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环境治理论文

2022-04-29

【摘要】提到组织治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公司治理,公司治理被公认为是经典治理。那么,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与公司并存的经济组织,在组织治理上其与公司有哪些异同点?公司治理的经验、模式是否可以借鉴、照搬套用?文章就此作一分析探讨,以进一步廓清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特点,探寻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途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效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环境治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民专业合作社环境治理论文 篇1:

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实现“第二次飞跃”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治理结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扩张很快,但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合作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合作社内部的摩擦效应所抵消,合作社的组织资源未得到充分发挥。文章认为,为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效运作,在治理结构设计上要充分重视不同成员的能力差异与利益关系,区分两类决策类型并赋予不同的投票权,设立独立监事以加强合作社内部的监督与制衡。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独立监事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共有依法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1,16万个(农业部官网数据),这些合作社成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但是在深入调查后不难发现,合作社数量发展虽然很快,但质量差异同样也很大,除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明确的法人治理结构并且运行良好外,相当多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在制度上还存在问题,没有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制衡合理和运作高效的合作社治理结构,致使组织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界定

治理结构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一组联结并规范经济组织中所有者、支配者和控制者等相关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制度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是指反映合作社社员、社员大会、理(董)事会、监事会之间相互制衡关系和利益协调的制度安排。同时治理结构还可以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农民合作社管理系统的“框架”。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机制:激励理(董)事和进农村改革发展实现“第二次飞跃”》阶总经理,减少道德风险的机制;监督、评价理(董)事会和经理人的监督机制;配置和行使剩余控制权的机制。其中,合作社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关于合作社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安排。

按照资源依赖理论,组织的发展依赖于三种主要资源,即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其中,组织资源包括组织所拥有或控制的制度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等。治理结构是组织制度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组织治理结构往往决定组织效率。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组织治理结构更为重要,因为分散的弱小的农民要想在残酷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套使自身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机制,使自己能够以整体的面貌适应生产资料卖方垄断、农产品供给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现代市场条件。

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笔者于2009年走访了江浙地区数十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学界同仁的学术成果得出,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自主性不强,农民合作流于形式,治理结构缺位

一些地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是农民迫切需求的产物,而是政府部门为求政绩单方推动的结果,没有将农民合作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没有将政府推动与农民利益需求有效结合起来,没有建立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合作社治理结构。有的地方出现了“伪合作社”,甚至因为发展指标定得过高,导致有的地方出现了“空壳社”。虽然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制定了章程,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的章程和制度形同虚设,社务不够公开,不按章程办事,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合作社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还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规范的章程。宗旨模糊,使命不清,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民主监督缺位,内部缺乏激励和活力,谈不上责、权、利的有效配置,农民合作流于形式。

(二)家族化倾向存在、家长制作风严重,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不牢固

在我国某些地区和某些行业。出现“家族化合作社”,这样的合作社实质上违背了国际合作社原则中“开放原则”,使合作的利益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小了合作社的正的外部性。家族化合作社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弱点,其合理性表现在决策上效率较高,监督成本较小,社员利益关系紧密,内部运行通畅。但是从本质上说,“家族化合作社”只是家庭经营单位向家族的延伸,而不是向更广的地区和行业延伸,说白了它还只是个大家庭,因此“家族化合作社”只是合作社发展的一个初级阶段,合作带来的规模效应和节约效应还比较有限。同时,家族合作的基础是家族首领的权威,治理结构基本是家长制一言堂,在合作社内部普遍缺乏民主议事制度、监事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等,在重大项目和活动上决策不民主。没有建立在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上,只是建立在家族首领基础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不稳固的,合作社的前途可能仅维系在家族首领个人身上,随时存在着解体的风险,同时合作的正的外部性也不能得到全面的发挥。

(三)合作层次低,缺乏制衡机制,利益分配不公平

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是局限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某一领域的联合,有相当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还仅仅停留在生产环节或技术指导方面的简单合作,并没有真正解决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的根本问题。还有一些合作社只注意维护核心层(领办人)的利益,而忽视外围社员的切身利益。合作社中明显地分为强势的一方和弱势的一方。强势的一方是龙头企业或专业生产大户,弱势的一方是众多的小规模农户。在许多以龙头企业或专业生产大户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强势的一方并没有从维护合作社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出发,去组织开展深层次的互助合作,而是在双方之间建立一种简单的买断合作关系,根本谈不上更高层次的资本合作。在合作社经营决策方面农民参与不够。在分配问题上,一些合作社没有对农民实施二次返利,大部分收益都归入龙头企业和产销大户等手中,农民得到的实惠较少,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合理保障。

(四)协调机制不通畅,决策效率低下,制约了合作社功能的发挥

在一些规模较大、组织机构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存在另一倾向的问题,即因为内部责权利划分不科学,重大事项决策机制不明确,日常管理缺乏核心主体,利益主体之间协调不通畅,致使重大事项久议不决,决策效率低下,合作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合作社内部的摩擦效应所抵消。调查中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者是在乡、村两级干部中产生,这种情况会使一些农民参与合作社运作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农民对人股入

社不太重视,也很少参与管理,对合作社的发展不太关心,合作意识不强烈,难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另外,由于这些官员或准官员的多重身份特征也导致了他们在合作社经营过程中不再追求合作社价值的最大化,而是追求包括政治目标和文化目标在内的多元化目标,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合作社功能的发挥。

三、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推动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介于家庭与公司组织之间的准企业组织,兼具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特点,合作社的社员既是所有者,也是劳动者。劳动合作的特点要求合作社以互利共生为宗旨。以自愿民主为特征;资本合作的特点要求合作社按资本(股权)行使权利。因此,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时可以参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但又不完全模仿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一)在控制机制方面,基于能力与关系的合作社治理结构是提高决策效率的保障

在现阶段,发挥专业生产大户在合作社治理中的突出作用,体现能力与利益关系在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是必要的。专业生产大户和销售大户是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中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一般来说,专业生产大户、销售大户是农村中所谓的能人,他们较一般的社员具有更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新事物接受能力和决策胆识,他们在专业合作社中也往往拥有较多的股份,他们理应在合作社决策机制中占有较大的分量。另外,这些所谓的能人是相对成功者,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作为追随者的一般社员常常对于农村的能人具有先天的服从和效仿倾向。在合作社治理结构中注重能力与关系可以使合作社决策效率提高,使合作社决策容易得到贯彻执行。浙江大学黄祖辉教授在调研了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安排的一些基本事实之后,也曾指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是一种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结构。从实际运行效果看,至少在现阶段,基于能力和利益关系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是现实可行的。

(二)在决策权配置方面,“一人一票”与“一人多票”相结合

据笔者调查,现实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不民主,但决策效率高;要么是很松散,但决策效率很低,这两种倾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最终目的是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共同受益。在专业合作社的日常管理中,可以区分两种类型的决策管理。一种是涉及生产经营过程本身的决策,譬如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销售方式等,我们称之为经营决策;另一种是涉及现实权益的决策,譬如选举理事会、监事会和确定分配方案等,我们称之为权益决策。对于两种类型决策,笔者建议赋予不同的投票权:经营决策可以实行“一人多票制”,权益决策可以按“一人一票”的原则表决。即,在生产经营决策时,可以考虑社员股份、交易额等因素,按股权表决,反映了对能力和利益关系的重视,在现阶段,单个会员表决权不得超过总票数的20%。在权益决策时,可以严格地贯彻一人一票的原则,以体现社员的平等地位。这样分类表决的权力分配机制既可以体现效率,也可以体现公平,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重要创新。

(三)在监督机制方面,实行独立监事制度,保证合作社内部公平

如前所述,与经营者合一的所有者往往都是专业生产大户和龙头企业主等强势主体,这种所有者与经营者重合有一定的合理性,因其可视为某种意义上的专家治理。但是这种状况也会造成合作社内部力量的不平衡,制衡经营者的力量明显薄弱。在缺乏制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合作社运作好坏,完全依赖于领办人的决策水平,一般社员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完全依赖于合作社领办人物的道德自觉。如果这个领办人私德较差,那么一般社员的权益将很难得到保护。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具有较为复杂的家族关系和乡情邻里关系,这些复杂关系势必会在合作社的治理过程中发生重要影响,因此很难要求监事会切实起到监督和保障的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合作社实行独立监事制度,请一到两名专业人士或者受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委派承担独立监事职务。为保证独立监事的独立性,独立监事的报酬应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状况脱勾,或直接由地方财政给付。

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独立监事必须对合作社、股东利益及委托主体负责,密切关注所有合作社成员的利益。独立监事应该允许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重大经营决策,并对其他理事和经理层进行监督,不允许大股东利益凌驾于中小股东利益之上。独立监事应当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切实履行独立监事的义务,维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独立监事除了具有独立监督权之外,不再有其他特权(包括直接处置权)。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监事制度,一方面能够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一些专业性或仅靠农民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掌握剩余控制权的少数所有者进行监督和制衡。独立监事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合作社不至于被内部人控制,以维护大多数所有者的利益。

四、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外部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外部制度供给

在我国目前政治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状况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核心问题就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政府的制度供给问题。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不仅要靠内部制度的创新,也要依靠来自外部的其他制度安排。例如,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税收、信贷和市场准入等配套制度。尽管我国于2007年开始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由于各地实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个法规还不足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譬如在苏南地区广泛存在的“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其法人地位的确认,税收优惠的尺度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的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另外,独立监事制度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发挥作用也需要一定的政府制度供给作保障。从法律、法规的高度确定独立监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明确独立监事与理事会和经理层以及社员大会之间的关系,对于保证这一制度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政府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监事制度提供制度供给的同时,也不能过多地介入其日常运营管理、

(二)加强独立监事的供给管理

独立监事担负着对合作社重大事项的监督保障,对广大社员权益维护的重大责任,因此,在独立监事的选取上应该考虑两个方面。其一是要对合作社相关业务较熟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超前意识;其二是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强烈的责任感。建议各级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独立监事人才库,对独立监事进行动态跟踪和筛选。同时可以考虑设立独立监事协会,在保证独立监事合法权益的同时,通过行业协会制定内部惩戒措施规范独立监事职业执业能力,通过内部加强学习交流,提高独立监事行使职权的业务能力。在目前没有专门独立监事资质评估机构的情况下,可以由协会对独立监事的资质和经营绩效进行定期评估,以增强独立监事的行业自律性。也可以考虑在时机成熟时成立独立监事事务所。在独立监事事务所之间展开竞争,以提高监事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三)加强教育与培训

随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治理结构日趋完善,社会需要更多的掌握现代合作社管理理论的专业人才来经营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合作社经理人将成为一个新的群体。我国各级教育培训机构要承担起对合作社经理人队伍的培育工作,重点是对现有合作社经理人的组织理论培训,提升其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的能力。力争通过较短的时间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传统到现代,从懵懂到自觉的转变。

综上可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设计是一项结构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一定会日趋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会健康发展,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 俊 梁张雅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环境治理论文 篇2: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与公司治理比较

【摘 要】 提到组织治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公司治理,公司治理被公认为是经典治理。那么,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与公司并存的经济组织,在组织治理上其与公司有哪些异同点?公司治理的经验、模式是否可以借鉴、照搬套用?文章就此作一分析探讨,以进一步廓清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特点,探寻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途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效率。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 公司治理; 比较

2007年7月,我国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使得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地位、组织属性、利益分配与内部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澄清。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松散型到紧密型、从服务型到实体型、从基层社到联合社的发展阶段。伴随着这一转变过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凝聚力、活力以及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机制将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提到组织治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公司治理,公司治理被公认为是经典治理。因此,一直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受到公司治理的影响较大,从治理结构设计到治理机制建设都与公司治理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虽然,二者都属于法人组织,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毕竟是不同性质的组织,二者的宗旨、目标均不同,这就决定了两种组织的治理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因此,有必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与公司治理进行详细地比较,以便更好地借鉴公司治理的经验和做法。否则,容易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走上对公司治理模式进行简单模仿移植的路子,其结果可能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差的治理绩效。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组织与公司法人组织比较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均属于法人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和资格,独立享有权利并承担责任。但是,两种组织所属法人类型不同。合作社是一种介于企业法人与社会团体法人之间的中间状态的经济组织,不属于企业法人。这是由合作社的性质决定的,即合作社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却从事经营活动。虽不强调公益性,但由于社员身份与特定区域密切关系,因而其在促进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又体现出其公益性。而公司属于企业法人,公司存在的目的就在于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简而言之就是营利。组织属性不同决定了组织治理的差异。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比较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目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既具必然性又具时代性的制度变迁及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明确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其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本质特征为:1.成员以农民为主体;2.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3.入社自愿、退社自由;4.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5.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可见,合作社是社员联合所有、社员民主控制、社员经济参与并受益的特殊的企业组织,是“一种使用者所有、使用者控制和基于使用进行分配的企业组织”。其兼有企业属性和社会共同体属性,是“人的联合”。合作社与其它经济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社员身份的同一性,即社员既是合作社的所有者(投资者),又是合作社的惠顾者(使用者),投资者与客户的身份同一。合作社的宗旨及合作社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合作社的治理目标是追求成员利益最大化。只有实现成员利益最大,合作社才能生存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公司治理目标

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法人组织,公司的营利性是其与生俱来的本性。公司以“资本联合”为主,由投资者出资组成,投资者出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资本收益的最大化,公司的盈余按照资本进行分配。可见,公司不过是投资者实现投资利益的法律工具,对营利的追求是公司名正言顺、无须掩饰的目的。公司的这一本质特性决定了公司的治理目标是追求投资者的资本收益最大化,即公司利润最大化,而并不以为特殊的对象服务、追求成员利益为目标。

从上述两种组织治理目标看,合作社治理目标更注重“人的感受”,即成员的感受,追求成员利益最大化。成员入社的目的是获取合作社的各种服务,包括采购、销售、技术、信息等服务,通过合作社的服务和合作社的发展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为社员提供服务、追求社员利益最大也是合作社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公司治理目标更注重“资本的感受”,追求资本的效率。资本的收益决定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两种组织治理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治理结构本质上的差异。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是合作社的权力机构,由全体成员组成。具有修改章程,选举和罢免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决定重大财产处置、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其他重大事项,批准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对合并、分立、解散、清算作出决议,决定聘用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资格和任期,听取理事长或者理事会关于成员变动情况的报告,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等权利;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理事长一名,可以设理事会、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对成员大会负责。理事长或者理事会可以按照成员大会的决定聘任经理和财务会计人员,经理按照章程规定和理事长或者理事会授权,负责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和权力配置看出,合作社的治理结构由成员大会、理事长和理事会、监事和监事会、经营管理人员构成,分别担任着不同的职责。

对于公司而言,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股东构成。它代表产权的所有者对所属公司拥有最终的控制权和决策权。股东大会具有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等权利;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它对股东大会负责,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监事会是公司的自我监督机构,它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对董事会和经理担任职务时的行为进行监督;经理是公司决策的执行机构,对董事会负责,在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权的范畴内行使职权,开展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可见,公司的治理结构由权力机构(股东大会)、决策机构(董事会)、监督机构(监事会)和执行机构(经理)构成,相互之间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相互协调。

上述两种组织治理结构比较如图1所示:

从治理结构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框架与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十分相似,而且对应各层次的职责权利内容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设计借鉴了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尽管两种组织治理结构非常相似,但在权利产生的根源、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差别。

(一)合作社治理结构的权力来源及性质

合作社的最高权利来源于全体社员,社员基本上具有均等的权利。我国的合作社法关于社员的表决权制度安排借鉴了国外的先进做法,在“一人一票”的基础上,为了解决合作社的资金约束和鼓励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的交易,给予了资本或贡献较大的社员以附加表决权。同时,为了防止附加表决权的设置损害农民社员的民主决策权,法律又对附加表决权的票数作了限制。具体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决权。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但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本社成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百分之二十,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也可以限制附加表决权行使的范围。这样基本保证了全体社员在合作社重大事项上的权利,体现民主管理和社员利益。但这种权利性质也容易导致效率的低下,出现“大家都说了算,又都说了不算”的情况。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权力来源及性质

公司的最高权利来源于全体股东,即所有者权益资本(自有资本)的提供者。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其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即“一股一票”,按股投票。可见,权利的大小与所有者所提供资本的金额相适配,在股东之间并不是均等的。股东提供资本多,拥有的股份就多,表决权相应就大;提供资本少,拥有的股份就少,表决权相应小。同时,各层级之间基本上属于资本雇佣关系。因此,虽然说公司的最高权利来源于全体股东,实际上是来源于拥有、掌握公司较多股份的少数大股东。这种权利性质具有高效率、反应迅速等优点,但也带来“少数人控制”等问题。

上述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适用于不同的组织治理中,带来的治理效果也不同。可见,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虽然十分相似,但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对策

通过上述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与公司治理的比较,我们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与公司治理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就要求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实践中,既要借鉴公司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同时又要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特点,探索出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特色的独特的治理之路。

(一)借鉴公司治理的先进经验

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公司治理是公司契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契约体系比较成熟,公司治理已有了丰富的经验,治理模式比较成熟,形成了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制衡关系、董事会与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制衡关系、监事会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制衡关系,即形成了各层级权利部门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牵制、相互激励的高效的治理结构模式。这种相互制衡、高效的公司法人治理模式值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借鉴和学习。合作社应完善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关,合理配置各自的权利,根据合作社经营规模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设立经理制度,努力形成明晰的契约关系,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牵制、相互激励的治理结构。

(二)完善社员大会制度,形成以社员大会为治理结构中心的治理模式

社员大会是合作社全体社员行使权利、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完善社员大会制度,就是要强化社员大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地位,强化合作社的民主管理,保护社员的合法权益。避免合作社被少数人控制,损害社员利益和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三)构建“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相协调的运行机制

根据我国合作社法规定及国外合作社发展的历史经验,民主管理是合作社不可或缺的,是合作社长远、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须的,也是合作社充满生机活力的源泉。因此,合作社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同时,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级阶段,社员对合作社的理解参差不齐,农民的小农意识依然根深蒂固,加之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如果事事都采用民主的办法来解决,会产生太多的内耗和浪费,导致效率的低下,也不一定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因此,在民主管理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能人”治社的作用,给予并肯定“能人”适当的权利、地位和激励,促进集体行动的实现,提高合作社的治理效率。即正确处理好“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的关系,二者不能偏废。

(四)构建理事、监事、经理的业绩评估和激励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业绩评估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合作社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带动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总之,健全、完善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是组织存在和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和制度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充分认识到合作社治理的重要性,逐步规范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机制,实现合作社的持续、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彦丽,孟彩英.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兼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8(5).

[2] 赵意奋.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J].理论导刊,2008(7).

[3] 黄祖辉,徐旭初.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社治理[J].浙江社会科学,2006(1).

[4] 郝小宝,陈合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J].调研世界,2007(5).

[5] 邵科,徐旭初.成员异质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影响——基于浙江省88家合作社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6] 熊吉陵,郑玉刚.少数人控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代理成本分析[J].农业经济,2008(11).

[7] 孙亚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9).

作者:王福英 周静

农民专业合作社环境治理论文 篇3:

合作社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摘 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社会正面临着“解构-重组”过程。在传统乡村治理存在较大问题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农民自发形成的新型组织应运而生。研究表明,合作社在鄉村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盘活农村要素,发展农业现代化;增强参与动力,重建村庄治理权威;克服个体局限,推动村庄公共事业等方面。然而,合作社参与村庄治理中仍面临主体能力不足、传统势力阻扰、非正式身份局限以及制度保障的不完善等困境。为此,可以从明确合作社功能与定位、增强合作社主体能力、构建合作社与农户间信任机制等方面加强合作社治理能力,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农民合作组织;合作社;村庄治理;社村关系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农村经济改革的快速推进,尤其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法》颁布与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下简称合作社)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截止2014年6月底,全国共有合作社116.89万户,较2006年涨幅高达6倍,合作社已然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目前学界对合作社功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市场行为方面,认为合作社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效应,降低经营成本以及减少农民与市场等主体对接的交易成本,而对其社会行为尤其是在村庄治理中作用的关注还存在明显不足。事实上,在农业现代化推进的实践中,农村社会正面临着快速的“解构-重组”,由此产生普遍的秩序失范行为〔1〕。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特殊背景。因此,分析合作社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并探究其面临的困境,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的理解合作社在社会层面的作用,使合作社更好发挥应有功能。

二、传统村庄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和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体制改革极大推动了农村发展。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改革红利逐渐消退,改革中产生的农民个体化经营、空壳化经济等副作用相继凸显,制约农村发展。对于传统乡村治理模式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经济发展问题

传统乡村治理下的农村经济普遍有陷入空壳化的趋势,集体经济日益凋敝。一方面,在城镇化进城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由于种植土地比较效益下降,农民种田意愿减弱,大量农民选择进城务工致使农村土地出现大面积抛荒现象。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逐渐嵌入农村生产中,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强。但是在农业市场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的货币压力随之提高,面临的市场风险也日趋增加。在上述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乡村自人民公社解体以来形成的村庄负债越积越多。虽然农业生产获得了十几年增长,但是为了增长而将除土地外的大部分集体财产变卖的代价未免过高,直接后果便是使村庄集体经济陷入空壳化。现有村庄治理无法解决这一债务难题,导致村庄债务高筑,经济发展停滞。

(二)民主政治问题

首先,现有村庄治理中干群矛盾不断。村委权力垄断与乡镇政府有很大关系。虽然原则上村干部是由村民选举产生,但是由于现阶段乡镇基层政府需要借助村干部完成上级指派任务,因此他们需要找寻一个“听话”的村委班子。镇政府成为村两委垄断权力的保护者与支持者,实现了其权力在乡村地域的扩张。掌握垄断权力的村干部,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难免对农民造成一定侵害,使乡村治理陷入混乱状态。其次,村庄治理中农民多持一种冷漠态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农民认为自己即使行使权利也不能获得直接效益。而部分民主意识觉醒的村民,由于缺乏利益表达的平台与动力,同样没有参与公共事务的兴趣。最后,村庄精英缺失。村庄精英人数本就很少,而且即使有也很难发挥才能。对于基层政府而言,乡村精英一旦加入村庄治理中,他们在乡村原有体制下的一些特权可能就会消失。受到各方排挤的乡村精英往往只能选择外流他地。

(三)公共事业问题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量修建于人民公社时期的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农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兴建适应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迫在眉睫。然而在实际建设中,由于基层政府缺位、乡村集体空壳化以及农民个体原子化,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举步维艰,严重滞后于农村、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于早些年建成的基础设施,由于村两委缺乏足够的动力对其进行定期管理维护,大量设施无人管理与维修,造成这些设施大量毁损或流失。公共基础设施的稀缺导致农民在争夺这些设施使用中,或多或少发生一些利益冲突,给村庄治理带来困难。

三、合作社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

合作社是农民在市场经济下自我寻求发展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精神打破了传统的村庄治理环境,势必对传统体制内村庄治理结构产生影响〔2〕。关于合作社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笔者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盘活农村要素,发展农业现代化

推动农工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自2004年起,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机会。但是农户原子化的分散经营模式仍然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实现。合作社通过盘活农村要素,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首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营。传统农业经营中土地使用过于分散,无法实现资金、技术、知识等现代要素同土地、劳动等传统要素的结合,资源配置未达到最优。合作社将原本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有效整合和配置资源,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其次,降低农业经营风险。传统农业为小农模式,经常面临来自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来自市场的经营风险。分散的小农在面对这样的双重风险时,往往首当其冲。而合作社的优势就在于能够通过弱者的联合,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增强农民博弈地位,实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效抵御。

(二)增强参与动力,重建村庄治理权威

合作社是农民自发成立的合作组织,目的是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合作社的实际运作中,生产经营、利润分配、社员的准入与退出都由社员民主决策,逐渐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参与村庄治理的新型农民。在农业税费废除与生产经营个体化的背景下,农民对乡村事务普遍持冷漠态度。合作社的建立,弥补了这种利益上的断裂,使农民认识到村庄事务是否得到恰当治理关系着自身利益能否实现。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农民开始积极主动参与到村庄事务治理中。再加上合作社能够将农民聚合在一起,通过整合力量提升农民博弈势力,有效保障村民的民主参与权利。除此之外,合作社还通过提供治理资源,对村庄权威进行重塑。一方面,通过合作社的发展,村庄经济实力壮大,为村庄治理提供丰富的经济资源,解决之前因税费改革造成的乡村财政入不敷出问题。另一方面,培育乡村治理精英,极大促进村庄民主政治发展与村庄权威重塑。

(三)克服个体局限,推动村庄公共事业

税费改革前,乡村治理的主要任务在收取税费和计划生育上;随着税费改革,乡村治理出现权力真空,公共事業供给严重不足。亚里士多德说过,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放在乡村背景下来看就是指分散化农民只关心自己的生产,很少关注公共事业。合作社则通过构建农民联合的平台,使村庄事务与个人事务边界模糊化并紧紧结合在一起〔3〕,促使农民参与到公共事业的提供与维护中来,极大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

四、合作社参与村庄治理的现实约束

现阶段,合作社参与村庄治理还存在很多限制条件,这些约束的存在影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能力不足

现阶段合作社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内生力量相对薄弱。有调查研究表明,不少合作社处在经营亏损或瘫痪状态,甚至还存在村干部为应付上级下达的指标要求或套取国家政策补贴建立的“空壳合作社”〔4〕。主体能力不足还体现在部分合作社缺乏经济实体,这部分缺乏经济实体的合作社在农村生产中只扮演着农业资源“中转站”或“中介”角色。合作社主体能力不足导致其在组织群众参与村庄治理中处在博弈的弱势地位。

(二)村庄传统势力阻挠

在村庄治理的过程中,传统势力作为长期以来享有村庄事务垄断权与决定权的一方,虽然近年来权威不断下降但是对于村庄的资源分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兴的利益主体,在参与村庄治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同传统治理主体,即村两委发生资源分配及村庄事务决策上的冲突与博弈。当双方没有直接利益冲突时,传统治理主体倾向于保持中立态度,但是一旦合作社发展威胁到其利益获取时,会干预合作社运作。而由于前面分析的合作社主体能力不足,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当合作社遭受到这些阻碍时,其发展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三)非正式身份的局限

合作社作为区别于传统体制内正式权威的新型治理主体,由于其非正式身份,在村庄治理中有一定局限性。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面临农民不信任,对于部分农民而言,他们认为参加合作社并不能实现增收,反而有可能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丧失自己在村庄治理中的主动权。非正式身份的局限导致合作社面临群众基础不高,走向解体的危险〔5〕。

(四)缺乏制度保证

村民自治制度是村庄治理的制度基础,取消农业税费后中国农村普遍陷入一种治理困境,即自身治理资源缺乏〔6〕。应时而生的合作社作为参与村庄治理的补充,和村庄体制内组织资源之间只是一种互补而非取代的关系。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起到作用的前提是有规范的制度作保障。然而,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方面的制度设计仍是空白。这就导致合作社地位尚不明确,缺乏参与村庄治理的合法性,治理效果也大打折扣。

五、结论与展望

合作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中,合作社也面临一些困境。因此,要实现合作社参与村庄治理的良性发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明确合作社功能与定位,给予农民自我管理与经营的权利,减少基层政府对合作社内部事务的干预。明确合作社只是村庄传统治理主体的互补而非替代。其次,增强合作社主体能力,为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建立更多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最后,构建合作社与农户间信任机制,保持两者之间的互动与联系,提高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热情与积极性。

〔参 考 文 献〕

〔1〕 贺雪峰, 仝志辉. 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3): 124-134.

〔2〕 贾大猛, 张正河. 合作社影响下的村庄治理〔J〕. 公共管理学报, 2006, 3,(03): 86-94.

〔3〕〔5〕 杨磊, 刘建平. 农民合作组织视角下的村庄治理〔J〕. 农村经济, 2011, (06): 15-18.

〔4〕 黄增付. 农民合作社村庄整合的实践与反思——基于闽赣浙湘豫土地股份合作社案例的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07): 9.

〔6〕 万江红, 管珊.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村社实践与启示——对 M 村粮食专业合作社的考察〔J〕. 学习与实践, 2014, (04): 12.

〔责任编辑:史焕翔〕

作者:王晓璇

上一篇:剖析企业货币资金管理思路论文下一篇:国内机电一体化现状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