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险互联网金融市场论文

2022-04-23

2013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湖南省出台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抗击经济下行压力,经济总体稳中有进,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回升,为金融业稳健运行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年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适度增长,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经营效益继续提升。证券业平稳健康发展,市场交易渐趋活跃,证券创新业务稳步发展,上市公司业绩进一步改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财产险互联网金融市场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产险互联网金融市场论文 篇1:

险企“触电”:别走歪了

随着电商和移动互联趋热,传统金融机构纷纷“触电”,保险公司也坐不住了。

8月初,国华人寿传出消息,其在微信平台上,推出了保险行业首个微信商城,提供移动投保、产品展示、在线客服等功能。在此之前,这家保险公司在淘宝聚划算创下“三天一个亿”的辉煌战绩。

众多保险公司纷纷开足马力,开拓电商渠道。截至2012年年底,共有约40家保险公司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今年6月份,和讯网也推出了保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放心保”,目前共收录81家保险公司的212款产品。根据艾瑞咨询预计,2016年中国保险电子商务市场在线保费收入规模将达到590.5亿元,渗透率将达到2.6%。

保险公司纷纷砸钱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更多的中小保险公司选择与第三方平台展开合作。未来网销渠道可能代替银保和个险渠道,成为保险产品销售的主流渠道吗?疯狂售卖保险理财产品的背后,是否保险电商化发展走上歪路?

砸钱布局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保险公司销售产品的主要战场之一。

6月,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将设立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注册地暂定北京。2012年8月,中国平安确认将和阿里巴巴、腾讯合资成立在线保险公司,平安占股15%;2012年7月,中国太平成立太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同年1月,中国太保成立全资子公司太平洋保险在线服务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尽管2012年险企电子商务市场保费收入占整体保费收入不过区区0.26%,但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2年在线保费收入规模达到39.6亿元,相较2011年增长123.8%。

据了解,目前保险公司进军电子商务领域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自建网站销售,包括官网及与官网相分离的网销平台,例如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均建立了与普通官网相分离的网销平台;二是与第三方平台合作销售,以及寻找网上第三方保险机构代销保险产品。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均可买到保险公司产品。

7月21?22日,保监会举办保险业深化改革研讨班,项俊波主席出席了此次培训班并亲自授课。会议把保险行业的改革与创新的重点放在互联网金融上,项俊波重点提及互联网技术将给保险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即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保险业的游戏规则和经营模式。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经过了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步入成熟期,大型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企业纷纷通过扩展品类以及向传统金融市场的扩张来维持市场增速,这为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艾瑞咨询分析道。

“传统销售渠道不断萎缩,个险渠道增员困难,银保渠道大幅下降,销售成本居高不下。这样,网销渠道就成为一个新的着力点,产品简单,好销售,对于中青年消费者有很大吸引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庹国柱接受《新财经》记者专访表?示。

险企纷纷抢滩电子商务市场的背景在于,自2011年开始,保险市场一直处于低谷,保费收入增长幅度放缓。尤其是寿险,艰难度日,直到现在,其颓势也未有明显改变。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寿险保费收入为3224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7%。

保险通过电子商务在卖什么?由于财产险标准化程度更高,增速远超整体市场。

记者登陆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发现可以买到的主要是车险、意外险、旅行险、健康险、少儿险、医疗险、财产险等产品。中国太保2012年年报显示,其电销、网销及交叉销售等新渠道业务收入占财产保险业务收入的18.6%,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

国华人寿电子商务部总经理赵岩对寿险电商化充满信心,他说:“包括复杂的险种、期缴,现在这些产品也开始在淘宝或一些平台销售了,今年寿险电商规模将要达到近100亿元。”

“尽管银保渠道在下滑,但网销渠道不可能代替,只能说是一种补充,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渠道。”庹国柱对记者分析道,2008年、2009年银保渠道大战,把银行渠道的成本弄得很高,保险公司卖一单赔一单,但并不意味银保渠道会衰落。相反,银行渠道有天生的优势,客户资源得天独厚,现在银保渠道处于调整期,成本会随着市场的调整而回归理性。

“网销不可能代替银保和个人营销渠道,而是会迅速崛起,与其他两个渠道形成互相补充的关系。”庹国柱说。

疯狂卖理财

在业界纷纷看好保险布局电子商务之时,寿险公司在网络平台疯狂销售理财产品的举动却引起了极大争议。

“你去看看,现在保险公司在网上卖的,很多是低门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这是存在问题的。”一家合资保险公司个险渠道中层对记者说。

记者登录淘宝网,搜索“理财”关键词,发现出现在首页的5款产品全部为投资门槛1000元,保底收益2.5%的寿险公司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一款产品为“泰康旺财1号”,由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出售,预期年化收益5.15%,投资期限1?3年,承诺保底、无风险。此外,网络平台上销售的保险理财产品,其投资门槛很多低至100元。

据了解,保险公司在网上卖的理财产品,其实是万能险,目前针对这类网销保险的做法还存在法律监管空白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与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算法不同,这类产品预期收益率为预期年化结算利率,结算利率以保险公司每月公布为准,然后根据该利率计算当期的投资收益,每个月都可能发生浮动,到手的实际收益并不一定为宣传所称能达到的收益。

北京中高盛律师事务所保险维权律师李滨公开批评保险公司不道德,他认为披着理财外衣销售的保险产品,存在骗保空间。并且当风险真正来临时,可能合同却存在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不仅不能雪中送炭,还徒增法律烦恼。

据了解,国华人寿在微信保险商城共上线四款明星产品,分别是国华1号、理财宝、国华1号增强版以及国华2号增强版,起卖金额降至100元,也为保险理财产品,具有收益诱惑。

保险公司在新平台过分强调其理财产品收益率和理财功能,其发展是否已经“异化”?毕竟,保险公司又不是理财机构,力推低门槛、高收益、少保障功能的产品,其目的到底是什么?有业内人士分析,保险公司疯狂在网上卖理财产品,其目的在于缓解现金流压力。

今年是寿险公司现金流压力最大的一年,银保渠道下滑以及寿险定价利率政策的推行也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考验。

申银万国分析认为,退保及满期给付是2013年寿险行业均面临的压力,此前粗放式发展的弊端集中显现。而在寿险销售环境依然恶劣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能通过再次销售短期投资型产品将问题推后。

“今年和明年的满期给付压力大,保险公司现金流压力确实大,网销渠道上这些火爆的短期产品也是保险公司动脑子吸引资金的一种办法。”庹国柱?说。

实际上,在网上卖得火爆的保险产品,基本上都是具有理财功能的万能险和分红险。险企电商化,难道是为了做理财公司?这多少让业界怀疑其电商路是不是“走歪了”。

不管怎么样,在庹国柱看来,网上卖理财类保险,只要没有触及监管政策,就是合法的,没有必要去管保险公司具体卖哪一类产品。庹国柱认为,网络销售渠道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现在各方对互联网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如今处于摸索和试验阶段。

“投保人要有风险意识,网上卖的理财类保险产品,按照结算利率体现收益,市场条件好,收益达到5.5%以上很有可能;市场条件不好,可能达不到预期收益率,但也有保本的2.5%的收益。”庹国柱认为,没必要质疑保险公司在网销渠道卖理财类产品的合法性,因为确实就这类产品能卖得好,纯保障的产品消费者买得少,保险公司要生存,自然卖得少。只要符合监管规定,没什么不可以。

“回归保障是伪命题,寿险的销售要依赖理财性质的产品。因为回归保障,剔除投资性质,可能产品根本就卖不出去,因而强调纯保障对保险公司没有意义。对于新渠道的发展,监管要注意贴近市场,谨慎防范风险,这对监管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验。”庹国柱说。

诸多瓶颈

不少互联网公司及投资人不太看好保险公司当前的布局。

一位研究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的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对《新财经》记者分析道,保险公司并不具有电子商务的基因,它们布局电商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个销售渠道,其功能在于增加销售,银保渠道和互联网渠道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革,只不过换了个卖产品的渠道而已。

“国内保险产品品种太少,没有创新,价格卖得贵,这是国内保险市场发展的最大瓶颈,短时间内解决不了。”该位人士表示,在网上卖产品,越简单越好卖,这也是为什么标准化运作的财产险比寿险好卖的原因,寿险产品本身就比较复杂,投保人一般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看懂,需要有专业的营销员讲解。“创新类财险产品保费低利润空间低,而一款寿险产品,投保人一年就要交个1万、3万、10万的。”

太平电子商务公司创新事业部总经理万俊勐的观点是,互联网对于整个保险产业而言,会从以公司产品为主导的销售模式,逐步转变为真正以客户为核心的销售模式。但这谈何容易?

上述投行人士分析认为,保险电商到底要个性化,为客户定制产品,还是要标准化?其实保险公司没几个人能搞明白。

在移动互联时代,要围绕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服务,这需要保险公司开发出更多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保险产品,但这一渠道真正要把产品销售出去,产品设计又必须简单明了,消费者在网上的消费往往是碎片化时间内瞬时做的决定,这就是“矛盾”之处。

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董事长对《新财经》记者说:“互联网金融,又叫数据金融,业态冲击了金融行业,这是单向的,但反过来呢?我认为传统的金融业做互联网机遇不大,因为传统行业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和固有的框架难以被改变。”

“但是,我认为现在互联网金融,被媒体炒得太凶了,好像一下子变成洪水猛兽了,其实要想颠覆掉整个金融行业,还为时尚早。”在这位老互联网人看来,中国保险公司离市场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对于电商的布局也仅仅从销售渠道的角度出发,产品单一,甚至行业内真正了解移动互联的人才都极少,未来网络渠道也仅仅是险企一个销售产品的渠道之一而已,谈不上真正电商化。

在8月19日东方证券发布的《互联网改变金融》报告中,分析师金麟分析认为,网上金融产品销售平台的兴起主要来源于渠道高收益的刺激,由于银行对终端销售渠道的高度垄断,例如基金的尾随佣金率已经上升到50%乃至于70%,从而刺激了银行渠道竞争品的出现,但这与模式的优越性无关。

金麟分析认为:“互联网的双边平台可能在信用管理风险、投资和保障方面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期待不宜太高,无论是P2P(个人网贷)、网上理财产品销售,还是保险销售平台,都面临局限。但对保险业来说,大数据可能明显提升其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精算能力。”金麟认为,如果未来有保险公司能够掌握医疗的大数据,那么就能在寿险和健康险等产品上获得精算定价上的优势。

庹国柱十分看好网销渠道的发展,他认为,保险行业核心的两个问题是“产品”与“渠道”,未来网销要做好,保险公司必须整合渠道,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庹国柱说:“本身势不可当,技术革新迅速影响到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和思维方式,这是好事。发展中间有什么问题,也都是在实践中摸索着,很多新问题根本想不到。在积极探索新事物的同时,监管和险企要注意风控。”

作者:董露茜

财产险互联网金融市场论文 篇2:

湖南省金融稳定报告(2014)摘要

2013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湖南省出台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抗击经济下行压力,经济总体稳中有进,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回升,为金融业稳健运行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年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适度增长,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经营效益继续提升。证券业平稳健康发展,市场交易渐趋活跃,证券创新业务稳步发展,上市公司业绩进一步改善。保险业市场主体不断丰富、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市场秩序持续优化。支付系统稳健运行,征信体系日益健全,反洗钱体系有效运行,假币专项治理不断深入,金融生态建设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力度加强。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仍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等多重矛盾交织,湖南省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部分行业发展出现困境,市场利率波动加剧,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失序,证券机构收入结构有待优化,保险市场秩序尚需进一步规范,金融领域的风险因素日益增多。

一、区域经济

(一)运行状况

经济增长趋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017亿元,同比增长101%,虽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但较上半年回升01个百分点,各季度GDP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总体呈平稳运行态势。分三次产业看,各产业增速均有所回落,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109%和114%,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2、19和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36:474:390调整为126:470:403。

内需稳步增长,发展动力不断增强。2013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3814亿元,同比增长261%,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成为主要推动力。民间投资114775亿元,增长299%,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62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投资方向有所优化。全省民生投资、生态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125%、449%和35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同比分别提高24、05和13个百分点。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06亿元,增长1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增速放缓,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2013年,全省实现财政总收入330729亿元,增长126%,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309亿元,增长140%,比上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全省财政总支出46355亿元,增长125%,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1%,同比提高98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23414元和8372元,增长98%和125%,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分别增长70%和98%。

CPI有所回升,PPI降幅收窄。2013年,全省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八大类指数“七涨一平”,其中食品和居住是拉动CPI快速上涨的主要力量,累计分别上涨42%和18%,合计拉动CPI上涨171个百分点。而烟酒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成为带动湖南省CPI上涨的新力量,同比分别上涨31%和21%,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1和09个百分点。2013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15%,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已连续20个月下降,但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下降16%,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的问题与风险

发展动力仍然不强,经济产业结构欠优。工业生产整体回暖势头不强,装备制造、冶炼、水泥等行业受需求不足影响,企业生产低迷、产品出现积压,部分企业关停并转,部分企业资金周转紧张,并通过债务传导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传统消费品需求进入增长平缓期,市场拉动能力减弱,新興消费品需求尚待培育。产业结构仍需优化,2013年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7:47:403,第三产业占比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大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少。

产能过剩和房地产风险需高度防范。“三期叠加”阶段,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以及重金属等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将不可避免的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消极影响。2013年末,全省37家涉及环境保护违法违规和62家涉及落后产能企业贷款合计258亿元,已形成不良15亿元。当前房地产市场呈两极分化趋势,中心城市房价持续上涨,而部分三四线城市需求不足。一些地区特别是县城供过于求,待售面积和空置率较高,风险不容忽视。

二、银行业

(一)运行状况

资产负债规模适度增长。截至2013年末,全省银行业资产总额339995亿元,增长137%;负债总额331065亿元,增长134%。各项存款余额268760亿元,增长161%;各项贷款余额181411亿元,增长157%,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

不良资产出现“双升”。截至12月末,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6044亿元,同比增加2189亿元;不良贷款比例332%,同比上升087个百分点。分类型看,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分别上升022、062、003个百分点。

抗风险能力有所下降。2013年末,全省银行机构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4547亿元,较年初增加635亿元;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缺口207亿元,较年初增加606亿元;拨备覆盖率下降至752%,较年初下降263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继续提升。2013年全省银行机构实现净利润47618亿元,同比增盈8271亿元。从收入结构看,全年银行业实现利息净收入10007亿元,同比增加1724亿元。实现非利息收入1719亿元,同比增加387亿元。

(二)需关注的问题与风险

政府债务风险面临挑战。全省融资平台负债超5700亿元,其中贷款余额3636亿元。近三年到期贷款11008亿元,占平台贷款总额的303%。由于地价、财政收入增速下滑,一些地市低层级平台面临较大偿债压力。2013年全省新放平台贷款“借新还旧”占比超过50%。部分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和取消收费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债务压力较大,已进入不良或关注类贷款。

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上升。一是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2013年末,全省银行业机构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高达678%,部分银行超过80%。二是同业资产负债错配。2013年末,全省银行业同业资产35283亿元,同业负债27021亿元,资产运用总体大于负债来源。三是市场波动加剧。经历2013年6月末的流动性紧张状况后,2013年下半年市场利率一直处于近两年来的较高水平,且机构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大幅上升。

涉农银行机构案件风险突出。2013年,农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共发生3起虚假抵押骗贷、冒名贷款和冒名担保案件和2起基层网点挪用资金案件,暴露出有关机构制度规范执行不到位,员工行为管理不严格,对基层负责人的不当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关键环节上管理失控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证券业

(一)运行状况

证券市场交易渐趋活跃。2013年,全省证券市场实现交易量27万亿元,同比上升5484%;客户保证金1311亿元,同比下降81%;托管的客户证券资产总额24636亿元,同比增加273%。投资者账户数6001万户,同比减少36%,但机构投资者账户数同比上升82%,增加到7369户。

直接融资规模大幅提升。2013年,虽然湖南企业首发融资暂停,但再融资渠道更加畅通,全省境内上市公司直接融资大幅提升,全年实现直接融资1898亿元,同比增长1592%。其中,国内股票(A股)筹资1298亿元,同比增长1148%;国内债券筹资60亿元,同比增长3688%。

证券机构经营保持稳定。2013年末,湖南省湘财、财富和方正3家证券公司總资产53583亿元,净资产21469亿元,净资本13383亿元,管理客户资产384172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1718%、726%、140%、3050%。3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63亿元,实现净利润1329亿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4520%和16957%。

期货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全省4家法人期货公司2013年末总资产合计386亿元,同比增长21%;管理客户保证金297亿元,同比增加03%。全年完成期货交易量71829万手,同比增加454%;期货交易额854704亿元,同比增长535%。实现利润总额004亿元,同比下降933%。

(二)需关注的问题与风险

证券公司收入结构有待优化。证券公司主要依靠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创收的盈利模式并没有得到有效调整。与2012年相比,全省3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占比从50%增长至55%,而2013年全国115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占比为47%。同时,与全国水平相比较,全省3家地方法人证券公司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和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仍然偏低,收入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需加强。目前,客户在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过程中仍以融资交易为主,这一方面是由于机构客户偏少,个人客户多习惯做多的操作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券商可提供的融券品种、数量有限。因此券商需加强客户适当性管理,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做好风险提示。2013年,全省3家券商共有28名客户累计强制平仓38次。

四、保险业

(一)运行状况

市场主体不断丰富。2013年末,全省共有法人保险公司1家。省级保险分公司45家,较年初增加1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34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19家,较年初增加1家;保险经纪公司10家,保险公估公司5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9421家,较年初增加344家。保险公司从业人员143万人,较年初精简01万人。

资产规模增速放缓。2013年末,全省保险公司资产总额13301亿元,较年初增长105%,增速较去年降低35个百分点。全省预计保险深度2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保险密度766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36元。

业务收入稳定增长。2013年,全省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086亿元,同比增长93%,保费规模列全国第11位。按险种类别分:财产险保费收入1760亿元,同比增长214%;寿险保费收入2861亿元,同比增长09%;健康险保费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333%;意外险保费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137%。按公司类型分: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847亿元,同比增长219%;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3239亿元,同比增长33%。

赔付支出增长较快。2013年,全省赔付支出1928亿元,同比增长35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945亿元,同比增长265%;寿险赔付支出844亿元,同比增长474%;健康险赔付支出109亿元,同比增长415%;意外险赔付支出30亿元,同比下降01%。

(二)需关注的问题与风险

财产险市场风险隐患增多。一是财产险综合赔付率有所回升。全省财产险公司综合赔付率626%,较上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二是应收保费率有所回升。财产险公司应收保费率(平均)28%,较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三是批退率有所回升。财产险公司批退率24%,较上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

退保情况比较平稳,但部分公司的退保压力不容忽视。由于全年行业整体投资收益率低于客户预期值,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等因素影响,全省寿险业退保金支出608亿元,同比增长596%,较保费增速高出503个百分点。其中,分红寿险退保578亿元,占寿险业务退保金比重963%。

五、金融市场

同业拆借交易成倍增长,交易利率整体上行。2013年度,湖南省金融机构累计开展同业拆借业务319笔,同比增加146笔,成交金额1289亿元,同比增长25倍。分方向看,以同业拆入为主。全省发生同业拆入1199亿元,同比增长27倍;同业拆出90亿元,同比增长105倍。分期限看,主要集中于短期限品种。7天以内的短期品种、共成交、1141亿元,占拆借总量的885%。从成交利率看,保持整体上行态势。4季度,全省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38844%,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基点,较3季度提高57个基点。 债券业务成交量略有回落。2013年,全省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交239万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8%。分机构看,农信机构成为市场交易主体,全年累计成交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1%,占交易总量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526%提高至60%;城市商业银行成交8372亿元,同比下降253%,占交易总量的比重下降115个百分点至35%;证券公司及其资产管理计划成交138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倍;财务公司成交99亿元,同比下降239%。

票据承兑较快增长,贴现业务明显萎缩。截至2013年末,全省票据承兑余额17185亿元,同比增长254%;票据承兑累计发生额35228亿元,同比增长244%。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余额为2262亿元,较年初下降657亿元,其中4季度当季贴现余额减少438亿元;全年票据贴现累计发生额6265亿元,同比增加396亿元,其中4季度发生额仅51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80亿元。

六、金融基础设施

(一)支付系统稳健运行

支付清算系统平稳运行。截至2013年末,全省大、小额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等高效安全运行,全年共处理各项业务74亿笔,金额65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6%和215%。

非现金支付工具进一步推广。2013年,全省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办理业务156亿笔,金额30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和341%。重点推进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截至2013年末,全省累计发展助农取款服务点66万个,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全年共办理各项业务14240万笔,金额24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4%和3026%。

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规范发展。截至2013年末,全省有法人非金融支付机构7家、分支非金融支付机构15家,全年新增3家公司获得人总行支付业务许可。各机构全年共办理支付业务(不含预付卡发行)104億笔,金额42955亿元,发行多用途预付卡10亿元。

(二)征信体系日益健全

征信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已备案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机构增长至6家,全年共完成借款企业信用评级564户;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户数超过97家(含跟踪评级),同比增长136%;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信用评级,初步建立两类公司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评级签约量和报告出具量分别达100户、50户。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末,累计已收录湖南省 4241万自然人、304万户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信息,478万家机构申领机构信用代码证。应收账款质押和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常用户已达162家,累计登记应收账款质押业务 163万笔。全年向社会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291万人次、企业信用报告查询165万次户;向各级统战、司法、财政、税务、海关、工商、证监等部门提供信息查询6200次。成功开展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查询试点,至2013年底,1198万人通过身份验证并成功查询信用信息6285万次。

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截至2013年末,全省累计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档案528万户、农户信用档案72924万户。9个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被确认为“湖南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园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县(市)从3个增加至7个。

(三)反洗钱体系有效运行

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开展分类监管。全年全省共组织对613家银行机构开展了风险评估,对长沙辖内评估结果靠后的银行机构,约见其高管谈话,跟进监管,督促整改。通过调研和评估,厘清各级农信社机构反洗钱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建立支付机构监管档案制度,召开监管工作会议,明确支付机构反洗钱工作要求,对6家法人支付机构自查整改工作开展现场核查和督导。

重点可疑报告管理有效加强。下发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管理相关规定,规范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内容和报送方式,提高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质量与情报价值。全年共接收金融机构报送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96条,其中,移送公安45条,上报反洗钱中心4条。

(四)假币专项治理不断深入

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明确了省政府主管金融工作的一名副省长为全省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省内各级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均由各级地方政府一名负责人担任,在未设立人民银行的县(市),探索建立反假货币工作新机制,在全省逐步形成了地方政府主导、成员单位配合的反假货币工作格局。

打击制贩假币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制贩假币违法犯罪活动,在道县、新化县、醴陵市、浏阳市等制贩假币较为突出的地区开展了重点整治工作。2013年,全省公安机关假币犯罪立案12起,破案10起,共收缴假币72341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其中株洲、永州公安机关分别破获了128万元、563万元的假币大案。

(五)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扎实开展

金融消费者投诉有效处理。2013年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共处理495个金融消费者投诉,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存款变保险”、银行服务态度、银行卡和征信业务等方面,较好地维护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县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稳妥推进。2013年3月,人民银行长沙中支印发《加强县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指导意见》,组织开展示范县建设。年底确定桃江县、韶山市、石门县、城步县、宁远县、芷江县、新化县、资兴市、桑植县、衡东县等10个县市为首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示范县。

评估和检查监督力度加大。全省对3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6家支付机构进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现场检查,对部分违法违规问题进行行政处罚。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评估,出台《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评估办法》,对评价结果较差或被投诉情况较严重的金融机构,依法运用约见谈话、通报、披露、执法检查等处理措施。

(六)金融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金融安全区创建有序推进。根据《湖南省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达标单位考核办法》要求,积极开展省级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达标单位的考核验收和“回头看”。截至2013年末,全省共有27个县(市)通过现场考核验收,57个县(市、区)被授予市级以上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达标单位称号,其中30个县(市)被授予“省级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达标单位”称号。

金融生态良好城市创建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湖南省“金融生态城市”创建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对试点满一年的长沙、湘潭、株洲、岳阳、娄底、怀化6个地区开展了首次年度测评,测评结果予以通报,并根据测评情况进行了一对一的督导,有效提升了试点地区创建工作水平。适时增加了衡阳、郴州两市为试点地区,截至2013年末,湖南省“金融生态良好城市”试点地区增至8个。

七、总体评估与政策建议

(一)总体评估

2013年,湖南省金融体系稳定状况保持良好。全年湖南省经济缓中趋稳、稳中有升,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适度扩张,经营效益继续改善,机构改革取得新进展;资产质量整体良好,审慎经营理念增强,隐性风险揭示较为充分。证券期货市场交易趋向活跃,機构多元化经营得到发展,证券业务创新力度加大,上市公司业绩整体提升。保险市场主体不断丰富,社会保障功能继续发挥,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征信服务和支付结算体系日趋完善,反洗钱反假货币取得进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健全。

同时应看到,湖南省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然不足,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任务依然艰巨,政府债务风险面临挑战;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控制压力上升,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提高,地方法人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机构稳健性经营理念仍需加强;证券公司代理买卖佣金收入不降反升,受托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和保荐业务收入占比偏低;保险业退保压力增大,财产险市场风险开始显现;影子银行机构和业务增长较快,跨市场、跨行业、跨机构的交叉性金融风险有所显现。

(二)政策建议

(1)加强重点风险领域信息统计监测,推动金融行业监管协同。一是督导各金融机构强化风险管控,动态掌握信贷资产质量迁徙情况,防范不良资产大幅反弹。二是切实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经营情况和贷款风险监控,防范可能出现的偿债风险。三是进一步规范理财、信贷资产转让、同业代付、票据等表外业务,加强跨行业跨市场金融监管协调。四是进一步健全影子银行统计分析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加强民间融资监测,防范民间融资等非正规金融体系风险向银行体系传递。

(2)加快资本市场建设。一是大力推进企业境内外上市。挖掘和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重点培育,优先支持对经济转型升级有直接促进作用的企业上市。二是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引导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促进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三是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大力推进债券融资,支持发展股权投资,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3)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一是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优化承保主体结构、模式和保险理赔机制,提高农业保险理赔服务水平。二是引导保险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以债权、股权等方式直接投资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以及与保险产业紧密相关的养老、医疗等产业。三是探索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的机制,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大病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服务等业务。三是加快推动保险产品创新,推动诸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科技保险、农房保险和洪水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的试点与发展。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

财产险互联网金融市场论文 篇3:

保险业2018的“破”与“立”

伴着新年的钟声,时间这辆“高速列车”头也不回地把所有人都已经带进了2019年。

对于中国保险业而言,2018年仍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保监会与中国银监会合并为中国银保监会;这一年,有70多位高管发生变动,人事进行了大调整;这一年,78家公司被罚,被称为“史上最严监管年”;这一年,险企尤其是寿险公司迈开了转型发展的步伐;这一年,科技不断赋能保险,各保险公司跃跃欲试,创新求变;这一年,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又有新的进展……

当迈入2019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看一看保险业的2018,回顾与总结才能以更好地姿态迎接2019年,与此同时期待保险业能在新一年更健康、更理性、更繁荣地发展。

监管体制改革银、保监会合并

关键词:改革

2018年的春天,《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全国人大会议审议。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领域,中国银监会、保监会的职责将整合,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同时,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不再保留银监会和保监会。这标志着中国金融体系监管框架进入“一行两会”时代,意味着金融监管已从分业监管进入混业监管。承担监管保险业重任的中国保监会完成了其近20年的历史使命,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近年来保险业在快速发展中暴露出虚假出资、治理失效、资金乱用、业务乱作和销售误导等乱象。银保监会的合并,有利于解决现行体制中存在的监管职责不清晰、交叉监管和监管空白等问题,有利于各方形成监管合力,补齐监管短板。与此同时,保险机构将面临更加全面的监管环境,经营合规性也将明显提升。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公开演讲中曾表示,经历了40年的改革发展,保险行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未来保险行业还要围绕市场体系、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领域实施深层次改革,有效提升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高质量的服务让消费者拥有强烈的满足感,真正形成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实际的独特监管模式。

78家公司被罚“史上最严监管年”

关键词:监管

银保监会合并后,保险业迎来了“史上最严监管年”。

数据显示,2018年1月-12月全国保险监管系统累计在官网上公布了1450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共计罚款24105.5万元。具体来看,共有78家保险公司受到处罚,财产险公司41家,人身险公司37家。其中,财产险公司合计被罚9852.8万元,受处罚金额最高的是人保财险,为2764.8万元;平安产险位列第二,为1520.5万元;太保产险位列第三,为1199万元;人身险公司合计被罚4156.6万元。受处罚金额最高的是中国人寿,为595万元;人保寿险位列第二,为515.2万元;阳光人寿位列第三,为310万元。

2018年,中国银保监会下发的监管函48封、行政处罚书26张,共涉及46家保险公司。而紫金财险、中华联合财险等4家保险公司遭到多次点名。据梳理,监管函指出的问题涉及产品、业务和投资三方面,而行政处罚书涉及到最多的问题是编制提供虚拟材料,罚款827万元,占2018年银保监会行政处罚金额的近一半。除了保险公司外,2018年中介机构也受到严格的监管。2018年,共有302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受处罚,合计罚款金额3538.45万元;有2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和2家兼业保险代理机构被吊销业务许可证。受处罚金额最高的是北京联合保险经纪,为135.5万元;安诚保险销售排在第二,为110万元;美联盛航保险代理位列第三,为81万元。

高管频繁变动70余位“舵手”就位

关键词:高管

回首2018年,保险公司高管变动始终相伴。据统计,2018年保险业共有70多名高管的任职资格获得批复。其中,有14家保险公司更换了董事长和总经理。

其中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太平三大保险集团的领导班子调整最为引人注目。中国人保的人事调整要追溯到2017年。2017年中国人寿总裁缪建民赴任中国人保任总裁,8个月后,缪建民正式成为中国人保新一任“舵手”。2月2日,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复。同时,人保财险、人保健康、人保寿险、人保资产董事长也变更为缪建民。9月12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白涛获批担任中国人保总经理。另外,人保养老的董事长、总经理则分别由唐志刚和张海波担任。

中国太平党委书记、董事长由华润集团原总经理罗熹出任,中国太平原董事长王滨出任中国人寿董事长,而中国人寿原董事长杨明生到期退休。据中国银保监会的批复,罗熹、王思东分别于12月10日、8月31日获批中国太平董事长、总经理。而王滨于11月28日获批担任中国人寿的董事长;袁长清、崔勇则分别于2月26日、10月10日获批国寿养老的董事长、总经理。而另一保险集团——中国太保则延续了上一年的人事调整,仅有1位高管任职资格获批,即盛亚峰于7月5日获批担任太保产险的总经理。

2018年董事长、总经理同时获批的,还包括5家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他们分别是,北京人寿、国宝人寿、海保人寿、黄河财险、瑞华健康。而新成立的保险公司高管的补位,还有国富人寿的董事长;横琴人寿、华贵人寿、汇友建工、融盛财险、三峡人寿、太平科技、众惠相互的总经理也均于获得任职批复。除此之外,工银安盛人寿、华安财保资产管理公司、信泰人寿、英大泰和人寿4家保险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也进行了更换。

寿险经营转型健康险成“香饽饽”

关键词:转型

“保险姓保、回归本源”。受134号文的持续发酵影响,以消费者为中心,发展有利于保障和改进民生的人身保险产品,大力发展健康险保险产品成为保险公司经营转型的风向标之一。

目前,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四大上市险企都在积极推进健康、医疗领域的布局。一方面,调整业务结构,发力健康险、养老险等相关产品,由趸交推动转向续期拉动;另一方面推动养老社区、健康基金等相关项目的落地,打通健康、医疗业产业链的上下游项目。

数据显示,2018年前10个月,在人身险保费负增长的情况下,健康险依旧保持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速。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0月,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3358.35亿元,同比下降1.85%。其中,保险业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714.01亿元,同比增长22.69%。

2018年各类险企在健康险业务发展道路上,各有优势,各有侧重。新华保险董事长兼CEO万峰表示,健康保险将会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主流产品。未来新华保险将持续在健康险领域发力;百年人寿2018年前11个月备案登记的135款产品中,有61款为健康险,占到45%;众安在线也在探索以健康险为圆心的生态圈……此外,2018年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落地后,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也成为各险企的布局重地。目前,包括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养老、新华人寿、泰康养老在内的12家保险公司获准首批经营税延养老保险业务。

科技赋能保险大有可为、大显身手

关键词:科技

科技赋能保险成为近些年的热词,2018年也不例外。技术的更新、科技的进步,正在给保险行业带来难以想象的变化,包括保险销售、服务和理赔方式的改变,产品设计的改变等等。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纷纷与保险业结合,它们或极大地提高了保险的运营效率,或是拓展了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或是创造出更好的产品、抑或是提高了风控能力。例如,当互联网与保险结合,小额化、碎片化的退货运费险得以诞生并迅速成长壮大,长期“霸占”互联网出单量之首位;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支持下,险企创新开发出短期百万医疗保险并迅速走红,让更多的人以较低的投入享受较高的保障。又如,当人工智能与车险理赔结合,不仅理赔效率大大提升,同时其在反欺诈工作中大显身手。

2018年1月,人保金服联合58集团、易车集团、美国Solera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保险科技项目“爱保科技”正式上线;中国保险学会与金融壹账通共同发起成立了“保险智能风控实验室”,该实验室将研究建立多险种的智能化反欺诈系统;5月蚂蚁金服发布定损宝2.0版本,将图像识别升级成准确率更高的视频识別、将开放技术平台,从与保险公司一对一理赔系统对接升级成未来保险公司可自助接入定损宝等;7月蚂蚁金服宣布完成国内保险业首笔无人工干预的“全流程AI(人工智能)快赔;8月众安保险全资子公司众安科技上线国内首个商保端SaaS服务平台——“商保智能开放平台”。

如果说2017年的保险科技的“风口”,那么2018年保险科技仍然是站在风口浪尖。无论是智能风控技术、智能定损技术、自动化理算技术、智能核保技术还是智能开放平台,科技正在为保险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深度赋能,提升传统保险供给的效率,满足不断增长与动态变化的保险需求。

对外开放加速外资有望加速进入

关键词:开放

2018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上,习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2017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权比例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

4月2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的通知》,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在国内的业务得到了五个方面的放开:为投保人拟定投保方案、选择保险人、办理投保手续;协助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进行索赔;再保险经纪业务;为委托人提供防灾、防损或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咨询服务;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6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允许境外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的通知》和《关于允许境外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公估业务的通知》,根据通知,经营保险代理业务、保险公估业务3年以上的境外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在华投资设立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公估人可以申请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可以预见的是,保险代理机构、保险公估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放宽后,将引发新一轮保险代理、保险公估机构的设立与并购热潮。外资实力派的进入,也会让国内保险产业竞争更加市场化、国际化。

这些都是保险业对外开放的重大政策,对国内保险市场的发展和推动保险市场改革意义重大。这有助于外资公司开拓国内市场,从而促进保险市场的竞争,提高市场效率。

作者:李明敬

上一篇:信息时代与信息化管理论文下一篇: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