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七原则分析研究论文

2022-04-25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执政治国的重要部署和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因素之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不能虚位,法治建设生态不能掉队,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立法先行。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法七原则分析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经济法七原则分析研究论文 篇1:

外语类高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策略研究

摘 要:会展产业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文章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英语)本科专业为例,探讨目前外语类大学在会展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題,提出外语类高校国际化、专业型会展本科人才培养策略如下:凝练“国际会议方向”作为专业主攻方向;增加专业英语课程;打造会展专业精品课程;增加第二课堂中的实践和二外学分;实行渐进式的课程实践体系;建立沙盘实验室;整合学校资源。

关键词:会展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外语类高校

2003年,我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高校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率先开设了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生,从此中国会展教育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截至2017年初,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设会展专业本科的院校共108所 [1],国内会展高等教育进入空前旺盛阶段。在开设会展本科的高校中,有35所高校集中在北京、天津、广东、上海、浙江等地,这与我国会展产业发展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的经济格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三个区域是中国会展产业发展最早、最快的区域,因而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最为旺盛,会展教育跟进的速度也最快。

一、国内外会展专业课程体系

(一)国外会展专业课程体系

国外高校对会展教育课程体系划分不尽相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专业方向、模块化以及既有模块化又按专业方向划分[2]。一是按照专业方向对课程体系的划分,如美国内华达大学饭店管理学院。该学院会展专业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会议、展览和节庆活动等三个专业方向。每一个专业方向又有各自专业的方向课程。二是按照模块化对课程体系的划分,如德国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该大学将会展课程体系划分为五个模块,即工商管理、会展管理、展览管理、大型活动及展台施工设计等。三是既按专业方向又按模块化对课程体系进行划分,如英国利兹城市大学。该大学会展专业下设五个方向:会议与展览管理、节庆管理、大型文化事件管理、节庆筹资与赞助管理、体育赛事管理等。其中每个方向课程又被划分为三个模块,即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二)国内会展专业课程体系

国内高校会展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绝大多数采用“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的方式。其中,通识教育为国家教育部统一制定的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除高等数学外,还设置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工商管理类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会展概论、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经济地理、组织行为学、公共政策分析、商务旅游实务等课程[3]。

二、西安外国语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英语)本科专业的发展

西安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西外”)会展经济与管理(英语)本科专业于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2009年正式招生,历年招生数量情况比较稳定,以三十多人的小班授课为主。西外会展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会展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英语实践能力、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会展公司、展览中心、企事业部门、商务酒店从事会展方面的管理、策划、组织等工作的国际化应用性专门人才。

(一)在课程设置方面,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西外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为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4门课程,共28个学分;专业必修课程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会展概论、会展管理原理、经济法原理、会展旅游、会展项目管理、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经济学等12门课程,共32个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包括专业必选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共16个学分,288个学时。其中专业方向课程涉及会议和节庆两个方向,共3门课程。

(二)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引进国外原版教材

在《会展危机管理》《会展项目管理》等课程教学中,为了避免国内会展教材过于宏观的缺陷,引进国外原版教材《Events Management an introduction》《Event Risk Management and Safety》。在课堂教学中,讲授内容以国内教材为主,穿插国外原版教材,使学生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翔实的了解,也开拓了学生专业国际化的视野。

(三)在课堂教学方法方面,采取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

首先,根据会展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会展项目案例为基本素材,在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对该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会展项目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会展策划与组织》课程教学中,引入会展情景,模拟会展企业策划方案——选择方案——市场调查——实施策划方案等情境,由学生作为会展策划的主体,提出策划案并选择、实施,解决以往会展教学中实操性较差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会展策划、运营等能力。

(四)在实践教学方面,以会展项目为驱动,大力加强会展专业实践

目前,会展专业的毕业实习主要放在本科4年级,实习周期为两个学期,采取学生自主择业的方式。目前会展专业实习除了毕业实习以外,还有3门专业课程需要课程实践,即会展管理原理、会展项目管理和会展策划与组织等课程。通过这七年多的教学、实践探索,本院所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第一,学生实践能力强。首先,以会展项目为驱动,大力推进和加强会展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学生先后举办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你” “职场讲座” “旅游文化节” “曲水流觞”等会展项目活动。同时,会展专业学生先后承担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陕西省“互联网+会展”、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中美健康峰会、骨科大会、文博会、西洽会、中国科协年会、糖酒交易会等会展志愿者服务工作并深受用人单位好评。第二,学生英语基础扎实。从2009年开始,每年会展专业学生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平均都在78%以上,在本院所及全校非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方面名列前茅。第三,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强。运用会展专业理论知识和项目管理的思维,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和互联网+ 等项目申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西外会展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缺乏学科特色

西外会展经济与管理(英语)专业总学分171。而英语教学的总学分共44,占专业总学分的25.7%。英语教学包括的课程有基础英语(占英语总学分的55%)、英语听说(占英语总学分的18%)、英语阅读(占英语总学分的9%)、英语写作(占英语总学分的18%)等。其中基础英语教学所占比例最高,但其课程名称及内容无法体现出教程学习的层次性和递进性。英语课程设置中没有一门与会展专业相关的课程,授课内容缺乏针对性,陷入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两张皮的境地;英语听说学分、学时明显薄弱,不利于培养学生专业人际交流沟通能力。

(二)课程实习之间缺乏衔接及目标

课程实践是独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有力补充,能够突出特定学科理论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学科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能力[4]。本院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现共有3门专业课程需要课程实践,即会展管理原理、会展项目管理和会展策划与组织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实践学时相对于理论教学部分学时比重较小,仅是理论学习的补充。虽然这3门课程实习都有自己明确的实习目标和实习内容,但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三)课程情景实习缺乏学校的支持

会展专业课程实习尤其是《会展策划与组织》的课程实习,需要学生们根据市场需求,以校园为场所,策划、运营一项会展活动。但目前学校有关管理部门从校园管理便利性的角度出发,不允许校内大学生或大学生社团进行针对校内场所的招商、招展活动,这为会展学生在课程实习方面增加了阻力。

四、提升国际化、专业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凝练“国际会议方向”作为专业主攻方向,服务西安经济追赶、超越

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2014年西安国际会议的举办数量位居全国第四,由此可见西安作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在全国国际会议市场上竞争实力强劲。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凝练 “国际会议”专业方向作为西外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也更好地体现了西外“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强化西外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有利于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为服务西安经济追赶超越做出贡献。

(二)增加专业英语课程,建立学科定制式英语体系

在会展专业英语教学中,应以服务专业学科为原则,建立学科定制式英语教学体系,弱化英语技能课程,增加专业英语课程[5]。具体操作为:将原有基础英语课程划分为中、高级,这样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英语教学的递进性和层次性[6];增加英语视听说的学时和学分,提高学生在会展专业领域人际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加会展专业英语技能模块。该模块的设置以突出管理学科背景为原则,主要涉及会展专业英语、国际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7]。通过系统地专业英语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会展产业专业词汇,通过专业听说的强化以及专业写作和专业阅读等的训练,提高学生在会展环境、商务环境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撰写能力。

(三)打造会展专业精品课程,增强专业教学实力

《会展管理原理》(双语课程)和《会展项目管理》为西外会展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国外原版教材内容为主,经过多年的摸索,这两门课程的教案已经较为成熟。在教学方法方面形式灵活且多样,主要以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为主。所以,可以将这两门课程作为申报校级、省级精品课程的突破口,增强西外会展本科专业的教学实力。

(四)增加第二课堂中的实践和二外学分,提升学生行业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和发展,国际会展公司对员工的外语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具备良好的英语技能,所以不能再把精通英语作为衡量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西外会展专业已有一些学生参加了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辅修专业的学习,也有学生在培训机构学习日语等课程。从这些可知学生对第二外国语学习需求较为强烈。所以,鼓励学生在课外之余学习其他语言,把西外实践模块中的学生辅修的第二外国语或校外语言培训机构颁发的“第二外国语考级证书”作为第二课堂的学分,可设置为1~2个学分。通过以上途径使学生“国际化人才”特征更明显,提升学生在会展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实行渐进式的课程实践体系,明确实习的目标性和层次性

将课程实践教学按照所依托课程内容划分为3个渐进的阶段:会展产业调研阶段、会展项目运营阶段和策划全真模拟阶段。在此基础上明确西外会展专业3门课程即会展管理原理、会展项目管理和会展策划与组织的课程实习的目标及具体内容,使西外会展专业实践从时间及难易程度上具有渐进性,从实践内容上又存在差异性。

(六)建立沙盘实验室,提高会展专业教学效果

沙盘实验室,主要应用于会展项目管理、会展危机管理、会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教学中。该实验室的建立既有助于保持会展相关课程设计的开放性,又有助于增加课程学习的灵活性,让学生们能直接了解到会展项目中存在的工作流、单据流、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使学生在项目成本、进度和质量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下,体验如何对会展项目进行决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会展项目团队中不同岗位中的角色以及会展项目作业的流程。

(七)整合学校资源,为会展专业实习提供便利

对于会展专业课程实习——模拟会展活动,自主办展。首先,建议学校管理层针对会展专业实践性強的特点,根据专业任课老师提前提交的课程实习计划和内容,在申请日期内为会展学生在校内招商、招展方面提供一定的鼓励政策,以便会展本科学生能够根据策划案的具体内容进行招展、招商。其次,与其他学院在会展项目中进行合作。如艺术学院的毕业汇报演出,会展专业学生可以对演出场所、对外推广、票务等方面进行管理。再次,各学院召开的学术性会议,会展专业可以承担会议日程安排、接待以及其他服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信息公开目录[EB/OL].[2017-03-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

[2]徐红罡,罗秋菊.国际会展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304-309.

[3]刘松萍,杨铭德.中国会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研究——以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J].学理论,2011(33):22-24.

[4]闵祥晓,罗越富.高校会展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讨——以中山学院会展策划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9):65-69.

[5]李铧辉,严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语言教学策略——学科定制式英语教学[J].中国教育学科,2014(5):108-110.

[6]庄智象,等.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J].外语界, 2012(4):61-67.

[7]宋娜娜.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校商务英语课程建设[J].当代外语研究,2012(6):45-49.

作者:段兆雯 张兆琴 苏静

经济法七原则分析研究论文 篇2: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当立法先行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执政治国的重要部署和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因素之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不能虚位,法治建设生态不能掉队,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立法先行。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过程中的立法体系、立法科学性和公众参与立法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剖析,探索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路径:包括完善立法体系,加快生态立法进程;提高立法质量,维护法律权威效力;公民参与立法,保障公民生态权益,从而使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于法有据。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立法 法治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融合。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地位的确立,决定于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执政党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新认识,是关系着中国未来发展的长久大计。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要想长期稳步发展,必须依靠系统的法律体系予以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整个系统工程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立法先行。

立法先行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不能虚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同时也加快了环境保护的进程,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法律以保护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环境法律体系逐步完善。但由于我国GDP的快速增长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环境保护事业处于初级阶段,法律体系难免有不足之处,这导致快速发展付出了大量的生态成本。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设为主题进行专题讨论,并就生态问题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①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多方主体共同作用,一方面要求环境主体通过自我管理、自我规制、自我调整等多重手段发挥意识主动性,维护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求国家机构发挥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为生态主体的实践活动设定界限。②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治国方略,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构建系统且完善的法治体系以推进。只有发挥法治对人类改造自然行为的调节作用,才能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进行规约。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法进行,法治不能虚位。

法治建设生态不能掉队。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及活动的载体,是一切存在物的总和,同时也是人类发展的物质来源。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统一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总布局中。③这是我党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执政治国的总体部署,形成了国家发展的“五位一体”战略。在全面推行依法治国背景下,就是要将法治理念运用到“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的每一个方面,建设立体式的法律体系,培育、践行法治思维,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毋庸置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精神内核与诸项举措都与依法治国客观要求相一致,那么立法、执法、司法到守法的环境法治进程、建立完备的环境法治体系也应为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法治建设生态不能掉队。

立法先行是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前提基础。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主要表现在法治建设生态化,即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在生态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进程中贯彻法律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功能,发挥法律监督的保障机制,全面系统地开展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谓立法先行,是要发挥立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推动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法可依,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④法律具有规范性、民主性、长期稳定性及权威性的特征,以立法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构筑并完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无疑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核心所在。生态文明建设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立法先行是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同自然环境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态权利义务关系的不当之处,改革和突破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不适宜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制度藩篱。这些工作都不能偏离法治轨道,使生态文明建设于法有据,也都需要通过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立法不足

立法体系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然已经逐步形成,但现行生态文明立法体系不能完全与全面推进和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相适应,生态文明立法体系应与时俱进,保障生态文明立法的顺利进行。

首先,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立法环节缺乏宪法纲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各类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法依据。《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一规定是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总体把握,对环境、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但遗憾的是,宪法仅仅是将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写入宪法,而没有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即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宪法纲领。在“依宪治国”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国家职能和基本国策,未能在宪法中予以体现,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缺乏指导原则和战略思想,也缺乏最高的法律效力及立法依据。

其次,法律体系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在2011年10月27日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④;并将环境保护纳入行政法的部门法范围之中。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没有反映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的重要性、独特性。一般来说,法律部门可按照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分为三类:其一,法律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和财产关系这种人与人关系的方法;其二,法律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的行政关系这种人与人关系的方法;其三,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方法。我国法律体系有必要将环境保护法独立为一个法律部门,是因为其调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采用的是法治生态化的方法,有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分类。将环境保护法单独划分法律部门,是环境法所特有的、兼顾生态学原理与法学基础理论的制度发展变革,充分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关键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立法缺乏科学性。决定企业是否遵守环境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守法保障、守法激励、守法意愿等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环境违法成本。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环境违法成本=违法的责任后果×违法责任承担的概率。企业存续的目的在于追逐利润,其在生态环境活动中法律行为的选择主要倾向于行为的利益考量,即生态活动守法成本与生态活动违法成本间的利益与损失差额。⑤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若违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企业守法才有利可图,相关法律法规才可能是有效的,企业才会自愿遵守法律规定。我国目前环境违法成本普遍偏低,企业环保费用支出远超罚款数额,使得企业宁可选择违反法律缴纳罚款,也不愿对污染治理采取措施,导致生态环境恶性发展。以大气污染治理为例,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未按照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的,处二万以上二十万以下的罚款”,此种惩罚标准仅能在一定程度规范小型企业的污染行为,而针对污染范围大、治理成本高的大中型企业尚不能充分发挥威慑作用。长此以往企业将违法视为正常行为,法律权威性将遭到破坏。

立法公众参与度低。生态文明立法的公众参与,是指国家在制订环境保护法律及法律规定过程中,公民有权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公众环境权益相关的立法决策活动、知悉与之相关的环境信息和决策信息、表达自身的环境权益诉求、监督立法决策活动的实施,并在前述知悉、表达、参与和监督等权利受到侵害时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救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宪法这一基本规定赋予了公众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使得公众参与生态立法从本源上具备了合法性。但在生态文明立法参与体现在具体的立法过程中,民众参与形式虽然不少,但其制度设计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立法实践应用并不广泛,民众参与影响到立法决策层的难度较大。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立法先行的路径

完善立法体系,加快生态立法进程。首先,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以宪法统摄生态文明建设。宪法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依宪治国即依照宪法治理国家,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都要在宪法规定的框架下制定和执行,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守国家宪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国策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并把环境保护的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在宪法中作出规定,从而为国家和社会的环境活动奠定宪法基础,赋予其最高的法律效力及立法依据。将宪法作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立法依据,统领生态文明立法工作,完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才能使生态文明立法有法可依,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其次,应将法律体系生态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生态文明是人类应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进行的科学探索及文明成果。现行的“七部门”法律结构不能满足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需要,这说明了法律体系生态化是法治建设应有之举。将生态环境法独立于其他法律部门存在,并非否定现行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框架,而是根据社会发展所作出的改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该符合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按照本民族的社会现实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而变化。法律体系生态化,将生态文明作为独立的法律体系,有利于增强生态文明立法的针对性,体现生态文明在国家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提高立法质量,维护法律权威效力。立法不科学不仅无法对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甚至会成为违法者的“温床”,保护其违法行为,破坏法律的权威效力。法律制定必须实现立法的科学性,通过科学认真的态度,遵循自然法则、社会规律制定法律,才能使法律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分析研究我国生态法律可以发现,生态污染处罚中的数值封顶式罚款中的数值限制和倍率封顶式罚款的基数设定限制是生态文明立法实践中违法成本过低的主要原因,使实际处罚总额远远低于守法成本。至于守法成本与污染处理支出差异甚远的境况,应突破封顶式罚款的界限,依生态治理和恢复成本改革现有标准,适应生态建设的新发展。针对超标排放和超过总量限制排放的企业,应增大违法成本,设计科学合理的行政罚款额度,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环境评价机制。

加拿大专门制定了《环境执法法案》,以保证环境执法和罚款的统一性和科学性;美国联邦环境总署为了科学设定环境违法处罚相关办法,颁布的《民事处罚政策》和《处罚实施的具体法令措施框架》,对罚款额度进行独立的科学数据程序模型(BEN模型)设计,合理设定生态污染活动处罚标准,突破违法成本的固态处罚标准,从源头削减生态环境违法活动所获得的利益。⑥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分析实现科学立法的路径以及如何在科学立法理念的指导下提高立法质量,并真正将生态文明立法的理念与价值贯彻到部门法的应用与执行中。

公民参与立法,保障公民生态权益。在我国《宪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都有对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参与生态文明立法的相关规定,体现了维护人民良好生活环境和保障公民生态权益的精神。但我国环境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的行使方式。在国家人口众多、信息技术不发达的过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重要体现,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代表人民使用权力,统一管理国家事务。但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网络已然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以网络的力量提升公众在政治中的参与对当今社会的政治发展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被提出,“互联网+政治”也势必会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有效地行使公民权利。国家应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网络政府”,为公民有序、有效参与生态文明立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契机,建设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息通路,实现政务信息即时共享,为公民参与生态文明立法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是民主的基础,信息即时共享会使公民在与政府的互动中不断提高对现有政治体系的信任度和归属感,使民众更好地参与到生态立法工作中来。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治的保障,法治建设当立法先行。立法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同时,需要着重加强和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而对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立法而言,则需要主观认识到客观的自然规律,针对生态文明的突出问题,及时加以“立、改、废”,从而为完善生态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挥独到而积极的作用。

(作者分别为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五位一体’视域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和辽宁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专项项目“基于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YJA710042、ZJ2014022)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②张帆,王丹:“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云南社会主义学报》,2015年第3期。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新华社,2011年10月27日。

④徐以祥,刘海波:“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法律责任立法的完善”,《法学杂志》,2014年第7期,第30~37页。

⑤韩东梅,宋国君:“基于水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违法经济处罚机制设计”,《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年第12期。

⑥徐以祥,刘海波:“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法律责任立法的完善”,《法学杂志》,2014年第7期。

责编 /苏娜(见习)

作者:王丹 张帆

经济法七原则分析研究论文 篇3:

法学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

【摘 要】本文以笔者所在部门为研究对象,以笔者亲身经历的法学专业教学改革为背景,从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和研究了当下学院在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提出了笔者对于法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对我院法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完善尽绵薄之力。

为了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特别是要以学生为本,大力贯彻“三个一切”的方针,学校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始于2010年的考试改革已经走过了两个年头,由此所引发的我们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观念的再思考,进而去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作为法学院一名教师,我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感受颇多。明显感觉进步的就是一线教师的教学态度更为严谨和认真,体现在我们制作的教学文件更加规范、更加的细致。我相信,在制作教学文件的过程中,大家都在琢磨如何上好一堂课。

深入的思考有了,改革仍在进行,教师的风貌发生了改变,但整体的效果并不如我们所期待。从法学教育的特性出发,我认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一、转变观念

(一)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加强内涵建设

在2010年教育部对我院进行新升本科院校合格评估中曾提到:像我们这样的学院年轻充满着朝气和活力,但是我们缺乏的是时间的积淀,所以给人的印象是缺少内涵。对此我亦有很深的感触,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显得很浮躁。当今的中国大力推行依法治国,不可谓不重视法律。但由于历史上缺乏法治的传统,现下的中国是依靠以一系列潜规则(游戏规则)维系着,法律很多时候只是装点门面而已。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得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我们缺乏对法律的信仰。

笔者认为:“内涵式发展”在法学院首先体现在我们如何教育大学生树立对法律的信仰。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经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作为站在讲台上的法律工作者,我们的任务远不止教授法律规则和制度,更要注意对学生们法治信仰的培养。当然对法律的信仰不是一堂课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他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授课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点滴渗透。譬如讲一些西方历史上的法理(哲)小故事就很有教育意义。希腊先贤苏格拉底被判入狱,他的朋友克里多准备营救他,苏格拉底不肯接受这个方案,因为在他看来,法律一旦裁决,便即生效,即使这项制度的裁判本身是错误的,任何逃避法律的制裁也是错误的;德国的磨坊主如何以“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告诉世人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如何艰苦卓绝地为种族平等而斗争;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如何成为法律人最响亮的口号。这些西方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给予我们的是什么?

(二)正确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鉴于我校生源特点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双重考量,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但笔者认为,应用型≠工具型,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是在以往重视培养学生理论素养的前提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法学理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关键的关键在于寻找贴近现实社会生活的教育方式。

(三)改变“司考至上”的心里魔咒

在高等教育“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很多法科学生将通过司考作为其本科四年的终极目标,学校也将司考通过率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高校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应该是:通过四年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地学习,培养法科学生法律人所独有的思维模式,提高其法律素养,完善其法律人格,为其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司考是每一个法律人分内的事情,可是作为教师我觉得过度的强调司考的重要性将使同学们产生“短视”的效果,毕其功于一役。造成其无法很好地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也会给其正常的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司考的态度我认为应该是:淡然处之、水到渠成。就像我们认真对待生活,就会感觉到幸福一样;我们努力学习,自然司考就会通过。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从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高中毕业生,在如何发挥自身能动性方面先天不足,又忽然进入了一个环境十分宽松的大学,心理上产生倦怠是必然的。再加之文科专业的特点,久而久之产生了随意应付了事的态度。众所周知,教学是相互的过程。如果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想我们的工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找好“兴趣”这个老师

高中的课程设置是没有法学的,我们的学生步入高校面临的是他们所陌生的东西。所以行动上是迟滞的,但在心理上是好奇的,我们就要充分抓住这个阶段,使同学们的好奇心转变为对法学的无尽的兴趣。如何做好这个过渡呢?笔者认为:到法院身临其境的旁听是最好的选择。作为大一的学生,集体去法院旁听目的不在于学习知识,而在于感受司法的氛围,在那里同学们会感觉自己将来会成为司法系统中的一分子。此次旁听我们要慎重对待,选择适当的内容(贴近生活的案例),选择正规的庭审,规格尽量要高些。大一开学的一场旁听所燃起的星星之火,必将照耀他四年的大学生涯。

(二)使用实时、真实的案件材料挖掘同学们对法学“兴趣”

法律是上层建筑,法学的理论是枯燥的,法条的规定是抽象的,教师的宣讲是空洞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难以持续的。怎么样使兴趣继续延续下去呢?其实高校法学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地探索着,其中的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是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作用呢?笔者认为:

1.案例分析

首先,案例分析在学生完成一些基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开设,且案例分析应该摆脱之前按课程单独设置的原则,应该是不分实体法和程序法综合设置。

其次,案例分析课应该完全是开放的,教师也是其中一员,在座同学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的就是正确的答案,教师的发言也只是一种观点,作为参考答案学生可以持有异议。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性,注定了其答案很难使你满意,所以,切记案例分析求的不是标准答案,我们要的是同学们自己思考。

最后,案例分析的案例来源尽量是我们看得到或者摸得到的,比方说学校发生的事件、新闻中热播的案件。这样的案例,更容易激发同学们想要参与的欲望,分析起来就会显得自然而行云流水,效果亦会不错。

2.模拟法庭

初级阶段:在完成诉讼法的学习之后即可以开展,此时的模拟法庭主要是按照诉讼法中规定的开庭审理的程序实现角色的扮演。这一阶段模拟的对象是法院已完成的审判案例,表演的成分更多一些。

高级阶段:同学们从现实社会中发掘的真实案例(但不是现成的案例),所有成员参与分析、研究,进而分组分角色讨论,最后将讨论的结果以模拟法庭的形式展现。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考验了学生灵活运用法学知识分析研究案例和如何驾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整个过程浑然一体,无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

(三)以法学诊所为依托,尝试师徒制的手手相传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我们一直关起门分析、讨论、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但不知道在现实世界里好使不好使,慢慢地就会失去分析的动力了。笔者认为,应该借鉴西方“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模式,在法学院设立法律诊所。这里的诊所不等于什么所谓的咨询机构,而是要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执业律师带领徒弟走出校园去接触社会,解决当事人的难题。现在学院的法学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兼职律师,这就为我们开展法律诊所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面对的是鲜活的社会生活,解决的是现实问题,能亲身体会到法律的效用,且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学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改革学生管理方式、提高教学实际效果

(一)科学设置班级人数

目前法学院班级人数不一,人数多一些的有六七十人,少一些的三四十人。在不同的班级讲授相同的内容,学生人数的构成会微妙地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课堂是严肃的地方,作为教师得维护好课堂的次序,否则很难谈有好的教学效果;但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作为对象亦要参与进来交流互动。作为教师如何权衡两者、做到恰如其分且游刃有余呢?笔者认为,班级人数的多少至关重要,个人感觉在20—30人是比较好的。

(二)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好网络

当今的社会互联网迅猛发展,伴随着科技产品的不断创新,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改变。如今的手机早已进入了智能、互联的时代,“手机控”已成为中国一大社会现象。在高校,“手机控”普遍存在,许多教师为此问题烦恼,却苦于找不到解决的方法。笔者认为,与其堵不如疏导。看看今天的中国,国家大力推行司法公开,一系列措施已经实施,比方说建设专门的网站进行庭审直播,建设专门的网站进行裁判文书的公开,法院开设微博、微信进行庭审直播、实时与百姓互动交流。对于我们处于边疆的学校,利用好这些网络资源将会使我们的法学教育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结语

以上内容是本人在从事法学教育工作中的所思所想,可能有些内容还不太成熟,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现在将其作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拿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同行业者的工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李美琪.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十年探索路[D].法制日报,2010(6):19.

[2]李建强,陈鹏,黄海洋.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定位审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2).

[3]李晓红.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J].人教网,2010(4):9.

[4]王文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和法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5]叶卫平.深化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基于交叉学科的视角[J].理论研究,2008(6).

[6]王晨光,陈建民.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J].法学,2001(7).

作者:张星

上一篇:自动化应用与机械制造论文下一篇: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