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节目论文

2022-04-15

谈话节目中谈话者的角色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明星、精英人士、新闻当事人作为嘉宾的节目,与以平民为嘉宾的节目,谈话者承担的功能是不同的。对此,以往的研究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以北京电视台《谁在说》栏目为样本,探讨平民情感谈话节目中谈话者的角色功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谈话节目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谈话节目论文 篇1:

浅析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特点对节目的影响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谈话节目迎来井喷式增长,焕发了新的生机,而受众不断提高的审美鉴赏水平也对新媒体谈话节目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于一档新媒体谈话节目来说,从节目的前期内容构思到嘉宾的选择及主持人的主观因素等一系列的要素都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节目的效果,而在其中影响较为明显的便是主持人这一要素。对于一档节目来说,主持人不仅承担着控场与提问的责任,同时一个富有特点的主持人也会影响着一个节目的风格与特点。因此对于新媒体谈话节目来说,主持人的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谈话节目、主持人、影响

一、平和的心态与平实的语态

平和的心态就是要求在面对自己的谈话对象时,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要做到具有平等、温和的态度。在井喷式增长的新媒体谈话节目中我们不难找到失败的案例,许许多多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无法做到平等的对待自己的嘉宾。有的或过度捧高嘉宾,做嘉宾的附属,以一种低姿态过度卑微的姿态去等待嘉宾讲话,这会使主持人失去对节目的把握,丧失自己的角色主动权。而有的则过度轻视嘉宾以一种高姿态“俯视”嘉宾,嘉宾刚刚开课边打断嘉宾讲述自己的观点、凸显自己的见解;有的则是在嘉宾后浓墨重彩长篇大论以凸显自己的“才华”。

一个合格的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应该做到尊重嘉宾,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去面对嘉宾,把嘉宾和自己当成一样真实的、普通的人,然后才是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平等的而真实的谈话现场,一个平等而真实谈话现场有利于嘉宾敞开心扉,大胆吐露而非生硬的演绎。自由的氛围与“唠家常”的模式是新媒体谈话节目与新闻节目的严肃认真和娱乐节目洒脱欢快的显著区别之一。平实的语态则要求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要朴实更要真实。平实的语态不单单是要求语言要平实、质朴。更要求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要避免固化的做状。以一个比起电视谈话节目更加真实、质朴的方式去表述深刻的内容,让嘉宾可以忘却摄像机的存在像生活中一样自然的表达,使得受众最大程度的融入其中。

二、用心的接触与倾心的交谈

用心的接觸与倾心的交谈是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构建和谐、舒适的谈话环境的必然选择。用心的接触要求主持人能够深入了解嘉宾的性格、喜好、语言习惯等方面,这是构建和谐的谈话现场的基础条件;而倾心的交谈则是要求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要具有精湛的谈话技巧,特别是学会倾听。因为对于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来说,最能体现其职业素养的便是倾听。一个不会倾听的主持人无论他有多傲人的外表、多么深厚的功力,都不会成为一个受受众欢迎的谈话对象。首先倾听需要耐心,耐心的倾听是维持健康的谈话现场的基础,也是主持人良好品德、专业性的体现,随意打断、插话、反驳对方会引起嘉宾的不适甚至戛然而止使谈话现场陷入冷场。其次倾听需要专心与虚心,谈话是一场及听、想、说、问、答于一体的实时的交流过程,信息量庞大,语言稍纵即逝,只有专心倾听才能准确捕捉嘉宾话语中的关键的,进而进行深度沟通。而虚心倾听则是要求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要保持真诚,认真的与嘉宾沟通探讨甚至求教,而不是以一副审视或者是找茬的态度等待回击对方。倾听不仅要求主持人能够在表面上聆听并领悟嘉宾所表达的内容,更要求主持人透过嘉宾的语言状态以及所表述的内容,去感受嘉宾此时此刻的心境。因为新媒体谈话节目不是语言的交换,而是多个独立的个体间思想的碰撞、灵魂的交互。

三、创新的意识与个人辨识度

目前新媒体平台谈话节目井喷式增长,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节目只是盲目跟风并没有自己的精神内核与独特亮点,节目形式千篇一律模式化,这就要求新媒体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必须要具备极强的创新意识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媒体的更迭。

创新意识体现在节目的整个周期中,节目前期主持人要能在节目的整体准备上推陈出新、别具一格;构思出新颖的表达角度、新颖的节目形式。节目中期主持人在谈话过程中要能有意识的引导嘉宾在一个既定话题中讲述出新鲜的东西,能够有一双发现精彩的眼睛,在普通的内容中找到亮点所在并作新意的总结,利用好新媒体手段的复合性,用多种手段综合去展现内容。节目后期要有意识的结合三微一端一抖做好内容的宣发工作。这种创新意识来自于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长期的积累与探索,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是一个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对自己、对节目、对受众负责的表现,创新也是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独辟蹊径,打造个人辨识度的保障。

创新意识不仅要求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要对节目进行创新,还要求着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可以对自我进行创新。主持人对自我进行创新也就是挖掘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从而形成个人辨识度。主持人是一档节目最表层也是最重要的形象代表,一个有辨识度的主持人无疑会让一档节目赢在起跑线上,从众多的同质节目中脱颖而出。目前媒体界都在打造品牌矩阵,一个有个人辨识度的主持人无疑是打造品牌矩阵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新媒体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要找寻个人辨识度,打造个人的独特风格,以此形成某个风格的IP,继而引导节目走向头部谈话节目。如:在《圆桌派》中,我们可以看到窦文涛作为主持人,既能充满江湖习气,又能像一个文人一样博学审慎、发人深省。这种真实立体的表达正是其自我创新而形成的窦式风格,这种独特的窦式风格也是《圆桌派》可以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IP时代,一个缺乏辨识度和独特定位的谈话节目,难以打造自身品牌矩阵,更难打造出富有影响力的IP,只能逐渐被市场淘汰。

四、结语

随着融媒体的步伐深入,短视频时代的飞速发展,竖屏时代向横屏时代的宣战以及信息碎片化获取的背景下,一档成功的新媒体谈话节目不能再按图索骥,应该致力于打造属于自身的节目特色,以此来吸引受众。而对于一档新媒体访谈节目打造自身节目特色来说,主持人显得尤为重要,主持人的能力直接影响着一档节目的效果,主持人的个人特色在极大程度上也可以代表着一档节目的风格。因此只有新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根植于节目并从自身出发,向下挖掘适当的个人特色与风格,才能在保证一个节目的风格与特色,才能增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保证节目与同质化的海洋浪潮里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信云卿.新媒体语境下主持人语言风格特点品位的提升[J].记者观察,2020(10)

[2]张鑫.浅析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J].传播力研究,2020(4)

简介:荆博浩(1998年7月---)男,汉族,籍贯:黑龙江佳木斯,本科,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播音主持

作者:荆博浩

谈话节目论文 篇2:

平民情感谈话节目中谈话者的角色功能

谈话节目中谈话者的角色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明星、精英人士、新闻当事人作为嘉宾的节目,与以平民为嘉宾的节目,谈话者承担的功能是不同的。对此,以往的研究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以北京电视台《谁在说》栏目为样本,探讨平民情感谈话节目中谈话者的角色功能。

嘉宾:讲述百姓“家”的故事

平民情感谈话节目是指以普通人、甚至是弱势群体为嘉宾的谈话节目。他们为“家”事而来,一方面家人之间有巨大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又纠结于血缘、亲情。嘉宾的矛盾和困惑大致有:父母与儿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朋友同事之间,恋爱对象之间,邻里之间的人际关系困惑;遭遇生存困境;失却方向;财产纠纷等。

《谁在说》往往是家庭成员齐上阵,在演播室主持人采访某人时,其余成员在密室观察,不时给予回应,交叉剪辑,使家庭成员间意见的冲突交锋呈现在观众眼前。

家庭对于中国人来讲是第一重要的,是中国人的归宿所在。台上讲述的是“家”的故事,台下是千百万家庭的观摩和自省。

直入家庭的核心,展现现代中国人心底最根本的困惑,要以真实性作为前提。“栏目组坚决做到两个杜绝:杜绝虚假选题、杜绝协议纠纷。每一期选题都精挑细选,对当事人的情况进行反复核实,确保人物和故事真实之后,才进行节目录制。……节目组还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当事人录制协议,完全取消面具,只有当事人签字确认,才能进入录制流程,杜绝了纠纷。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成为《谁在说》栏目感染观众的直接原因。”

故事里复杂的矛盾冲突、跌宕起伏的情节,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看他人的悲情故事,启发的是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在爱对比的中国观众这里,获得的还有对人文环境的认知和自我的确认。

主持人:平民气质与心理学专业水准的叠加

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谁在说》的主持人王芳是平民情感谈话节目中比较出色的一位。

从外形上来说,王芳像一个邻家女孩。她青春飞扬,白衬衫加牛仔裤是她经典的着装,显得干练简洁,瘦小的身材在这里倒显得随和平易。她的声音甜美而不失温润,语气平和,拉家常式的聊天风格,与《谁在说》节目的平民定位贴合。

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提问艺术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以平民为嘉宾的谈话节目而言,主持人的倾听要比提问更重要。倾听与共情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心理学中,倾听不仅仅是要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在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即指在人与人交流中表现出的对他人设身处地理解的能力。

王芳在主持中的提问往往是顺势而为,这个“势”来自于她的倾听。她的倾听是在共情中的倾听,在倾听中共情。

任何谈话节目中谈话的开头和结尾、谈话的路径都经过精心的策划,但王芳的主持可以消弭策划的痕迹。开头是热情的像老朋友一样的招呼,接下来的提问顺势、自然。在提问过程中能很快接近要害但不给嘉宾压力,能让嘉宾从容不迫地娓娓道来,敞开心扉。

在嘉宾讲述的过程中,王芳总是能专注地望着对方,以“噢”、“嗯”、“是的”、“然后呢”等鼓励嘉宾往下谈,她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处境,纾解对方的情绪。她说的最多的话有“我非常理解您”,“我知道你多么不容易”。在节目中她经常蹲下来,采用仰望嘉宾的姿势;她喜欢劝解人时把手放在他人的肩膀上,给人以力量;当嘉宾有进步了或想通了什么的时候,她会表扬说“哎呀,你太聪明了”、“你进步也太快了吧!”当嘉宾有了很好的承诺时,她会伸出手与对方拉钩“一百年不许变!”

这样,心理专业能力成为主持人亲和力的有效组成部分。王芳在主持中不仅能始终体现心理专业能力,而且不露痕迹。

专家:用“情”来粘结家庭的传道者

“打断骨头连着筋”是平民情感节目中嘉宾家人之间关系的写照。嘉宾讲述故事之后,专家适时登场来解读故事、提供援助是节目的又一高潮。专家的解读是否公允,分析是否到位,方法是否合适是观众瞩目的焦点。

《谁在说》的专家团队大体由四类人员组成:心理学专家、社会问题专家、法律专家、情感问题专家等。他们的作用可以用如下几个词来概括:倾听故事、分析问题、心理疏导、法律解读、情感恢复。

倾听是分析、疏导的前提,分析、疏导的目的是嘉宾亲人间的情感恢复。节目从不把法律判定作为目的,只是在涉及法律问题时予以解读。即使嘉宾的诉求只在法律层面,比如分遗产,按法律来说非常简单,但节目不把瓜分遗产作为最终的解决办法,而是在分解遗产的同时修复家庭成员的亲情。情感恢复需要当事人在情绪宣泄之后能在专家帮助下认识到问题的症结,从而打开心结,找到出路。专家的意见中既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传统观念,又有处理人际关系的现代理念。专家实际上“充当了一个强化主流价值观念的‘意见领袖’的角色”。在心理问题专家和社会问题专家、情感专家自然协调的配合下,在营造出的放松、和谐的现场气氛中,解决问题的方案似水到渠成,嘉宾的接受也就顺理成章了。在《谁在说》节目中经常上演嘉宾上场时唇枪舌剑、剑拔弩张,退场时互诉衷肠、相拥而泣的悲喜剧。

对观众而言,专家在《谁在说》节目中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一个个个案提供援助,而且在于提供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现场观众:提供平等的贴心意见

在谈话节目的谈话者中,现场观众能起到的作用是最弱的。有些谈话节目的现场观众基本就是看热闹的摆设。在《谁在说》节目中,现场观众的参与也不多,但主持人王芳会选择时机调动观众参与,观众的意见往往能成为专家意见的补充,有时起到关键的作用。如2013年3月21日、22日连续两天播出的《丈夫离家出走之后》中,嘉宾孙女士的丈夫离家出走,而且发信息说对她无爱之后,她仍然想维持无爱的婚姻。此时,王芳向在场观众抛出问题:“大哥大姐,你们着急吗?”

在场观众异口同声地说:“着急!”

王芳随即征求了在场观众的意见,而且当场做了一个调查。现场绝大部分观众倾向于没有爱了该分手就分手。

面对执迷不悟的嘉宾,主持人、专家不能直接植入自己的理念,而观众可以各抒己见,所以王芳把问题抛给了现场观众。而现场观众也确实不负所托,起到了主持人、专家都难以起到的作用。

观众是局外人,但在节目现场的氛围里,他们的身份不再是他人命运的看客,而是与嘉宾同呼吸共命运的自己人,他们与嘉宾之间有身份上的平等性,可以设身处地为嘉宾提供真诚贴心的意见,嘉宾会乐意把这些意见当作重要参照。

谈话者队伍的扩展

《谁在说》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它所持的原则、宣扬的理念以及劝导嘉宾的方法深入人心。功劳要归于现场的谈话者,还要归功于扩展的谈话者队伍:如节目组的编导、摄像、后期等制作团队;“帮帮团”成员;一个由企业、社会团体的负责人、走出困境的嘉宾组成的“爱心传递者”或“志愿者”队伍;关注《谁在说》的网民、观众等等。

注释:

①刘文韬 武淳:《电视栏目〈谁在说〉为什么受到观众好评?》[J],《党建》,2011年第12期

②百度百科:《共情》,http://baike.baidu.com/view/6588.htm

③靳丹:《解析专家在情感类援助节目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偏差》[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3月第8卷第1期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

作者:金俊荣

谈话节目论文 篇3:

试论电视谈话节目中材料的选择与表现

【摘 要】当前电视谈话节目在编导和策划中存在对节目过程设计不重视的现象,导致好选题并没有获得相应的节目效果。本文从节目过程设计中谈话材料的选择入手,探讨电视谈话节目材料选择的特点以及如何在电视谈话节目中寻找合适的谈话材料表现方式,以此提出谈话节目过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 谈话材料 电视表现

自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开播以来,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已经发展十几年的时间。谈话节目因为制作周期短、对新闻事件反应快捷、舆论引导力量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节目形态。

近年来,谈话节目虽多,但发展却进入了一个瓶颈期,真正叫好叫座的精品谈话节目少之又少。2009年,《实话实说》停播,谈话节目的困境更加凸显。总体而言,当前的谈话节目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策划轻执行。谈话节目中整体策划上比较讲究,但到节目制作的环节上却因为各种现实原因,每个方面都差一点点,结果是整体的质量下降。二是对细节策划不够。在执行谈话节目时,我们对话题的选择、嘉宾的选择及主持人的定位各方面都考虑较多,但对节目各个环节中材料的选择却关注得不够。三是在制作中重开场重结尾,中间过程缺乏吸引观众持续注意力的因素,观众在开场时期望很高,但节目过程却没有满足其期望值,导致观众的忠诚度下降。当前电视谈话节目中存在诸多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强过程的设计来解决,而过程的设计最根本在于节目过程中对谈话材料的选择并以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谈话材料的类型

1、事件

所谓事件,即是未经叙事处理过的生活片段,而事件是构成故事的材料。在不同类型的谈话节目中,事件在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对于叙事型谈话节目,事件是节目的结构核心,整个节目是一个或几个事件的串联,通过现场访谈和其他现场表现手段展现出来;对于话题型谈话节目来说,事件往往是话题阐述和讨论中的证据,除了能有力地支撑观点外,它是吸引观众的兴奋剂,将抽象的话题转化成具体的实际的故事,让节目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

挖掘事件是谈话节目前期策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不同的谈话节目类型和不同的节目主题,在挖掘故事性事件时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表达重点的不同,相同的事件会有不同的叙述方式。比如在话题型的谈话节目中,故事往往扮演支撑观点证据的角色,而在明星访谈节目中,吸引观众兴趣的往往是生活中的事件,在新闻谈话节目中,新闻事件中不为人知的细节和背景往往是观众感兴趣的内容。情感类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则更侧重于挖掘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故事或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故事。

2、观点和态度

在谈话节目中,观众希望从谈话中听到对事件和现象的见解和态度,独特的新颖的观点会成为节目的表现材料之一。节目的观点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节目或主持人的观点;一是嘉宾的观点。在谈话节目策划过程中,我们经常注重挖掘嘉宾和访谈对象的观点,实际上主持人的观点对于树立主持人形象和节目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主持人对观点的表达和现场嘉宾不一样,其表达方式往往比较隐晦,表达的空间也比较少。主持人的观点首先表现为对待选题和嘉宾的立场和态度,它并不通过简单的语言来呈现,而是在谈话过程中的自然而然的流露。据研究,在谈话中,语言(文字)只承担7%的信息传递功能,而声音(包括语调、语态等)承担38%的表意功能。①比如鲁豫在谈话过程中经常使用“真的是这样吗?”这样的语句,表面上看属于过渡性的一句话,但实际上代表了和嘉宾交流中的观点和态度,它放低了主持人的姿态,同时也引导嘉宾的话题往深度发展。在新闻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简短的评论,也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3、关系

事物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对于叙事型谈话节目而言,因果关系是事件叙述进程中的最根本的关系,事件在时间上的进展,构成前因后果;对于话题型谈话节目,逻辑分析结构是大部分节目的组织结构,对事件的联系进行独特分析是节目的根本。在谈话节目中,包括构成谈话整体结构的逻辑关系,能形成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比如在节目中,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观点和观点之间的关系,事件和事件之间的关系,通过策划将之并列起来,能形成各种具有吸引力的效果。《一虎一席谈》等辩论式谈话节目,强化了观点对抗和逻辑分析的力量,每位嘉宾对话题持有不同的观点,在辩论交锋过程中展现对话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辨析,让逻辑分析成为节目的重要兴趣点之一。节目对事件的观点,是建立在对新闻事实和细节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到见解。在谈话节目中,观众希望能看到分析的过程,以此来了解对待事件的不同角度和解读方式,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嘉宾和主持人经常被认为是谈话节目中的核心要素,在选择嘉宾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嘉宾所掌握的事实的多少,以及对事件是否有独到的看法。嘉宾和主持人分析事件的角度、对新闻事件相关因素和同类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能力是形成独到看法的决定性因素,有利于形成嘉宾和主持人的个人魅力。

二、谈话材料的特性

并不是所有的事件、观点和逻辑推理都能够成为谈话节目的选择材料,这些材料对节目的价值大小,仍然取决于某些因素。在谈话节目故事叙述和话题讨论的准备阶段,往往会有数量众多的事件、观点和逻辑分析出现在策划者的视野中,如何取舍这些材料,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它是否具备对观众的足够吸引力。影响吸引力的因素很多,作为策划者,需要抛开个人的主观因素,站在观众的立场上,考虑这些材料的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新鲜性

材料的新鲜性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新鲜性包括事件本身的新鲜性,或者细节的新鲜性。对于新闻谈话节目来说,观众往往对事件的主体已经有所了解,作为提供深度信息的谈话节目,表现那些新挖掘的不为人知的细节是谈话节目的特长之一,特别是新闻当事人以个人化的角度呈现的事件细节,往往对观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目前很多新闻谈话事件主体叙述往往采用其他媒体的报道,节目缺乏对深度细节的挖掘能力,导致的问题便是节目进行过程中信息量缺乏,观众觉得过程沉闷乏味,即使嘉宾的深度分析很有说服力,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收视效果。新鲜性除了材料和细节的新鲜外,还包括观点的新鲜性、分析角度的独特性、事物联系的创新性等。节目在选择嘉宾以及和嘉宾探讨谈话内容时,要注意挖掘嘉宾本身经历和观点的新鲜性,增加节目吸引力。另外,表现形式的新鲜性,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2、冲突性

材料的冲突性包括事件中的冲突和观点的冲突。在选择兴趣点的材料时,内部包含的冲突性的强烈程度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事件的冲突性,指的是事件内部包含的对立双方的紧张关系。在辩论型谈话节目中,观点的冲突是结构节目的核心。目前很多话题型谈话节目也越来越强调参与谈话嘉宾观点的不同甚至冲突,创造剑拔弩张的现场气氛,从而形成紧张的氛围和强烈的叙述节奏。《东方直播室》在一期探讨旅游宰客的节目中,邀请揭露旅游黑幕的前导游讨论宰客问题,设计了行业内导游进行对话,质问其揭露黑幕的动机,双方立场间的冲突,形成了强烈的效果。

3、故事性

故事是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永恒主题。叙事型谈话节目以故事作为节目的结构线索,在片段的处理上,桥段和情节点的价值是选材的重要因素。在话题型谈话节目中,虽然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但在片段处理上,作为论据叙述的事件仍然是观众感兴趣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话题型谈话节目同样存在叙事,也同样需要考虑通过故事来创造节目的兴趣点。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在改版后将节目定位为“说出你的故事”,强调了故事在节目中的作用。同时,当前电视节目中的故事化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将故事化简单地理解成冲突和情节,节目制作者刻意创造故事的对立冲突,形成一种故事的恶俗化趋向,引起了观众的反感,这种趋向同样严重影响着谈话节目。在考虑兴趣点故事性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表现丰富人性的价值远远要高于情节的奇巧。

4、趣味性

幽默、轻松、有趣的材料往往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另外,表现形式的趣味性同样也能吸引观众的视线。在谈话节目中,趣味性的材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发掘核心事件中有趣味性的细节;另一方面,日常准备一些和话题或事件相关的幽默小故事和话语,由主持人在谈话现场灵活运用。这些富有趣味性的兴趣点,能起到调节节目气氛,舒缓节目节奏,融洽现场关系的作用。当前谈话节目包括轻松的、对抗的、幽默的等多种气氛走向,但无论在哪种氛围中,风趣幽默又不乏深度是所有谈话节目的共同特点,在谈话节目设计中,寻找和核心事件相关的幽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5、情感性

对于任何节目而言,信息、个性和情感是不可或缺的,在设计兴趣点的时候,需要挖掘材料内在的情感特性,使节目充满有情感的细节,从而打动观众。在挖掘兴趣点材料时,需要注意寻找具有情感性的事件或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观点。在个人经历的谈话节目中,代表亲情、友情、爱情的事件特别是细节,是常用的兴趣点。谈话节目《艺术人生》经常通过设计一些情感性的老照片、蕴含故事的小物件、突然出现在现场的老朋友等,来达到聚集节目情感的目的,而这些设计,也成为节目的特色和标志之一。

三、材料在节目中的表现方式

在明确了节目中创造兴趣点的材料后,需要考虑的是这些材料在节目中需要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这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特质,也取决于该片段在整个节目中的地位,不同的表现方式造成观众不同的投入程度,当该材料在整体叙事中处于较低地位时,可能需要持续时间较短和视听影响较小的方式,使其对观众的兴趣刺激减弱;而对于节目更为核心的材料,可能需要更为突出的手段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大幅提升其对观众的刺激程度。

1、话语

话语是谈话节目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谈话节目主要通过主持人、嘉宾和观众的互动话语来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展现。主持人的话语是谈话节目把握方向和节奏的控制因素,而嘉宾则是主要的信息传递者,话题是讨论的主要内容,这三者,是谈话节目的核心要素。作为表现形式的话语,在谈话节目设计中,编导需要考虑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哪些内容用话语来表述,二是用何种话语来表达。第一个问题涉及的是谈话节目兴趣点表现方式的选择问题,后一个问题是涉及谈话节目兴趣点如何被创造及放大的问题。

2、模拟与表演

作为一种现场节目,模拟与表演是谈话节目中发挥现场舞台效果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节目现场通过新闻事件当事人简单的肢体动作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还原,甚至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还原现场状况,既能增强新闻的现场感,也能让节目现场的气氛变得更为活跃,提升观众的兴趣,形成更重要的兴趣点。在综艺类的谈话节目中,模拟与表演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节目的内容之一。《康熙来了》、《天天向上》等综艺类谈话节目将主持人现场的模拟表演提升到一个更重要的高度。这些节目的团队主持人存在分工合作的关系,比如《天天向上》中欧弟负责搞笑和表演,汪涵负责把握整体节奏。在《康熙来了》中蔡康永负责节奏的把控和严肃问题的提出,小S负责现场模拟与表演,提高节目的可视性。除了小S外,《康熙来了》在一段时间内还设计了陈汉典背景男的表演形象,来提升节目的笑料,创造节目兴趣点。在多主持人的谈话节目中,通过主持人的分工可以成形更多的表演风格,从而完成对主持人形象的塑造。

3、游戏

游戏能以现场互动的形式将需要表达的兴趣点放大,提升所表达内容的趣味性。在表达的内容中,有一些事实性的信息缺乏趣味性,或者直接表达出来会显得直白,或者让谈话对象比较尴尬,比如一些内心的态度、看法等等。游戏本身具有丰富的表演性和戏剧性,能让平淡的内容形成节目的兴趣点。游戏增强了主持人和参与人员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在谈话节目中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比起一般的访问交流要更加活泼,有利于嘉宾放松。

4、视频短片

在现场节目中越来越重视视频短片的作用,视频短片能突破节目现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画面和声音综合表现形式讲述事件,使整个节目避免视觉上和表现方式上的单调感。视频短片也是演播室空间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封闭的现场空间向现实空间无限延伸。视频短片在谈话节目突出兴趣点方面的作用包括:一是讲述故事。谈话现场讲述的故事往往是受访对象第一人称的故事叙述,视频短片有更灵活的讲述视角,它可以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但更多是客观的叙述;使用短片来讲述故事使节目编导的操控空间更大,在谈话过程中的讲述主动权在嘉宾手中,而视频短片的讲述主动权在节目创作者手中,更有利于节目创作者根据需要来把握叙述节奏。二是,视频短片经常用于人物介绍。人物介绍在谈话节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环节,它影响观众对后面访谈的关注度。短片的嘉宾介绍能烘托节目访谈的氛围,吸引观众注意从而创造兴趣点。

5、道具

在谈话节目中,道具往往是引入话题的一种方式,采用道具来引入话题,能实现对访谈内容的具象化和可视化。独特的道具本身具有一种吸引力,带来一些悬念的效果,通过访谈最后将带来的悬念揭开,完成一个背后故事的叙述。

6、连线

连线是演播室空间延伸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和现场谈话过程中引入的其他嘉宾形成一个多方交流的效果。和新闻节目连线不同,谈话节目的连线往往是引入次重要的嘉宾或专家,提供实证性意见;或者通过第三方和现场嘉宾互动,产生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在明星访谈的谈话节目中,通过连线其他明星进行现场采访和评述,对某个问题从多人的角度进行对比式访谈,具有很强的娱乐效果,同时也能通过这种方式窥视明星的私人交往,对观众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使用连线的时候,经常需要强调现场嘉宾和连线嘉宾之间观点的对立点和冲突点,进而从差别的角度实现对某个问题的深度访谈。

7、观众

现场观众和嘉宾的互动,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交流效果,这些在节目设计之外的语言,往往具有超乎想象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从而实现对某个话题或故事的深入讲述。另一方面,现场观众所提的问题的角度比较接近普通观众,这些提问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8、空间设计与场面调度

为了摆脱主持台对空间的限制,新闻谈话节目往往采用开放的空间处理,比如《实话实说》对家庭空间的模仿,创造一种轻松的谈话氛围。后来的谈话节目的发展空间逐渐走向了抽象,在《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节目中,家庭客厅空间被抽象为单独的沙发和椅子。为了加强谈话节目的冲突性和谈话进程的丰富性,在改版后的《东方直播室》,演播室空间被划分为若干区域,形成主持人、参与者、证人、入场通道等不同的区域分割,以实现节目现场人员的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是形成节目视觉效果和节奏的重要因素。在《东方直播室》中,某些特殊嘉宾经常采用从幕后到台前的调度,在后台的访问但不见人的场面调度产生了很强的悬念感,从后台到镜头前的场面调度又创造了下一步的期待感。

结语

在谈话节目的编导和策划中,确定选题和嘉宾后,重要的工作便是根据节目的主题定位寻找合适的材料来支撑整个节目,不论是新闻谈话节目还是综艺类或情感类谈话节目,材料的选择需要注重其新鲜性、故事性、冲突性、趣味性和情感性,并选择合适的表现将材料展现出来。只有从材料选择和表现入手设计谈话节目过程,才能形成引人入胜的谈话节目收视效果。□

参考文献

①[英]亚伦·皮斯:《身体语言密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12

(作者: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责编:周蕾

作者:夏清泉

上一篇:药剂科管理论文下一篇:国民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