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边缘法律论文

2022-04-17

摘要:经济法管理是现代经济发展规范的重要参考,对完善经济发展结构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意义重大,尤其是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管理实践,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本文将以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问题产生及提出等做实际参照,重点对国家干预经济法面临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对策做逐一分析,进而为国家干预中国经济法问题的解决提出部分理论性参考内容。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经济法边缘法律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经济法边缘法律论文 篇1:

中西方经济法形成差异及其原因

【摘要】经济法可以分为西方经济法和东方经济法,其中西方经济法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为代表,东方经济法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法为代表,显然中国属于东方经济法类型。中西方经济法从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中西方文化的背景、法律基础、经济形势等方面一一找到对应点。

【关键词】中西方经济法;产生;发展;差异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和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法律的二元模式,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法可以分为西方经济法和东方经济法,其中西方经济法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为代表,东方经济法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法为代表,显然中国属于东方经济法类型。虽然东西方经济法统称为经济法,但在二者形成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与东西方长久以来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从中西方经济法形成发展的道路差异及其原因入手,探讨比较二者区别与联系。一、中西方经济法形成道路的差异(一)中西方经济法产生经济背景及基础不同

根据资料显示,中国经济法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经济法则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在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需要国家将生产资料集中起来办大事的特殊时期之后,并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格局中走出、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刻板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实行过程中经常受到种种限制,例如高度依赖决策主体的决定有效性、社会激励机制的完善等。由此,由于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和计划经济体制缺陷的客观因素,共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将我国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格局下,“市场之手”无法完全有效的推动市场发展,带领国民走出危机,这时就体现出“国家之手”涉入市场的必然性,我国经济法也随之而产生。中国经济法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1992年,中国经济法的初期发展时期;第二阶段从1992年至今,中国经济法逐渐步入成熟时期。

在西方经济法雏形时期,那时的国家政府不惜代价支持本国经济,但是却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导致经济法缺乏法律根据和现实基础。在18世纪到19世纪末,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尊崇亚当·斯密的古典市场经济理论和理性主义国家职能说。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经济领域国家充当“守夜人”的角色,政治统治成为国家的中心职能。然而,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导致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只把握在少数人手里,竞争者间矛盾激化,社会经济陷入危机。这时,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进入人们的视线,凯恩斯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失效时,应该由国家政府出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的调节,这就是西方经济法形成的雏形。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供给学派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坚持认为,不反对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必要干涉,但绝不能放任国家过多的干涉,国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只起到辅助的功能。

西方社会一直保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自由资本主义是在资本家个体所有占主导地位的私有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垄断的出现并未根本改变西方国家的私有制性质。虽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倡导公有制或公共活动,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条一直深植于西方人的思想中。西方经济法也是从控制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出发,保护商人的私有财产的基础上才形成起来的。(二)中西方经济法产生的原因不同

中国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失灵和改革需要。前文已述,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体制,导致无时无刻不需要政府出面干预、管理、决策的领域众多,大到经济决策,小到利润分配都需要由政府出面才能被公众所信服、所服从。但是,我们都知道政府并不是万能的,更不要说在管理如此纷繁复杂的领域的时候了。因此,政府在繁杂的工作中难免忽视、甚至排斥在经济领域内市场的内在作用,导致企业、公司等经济主体的发展处处受到限制,例如缺乏创新性、效率低下、员工懒惰等问题。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政府的工作负担已经超出其所能承受的负荷程度,无法确保市场经济的高效有序运行,无法制定合理适合的生产计划给各个企业,自然而然地导致了供需不平等,经济严重滞后等现象。

西方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战争需要。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之初,商人根据自己的理性人的思考来在市场中运作,而政府完全处于放任的态度,高度推崇用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来自行调节市场经济秩序,充当“守夜人”的角色。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商人在权力和利益的驱动下,逐渐偏向一个控制市场的地位。他们以垄断的形式,确保市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随时有大量资金利益流入自己的账户,其他竞争者无力进入市场或逐渐被排挤出市场。这种垄断使得这小部分人拥有无上的权力,可以任意确定商品销售价格、商品数量、甚至交易条件,这对于自由的消费者无疑是一种有力的控制,不仅限制了消费者的消费范围,更限制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甚至可以说掌握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完全破坏了“契约自由”和“经济自由”的自由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面对着市场失灵、经济崩溃危机的局面,不得不放弃自由放任主义思想,意识到,单靠市场“无形的手”已经控制不住这样严重威胁资本主义政治根基的失控局面了,必须依靠政府的“国家之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建与贯彻执行。自此,维护经济秩序的经济法应运而生,这代表着西方社会同样放弃了完全彻底的自由放任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而是用经济法来约束、协调市场经济中“无形之手”所不能解决的经济纠纷及问题,保障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有序进行。(三)中西方经济法生成时法律基础不同

中国历史上过于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及相应的自给自足封闭的经济形式,加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市场经济的扼杀以及受苏联否认私法存在观念,导致我国市场经济基础薄弱,横向经济关系萎缩,反映在法律上,即为民商法缺位,相关立法几近空白。加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未从根本上重视和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致使中国迄今为止法律制度仍然处于一个落后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经济法基础的民商法也未能幸免,导致民商法的法律缺失、不健全。而在我国准备着手大力发展法律制度之后,民商法与经济法几乎同时被涉及,政府要求法律领域内部共同大力发展我们长期滞后的法律领域。在民商法不健全的基础上就急于建立经济法,这使得中国的经济法在很多细节之处都存在漏洞、歧义、规定不明等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法长期落后于西方经济法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法的兴衰起伏常常伴随着民商法的兴衰而变化,即中国经济法在法律领域内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转而看西方经济法,早在经济法建立之前,西方的民商法就已基本健全。可以说,西方经济法是在民商法发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致力于弥补民商法调节经济关系中的不足,走的是一条“反民法”、“异民法”的道路。西方经济法的发展兴衰,并不随着民商法的发展兴衰而变化,而是更加独立的在健全完善。二、中西方经济法发展差异的原因

纵观中西方经济法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我们不难发现,所有这些差异点究其根源,都可以归结于中西方文化上存在种种不同之处。根据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中西方文化在对待人和世界的态度上存在几点不同:

第一,对待自然态度价值: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中国文化讲求传统儒家、道家的思想,认为人可以感知世界万物,可以与自然结合形成一体的和谐状态。西方文化则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只有征服自然,人类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由此,拓展到经济法的发展过程,中国在政府失灵之时寻求一种方式将市场经济达到平衡的态度,可以说是顺应时代潮流与改革需要才产生了经济法,为了达到一个和谐统一的状态;西方国家在垄断统治、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主动寻找恢复市场秩序的方法,从而产生经济法,体现了他们发挥人存在的主体性与控制自然的主体性。

第二,在人性问题上: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中国社会遵从传统文化倾向于人性本善的理论,认为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看重伦理道德的传统;西方社会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带有原罪的,与生俱来的恶的本性让他们追求一种相互扶持、相互制约的平衡。在经济法的产生中,中国并不看重市场内的斗争,而是选择相信政府,将权利交由权威者实施,只有在权威者失去统治能力的时候,换由另一个权威者统治,即经济法的法律部门。西方社会人看重斗争,认为只有在斗争中才能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因此他们的经济市场崇尚自由竞争,只有自由被打破之时,才能由专门机构进行调节协商,当重获自由时,这样的专业机构又可以退居幕后。这也是西方经济法形成的特点,由“国家之手”在必要时才辅助“无形之手”。

第三,思维方式上:重视和谐与重视竞争。中国社会几千年来都保持着人情社会的根源,历朝历代的法律构建也免不了受到人情的阻挠。“人情”、“天理”、“国法”三者结合才是中国百姓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解决纠纷的媒介。如此环境之下,中国并没有坚实有效的树立法制之上的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实行也摆脱不了人情的影响。许多情况下人们只希望通过关系网来解决经济纠纷、调节市场运营,从而大大延后了中国经济法的产生,造成了今日经济法尚未完善、甚至存在极多漏洞的情况。西方社会受到诸多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潮影响,例如亚里士多德倡导的法制理论影响,逐渐形成了法律的至高无上、法律的神圣权威的社会观念。亚里士多德在其名篇《政治学》中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并给法治一词予以科学的界定:“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在这样的法制观念大环境下,经济法的产生与实行的成本是很低的,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加速了经济法的孕育产生。

另外,在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的长期存在,使得中国形成了以刑为主、重刑轻民的法律文化传统,法与刑无从辨别。长期的重刑轻民思想,导致我国法律发展均以刑法为主,加强法制建设就是大力打击刑事犯罪,以刑法治国等。这样的思想倾向使我国民法发展严重滞后,也滞后了经济法的产生与完善。相反,西方社会罗马法的建立初期就主要以民法为主,对罗马市民的民事纠纷进行辨别处理。特别是在工业发达阶段,更是涉及到买卖、合同、保险、运输等方方面面囊括民法、经济法的领域,为民法的完善与经济法的孕育产生铺设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虽然中西方经济法在发展产生上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但这些都源于中西方文化自古以来的差异。中西方经济法产生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中西方经济法生成道路差异及中西方经济法在未来的不同走向。由于没有共同的判断标准、价值观念,我们不能通过比较判断哪一种经济法才是更优秀更有效的。但是,纵观世界格局,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经济法在对应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情况下都能各自有效运行实施,调整各个市场经济格局,维持市场经济秩序,有力的促进和稳定各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与提升。由此,中西方经济法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经济体制,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经济现状的经济法才能真正带动调整本国经济以更稳更快的步伐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谭喜祥,王育民,尹珊珊.中西方经济法产生发展历史轨迹及差异[J].经济研究导刊,2007,(08).

[2]吴红瑛,华忠林.中西方经济法生成差异初探[J].浙江学刊,2001,(06).

[3]谭喜祥.中西方经济法产生发展差异的文化解释[J].理论月刊,2007,(11).

[4] [EB] http://baike.baidu.com/view/3537.htm.

[5]吴红瑛,华忠林.中西方经济法生成差异初探[J].浙江学刊,2001,(06).

[6]孙国华.法理学[M].法律出版社,1995: 236.

[7]谭喜祥,何志红,隆奕.中西方经济法生成道路差异及原因分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05).

作者:魏传凯 寻静秋

经济法边缘法律论文 篇2:

基于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问题研究

摘要:经济法管理是现代经济发展规范的重要参考,对完善经济发展结构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意义重大,尤其是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管理实践,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本文将以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问题产生及提出等做实际参照,重点对国家干预经济法面临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对策做逐一分析,进而为国家干预中国经济法问题的解决提出部分理论性参考内容。

关键词:国家干预;中国;经济法;问题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使传统的经济法管理实施受限,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管理重要尤为突出,受此影响,做好国家干预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法管理问题分析至关重要,是提高国家经济法干预管理有效性及合理性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完善经济法管理体系以及提升我国经济法管理先进性的核心基础。

一、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问题提出

建国初期,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形成,在此阶段国家干预经济管理模式初步形成,后续阶段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断加快,国家干预的经济管理比重下降,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的市场经济发展问题,为更好的对市场经济发展做出平衡,对建立完善的经济发展管理制度,国家干预的经济法管理模式日渐雏形,通过协调市场经济发展秩序,将国家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融入经济法管理体系。传统概念上的国家干预经济法管理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管理干预主动性不足,放任式经济发展仍然是部分地区经济建设的主要趋势,受此影响,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管理必须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并根据现有经济发展与法律立法条件将国家干预主体、手段、目标及责任等做详细划分,使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运用更符合现代经济市场发展需求。

二、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问题内容

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问题内容涉及广泛,就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而言,主要的问题分为经济发展对立性及发展建设目标确立两个方面。现代经济发展结构不再是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而是运用边缘性发展特征以交叉式经济建设为核心,呈广角覆盖的方式逐级递进的向周边区域扩散,从而保障经济发展的互通性与全面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过重的经济管理束缚,是否适用于具备不同经济发展特征的非特定环境,其社会文化及人文特征能否适应国家干预中国经济法管理新形势,所以在此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的经济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对立性问题。而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发展管理侧重点,则是要将经济法国家干预的强度及干预方式等做合理限定,保障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管理能够与地区经济建设与总体经济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进而确保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管理主体优势与先进性。

(一)经济法管理中市场经济发展的对立性问题

受地区经济管理体制影响,经济法管理的市场规范通常存在中心管理向心力不足,经济末端管理密度较高问题,而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管理则可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为地方经济法管理知名方向,并运用综合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密集区做重新排列。事实上理论上的国家干预经济法管理从广义角度分析,可以起到良好的经济调节作用,延缓或规避经济风险,但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差异化明显,国家干预的经济法管理实际上仅适用于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收效甚微,尤其是具备明显地区文化性发展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发展环境,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甚至与地方经济管理存在一定的矛盾问题,进而影响到经济法管理的整体布局与实施,因此解决地方经济对立矛盾,并注重对国家干预经济法管理适应性的提升,将是解决国家干预经济法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国家干预下市场发展经济管理侧重点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体制实际上始终采取中心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该模式可以进一步加快总体经济发展速度,但同时导致经济发展两极分化严重,使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过渡段出现明显的经济管理真空带,进而导致经济法管理尺度控制难度加大,如加强经济法管理力度,则难以保障经济市场发展的延展性,使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消化能力下降,进而放缓经济发展步伐。若放宽经济法管理政策,则又难以确保地区经济发展合法性,是经济法管理形同虚设,因此国家干预下的经济法管理,必须科学掌握管理尺度,控制经济法管理重心,以免国家干预的经济法管理失去本质意义。

三、国家干预的中国经济法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中国经济法管理涉及内容较为繁复,国家干预下的经济法问题解决要重视经济管理结构多元化与阶段性,从大局观角度出发,本着化解经济法管理矛盾及提高经济法规范能力的基本态度,运用灵活多变的市场发展环境,针对经济法管理的各异化与集约化等问题制定多项处理解决方案,把控国家干预尺度,将现代化经济建设与传统经济发展相融合,汲取经验与教训,以质量替换数量,夯实各地区经济法管理基础,随着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对经济法的运用环境及适用条件做深度分析,并积极的开展经济法管理创新,不能单一的将团体经济发展作为唯一的经济发展导向,要充分发挥经济法管理的管控作用,将基层经济法管理作为国家干预切入点,重视市场经济法制约束力的形成。

市場发展是由多个独立个体组成的庞大集体,因而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管理应采取多管齐下的法制管理方案,根据地区经济法管理需求及经济发展现状,将现有的经济管理主体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中心经济法管理部分,该部分主要用于为国家干预的经济法管理提供多方面便利支持,通过对个体经济与团体经济的协调,将其独立于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从而使国家干预的经济法管理有的放矢。另一部分则要注重分层管理,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法管理内容为基础,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经济法管理问题制定相关预案,并按经济建设等级分类,使各经济体形成并联关系,从而确保国家干预体制下经济法管理具备独立性、多元性及兼容性等多个基本特征,为国家干预的经济法管理指明正确方向。

结语

总而观之,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时期,为更有效的做好经济管理服务,国家干预下的经济法管理尤为必要,是我国迈向高速化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基础,也是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的主要路径,对解决传统意义上地方经济独立发展而遗留的突出矛盾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协调作用,使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规范性及标准化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大洪,段宏磊.从“国家干预”到“谦抑干预”——谦抑性理念下中国经济法学逻辑起点之重构[J].经济法研究,2015,15(1).

[2]姚海放.经济法国家观研究:基于社会本位与国家概念的展开[J].政治与法律,2016(12).

作者:王月飞

经济法边缘法律论文 篇3:

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经济法是经济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经济法的学科性质要求经济法教学要立足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而目前经济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传授轻沟通、重理论轻应用、重形式轻创新的倾向。对此,本文提出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改革教学和考试模式,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训练既能掌握经济法理论,又能运用所学的经济法知识分析、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经管类专业 经济法 教学改革

一、经济法学的特点

1、前沿性

经济法学是一门崭新的,有别于传统法律观念和制度,甚至具有某种颠覆性元素,适用现代社会而产生的新兴学科。经济法最能反映现代信息时代的经济生活,具有尖端性。

2、经济性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强调社会整体的意志和利益即社会本位。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目的性很强,其内容不可避免的具有很强的经济性或专业性,从而使经济法具有较强实用性。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与其他法有普遍的联系,具有跨学科性的特点,是边缘性学科。经济法与民法和行政法的关系最为密切,以国家利益为主导的行政法和以当事人利益为指向的民法二元法律体系在现代社会出现了不足和偏差,产生了校正这种偏差的以调整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法。同时,经济法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经济学、社会学交叉融合,如经济学中的竞争、外部性、垄断、成本和效益等概念渗透于经济法学中。

3、政策性强,变化快

经济法根源于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和参与,强调政府主导性特点,从而使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法产生直接影响。我国处于改革向纵深发展时期,且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家调控的经济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从而经济法具有变化快的特点。

4、结构松散,体系庞杂

经济法知识的跨度非常大,而且内容庞杂,涵盖了与社会经济生活相关的诸多法律知识,章节繁多。如企业法与公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证券法、国有资产管理法、财政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和对外贸易法等等。同时,法学专业的经济法体系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体系有很大差异。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法课程的学习比较枯燥乏味

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经济法属于专业基础课,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并没有把法律作为主课或者重要课程看待,传统的授课方式下,学生学习法律基本上都是从法规到法规,从法律条文到法律条文,既单调又乏味,因而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应付式的,影响了授课效果。

2、课时少、内容多,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

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课时一般不多,因专业而异。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目前经管学院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电子商务、信管、行政管理六个专业的经济法课都是48学时。在此之前,学生一般只是在大一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学习过少量法律知识,这样有限的课时,需要学习的经济法律、法规数十个,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要了解的法律理论、法律原则和规则很多,很繁杂。

3、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不能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由于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都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经济法课程大多数并不重视,认为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没有太大的关系,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学习,课下大多不会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甚至有时候对老师明确要求需要上网查找的补充性资料,能完成的学生比例也不是很高。

4、经济法教学体系杂乱,难以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

经济法是法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法,各高校开展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时间较晚,大多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才开设的,体系不成熟,现有大学教材的编排与设计一般参考法学专业教材,现存版本教材很多理论性较强,而有的经济法教材则财会金融类内容较多,还有一些经济法教材则把与经济有关的法律都涵盖其中,即“大经济法”。教学中,我们用过多种版本的教材,用过法学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法教材,也用过通识性较强的经济法概论教材。但是这些教材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学生要么反映学理性的东西太多,看不懂,要么反映教材过于简略,不能支持他们分析实际案例。因此,选择一本适合不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并不是件易事。

5、实践实验教学环节的缺失,使获得的法律知识难以巩固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经济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这就要求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经济法律的实务能力,因此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法律实务能力至关重要。目前教师一般是通过案例教学以及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三鹿奶粉事件就涉及到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三鹿的破产,让同学们重新审视企业破产法的立法缺陷和什么是依法办事。但总体来讲还是教师发挥主导性,与实际情况还有一段距离。

6、考核方式单一,不能有效考察学生能力

囿于缺少科学的考核体系,目前大多数学校包括笔者所在学校多是以闭卷考试的形式作为主要的考核方式,虽然加入了平时成绩的考核,但所占比例很小。这样容易给学生带来只要期末之前背一背,就能过关甚至得高分的印象,忽略平时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累积,无法有效考核到学生真实的掌握情况。

三、经济管理专业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建议

1、立足素质教育,融入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作为未来的国家一线建设者,本科生们必须具备现代公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开设的除法律基础以外的又一门法律课程,经济法教学责无旁贷地负有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使命。经济法教学应当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蕴涵在法律条文深层中的公平、正义、秩序、效率等基本价值理念,通过课堂、实训、考试等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诚信观念。经济法教学通过这种融入,让学生不仅成才,更要成“人”。

2、根据科学的培养目标确定授课内容

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选择一本通用性的适合经济管理学生的经济法教材,适当进行取舍,制定授课计划。在内容上,在用4—6课时普及民商法基本理论的前提之下,针对不同专业,重点选取几个相关部门法讲授。比如会计专业,侧重合同法、公司法、物权法、票据法等;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则侧重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企业破产法、市场规制法等;电子商务专业侧重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公司法、工业产权法等。其中,合同法、公司法对于所有专业的同学都很重要,在学时分配上要有所侧重。在深度上,做到学一个部门法,懂一个,精一个,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渠道和方法。

3、多种教学手段配合增强教学效果

(1)授课前提示与学生预习相结合。在授课前提示学生注意本课的知识点和重要内容、难点内容,使学生在听课前就对本课内容有个大概了解,可以有的放矢地听课和记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2)多媒体与板书相互补充。为方便教师的讲解,多媒体投影屏应当放置在黑板的一边,教师可以按照授课进程的需要自由地在两种教学方式中转换,更好地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同时,将短线鼠标改长线鼠标或者无线鼠标,这样教师可以不必来回奔走,可以面对学生讲解,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

(3)选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课形式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具体实施过程中,案例式教学要选取有代表性同时又能涵盖一个阶段性知识点的案例,使学生能在一个案例中对所学知识有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同时,案例的选择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最好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讨论课的形式就更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仅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完成给学生分组、布置讨论任务的工作即可,在学生积极展开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该控制全场,及时给各组以必要的指导,控制分组讨论的时间。分组讨论结束时,教师要鼓励各个分组积极表达自己观点,并及时总结和点评学生观点,给予肯定和评价。

(4)开展模拟法庭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尝试开展模拟法庭教学,让学生体验去探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使他们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让学生作为“专业法律工作者”融入到实践中。如笔者所在院校,在2011年、2012年、2013年的第三学期尝试让经济学专业的同学走出去到基层人民法院旁听法庭庭审,回校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尝试过两种做法,一种是从材料的准备到角色的扮演到“法庭”庭审全由学生自己作主,各组组长作为评委打分,教师进行评价;另一种则是由教师选择适当的案例分给各小组,由各组学生对素材进行研究,准备司法文书进行庭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改革考核方式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经济法考试应该以能力考核为主,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改变现在的平时成绩多以出勤、作业为主的考核方式。可以增加平时考试的次数,并以一定比例计入到最终的成绩之中,具体可以结合每个专业的课时,平时安排1到2次的中期考试,每次覆盖的内容大多为1—3章不等,占到20%的比例,平时表现占10%,案例讨论和论文等大作业的形式占到10%,最后期末考试占60%。在考核内容上也可以多样化,将讨论课上的表现计入平时表现考核中,适当增加案例分析报告、调研报告、小论文等阶段性成果的考核。

(6)完善教学内容。高等院校《经济法》教材应采用21世纪课程教材或优秀教材,并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内容或同一内容不同侧重点的教学大纲。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与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密不可分。多方面收集最新的教学内容和经济法案例,对现有的《经济法案例集》的内容要经常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力图克服同类教材、资料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遵循“体系健全、结构完整、反映新成果、勇于创新”的原则,以案例为素材,以法条为基础,着力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经济法知识分析处理经济纠纷案件的能力。

实践证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把教学的成功和失败之处总结出来,不断改进教学的各个层面,才能有效地保证授课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程德:经济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经济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 曲振涛:经济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范少虹:刍议经济法教学改革[J].法制与经济,2011(2).

[5] 白云伟:对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5).

[6] 许明华、魏骅、周亚东等: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新闻世界,2011(6).

[7] 高凌霄、崔昌玺:关于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湖北财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8] 张菊霞、叶得明、王建平:经济法案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关系[J].学术纵横,2007(6).

(责任编辑:胡冬梅)

作者:马翡玉

上一篇:传播学研究范式论文下一篇:诉讼独立经济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