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银行经营模式分析论文

2022-04-23

摘要:票据结算在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占有较大比例,企业集团传统票据分散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弊端;企业集团的票据集中管理是大势所趋,票据集中管理的五种模式分析,银行“票据池”管理模式是功能最齐全的集中管理模式,企业集团票据集中管理模式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科技银行经营模式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科技银行经营模式分析论文 篇1: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原因入手,总结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三种典型模式,并分析了不同发展模式的优缺点。最后,本文针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跨区域发展模式 问题与建议

一、引言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已位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第三梯度。2016年年末,城商行资产规模和负债总额分别达到了28.24万亿元和26.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4.5%和25%;税后利润为2244.48亿元,同比增长了12.6%。城商行的快速发展,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扶贫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城商行成立初期的业务定位是: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当地居民。成立初期,银行监管机构考虑到其风险防范能力有限从而确定了城商行地方性经营的政策。这样的政策对于成立初期城商行的稳定发展有积极意义,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区域经营限制政策的弊端慢慢顯露出来。企业跨区域经营活动越来越频繁,这些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全国性经营的国有大型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因为业务开展地域的限制而使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另外,城商行所在城市的市场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面对城商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银行监管机构也渐渐放松了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限制。2006年上海银行宁波分行的设立,是我国城商行异地经营的开端。2009年银监会调整了城商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城商行在其他区域设立分行,实现跨区域发展(苗珊,2013)。2013年城商行总共设立了182家省外异地分支机构,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城商行通过跨区域发展扩大了资产规模、提高了自身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但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跨区域发展路径同质化严重以及异地经营市场定位不清晰等。这些问题无疑会阻碍城商行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原因的分析,总结了三种典型跨区域发展模式的优缺点。最后,本文针对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城商行选择跨区域发展的原因

(一)跨区域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区域间经济业务往来越来越频繁,商业银行能提供的服务也必须包括跨区域结算和跨区域的信贷往来(陈庆涛,2014)。但因为很多城商行业务范围局限于本地,这种限制使城商行不能为区域经济圈中的企业提供便捷的跨区域服务,这种限制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因此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满足了企业异地的金融需求,能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业务发展能力。

(二)跨区域发展是银行业规模经济的要求

众所周知银行业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经营规模一定程度的扩大可以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盈利水平。研究表明银行经营地域多元化更有利于银行获取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DeYoung&Rice,2004)。城商行通过跨区域发展,能够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能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三)跨区域发展是经营风险分散的要求

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控制、规避和分散风险,经营业务与地域的多元化,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城商行受到单一城市制的经营限制,会造成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客户集中度较高,即银行资金过于集中某些项目,一旦这些项目经营不善,银行将面临较大损失的风险(曹凤岐,谭先国,2006)。研究表明上海银行和北京银行跨区域发展后,两家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和不良贷款率均有明显下降(顾晓安,杜凤矫,2014)。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可以降低贷款行业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从而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

三、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

(一)联合重组

联合重组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的多家城商行或城市信用社进行合并重组成立一家银行,从而实现跨区域发展。联合重组根据具体操作可分为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两种(许美莹,2014)。吸收合并则是在重组的多家银行中,选择一家综合实力强的银行保留法人资格,吸收合并其他城商行或城市信用社,被合并银行的法人资格将被取消。徽商银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由合肥商业银行吸收其他城商行并入,从而实现在安徽全省的跨区域发展。新设合并则在实施重组的多家银行之外新设立一家银行,原有的城商行或城市信用社撤销法人资格并入该新银行,如江苏银行和中原银行(张吉光,2009)。联合重组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迅速实现原有城商行在整合区域内实现跨区域发展,其资本规模迅速扩大,解决了单个城商行由于资本规模有限而无法做大业务的难题,业务能力迅速增强。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合并初期各银行难以有效融合,会面临一定的磨合问题。

(二)股权合作

这种模式指的是银行通过控股其他异地城商行、城市信用社等,被控股的异地银行成为该城商行的一家子公司。这样控股的城商行可以通过两者业务上的合作,去实现间接的跨区域发展。北京银行于2008年认购廊坊市商业银行7,500万股股票,持股比例近20%,作为廊坊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实现自身跨区域经营的战略目标。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具有一定的杆杆效应,即控股方可以借被参股方在当地的运营网络,快速融入当地市场,也可以为将来直接在当地设立分行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参股银行不必在当地租赁办公用房,铺设业务系统就可开展业务,可以节省成本。这种模式要求参股行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较强风险控制能力和财务实力。另外,因为城商行之间业务有一定的同质性,这种合作能否长期坚持下去尚存疑问(杨晓东,2010)。

(三)异地直接设立分行

城商行可以直接在目标城市开设分支机构。2006年上海银行在宁波开设分行后,又分别在南京、杭州等地直接开设分行,来实现跨区域发展。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城商行可根据自身经营目标和目标客户需求选择相应的城市,自主性较强。此外,城商行可以将自身的业务模式、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复制过去,避免了联合重组模式带来的磨合问题。异地直接设立分行模式适合资本雄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城商行。

四、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中的问题

在對跨区域发展城市选择时,城商行往往会选择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城商行扎堆进入大城市,只有少数分行分布于中西部地区,跨区域发展路径同质化严重。进入大城市的城商行慢慢偏离了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挣抢大客户,不利于城商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融资难问题。

人才储备不足会限制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一方面,没有优秀人才储备的城商行进入某一地区,往往会选择高薪挖走其他商业银行的优秀工作人员,这会加剧当地银行业人才的流动,不利于当地金融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人才储备不足的城商行在金融创新方面也会面临劣势。

五、结论与建议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可以扩大信贷规模,分散经营风险,增强自身竞争力。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联合重组模式、股权合作模式以及异地直接设立分行,三种模式各有优劣。城商行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不可能采用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应根据自身实际来选择适合的跨区域模式。

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城商行可以借鉴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员工通过一定时间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培训,从中选拔出跨区域经营分支机构的储备人才。城商行不要盲目进驻一线城市,而应根据自身特色、经营目标以及所处市场环境,来选择跨区域的城市。同时城商行应明确自己服务中小企业和当地居民的市场定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可以开发中小企业专有的金融产品,提供面向当地居民金融服务,满足中小企业以及当地居民的有效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苗珊.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3).

[2]陈庆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3]Deyoung R,Rice T.Noninterest Incom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t U.S.Commercial Banks[J]. Financial Review,2010,39(1).

[4]曹凤岐,谭先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J].农村金融研究,2006(4).

[5]顾晓安,杜凤矫.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效果的分类研究—基于信贷规模、风险分散效果和盈利能力三个维度[J].上海金融,2014(3).

[6]许美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探讨[J].特区经济,2014,(3).

[7]张吉光.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模式纷呈(之一)[J].银行家, 2009(12).

[8]杨晓东.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 2010.

作者:刘日高

科技银行经营模式分析论文 篇2:

浅析企业集团的票据集中管理

摘要:票据结算在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占有较大比例,企业集团传统票据分散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弊端;企业集团的票据集中管理是大势所趋,票据集中管理的五种模式分析,银行“票据池”管理模式是功能最齐全的集中管理模式,企业集团票据集中管理模式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等。

关键词:票据;票据集中管理;票据池;银行“票据池”管理模式;综合“票据池”管理模式

一、企业集团传统票据分散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我国企业集团以前较多采取票据分散管理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票据分散,票据使用效率低,降低了集团经济效益。企业集团的成员单位自行管理各自的票据,不能调剂使用。如部分缺资金的企业需向银行贷款,另一部分有票据的企业的票据闲置,而票据贴现取得资金比银行借款取得资金的成本更低;部分企业有闲置资金,获得很低的存款利息,而另一部分因需要资金而通过票据贴现或向银行借款取得,付出贴现利息或贷款利息成本等。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缺少有效的调剂,使本应具有的协同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导致整个集团的资金成本过高、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第二,集团无法对成员企业的票据实施有效及时监管,无法及时了解集团票据的数量、金额及分布情况,无法及时掌握成员企业资金情况。由于无法对票据进行管理控制和统筹规划,进而加大了集团的财务风险。

第三,票据保管的风险较大。分散管理,各成员单位票据一般存放在保险柜中,一旦造成被盗或不可预知原因的灭失,将会给企业造成麻烦甚至损失。

二、企业集团的票据集中管理

近年来,随着企业集团业务和规模的拓展,一些大型集团,特别是生产销售型的企业集团的资金结算大部分都是采用票据结算,即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结算。由于票据分散管理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通过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集团资金运作效率。票据是仅次于货币资金流动性的准现金资产,因此票据也应纳入集团集中管理的范畴。传统的票据分散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要求,集团必须要对票据进行集中管理,构建资金(票据)管理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降低资金成本、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企业集团票据集中管理的主要模式有以下五种:

(一)票据实物集中管理模式

该模式基于集团集中监督管理集团货币和准货币资金的角度出发,通过集团公司行政命令将本地各成员企业取得的票据全部集中于集团资金管理机构(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集中保管。其管理要点是:资金管理机构负责票据收入支出月度计划的审编,负责票据的记账保管;集团成员企业收到的票据按时送交资金管理机构保管,需要支出时持有权单位编制的支出计划并经资金管理机构审批后支取票据。集团一方面可以了解票据的存取金额及票据存量总额等信息,对集团票据支付合理监督;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票据实物统一管理,降低票据被盗或保管不善等产生的风险。

(二)票据虚拟集中管理模式

该模式基于集团集中监督管理集团货币和准货币资金的角度出发,通过集团公司行政命令将各成员企业取得的票据信息及时传递给集团资金管理机构(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集中汇总管理。其管理要点是:资金管理机构负责票据收入支出月度计划的审编,负责票据的记账;集团成员企业收到的票据时按时报送票据信息给资金管理机构,票据实物由成员企业自行保管;需要支出时持有权单位编制的支出计划经资金管理机构审批后支取票据。集团一方面可以了解票据的存取金额及票据存量总额等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票据信息统一管理及使用审批,对集团票据支付合理监督,降低票据使用不当产生的风险。

(三)票据集中管理——贴现模式

该模式是在商业票据实物集中管理模式或商业票据虚拟集中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票据贴现融资功能。集团成员企业有货币资金需求时将票据贴现给资金管理机构,资金管理机构因票据贴现导致资金不足时将贴现得来票据或成员企业未到期且不需转让出去的票据到商业银行办理贴现或转贴现。这一模式存在的原因是集团成员企业的贷款融资成本高于贴现成本,集团资金管理机构在银行办理票据贴现成本比直接银行借款的成本低,资金管理机构视资金头寸到商业银行办理贴现的模式可以降低外部融资成本。

(四)银行“票据池”管理模式

目前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商业汇票“票据池”业务,为企业集团加强票据集中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服务平台。“票据池”是企业集团客户将票据全部外包给银行,银行为客户提供商业汇票鉴别、查询、保管、托收、贴现、质押等一系列专业服务,并可根据客户实际业务需要,随时提供商业汇票的提取、贴现、质押等融资,保证企业经营需要的一种综合性票据增值服务,帮助银行提高企业客户忠诚度,也为企业集团跨地区票据集中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

“票据池”业务适用于票据往来量非常大、暂时没有贴现需求的大型集团客户(如钢铁、汽车、石化、电力等重要客户)。该产品可以大大降低大型集团客户的票据业务工作量,科学、高效、安全地管理集团客户的所有票据资源。

该业务由银行票据池管理服务平台提供支撑,部署在银行中心机房,覆盖银行各支行,企业通过网络专线访问银行票据池服务,并为企业集团及各分支机构提供网络化金融服务,合理调度票据资源。

银行根据客户为它创造的综合收益确定是否向客户收取费用。如果办理贴现,银行将提供较优惠的贴现利率。

银行将为客户记录票据信息明细,建立独立的账册(比如票据到期日、已经托收完毕的票据数量及金额、尚可使用的票据资源等),便于客户了解所有票据的信息,方便银行与客户及时进行核对。

1、票据池的功能

(1)票据缴存(托管)功能

该功能主要是防止企业客户因票据遗失、票据损毁、票据真伪辨别不专业等因素带来的资金损失,企业集团(或成员企业)将承兑汇票交由银行代为鉴别、保管,降低企业风险和节约企业管理成本。

(2)票据支付功能

为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企业可以将托管于银行的成千上万张承兑汇票转移支付出去,使用“票据池”管理服务平台,企业财务人员根据付款要求,通过联网操作票据,可直接输入票据匹配要素:到期时间、金额范围、承兑银行、现金比例等,平台将自动匹配支付票据组合,并向银行发出票据电子支付指令,收款方可凭有效证件及票据支付通知书到银行办理承兑汇票手续,使用起来类似网上银行转账功能一样灵活方便。

(3)质押开票、贴现功能

因经营业务需求,企业可将托管于银行的承兑汇票进行质押开票或贴现,企业可通过银行“票据池”管理服务平台选择质押或贴现票据,向主办银行发出质押开票或贴现申请,银行收到请求后,由大客户经理代为办理银行端手续。

2、“票据池”效益分析

集团:控制承兑汇票管理风险,降低财务人员管理强度,提高承兑汇票使用效益。

银行:促进企业集团客户在本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增加存款资金,拓展或锁定大型优质客户,提高放贷款安全度,可有效控制银行发放承兑汇票授信额度。

(五)综合“票据池”管理模式

综合“票据池”管理模式是指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集团多个银行“票据池”综合管理模式。

对于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集团,由于票据数量很多,票据金额巨大,为考虑集团融资需求,加强与多家银行的战略合作,往往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合作银行开展票据池业务。企业集团通过建立综合“票据池”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多个银行“票据池”管理信息的汇总及统计分析。集团根据融资需求安排及票据数量金额情况,在多个票据池合理分配以满足公司融资需求,实现低成本票据融资,提高集团的总体融资能力及经济效益。

三、企业集团的票据集中管理模式选择

企业集团应根据实际情况如管理目标和要求、子公司地区分布、融资情况等,选择票据集中管理的模式。企业集团类型及票据集中管理模式选择表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企业集团票据的集中管理模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上五种模式,企业集团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集团管理和发展需要的模式。银行“票据池”管理模式是能够满足企业集团票据集中管理功能最齐全的模式,尤其是解决了异地子公司票据的集中管理,通过银行网络,实现集团内所有票据实物、信息及使用的集中管理。但具体到各家银行提供“票据池”业务的功能可能会有所差异,涉及到服务收取标准或减免政策也有所不同,集团应通过比较,选择适合集团管理和发展要求的银行作为建立票据池的合作银行。如果在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开展票据池业务可选择综合“票据池”管理模式。因此,银行“票据池”管理模式、综合“票据池”管理模式将成为企业集团选择的主要票据集中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深圳市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洪立阳

科技银行经营模式分析论文 篇3:

我国社区银行经营模式探析

摘 要:社区银行是传统银行顺应发展趋势,寻求战略转型的一条发展路径,目前国内社区银行的经营模式还处在不断探索之中,所以本文拟在国内社区银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的经营模式,并对社区银行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区银行;经营模式;差异化

目前民间资本和外资都在源源不断地涌入金融领域,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另外资本约束愈发严格、利率又几乎市场化、金融脱媒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等一系列外界因素都使银行的效益大打折扣,加上不良贷款率的逐年上升,传统银行正在经历寒冬,他们迫切需要寻求战略转移,谋求新的转型。在此背景下,特色化经营顺理成章地成为各银行改革的新宠,而社区银行正是顺应发展趋势的一个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将对目前国内社区银行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可取的地方,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我国社区银行的现状分析

2007年上海农商行开始建设国内首家金融便利店,2013年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湖北银行等国内多家银行开始踏足社区银行的行列,一时间社区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止2014年11月,在获牌经营的社区支行中民生银行最多有406家,其次是光大银行286家,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平安银行各232家、118家、71家,社区银行进入了快速扩张期。

目前国内的社区银行按办理业务的种类主要分为全功能型的社区银行、有限功能的社区银行以及以自助形式存在的无人网点三种:

全功能型的社区银行属于银行的一般性分支机构,要严格按照流程申请牌照,提供银行的全部金融服务,不仅可以办理现金的存取,还可以办理储蓄类的其他业务、贷款业务、理财产品、电子银行、代收代缴业务等;

有限功能的社区银行在网点面积上比全功能型的社区银行小很多,一般只有几十平米,通过少量的工作人员利用网点终端为客户办理转账、基金、理财等不涉及现金的业务,由于他们不允许办理现金业务,所以只能通过自助设备,引导客户自行办理,服务的客户群体相对小众化,但是由于该种模式在人民银行的审批上没有全功能型社区银行严格,所以一时间得到很多银行的青睐,特别是部分股份制银行争相效仿,以此快速扩张自身的网点布局;

自助形式的网点是以“无人”形式存在,主要通过布置ATM、CRS、VTM、网银体验机等高科技设备,以网点张贴的温馨提示和操作指引来引导客户独自完成存取款、转账、查询、代缴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实现银行对客户365天24小时的贴心服务。

前两种模式是目前社区银行的主流,特别是有限功能的社区银行,拥有网点小、成本低、审批程序少等优势,受到很多银行的热捧,这种新型的银行模式不再如传统银行似的高高在上,银行开始放下身段,营造一种温馨感,以更加“亲民、利民、便民”的服务形象去赢取最后一公里的客户。

二、社区银行的经营模式分析

社区银行开始寻找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它较传统银行更加人性化,不管是营业时间、网点设施、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还是营销模式等都开始考虑客户的需求,更具差异化和创新,本文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一)营业时间更加人性化

社区银行考虑了部分上班族的需求,开始在运营时间上实行错时、延时经营,一改以往的朝九晚五制,通过延长晚上的营业时间(各银行从晚7点到晚10点不等)来方便客户晚间办理业务,解决了上班族和部分客户白天没空办理业务的烦恼,获得了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

(二)网点实行再造项目

社区银行将网点功能分设自助区、体验洽谈区、非现金区及增值服务区。特别是增值服务区,像各类书吧区域、饮品休闲区、儿童玩乐区等等,通过提供一种免费的增值服务,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来办理业务,在惠民的同时也吸纳了一部分新的客户,扩大了银行网点的客户群体。

(三)金融产品更丰富、灵活、个性化

1、社区银行在存款方面除了传统的定期存款、通知存款、零存整取等存款产品外,很多社区银行推出了如年年高、定活通、零整通等存款,该类存款的方式更加灵活,收益更高,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吸引了大批客户。

2、社区银行在贷款类产品方面也着重考虑了社区居民和企业的需求,比如上海农商行推出了鑫易透-支票授信业务,使小企业在融资上更便捷,还有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都针对社区开发了社区贷,以解决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他们还创新审查模式,提高了申贷效率,体现了社区银行快捷、便民的宗旨,让社区居民切实享受到了社区银行的实惠。

3、社区银行在银行卡方面融入了更多的互联网元素,更具个性化,比如民生银行的智家卡是为小区客户量身定制的,该卡涉及无抵押贷、水电缴费业务、商户刷卡优惠等多类便民服务,还有各种网络联名卡、专属APP等都意在提升客户满意度,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社区银行的竞争力。

4、社区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也更多地从社区居民的需求考虑,比如兴业银行针对社区业主的特点推出了社区版理财产品和夜市版理财产品,推出后反响热烈,掀起了一波波抢购潮,使兴业银行在2014年获得全国理财综合能力排名第一的殊荣。

(四)网点服务延伸到非金融领域

社区银行的营业网点内除了提供金融服务外,还增设了更多的非金融服务,带有更多的公益性质。比如部分社区银行在网点设置了自助售票机、物联网智能回收设备、自助存包机等非金融类的便民设施,给部分有该类需求的社区居民带去便利,并吸引他们进入网点,间接引导他们办理他们需要的金融业务。

(五)营销模式实现从“坐销”到“行销”的转变

社区银行不再坐等客户上门,实行了主动营销的策略,他们通过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提供各类公益性质的服务,比如通过在社区开设理财讲座、财产保障讲座、健康养生讲座、法律咨询讲座等了解社区居民的偏好、习惯,以针对性地介绍银行的相关产品,通过茶话会、游园会、养生美容沙龙、联谊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增进彼此间的感情,达到深耕社区金融的目的。

三、社区银行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社區银行管理制度,推动社区银行持续长远发展。社区银行与传统营业网点还是有差别的,应根据其特点专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手册等,以更加规范化的模式推动社区银行的后续发展。比如社区银行的人员任职资质、工作职责、主要工作内容、日常管理制度、考核及奖惩制度等都可以进行书面化整理成册,实现有章可循,也利于社区银行的长远发展。

(二)加大社区银行的人才培养。社区支行想要赢得社区百姓的信任,社区银行工作人员的表现至关重要,他们不仅要精通业务,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善于从社区中发现问题,寻找亮点,及时反馈客户需求,而目前该类储备人才明显不足,社区银行需要加大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比如精通营销渠道的客户经理、专属的金融理财经理等。

(三)流程优化,提高办事效率。社区银行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简化现有柜面业务流程和贷款流程,以满足社区客户和企业快捷办理业务的需求,所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操作流程,通过系统自助、批量操作等来发挥业务规模效应,这样才能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益。

(四)整合创新,聚焦增值。单个产品或服务的创新只能满足部分客户的需求,社区银行可以在创新的基础上,整合创新资源,实现更多的增值。比如可以考虑将设计的金融产品进行整合,针对社区居民的需求进行私人定制,还可以开展交叉菜单式销售,通过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完善客户体系,并使单个客户的利润贡献度逐步提高,逐步降低维护单个客户所需要的运营成本,还可以深入到其他行业,构建更完善的金融产业链,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爱俭.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模式选择[J].金融研究,2005(11).

[2] 李宜心.差异化经营的社区银行之路[J].中国农村金融,2014(17).

作者:钱超

上一篇:薪酬管理课程教改探究论文下一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