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圆心产业结构论文

2022-04-19

2006年下半年在长沙举办的首届中部贸易投资博览会上,上海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6省签订协议,旨在大力加强口岸“大通关”合作。中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继启动实施以来,2006年前3季度,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现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央圆心产业结构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央圆心产业结构论文 篇1:

“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锁定首发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核心的“双创”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谁是强者中的强者?谁拥有高瞻远瞩的敏锐眼光?谁能够顺应趋势掌握主动?近日,“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重磅发布,从中或可窥见一二。
头部独大,浙江、山东分庭抗礼

2020年,《小康》杂志社联合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面向中国县域基层行政单位,开创“百县榜单工程”,展现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辉煌成就,创建中国县域发展的综合测评体系,推出中国县域发展系列排行榜。

创业、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展示“双创”成效,进一步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小康》杂志社特于每年3月推出“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榜单,以期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的发布,实现全域覆盖排榜:除直辖市所含区与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全国县域行政单位为2766个,因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影響,湖北省所含103个县域行政单位不参与本年度榜单排位。故“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榜单,实际涵盖全国 2663 个县域行政单位进行排位。

榜单以网络大数据、县域专题调研、社会公众态度和专家评审进行加权,经综合测评得出。其中网络大数据部分实行全网数据解析:设立自2019年1月31日至2020年2月1日的信源区间,设定双创成效、创业环境、窗口效率、政策支持、人文民生、经济基础6个评榜维度120个关键词标签;得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全程采集的客观资讯信息超过1亿条。中国数据情报公司沃民高科基于独有的开源情报分析大数据平台,提供全面技术支持。

在2663个县域的双创活力综合测评角逐中,百佳县市,省会及地区级城市所辖区47个、县级市37个,县级单位16个,所占比例基本均衡,中国双创活力在各级县域的产能权重与人口分布、收入状况、消费能力基本相契合。

从省份份额分析,百佳县市中共有17个省份的县域榜上有名:浙江省和山东省并列第一,各有17个县域上榜,江苏省和广东省各有13个;四川省有9个、辽宁省和福建省各有5个,陕西省有4个、广西和内蒙古自治区各有3个;云南省、湖南省、河北省和甘肃省各有2个,安徽省、海南省和江西省各有1个。

从行政区域分析,百佳县市中,华东地区合计54个县域上榜,成为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域最多的地域;华南地区17个,西南地区11个,西北地区6个,东北地区6个,华北地区4个,华中地区2个。东部华东地区加华南地区,占据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的71%,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未来双创动力的重心所在。
“双创”磁场释放能量,余杭荣登百佳榜首

“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榜单客观反映了中国县域双创活力的地域分布特色与潜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创业者的现状和未来。在这份榜单中,前十名分别为:浙江杭州余杭区,浙江温州瑞安市,陕西西安新城区,广东深圳南山区,福建泉州晋江市,江苏无锡宜兴市,浙江金华义乌市,湖南长沙市长沙县,江苏苏州昆山市,山东青岛即墨区。

十佳榜中,东部省域浙江占领三席,江苏占两席,福建、广东和山东各占一席,其余两席分别在中部的湖南省和西部的陕西省。本榜双创活力百佳县域与中国创业创新产业结构和发展态势基本相吻合。

浙江温州瑞安市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温州精神贯彻双创领域,再创传奇;陕西西安新城区抓住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带一路”机遇,千年古城焕发双创动力;广东深圳南山区以科技为双创第一生产力,仅一个鹏城实验室成立一年间,已经汇聚了18位院士,开展2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深圳速度”再创辉煌;福建泉州晋江市,江苏无锡宜兴市,浙江金华义乌市,湖南长沙市长沙县,江苏苏州昆山市,山东青岛即墨区在县域双创发展中模式多样,各有千秋,活力四射,欣欣向荣。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区地处浙江省杭州市区西、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余杭从一个小县城成了如今的“中华文明圣地、创新活力之区”。现在的余杭区从双创的角度,展示了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势和魅力,经济飞速发展,以“天堂硅谷”为定位和以“智慧余杭”为核心的余杭区双创规划以及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卓越的创业创新科技企业的风生水起,使这片土地成为了梦想中的创业创新奇迹之地。余杭区领跑中国县域双创发展,可谓实至名归。



作者:王韵雅

中央圆心产业结构论文 篇2:

区域经济“四大雁阵”比翼齐飞

2006年下半年在长沙举办的首届中部贸易投资博览会上,上海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6省签订协议,旨在大力加强口岸“大通关”合作。

中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继启动实施以来,2006年前3季度,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现象。我国4大经济板块也各自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可谓各显神通,亮点纷呈:西部在西进劲曲中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由传统资源时代向产业时代挺进,普遍驶入加速增长的轨道;中部6省承接和对接产业梯度转移,在承东启西中谋求崛起,意欲挥别“不东不西”的尴尬;东北3省则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昭示出“老工业巨人”重振雄风的气概;东部更是志在将“率先发展”进行到底,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演绎出凤凰浴火重生的新版传奇。

区域合作如火如荼

2006年刚刚过去的3个季度,各地区域合作频繁,各种区域合作的会议洽谈不断。除了长三角、珠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等大的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外,各种稍小范围内的合作更是如遍地开花样地出现。当“十一五”规划起步之时,我国沿海北、南两端的辽东湾和北部湾就不约而同地扬起了合作开发、加快发展的旗帜,时下我国的区域合作的浪潮,用“如火如荼”来形容当不为过。10月14-15日,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的一番话为这种合作的趋势做了注脚:“近来,我们地区司的同志都非常的忙,各地有关区域合作的会议不断,地方的同志每次有这样的区域合作性会议,都希望能让我们地区司的同志去参加,但是搞区域合作的地方这么多,我们实在是忙不过来,派不出这么多人去参加。”

2006年,国家明确宣布: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天津市,要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势必为京津冀的合作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沿海经济板块自南而北梯次形成后,中国横贯东西的沿黄一体化经济板块正在集聚隆起。据悉,中国沿黄9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黄河水利委员会将在新的协作年度综合开发黄河经济带,并加速这一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在新的协作年度中,这几个省区从各省区的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布局建设、资源配置、产业配置、市场体系和经济政策制订等6个方面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并围绕这6方面建立协作区高层磋商机制、有约束力的制度规范以及解决合作协议框架内纠纷的仲裁机制。

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不断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而另一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城市群的发展与建设,也同样吸引着我们。

早已成型的城市群正在不断深入地加强合作,吸收更多的城市加入进来。新的城市群也在不断形成,仅仅在中部地区,就开始在规划4个比较大的城市群。武汉市凭借九省通衢之地利,北连孝感,东接黄冈,南牵黄石、鄂州、咸宁于一线,西笼仙桃、潜江、天门成一片;皖江城市带以安徽省会合肥为圆心,以长江流经的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为圆弧,形成承接东西的扇面格局;长沙、湘潭、株洲3个城市呈“品”字形鼎足而立,构成长株潭城市群;河南省则在郑州、洛阳、开封的基础上,将周边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平顶山、济源等9个城市合成中原城市群。

单个城市的微弱辐射作用,会因为城市群落的组合发展而放大。但是,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在联盟的形成中,处理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就成为这个集体的重要一环。如果这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套用的话,城市捆绑发展、资源配置的一大瓶颈就是行政区划的隔阂。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行政区划界限对于企业在整个区域投资与发展中的影响却不明显。这一点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在区域经济发展成必然趋势的今天,行政区划的界限应该渐渐淡化掉了,城市里的人们应该以更开放的思想去接纳所谓的“外省”事物。

此外,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乃剑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区域经济要发展,不仅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更要避免各个地区产业趋同的现象,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比如,对于中部崛起,张乃剑就一直认为,中部地区最适合发展的就是农业产业化。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靠特色农业品牌,提高全面崛起的竞争力。

下好“协调”这盘棋

不久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

(2006年11月8日 《中国经济导报》,作者系该报记者)

作者:童海华

中央圆心产业结构论文 篇3:

历史,从世博转弯

上海乃至中国的历史将以世博会为圆心,完成一次转弯,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向上的

上海曾有一道“亚洲第一弯”

沿延安路高架朝外滩方向行驶,两边高楼夹峙,快下匝道时,突然一个左转,视野豁然开朗,一幅无敌江景尽收眼底:左侧是金色的外滩万国建筑群,右侧是浦江对岸摩登的陆家嘴中央商务区。

这个弯是俯视黄浦江的最佳角度,能让人产生飞翔在江面上的感觉,备受旅游时尚杂志推祟,“在这里可以看到上海最美的天际线。”

2008年2月,这个著名的弯道被拆除。配合世博会的外滩改造,2010年3月28日,经过33个月重新打造的“新外滩”亮相,并承诺新风貌形成后50年不变。

它注定要与其后33天揭幕的上海世博会“同寿”——上海市前市长汪道涵曾说,“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

在E海社科院研究员屠启宇眼中,已消逝的“亚洲第一弯”极富象征意味,不仅在时间节点上,而且在形态上——有弯度、有坡度,“上海乃至中国的历史将以世博会为圆心,完成一次转弯,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向上的。”

他说,发展中的城市都将经历跨越和转变的历史瞬间,上海正迎来这一瞬间,世博会梦幻般的美,正如同行驶在弯道E的感觉。

“瞬间中心”

“今年,上海将在世界舞台的正中央,站上184天!”屠启宇说。这种“中央之国”的仪式感,似乎可追溯久远。

参展方纷纷亮出自己的好东西,不少是国宝级的,有丹麦国宝“小美人鱼”,七件原本收藏于奥赛博物馆的法国国宝,还有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米开朗琪罗的两幅杰作《水果篮》和《捧果篮的男孩》,是意大利的国宝。

“法国、英国、美国屡次举办过世博会,从没这么受重视。”屠启宇说。

世博带来的,必定不仅仅是那些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这个古老国度对现代化之路作出新思考、新选择的关头,民智的开启、心灵的激荡,理应成为“转弯”的最大动力。

“因为这是在中国。”美国馆负责人Allen的话恰好可以作为回答。

2000年。美国没有参加德国汉诺威世博会。2010年,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却“下决心不让美国成为唯一缺席上海世博会的国家’。

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伦敦举行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曾骄傲地描绘英国人的心态:“北美和俄国是我们的玉米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木材森林,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提供白银,南非提供黄金,印度和中国人为不列颠种茶,而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

那一年,英国占据了欧洲工业总产量的2/3,世界商业贸易的20%。

而150多年后的中国,GDP总量将突进至全球第二,2009年在全球制造业出口中所占比例达到17%,居世界第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首次超过美国。

在现代化之路上追赶一百多年后,她并没有当年大英帝国那种天下为我所用的洋洋自得。全球化分工使她成为“世界工厂”,但她显然并不满足于此。

“每一届世博会都使举办地成为世界文明的瞬时中心,国家博览会都有着呈现国家力量的意图。”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乔兆红说,“博览会缘起于大国登场,其历程证明着强国世博,其影响证明着世博强国。”

其实,与其说世博将为中国带来“转弯”的契机,倒不如说世博将见证中国历史的拐点。此时此刻,中国正面临着“转弯”的多重内在需求——发展方式、制度安排、社会结构、公民意识,都期待更有力度的新创与飞跃。

向中国推销与推销中国

其实,中国人一直站在世博会舞台上。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策划师、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不同场合演讲,总喜欢举出三个物证:

1851年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邀请中国人出席开幕式,并且有一个独立展室,当地媒体是这样报道的:伦敦世博会吸引了中国等25个国家参加。

还有一幅油画,是英国画家塞鲁斯的作品,它描绘了首届世博会盛大的开幕场景,一个人站在右列前排最突出的位置,他叫希生,是世博会上的“中国第一人”。

2008年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征集到一枚1848年英国伯明翰铸造的纪念章,正面有希生半身像,这是英国最早刻上中国人像的纪念章。

之后,中国基本参加了每一届世博会。“想搜集梳理一个完整版中国在历届世博会的获奖目录,竟然无从下手。”吴建中说,“太多了,出本书都列不全。”

但是,他说,中国获奖产品的结构让人“惭愧”,几乎始终如一的是一些原始的工农业材料,附加值不高的初级产品以及精致却少实用价值的古董,极少近代工业产品参展,更遑论能影响人类未来生活的伟大发明。

同时代的欧美国家带到世博会的参展品是些什么呢?大功率蒸汽机,复式电报和留声机,还有克虏伯大炮。

“别对中国馆报以超现实的期望。”上海市政府一名负责外宣的官员表示,“那么多展馆一字排开,你能直观地感觉到中国馆与发达国家馆的差距。但是,历史地看,中国进步也很显著,它在本届世博会上提出了自己的理念,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建构大国形象。”

“一方面,我们在向世界推销中国,另一方面,世界热衷于向中国推销。”屠启宇说,“中国概念炙手可热,学者感觉不插一脚,就失去了话语权;商人感觉不插一脚,就失去了市场;政客感觉不插一脚,就失去了讲坛。”

在世博年,数十个世界级奢侈品牌在上海遍地开花。半年内两家LV新店开张,半岛酒店会引入约24个奢侈品牌,陆家嘴金融中心的热门租位被众多国际品牌争抢一空。

淮海中路西段的798号到806号,一连开出Piaget、Cartier等数家名表店,卢湾区商委人士认为,能吸引十几个顶级大牌抢滩淮海路,其最大动因还是世博效应。

走到拐点

“无论是中国人看自己,还是外国人看中国,中国能向外人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庞大。”屠启宇说,“也许已被推至前排,但并未拥有主导权。日本在上升期,也曾遭遇世界献媚,结果是被捧杀。我们定要脚踏实地,不被虚妄的大国情怀蒙蔽瞭望的眼睛。”

这位研究者认为,世博会必定会带来上海的“转弯”,但至少在世博会的准备期内,“转弯”的新意与苗头还不十分清晰,“某种意义上主要是靠着堆钱推动。”

“当奥运会、大阅兵、世博会一次次把举国体制推到极致,下一步该怎么办呢?”屠启宇问,“我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个拐点。”

“对上海来说,世博会是借国家力量实现这一升级的难得契机。”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上海市政府商业决策咨询专家陈信康说。

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胡晓鹏说:“上海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驱动,未来的基础设施,虹桥枢纽、地铁、隧道、高铁,几乎都已规划完善,世博后单靠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很小。”

据统计,1991年至2000年的10年

间,上海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累计投资为3100亿元,平均每个工作日投入1亿元左右。搭上“世博号”快车后,自2004年至今,世博会平均每年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约为2%。

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是多年致力于研究世博会经济的专业机构。陈信康说,眼下的中国经济、上海经济都处在调结构的关键转型期,能否借力世博促进产业升级,比能够产生多少直接收益更值得关注。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上海市政府决策顾问王洪卫说,上海多年来一直在说产业升级,但实际上时机一直未成熟,随着2010世博年到来,转型之翼已经打开,上海经济真正到了需要调结构、促发展之时。

借力世博,展开转型之翼的实例俯拾皆是。1970年大阪世博会,对日本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大阪经济圈融合产生了很大促进作用;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的举办,使西班牙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服务业产值比重从1990年的57%增长到1993年的63%。

世博为镜

转弯时要展开双翼,一翼是世博会,一翼是“十二五”。

2010年是世博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的决战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的关键年。

屠启宇作为2010年上海经济蓝皮书的主编之一,将这份报告定名为‘‘率先转型,世博效应助推上海经济结构调整’’。

4月8日,上海市政协举办2010年首次委员“学习茶座”,主题是编制上海“十二五”规划的思路和理念,讨论上海转型的切入点和路径。世博会、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南汇并入浦东、迪士尼重大旅游项目、虹桥交通枢纽和商务区、九大高新技术产业,被委员们认定是经济转型的抓手。

“世博会”和“十二五”这两个关键词在不同场合被相提并论。

“两者互相参照,‘十二五’提出转型命题,世博会提供国际视野。”屠启宇说。

宝山区作为上海的重工业重镇,其转型就参照了德国的鲁尔区。这片满是钢铁与集装箱的区域,正在变“轻”变“绿”。宝山长江口的吴淞口,为世博打造的国际邮轮码头,如今是浦江令人惊叹的“第一眼”。来宝山学习转型经验的官员们必到码头上“站一站”。

1915年,吴淞商埠督办张謇正是从吴淞码头启程,带着由吴淞万盛酱园酿制的白玫瑰酒,率队远征巴拿马世博会。今天,远方来客参观完上海世博会,可经连接园区的水上走廊登上国际邮轮——当年输出的是陈酿,今天输出的是理念。

乔兆红说,以世博目光打量上海,就会发现它的软肋:在二三产业间徘徊不定的产业瓶颈。面对1900万人口和不断集聚的城市效应时的管理课题,创新驱动力不足;还需更大气的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等等。世博会所蕴含的主题理念,恰可为突破瓶颈提供思考方向和着力点。

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在以世博为镜,无形中将世博效应放大到了全国。据称,武汉、广州都有意申办一届世博会。

软硬双转

学界有这样一种观点:世博会作为拐点的象征意义是存在的,但其新意仍有待开掘。

强势政府一直是上海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屠启字说,现代上海除了参照国际经验,也可向自己的历史回溯。“上海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基础建设全部是民营的,城市的真正管理者是企业家和绅士阶层,这种历史上的‘上海模式’也启发我们,未来30年上海发展模式怎么走,要把政府推动与民间企业家的力量结合起来。”

屠启宇认为还需要另一个结合:软硬结合。“从财力和基础设施上说,今日之上海与汪道涵申博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而方向感要比那时候更强才行。”

1992年,上海建造了第一条地铁线。2010年,上海地铁拥有13条线,总里程达424公里。在这一点上能和上海比的,只有伦敦和纽约。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在被问及世博带给上海的影响时说:“我想首先是上海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提前了十几年完成。”

周汉民宣布的是上海局部的现代化,而一位参与筹备世博的学者表示:“剩下的‘软’的部分恰恰是啃起来最‘硬’的部分。”

在屠启宇眼中,“软的方面”主要是指文化影响力等。也有学者期待在构造社会制度环境方面有更大突破。

世博带来的,必定不仅仅是那些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这个古老国度对现代化之路作出新思考、新选择的关头,民智的开启、心灵的激荡,理应成为“转弯”的最大动力。

作者:刘 耿

上一篇:移动增值营销渠道论文下一篇:银行个人理财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