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依法治国调研论文

2022-04-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完善执法程序,需要加强行政执法程序立法,将《决定》关于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程序法律制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政执法依法治国调研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政执法依法治国调研论文 篇1:

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案源问题

摘要: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而如何“擦亮”检察机关的眼睛,发现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无疑对这项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现阶段各地实践及有关文件的梳理,归纳出目前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案件来源,进而提出不断扩充该项检察监督案源的思考,以期对现行的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行政执法 检察监督 案源 联席会议

从搜集到的资料分析来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为束缚很多民行检察部门施展拳脚的问题所在,也是各地开展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难点所在,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实务中的案源现状

对于行政执法行为检察监督的案源,一般来讲,主要有这几项:一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机关交办或转办的。二是上级人民检察院交办的。三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来信来访反映的。四是检察机关自行发现案件线索。这几种途径中,与人民群众的作用直接相关的是第3项,实践中的很多案源都是来自群众的申诉举报,这一来源在整个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案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检察机关自行发现案件线索,这一主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通过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专项行动,包括专题调研和专项检查。即通過在某一特定时期针对某些特定领域的专项检察活动,集中精力审查发现相关问题。尤其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的专项行动更具有针对性。例如,湖南省株洲市开展的环境资源保护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域的行政执法专项检察监督活动,吉林省通榆县院先后组织的“消毒餐饮具”、“土地契税征缴”、“食品药品监督”等专项行政执法检察监督调查,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院开展的林政执法专项检查,湖南省安乡县院组织开展了防止国有土地出让金流失专项活动。

二是检察机关内部其他部门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发现线索后移送给行政检察部门的。很多案件在办理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涉及到其他部门的线索,各内设机构之间案件移送也已制度化,这些无疑增加了行政检察的线索来源渠道。例如,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院民行科就在审查一起公诉科移交的案件线索中发现,某村某组部分土地现状与林业及相关部门档案记载不符,继而发现了一起行政违法线索。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院刑事部门在办理一起挪用公款的案件中发现,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执法大队在管理企业缴纳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时严重不规范,给挪用公款留下了可乘之机,检察机关随后给上述行政机关发出了督促整改的检察建议。

三是通过检察室,主要是通过各派驻检察室,作为延伸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的触角。在最基层、案源最丰富的地方去发现相关线索,扩展案源。例如长沙县双江镇检察联络室接到镇党委书记反映并调查后,建议市检察院对星沙国际物流园工程与湖南星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饶某赔偿损失案向省院提请抗诉。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凭借其9个派驻检察室和遍布全区的40个民生检察联系点、76位民生检察联络员,作为延伸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的内生触角和外生触角,着力增强线索收集的敏感度和广泛度,共收集有价值的行政违法线索4件。山西省长治市两级院依托乡镇检察室,搭建了对行政执法行为检察监督工作的信息平台,对行政执法行为实行动态监控。该市沁县院依托4个中心乡镇检察室和驻镇联络办公室,形成了覆盖全县13个乡镇306个行政村的行政检察监督网络,将各乡镇机关、乡属机构、驻乡镇机构所有行政执法行为都纳入监督范围,实现了检察工作平台的前移。

四是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实时关注,加强对网上相关行政执法线索的关注,尤其是当地影响较大的网站和论坛。从网民、网意、网评中筛选甄别行政执法监督线索,及时作出回应和反馈。例如,湖南长沙县院改变以往主要依赖等案上门的传统做法,增强职业敏锐性,增强主动办案、主动服务意识,变“等米下锅”、被动等案为主动出击,积极查找和发现案件线索。注重从平时日常工作、生活、社会交往及街头巷议中收集案件线索,从相关部门的信息、简报、新闻媒体报道中获得案件线索,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中挖掘案件线索,从国家司法改革的动向中发现案件线索。青岛市黄岛区院注重对网络舆情的实时关注,尤其注重浏览当地影响较大的黄岛信息港、青岛西海岸新闻网等网站和论坛,及时作出回应和反馈。

二、案源缺乏问题的解决

从实践中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要解决行政执法检察当中存在的案源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对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宣传。行政检察起步较晚,社会大众对于检察机关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职能和程序还不十分熟悉,有时甚至存在误解,导致少有当事人到检察机关申请行政执法监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案件的来源。对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来说,也需要强化对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宣传,原因主要有:一是很多行政机关特别是政府法制部门认为行政机关内部有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检察机关的监督缺乏法律授权,且是分割行政权的一种表现,因而对检察机关行政执法监督有反感和抵触情绪。二是检察机关部分领导和干警的思想认识水平还停留在过去民行检察只是对法院诉讼活动监督的时代,认识不到对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是时代的需要,是人民的期盼。因此,这些问题的存在更加督促我们应做好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宣传工作。例如,辽宁大连市西岗区院每年2、3月份,会定期走访区人大、司法局、公安局等单位,深入辖区街道、社区宣传检察机关行政执法监督职能,排查行政执法监督案源。辽宁铁岭市西丰县院则召集了70余家有执法权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县几大班子的相关领导,主持召开了行政机关联席会议,就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进行了普及宣传。这些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尽快提高行政执法检察监督规范性文件的效力级别。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目前看来还存在着一些先天的不足,虽然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中第7章明确提出了“加强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积极促进依法行政”,并作了一些规定,但整体看来,该意见较为抽象也缺乏可操作性。有关行政执法检察监督还明显缺少中央和高检院的具体规定,在已找到的一些规章制度中级别最高的只是省级院的。例如,山西省院《探索开展行政执法行为检察监督专项活动精神的实施方案》,福建省检察院、省政府法制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相衔接工作机制的通知》。在为数不多的有关文件中,最多的也只是地市级院的文件,例如,辽宁省《白山市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暂行规定》。而很多基层院则会在地市级院文件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自己的有关文件,例如,辽宁省白山市靖宇县院《吉林省靖宇县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暂行办法》。显然,有必要制定更高层级的规范性文件以利于规范案件线索的发现、移送。

三是建立包括联络员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等在内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信息通报,实现资源共享。各部门可以指定一名专任联络员,及时对案件线索收集、整理和分析,协调执法协作以及案件移送等相关工作,通报相关线索,通报重大行政行为。例如,吉林省延吉市院就通过和其他行政机关签署协议,建立了重大行政行为通报制度,与市监察局、政府法制办签署了《关于在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为该院民行科全面对行政执法进行检察监督提供了依据。吉林省通榆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网络平台的实施意见》,该县院开发了网络监督软件、建立了光纤专网,与县内各行政执法单位进行了联网运行,建立了行政执法网络监督平台,拓宽了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中职务犯罪线索发现的新途径。

四是畅通内部协作渠道。对内应不断强化检察机关内部部门的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处理结果双向反馈机制。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例如辽宁省院制定下发了《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反渎职侵权部门与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在办案中加强配合的指导意见》。

五是可以考虑实行“双备案”制度。双备案制度指的是权利清单备案制度和行政执法行为备案制度。通过权利清单备案制度,各行政执法部门将行政权限、执法依据等数据制表上报检察院备案;行政执法行为备案制度则要求行政机关按月将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分类制表上报检察院备案。“双备案”制度的建立,将增强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情况的全面了解,有利于发现行政违法行为,也为今后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检察机关履行行政执法检察监督职责,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人大监督,创造行政执法检察监督良好环境。要紧紧依靠院党组的正确领导,注重发挥一体化行政检察的作用。要紧紧依靠现代化监督手段,有重点地与职务犯罪多发、易发的行政执法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发现和掌握行政执法信息,突出网络信息平台的快捷作用。要紧紧贯彻依靠群众路线,注重倾听和收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拓展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信息来源。只有努力做到这些,才能不断拓宽行政执法检察线索来源,不断促进依法行政,维护法治权威。

作者:王胤元

行政执法依法治国调研论文 篇2:

我国应尽快制定《行政执法程序条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完善执法程序,需要加强行政执法程序立法,将《决定》关于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程序法律制度。

行政执法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强行政执法程序立法予以规范

目前规范行政执法的法律主要有《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但这三部立法仅仅解决了部分执法活动的规范问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执法程序立法还很不完善有很大关系。

第一,行政执法应当遵循的职权法定、诚实守信等实体原则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等基本原则缺失,相关制度不完善。公民、企业的权利在执法过程中缺乏制度保障,没有对执法权形成有效制约,越权执法、趋利执法、执法不守诚信等执法乱作为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执法机关将执法与地方经济发展挂钩,与执法人员的工资、福利挂钩,加剧了执法中乱象丛生。

第二,现有立法基本规范外部程序,缺乏对内部程序必要的规范,内部机制不顺直接影响对外执法效能。执法中部门之间、层级之间、地区之间缺乏制度来解决实体法权限划分不清带来的管辖不明、执法部门设置过于分散带来的执法协调难等问题,容易出现执法不作为;执法机关内部执法流程不够优化,内部办件时间冗长;行政执法信息在部门之间还没有做到共享,重复调查。

第三,缺乏启动执法程序的外部制约机制,执法人员“法定职责必须为”意识不强,执法不作为、拖延履职、执法不力等现象比较普遍存在,造成法律得不到有效实施,一些违法行为长期得不到制止、纠正。

第四,在行政许可、民生保障等依申请作出决定领域,程序不便民、不经济。申请人办理同一事务面对不同部门需要重复提交申请,不仅增加公民和企业负担,也增加行政成本;不同部门处理同一事务的申请时不能同步进行,流程过长,行政效率较低。

第五,常态执法缺乏制度保障,运动式执法、突击执法、不文明执法的现象比较突出。部分执法机关执法扰民、执法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举止不文明,不尊重执法对象,甚至暴力执法,社会影响非常不好。

第六,缺乏对行政执法证据制度的规定,行政执法中事实认定存在问题比较突出,调研中法院提供的数据表明因事实认定错误在执法机关败诉判决中占的比例最高。

第七,缺乏对行政执法过程性行为、事实行为的程序规范,造成事中事后监管不力。执法重许可、重核准、轻监管,执法检查、建设项目稽查、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估等机制缺乏制度规范。随着国务院简政放权工作的推进,大量事项不再进行前置审批,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监管缺位,急需制度跟进。

第八,执法裁量权如何公正行使缺乏明确的规则指引,选择性执法、执法标准不统一、人情执法等执法不公问题较为突出,老百姓反映强烈。

第九,行政执法中的公开机制规定不完善,执法依据、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不公开、不透明,带来执法权力寻租、执法腐败等问题。

第十,缺乏针对行政特点的文书送达制度,送达难成为执法人员反映强烈的问题。

《决定》对完善执法程序提出新要求,需制定法律予以贯彻落实

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的重心转向保障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行政机关是主要的法律实施机关,针对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决定》对全面规范行政执法活动提出很多程序机制,需要立法予以贯彻落实。包括:明确行政执法应当遵循职权法定原则;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减少执法层级;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加强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过程;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规范执法裁量权公正行使;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加强对执法的合法性审查;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大执法公开力度;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行政执法的规范与监督一直是依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与现有规范思路和规范机制相比较,四中全会《决定》有两点主要变化需要关注:

第一,更重视对执法源头、执法过程的规范,将规范切入点由事后监督提前至事前、事中规范,防患于未然,体现为更加重视发挥程序机制的规范作用,可以看到《决定》提出的主要规范机制都属于程序机制。

第二,不局限于解决某类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对行政执法进行全面规范:既规范执法的合法性问题,也规范执法的合理性问题;既规范执法外部程序,也理顺执法的内部协调与流程优化;既规范执法中滥用权力的问题,也规范执法不作为,懒政、庸政问题;既保障执法公平公正,也注重简化执法程序,提升执法效能。

《决定》体现出的两点变化相应对立法提出两点新的要求:第一,规范行政执法的重心在于完善执法程序立法。第二,立法需要回应全面规范行政执法的需求,制定綜合性程序立法,而非针对某一种类执法活动制定单行立法。

法治政府建设面临新形势,需要通过立法规范执法活动

国务院2004年发布《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10年发布《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对规范执法活动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纲要》和《意见》对规范行政执法、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纲要》和《意见》并非法律,关于行政执法的要求性质上并非法定程序义务,也不能成为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的依据。《纲要》实施已经十年,《意见》发布已近五年,当前的社会条件和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的问题和任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指导性文件的方式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新的社会条件。随着四中全会制定的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推进,有必要制定法律,将《纲要》和《意见》中关于规范执法活动的要求上升为法定程序义务,使之成为约束行政机关的硬性机制,用法治的方式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地方经验层出,有待中央层面统一推进完善执法程序

基于各种原因,《行政程序法》在我国一直未能出台,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在地方层面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规定。2008年,湖南省制定全国第一部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之后,山东省、西安市、海口市、汕头市等出台了10部地方性行政程序规定。在这10个地方行政程序规定中,行政执法程序都以条文数居半成为最核心的内容。2011年1月,辽宁省制定《辽宁省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对行政执法程序作出全面系统规定。

我们于2013年、2014年对湖南省、山东省、辽宁省、汕头市等地方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完善的行政执法程序立法对规范执法活动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地方规定中关于管辖、执法协助等内部程序机制非常有利于处理行政机关职责划分不明和加强协调的问题;行政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指导案例等机制对规范行政裁量权公正行使、解决执法不公发挥积极作用;完善的行政证据规则对规范行政执法中的事实认定、更好保障当事人权利发挥积极作用。

就内容而言,地方立法关于执法程序的规定呈现出很强的趋同性,反映执法实践面临的问题相似,对规范机制的选择趋同,下一步立法很有必要在总结地方立法经验基础上,将地方立法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为中央立法,统一推进规范行政执法活动,保障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此外,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也表明完善的行政程序法对规范行政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完善执法程序立法。

完善途径:由国务院尽快制定《行政执法程序条例》

目前与行政执法活动程序有关的法律规范,分散规定在大量单行法中。分散立法的主要问题是只能规范特定种类、特定部门、特定区域内的执法活动,不具有普遍适用效力。在依法行政推进的初期阶段,采用分散立法的方式有利于尽快解决问题比较突出的某些执法活动,但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进,分散立法難以满足当前“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对完善执法程序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央层面在总结现有立法的基础上,制定综合性、普遍性的法律,防止对执法活动的规范出现法治空白。

制定综合性、普遍性的法律来完善执法程序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

第一种方案,立法一步到位,由全国人大制定《行政程序法》,全面规定行政活动的程序,将行政执法程序作为其中一章予以规范。

第二种方案是分步走,由国务院先制定《行政执法程序条例》,积累制度实施经验后再由全国人大制定《行政程序法》。

两种方案各有利弊。考虑到全国人大2015年的立法工作重点将是完成《行政复议法》的修改,国务院法制办2014年又已经将《行政执法程序条例》作为二类立法项目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目前选择第二种方案更为切实可行。

(作者为“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王万华

行政执法依法治国调研论文 篇3:

对行政执法进行法律监督的制度探索

【摘要】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权力具有管理事务领域宽、自由裁量权大等特点,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极易被滥用,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法治监督的重点之一就是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严格执法。因此,文章主要从行政执法的角度论证法律监督的必要性和制度探索。

【关键词】行政执法;法律监督;制度构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提出要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并对法治实施过程中的立法、执法、司法三个部分,分别提出了强化法治监督的要求。在行政执法环节,由于行政权力具有管理事务领域宽、自由裁量权大等特点,法治监督的重点之一就是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严格执法。

一、对行政执法加强法律监督的必要性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绝大多数的法律和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机关掌握着大量的职权,极易被滥用。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往往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法律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备的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从而保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一)有法可依与执法不严的矛盾亟需强化监督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有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实现有法可依。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尽管法律繁多,但现实中由于执法监督不够,法律实现缺乏动力和压力,从而出现了执法中违法的现象,亟需加强制约和监督控制,提高法律的执行公信力。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监督保障

依法治国首先要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法制的统一是法律权威的重要标志,要求立法标准、执法主体、执法客体都要统一,这都需要法律监督的有效实施。其次要严格依法办事。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点,它意味着职权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就要有严格的监督,违法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三)对行政执法加强法律监督是当前社会现实的需要

目前,行政执法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一些执法部门以手中学握的权力徇私枉法;部分行政执法部门法律程序意识较淡漠,随意执法,办事效率较低;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甚至行政不作为大量存在。对这些执法方式,老百姓普遍不满,亟需加强监督。

上述这些问题充分反映了对行政执法行为必须进行严格的法律监督,没有监督的执法,会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侵害到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二、当前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近年来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对行政执法权的依法行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有的以下各种监督类型都存在不足。

(一)全国人大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有权对由它产生的行政、执法和工作情况实施监督。各级政府每年要向同级人大做政府工作报告,将上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接受询问和监督。各地政府还选择若干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向同级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但人大监督存在着局限性:第一,人大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是一种原则性的宏观监督,不介入具体的执法办案程序。第二,监督措施刚性不足。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形式一般是审议报告、执法检查、组织观察、专题调研等,缺乏像询问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这些刚性监督手段的运用。第三,监督缺乏经常性。各级人代会召开的时间稳定,被监督者准备充分,问题容易被掩盖,影响监督实效。

(二)行政诉讼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有较高的司法权威性,但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范围较窄。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法院不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行政执法中问题较多的恰恰在于自由裁量权的不当行使,即行政行为不合理。加上行政诉讼存在时间长、费用高、过程受干扰大等不足,目前并没有成为行政相对方的主要救济途径。而社会上存在“信访不信法”的纠纷解决模式,这就极易造成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三)行政复议同样存在不足:一是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系统的内部监督,其公正性、中立性缺乏制度保证。二是合理性审查存在障碍。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复议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以行政复议机关作被告,基于不愿做被告的心理,复议机关倾向于对所有涉及合理性权衡的案件一律作出维持裁判。这样则会导致行政复议案件数量不断下降,行政相对人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或者通过信访途径解决纠纷。

(四)行政监察机关职能的行使也存在不足。一是监察机关在体制上不独立。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受上级业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在经费、人事、编制等诸多方面受制于本级政府,独立性大大减弱。二是监察范围小。局限在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的行为,并且仅关注实体,不关注程序。三是行政监察不够严厉。在处罚措施上,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的行政处分权仅限于警告、记过、记大过,对于更为严厉的降级和撤职只能向有权处理的机关提出建议。

(五)职务犯罪查处存在不足。一是大量严重违法但未触及刑法的行政行为无法进入刑事诉讼程序而被监督。二是职务犯罪查处仅针对犯罪人的处罚,而不涉及对违法行政行为本身的监督,即“对人不对事”。三是基于侦查机关搜集证据的能力有限,一部分职务违法行为因证据没有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而无法进入追诉程序。

三、完善对行政执法进行法律监督的制度构建

(一)明确监督的主体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由于在行政法上缺乏直接、具体的法律规定,使得检察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监督权在实践中难以落实和操作,在理论上仍存在一些困惑。要确立对行政执法实施法律监督的主体,当务之急是通过立法将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明确化、具体化。

(二)明确监督的客体

检察机关的监督对象应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此外,还要对行政执法程序进行监督,即针对行政执法的主体是否依据法定程序进行执法,也就是说,对行政执法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形式进行监督。具体表现为行政执法行为的各环节是否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步骤和顺序是否被打乱、被遗漏,是否采取了法律规定的方式等。

(三)完善监督的方法

1.建立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行政机关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执法情况。检察机关对已经启动的行政执法程序监督的数据,对制发检察建议等情况,及时向行政机关及其上级部门、政府法制办等机构进行通报,并向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报告,共同协商、研究执法过程和监督过程中遇到的实践和法律难题。

2.在坚持事后监督的同时,强化对行政执法实施过程中的司法监督,即同步监督。

3.设立办公场所,强化检察监督实效。可在行政执法部门设立派驻检察官办公室,选派民事行政、侦查监督、职务犯罪预防、反渎职侵权等部门检察官,定期到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工作,积极开展检察监督职责。

(四)完善监督的程序

作为制度化的监督机制,需有相对固定的监督程序。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置:

1.启动程序

主要是通过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能期间发现线索来启动监督程序,包括自侦部门、控告申诉部门、刑检部门、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以及在专项行动中发现的线索。亦可建立公民参与的统一投诉举报平台,确定线索的真实性后正式启动监督程序。

2.调查、核查程序

检察机关应有权调阅行政执法卷宗,查阅行政执法机关的立案文书、行政处罚文书及相应材料,以确定行政执法程序是否依法履行。同时,要全面听取各方意见,明辨是非。

3.处理程序

检察机关指派专人或者第一责任人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查、调查后,对审查结果出具书面意见,报检察长审批,最后以检察院的名义出具制发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说明理由通知书、建议追究责任的检察意见书等处理意见。有的进入职务犯罪查处程序或建议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五)制定科学的效果评价

将监督结果与被监督主体的考核挂钩;将被监督机关是否按检察机关的监督要求纠正自己的执法行为纳入行风评议的指标;对拒不接受监督的执法机关结合媒体对其予以曝光;对被监督机关的相关人员予以问责。

作者:延永玲

上一篇: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思想政治促进医院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