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质量策略论文

2022-04-20

语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主宰,容不得学生的任何自由和创新。学生在阅读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深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不懈的探索,寻求阅读教学的新境界。在我近年的实践中,我感触颇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阅读质量策略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语文阅读质量策略论文 篇1:

立足文本,有效拓展小学语文阅读质量的策略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文本,有效拓展小学语文阅读质量的策略。首先要充分对课本内容进行有效挖掘利用,保障学生对于课本文章有透彻理解,借助这些优质范本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了这个基础后再尝试教学拓宽与延伸,训练学生的多样化能力素养,让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有更大程度的构建。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立足文本 拓展 小学 语文 阅读质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中,教师不仅要充分立足文本,实施阅读教学的深化,也要能够适当地结合课本题材进行灵活的阅读拓宽与延伸。这会让课本内容的解读和分析更好地实施,学生对于原有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入,同时,这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和认知能力,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锻炼与提升。教师首先要充分对课本内容进行有效挖掘利用,保障学生对于课本文章有透彻理解,借助这些优质范本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了这个基础后,再来尝试教学拓宽与延伸,训练学生的多样化能力素养,让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有更大程度的构建。

一、结合文本灵活引入拓展资源

立足文本实施阅读教学,想要让文本的剖析更加深入,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和阅读文本有紧密关联的拓宽素材。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很多选篇都具备非常明显的趣味性,不仅如此,有些内容甚至是学生非常熟悉与了解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或者寓言题材等。在面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课堂维度有所拓宽,合理的立足于文本进行教学引入。这一方面能够让原有的文章变得更加丰富,给学生领会与感知阅读文本提供良好依托,另一方面,这也可以为学生解读和分析文本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和视野,这会帮助学生更深入的进行文本解读。教师在试图引入拓展教学资源时,要灵活的安排与构建课堂。要在保障学生对于课本知识有了充分理解的背景下,再引入这些拓宽内容。同时,学生在阅读或者观看拓展素材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反应,需要的时候给予大家一些引导启示,让拓宽内容对于课本题材教学的辅助效果充分展现出来。

在讲《哪吒闹海》这一篇课文时,学生基本对于这个小故事都非常熟悉,要么就是看过相应的影视作品,要么就是已经听过这个故事,因此,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的门槛很大程度被降低。基于学生已有基础,教师可以灵活的进行教学资源的拓展,可以向学生推荐《封神演义》的简易读物,在班内开展一次课外阅读交流会,请学生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人物或者故事片段,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向大家介绍自己通过阅读所得到的感悟,这种读书交流活动,可以增强班级读书氛围,同时,也是对于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拓宽与延伸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在功用与价值,也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

二、培养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在拓展阅读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很有必要,这样学生才能够更深入的钻研文本,对于文章有更多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教师要积极尝试教学模式和课堂组织方式的转变,多让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可以在学完一篇文章后,有意识的组织大家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是对于故事的理解、对于人物的解读,也可以是学完这篇文章后带给自己了哪些启示。给学生提供这种平等交互的平台和表达的空间,首先是对于学生思维的有效激发,会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去充分理解阅读文章。有了这个基础后,学生文本的理解能力才会更丰富,自主阅读的素养也会一点点提升。

比如,学习完《师恩难忘》这篇文章后,在课文讲解的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道思考题,问学生对课文原文中一句话的理解。这时也可以稍微往深一层次进行探讨,为何作者在听了国文老师讲了若干小故事后会对文学产生兴趣,再询问学生是否有在阅读时产生了新的想法,比如说在阅读了一篇寓言故事后,有没有想过要进行仿写,或者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表达一个道理。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基于阅读教学的延展,也是透过文本的解读对于学生思维展开的训练。以这样的方式提问以及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思考,这会引导大家以更深入的角度剖析原文。同时,也能够有效锻炼到学生的思维层面,让学生结合这篇文章的阅读有更多收获体验。

三、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指导

在不断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多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析文本,领会文章主旨与内涵。阅读教学指导可以以多种形式展开,除了针对课本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积累状况,鼓励大家广泛接触课外读物,并且针对课外阅读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辅助。这会让学生的阅读范畴更宽,学生会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质范本,能够更充分的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以及从阅读中带给人的收获与领悟。这才是我们更为提倡的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这种课内课外结合的教学指导过程才能更充分的推进学生綜合学科素养的构建。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一样的阅读偏好,这些教师在给予学生阅读指导时都应当相应考虑到。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偏爱寓言、童话等充满趣味性的文章,这时教师可以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告诉他们这些文章中蕴含的道理。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应该适当让他们阅读富有哲理的小短文或者是充满意境的散文,由浅到深,逐渐让他们理解文字中暗含的情感。结合学生的知识积累状况和认知水平,给予学生他们需要的引导和辅助,这才是更加合理的阅读教学指导策略。随着阅读过程的不断积累,以及学生接触了解读物的慢慢增多,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会一点点建立,会更深入地感受到阅读带给人的丰富收获。

【参考文献】

【1】樊永军.浅议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

【2】毕文.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5(09)

【3】谢诚.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探究【J】.新课程(上),2015(09)

【4】宁静.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J】.新课程(上),2015(09)

【5】李冬梅.小班化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学子(理论版),2015(20)

【6】温赟娟.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J】.知识窗(教师版),2015(09)

作者:仇云

语文阅读质量策略论文 篇2:

提高语文教学中阅读质量的策略

语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主宰,容不得学生的任何自由和创新。学生在阅读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深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不懈的探索,寻求阅读教学的新境界。在我近年的实践中,我感触颇多。

一、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自然,学生从接受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强弱、有无,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1.适当的煽情

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例如,教学《凡卡》一文时,我带着低沉的语气说:“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凡卡和我们的年龄差不多,他的生活与我们有什么不同?赶快找找,当然找得越多越好。”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孩子们通过阅读对比,发现凡卡的生活十分悲惨。我再充满激情地说:“让我们去听听他的声音,去听听他的呼唤!”这时学生就十分激动地读凡卡让他爷爷来接他的话,一切思想感情尽在读中体现出来。

2.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1)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部分,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

(2)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二、张扬个性“差异”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应。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另外,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烈火烧身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

三、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二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點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

21世纪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在阅读教学中努力提高阅读质量的尝试仅是开始,阅读教学能否焕发更大的生命力,还须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找到更多的方法。

作者:阿路

语文阅读质量策略论文 篇3: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文章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先简述概括了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影响作用,又结合实际课堂找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解决,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语文阅读教学

一、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阅读的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互结合,为学生开创一个蕴含丰富知识的阅读氛围,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订独特的阅读指导方案,帮助学生创新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让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堂产生向往。

二、 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阅读的基础,学生只有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后,才会更深刻主动地学习语文阅读。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低,他们通常会被各种事物引出好奇心理,从而产生兴趣。小学教师要及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将这份好奇结合到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在课堂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多角度多方向的教学方法,让语文阅读的教学更吸引学生,让语文阅读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创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从吸引学生方面就会展现出比较大的优势,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热情。

以部编版五年级教材中的《四季之美》为例:在这节语文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先将该篇阅读中出现的生僻字、多音字、教学重点以及阅读拓展知识等相关的阅读素材整理归纳,并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教案,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将语文阅读中的相关知识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观看教室内的设备投屏,采用直观的方式开始学习语文阅读,通过多媒体设备中的图片和视频画面构建阅读知识框架,让学生对《四季之美》这节语文阅读课中所要了解的阅读知识点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中的课外拓展功能进行有效体验,对与当堂课内容相似的课外阅读知识展开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

(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利用多媒体平台等相关的信息技术方式进行系统性的学习阅读后,学生会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听到的和观看的内容与自己的想象力充分结合,对当堂课所学的阅读内容展开想象,在想象力与实际阅读内容相互融合碰撞的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引导,在学生相互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以部编版五年级教材中的《牛郎织女》一课为例:在这节语文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上课,在上课前一天先将学生划分为4人一组,以一组为讨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在黑板上提前布置相关的讨论內容:1. 生活中都听过哪些神话故事?2. 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述所找到的神话故事。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利用家长的手机或电脑相关的设备查找一些民间神话故事的相关资料,资料的内容可以是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学生将阅读资料进行整理打印或用相关设备存储下来用于第二天课堂中的小组讨论时使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组进行交流合作后,整理一份相对完整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内容就是小组同学查找的相关资料的精简整合,让小组中的每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进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查找、小组内相互交流学习后,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求异、相互合作的精神,在增强阅读合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待语文阅读的兴趣爱好以及探究能力,还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储备量。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学生的角度

1. 语文阅读教学目的比较模糊

部分教师认为语文阅读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实际课堂中无法展开传统教学,所以并不限制学生的阅读方向,学生在学习阅读时就会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任意进行阅读,所阅读的篇章也大多是相同类型的,不仅产生不了阅读的效果,还浪费了时间,导致这种类型的语文阅读就变成了一种无计划、无目的的语文阅读学习活动,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 学生的阅读习惯较差

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好有坏,网络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文阅读资料的过程中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形式将学生所积累的语文阅读知识浅层化、碎片化,降低学生自身的阅读思考能力,过分依靠网络提供的语文阅读资源。除此之外,网络中的语文阅读资源参差不齐、筛选甄别的难度较大,如果仅靠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很难从众多的语文阅读资料中找到高质量的阅读文章。优秀的语文阅读篇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可以说是语文课堂中的半壁江山,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养成高质量的阅读习惯。

(二)基于教师的角度

1. 教师的阅读指导过于死板

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语文阅读指导的重视程度较高,过分强调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内容以及对文章的总结和概括,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机械地学习阅读内容,使语文阅读变得单调且枯燥乏味,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对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个性化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 教师对信息技术熟练度不高

部分教师能充分意识到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程度,却很少有教师将其与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部分老师对多媒体技术不够了解,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将阅读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将大量精力放到了课件的制作上面,忽略了多媒体教学对课堂教学的优化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阅读感到更加枯燥,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语文阅读环境优势

1. 增强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主要载体进行阅读内容讲解,向学生展现语文阅读的相关素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在学习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对展示的阅读文章加以讲解,对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以及重点字词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展开想象,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及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语文阅读视频活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以及《七子之歌》(节选)等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阅读文章,再推薦《小兵张嘎》《林则徐》《狼牙山五壮士》等相关的爱国题材的电影或短视频片段,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进行播放,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视频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引起深思,展开有关爱国主义精神的联想,教师在学生观看视频前后对视频阅读内容进行讲解、总结,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增强阅读能力。

2.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方法指导的重视程度,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小学阶段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学生略读、精读以及默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浏览阅读资源的过程中能够有基本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用较短的时间找到并整理所需的阅读资料,提高自身的阅读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以“四季”为主题的相关语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相关的网络信息技术设备对有关四季的阅读文章进行搜集,并查找出与文章有关的写作背景资料,将搜集到的阅读资料进行整合。学生通过查找、观看阅读文章和资料,找出阅读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并将片段进行编写、整理成笔记。在整体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所搜集的阅读方法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资料筛选能力以及阅读思考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阅读

1. 明确小学语文阅读目的

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树立明确的阅读方向和阅读目的。学生在建立明确的阅读目的后,在网络信息技术中的众多阅读文章资料中查找出自己想要的阅读资料。学生在建立阅读目的的同时先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以“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为主题的活动交流班会。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向学生讲解和展示“语文阅读是为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阅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文阅读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头脑”等相关的观点理论。可以让学生小组根据教师讲解的观点结合活动主题展开交流探讨。经过课堂上的活动讨论,让学生明白语文阅读的道理:语文阅读不是看你阅读文章数量的多少,而是看你从阅读的文章中是否拥有收获、是否获得感悟。教师要树立学生正确的阅读观念,明确学生的阅读目的,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浅俗化、盲目化,提高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过程中的阅读质量。

2. 规范小学语文阅读行为

由于当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较为发达,大量的信息资料传播较快,学生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容易迷失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难以根据阅读方向深入阅读思考。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语文阅读内容加以规范。

例如:教师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向学生推送阅读文章时,不管是电子书还是纸质图书,教师都要对阅读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将包含有害信息、虚假信息以及垃圾信息的阅读内容进行剔除。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自身的控制能力不强,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把控,控制学生的语文阅读时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是学生的家庭教师,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效率,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的监督和管控提高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个人微信以及班级群聊等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家长要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在家的语文阅读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针对该学生设计专属的语文阅读指导教案,对语文阅读的重点、难点进行调整规划,并将教案以及规划内容与学生家长进行共享,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正处于信息发展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地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寻找有利于学生拓展阅读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朱延蓓.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策略探究[J].好家长,2020(34):59-60.

[2]方大军.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3):58-60.

[3]高鸿宾.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翻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116-117.

[4]罗丽牡.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3):52-53.

作者简介:欧阳红莲,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石码中心小学。

作者:欧阳红莲

上一篇:中国化语文教育论文下一篇:音乐会教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