自身风控能力进行区别授权。在开展业务前,积极收集同业交易对手授信资料,采取集中授信、专项授信等方式,严禁办理无授信额度或超授信额度的同业业务。

2.精细化管理交易对手。按规模及性质细分交易对手,实行交易对手名单制管理,分类管理交易对手档案,实时跟踪交易对手动态,从而真正“认识你的对手”,有的放矢,将“合适的业务做给合适的对手”,同时定期对交易对手进行评估和动态调整。

(二)建立风险定价机制,准确把握市场风险

1.建立同业业务风险定价机制。深入对定价策略的研究,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完善内外部资金定价机制,做好资金的横纵结合。通过对经济基本面、流动性、信用利差等要素的分析,灵活调整资金配置,科学设计业务的结构、期限,确定合理的交易策略。统筹布局同业业务,提高资金运行的灵活性与效率性。

2.对同业业务进行限额管理。针对不同交易产品制定相应的限额与审批流程,根据业务类型、额度、期限、收益和风险偏好分类或单笔设定市场风险限额,将市场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加强监督管理,防范交易风险

1.当前,金融监管实施分业管理的体制,而同业业务覆盖了众多金融领域。在此背景下就要求监管机构应当统筹协调,根据同业市场特点建立共同的规范化监管机制,既要做到避免重复监管,也要防止监管空白,让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贯穿整个同业市场中,才能有效提高监管效率。

2.金融监管部门应根据同业业务实际发展情况,推出更多简便易行的监管措施。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健康的运用方向,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入到实体经济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时加强对金融创新的正确引导,才能更好地促进银行间市场健康稳定的运行。

(四)完善内控制度,防范操作风险

1.构筑操作风险防控线。开展同业业务的首要重点就是加强授权管理,从授权流程、额度、业务范围、权限等方面,构建一套合规、完整的审批流程,保证任何条线的风险防范都不流于形式。第一条线从交易员开始严格地执行落实制度和规定,防止出现操作失误,避免操作风险,第一责任对交易员上报的资金业务进行审查、审批,提出意见建议;第二条线风险控制部门对上报的业务以及业务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检查、督促、整改、落实;科学设置风险控制的各项限制性或警示性指标,监督各项风险防控措施的实施与落实;第三条线是审查部门将部门审计与其他内外部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入操作风险管理台帐,构筑起操作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防线。严格执行逐级审批流程,完善“三条线”的合规防控体系,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2.建设同业业务专业人才队伍。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同业部门资源倾斜和人员配备,满足设立专营部制的基本要求。二是加强专业知识及政策法规的学习,强化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三是积极建立专业化研究团队,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科学制定业务发展战略,建立合理的业务总量控制目标、风险容忍度以及风险监测体系。

(五)科学确定业务策略,严格防范流动性风险

1.随变化、定策略。一是根据基本环境变化确定敞口调整计划,确保投融资业务策略科学合理。二是摸索同业业务运作的规律,实时监测、及时预警资金运用中的流动性风險,尽可能不出现本机构流动性松紧与市场资金价格变动的反向情况。三是做好同业业务结构错配及其相关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使同业业务与整个资金营运高效匹配,稳健运行。

2.日监控、月测算。每月月初,对当月存款增长预期、贷款增长规模、财政性存款波动情况和调出资金到期规模进行合理匡算,测算出当月的收支情况。

3.备头寸、保支付。各银行机构都应结合自身机构清算资金账户历史借贷发生额波动分析,测算当月需备付资金规模,留足备付头寸,保证正常支付能力,防止账户透支。

五、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同业业务迅猛发展和盈利模式的转变,使其成为各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之一。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相互渗透,各个金融领域相互交叉,市场环境也需要各家机构紧密合作、交流互通、资源共享,多数机构也越来越重视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实现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监管机构,都应齐心协力维护同业市场的稳健发展,使同业业务在一个制度健全、运作规范、交易理性、信息透明、公开度较高的市场中运行。

参考文献

[1]周俏梅.我国银行业同业业务风险防范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5(2).

[2]李忠.中小银行同业业务风险及防控[J],重庆经济,2014(4).

课题组:阿坝州农村信用联社金融市场部

课题组长:冯 楠

执笔:李 晓

指导:王 勇 唐丫玲

作者:冯楠 李晓 王勇 唐丫玲

当前信托公司金融业务发展论文 篇3:

综合经营下的金融机构监管协调

在综合经营日趋发展的形势下,当前对金融机构总的监管思路应该是:“在坚持分业监管原则的同时,实现部分业务逐步向功能性综合监管的过渡。”

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已大量存在,在股权、组织、业务上已有大量交叉,且其风险已有所表现。为此,我国应在坚持分业监管原则的同时,实现部分业务逐步向功能性综合监管的过渡,建立多层次的监管协调机制。

金融机构大行综合经营之道

目前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或“混业经营”,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已大量存在。虽然综合经营的形式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

一是通过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持有多个金融机构股权,达到综合经营或“混业经营”。如中信、光大、平安等集团公司,这些集团分别相对控股和绝对控股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也有因实业公司投资金融业形成的金融集团,如山东电力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

这些综合经营或被称为“混业经营”的,并不是直接意义上的混业经营(即银行直接经营保险,实业企业直接经营金融业务等),而是以股权持有的方式,通过跨行业投资间接实现综合经营或“混业经营”。

二是各类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共用平台,或者成立专门机构实现销售功能上的综合经营。即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如银行销售基金、保险产品,证券公司销售基金。或者是一集团内不同金融机构统一网页,共同营销产品。一些金融集团实现集团内金融机构数据的集中与统一处理。

三是各类金融机构共同竞争同一类性质的资产管理业务。目前各类金融机构出于各种原因或压力,都已纷纷将资产管理业务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之一,如银行的理财业务,证券公司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与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投资联结保险,信托公司各式各样的信托计划,基金管理公司的各类证券投资基金以及拟推出的客户委托投资计划等。虽然这些业务名称各不相同,具体操作上因各监管部门监管方式不一而导致业务方式不尽一样,但这些行为体现的都是“信托”原则,实现的都是相同的“代客理财”功能。从这一点讲,在这类业务方面,中国各类金融机构已真正实现了综合经营或混业经营。

综合经营风险需警惕

资产管理市场严重混乱状况有所收敛,但未根本扭转。当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均已开展形式各异的资产管理业务,鉴于近几年实践中的惨痛教训,一些监管部门在监管理念与政策上已有所调整,正在趋于统一,但总体上看,各监管部门在资产管理业务监管上,在、法律依据、监管政策上仍缺乏统一协调。例如,在是否可以异地开展业务,委托理财的最低投资金额、最低收益保证,委托理财的人数限制,委托财产的单独设账,第三方托管等方面仍存在差异,严重的风险隐患依然存在。而且不同金融机构开展同一资产管理业务,受到宽严程度并不相同的监管约束,因此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

金融机构间关联交易增多,出现严重的风险传递现氟。综合经营的最大优势在于发挥协同效应,最大风险是如何防范不正当的关联交易引发的风险传递。目前随着金融集团的建立,金融机构之间以及与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逐步增多。由于我国目前对金融控股集团防范风险的防火墙制度尚未系统建立,随着金融机构之间业务联系的密切,关联交易自然增多,风险传递问题日益严重。如由于对证券公司的委托理财监管不力,导致证券公司挪用客户委托理财资金,已造成上百亿元的资金亏损,形成了系统性风险。由于监管层面始终缺乏对金融集团的协调监管,造成德隆系等实业集团巨额风险损失的产生,又进而将风险向多家金融机构传递。

外资金融集团对我国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影响。目前,有部分综合性的海外金融集团已通过各种渠道分别进入我国的保险、证券、银行等金融领域甚至实业投资领域,给我国分业经营政策带来很大冲击。例如汇丰集团在中国的银行业拥有上海银行8%的股权,拥有福建亚洲商业银行27%的股份,拥有交通银行19.9%的股权。在保险业,拥有平安保险19.9%的股权,拥有北京汇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24.9%的股权。在基金管理业,汇丰与山西信托投资公司成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汇丰占股33%。几乎所有的持股比例,分别看都已达到我国对外资股东持股比例的高限,合计看已超出我国的有关规定。在我国目前监管部门缺乏对综合经营监管约束的背景下,具有综合经营优势的国外大金融集团大举入境,不仅对中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形成巨大压力,而且此举本身的风险也不容低估。

加快金融监管协调制度的建设

目前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已经存在由大量金融机构综合经营所累积的巨额风险。只是每当单个金融机构出了事,基于分别监管的原则,分别处置风险,无人统计与计算因集团控股导致的总体风险量和风险的相互传递量。因此,当务之急是在我国目前根本改变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原则条件还不充分成熟的条件下,尽快建立对金融集团控股的有效监管措施,建立适合我国目前状况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根据我国金融机构目前综合经营现状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趋势,当前总的监管思路应该是:“在坚持分业监管原则的同时,实现部分业务逐步向功能性综合监管的过渡”。

为此,首先应明确对于目前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三大传统基本业务,各类金融机构仍应严格遵守“分业经营”的原则。虽然我国已经出现金融控股公司以及金融机构之间出现相互投资的现象,但这仍然还仅限于股权投资,是一种跨行业的投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大业务的融合与混业,因此分业监管仍能基本适应当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需求。其次,从国际经验看,加强行业监管是综合监管的基础。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的能力仍然较低,有必要坚持一个时期的分业监管,从而进一步提高监管部门对各行业的监管能力。第三,目前中国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主要体现为金融集团控股下的间接综合经营和三大传统金融业务之外的资产管理业务。此两大特征不仅是中国金融业发展与深化的必然,而且也是当前尽快解决中国金融机构经营压力,提升民族金融业竞争力的急迫需求。因此,有关部门应顺应这个发展趋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通过渐进性方式逐步实现综合经营。与此相对应,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坚持分业监管的前提下,视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局部择机走向功能性综合监管。

制定对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的相关制度

我国金融业近几年的教训表明,尽管金融控股集团实现的只是间接综合经营,但大量金融风险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政府疏于对金融控股集团层面的关注与监管。为此,应尽快制定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主体与监管内容。考虑到外资金融集团综合经营对我国金融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不论母公司(控股公司)的注册地是否在中国境内,只要是实质控制中国境内两类

不同金融机构以上的境外机构,就应认定是金融控股集团,要求单独成立金融控股公司,除对其属下单个金融机构进行分业监管外,还需对金融控股集团进行监管。今后,为降低金融控股集团内股权不透明造成的风险,应要求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其股权结构简单、透明。如果仅仅拥有两个金融机构的股权但尚未达到实质性控制,应由监管机构确定是否必须单独设立金融控股集团。

一般来说,银行发生危机,对一国金融体系的损害最大,为此各国对银行的监管最为严厉,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也是意在防止银行体系遭受不必要的危险。有鉴于此,金融控股集团监管主体的选择可遵循以下原则:只要金融控股集团内拥有银行,不论是否实质控制,都由银监会作为该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主体;如果金融控股集团不拥有银行,则根据集团主要资产的性质,确定主监管者,由证监会或保监会担任监管主体。

在具体监管操作上,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主体不对金融控股集团内单个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原监管机构负责监管的金融机构除外),但必须对金融控股集团进行并表监管,重点监控金融控股集团的资本充足率、风险集中度和关联交易。

对当前蓬勃发展的各类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应尽快统一游戏规则

鉴于我国各金融机构都已经从事并相互大规模竞争同一的资产管理业务,这些业务的运行机制、监管思路也大致相同,但法律依据、监管政策又不完全一致。为此,对这类业务可先实现功能性的综合监管。可由国务院副秘书长牵头,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出台《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统一游戏规则,防范金融风险。《管理办法》应依据信托的基本原理对这些资产管理业务进行规范。各监管部门根据所管辖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的特征,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可出台具体的管理细则。

尽快建立分层次的监管协调平台

当前有关监管部门已经建立的协调平台,一是从关闭金融机构需求出发而设立的,二是更多地侧重于信息交流的联系会议制度。但是,如上所述,随着金融机构各种综合经营业务的拓展,综合经营与分业监管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为防止金融监管制度出现阶段性的不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问题出现,有必要确立具有长效的分层次的监管协调制度,以确保分业监管向功能性综合监管的逐步过渡。

建立金融危机处置协调机制。当发生金融危机或重大金融突发事件时,对金融危机或突发事件实施有效及时的“危机管理”。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后,大量的风险通过金融集团内对冲分散后,有时可表现为金融集团经营更加稳定。但一旦风险爆发,其突然性、破坏性又往往比未实现综合经营更为严重。为了应对这种突发、巨大的金融危机,有必要在国务院层面建立金融危机处置协调机制。可由分管金融副总理挂帅,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参加,必要时公、检、法、宣传部等部门共同参与,建立金融危机处置协调小组,处置突发性的金融危机。眼下主要负责处置历史积累的高风险金融机构问题。

建立金融业务、产品创新协调机制。通过渐进方式推进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必然涉及大量突破原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为了支持金融机构的创新,同时协调各监管部门在业务、产品创新方面的监管,有必要建立业务、产品创新协调机制。如目前各类金融机构均开展的功能相同且不涉及三大传统业务的资产管理业务。该协调可由国务院副秘书长牵头,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参加,及时会商,共同制定基本管理原则,以国务院法规形式颁布。各相关部门可根据此法规制定具体细则。对于突破重大法律的业务、产品创新,报国务院审阅后由人大审议。

信息共享机制。在当前季度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各监管部门、中央银行之间形成3十1的信息共享机制。各监管部门、中央银行应与金融控股集团监管部门共享对该集团内务金融机构现场、非现场监管信息以及各种监管处罚信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时,应综合考虑成本收益,各部门不能各行其是,重复设置信息管道,收集信息,增加政府开支,同时给被监管者增加过多成本。在实现共享信息时,可设置部门间保密墙,确定各种信息的阅读权限。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作者:夏 斌 陈道富

上一篇: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方向研究论文下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