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纤维艺术设计论文

2022-04-20

广州美术学院林绮芬:工艺是实现创意的有力工具广州美术学院家纺设计工作室讲师林绮芬,这次带领学生一举夺得金奖。她表示,相当部分的参赛作品具有很好的创意,具备转化成实际面料的可能性,应当借助企业力量进行创意转化。优秀学生也可通过与企业合作推出系列作品的形式推广,对大赛、企业及学生都有很好的宣传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纤维艺术设计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当代纤维艺术设计论文 篇1: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下纤维装置艺术的应用与表达

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稳步发展,这一发展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行,逐步衍生出了绿色低碳经济,受绿色设计理念的影响,纤维装置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考虑低碳环保的设计原则、正视绿色设计的影响、不断的优化纤维装置艺术设计方案,其中包括简洁艺术造型、环保材料选用、健康色彩搭配等多个方面,以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应契合时代的发展形势,结合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积极引入低碳发展理念,将其作为行业发展的动力支撑,逐步向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本篇章致力于有关文献考证,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下纤维装置艺术的应用作为主攻探究对象,研究绿色设计理念要求下纤维装置艺术的低碳设计形式及方法,并对纤维装置艺术设计进行梳理汇总,并揭示纖维材料在与装置艺术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纤维装置艺术设计理念及创意表现等一些方面探索同绿色设计的联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汇总纤维装置艺术的规律运用,进而使纤维装置艺术具有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更具有温度的视觉艺术效果及作品内涵文化的表现差别。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下进行创作的方式呼吁人们站在生态与文化、艺术与精神的立场去反思后现代主义艺术,共建以“生态 自然”为核心的美学理念。[1]

关键词:绿色设计;纤维艺术;装置艺术;纤维装置艺术;应用

纤维装置艺术是发展于后现代主义的特殊装饰门类,其主要是以纤维艺术材料与装置艺术形态的多元化结合,这一结合也揭示了纤维艺术在其本身材料发展范围内以外,表现形式也在空间思维上有了不同以往的改变与进步。两种艺术形式在产生结合外其特征与内涵又相互作为补充,纤维艺术表现形式从固有平面走向了三维立体空间,[3]并产生了“软雕塑”这一特征名词。装置艺术与纤维材料的结合打破了钢铁时代的雕塑冰冷、生硬感,突破了纤维材料传统的纤维表现形式,[4]使装置艺术在艺术表现力上对观众表现出更强有力的亲和力,降低了其冰冷的疏离感。绿色设计作为新时代潮流形式、发展环境需要,如纤维装置艺术一样带有强烈的时代主义色彩,应这一社会发展要求,设计师在构建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们内心需求,充分践行生态设计、环保设计、绿色设计这一理念,在多个维度降低设计方案耗能,使纤维装置艺术具有更持续的发展前景,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课题内容。

纤维艺术于西方,是一门古老又悠久的装饰门类艺术,最初是以壁毯作为主要艺术表达形式,由最拙朴的编织技法的多种编织语言所表现,表现题材是由最古老的纤维艺术因其所处时代环境特点所决定的。作品充斥着阶级性与宗教性,展现着特殊的信仰、文化、历史与意义。经由工艺美术运动等一众艺术运动发展,纤维艺术在根本创作理念上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产生了一种不定型的艺术观念,也奠定了如今纤维艺术更重设计过程的这一思想。纤维艺术由此经历了思想上的改革,从挂毯到多种艺术形态、从平面到空间、从具象到抽象,在此基础上,纤维艺术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尤其在空间维度的转变,融合了同时代雕塑及绘画特点,在造型结构及外观特征上做出了改变,创造出具有鲜明三维空间形态的一种典型例证。“软雕塑”形式就是我们在时代变迁环境下纤维艺术与装置艺术结合的最初形态。

装置艺术是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4]是当代艺术里雕塑等综合门类的主要表现形式。装置艺术词语本身的含义是指:一种非常自然的行为使用人力及外力使用设计材料所进行安装的艺术活动过程。装置本身层面就是指安装、放置。其产生是由于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的转变,注重与艺术作品的互动体验、存在、感知等艺术体验方式。因此由装置艺术的场地、材料、情感的三者缺一不可的主要设计要素可以被我们认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在此设计形式的突破下,装置艺术的设计理念也与上世纪70年代左右的艺术风格门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波普艺术、观念艺术及极少主义等设计风格。从而影响了装置艺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设计包容性及多元化特征,导致当时欧洲的一些知名画家与雕塑家纷纷摇身一变成为了装置艺术家。装置艺术的设计理念、形式的包容感使得后续艺术家对装置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更深的研究与探索,在传统设计上进行反问及不同形式的超越,并成功地将装置艺术发展成了当代艺术乃至后现代艺术的装饰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这里,我们就得出,纤维装置艺术的概念与特点是以纤维性材料为主,其他复合型材料或现有材料辅助进行创作的一种以装置艺术的设计三维空间形态并结合设计师的意象性审美特征一门装饰性极强的艺术门类。根据人们内心层次的心理需求进行带有温度、感情的治愈性设计以装置艺术的风格表现,旨在丰富公共建筑空间的艺术性、自然性、和谐性处理手段的产物。

作者认为纤维装置艺术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纤维装置艺术必须处在一个三维的空间环境中,并有观众与作品进行感官情绪的传递以了解作品表达的氛围。这个空间环境并不只是指代室内,20世纪前后,有很多纤维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结合装置艺术表现形式在室外也做出了很多的探索与尝试,以此说明,纤维装置艺术在室外进行展览也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纤维装置艺术在设计表达上可以采取一下的设计方法进行参考:首先就是上文所提出的纤维装置艺术在设计手法上可采用旧物简而言之就是已有的物品上进行拼接、重塑、重组设计,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保护我们现有的资源给予重新利用的机会,来创造出旧物新出的复合意义的设计作品;其次,艺术家们在设计时可以采用装置艺术的设计特征就是在展览现场进行纤维装置艺术作品的现场拼接,作为一种行为艺术融合到纤维装置艺术的作品展示过程中更近距离地让观众去感受作品从设计在整合的协调过程,从而引起观众更深层次的心理感受同时加深对于作品的理解与欣赏。

结语

设计深入生活,绿色设计最终的核心是让我们的可再生资源能持续利用。人们的设计行为,无论是设计师的创造行为,还是人们在生活中的设计感受,都离不开生活。都是以服务生活为目的设计行为。总之,无论是远古时代的设计,还是现代设计,抑或是未来社会的设计,都离不开生活,它必须要以生活需要为设计的前提基础,必然要随着生活的发展而发展,设计与生活互不相离[5]。

参考文献

[1]任宜海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本质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

[2]潘玉莉现代纤维艺术中装饰语言的多元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柳露萌中式传统门饰拉手创新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9

[4]张子健一种水性可剥离涂料 【M】2015

[5]张抱朴感悟设计与生活的关系【J】出版参考 2013

作者:张明慧 马澜

当代纤维艺术设计论文 篇2:

触动创意新生代

广州美术学院 林绮芬:工艺是实现创意的有力工具

广州美术学院家纺设计工作室讲师林绮芬,这次带领学生一举夺得金奖。她表示,相当部分的参赛作品具有很好的创意,具备转化成实际面料的可能性,应当借助企业力量进行创意转化。优秀学生也可通过与企业合作推出系列作品的形式推广,对大赛、企业及学生都有很好的宣传作用。

林绮芬介绍,金奖作品《异度空间》中的“度”指角度,是在高空俯瞰地球时看到车辆的有序放置形成的图形感,灵感来自航拍照片,正是因科技的进步才看到了不一样的地球,呼应本届大赛主题“触动”,表达了不仅是俯瞰地球的图像,更是科技的创新及自然的伟大对人们心理的触动。

广州美术学院的家纺设计教学以工作室形式进行,面料设计、布艺成品设计及空间软装设计三大内容贯穿整个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集中地学习专业知识。其工作室培养的是既有创新意识又有市场观念,既有专业特长又能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的设计师,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对于拓展学生知识体系很有帮助,如邀请合作企业的设计总监直接参与教学等,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参与企业产品开发,让教学成果直面市场的检验。

林绮芬强调,创意需大胆合理的想象,而不是天马行空的空想,学生需对生产工艺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进行切合实际的创作。我们的教学强调创意与工艺的结合,学生要学习各种面料工艺及限制,当理解工艺是实现创意的有力工具而不是巨大阻碍时,才能理解产业化的意义,做出真正落地的设计作品。

对于未来学生的发展,林绮芬表示,学生首先要培养对专业的热爱,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学习期间应多参与社会实践,直接感受社会需求及检验自己专长。其次要有耐心,学校里得到的是专业根基,工作中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湖北美术学院 崔岩:注重图案与材质创新

湖北美术学院纤维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崔岩指导的学生作品分别获得了银奖和时尚创意奖。银奖获得者霍月丽的作品集原创性、艺术性、时尚性于一身;时尚创意奖获得者雷成的作品线条简洁、构图明朗,运用了金属综合材料增加了材质对比,体现了在面料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据崔岩介绍,湖北美术学院在学科设置上非常全面,纺织品设计方向和纤维艺术设计方向交叉教学,学生在图案表现和综合材料的运用上更为得心应手,服装艺术设计系对服装面料的呈现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学校还会安排学生进入工厂实训交流,产学研一体化是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最主要支撑。

对于学生作品怎样真正实现产业化应用,崔岩指出,首先,培养学生遵循基本的设计规则,考虑工艺生产的要求;其次,未来工艺会更加进步,设计人员还要提高创意思维,走在实际生产水平的前沿才能最终带动生产工艺的进步与更新。

崔岩还表达了对大赛的期望:“大赛除平面展示作品,可考虑增加动态选秀等多媒体互动的模式进行评比,不仅能为获奖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还能提升大赛的曝光率和灵活性。”

鲁迅美术学院 庄子平:开阔视野做“自己”的设计

已带领学生参赛多年的庄子平,现为鲁迅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丰富的艺术经验让其此次指导的参赛作品一举夺得铜奖。

庄子平表示,大赛影响力大,学生认可度高,学生通过参赛有了开阔眼界、审视自身、锻炼自己的机会,希望大赛选出的优秀作品可生产出实物进行展示推广,提升中国设计师的影响力。

对于学生的培养,庄子平有着自己的方法体系。“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会给学生放映跨界艺术展、博物馆馆藏作品、民俗民风及艺术采风等照片,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其次还要经常给学生推荐理论性、文化性和当代科技性较强的书籍,让学生充实自我、与时俱进,既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基础。除此之外,我会经常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和实践,还会定期请社会各界优秀人士、国外艺术家为学生进行讲座,使学生得到最新的国内外艺术发展动态。”庄子平说。

在纺织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庄子平还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尤为重要。他说:“我们的教学理念要打破常规,开阔视野做‘自己’的设计,每年根据大赛主题进行头脑风暴的联想,再梳理自己的思路,进行原创设计。在设计作品注意实用性、科学性、审美性的同时,把每次实践当做设计革命,有突破、有新意是设计的主要诉求。”

四川美术学院 卓克难:“工匠精神” 重塑竞争力

卓克难是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服装系主任,她积极带领学生参加了此次大赛。据了解,四川美术学院包括纯艺术和设计艺术等十多个艺术专业,西南地理位置带来了丰富的民族服饰资源,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

此次大赛,卓克难也带来了她指导的优秀作品。她说:“这次学生作品富有张力,大胆而新颖,表现手法更加多元化,题材也更关注生活和时代特征。可以看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普遍提高。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运用也正是我们作品的特色之处。”

同时,卓克难还对学生创意设计如何实现真正落地给出了建议。她表示,学生应该真正了解社会需求,对功能性做本质分析,研究材料、熟悉工艺,通过新的创意改善产品的价值观念。我们强调要重塑“工匠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卓克难与学生接触很多,她总是平等、近距离地与学生交流,除去专业学习外,他们之间更多是生活、情感、家庭及其他艺术门类的讨论。正是这些专业背后的因素,常常能触类旁通地影响学生的全面成长。

面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卓克难强调,何为设计,为何而设计?这是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应该是有感而发,我们要很努力地接近材料的本质和功能的本质。设计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同时,她表示,希望大赛能越来越国际化,为各大高校、优秀企业、行业协会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张岚:缔造人文精神设计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学院纤维艺术设计专业老师张岚此次带领学生收获颇丰,将时尚创意奖、市场应用奖都收入了囊中。

张岚表示:“面料设计表面上看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但同时也是一项充满人文精神的工作,学生除了完成必备的技能学习外,还要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储备人文知识才有可能完成更感动人的作品。”

学习中,张岚对学生的培养除了院校专业教育外,还会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校企、校政合作项目。在过去的一年中,张岚带领学生参加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庄行土布产品开发、chole品牌马克杯产品开发等活动。

“我们会创造更多机会,让学校师生直接与企业接触,了解企业对产品的需求,对人才的需求。”张岚说。“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是业内权威性很高的赛事,作为教师,张岚很愿意在这个比赛中检验专业成果。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黄嘉:让创意设计落实到生活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教师黄嘉,本次指导的作品灵感来源于当前最流行的民族元素、自然元素,学生通过对两种元素的扩散性思维寻找到了更多的设计细节。如学生俞珊珊以不同时期、不同款式官帽为灵感设计面料,学生严浪铭在花卉面料上运用独特的肌理绘制手法等。

对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黄嘉颇费心思。首先,学生通过专业课程了解设计法则。其次,部分作业以企业开发项目为导向,以实际产品生产标准为要求。最后,通过几方面的知识运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一是指导学生参与专业竞赛,从初稿到成品等多环节跟踪指导,让学生将专业知识进行实践运用;二是专业工作室承接企业项目,对专业学生设计成果进行筛选及修改,提供给企业产品设计图;三是工作室开创学生原创品牌,学生通过工作室设备将设计生产成实物,在工作室线上线下店铺销售,来验证自身的专业能力。

如今,市场中许多产品都离不开设计需求,黄嘉表示:“学生可围绕市场调研分析,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市场、不同需求、不同图案生产设备的资源整合,将创意设计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黄嘉强调,未来,学生要让专业课在各行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服饰色彩图案》等课程作为行业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除从事设计师方面的工作,学生还可从事T恤图案设计、面料花型设计师、服装色彩搭配师等相关工作。

对于大赛未来的发展,黄嘉表示,希望主办方以及校企能更好地融合,共同努力实现获奖作品产业化的同时,将更多的优秀设计人才推送出去。

作者:孟庆杰

当代纤维艺术设计论文 篇3:

当代纤维艺术发展研究

摘 要:我国的纤维艺术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对我国的艺术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纤维艺术在经历了90年代平静和不断总结的阶段,直到21世纪,才开始逐渐恢复生机,发展的迅速并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新型材料以及新工艺,并从此揭开了我国当代纤维艺术的新篇章。本文学者从探索当代纤维艺术的涵义入手;分析了当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特点;最后探讨了当代纤维的发展;希望在当代纤维艺术不断发展和超越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出新的知识。

关键词:当代;纤维艺术;发展;研究

当代纤维艺术的产生是建立在传统的纤维织造的基础上,并不断继承了发扬了传统纤维艺术取得的成绩,和传统的纤维艺术相比,当代纤维艺术在形式和特征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因为这些变化,当代纤维艺术就成为了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外,还具有自价值以及体系的艺术。所以,对当代纤维艺术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当代纤维艺术的概述

(1)当代纤维艺术的涵义。纤维艺术的涵义指的是主要以各种动物、植物的纤维,例如毛发、尼龙、金属等或者是利用各种纤维做出自己需要的产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编织、缠绕、覆盖以及粘贴等形式,利用这些手段将纤维作品设计成平面或者立体的形象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纤维艺术是流传下来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艺术形式,当代纤维艺术虽然说跟传统的纺织有着各种相似的地方,但也具有更全新的一面。当代的纤维艺术的表现手法并不是单一的传统的编制表现技法,相反它充分的展现出了纤维这类材料的特殊的肌理感以及深层次内涵。因此,我们为了将这种艺术和传统的纤维艺术相区别,把它称为当代纤维艺术。

(2)当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从当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来看,呈现多元化。当代纤维的表现形式不仅包含传统的壁挂艺术、软纤软雕塑艺术以及当代纤维艺术已经真正从单纯的墙面走向了建筑空间,从平面形态发展转变为空间形态的观念已经被广大人们接受了。当代纤维的艺术作品已经从被广泛的应用到平面和立体之间,且表现形式也逐渐呈现出开放式和多元化的发展特点。纵观世界国内外的纤维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就算是在一些被运用在平面上的纤维艺术作品也想要借助展示的途径去打破传统视觉审美观,当代纤维艺术将本来不起眼的平面作品在空中呈现出弧形的悬挂方式,或者是通过折叠、排列、组合等各种形式进行展览。最终实现了纤维艺术在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当代纤维艺术在空间上突破的基础上并衍生出了“软雕塑”,从而将当代造型和建筑的新活力贯彻起来,与此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的程度启发我国的早期艺术创作。

(3)当代纤维艺术的特点。纤维艺术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到今天已经表现出了一些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事纤维艺术的团队已经具有初步的规模了,特别是在专业艺术院校中;针对当代纤维艺术成立的研究室以及工作室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当代纤维艺术的发展;二是关于纤维艺术的各种理论体系也在逐渐趋于完善,和纤维艺术相关的报道也频频出现,这让人们对于“纤维艺术”这个词语已经不再陌生了。三是,随着纤维艺术的不断发展,关于纤维的各种艺术作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从最近几年我国参加的各种类型关于国际纤维艺术作品展示中我们的不难看出,获得的成绩和肯定就是对该点的最好说明;四是,在当代,关于各种纤维艺术的作品的展览会也不断推出,特别是一些具有较高影响的纤维展览会的举办,为国内、国外的纤维艺术家门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2 当代纤维艺术存在的缺点

当代纤维艺术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虽然说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纤维艺术的臆想,但是跟西方国家相比来说,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而且针对纤维艺术这门独立学科成立时间短、发展缓慢,再加上对于普通的百姓,很多人对纤维艺术都不是很了解,这样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纤维艺术的不断发展。

3 当代纤维艺术的发展

(1)图形、情景绘画到现代抽象。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当代纤维艺术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观念的约束,正在尝试将传统的技术以及现代的观念结合起来从而将纤维材料富含的内在力量表现出来,抽象的描述已经给纤维空间的创作以及空间的形成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纤维艺术特殊的感受能力和个性已经得到更多艺术爱好者的追崇。一些艺术家们也正在尝试通过抽象的形态将纤维艺术展现出来。

(2)平面、立体等自由空间的扩展。早期的纤维艺术,特别是在欧洲时期,纤维艺术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以挂毯或者是壁毯等一些列平面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所以,在欧洲挂毯拥有悠长的历史欧洲挂毯的产生来源于建筑材料适合本身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将这两种风格紧密联系起来的是芬兰人露加·荷林尼,他于20世纪初就指出了可以让纤维艺术存在于空间中,从此,树立起了纤维艺术从平面到立体运用的里程碑。

(3)制作、单一经纬编织到多元表现肌理。纤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突破了传统使用的那些简单的经纬编制方法,在不断发展中以及延伸到了编织、刺绣、印刷、环节、镶嵌、覆盖、缠绕、捆绑或者是将纤维材料进行复杂的排列、粘贴以及悬挂等,当代的纤维艺术不仅沿用了传统的编制方法,还通过增加使用的材料并引用一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扎染,将这些材料进行组装、粘贴、点缀和装饰。因此当代纤维的艺术作品多数已经打破了传统表现手法的限制,将各种艺术手段结合在一起甚至还添加了很多其他的工业进去的艺术生产手段,这充分体现了当代纤维艺术的灵活性,也让当代纤维艺术成为一个展现多种艺术手段的媒介。

(4)从手工走向现代科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使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去创造作品早就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目前有很多的艺术作品通过使用大型的染花和印花机以及电脑艺术技术等去创造出来的。在纤维艺术中,通过一些特殊的处理方式将纺织品变成一些特殊的材料,在这里就离不开将金属材料的处理和传统的纤维艺术相结合,不断扩展纤维艺术的创作空间。学者认为:不断汲取和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在纤维艺术的创作中是很重要的,所以艺术家们的创作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此同时,还应该掌握好利用科学技术的度,在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技术的同时,还应该关注社会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用科技技术解决应该解决问题,而不是将它们作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而付出的一种代价。

(5)材料从单一到多元。纤维艺术发展到现在,在使用材料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纤维艺术家在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时候,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材料使用并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在当代纤维艺术中,传统的天然的天然纤维得到了人们的广泛使用,除此之外,还添加了一些新型的天然纤维材料,这让当代纤维艺术展现出不同的色彩、纹理、质感,更重要的是,当代纤维艺术已经能够完全根据室内和室外的区别进行使用,比传统的纤维作品更耐用、更容易清洁。特别到了最近几年,纤维艺术的创作方式的不断变化也是导致纤维材料逐渐多样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有很多的纤维材料的使用是在现有的作品上进行再次创作,作品的材料不仅多样化,也更具有实用的价值。作品的再创作指的是对现有的事物进行表面覆盖或者是部分保留的方法,比如在制作作品的时候,作品的表面经过其他的材料处理后,然后在这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创作。

4 当代纤维艺术作品的未来展望

当代纤维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正如上面所说的除了传统形式的壁画装饰之外,还包括一些三维、四维以及运用现代声、光、电等技术的表现艺术作品。所以说,我们对当代纤维艺术作品的探讨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以及作品表达的主题采用的都是和传统工艺形式是理所当然的。另外,我们也应该充分考虑纤维艺术作品在未来的展望、发展的方向以及展览以后的保存、配置等相关问题。在当代纤维艺术品市场还不够完善的状况下,我们还是该以绿色设计为前提和实用设计相结合,发挥纤维艺术作品最大的特性,使纤维艺术不脱离大众而成为不实用艺术或空置艺术。除此之外,当代纤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这就需要各个艺术院校的领导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各个艺术家、设计人员的积极参与,就目前来看,纤维艺术作品的市场还有待完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纤维艺术作品的市场开发,拓宽设计面和应用范围,使当代纤维艺术品市场繁荣。

5 总结

综上所述,当代纤维艺术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统一体,而是一个整体,这需要纤维艺术内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摩擦、相互结合,并最终形成了交相辉映的完美局面。在世界各国举行的艺术交流活动对当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洛桑到我国首都北京的纤维艺术双年展等各种艺术交流活动,都给传统纤维艺术以及当代纤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广阔的空间,让当代纤维艺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我国举办的双年展活动上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不仅给世界创造了精美的纤维艺术作品,他们身上还肩负着重大的责任,那就是实现当代纤维艺术的不断传承和飞越。

参考文献:

[1] 张怡庄,蓝素明.纤维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龚建培.纤维艺术的创意与表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凯著.创意与演进:纤维艺术新景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8-30.

[4] 诸葛雨阳,邬烈炎.当代纤维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5] 施慧.公共艺术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6] 王庆珍.壁饰环境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

[7] 秦旭萍,何晶.材料装饰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冯雨

上一篇:经济法现代性探讨论文下一篇:制冷空调节能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