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论文

2022-04-29

摘要:党支部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基础,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文章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建设途径的思考和探析,以求获得党支部建设的有效对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论文 篇1: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摘 要: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支部书记选配难、活动开展难和作用发挥难等“三难”问题,必须通过建强支部书记队伍、确立支部地位、创新工作方法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举措,加以切实解决,才能真正发挥教师党支部在培养高职人才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教师党支部建设;困难;对策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教党[2007]11号文件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党在高校直接联系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战斗堡垒。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面临着支部书记选配难、活动开展难和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加强支部建设,发挥支部在人才培养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教师党支部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支委会成员配备不足,支部书记选配困难。由于岗位设置,高职院校没有专门从事党建工作的人员编制,加之有关待遇落实不到位,教师党支部委员会人员配备不足,支部书记选配困难,兼职现象比较普遍。一些组织上认为合适的,教师本人却不愿当任支部书记;甚至出现党员轮流当任支部书记的现象。有支部书记认为在基层无法找到党支部的位置,感到基层党建工作在失落中困惑、在困惑中失落。

(二)支部凝聚力吸引力不强,支部活动开展困难。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深入,教师承担的教科研任务加大,教师投入支部活动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组织生活表面化、形式化,缺乏严肃认真的党内组织生活。支部联系群众工作不够,群众对支部工作无从了解,支部缺乏凝聚力和对群众的吸引力。加上不少支部对教师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甚至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最终导致党支部活动开展困难。

(三)支部地位不明确,支部作用发挥困难。目前,在校级层面,高职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二级学院,大多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形式的党政共同负责制,在专业(部门)层面,由专业(部门)负责专业建设和日常的组织管理,教师党支部的作用得不到彰显。教师党支部工作与本部门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有的甚至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参与讨论决定本部门重大事项的机制不健全,促进本部门事业发展的作用不突出,支部作用发挥困难。

二、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支委会班子,选准配强支部书记。做好支部工作,关键在支部书记。支委会是否健全,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和精力投入直接决定着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选拔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热爱党务工作、业务能力过硬的同志担任支部书记,原则上应由部门副职以上党员领导担任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和支委一班人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自觉维护集体领导和党支部的团结统一,要努力形成支部书记尽职、支部委员合理分工、党员共同参与的党支部建设格局。校院二级党委(总支)要把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与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在选拔中层干部时,要重视选拔有党支部书记工作经历特别是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表现突出的干部。要充分利用党校、网络等载体,加大对支部书记、委员的岗位教育培养和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支部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解决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他们做好支部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

(二)明确支部地位,科学处理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的关

系。教师党支部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基本单位,是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基础力量,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战斗堡垒。因此,教师党支部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科研工作这个中心, 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这个大局,决不能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改变将支部工作只与党内问题或政治学习挂钩的狭隘倾向,通过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本单位中心工作提供保障。为此,支部书记应参与讨论决定本单位诸如年度考核,干部推荐等重要工作事项。支部应对教职工晋升职称、干部选拔和奖励申报等具有政治表现一票否决权。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既要防止支部建设与教学行政工作脱节,又要防止以教学行政工作代替支部建设。双方要齐心协力共同配合,实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局面。

(三)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支部活力。教师党支部要针对教师党员独立思考意识和学习能力强、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思想活跃等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业务工作,创新支部工作方法,拓宽组织生活关心的领域,增强支部活动效果。通过诸如建立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定期开展经验交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支部活动质量。所谓“走出去”,就是组织党员教师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基层,参观访问,调查研究。通过“走出去”,借鉴其他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好思路、好方法,增强教师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请进来”,就是邀请校外学者专家、企业家、优秀党务工作者作专题报告,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外人士参加组织活动,听取他们对支部、党员的意见建议等。通过丰富组织生活内容,使党建工作真正发挥团结群众、服务大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作用,激发教师党员自觉投身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核评价保障机制。一要建立支部工作目标责任制,把本单位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融入支部的目标管理体系,以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党支部的工作。二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党支部工作做出公正、合理、科学的评价,达到党支部建设的目的。三要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解决好支部书记的待遇问题,用制度保证调动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四要加大教师党支部建设的经费投入,党员缴纳的党费除按规定上缴上级党组织之外,应适当返还教师党支部开展活动。五要加强对党校、党员活动室、党员资料室、党员专题教育网站、实践基地等阵地的建设和投入,为支部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保障支部建设取得实效。

总之,教师党支部建设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惟其如此,教师党支部才能真正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教职工培养高职人才的坚强战斗堡垒。

参考文献:

[1]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2007.5.25.

[2] 管永前. 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

作者:周幼萍

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论文 篇2:

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实施路径探析

摘  要:党支部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基础,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关键在于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文章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建设途径的思考和探析,以求获得党支部建设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带头人;党支部建设

2018 年教育部党组专门出台了关于对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遴选了一百所高校的一百个“双带头人”工作室支持建设,并指出“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力争2020年底前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对“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展开了探索与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建设在教育界对加强党的领导,提升高校教师思政教育的工作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内涵

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指的是教师党支部书记既是党建带头人,同时也是本学科上的学术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带头人,其个人政治素养、品德修为、工作能力等都对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党员和群众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学术带头人是某一学科的带头人,担负着学科建设和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高水平的专业学术带头人也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实施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就是在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中,按照“一好双强”(思想政治素质好、党务工作能力强、学术科研能力强)的标准,选拔培育“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类型的党支部书记,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推进立德树人和教学科研的同步发展。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加强党对高职院校的领导,推动高职院校各项事业发展而做出的重要决策,可以进一步深入解决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整体素质,更好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党支部思想舆论阵地的作用,促进党支部建设发展成为教学科研发展的高地。

二、高職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的现状及困境

1、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不同步。

目前,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水平仍然是评定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高职院校势必会将工作重心倾向于专业建设、实训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晋升,主要评价指标依然是参考科研和教学的水平,党建工作并未纳入其中,所获得的党建成果也不能对职称评定起到任何作用。所以不少教师党员仍然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在教学、科研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提升党建工作能力缺乏主动性。在许多学校,也由于制度设计上的偏差,党支部教学科研与党建工作未能较好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普遍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而轻党建的情况。有的学校,由于一些党支部书记教学科研业绩不够突出,在党支部中话语权不足,导致在开展党建工作时无法有效、顺畅的推进。

2、支部设置与现实需求不匹配。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党支部的设置仍然是按照院系、专业、教研室来进行设置的。这种设置方式对于适应过去的传统社会经济有其优越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细分和优化,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多元化、融合化的趋势。许多专业和学科出现了交叉化和跨领域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许多交叉学科、跨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团队的出现。传统的按教研室设置党支部的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要求高职院校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党支部的设置进行合理化的创新和改革。

3、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实验实训的任务都比较繁重,面对基层党建越来越高的要求,很多专业学科带头人没有精力予以足够的重视,学校往往单纯考虑日常党建工作的繁琐,推荐相对年轻的教师担任支部书记。在绩效考核中也没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党建考核激励机制,例如在年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参考、岗位津贴补助、外派学习提升机会等等方面,党支部书记的优势并不明显。没有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的支持和保障,只是片面强调奉献精神,必然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三、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途径探析

1、明确工作目标,完善制度建设。

在新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党组织应当加深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认清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现状,清晰研判高职院校党建发展的形势,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明确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建设的完善,重点在于体制机制的建设。首先,要建立起统揽全局的领导机制,构建由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等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的系统整体,各方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其次,要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党建工作程序,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制度建设,使“三会一课”等各项学习和活动更加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完善选拔任用,培养后备人才。

高职院校各级党委要以“一好双强”的标准对教师党支部书记进行选拔任用,选用服务奉献意愿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同时,强化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加强“双带头人”支部书记的集训和轮训,并把教育培训体现到具体工作中,突出党性教育,注重革命传统教育与改革创新教育相结合、党务理论与业务知识相结合、普遍性要求与个性化需求相结合,切实提升教育培训的实效。与此同时,也需要完善支部书记后备人才的考察、培养体系。善于发现理想信念坚定、专业基础扎实、热爱党务工作、群众基础好的青年教师作为支部委员培养,为党支部建设储备人才,增强工作成效。

3、健全激励机制,提升工作积极性。

高职院校党组织应该综合考虑教育教学、党建思政等多方面因素,高度重视对“双带头人”支部书记的鼓励和支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提升政治待遇、提高工作待遇、增加经济待遇,加强工作支持等多种方式进行激励。一方面可以将“双带头人”支部书记纳入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参与二级学院的重大决策,增加支部书记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通过减免教学科研工作量、奖励工作绩效、职称评审的政策倾斜等等方式给予激励,对支部党建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支部书记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建设,需要学校和教师同时发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良好实施,也对完善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中发〔2018〕38号)[Z],2008.[2]

[2]  黄树新. 新形势下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研究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9年第6期.

[3]  骆军,龚炜.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2)

作者:宦璐

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论文 篇3:

“对标争先”背景下高职院校样板教师党支部建设研究与实践

【摘要】根据中共辽宁省教育工委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的要求,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教师党支部为了更好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对标争先”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样板支部建设。在“对标争先”背景下,通过样板教师党支部建设过程,本文从创建基本思路、建设重点举措及成效和可供借鉴的相关经验三个方面分析和阐述,如何提升党支部整体工作水平,如何建设一支优秀的样板教师党支部队伍。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样板党支部;建设实践

一、创建基本思路

按照辽宁省工委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对标联创”活动要求,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教师党支部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四个意识”为核心,结合学校铁路特色,抓支部工作重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精心开展相关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1]

二、建设重点举措及取得成效

1.落实基本制度,规范组织生活是样板支部建设的根本保障

(1)学理论、定信念,夯实思想建设。电气信息学院教师党支部重点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支部、怎么建设支部、什么时候建设支部、实现什么样结果”等问题,制定了要求和标准。通过以“四个一”为载体,即《党支部工作规范》的“一规”;《学习活动年度安排表》的“一表”;《党支部工作手册》的“一册”;“电信党员之家”网络信息平台的“一网”。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支部讲好一门党课活动、教师党支部党员讲好一本书活动、全院教师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进行微党课比赛活动,全体教师和党员以实际行动展示电气信息学院教师党支部党员干部奋进新时代的良好精神面貌。

(2)重服务、牢宗旨,狠抓作风建设。教师党支部为强化校园先锋工程,真正做到“服务社会做奉献,立德树人当先锋”落到,教师党员通过“亮、树、作”、“一访、二联、三谈”等实践活动树立良好师德师风,为广大学生树立良好形象,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依托省级名师工作室,开展了“向榜样学习”、“弘扬师德师风,潜心立德树人”党员教师主题征文、党员教师“最美教案”评比、优秀党员教师和优秀学生工作者经验交流会等系列活动。

(3)讲奉献、勇担当,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开展困难师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帮扶专项行动和“新时代优秀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网络培训特色活动。建立健全困难师生关心帮扶机制,制定教师党支部“我为师生办实事”方案,要求每名教师党员至少确定一件为师生所做的事,帮助困难师生解决实际问题。

2.创新思路,开展党日活动

教师党支部创新思路,开展党日活动。开展对接的学生党团支部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次组织生活会、一场体育娱乐比赛、一堂专题理论竞赛、一次读书交流会,支部还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开展了“迎党的生日悟初心使命”专题党日活动,跟随历史足迹,追悼革命烈士,珍惜革命胜平果實。

3.围绕中心抓党建,是提升样板支部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

(1)以党建为统领,推动教学质量提升。2020年初成立了“课程思政”研究小组,组织任课教师进行研讨,结合专业课特点,深挖核心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写入教案,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2]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中深入研究“课堂思政”,举办了党员教师“最美教案”评比活动。

(2)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师生服务能力。为做好疫情期间服务师生工作和关心关爱工作,电气信息学院教师党支部在疫情爆发第一时间搭建了党支部微信交流平台,及时帮助解决师生实际困难,平台真真切切建设到广大师生的心里,成为了大家的温暖之家、师生之家,增强了师生归属感获得感。

(3)引领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工作成果喜人。教师党支部全体教师党员围绕教学科研工作,推行“项目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三类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党员先峰作用,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铁道信号专业、铁道供电专业省级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有力推进辽宁省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建设项目。党员先峰模范作用突出,多名党员获得省级先进工作者、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3]

三、可供借鉴的相关经验

1.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保障党务工作科学规范

通过以“四个一”为载体,即《党支部工作规范》的“一规”;《学习活动年度安排表》的“一表”;《党支部工作手册》的“一册”;“电信党员之家”网络信息平台的“一网”,不断跟踪了解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不断培养师生理想信念,不断进行党员常态教育培训,不断落实校领导到支部讲党课制度。

2.强化队伍建设,为支部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教师党支部现有党员18人,支部书记1人、支部组委1人、支部宣委1人。一是成立样板党支部建设工作小组,由支部书记任组长,负责统筹安排“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工作;二是成立“思政课堂”督导小组,定期对师生进行普查,以面对面形式进行访谈。对教师的教案等教学材料进行检查,了解课堂思政融入情况。定期举办教师教学材料的评比,将思政融入教学材料作为重要的评分标准。三是注重党支部书记和支委政治素养和党务工作能力提升,定期组织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参与“红色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强化责任意识,带领身边的党员一起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倪小鹏;李芳;贾海波;段文杰;陈拂晓.“对标争先”背景下高校样板党支部建设思考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7.098.

[2]田丽鸿;包永强;张健.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考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21(4).

[3]赵星芳.前进中的四平大学.[J]《吉林教育科学》,1997(3).

作者:李健

上一篇:沈阳老工业基地改造方案论文下一篇:地理信息为载体的城市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