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财产的保险市场论文

2022-07-03

本文探讨了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经济地理学的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进而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两种理论范式总结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实证经验。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区域财产的保险市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区域财产的保险市场论文 篇1:

关于财产保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摘要: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财产保险的特点进行研究,提出财产保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产保险;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

引言:

现阶段,我国环渤海和长三角等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区域经济的全方面发展,依赖于各项因素的大力推动,同时,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具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最近几年来,我国的保险业正在快速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保险业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推动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本文重点探讨财产保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内容如下。

1背景分析

保险业的全方面发展,对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保险具备金融的一般功能,可以实现资金的有效融通,使得现有的社会资源得到良好的配置。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保险具备良好的风险保障与经济补偿功能,能够确保社会稳步发展,提升社会消费水平,故保险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1]。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运行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显得特别重要。

為了进一步满足区域经济的健康、绿色发展,需要全面发挥财产保险的重要作用,例如,保险业可以作为社会保障机制的重要补充,具备良好的风险管控与财产损失补偿功能,同时,财产保险还具有一定的社会管理功能,这些功能的有效体现,可以更好的满足区域经济平稳增长需求,所以说,保险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稳定作用。

2财产保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1理论分析

由于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保险市场化长度逐渐提升,保险机制不断创新,有关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财产保险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结合经济运行特点可以得知,在实际运行期间通常会面临很多的风险,如果遭遇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等一系列损失,经济主体可能会遭受严重的损失,正常运行秩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财产保险能够分散潜在的风险,对经济主体的稳定运行起到良好支撑作用[2]。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是众多社会企业的有机组合,本文主要从单个的社会角度来分析财产保险的重要作用,并逐渐引申到全社会企业,从理论角度来分析财产是怎样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结合社会经营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能够得知,企业通常会选择在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实施社会生产,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社会企业通常会对原有的生产计划进行调整,进而更好的提升预期收益。从经济理论角度来分析,此种方式属于风险规避,若社会生产期间存在损失的可能,则企业不会达到最优产量,使得社会的总产值处于次优的状态。在财产保险制度的全面支持下,社会企业可直接通过支付一定数额的保险费用,有效转移自身的风险,并采取预期收益最大化生产方案。在此期间,社会的总产量会达到最佳状态。通俗来讲,在财产保险机制的全面支持下,社会企业可以顺利开展多项在没有保险制度下不能进行的各项投资活动,不断提高社会的中投资量,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增长。

2.2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稳定经济发展

保险最基本功能为经济补偿功能,对于保险公司来讲,通过构建风险补偿机制,向可能会遭受同一种风险的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用,如果出现合同规定的各类风险事故,保险公司会给投保人一定的经济补偿,此种机制主要是将极少数受害者所承受的损失分担到多数人的身上,进而实现风险分散目标,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

保险具有分散风险与经济补偿功能,让投保家庭与企业在遭受合同规定的各项风险时,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进而更好的降低受灾家庭或者企业所承受的经济损失。针对财产保险来讲,如果投保家庭遭受合同规定的各项风险,可直接通过保险公司获取相应的经济补偿,进一步减少经济损失,可以更快的恢复到正常生活中。针对社会企业而言,遭受到合同规定风险之后,通过直接向保险公司获取经济补偿,能够重新采购日常生产所需的各项资料与材料,确保企业生产可以顺利开展,有效满足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需求[3]。

我国人口众多,每天都在发生各类各样的灾害与事故,每天因为发生灾害事故所引起的经济损失特别巨大,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主要体现在灾害赔偿方面,可以帮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快速完成灾害重建与恢复工作。自2015年到2021年,我国保险金的赔付额迅猛增长。财产保险的主要作用也体现在重大灾害事故发生之后,在灾后的重建与恢复工作当中占据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财产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具备一定的溢出效应,比如,保险能够让风险规避者更加大胆购买一系列的大额消费品,比如房产与汽车等,在拉动社会消费增长的同时,推动国家经济健康增长。

针对我国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可以得知,由于保险险种的不断创新,各项技术也越来越完善,在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财产保险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通过加强风险防范,可以明显减小新技术所带来的部分风险。结合科技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可以得知,因为新技术的不断发明,引发的风险种类不断增多,风险类型也越来越多,风险复杂程度逐渐增加,保险作为处理风险的专业机构,具备多种风险管理方法,在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层面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满足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需求[4]。比如,保险公司通过开展高新技术转让保险,能够推动各项高新技术更好的进入到技术市场,因为有保险保障,社会企业能够更好的采取高线技术,不但能够促进高新技术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所以说,财产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可以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3结语:

综上,本文通过对财产保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合理的分析,能够更好的满足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性发展需求,故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琴英,王世保.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20,38(02):5-13.

[2]张宗军,李浩斐,石响.工业化、城镇化与国内财产保险发展充分性——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20,36(04):30-42.

[3]谢淑琦,王学成,周世英.汽车保险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计量回归模型[J].中国市场,2021,(14):56-57+66.

[4]吴望春,李春华.财产险赔付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兼论“保险姓保”的意义[J].宏观经济研究,2021,(01):53-65.

作者:李垚

区域财产的保险市场论文 篇2: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范式下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经济地理学的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进而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两种理论范式总结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实证经验。对比发现,在这两种范式下,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内生作用机理不同,前者强调劳动力通过影响迁出(入)地收入水平、各地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以及边际生产力达到缓解区域收入不平等的条件收敛机制,而后者认为,劳动力流动会导致产业集聚的“中心—外围”均衡格局,从而拉大中心与外围区域的收入差距。此外,两种研究范式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方面也各异,对待劳动力与区域之间的内在关系也不同。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区域收入差距;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陈 恩(1956—),男,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台港澳经济与区域经济;于 绯(1983—),女,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广东广州 5106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从内陆向沿海区域的流动日趋频繁,经济活动集聚造就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但同时我国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日趋拉大。毋庸置疑,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密切相关。虽然学术界对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的研究颇为丰富,但是大多数文献关注现实问题的讨论和政策建议的制定,对理论演变的探索和内生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了劳动力迁移理论的演变过程,立足于学者们普遍沿袭的新古典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范式,总结主要的实证成果,并且对两种理论范式下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撇清现实生活中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劳动力流动”①与“劳动力迁移”。White & Wood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将迁移定义为“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居住地在管辖区间发生变化”。学术界普遍认为,如果劳动力在空间上流动导致了常住地的变更,这种流动就是迁移;如果劳动力流动不涉及常住地的变化,这种流动就是通勤者。但是在实证研究中,由于劳动力迁移比劳动力流动的数据更容易统计和获得,所以,学者们通常用前者替代后者。因此,本文也没有严格区分这两个概念,将它们视为同义。

一、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经济地理学的演变

(一)理论演变过程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无论是实际的还是预期的区域收入差距都会引发劳动力流动,因此区域收入差距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机制。Hicks就明确指出,“纯经济利益的差异是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原因”。William Arthur Lewis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创立了“二元经济理论”和“无限过剩劳动力发展模式”,奠定了研究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和城乡二元模式的里程碑。Harris-Todaro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他们不仅将就业概率引入劳动力的效用函数,而且摒弃了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假设,进而认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影响机制是劳动力对区域之间预期收入差距的估计而不仅限于实际收入差距,因此劳动力迁移决策模型是一个关于预期城乡收入差距净贴现值的增函数。虽然新古典迁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失业并存的现象,但是根据区域收入差距来判断劳动力是否迁移,决策因素过于单一。

然而在现实中,即使面对相同的区域收入差距和外部条件,不同劳动者也会做出迥异的迁移决策,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本理论中找到合理解释。因为人力资本特征是存在差异的,这正是个人迁移回报率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例如地区i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地区j,只要这个人的人力资本特征能够保证他未来收入增加,他也可能从地区i迁入地区j。由于人力资本难于量化,美国经济学家Schultz Theodore W.将人力资本投资活动概括为五项,②第五项“个人和家庭为适应于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就标志着迁移活动也可作为一项人力资本③。Sjaastad沿袭Schultz的人力资本理论,引进“成本—收益法”,认为劳动者为了增进个人利益,在比较其所有可能目的地(包括现住地)的净收益,决定是否迁移。虽然人力资本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劳动力迁移的选择性④,但是没有考虑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并且暗示潜在的迁移者是孤立于社会的,忽略了所在家庭和群体对劳动者迁移决策的影响。

在工业化水平较低和社会保障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家庭成员共同分享家庭财富的收益和风险是普遍现象,劳动力迁移往往成为整个家庭生存及发展的策略。Stark et al.首先提出“劳动力迁移的新经济学”,该理论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投资组合理论。农村家庭要对内部劳动力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配置,派出部分成员外出从事非农产业,通过家庭成员在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分布控制其财富的风险⑤,以消除或减缓家庭收入的不稳定性。第二,契约安排理论。家庭与迁移者之间的汇款往来可视为一种“自愿契约”。迁移初期,通常由家庭向迁移者提供资助,帮助移民适应新的环境。当移民的职业及收入稳定后,开始向家庭提供资助⑥。而家庭为了防范风险,也会强化这种契约关系。

不同于前述迁移理论,以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吸收了Marshall的外部性理论、Myrdal的循环因果理论和Arthur的路径依赖思想,利用Dixit-Stiglitz的垄断竞争模型,从产业空间集聚的层面阐述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带来的影响。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是“向心力”与“离心力”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均衡的结果。向心力表现为“需求关联效应”⑦和“成本关联效应”⑧的循环累积因果;而离心力是指:“要素市场拥挤效应”⑨和“产品市场拥挤效应”⑩的共同作用。当贸易自由度大于临界值时,向心力开始大于离心力,区域对称分布均衡被打破,劳动力及其经济活动开始向某一区域集中,直到形成“中心(制造业)—外围(农业)”的均衡格局?輥紜?訛。在此过程中,众多厂商因某一区域的需求优势而在该区域集中起来,市场需求份额增加会导致更大比例的产出份额,产生“本地市场效应”?輥紝?訛。同时,厂商竞争使中心区域商品种类丰富,需要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就越少,节约的贸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就降低了劳动力的生活支出,导致该区域实际工资水平提高,形成“生活成本效应”?輥紞?訛。可见,一旦劳动力流动引起集聚向心力大于离心力,从而导致“中心—外围”均衡格局的形成,中心区域的“本地市场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就会拉大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理论演变特征

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经济地理学演变的过程中,都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改善福利状况是劳动力流动的根本目的。但在此过程中,考察劳动力迁移决策的视角越来越重视微观因素,变量由外生转变为内生,对现实的解释力也越来越强。新古典迁移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的动因是区域收入差距或者预期收入差距。而人力资本迁移理论认为,除了区域收入差距和外部条件,人力资本差异也会导致个人之间迁移回报率的不同,成为劳动力迁移的重要原因。新劳动力迁移理论认为迁移决策是由与潜在迁移者密切相关的群体共同决定的结果。以上迁移理论的共同假设前提是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市场,而新经济地理学将厂商的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贸易(运输)成本等因素纳入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按照“劳动力流动—产业空间集聚—区域收入差距”的逻辑链条来阐释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的内生关系。

二、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实证经验

(一)基于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的研究

1.劳动力迁移对迁出地收入水平的影响

第一,劳动力迁移对迁出地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之分。从短期来看,劳动力流出降低了迁出地的农业生产率,不利于区域收入水平的提高。但长期中,移民汇款汇往迁出地,增加了迁出地的投资,从而提高了迁出地的生产率和农业产出。Rozelle,Taylor, De-Brauw以我国河北省及辽宁省的农村家庭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印证了这一观点。第二,移民汇款的种类、劳动力迁移的阶段和规模影响迁出地内部收入差距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国内汇款可以降低迁出地内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但国际汇款会加剧收入的不平等。原因在于移民存在选择性,国内移民与国际移民是两类不同素质的群体。McKenzie在研究从墨西哥到美国的国际迁移时发现,当迁移规模较小时,位于财富分布上端的家庭从迁移中获得更大利益,使迁出地收入差距扩大。随着移民分布的家庭越广、移民规模扩大,位于财富分布下端的家庭获利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迁出地内部的收入差距。我们可以认为,随着迁移阶段的进行和迁移规模的扩大,迁出地内部收入不平等与国际移民汇款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

2.劳动力迁移对迁入地收入水平的影响

劳动力迁移对迁入地收入水平的影响取决于职业选择的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多数学者的实证结果表明,与迁入者职业相同的本地劳动者将受到替代效应的影响,工资水平下降;而与迁入者职业形成互补关系的本地劳动者,则会受到互补效应的影响,工资水平上升。形成互补关系的迁入者与本地劳动力是否产生竞争效应?这与移民自身的人力资本有关。Knight,Song and Huaibin通过分析中国的案例发现农村移民往往承担了城市居民不愿意承担的工作,两者之间并未构成竞争效应。但Roberts的研究表明,上海的外来劳动力与从国有企业下岗的本地劳动力在正规部门形成了竞争关系。

3.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收敛性的作用

新古典迁移理论认为:首先,在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劳动力总是从低工资区域向高工资区域流动,而资本则是从资本回报率较低的区域流向较高的区域,因此区域收入增长倾向于趋同。第二,劳动力通常从落后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就会降低落后区域的相对人口增长速度,使得落后区域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提高,因此可以缓解区域之间工资水平差距,表明劳动力流动有利于区域收入收敛。但实证研究的结果往往与上述理论不符。Barro and Sala-i-Martin对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的较长时间序列进行收敛性分析,发现人口迁移促进一部分国家人均收入收敛,而为另一部分国家带来发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其原因在于迁移的劳动力往往是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群体,尽管这些群体向发达地区迁移,使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增加,但会加剧两个区域的人力资本差距,产生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结果。?輥紟?訛Shioji利用日本1960—1990年39个地区的数据检验了劳动力流动对收入收敛性的作用。他发现区域之间人力资本差异的确降低了劳动力流动导致的经济收敛,但影响较小,不至于使区域收入水平绝对的发散。Rappaport建立了一个两区域的理论模型?輥紡?訛,当劳动力从小国流向工资较高的大国时,小国劳动力减少会降低小国资本的边际产品,小国居民的投资率就会降低,由此减慢了经济收敛速度,说明劳动力流动对促进区域收入收敛的作用十分有限。[1]Larramona and Sanso演绎了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收敛的动态变动规律。当达到稳态时,各国将以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收敛,但这并不表示各国人均工资水平也具备收敛性,各国人均收入仍可能长期存在差距。[2]因此可以认为,劳动力流动不必然导致区域收入的绝对收敛,只存在条件收敛机制。

(二)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范式下的研究

1.空间均衡状态与实际工资差距

根据中心—外围理论,名义工资率差距取决于市场潜力的大小,但实际工资率差距取决于产业空间状态。如图1所示,l1表示贸易成本较高的集聚过程,区域1产业份额任意小的增加都会导致该区域实际工资率的下降,所以劳动力不会流动,区域对称分布是唯一长期稳定的均衡状态,此时两区域的实际工资水平相等。 l2表示贸易成本处于中间水平的集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多重均衡,但是内点不对称均衡(不完全集聚)在长期中是不稳定的,只有完全集聚均衡才是长期稳定的。因此只有达到完全集聚的中心—外围状态,区域实际工资水平才会产生差距。l3表示贸易成本较低的集聚过程,在产业份额的1/2点,工资差距曲线的斜率为正,表明区域1产业份额的任意小的增加都会导致该区域工资率的上升,于是劳动力流动与实际工资率上升形成一个循环累积因果,最终导致中心—外围的空间收入差距格局。[3][4]可见,只有完全集聚的中心—外围状态才存在实际工资差距,而在其他长期均衡状态下,实际工资差距为0。

2.集聚对不同区域产生的福利效应

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对集聚进行分析,可以认为产业空间集聚会产生以下几种福利效应:第一,集聚会同时促进中心和外围区域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提高,但区域间的福利差距存在扩大趋势。[5]因为集聚带来地方化的知识溢出使中心区域增长率高于外围,并且创新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外围,当贸易成本低于临界点,中心区域就会获得较高的增长路径而实现经济起飞,而外围区域会享受到中心区域经济起飞带来的好处,福利水平大幅上升。但是只要贸易成本不为0,两区域的相对福利差距是持续扩大的。第二,地方化的知识溢出促进创新成本降低,从而使现有厂商资产缩水,对中心和外围区域都产生负效应。由于中心区域资本存量较高,所以对中心带来的负效应比外围更大。第三,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会影响交易费用,给中心带来交易费用下降的正效应,而给外围则带来相反的负效应。

3.集聚状态对异质劳动力产生的福利效应?輥紣?訛

当贸易成本较高时,熟练劳动力均匀分布在两个区域使他们的总体福利水平达到最大化;当运输成本较低时,经济集聚也会导致熟练劳动力总体福利水平达到最大化。但是对于不熟练劳动力而言,无论贸易成本如何变化,分散的经济活动对于他们来讲都是最有利的?輥紤?訛。Ottaviano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Vanessa Strauss-Kahn进而提出就业不平等的空间模型,他把劳动力分为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并且各自分布于两个区域。两类工人可以选择高技术密集型行业或者低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但是不可以跨区域流动。当技术创新相对集中于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产业将向高技能工人所在区域流动,如果相对工资保持不变,低技能工人所在区域就会存在较高的失业率,福利水平大幅降低。此外,Mu-rata、Mossay、Tabuchi & Thisse的研究显示,工人对原居住地的特有偏好、产品多样化和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向心力与异质偏好产生的离心力构成一对相反的作用力。这一对作用力随着贸易成本的增加而增加,影响着集聚的规模和速度,导致区域工资差距也随之发生改变。

4.异质劳动力流动与集聚

虽然Walz的研究表明,高技能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知识和技术信息在区域间的转移,为落后地区形成产业集聚和提高生产率提供了有利条件,但Wolfgang的分析表明,知识技术溢出效应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随知识起源地与扩散地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6]Takatoshi Tabuchi et al把劳动力流动的异质性引入到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中,强调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劳动力流动不仅受到经济因素影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烈,劳动力流动将呈现多元化趋势。[7]近十年来欧洲国家迁移流的变化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欧洲国家以低素质劳动力流动为主的传统模式逐渐被打破,有技术的高素质劳动力在欧盟内部的流动性不断增强。所以,劳动力的异质性对“中心—外围”模式具有明显的分散效应,劳动力异质性程度越高的区域,经济活动的离心力就越强。可以预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劳动力的经济活动将经历“分散—集聚—分散”的演变。

5.异质空间与收入不平等

空间的异质性对空间收入结构会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有关学者15年来的经验研究,可以认为异质空间正是通过以下三类地理特征影响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进而影响产业集聚过程,从而促进空间收入不平等。第一类地理特征是指[8],运输成本、要素禀赋、矿山资源、交通枢纽、贸易港口等区域优势将有利于产业集聚。第二类地理特征是指,[8]需求、供给和知识创新的接近以及规模经济等因素会引发产业集聚,使生产和销售节约成本,获得更多利润,并且这些因素具有自我强化作用。第三类地理特征是指社会基础制度特征。Bao Shuming et al.运用我国1978—1998年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沿海各省具有自然地理优势,造成较低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这些地理特征提高了要素报酬率,从而吸引劳动力和FDI向沿海区域集聚。检验结果表明,沿海变量能够解释我国各省增长率差距的60%,肯定了空间异质性因素对人均收入水平的显著贡献。Songhua Lin利用Redding-Venables模型对我国1988—1998年的工资差距进行检验,发现区位差异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力十分显著,并且沿海和内陆省份之间的工资差距呈扩大趋势。

三、对两种理论范式下的研究的比较

(一)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内生作用机理不同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的研究,区域收入差距导致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通过影响迁出地收入水平、迁入地收入水平、资本等要素的流动方向、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的变化等,达到缓解区域收入不平等的目的,并且只存在劳动力流动导致区域间收入收敛的条件收敛机制。而新经济地理学范式下的研究认为,劳动力流动通过引发集聚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变化促使区域形成产业完全集聚的“中心—外围”均衡格局,这种格局一旦形成,中心区域的“本地市场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就会拉大中心与外围区域的收入差距。其中,制造业名义工资率差距取决于市场潜力大小,市场规模扩大和劳动力流动的循环累积因果作用会导致中心与外围区域的名义工资差距扩大。与名义工资率差距不同,实际工资率差距与产业空间集聚状态密切相关。只有劳动力流动导致“中心—外围”这种完全集聚的长期均衡状态时,才会产生中心区域高于外围的实际工资差距。

(二)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各异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的研究认为,移民汇款种类、劳动力迁移的阶段和规模、职业选择的替代和互补效应、人力资本竞争效应等是作用于区域内收入差距的机制;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迁移者人力资本水平等是作用于区域间收入差距的机制。这些影响机制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既可以加剧也可以缓解区域收入差距水平。而新经济地理学范式下的研究认为,贸易(运输)成本、市场潜力大小、产业集聚状态、劳动力的异质性、空间异质性是导致区域间形成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在一定条件下,贸易(运输)成本越小、市场潜力越大、产业完全集聚、流动的劳动力异质性越低,越容易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形成。

(三)劳动力与区域的内在关系不同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下的研究根据劳动力迁出地和迁入地内的收入水平,以及区域之间收入的收敛性来探讨区域收入差距,可见区域的存在是先验的,并且区域之间相互独立。而新经济地理学范式下的研究认为,劳动力流动通过引发集聚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变化促使区域形成完全集聚的“中心—外围”均衡格局,只有在这种完全集聚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区域之间的实际工资差距才会产生,而在其他均衡状态下不存在实际工资差距。可见,区域存在与劳动力流动是一种内生关系,并且区域之间相辅相成。

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理论界关于劳动力流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各方面观点尚未达成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二者通常互为因果,并且导致二者产生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对于这一命题今后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原有理论范式的基础上继续拓宽假设前提和微观基础,如考虑更加多样化的消费者偏好函数、更多细分的劳动力异质性、更多种运输成本类型等等,使研究结论更加具备一般性意义。第二,将多种外部性纳入劳动力流动导致的集聚过程,如异质性知识外溢,进一步建立动态的分析框架探讨空间均衡路径,从更加接近现实的角度考察区域收入差距。第三,从空间经济视角对区域贸易政策、财政政策、区域基础设施和福利政策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缓解劳动力流动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政策办法。

注释:

①可分为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水平流动”通常指劳动力在相似的社会经济状况下的工作变动。“垂直流动”通常指劳动力从一种职位流向更高级别或更低级别的职位,如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流动,从一般工人向管理人员的流动等。

②这五种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分别是: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在职培训;正规的教育;成人教育;个人和家庭为适应于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

③虽然迁移本身并不改变人力资本存量,但是能够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来扩大人力资本的潜力。

④如年轻、有技能、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更倾向于迁移。

⑤包括缺失的或者不完备的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对家庭财富造成的损失。

⑥从迁移者的角度看,这种契约关系的建立除了互助及利他精神以外,很大程度源于迁入地就业的不稳定、教育开支、继承家庭财产的愿望、维护自己在家乡的社会地位等等。

⑦当运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一个偶然因素会使厂商在某一区域集中。厂商为了获得规模报酬递增的利益而扩大规模,不断流入的劳动力同时成为消费者,对工业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大,于是市场规模扩大吸引更多外围厂商的进驻,这就是“后向关联效应”,也称为“需求关联效应”。

⑧厂商集中会刺激名义工资上升,而产品市场竞争力会导致产品多样化和运输成本减少,于是劳动力生活成本降低,实际工资和生活水平提高,又会刺激更多的劳动力流向这个区域,这就是“前向关联效应”,也称为“成本关联效应”。

⑨“要素市场拥挤效应”表现为农业生产对土地的依附性,使得农业的生产必须分散进行,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之间又不具有替代性,于是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农产品运输成本的存在增强了分散力。

⑩“产品市场拥挤效应”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随着一个区域生产份额的提高,如果相对市场规模一定,将会降低该区域每个厂商的销售额,从而降低流动要素的收益,这显然不利于厂商集中的分散力。

⑾人们对工业品的支出份额越大,工业产品的种类越多,导致向心力就越强,临界值ΦB就越早出现。当贸易完全开放,即贸易自由度为1时,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都不复存在,企业选择任何区位都是一样的。

⑿可视为一种“需求关联效应”的循环累积因果。

⒀可视为一种“成本关联效应”的循环累积因果。

⒁典型实例改革开放初期“孔雀东南飞”现象。

⒂该理论模型中包括一个已经达到均衡的大国经济和一个未达到均衡点的小国经济。

⒃标准的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中假设流动要素是同质的,偏好是相似的,并且他们根据实际工资率的高低决定是否迁移。因此只有完全集聚状态下,中心和外围区域的实际工资率才会存在差距,否则,两区域之间的工资率是相等的,但实际情况比这种假设复杂得多。

⒄当熟练劳动力向中心区域集中时,既没有考虑移民增加带来的竞争加剧给当地企业造成的负外部性,也没有考虑导致市场需求扩大给企业带来的正外部性。

[参考文献]

[1]Rappport,J.,How does Labor Mobility Affect Income Convergence?芽.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2005, 29(3).

[2]Larramona G. and Sanso M., Migration dynamics, growth and convergence.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Control, 2006,(30).

[3]Baldwin,R.E. and P. Martin,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in V.Henderson and J.F.Thisse,eds..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es: Cities and Geography,North-Holland,Amsterdam.2003.

[4]Helpman,E.,The Size of Regions,in D.Pines,E. Sadka and I. Zilcha(eds.).Topics in Public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5]Martin,P.and G.Ottaviano, Growing Locations: 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43).

[6]Wolfgang Keller,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2(1, Mar),2002.

[7]Tabuchi, T., and J.-F, Thisse,Taste Hetero-geneity, Labour Mobility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69).

[8]Krugman Paul R.,First nature, second nature, 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33,1993.

【责任编辑:薛 华】

作者:陈恩 于绯

区域财产的保险市场论文 篇3:

基于SCP范式的市场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煤炭产业作为山西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其市场绩效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山西煤炭产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SCP范式的山西煤炭市场绩效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市场绩效与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等因素成正相关关系,与销售率、进入壁垒、退出壁垒成负相关关系,其中销售率对于市场绩效的影响很小。对如何改善山西煤炭市场绩效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SCP 市场绩效 影响因素 煤炭产业

市场绩效是考量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具有显著的行业特征,将绩效理论深入、细化到不同行业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和发展市场绩效理论,而且能够增强对实践的指导。目前运用SCP范式对煤炭市场绩效进行评价的文章并不多,因此本文通过SCP范式来分析影响山西煤炭市场绩效的因素,并总结出提高山西煤炭产业的相关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国外从20个世纪50年代开始对市场绩效进行研究,发展到现在己经形成了一定成果,其中有一部分是根据SCP范式来研究的,不断研究带来了新的、更有效的计量方法和模型。研究主要侧重在银行业和保险业领域。Bourke(1989)对欧洲、北美以及澳洲银行业进行研究,验证其存在共谋假说, 即集中度较高的产业能够产生差额利润,由于企业的窜谋、协调行为以及高进入壁垒使得市场垄断性较强。Berger and Halman(1992)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关系,要根据不同的国家、行业以及行业发展的时期作具体分析。Vennet(2002)对 1995年至1996两年的欧洲17个国家2375家银行进行研究,发现存在效率结构假说,即效率高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获得了较高的利润,提高了市场份额,从而提高了市场集中度。Lloyd-williams、Molyneux and Thornton (1994)对西班牙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进行了研究。Marshall(1997)分析了代理方式、营销渠道以及规模对效率的影响,发现产品范围、产品多元化、市场份额、成长机会、销售策略以及保单产品的技术集中度都对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作用。Diacon(2001)发现规模与绩效之间存在着典型的U型相关关系,股份制公司要比互助公司效率更高。

(二)国内文献 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国内对相关行业、地区或者部门的研究侧重于定性研究。近年来,学者们也开始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涌现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姚秦(2003)利用Timme&Yang(1991)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证券行业绩效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市场份额与人均利润率。陈志广(2004)从产业、企业层面考察了我国制造业的利润率与产业集中度、市场份额之间的联系,分析结果认为利润率与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盛国辉(2004)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市场份额与绩效显著负相关,但不存在传统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陈蓝华(2007)认为我国财产保险绩效与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没有正相关关系,市场集中度与企业的资产利润率、效率不存在正相关关系,效率高的企业其市场份额不一定高。徐晓宁、张新春(2006)发现市场集中度与利润回报率呈负相关,市场份额较高的银行绩效比较低。陈小毅、周德群(2009)认为从 2007年开始煤炭产业呈现寡头竞争的市场特征,同时还发现煤炭产业利润率与市场集中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结构-行为-绩效)范式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乔·贝恩(Joe S.Bain)、谢勒(Scherer)等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该范式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在各个方面的经济绩效。本文根据SCP范式理论研究煤炭企业的市场绩效,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煤炭企业的市场绩效与CR4值成正比

煤炭产业的CR4值越低说明山西煤炭产业存在过多的企业,尤其是效率低的小煤矿,生产能力分散,集中度过低,没有一个或几个煤炭企业具有控制市场的能力,多数企业的市场绩效较差。因此认为山西煤炭产业的市场绩效与CR4值成正比。

假设2:煤炭企业的市场绩效与进入壁垒成正比

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越低,国有控股煤炭企业的总产值就越低,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就越小,从而集中度越小,市场绩效对应可能会降低。因此认为山西煤炭产业的市场绩效与进入壁垒成正比。

假设3:煤炭企业的市场绩效与退出壁垒成反比

煤炭产业一批资源枯竭、成本畸高、长期亏损的国有重点煤矿由于存在过高的退出壁垒,不能顺利从行业内退出,在成本价格倒挂的情况下还拼命开采;一些生产高灰高硫煤、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和产业政策、产品无市场的矿井应该关闭破产也因为高退出壁垒而继续生产,退出壁垒越高,市场绩效越差。因此认为山西煤炭产业的市场绩效与退出壁垒成反比。

假设4:煤炭企业的市场绩效与规模经济成正比

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将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可以通过成本领先、横向一体化等策略引领市场,因此规模经济将会对市场绩效具有促进作用,所以假设煤炭产业的市场绩效与平均经济规模成正比。

假设5:煤炭企业的市场绩效与创新率成正比

煤炭企业的创新率越高说明企业对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投入越多,而新的技术和产品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因此认为山西煤炭企业的市场绩效与创新率成正比。

假设6:煤炭企业的市场绩效与销售收入弹性成正比

煤炭产业的销售收入弹性越大,企业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创新投入,因此认为山西煤炭产业的市场绩效与销售收入弹性成正比。

假设7:煤炭企业的市场绩效与生产扩张能力成正比

固定投资额越大,则表示现有企业生产能力的增加越大,通过资产的增加,来实现产量的增加,致使潜在进入者的预期的赢利性降低,从而阻止进入发生,提高产业集中度,因此认为山西煤炭产业的市场绩效与生产扩张能力成正比。

假设8:煤炭企业的市场绩效与销售率成正比

产品销售率反映了煤炭企业的销售能力,销售率高说明煤炭企业的产品受到欢迎,成本越容易得到补偿,促进有效竞争,因此认为山西煤炭企业的产品销售率与市场绩效成正比。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0年至2010年山西煤炭产业的有关数据为基础,结合山西煤炭自身发展的特点,分析了山西煤炭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数据主要来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18.0。

(三)变量定义 本文选取如下变量:(1)被解释变量。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市场行为产生的一定经济成果及资源配置效率,反映市场绩效的指标比较多,如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额/成本费用总额)、生产能力利用率(实际生产能力/预计生产能力)和安全绩效(百万吨死亡率)等,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获利能力也是衡量企业绩效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采用成本费用利润率来衡量市场绩效。(2)解释变量。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指标。市场集中度是对市场竞争或者垄断程度的反应。描述市场集中度的指标有HHI,EI,CR4等,山西煤炭产业中企业数目多,要收集煤炭产业市场所有企业的信息成本高且难度大,根据可行性原则,本文采用行业集中度CR4指标来衡量煤炭市场的集中度,即山西省前四大煤炭企业的总产值之和与整个行业总产值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CRn=

xi/xi。式中,Xi表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产值。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使潜在进入厂商不能真正进入市场因素的总称,考察的是在位厂商与潜在进入厂商之间的竞争关系。本文采用企业规模比值法来衡量企业进入壁垒的高低,即国有控股煤炭企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小煤矿的相对产量比重越小,从而进入壁垒越高;比值越小,说明进入壁垒越低。退出壁垒。一般而言退出壁垒就是指企业在退出该行业时所需付出的成本,成本越大,退出壁垒越高。对于退出壁垒的衡量,可以用“生产能力过剩度”、“亏损企业率”、“净退出率”来衡量。本文采取亏损企业率来衡量,实际上反映了产业内由于企业过于拥挤而形成的过渡竞争,政府对企业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等原因造成的企业亏损,由于退出壁垒的存在,造成了企业即使亏损也不愿意退出行业。亏损企业率越高,行业的退出壁垒也越高。第四,规模经济。本文根据煤炭企业的特点,采取山西煤炭行业的平均经济规模来衡量。平均经济规模=年资产总额/企业总数。市场行为。主要包括创新率。创新率可以用来衡量煤炭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利用程度,由于小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创新的行为主要集中在大中型的企业,所以本文采取大中型企业新产品的产值占大中型企业的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销售收入弹性。用销售收入弹性来反映煤炭市场的价格行为。S表示煤炭市场销售收入,用来衡量市场行为。因为煤炭产品种类繁多,每种产品的价格差异较大,所以煤炭产品的平均价格很难有说服力,用煤炭产业的整体销售收入来表示市场价格,不仅数据稳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且可以反映出煤炭市场价格的变化程度,因此用销售收入的对数来表示。生产扩张能力。生产扩张能力是煤炭企业市场行为中非价格行为的重要一个方面,它反映了煤炭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本文选取历年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新增生产能力来表示煤炭企业的生产扩张能力。产品销售率。产品销售率反映了煤炭企业的销售能力,企业产品积压销售不出去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回笼,进而影响企业利润和扩大生产的能力,用煤炭企业的销售值和总产值的比例来表示。指标变量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中数据是我国煤炭市场绩效和各影响因素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选取的这八个指标和市场绩效之间都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进入壁垒,销售率和市场绩效成反比,这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但是简单的相关分析不能足以说明问题,因此要对变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因子分析 本文用18.0 SPSS统计软件,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中可以看出,在自由度为28的条件下,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为97.265,即拒绝变量独立的假设,认为变量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因子,缩减变量。从KMO的统计量为0.755来看(大于0.7),说明指标间的重叠程度较高,可以做出因子分析模型。中反映了提取特征根时的共同度,可以看到,所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全部大于90%)可以被因子解释,这些变量信息丢失较少,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理想。给出的是用主成分分析与方差最大化旋转后的特征值与贡献度。从中可以看出,没进行旋转前,特征根的值大于1的两个,在因子分析中一般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值个数为要提取的综合因子数,因此在此过程中提取了两个公共因子,但是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旋转后的因子大于l的特征根有三个,可以提出三个公因子,共累积方差贡献达到95.238%,不能由公共因子解释的方差仅占4.762%,符合现实意义,效果较好。再次运用SPSS软件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给出了旋转后因子载荷情况,前面分析了用旋转后提取的公因子现实意义较强,载荷矩阵中载荷系数越大表明因子与相关变量的相关程度越高。因此可以看出,第一公因子Fl在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销售收入弹性,创新率,生产扩张能力上有较大载荷;第二公因子F2退出壁垒,规模经济上有较大载荷;第三公因子F3在销售率上有较大载荷。对于第一个公共因子影响最大的是进入壁垒,第二个公共因子影响较大的是退出壁垒。给出了因子得分的相关系数矩阵,因此可以根据相关系数矩阵得出公因子的表达式:

F1=0.288CR4-0.49ENB-0.261EXB-0.218SE+0.266LnS+0.248IR

+0.121EA+0.365SR

F2=0.224CR4+0.216ENB+0.735EXB+0.357SE+0.005LnS-0.116

IR-0.023EA+0.195SR

F3=-0.394CR4+0.258ENB-0.195EXB+0.164SE-0.104LnS+0.047

IR+0.179EA-1.135SR

(三)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准确描述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在引入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线性模型。这种方法是在研究多个解释变量对一个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数量化的一般关系进行测定,确定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对通过因子分析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其中将π和提取出的三个公共因子带入,得出表(8)。可以看出常数项和F3的P值都大于0.05,其影响不显著的,所以需进一步改善模型,考虑建立不含常数项的回归方程。不含常数项的回归分析得出表(9)和表(10)。由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评价表可知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862,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由回归系数估计及显著性检验表可知,P值分别为0、0.048、0.047,都小于0.05,说明经过因子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具有较好的显著性。 因此该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得出以下公式:π= 0.82F1+0.306F2+0.309F3

其中F1、F2、F3分别为因子分析中提取出的公共因子,π为市场绩效,将公共因子的表达式带入上式中:

π=0.82F1+0.306F2+0.309F3=0.82(0.288CR4-0.49ENB-0.216EXB

-0.218SE+ 0.266LnS+0.248IR+0.121EA +0.365SR)+ 0.306(0.224CR4+

0.261ENB+0.735EXB+0.357SE+0.005LnS-0.116IR-0.023EA+0.195SR)

+0.309(-0.394CR4+0.258ENB-0.195EXB+0.164SE-0.104LnS+0.047

IR+0.179EA-1.135SR)=0.183CR4-0.242ENB-0.0125EXB+0.05SE+

0.188LnS+0.182IR+0.147EA-0.008SR

公式中解释变量前系数正负值代表其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方向,正值表示正相关,负值表示负相关。因此将实证分析结果同假设期望关系进行对比可得表(11)。其中销售率对于市场绩效在相关分析时是负相关,回归分析中是正相关,但是影响很小,作用不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构建了基于SCP范式的山西煤炭市场绩效指标体系,从分析结果来看模型能够较好的识别出影响山西煤炭市场绩效的因素,但是影响煤炭市场绩效的因素繁杂,难以考虑周全,模型中只是选取相对重要的因素,因此山西煤炭市场绩效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上述对山西省煤炭企业的有关数据进行的相关分析以及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来看,山西省煤炭企业的市场绩效与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销售收入弹性、创新率和生产扩张能力成正相关关系,与进入壁垒、退出壁垒、销售率成负相关关系。其中进入壁垒、销售率因素和假设期望不一致,但是销售率对于市场绩效的影响很小,这里可能会有受到笔者条件约束数据样本较小,虚拟变量对模型的影响有限等模型的固有缺陷,但是从目前现有的数据来看,经检验模型并非伪回归,与现实情况相符,具有一定的意义。探究山西煤炭企业的进入壁垒和市场绩效成负相关关系,与期望假设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进入壁垒高的情况下,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值高,国有控股企业控制市场过多可能会导致煤炭企业的竞争不足,进而影响市场绩效。

(二)相关建议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行业集中度对于煤炭企业的市场绩效有较大影响,因此要积极促进山西煤炭企业的横向并购,加快培育和发展若干个亿吨级大型煤炭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从而提高煤炭行业市场集中度,稳定煤炭产品总量和价格,降低伤亡率以及提高煤炭源利用率;同时积极促进纵向并购,鼓励煤电一体化发展,推行大型煤炭企业与交通运输企业联营。(2)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可以提高市场集中度,形成规模经济,但是也可能导致竞争不足,因此必须在建立大型煤炭基地的同时促进中小煤炭企业的发展,防止行业竞争不足,保持适度竞争,建立专门针对中小煤炭企业的管理机构,对中小煤炭企业实行统一的管理,改变低效而混乱的管理机制。(3)建立山西煤炭企业的合理退出机制。政府应着力健全产权交易市场,让退出的中小煤炭企业作为一种资产、产权进行转让交易,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行政性的“关、停、并、转”上,促进小煤矿转产经营。同时政府要帮助失业的煤炭工作者就业,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充分运用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帮助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4)山西煤炭企业必须注重创新,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煤炭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煤炭产业技术创新,大力提升煤炭等资源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还要充分重视企业科技网络平台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紧密依托国内外大型科研院所,共同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合作平台,协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共享技术成果,促进煤炭企业科技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煤炭产业战略并购研究”(项目编号:11BJY07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志广:《是垄断还是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12期。

[2]姚秦:《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分析》,《财经科学》2003年第5期。

[3]盛国辉:《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分析》,《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4]陈蓝华:《我国保险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徐晓宁、张新春:《我国商业银行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北方经济》2006年第10期。

[6]陈小毅、周德群:《中国煤炭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实证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第4期。

[7]Bourke, Phillip. Concentration and Other Determinants of Banks Profitability in Europe,North America, and Australia.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89.

[8]Berger, A.N. Banking Efficiency Derive from the Profit Functi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7.

[9]Vennet, Rudi Vander. Cost and Profit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 and Universal Banks in Europe.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02.

[10]Loyd-Williams, D.M. Phil Molyneux and John Thornton. Marke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Spanish Banking .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4.

[11]Diancon, Stephen.The Efficiency of UK General Insurance Companies. CRI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2001.

(编辑 虹 云)

作者:沈洁 陈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