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关联理论运用论文

2022-04-19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关联性阅读的理论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逐步掌握关联性阅读的具体方法。这样不仅能逐渐打破学生机械、刻板、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拓展学生思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关联理论运用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阅读关联理论运用论文 篇1:

运用关联理论构建英语阅读教学新模式

摘 要:本文简析了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并结合对阅读理解认知过程的分析,解释了关联理论对英语阅读理解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关联理论 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认知过程

引言

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遇到下列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借助已有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理解材料的明示信息,但对于暗含话语信息的理解往往感到很难,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解决此类问题,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已成为阅读理解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一种有关语言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它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交际,揭示了信息接受者理解和推断信息发出者真实意图的心理认知过程,并从揭示语言理解的规律和原则来达到对语言应用规律和原则的认识。阅读虽然不是直接的语言交际活动,但它是信息接受者(即读者)和信息发出者(即作者)之间进行的书面交际活动,同时阅读理解过程是经过从语言表层信息推知产生信息者深层意图的认知心理过程。因此,可以用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来指导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关联理论

1986年Sperber和Wilson合作出版了题为《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两位作者提出了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要传递的是说话人的意图,其意图涉及两种:一种是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只提供交际内容的意图,听话人从中可以获得语境假设;另一种是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它让听话人明白说话人有一个传递信息的意图,而交际对听话人而言,是一种推理,即从说话人话语行为中推导出其意图。所以关联理论认为明示和推理是人类交际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交际双方之所以能配合默契,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型,即“关联”。要认知,就要寻找关联,要找关联,就要思辨、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一些语境假设,思辨、推理的过程就是在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按照关联原则(Principle of Relevance),寻找一种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对最佳关联的搜寻不仅能引导听话人找到交际者所意图的语境,而且还引导他推理出交际者所意图的解释和语境效果(即交际者意图传达的真正含义)。最佳的关联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人们通过运用思辨、推理过程,再结合语境假设,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加以整理,寻求语境和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解释,进而准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二、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的解释力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阅读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尽可能进行关联性程度最大的逻辑推理从而理解作者意图的语用推理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在篇章中获取作者表现在文字上明说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凭借认知语境中的三种信息即逻辑信息、百科知识和词汇信息做出语境假设,并选取最佳关联,从而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说人们在理解话语时需要在新出现的信息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求关联。

(一)阅读理解是从明示信息推导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过程。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信息发出者要传达意图,而信息接受者要理解意图,包括从字面能理解的信息意图和需要推理得到的交际意图。从关联理论来看,阅读理解也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阅读理解是读者从明示信息来推导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过程(何自然、陈新仁,2004)。在阅读理解活动中,信息接受者(即阅读者)不仅要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理解作者的信息意图,还要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不仅要接受明示信息,对信息进行解码,还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推理、思辨,找出最佳关联性,求得语境效果,进而推导出作者的交际意图。

(二)确定最佳关联是阅读理解的必经过程。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又以关联性为指导(何自然、陈新仁,2004)。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信息接受者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他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都理解话语的全部意义,而只用单一的、普遍的标准去解释,该标准就是关联性(韦汉,王志军,2001),试图达到的效果就是最佳关联。既然阅读理解是对作者话语进行推理的过程,那么它也是一个寻找关联、确定关联的过程,在阅读过程当中读者根据阅读材料,结合语境假设去寻找关联。关联选取得恰当,就会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语境效果越好,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也就越好。所以说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因为有了最佳关联,就取得了最好的语境效果,有了好的语境效果就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理解原作者的意图。从这点意义上说寻找最佳关联是把握一篇材料的关键。

三、用关联理论指导阅读理解教学

如前文所述,阅读理解是读者根据认知原则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材料进行的一个积极思辨和推理的过程。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有极强的解释力,在教学中应借助关联理论,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运用关联理论推测词义,排除歧义现象。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说话者就是作者,听话者就是读者。关联原则试图在话语的语义结构和语境之间建立起联系,寻找其最佳关联点,以此确定话语可能意在传递的信息内容。阅读中碰到新词或语义模糊现象时不必惊慌失措。因为,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力争取得最佳关联的作者会预先对其心目中的读者的认知能力和语境资源做出推测和判断,会对该词和语义进行合理的编码,给读者提供了最大关联的明示刺激,给这些生词、短语提供语境,如通过下定义、重述、对比等方式,让读者很容易地根据这些线索,在其知识范围内能合理解码,猜测出词义。在阅读教学中,这一理论内容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应对阅读中所遇到的生词,并有助于排除歧义现象。如:When modern methods fail to work,doctors will often turn to acupuncture——an old Chinese cure.

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acupuncture是较为陌生的词汇,但是其后面的解释an old Chinese cure给读者提供了最大关联,根据关联原则,新出现的信息表现为对旧信息的增添或加强,因此读者不难推断出acupuncture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办法。

(二)运用关联理论理解反语、隐喻等修辞格。

反语,是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和讽刺性。关联理论认为, 反语往往涉及修辞格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之间的矛盾,反语的理解需要交际双方的互动。在阅读理解中,听者要积极地进行语用推理,了解其言外之意,从而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如:Bill is a fine friend.

a) Bill is a fine friend,indeed. (比尔确实是个好朋友。)

b) Bill is not a fine friend at all. (比尔根本不是个好朋友。)

在理解的过程中,a)与b)孰取孰舍,则要看其中哪种解释能被证明与关联原则相符。假设读者此时最易获取的语境为:c)Bill has just turned down the speaker’s request for help in his financial difficulties. (比尔拒绝了言者要求困难资助的要求。)则b)比a)具有更大的关联性,因而能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张亚非,1992:12)。换言之,只有b)才符合关联原则。

隐喻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是将事物间的相似性提炼出来并加以类比,把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概念投射映现于抽象的范畴概念而形成隐喻性表征。关联理论认为正确认知的基础是寻求关联,由于隐喻在表达上具有间接性特征,那么在理解隐喻时,就需要读者注意这些间接相关的特征,借助于具体语境构建前提,推理结论,从而正确理解隐喻。

如:Sally is block of ice.

要理解这句话的比喻意义,必须进行思维推理。首先言者发现Sally对人冷淡,拒人千里之外,同时在人们的知识结构中,“冰”是最熟悉的冷物,于是言者将它“移植”过来形容Sally的冷淡,产生了隐喻。从言者角度看,他所表达的意思是Sally is cold and unfriendly.而不是Sally is block of ice,so she melts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above zero.那么这个隐喻就是最佳的关联表达。找出最佳关联,也就获得了比喻句所要表达的最好的语境效果。

(三)运用关联理论填补语句之间的信息空缺,完整理解语篇。

理解语篇是一个复杂的语用推理过程,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由于语篇产生者受到语篇的简洁性的制约和写作意图的支配,往往出现“信息空缺”。读者此时必须激活记忆中的相关图式,做出适当的语境假设,从而通过关联填补信息的空缺,推导出话语的真正含意。

如:Peter:Do you like coffee?

Mary:Coffee would make me awake.

仅仅从句面是不能解释答话的关联性的,因为他们的对话中省略了很多信息,出现了信息“空缺”现象,只有补充信息,如Mary要熬夜,才能得出会话的含意,即因为喝咖啡可以保持清醒,所以Mary愿意喝咖啡。

四、结束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运用关联理论进行推理,寻找出语言材料中相关信息之间的最佳关联,进而提高他们的语用识别能力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 Blackwell,1995.

[2]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韦汉, 王志军.关联理论与控制性阅读模式[J].外语界,2001,(4).

[4]刘武松.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关联理论的运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5]唐燕玲.关联与英语教学.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1):31 - 32.

[6]张亚非.关联理论述评 外语教学与研究[J].1992,(3):9-16.

[7]周书梅.关联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聊城大学学报,2007,(3).

作者:张 丽

阅读关联理论运用论文 篇2:

运用关联性阅读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关联性阅读的理论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逐步掌握关联性阅读的具体方法。这样不仅能逐渐打破学生机械、刻板、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拓展学生思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关联性阅读;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阅读教学效率不高,导致学生阅读能力总体比较低。因此,从2017年9月开始,我校教师自筹经费成立了“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方法、途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在借鉴已有的教学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以我校阅读教学实践为基础,尝试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实验各种新颖的阅读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欣赏水平和自由阅读能力。本文阐述的是运用关联性阅读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关联性阅读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关联”一词是这样解释的:“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丹·斯珀波和迪埃珏·威尔逊在《关联:交际与认知》中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和交际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对语言交际做出阐释,把认知和交际统一起来[1]。“关联视角”是指从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的角度观察问题。因此,关联性阅读就是指从文本之间知识联系的角度进行阅读的教学方法,是指让学生学会利用关联视角的方法进行阅读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的关联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关联性阅读的对象可以是连续性文章,也可以是非连续性的文本,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渗透和实践,慢慢地培养学生关联性阅读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关联性阅读理论,采用比较式阅读、扩展阅读和群文阅读等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打破学生单一的、机械的、刻板的线性思维,使学生获得创新的、灵活的、多样的非线性思维。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的方法,而且能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联性阅读可以分为文内关联性阅读和文外关联性阅读两种。文内关联是指前后文的关联、开头和结尾的关联、情感变化的关联、主次之间的关联、写作手法及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关联;文外关联指的是文章与生活实际的关联,文章与自身经历的关联,文章节选与原著之间的关联,相同题材文章之间的关联,作者、内容、表现手法的关联等等。

二、运用关联性阅读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文内关联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文内关联性阅读是指对比文章的前后文、开头和结尾、情感的变化、主次之间、写作手法及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金色的鱼钩》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课文,文章讲述的是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 一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由于文章的历史背景比较久远,学生不能理解老班长的行为,对老班长的品质也感受不深。因此,笔者采用了关联性阅读的教学方法,罗列出老班长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细节描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感悟老班长的品质(如表1)。

通过对老班长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的关联性阅读,不仅培养了学生非线性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理解了老班长牢记党的嘱托,爱护战友,忠于革命,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2.文外关联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文外关联性阅读是指把文章与生活实际、与自身经历、与原著、与相同题材文章进行关联,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文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水平和阅读能力的目的。

(1)关联同一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把同一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进行关联性阅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作品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而且可以对文章中的语言进行反复比较、反复品评,加深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感悟。

例如,在学习著名作家老舍的《猫》一课时,笔者把《猫》与老舍的另一篇文章《母鸡》进行关联性阅读教学。《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状物散文,虽然表达方法和内容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真挚的热爱之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从文章结构、情感表达、写作特点、语言特色四方面进行关联性阅读(如表2)。

(2)关联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作品。把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关联性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这一主题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产生知识迁移,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例如,《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流放永州时创作的一首著名五言绝句。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江面上,一位孤独的渔翁在江边独钓的画面。这个渔翁的形象正是诗人顽强不屈、孤傲清高的情感和精神寄托与写照。在我国的古诗词文化中,有许多描写“渔夫”的诗词,因此笔者在教学《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时,就运用了关联性阅读的教学方法,把这首五言绝句与其他诗歌进行关联性阅读教学。比如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这首词描绘了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寄托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的情怀。由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同,张志和笔下的“渔夫”与柳宗元作品中的“渔翁”有着不同的精神寄托,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

通过对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作品的關联性阅读,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了作品的深层含意,不仅拓宽了学习视野,扩大了阅读量,而且提高了阅读能力。

(3)关联原著,实现整本书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2]因此,整本书阅读将是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如何实现整本书阅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关联原著内容开始,由一篇文章带动一本书的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整本书的节选,教师可以运用这些节选课文去实现整本书阅读。例如,《冬阳·童年·骆驼队》是选自中国台湾作家林海音《城南旧事》的一篇散文。文章描写的是作者童年记忆中和骆驼有关的四个难忘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眷恋之情以及淡淡的惆怅之情。这个主题和情感基调也是《城南旧事》这部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情感基调。因此,笔者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鼓励学生阅读原著《城南旧事》,让学生完全走进作者林海音的文学世界中,提高了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

又如,《金钱的魔力》一课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文章通过描写衣服店老板对待“我”拿出百万大钞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有力地讽刺和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在教学《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时,笔者和学生一起阅读了原著《百万英镑》,深入理解了作者运用漫画笔法勾勒了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理解了作者对当时存在于英国社会中的种种滑稽荒诞现象的无情揭露,以及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拜金主义思想的深刻批判。

通过节选课文这扇窗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关联原著,实现了由一篇文章到一部书的阅读,实现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畅游,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目的。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长期不懈的追求,它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有更开放的视野,不断大胆地尝试新颖的教学模式。关联性阅读能够将文本进行重新融合和重组,让学生在一个更开放的阅读体系中进行阅读体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和自由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法)丹·斯珀波,(英)迪埃珏·威尔逊.关联:交际与认知[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黄洪

阅读关联理论运用论文 篇3:

论我国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进展、价值与命题

【摘 要】加强全民阅读理论研究具有重的要应用与学术价值,要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期对全民阅读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以全民阅读的表象研究为出发点,以全民阅读的权利保障研究为中介,以全民阅读的空间建构研究为落脚点,由此构建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研究重点在于总结全民阅读发展规律,探讨全民阅读的促进机制。研究难点在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全民阅读之间如何建立起有效的耦合机制。

【关 键 词】全民阅读;理论研究;阅读表象;阅读权利;阅读空间

【作者单位】李新祥,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創意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社联(省社联项目2014N090)课题“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浙江省大学生阅读政治信息的行为特征研究”的研究成果。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全民阅读呈现诸多新特点,其重要性进一步得以彰显。我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已连续三年倡导全民阅读,国务院法制办已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发布了《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2017年,《朗读者》《见字如面》等富有阅读意涵的电视节目的火热,预示着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全民阅读得到广泛关注。不过,我们必须要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相较于全民阅读实践的深入,全民阅读的理论研究却滞后,未能实现理论先行与理论自觉。笔者认为,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民阅读作为学术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对全民阅读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以指导全民阅读推广实践,显得尤为迫切。

一、国内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1.国内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1)起始阶段:1996—2006年

我国的全民阅读研究始于1996年,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确立“世界读书日”有直接关系。尽管如此,由于当时我国学界对全民阅读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1996年到2006年,这10年间学术界发表相关的文献仅50余篇。这个阶段可看作全民阅读研究的起始阶段。从文献形式上看主要是信息报道,论文文献较少,主题主要集中在关于图书馆界开展阅读活动的讨论与总结方面,另外,关于新华书店等其他主体开展的读书活动在研究中也有所体现。2003年,朱永新的《建议设立国家阅读节》提案引发广泛关注。2005年,学界对全民阅读的理论研究逐渐兴起,主要文献包括《公共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探讨》(宋林鹰,2005)、《全民阅读存在问题的分析》(曾小敏,2006)、《大陆地区与澳门地区全民阅读活动初探》(师丽娟,2006)、《公共图书馆是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中坚力量》(宋军,2006)等。

(2)拓展阶段:2007—2012年

从2007年至2012年,可称为全民阅读研究的拓展阶段。这一时期,全民阅读研究成果的数量显著增加,学者对全民阅读的研究热情显著提升,全民阅读研究开始成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议题。从文献内容上分析,这一阶段的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趋势,兼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研究,包括公共图书馆与全民阅读的研究、高校图书馆与全民阅读的研究、儿童阅读的研究、不同地区全民阅读的研究和全民阅读的新模式研究等。其中,重要文献包括《全民阅读的社会价值》(柳斌杰,2007)、《全民阅读的社会学考量》(余波,2007)、《全民阅读与出版人的责任》(聂震宁,2007)、《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承》(王立群,2008)、《全民阅读与农村文化建设》(柳斌杰,2008)、《全民阅读在网络时代的价值与意义》(林晓霞,2008)、《略论网络时代全民阅读的价值和意义》(豆剑香,2009)、《应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朱永新,2009)、《社会发展、现代出版、阅读内容与全民阅读》(珞珈,2010)、《设立国家阅读基金》(朱永新,2012)、《全民阅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杨磊,2012)、《在文化体制改革视域下实行全民阅读积分制的构想》(罗昌娴,2012)、《中英美三国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之比较》(董丽娟,2012)、《全民阅读视野下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性质、服务理念与体系搭建》(王秀亮,2012),等等。

(3)蓬勃阶段:2014年至今

2013年以后,全民阅读研究进入蓬勃阶段。学科分布由拓展阶段集中于图书馆学、出版学进一步扩大到文化学、教育学、新闻学、政治学等领域。文献类型由拓展阶段的报纸文献为主向网络文献、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多类型扩散。2013年全民阅读研究的文献数量较2012年翻了近一倍,达到258篇,2015年更是跃升至600余篇,2016年也有550篇。研究主题围绕全民阅读的社会意义及其推广策略这一议题拓展,网络阅读、全民阅读活动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关系等问题成为全民阅读的研究热点。重要文献包括《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李新祥,2013)、《中美全民阅读比较研究》(叶翠,2013)、《全民阅读活动的背景、特色与推动》(汤更生,2013)、《以数字化阅读的三大优势推动全民阅读》(章海涛,2013)、《从推进全民阅读看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李若愚,2013)、《健民心、启民智,构建全民阅读体系》(肖东发,2013)、《全民阅读推广力量的角色构建》(丁娜,2014)、《文化传承视角下全民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杨岚,2014)、《全民阅读背景下我国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探究》(徐同亮,2014)、《国内全民阅读研究的量化分析与研究建言》(易图强,2014)、《微传播环境下的全民阅读推广策略研究》(张韵,2014)、《多维集成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夏立新,2014)、《全民阅读立法的经济学思考》(舒志彪,2014)、《国民阅读的状况与全民阅读的意义》(聂震宁,2015)、《全民阅读数字化资源保障与引领》(丁学淑,2015)、《碎片化阅读背景下全民阅读的推进——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对比分析及融合探讨》(张福平,2016)、《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策略研究》(王硕,2016)、《从全民阅读活动到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全民阅读十年回顾》(张文彦、徐升国,2016)、《阅读红利与全民阅读推广创新研究》(李国朋,2017)、《数字化背景下全民阅读路径深化与拓展》(潘文年、董丹钰,2017),等等。

2.研究动态

针对全民阅读问题,学术界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但总体上比较粗浅、分散、重复,多数研究仅停留于情况描述、经验总结或逻辑思辨,缺乏理论性、全面性、系统性。总体而言,一是对促进全民阅读的行业协同、制度保障、持续机制等探讨不足;二是对全民阅读的内涵揭示不够深刻,对全民阅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呈现的新特点认识不够;三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民阅读之间存在怎样的耦合机制缺乏探讨,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民阅读之间的关系缺乏理论探究。

从全民阅读研究的展望看,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进一步受到重视。从量化的角度看,可以采用個案研究、比较研究、控制实验等方法开展全民阅读研究;可以使用眼动仪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尤其是在数字阅读过程中的眼球运动特征;可以借助数字阅读行为自动跟踪记录软件有效研究网站阅读、手机阅读等数字阅读行为;可以借助门户网站、社交网站、电商网站的海量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可视化手段开展阅读行为研究;等等。与此同时,全民阅读的质化研究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探讨社会价值、文化传承与全民阅读的互动关系显得非常迫切。

二、开展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价值与创新期待

1.开展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价值

随着移动阅读终端的普及,我国快速进入移动互联网阅读时代,在此背景下,加强全民阅读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对制定实施关涉阅读问题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对指导全民阅读推广具有指导意义;其次,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启发作用;再次,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公民个体开展阅读活动具有指导价值。

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加强全民阅读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借鉴运用阅读学、传播学、图书馆学、新闻学、出版学、心理学、教育学、情报学等学科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及三角交叉检视法等研究方法,探寻一套全民阅读的整合研究方法;其次,在学术范畴上,提出阅读表象、阅读障碍、阅读歧视、阅读权利、阅读自由、阅读精神、阅读空间、阅读推广等一批全民阅读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范畴,并对这些学术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再次,在学术制度上,建构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民阅读研究的理论框架,产生一批学术成果,促进全民阅读研究学术共同体的聚合与交流,与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可形成补充完善的效果。

2.开展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创新期待

一是在学术思想方面要有创新。首先,能够为促进全民阅读提供理论支撑,是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全民阅读问题展开系统理论研究的基本要求;其次,以全民阅读的表象研究为出发点,以全民阅读的权利保障研究为中介,以全民阅读的空间建构研究为落脚点,由此构成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为构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社会学提供支撑;再次,基于互联网,对我国丰富的读书治学思想加以继承与创新。

二是在学术观点方面要有突破,尤其是要把全民阅读放在社会的数字化变迁大背景下考察,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论断。如移动互联网时代促进全民阅读的核心内容是“遵循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培养公民阅读习惯,提高公民阅读能力,提升公民阅读质量,传播有益于公民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全民阅读发展的基本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阅读权利,增强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移动互联网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形成与公民数字化阅读行为有效耦合的机制,方能彰显效能。

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要强调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借鉴阅读学、出版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阅读主体、阅读媒介、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环境、阅读比较等方面描述与解释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发展状况,总结归纳其嬗变规律,构建一个全新的全民阅读理论框架,以定量研究为基础开展定性研究,追求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量化实证与质化思辨、理论移植与案例分析的有机统一。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核心命题

简而言之,全民阅读理论研究以研究全民阅读现象、探寻全民阅读规律为主旨,其基本目标在于通过研究揭示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内在发展逻辑,探讨全民阅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民阅读理论研究有哪些核心命题呢?

1.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民阅读的范畴、价值与功能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民阅读的范畴、价值与功能研究是全民阅读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从理论上梳理全民阅读这一核心范畴的内涵与外延,探讨全民阅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价值与功能。其包括探讨全民阅读与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之间的关系,分析全民阅读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民阅读之间的关系,剖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民阅读之间的关系,探讨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与全民阅读之间的关系等。只有厘清这些基础理论,才能厘清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所在。

2.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表象研究

首先,要基于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境况。一方面,我国已有相关机构和学者对全民阅读和不同读者开展了大量规模不等、目的不同、内容各异的调查。要对这些调查的结果做整合分析,以利于我们认识全民阅读的状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的阅读行为大数据,开展我国国民数字阅读状况研究。在这方面,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行业协会应该推动互联网企业平台践行社会责任,向研究者开放相关数据,以利于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其次,结合数据,多学科视角从公民个体考察全民阅读的“异化”,揭示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包括阅读功利化、碎片化、浅薄化、快餐化、娱乐化、盲从化、庸俗化等。深入探究这样的现象:只要强制阅读(包括专为培养个人技能的自学阅读)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劳役那样逃避阅读。唯有揭示出问题所在,方能找到治愈良方。

再次,结合数据,从当下全民阅读推广热反思其存在的误区,探索屏阅读时代深阅读的发生机理与推广策略。这些误区包括阅读权利意识不够强烈,财政投入存在不足,社会公众人物的示范效应发挥不够,阅读推广活动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由政府主导文化发展的思路有待商榷,媒介组织的参与积极性有待提升,阅读障碍和阅读歧视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基层阅读服务组织建设滞后,组织协同性和系统性有待加强,活动长效性与科学性有待提升。

3.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权利研究

宪法赋予每个公民人身自由,阅读自由则是人身自由的基础和前提。阅读自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每一位公民都享有阅读自由权。就政府和社会而言,应当为公民个体具备基本的阅读素养、开展独立自主的阅读提供保障。就公民个体而言,维护自己的阅读自由权是人生的一种态度,公民应当要求社会为自己提供自由阅读的条件,同时为阅读自由而努力实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保障公民的基本阅读权利是促进全民阅读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这部分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阅读素养研究。提升阅读素养是促进全民阅读的前提,也是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的基础。国家促进全民阅读,应当遵循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培养公民阅读习惯,增强公民阅读能力,提升公民阅读质量,传播有益于公民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科学文化知识。其中包括移动互联网时代公民应当具备怎样的阅读素养(尤其是新媒体阅读素养)、政府如何开展全民阅读服务和重点群体(包括未成年人、少数民族、视听障碍人士、老年人、妇女等)的阅读权利如何保障。

第二,閱读自由研究。阅读自由是一种允许思想生存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之权利—— 因为人的好奇与怀疑的品性与生俱来,也是法赋之权利——因为文明替代愚昧之必定规则使然。阅读自由是全民阅读研究中容易忽视的议题,其内容包括公民基本阅读权利的内涵,公民阅读自由权与人身自由权的关联,阅读个性化需求与社会化制约之间的矛盾平衡,移动互联网提供的阅读方式选择的极大自由与被动消费性阅读的不自由之间的冲突应对等。

第三,阅读精神研究。保障阅读权利,实现阅读自由,是需要阅读精神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要倡导“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阅读精神,哪怕生活艰难、物质贫乏,至少自己的精神世界还在。通过研究阅读精神,探求实现如此生活状态的途径。如选取古今中外的典型人物,对其阅读精神展开研究;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弘扬纸本阅读精神,如何重塑经典阅读,如何弘扬优秀人物的阅读思想,以探求独立、自由、理性阅读精神的重拾之道。《朗读者》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其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取材,切中全民精神渴求的痛点,创设了一个有温度的节目形态,进而激发全社会的阅读共鸣。

4.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空间研究

在空间价值及其议题不断凸显的当今社会,空间要素成为媒介创新开发的重要策动力量,媒介创新开发日益朝着倚重空间生产和重组的方向快速发展,这也可视为空间自身传播价值的凸显,我们将其称为传播实践创新开发领域的空间转向。这种转向的结果就是促使空间传播(基于空间变革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形态或传播媒介)成为人类传播实践的必然之选。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理论研究的落脚点是构建一个新的与移动互联网匹配的传播空间,这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首先是物理空间研究。人首先是生活在物理空间的,城市和农村不只是生活的容器,同样为全民阅读提供了现实空间。我们要反思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为阅读创设了怎样的空间。建筑本身是具备教化功能的,而缺乏阅读元素似乎是当下中国城市和农村空间的显著弱点。因此,探讨如何提供梯度合理的文化配套设施、培育良好的文化环境显得非常必要。

其次是媒介空间研究。按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理论,在一个有效的时空范围内,虽然人们未曾谋面,但是某种共同体的“休戚与共”感却可以通过媒介构建出来。媒介空间是全民阅读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的中介,包括实体媒介空间(印刷文化)、虚拟媒介空间(数字文化)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纸质期刊、报纸、图书这样的实体媒介空间逐渐被数字媒介空间消解。在媒介空间重构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思考如何重构全民阅读的文化载体。

再次是精神空间研究。精神是一种结构形态的存在,各结构维度如理智、情感、意志等都能因为阅读得以滋养而变得宽广和深厚。其秘密在于,阅读可以抑制欲望的膨胀 ,在心灵中“空出”一个场域,于是我们可以通过知、情、意互渗来开拓、涵化自己的精神空间。其中,理性精神是精神空间的一种决定性支撑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道德教化的任务就是让人们维持精神空间于不坠。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全民阅读研究精神空间的建构,其核心内容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化阅读行为之间的耦合机制。

|参考文献|

[1] 聂震宁. 国民阅读的状况与全民阅读的意义[J]. 现代出版,2015(1).

[2] 易图强. 国内全民阅读研究的量化分析与研究建言[J]. 图书·情报·知识,2014(11).

[3] 王余光,许欢. 西方阅读史研究述评与中国阅读史研究的新进展[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2).

[4] 郝振省,陈威. 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1卷)[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深圳:海天出版社,2009.

[5] 郝振省,陈威. 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2卷)[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

[6] 夏立新,等. 多维集成视角下全民阅读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5).

[7] 李新祥. 全民阅读推广“热”的“冷”思考[J]. 出版广角,2013(7).

[8] 柳斌杰. 文化力论[J]. 成都:巴蜀书社,2016.

[9] 李新祥. 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嬗变及对策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李新祥

上一篇:艾滋病手术室护理论文下一篇:中西差异法律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