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案例教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以史为纲,包括资料准备、过程实施、效果延伸三个基本的实践路径。其运用于态度情感教育、教学的组织实施存在着价值目标、教学功能以及具体操作等方面的困境。关键词:案例教学;寓理于史;实践;思考案例教学从最初运用于法学、商学、医学等领域,经过不断发展和实践,教学方法日益完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干部教育案例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干部教育案例教学论文 篇1:

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策建议

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我国教育培训领域里,案例教学法已较为普遍地出现于中小学、中高职院校、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并列入了各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尤其是在高校的法学、工商管理类、医学类、公用政策类的课程教学中已经开始广泛运用,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案例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及运用现状

案例教学法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存在和运用出现于美国的哈佛大学,最初由19世纪哈佛大学法学院兰德尔教授提出,之后,商学院院长建立了完整的案例教学管理系统,开始在课程中引入大量企业主管来教授企业经营经验,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同时,还将有价值的企业经营经营发展成教材,并在课堂上以分析讨论的方式进行,以此促使学生在商业经营上获得分析和决策的能力。之后,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哈佛的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教育领域,其内容、方法和经验日趋丰富和完善,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逐步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特色”和“哈佛模式”。

案例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有效载体,其自身特点带来的“务实”、“管用”深受学员青睐,同时也因为其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效果明显被越来越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所采用。但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除了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其他省市级党校在案例教学上有一定的研究与实践,案例教学运用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广泛性、普遍性上还远远不够。

二、当前在干部培训中加快实施案例式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案例教学法本身就能够很好地体现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贴近基层”和“务实管用”的指导原则,因为它将通常需要多年工作实践方能获得的经验浓缩到短短的教学课程里,能够为学员处理实务操作提供相应的“参照系数”,可以被视为最节约时间、成本最低的“社会实践”。《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中央对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形式创新作出了明确指示,要求进一步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并就案例教学在干部能力课程设置中的比例也作出了相应要求。

1.案例教学是符合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形势的现实需求。《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中指出,从事教育培训机构应探索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形成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教育培训模式。《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也首次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作为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还明确强调,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大案例教学比重,2015年前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案例课程占能力培训课程的比例不低于30%。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中央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创新中的明确指示,对于案例教学的研究及组织实施工作必须加快步伐。

2.案例教学是教育培训对象的内在诉求。当前,基层干部队伍正逐渐呈现出年轻化、高知化、专业化的趋势,其在工作中面临的又都涉及到一些颇具典型性颇具争议性的现实问题,持续变化着的形势、政策,日益复杂的工作现状使他们迫切需要更新知识技能储备,提高实务操作本领,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近几年,笔者一直在做培训需求调研,也亲身参与了培训班次带队领导的专题访谈,并就案例教学的探索实施征求了意见建议。在访谈过程中,有一半带队领导表示希望能够开展案例式教学,尤其是诸如科级以上干部、大学生村官、青干班等培训班次对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灵活度上提出了更多期待。

3.案例教学是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寻求跨越突破的必然要求。在案例教学方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最具代表性。除了具有专门的教学实验与案例开发中心进行案例库的研发与积累,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形成了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各占三分之一的教学格局。由于案例教学既符合中央对于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必须“贴近基层”、“务实管用”的指导原则,又能够充分发挥其注重能力培养、以问题为中心及开放式结局等教学特点,有利于营造研究型、探索型、争辩型的开放学习氛围,有助于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且具备一定特色的教育培训品牌。因此,各大干部培训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特色与实效,案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三、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相关对策建议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强调要在干部培训工作中加大对于案例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运用,而基层干部实务操作能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这些特点都决定了这个群体非常适合案例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因此,积极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讲台探索并推广实施案例教学势在必行。

1.围绕需求,整合资源,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案例库。编写好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首要任务。持续做好案例编写的需求调研。可以采取基层一线调研下发问卷、组织培训学员座谈、专题采访培训带队等多种形式,针对村和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类别的培训群体,搜集需求信息,以此确立符合不同对象群体特点的案例编写方向,增强案例开发编写的现实效用性。努力研发具有特色的案例集。可以优先选择“城乡一体化”“村级集体经济”“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模式与经验”“城市管理与社区建设”等基层干部普遍关心关注的课程模块作为案例编写开发的首批方向。

2.严格考评,动态管理,遴选优秀案例进入课堂。要使案例教学体现出它的效用与价值,就必须首先确保进入教育培训课堂的案例是经典的、优秀的案例。大力推进案例招投标。重视案例自产,除课题申报之外,干部教育培训学院应面向教科研人员公开进行案例招标,实施优胜劣汰。对于已经中标的案例,也要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从最初的申报、立项,到考核、结项,实施全程实时跟踪的动态项目管理。加大项目资助,加大激励奖励。加大舆论引导与政策扶持的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奖励制度,逐步引导青年教科研人员主动投身案例开发。对于成功设立的项目,要加大项目资助力度,并通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分期分批给予资助的形式,实时监督进程,促推青年教师不断积累、开发好案例。建立科学的评审与评估机制。成立以外部专家、授课教师、学员代表为主体的案例开发评审小组,形成科学而有效的优秀案例“准出”机制,严格淘汰不合格案例,确保优质案例进入课堂,确保能够运用到基层干部培训课堂中的案例顺应形势发展、契合培训需求、体现学院特色、受到学员认可。

3.组建团队,加强培养,打造一支能够胜任案例教学的师资队伍。在案例教学开展过程中,师资是关键。组建专业的教科研团队。建立专门的案例教学教科研团队,依靠团队力量来编写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流程,储备教学经验,尽快培养一批与案例教学相匹配的专业师资队伍。与此同时,持之以恒地开展教学前试讲内容,教学中评估效果,教学后反馈意见等教学考评活动,督促案例教学的教师能长期、专注于案例教学形式及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创造条件弥补教科研人员基层一线工作经验的缺失。支持并选派青年骨干教科研人员赴村、社区、街道等基层一线实地调研甚至长期挂职,真正对接基层事务工作,了解基层工作重难点,深度把握基层干部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用3-5年的时间培养起专业的师资队伍。

4.分步实施,分级试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按照对于这种教学方法的认识、掌握与操作熟练程度来逐步推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截取一个时段进行尝试。在传统的授课式教学过程中,设置15-20分钟的案例教学时间,下发案例资料让学员分析、讨论、争辩,最大限度地调度学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促使他们就某个主题深入思考、碰撞观点、寻找对策。在分步探索实施的基础上,逐步总结案例教学中的相关技巧与实践经验,待运行较为成熟后再将案例教学扩展至整堂课程。在培训对象中选取典型先行探索。可以依据基层干部群体的培训类别、培训主题、工作实际,分别设立相应的案例教学模块,如在村书记培训班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在社区培训班设立“社区管理”,在中青年干部、科级干部、县处级干部培训班上开设“公共危机应对与突发事件处理”,“危机公关中的媒体应对”等。

5.主动引导,优化流程,充分调动参训学员投身案例教学的兴趣和热情。要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实现,还必须充分调动起参训学员的热情。做好先期预热。可以在教学中事先下发研讨背景、相关案例、研讨流程等基本资料,使学员提前进入状态。也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预先组织一场专题研讨,让学员提前进入一个特定的研讨情境,初步形成观点,为相关的研讨、争辩打下基础。精细化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涉及到很多环节,很多细节。如教师如何展开案例情景,发放课件什么时候恰当,课堂热身采取什么形式,怎样巧妙安排研讨,如何促成观点纷争,教师怎样对学员的观点进行总结提升,如何形成最终的对策建议,这些都需要精心设计安排。探索建立音像资料库。音像教学在案例教学中很重要,但适用于案例教学的音像并不仅仅是宣传片,还可以是包含反映困境的电视节目、视频资料。可以依托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先试背景,组织案例教学开发团队赴基层一线采访典型人物、及时跟踪录播热点事件等,多渠道建立、积累有学院特色的音像库。

(作者单位: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

作者:吴丹

干部教育案例教学论文 篇2:

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以史为纲,包括资料准备、过程实施、效果延伸三个基本的实践路径。其运用于态度情感教育、教学的组织实施存在着价值目标、教学功能以及具体操作等方面的困境。

关键词:案例教学;寓理于史;实践;思考

案例教学从最初运用于法学、商学、医学等领域,经过不断发展和实践,教学方法日益完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案例教学被广泛用于革命传统教育、基本国情教育、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训等方面。特别是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丰富了革命传统教育形式,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成果向态度情感和实际工作的转化。

一、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实践路径

案例教学的一般规律是以受训者为主体,以案例为教学媒介,以培养开发技能为目的,以案论理为方法特征,启发和引导思维创新。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既遵从于案例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有其特殊性。在干部态度情感教育中,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以史为纲,运用客观存在的历史文化遗存作案例素材,引导学员与案例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实现心灵对接,达到教育和启示的目的。

(一)教学资料的准备

教学资料的准备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围绕教学主题和培训要求,精心编选案例。案例的优劣是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首要因素。首先是建立案例库。根据历史线索、事件因果关系,人物思想行为形成等,开发系列案例,以适用不同层次和班次学员的需要;其次是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即要针对不同的培训主题和对象,选择叙述情节趣味、紧张,与实践联系紧密的案例,激发学员兴奋点产生新问题,寻找与现实的结合点,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获得实务的需要。学员教学前的准备则是要做好与案例相关的知识储备。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以宏大的史实做背景,需要一定的阅读量。案例具有典型性。选择人物和事件作素材,受结构和篇幅的制约,不可能详细的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人物背景。因此,教师应将案例提前给学员,列出参考书目和相关链接供学员准备。历史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人物性格的形成、事件的发生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只有在充分了解了相关的背景材料的基础上,才能避免一知半解,避免讨论过程的片面化和简单化。其实,在以突出某一方面主题为中心的专题培训教育活动中,之前所有的教学活动就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和铺垫,对事物的认识随着培训教育活动的深入呈螺旋式上升。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教学的安排可以视作为整个学习阶段的总结。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

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在解决方案的获取,而是通过分析讨论,激荡出思想的火花,祛除心中的疑惑,实现与历史人物心灵的碰撞,与历史事实情感上的对接,在思想上趋同去异,形成共识。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过程可分三个步骤:一是教学案例导人。首先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教学要求,包括阐释题意和教学意图、说明教学规程、分配教学双方的任务、教学分组等,目的是让学员尽快进入角色;其次是教学案例的展示。可以是文字材料、教学课件和实物展示等,或借助多媒体演示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或用语言作简单的介绍,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客观真实。二是案例剖析与讨论。案例的剖析与讨论要在个人准备充分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形式有结构化和主题式小组讨论等,由学员围绕案例主题进行分析,发表观点,阐述理由。教师既是教学组织者,营造出安全、开放的讨论氛围,引导学员畅所欲言;还是方向调控者,在激烈的讨论中,关注学员问题的方向,避免游离主题,鼓励学员置身于情境之中,相互辩论;更是参与者,主动亲近学员,不将个人的意志强压给学员。三是教学总结。教学总结是教学主题的提炼和升华,是案例讨论成果的展示,也是最能体现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教学总结不是简单的下结论,也不是单纯地统一认识。学员在案例学习和讨论过程中,形成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做出积极地回应。对存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的非主流倾向,要果断予以纠正。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中的理大多是明理,教学总结应该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梳理出共识,

(三)教学效果的延伸

课堂活动的结束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终结,教学案例的学习、分析、讨论和总结只是教育活动的一种手段,一个引子。事实上,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案例问题的探讨,而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案例教学在于部教育中的应用,即要达到生动、多元而真实的效果,或用以分析、反省事件背后所代表的特殊意义。单个案例只涉及某一个特定的人物、地点、事件,不能孤立的看待,而必须把具体的案例关联到普遍性的现象,举一反三,才具有教学意义。案例之所以有价值,一方面是因为其本身的特性,另一方面是它的极具代表性。因此,为了建立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保持学员自觉学习的动机,引导或延伸相关知识的探究,在培训学习阶段,教师应提供后续活动或信息,例如报刊杂志、研究报告或其他文章的阅读或讨论,撰写个人分析材料等;还可以组织学员讲坛、学员论坛、学习沙龙,将案例教学意犹未尽的问题延伸到课外。学员结业返回到工作岗位,教师和培训机构可以对学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分析反馈信息,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当然,这种评估是长期的,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做基础。

二、实施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的困境释放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需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特别是将具体的案例运用于抽象的态度情感教育,案例教学模式在价值目标、教学功能以及具体实施中许多问题值得商榷。

(一)案例教学应用于态度情感教育的价值困境

案例教学在功能上的最初定位是用于解释和补充说明讲授的理论内容,把案例作为例子,发展或建构新的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在这种目标定位的指导下,不囿于教材,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或自我展示式的教学方法,使学员的能力得到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中的“理”具有很明确的指向性,很多时候,案例蕴含的“理”是直白甚至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应用于态度情感教育的案例教学,应该更注重于分析、讨论的过程,在过程中实现教学价值目标。在应用背景下,案例教学注重于实践操作训练的特征与运用于态度情感教育中案例喻“理”、讨论说“理”、目标明“理”有异向之处,但并非不可调和。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更像是“理”的事实阐述。寓理于史中的“理”如何让学员主动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最终能有多少用于指导实践,学员对案例的心理接受能力和认知度,以及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至关重要。

(二)案例教学实现寓理于史的操作困境

第一,教学案例的选取是侧重理论解释还是引导感化。案例教学通常用于强化和升华理论的认识;或用以培养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为归依。一般而言,寓理于史案例的选择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典型性。要依据教学目标有

针对性地选择经典案例,以最具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为内容,与知识点有机结合;二是实用性。案例源于实践,贴近时代要求,满足时代的需要和学员需求;三是适用性。所举案例要与教学环节相适应,便于教师教、学员学,与教学同步;四可读性。案例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助于澄清理论上的是非,解决认识上的盲点;五是启发性。要考虑学员的认知水平和工作背景,做到难易适当,引导学员的发散思维,启发学习动机。案例是信息的载体,不同渠道的信息从四面八方涌入,正误利弊,纵横交错,往往使人扑朔迷离,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一个好的以史为纲的案例能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宽松的教学情境,将学员置身于历史的真实和典型情境之中,以当事人的身份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吸取和借鉴丰富的历史积淀,引发情感的认同与心灵的碰撞。

第二,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的定位是均为主体还是教主导学主体的关系。案例分析如果注重理论解释和说明,教师就会被置于传授者的地位而过于主动,从案例介绍、提出问题、展开分析、得出结论等,均受控于教师。因而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而非自主分析。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主体交往模式是对话式的“我你”关系,教学之间不是控制,而是相互交往,共同创造人生意义。这种主体间的交往模式超越了传统的主客体二元预设,淡化教学双方的身份意识,均以真实、鲜活的平等地位投入教学中,以自身的思想、情感、态度等全面充分参与问题的讨论,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在此过程中,教学双方彼此真诚,沟通对话,谋求知情意行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使教育完整有效。对教学双方来说,教育和学习期间都是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因此,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应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放在核心地位,以培养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精神为教学目标,关注教学双方对案例意义的理解,在相互倾听及共同体验和意识分享中实现态度情感的升华,从而建构更加丰富、完整的精神世界。

第三,教师教学调控的手段和尺度对教学进程和效果的影响。教师与学员的“主主关系”将教师更好地融入学员中,案例分析讨论时,教师既要置身其中,还要随时掌控课堂氛围,使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艺术。教学评价是教师调控教学的主要手段,时间和尺度的把握直接关系教学能否持续进行。案例教学展示问题的多视角,在选择解决方法上折射出多维的途径。教师评价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它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然而,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及时准确的评价,如教师只引导学员分析、讨论案例,忽视结论的评价;只关注分析结果,而不考察学员的分析过程是否科学、合理;不能及时纠正学员讨论过程中的偏颇思想;点评、总结案例缺乏全面的分析等等,这些不足将影响学员的深度学习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寓理于史的案例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安全、开放的环境,营造宽松的气氛和彼此接纳的胸襟;调控学员的情绪,预期并舒缓过度强烈的情感;平衡教学情境,根据学员对问题的挖掘和思考进程,调整引导策略及掌控时间,发觉与纠正个人的偏见和盲点。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黄朴,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05,(6)

[责任编辑:王建武]

作者:欧阳慧

干部教育案例教学论文 篇3:

案例教学法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价值、组织程式和制约因素

摘要:案例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是一种具有重要运用价值的教学方法。本文从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起源出发,论述了案例教学法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价值、组织程式和制约因素。

关键词:案例教学;干部培训;价值;程式;制约

案例教学法是围绕教学目的,将真实问题典型化处理,形成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让学员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探讨成因,提出对策,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20世纪初,哈佛大学首创案例法,最终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在引进MBA教育模式的时候,把这一教学方式带人中国课堂。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随着中外公务员培训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案例教学法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培训实效。

一、案例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价值

第一,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努力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指导方针。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探索的难题。近年来参加培训的干部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的特点,他们大多是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的骨干甚至专家,单纯学习理论知识不能满足他们希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需求。传统的专题课讲授方法在传授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优势,但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案例教学法恰恰克服了传统教学的这一弊端。在案例课堂上,教师通过选择典型案例或根据社会热点问题编写的案例,组织学员参与讨论,认真分析案例提供的材料,通过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法(将学员置于决策者或解决问题的位置),让学员运用所学理论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找到了切合点。

第二,利于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知识的单向灌输。但领导干部学习需要教与学互动,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发挥学员的主体性作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之一在于它将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交流。案例教学通过提供具体数字、详细材料和精美图片的说明等等,形象具体,加之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课堂气氛活跃。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员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他们参与讨论交流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更多地站在学员的背后,引导学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力求为每一位学员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案例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利于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第三,利于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导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横向上,它可能跨越政治、文化、行政、经济、社会、心理、伦理、生态等多个领域,纵向则往往涉及价值判断、定向决策、引导实施、激励群众等环节。”这需要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理解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过程中,学员需要对案例事件的细节信息进行分析鉴别、确认信息相互关系、处理系统中的多个变量,并通过讨论和观点碰撞,从中发现隐含的问题,最后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日本学者川上井光说:“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可是考虑出新思想、新方法、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挖掘学员的创造潜能、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激发学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方案,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分析技巧、辩论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人际沟通和协调技巧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干部教育培训中案例教学的组织程式

第一,明确教学目的,精心选择编写案例。针对不同班型、不同层次的学员需求明确教学目的,既是选择编写案例的前提,也是评估案例教学效果的依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选择和编写案例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案例的选择要注重典型性,选择事件较为复杂和带有政策性的案例。或是热点问题作为案例更易受到学员的关注。若案例选择过于普通和简单,学员不必深入思考就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可辩性较弱,经讨论提出的各小组方案易于相同,案例没有特点,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例的编写则需要注意真实性、客观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真实性指注意搜集事件当时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和具体数据,根据教学目的进行筛选整理,最大限度保留现实情境中细节的整体性和具体性,将有用部分充分融入案例,但需要做适当技术处理;客观性指描述事件时,尽量使用中立的语言,注意案例的语体色彩,避免加入个人观点或使用带有倾向性的语言;系统性指案例的设计编写需要注意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逻辑性,综合反映相关问题使之形成一个关联的系统;发展性指案例的编写需要给学员留出思考的空间。

第二,了解学员情况,设计课堂实施方案。案例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的实施方案应根据不同班型、不同教学对象灵活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费废。在了解学员的专业背景、工作岗位、学习能力等情况基础上,制定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效果会更佳。通常来说,方案需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明确课堂时间总长度;课堂不同活动阶段的具体内容和时间长度;规定时间内学员的任务,分工到位,职责到人;明确教师的作用和任务;案例课对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的要求(如桌椅如何摆放以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等等。

第三,做好课堂组织,把握控制教学过程。课堂组织和把握控制教学过程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案例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四个环节:个人分析、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点评。第一环节:个人分析是案例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提前布置案例作业,至少在上案例课的前两天将案例材料下发给学员,并要求学员作好课前案例阅读与充分的分析,撰写案例分析发言提纲,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第二环节:分组讨论是学员之间相互启发、碰撞思想火花的环节。通过分组讨论,学员分工协作,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讨论完成后,各组分别推荐优秀学员作为代表综合本组意见在全班交流发言。第三环节:全班案例交流是信息共享、展现小组才能的环节。这一环节教师要做主持和引导,为大家创造一个自由讨论的氛围,调动学员积极性,鼓励大家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控制好时间,避免有的学员汇报时内容冗长,造成拖堂,引起其他学员的反感。第四环节:总结点评是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角是教师,也是展现教师个人授课艺术、理论功底和智慧魅力的舞台。首先,教师对学员的讨论和汇报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其次,教师对案例从某一角度出发或进行总体的理论点评,为学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观点。

第四,布置课后作业,建立评判考核机制。成绩评判与考核是评估教与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案例教学目的相适应,、建立以思维状况的考查为主体的成绩评判考核机制,考

查学员是否已做到消化提升。评定作业成绩时,教师必须克服主观随意性和自己对案例理解分析的局限性,应着重考量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是否科学、分析要点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同时综合每一位学员的课堂表现做出全面评判,给出公平合理的成绩,并写出评语。

三、干部教育培训中案例教学的制约因素

第一,案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哈佛学者斯腾恩伯格认为,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存在三大差别特征,即知识差别、效率差别和洞察力差别,就知识而言,包括三个层面:原理性知识、特殊案例知识、将原理和规则运用到案例中的知识。案例教学需要知识丰富又具有较强课堂组织能力的优秀教师才能胜任。每一堂案例课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尤其是近年来有些学员学历较高,理论功底深厚且实践经验丰富,在师生双方的交流中,教师的学识、水平和应变能力将暴露无遗。做好案例课堂的主持、点评和总结,需要教师参加专业的培训,不断认真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加强调研和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课堂应变能力。

第二,案例的编写与更新。案例编写存在三大难度:概念难度,即编写案例时需要考虑包含多少概念,它的深度和难度如何把握;分析难度,即案例呈现给使用者的分析决策点列出多少,如何安排次序等问题;信息难度,即案例在保持真实性基础上通过技术处理又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描述难度。案例编写需要做到精心的结构安排、细致的材料处理、熟练的技巧把握,科学处理事件的宏观过程和微观层次等等,除了这些对编写者自身能力的要求外,完成编写任务还要进行大量的调研、根据不同班型和教学对象不断更新案例,由此需要经费等多方支持。案例的编写与更新是一项综合性制约因素。

第三,全体学员积极性的调动。案例教学的优点之一在于它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但想调动全体学员认真参与的积极性依然是一个难题。在案例课堂上,尤其是采用讨论式方法教学时,常常是一些思维敏捷,口才较好的学员滔滔不绝,一些性格内向或比较保守的学员发言时间很短,还有个别学员可能课前未做准备,充当“忠实的听众”,一言不发。此外,当案例涉及领导决策失误或部门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时,大部分学员不愿发言表明观点。案例课堂上,调动全员的参与积极性需要教师与学员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 姜 鸥)

作者:王立梅 徐丽娜

上一篇:行车安全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电动滚筒结构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