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疗服务协调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调整,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医疗服务协调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医疗服务协调管理论文 篇1:

积极推进“新乡村医改”

遂昌县是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生态屏障地区,全县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辖9镇11乡,391个行政村,7个城市社区。近年来,遂昌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着眼于县乡村医疗卫生的统筹协调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切合遂昌实际、富有遂昌特色的“新乡村医改”新路,努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就医问题。

着眼“统筹、协调、高效”运行。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统筹管理新体制

设立县医疗管理委员会和县医疗监事会。为了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的宏观管理。在实行卫生行政部门行业监管的同时。由县医疗管理委员会、县医疗事业监事会负责对全县公立医疗机构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决策的审议和医疗经营服务行为进行监督评价。强化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宏观管理力度。

组建县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为了提高提升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利用效率,开展对全县公立医疗资源的统筹管理与协调服务,建立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的统筹调配制度和财务委派监管制度,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公立医疗机构“管办分离”。去年,县医管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已先后开展了卫技人员人事代理方案调研、新进卫技人员轮训、县级卫技人员下基层、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实施和督查等工作,并着手建立对县社区卫生总院的财务委派、对公立医院的投入监管和绩效评估考核制度。

组建县社区卫生总院。负责全县乡镇卫生院人、财、物的统一监管,促进县乡村卫技人员的有序流动和技术设备的统筹共享,形成紧密的县乡医疗联合体,探索“县院带乡院”的有效实现形式,提升乡村两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去年,县社区卫生总院组建成立,挂靠县中医院,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将乡镇卫生院人、财、物交县社区卫生总院管理,派工作人员常驻县卫生总院进行衔接、协助和指导。县社区卫生总院及时成立基层医疗业务指导科室,深入基层调研摸底,完善卫生院管理制度,积极做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清产盘点、人员培训等工作。

立足“基层、基本、基础”三个重点,建立县乡村一体化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着力提升县级龙头医院服务水平。一是整合县级医疗资源。针对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同质化发展、医疗资源浪费、病源竞争激烈等问题,去年对两家县级医院实施以学科为主的优化整合,引导县人民医院以做强做精综合性龙头医院为目标,侧重发展西医优势学科,着重提高危急重症、疑难杂症的救治能力;县中医院以做专做特县级中医医院为目标,侧重发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特色优势学科,着重提高慢性病、常见病医疗服务能力,走优势互补、差异发展道路。首期整合工作已全面完成,人员、设施设备转移到位。二是加强与省级医疗机构的合作。两家县级医院继续强化与浙医二院、浙医一院的友好协作关系,开通可视远程会诊平台。开展网络医疗服务,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浙医一院业务骨干长期派驻县中医院,对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扶持。浙江省中医院初步确定对县中医院进行以中医专科为重点的对口扶持,协助制订了全县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县人民医院的综合性及侧重危急重病人救治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技术水平和综合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有效增强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落实乡镇卫生院“三定”(定性、定编、定补助)工作,确定各乡镇卫生院为社会公益类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完善和落实新医改后乡镇卫生院财政补助政策,切实保障其建设开展所必需的人员、公共卫生服务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经费。着手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政府部门对县社区卫生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及乡镇卫生院对卫技人员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二是加快推进10所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和新建工程,加快乡镇卫生院向标准化、规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

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一是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快对现有18所乡镇卫生院分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扩建,并布局新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全县人口相对集中的行政村、旅游景区共计设置45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20分钟就医圈覆盖到中心村的目标。二是加强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出台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方案,落实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以行业管理、收编建站、一体化运行等多种形式。将96个个私性质的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统筹管理。三是延伸驻村责任医生制度。出台《遂昌县驻村责任医生服务点工作机制实施意见(试行)》,在交通不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20分钟步行圈难以覆盖到的行政村和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设置了180个驻村医生服务点,由社区责任医生每月定期到服务点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抓住“人才、技术、信息、服务”四个核心。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统筹运行新机制

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链。一是由县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中心对全县卫技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全员聘用制和职称评聘分开制。变单位人为行业人,逐步建立现代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二是实施卫技人员县乡柔性流动制度。除特需人才,新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必须先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轮训,两年后统筹调配到各乡镇卫生院工作;推动建立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定期下派卫技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服务制度,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之前,须到基层服务。深入开展“双百”活动(百名医生下基层和百名基层医生轮训),力争用4年时间,选派不少于100名县级卫技人员下基层,同时使全县乡镇卫生院所有45岁以下、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的医技人员得到不少于6个月的轮训学习,促进卫技人员在县乡村之间通过正常轮转、下派挂职、进修培训、竞争上岗等方式实现合理流动。

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技术链,一是根据两家县级医院学科优势和功能定位,利用县医管中心的统筹协调平台及县社区卫生总院的统筹运行机制,建立基层医疗业务指导体系,构建县乡村医疗技术链,与原有的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体系有机结合,形成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纵向的业务指导链。二是制订实施卫技人员素质提升行动三年规划,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对基层在职卫生管理人员和各类卫技人员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大培训,突出强化基层服务能力。三是建立网络视频教育制度。县社区卫生总院在每周通过网

络视频对乡镇卫技人员开展教学培训,目前初步形成了常态化、持续化的运转机制。

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链。计划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建立健全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的双向转诊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和城乡居民电子健康信息系统等,建立并推广电子病历和就诊“一卡通”系统,逐步实现卫生信息的统一高效、互通共享,推动县乡村医疗资源的统筹利用。目前,已整合建立县“120”急救指挥中心,网络光纤、远程会诊和视频教育系统网络已布点到各乡镇卫生院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已启动,基层医疗机构新农医实时结报系统基本建设完成。

建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链。利用县乡村医疗统筹体制,依托信息技术平台,落实病人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和分级医疗制度。实行病人在县级医院与省市级医院之间、县级医疗机构之间、县级医疗机构与乡镇卫生院之间、乡镇卫生院与村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和会诊制度,确保患者从就诊——诊断——住院——康复,都能得到不间断的服务。同时合理拉开不同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障报销比例,积极引导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从而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有效衔接。

按照“公平、可及、有效”要求,建立县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新制度

率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今年2月25日起,全县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并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集中配送和统一组织结算。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的非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实施基本药物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所必需的经费,由财政负责保障,实行绩效考核。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平均药价下降近50%,病人纷纷从私人诊所诊治、自行购药等方式转到乡镇卫生院就诊,农村居民就医费用明显降低,群众满意率迅速提升。

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府领导、卫生牵头、乡镇筹资、社保理财、财政监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模式,全县参合率从2004年75.74%提高至2010年的97.60%,连续7年位居丽水各县(市、区)前列。2010年度新农合年人均筹资额度提高到185元,其中政府补助135元;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40%-70%,年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医药费用报销20%,同时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我县的新农合参合水平已经达到省内经济发达地区水平。

创新开展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建立完善城乡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创造性地提出并强化“农村理发师理念”(要求社区责任医生像以前农村的剃头匠一样,熟悉村情民意,流动服务,随叫随到),建立定时、定点、定人的“三定”承诺预约服务制度、公共卫生月排班服务制度和主动下村入户服务制度,健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深化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重点管理工作,推进慢性病集中管理模式,巩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成果。率先在全省提出建立城乡社区“健康指数”,建立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群众监督评议机制。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血液安全、农村改水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完成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全面开展“两癌免费筛查”和“两免”工作。

建设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体系。遂昌作为全国中医先进县,中医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浓厚,民间中草药普及。围绕“健康、快乐、休闲”的旅游发展定位,遂昌将中医药发展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引进省级医院技术支撑,落实中医药“四名四进”(名城、名院、名科、名医和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景区)工程,规划建设“治未病”养生保健中心和亚健康保健基地,大力发展养生保健服务,为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提供健康保障。

作者:葛学斌

乡村医疗服务协调管理论文 篇2:

流动人口管理创新: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摘要] 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调整,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问题,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要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思路、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关键词] 流动人口;管理创新;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下相对一地户籍人口而产生的概念。比较规范的“流动人口”,主要是指那些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另一地区滞留、居住、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口,其中绝大多数是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城务工经商的富余劳动力。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200万人增加到1亿多人,流动人口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

一、流动人口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发展,全国范围内流动人口规模迅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流动人口不足200万人,1990年突破3000多万人,1994年超过6000万人。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许多问题。鉴于不少城市中流动人口犯罪比例的大幅度上升,1995年7月,中央综治委会同公安部、劳动部等16个部委在厦门召开全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会议。会后,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综治委《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见》。1997年4月,经中央批准,中央综治委成立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全国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相继成立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机构,许多地方建立了省(区、市)、市、县(区)、乡镇(街道)、居(村)委会5级管理体系。各地流动人口管理机构从维护社会治安入手,为统筹协调本地区流动人口管理做了大量工作。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对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政策,流动人口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最近5年来,全国流动人口数量每年增加600万—800万人。综合分析国家统计局、公安部、农业部、劳动保障部、国家人口计生委等部门有关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2亿—1.4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10。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流入地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同时也要看到,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加剧了这些地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状况,增加了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压力。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调整,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管理体制还不适应需要。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分立并行”的管理体制,政府服务管理的重点放在户籍人口身上。1997年以来在各级综治委之下成立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也是放在治安管理和社会稳定上,而且也没有专门的办事机构。除了北京、广东、浙江等少数地方设立专门办事机构之外,绝大多数地方由公安机关承担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的日常工作。由于部门职责不明确,工作人员无编制,统筹协调力度小,基层组织和管理队伍不健全,许多基础性工作没办法做,许多源头上的问题无力研究解决。随着形势发展变化,这种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分立并行”、地区和部门之间缺乏协作配合的管理体制,日益显现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权责分散的弊端,难以适应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要求。

2.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长期以来,不少部门和基层单位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重收费轻管理,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面对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和确立以人为本理念的新形势,一些传统管理方法难以适应需要,任务不明确,措施不得力,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许多地方暂住人口登记办证工作薄弱,管理手段落后,信息系统、租赁房屋管理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流动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信息分散,漏管失控。相当数量混迹在流动人口中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没有被及时发现、控制和打击,治安问题十分突出。

3.服务和权益保障还存在差距。近几年来,流动人口服务和权益保障取得很大进展,但许多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仍然不到位,有的地方和部门还在或明或暗地设置一些歧视性门槛,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覆盖不够,政府职能部门对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护不够,流动人口在行使民主政治权利方面还面临很多障碍,在就业、居住、矛盾调处、教育培训、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统筹范围过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跨区转移不能实现。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在许多地方得不到保障。一些用工单位和企业常以临时工、季节工为借口,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合同,在劳动时间、工资待遇、劳保福利、社会保险、工伤处理等方面也不按照合同执行,甚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对城市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还不到位。全社会还没有真正形成尊重和善待流动人口的良好氛围。

二、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

农村富余劳动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人口流动,尤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域迁移流动,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问题,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

(一)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城市病,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需要破解的世界性难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渔猎、游牧、农耕阶段,进入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现代化实质上是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的过程,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引导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部分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流动转移,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实现现代化绕不过去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看,西方一些国家在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都比较少、土地和其他资源比较多、甚至还有海外殖民地扩张的条件下,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但移民融入当地社会迄今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上个世纪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没有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像南非、巴西、墨西哥、印度,在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市流动迁移的过程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了大量贫民聚居区,导致出现了“城市病”。

世界各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匮乏、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实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向城镇转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现有流动人口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6—40岁之间,其中不少还是第一代“民工潮”的子女。从身份构成看,农民工构成流动人口的主体,其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80%以上,未接受过培训的占70%以上,素质和技能普遍较低。这些流动人口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或者“城中村”,形成低层次经济圈和生活链。近年来,流动人口举家迁居城镇或在城镇长期定居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流入地的“新居民”。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避免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城市病”。

(二)增强忧患意识,预防并避免流动人口演变为“流民”,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在我国古代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王朝政权兴衰更替频繁。每一个王朝更迭的原因千差万别,但其中一条似乎具有普遍性,这就是流民的影响。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曾经指出,流民是“人类生活中最不安定者”,“是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基本原因”。当越来越多农民失去土地变成流动人口,当遇有灾荒、战乱等,流动人口就沦为流民,形成一股失控的巨大盲目力量,猛烈冲击社会秩序,引发社会动荡。历史上的流民曾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多个封建王朝的覆灭。

历史不能简单类比,现阶段的流动人口与历史上的流民有着本质差异。新中国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消除了土地兼并,农民不再面临丧失土地而难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威胁。但是,我们也要时刻牢记历史的教训,因为当代的流动人口也具有流动性、无序性、边缘性、群聚性等与历代流民相似的特点。近年来,许多地方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比较突出,大城市和沿海地区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一直在50%以上,个别地方高达80%。一些以地缘、亲缘为纽带的流动人口聚居在“城中村”,其中许多违法犯罪分子逐渐形成团伙帮派,向团伙犯罪、有组织犯罪转变,甚至形成黑恶势力,不仅影响社会治安,而且给社会稳定和安全埋下隐患。目前,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多,许多流动人口正在由城乡流动向滞留城镇转变,在城镇出生长大的流动人口后代几乎很难再回农村。同时还要看到,几乎有1/3的农民工从事建筑及其有关行业,这些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总会有减速、甚至停滞的时候。还有更多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在短期内根本适应不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少人不可能长期在城镇居住。这就需要未雨绸缪考虑到部分流动人口今后的出路问题,避免大量无稳定职业、无固定居住场所、无生活来源的人口盲目流动。

(三)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的高度,增强搞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我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大多数农民从农业转移出来,在城乡流动就业,这种情况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直到工业化、城镇化达到一定水平,农民工的转移才能出现拐点;直到农村和城镇公共服务和生活质量差别不大时,人口大规模流动才会基本停止。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仍然大量存在,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长并维持在较高水平。据有关专家测算,从现在到2015年,农村至少还将有2.5亿人口转移到城镇,届时流动人口有可能突破4亿人。妥善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日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促进流动人口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这些都对新时期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增强搞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借鉴和汲取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把握宏观趋势,分析深层原因,寻求治本之策,综合管理、全方位管理,切实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三、关于流动人口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思路

1.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从流出地源头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在我国,人口大规模地从中西部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从农村向城镇流动,根本原因是城乡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引导和促进人口合理、规范、有序流动,必须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实现资源有效配置,逐步缩小收入、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医疗水平的差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西部地区。目前,从中西部地区、从农村转移出来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很多人实际上也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一定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推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向中西部地区、投向中小城镇、投向农村,通过东部带动中西部、工业带动农业、城镇带动农村,鼓励和支持人口流出地大力发展经济、发展小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把富余劳动力尽量留在当地,投入到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推进上,依靠发展当地农业增加收入。当前还要下大气力保护好耕地,减少失地农民数量,从源头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

2.统筹流入地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融合。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许多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流入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流入地政府尽快改变原来的双轨制管理模式,把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统筹考虑,向实有人口管理模式转变。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镇在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一定要统筹考虑长期在本地就业、生活和居住的流动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要,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将流动人口与户籍常住人口一样对待,消除对外来人口的种种歧视,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和睦相处。

3.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维护和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这些年的实践表明,流动人口为流入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比例比户籍常住人口高,但绝大多数都是遵纪守法的公民。目前在一些地方常常把流动人口视为社会不安定的制造者,在具体工作中往往是歧视多于尊重、管理多于服务、防范多于保护,这与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实现人人平等、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各级政府一定要尽快实现由以社会控制为主的治安管理向综合服务管理的模式转变,由重管理轻服务向管理服务并重的模式转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把尊重和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置于管理工作的首位,切实保障和维护流动人口参政议政、选民登记、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加入党团组织、平等就业、劳动安全、同工同酬、按时足额领取工资、申办工商营业执照、购买经济适用房、生活居住、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

(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体制

1.建立统一高效的统筹协调机构。北京、深圳都成立了由党委、政府直接领导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的专门机构,由党委或政府一位负责同志牵头,其办公室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增加编制,适当扩大综治办的职能,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建议推广这一做法。这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综治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又符合精简机构、精简编制和人员的原则,也有利于加强协调、督促和指导,整合管理力量,共享管理资源,更加有效地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2.建立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流动性强,群体结构复杂,服务管理工作涉及面广,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所有国家机关及其部门各负其责、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模式。

3.充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力量。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初步形成了专门从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队伍,组织体系比较健全。当前需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共享资源、形成合力。根据一些地方的建议,可以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队伍,整合户政管理、出租房屋管理和社区服务管理的力量,根据地方财力可能和管理需要,按照500∶1至1000∶1的比例,配备和充实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协管员队伍,增加社会工作者,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平台,使其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创新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1.加快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立法。我国目前有关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包括户口登记条例、城镇暂住人口管理暂行规定、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以及部分地方规章,基本上都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制定和发布的,内容多以限制性规定为主,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为流动人口服务、保障流动人口权益方面的内容不多。2003年以来,国家先后取消了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收费,取消了租赁房屋的审核登记,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等,一些传统管理手段被废止,而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进到位。目前,有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各地各部门政策规定相互不协调,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建议国务院尽快制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完善有关制度,抓紧清理有关流动人口管理的法规和政策,及时废止过时的政策,取消带有歧视性的政策,消除不同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起来的,在控制城镇人口过快增长、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建立在粮食统购统销、城镇居民口粮定量供应、对“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分别管理的作法,逐步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近年来,许多地方探索通过暂住证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随着市场不断开放、国家政策逐步调整,暂住证的功能逐步弱化。根据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要求,建议研究将暂住证、求职证、计划生育审验证合并为“居住证”,增加其服务职能,并逐步将居住证与居民身份证合并,进一步增加身份证的信息内容、提高防伪水平,完善“一站式”、“一证式”服务。要从实际出发,稳妥地、有步骤地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3.逐步实现养老保险在全国城镇范围内异地转移。目前,许多地方农民工参加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务工当地交纳养老保险费。由于养老保险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农民工离开后,只能将个人账户上的储蓄一次提走,保险关系自然终止。这一做法不仅背离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宗旨和责任,也在实际工作中影响了流动人口参加养老社会保险的积极性。建议顺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趋势,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打通地区间的通道,逐步做到养老保险在全国城镇范围内异地转移,实现社保关系能够随着就业的流动而流动。

(四)创新流动人口管理办法

1.强化以出租房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管理。租房居住是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最主要的落脚方式。按照广东、浙江等省有关部门的统计,流动人口中约有1/3居住在出租屋。由于房屋租赁情况的底数很难掌握,加大了出租房屋的管理难度。根据一些地方的经验,加强出租房屋管理是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建议按照“谁出租、谁负责”原则,探索创新出租房屋管理模式,扩大出租房屋管理面,加强对房屋租赁中介服务公司的房屋租赁业务记录情况和物业公司查验,以出租房屋管理为抓手和突破口,以税管房,以房管人,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2.尽快建立全国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库和网络系统。流动人口管理的核心在于信息掌握。流动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直接影响到制定流动人口相关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搞好登记统计,全面准确掌握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是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基础。人口信息只有录入电脑,实现联网共享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整合公安、劳动、计生、房管、税务等部门现有信息资源,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认真做好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的衔接工作。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并进行管理,既是流入地的职责,也是流出地的职责。建议以人口流入地为主,进一步加强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搞好区域协作,认真做好衔接工作,拓宽协作覆盖面,适时召开协作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增强服务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

(本文责任编辑 梁丽萍)

作者:尹中卿

乡村医疗服务协调管理论文 篇3:

浅议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

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以下简称管理一体化)作为完善农村卫生机构管理和深化运行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已经显示出不容置疑的优越性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山东省较早地开展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规范乡村卫生管理的重要措施来抓,到目前为止,山东省管理一体化率达到了69,7%。此后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对农村卫生机构进行改革,相继开展了管理一体化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模式,缺乏过硬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的考核办法,在实行过程中对如何实现管理一体化,如何处理乡、村卫生机构的利益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现结合工作实践,对管理一体化作简单阐述。

1 实行管理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什么叫管理一体化,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各地在实行管理一体化时,基本上是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下,以乡镇为范围,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人员、药品、财务、健康档案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通过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合理配置、优化农村基层卫生资源,巩固和发展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能力,规范服务行为,促进农村卫生事业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农民。

管理一体化也是各地在深化体制改革中探索出的适合当地农村情况的有效和规范化管理形式,是农村卫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意愿的有效改革措施。其内涵是对乡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实行一体化管理,目的就是整合卫生资源,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有利于规范农村医药市场和保证药品质量,有利于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巩固,有利于提高乡村卫生组织的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有利于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落实,有利于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办法的实施,既能满足广大农民基本的卫生服务需求,又能真正让农民从管理一体化工作中得到实惠。

2 管理一体化工作取得的成效

2.1基层卫生资源得到合理整合,违规行为逐渐减少在推行管理一体化的地方,村卫生室管理和服务得到进一步规范,多数村级卫生资源得以合理整合,使乡镇卫生院的生存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夯实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通过管理一体化,大部分地区按照村卫生室统一标准规划,逐步改变了原来农村卫生机构破旧不堪、杂乱拥挤、以家代室、惨淡经营的局面。建立了公平竞争的秩序,加强了各方面的准入管理和监督,服务透明、收费有据,非法行医、乱用药、乱收费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乡村卫生服务建设逐渐加强。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乡村医生素质的逐步提高,各项诊疗得以规范,消毒隔离制度能够贯彻落实,加之药品进货渠道的规范,药品质量得到保证,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违规行为逐渐减少。

2.2农村卫生室的制约机制逐步完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管理一体化的推行,乡村医生的工作相对集中,分工明确,内部形成制约机制,使农村卫生机构的产权形式、经营性质、服务价值趋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随着各种准入制度的实施,庸医、野医、假冒伪劣药品、坑农骗农和无证经营的现象基本消失。特别是管理一体化与新农合工作的结合,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整体功能得到完善,巩固了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使得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由原来的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避免了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发生,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实现了功能互补,相互促进,以村卫生室为依托,开展的农村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

2.3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农村卫生人员素质低也是近年来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管理一体化实行了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也给乡村医生带来了压力和震撼,促使他们千方百计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在山东省大力推行“三制四统一”式一体化管理模式,即规范了村卫生财务管理,实行药品代购分发,也保证了药品质量,合理调整了乡村两级卫生组织的利益关系,促进了乡村两级卫生组织的共同发展,不但村级卫生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得以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

3 管理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一体化工作的开展,乡村两级卫生组织的资源得到了整合,强化了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功能,促进了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共同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3.1管理主体不明确,农村卫生机构名称不统一实行管理一体化的乡村既有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也有乡镇卫生院作为管理主体的。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根据目前乡镇人民政府的编制中没有卫生行政组织,也不可能设专职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来管理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由乡镇卫生院作为管理主体的,一方面乡镇卫生院对纳入管理一体化的村卫生室承担经营管理责任,担当村卫生室的行政代言人;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受卫生局委托承担对个人承办的卫生室进行卫生行政监督的职责,从管理的有效跨度看,直接监管村级卫生服务机构是勉为其难。其次,在实行管理一体化的乡村卫生机构,村卫生机构名称千差万别,有的称村卫生室,有的叫村卫生所,还有改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使人不知所云。

3.2乡村医生的待遇较低,养老保险没有保障,队伍不稳定在许多实行管理一体化的地区,乡镇卫生院虽然对村卫生室人员实行统一管理,但是,对乡村医生的人事、分配制度不能等同于乡镇卫生院职工,没有固定工资,仅靠有限的业务收入提成维持生计。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不提供养老和医疗保障,使乡村医生从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补助问题和退岗后的养老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个别地方政策落实手段不当,借用管理一体化的名义,收取诸如风险抵押金、保证金等不合理费用,乡村医生存在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深入开展。

3.3专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执业资格受到挑战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水平的乡医队伍水平已不能适应农民的卫生需求。比如天津市乡村医生队伍无学历的占46.5%,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仅有3.9%;吉林省乡村医生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只占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0.7%,大专学历的也只占10.2%。而相当一部分乡村医生不是国家全日制学校毕业,而是通过培训班或其他途径学习取得的毕业证书。

4 关于完善管理一体化工作的思考

进一步完善管理一体化管理功能和政策措施,探索新的管理一体化途径,将对加强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确定管理一体化工作主体,统一村卫生机构名称尽快确定管理一体化乡村卫生机构管理主体,明确乡镇卫生院在村级卫生机构管理中的职责及具体任务,理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乡医之间职责利益关系,统一村卫生机构名称,为村级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搭建好制度框架。

4.2整合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完善政策框架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最能动和最活跃的构成要素,其数量规模和结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卫生服务体系的数量规模和结构质量高低,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农村卫生人力资源也是整合基层卫生政策、疾病问题、病人家属、医疗资源和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员。为此,卫生部门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政策框架,在解决乡村医生自身利益问题的前提下,明确乡村医生社会身份和自身生存的合法性,使他们专心致志地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农民。

4.3着力解决乡村医生的待遇问题,稳定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三级网的网底,乡村医生作为最基层的卫生技术人员,承担着为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保障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的作用对于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解决好乡村医生待遇,稳定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运行中,要把握与村卫生室之间的利益分配,切实维护乡村医生的切身利益,不断激发乡村医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寻求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利益分配平衡点。另外,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比如:英国国家卫生服务组织(NHS)通过在初级卫生保健中介组织,与基层全科医师签订契约合同,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设立贫困地区开业特殊津贴等补助;澳大利亚实施专门的卫生项目,确保农村地区全科医生获得较高的收入,有的农村地区全科医生年收入为城市人员的2-3倍。

4.4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逐步推行网络远程教育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基础条件。目前乡村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客观现实,但这支队伍目前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主力军,通过实施学历再教育的途径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素质是不现实的,对他们实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4.4.1政府设专项经费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坚持政府主导,设立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专项经费,把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性工作,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解决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问题。

4.4.2高等院校作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基地 高等院校应根据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和要求,改革培养模式,针对农村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毕业生能适应农村卫生工作需要。

4.4.3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依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继续教育制度,可以分层次、分岗位、分专业、有计划地进行,营造合理的内部竞争氛围。落实乡村卫生机构在职技术人员轮训政策,安排专项经费,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在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继续教育,从总体上改善和提高现有队伍的素质。

4.4.4逐步推行网络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被认为是21世纪农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主打模式,为全面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素质提供了一条最佳途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条件和职业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择专业和课程接受教育培训。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解决农村卫生人才缺乏问题必须靠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制定和落实人事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唯有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紧密结合实际,才能确保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取得实效,素质得以提高。

4.5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将两者同步推进 目前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根据当地开展合作医疗的实际情况,结合管理一体化工作,合理调整基层卫生机构的总量、规模、层次和布局,对那些功能相似的、地理位置相近的村级卫生机构实行重组、合并或兼并;将管理一体化功能与新农合开展同步推进,使农村形成了比较稳固的基层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为实施新农合作搭建良好平台,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和管理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两者的结合还能不断调整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各项政策,为村级卫生室在农村医疗卫生市场创造一个公平发展环境。

4.6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乡村卫生机构管理一体化的内容包括村级卫生机构人、财、物以及业务诸多方面内容。其开展形式无论是村办村管、民办院管、联办院管,还是院办院管,其核心在管理。管理的关键是领导重视、制度合理、管理到位。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中,有相对固定主体的统一管理下,才能处理好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所以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卫生行业的特殊要求,像初级卫生保健这个系统工程一样,根据村级卫生机构的特殊属性和村级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实施规划,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和加强管理一体化目标的建设,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才能形成分层经营、功能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和协调发展的服务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李凤霞 杨洪亨 吴 琪

上一篇:投资连结保险风险分析论文下一篇: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水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