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近年来,深圳、青岛等城市相继建立了数字档案馆,可以说我国数字档案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今后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档案馆怎样深入推动数字化进程。本文就数字档案馆的功能与作用做了简要论述,并分析了国内数字档案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试着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有助于数字档案馆今后的发展建设。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论文 篇1:

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创新体系构建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数字档案馆成为新时代档案管理的重要形式。因此,要以现代社会为依托,积极融入创新思维,对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进行构建、优化及完善。本文以档案管理实践为背景,介绍了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发展历程,剖析了知识管理应用的必然性,将信息服务创新体系的构建作为发展策略,以期推动档案事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适应全社会对档案资源的服务需求。

关键词:知识管理;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创新体系

一、前言

科技的飞速发展促使信息技术的影响力遍及各行各业,档案事业也进入信息化建设时期,数字档案馆模式发展迅速,信息服务成为支出数字档案馆的核心功能。因此,要重视依托新理念,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构建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创新体系,以真正实现数字档案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价值,提升档案服务质量与效率。

二、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发展历程介绍

对于数字档案馆,其管理模式与时代发展同步,体现与时俱进性,是档案事业发展到信息社会的体现,备受社会瞩目。基于此,档案管理以信息技术为先导,重视对档案信息需求进行优化与完善,历经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模式的转变,以更好适应新时代的趋势。纵观数字档案馆的发展,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数字档案馆重视对自身地位的准确界定,重点任务是明确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将其作为方向,尤其关注基础性档案信息查询服务;在第二阶段,注重信息化管理方式引入,信息技术的功能与数字档案管理相融合,强化档案信息的分类,增强检索的便捷性,为档案高度共享、信息全面整合提供保障,理论依据更加充分,更显数字档案馆的应用价值;第三阶段的特征是以知识为载体,重视知识管理模式的应用,促使数字档案馆加速转型,凸显知识管理的显著特征。随着发展层次的递进,客户多样化需求备受关注,成为数字档案馆发展的新方向,更显档案信息资源在知识性方面的价值,强化知识管理与数字档案馆发展的结合,也是真正发挥其服务价值的体现。

三、知识管理与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相融合的可行性

1.知识管理应用于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必然性

在时代的推动下,依托科技进步,知识管理方式与内容也与时俱进,不再一成不变,更显学科的专业性与综合性,也就是说,知识管理具有系统性与综合性特征,是复杂的管理体系。基于知识管理,数字档案馆建设深受资源技术与管理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信息与知识价值的发挥备受限制。为了促进现代档案馆良性发展,其管理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是提升知识管理水平的关键。

2.知识管理应用于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可能性

(1)知识管理与數字档案馆价值理念一致,服务思想统一。数字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部分,依托先进的人力资源,落实知识管理模式,强化管理的高效性。立足新时代,在科技的带动下,知识管理的精髓与数字档案馆服务理念具有一致性,能够实现相互兼容,这就促使融合性具有条件。当前,知识管理是数字档案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提高档案信息全面性、科学性与高效性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这种管理模式,用户需求成为指导数字档案馆工作的重要方针,能够满足多类型客户的信息需求,档案服务效率的提升获得巨大支持,发挥数字档案馆馆藏资源价值,服务凸显全方位的特点。

(2)知识管理与数字档案馆信息管理具备相兼容的资源,重视资源共享与整合。立足知识管理,本质上讲就是将知识有效渗透在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与管理流程的全面融合,强化对多元化知识载体与知识来源的整合,在创新思维的支持下,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数字档案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满足服务管理多样化需求,达到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也为使用者的高效应用提供便利,强化专业化监督与管控,权威性与高效性是突出特征,凸显知识管理与影响范畴的广泛。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档案用户提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数字档案馆的资源建设需要进行拓展,积极进行调整与优化,尤其是重视基础性档案资源的录入,加快其向着知识单元方向的延伸。基于此,在知识管理的应用下,数字档案馆资源得到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尤其是在档案知识开发与整合方面优势突出,作用巨大,有助于构建与行业相契合的特色档案资源,对提高档案资源品质具有深远意义。

(3)知识管理手段与数字档案馆资源构建拥有相互关联的方式与手段。在知识管理全过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全面维护整个知识管理组织的稳定性。在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工具类型繁多,主要涉及导航、检索及储存库等,实现对数字档案馆多元化功能的技术支撑。立足数字档案馆资源管理,信息资源是根本,为数字档案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重视将知识开发处理技术为手段,增强内核关联,关注知识融合价值,以便为信息服务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为网络化信息资源库建设提供发展契机,获取优越的发展条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知识管理是数字档案馆处理信息的重要手段,以此为基础进行资源整合,知识单元得以丰富,档案服务突破时空限制。

四、如何以知识管理为依托加快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创新体系构建

1.构建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档案信息服务新思维

首先,重视档案用户的有效吸引,以服务为切入点,结合用户实际,强化信息优化与整合,充分发挥知识的专业性特征,为多元化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与快捷的服务。其次,重视对客户需求进行细化,强调深入与全面的分析,有效拓展信息单位,实现信息价值的深入挖掘,尽显服务的针对性与个性化。具体讲,在数字档案馆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对用户进行类型划分,满足个性化需求,加快信息服务转型。

2.积极开展多角度数据挖掘,有效提升数字档案馆资源利用率

数字档案馆通过进行资源价值的挖掘提升信息创新技术水平。从挖掘目标方向,数字档案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首先,以显性知识为方向,即以物资为载体的知识,主要涉及的是数字档案馆的项目建设以及相关制度规范等。其次,对线索数据的挖掘,即隐性知识,主要内容为智力资源,是数字档案馆的最大价值体现。再次,重视对客户信息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主要涉及的内容为反馈,对用户未来趋势进行充分与合理的预测分析,构建具有长远性的应对策略,为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针对档案资源的价值挖掘,高质量的图库以及数据库是基础,强调对多种渠道资源的整合,构建综合管网,提升资源开发、共享以及利用效率,也在根本上促使档案组织工作有序开展。

3.以个性化为方向,强化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平台的优化与完善

对于新时期数字档案馆的发展,价值追求更加迫切,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加快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化。基于此,在重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同时,也要将知识理念贯彻其中,做好全方位沟通与交流,强化用户信息的有效处理。在知识管理应用中,要对系统与平台进行优化升级,发挥多种技术的作用,如信息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形成更加专业与高效的服务,增强档案资源使用的便捷性与有效性,依托不断升级的界面促使档案信息服务实现良性发展。另外,要将个性化服务作为重点,通过构建融文字、视频、音频等于一体的档案资源组织,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切实增强数字档案馆服务理念。也就是说,这种模式更加注重服务的针对性,用户结合需求进行信息提交,而后实现反馈,数字档案馆对客户需求进行系统整理,最后满足客户要求,整体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4.重视档案馆人员培训与教育,为知识管理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立足以知识管理为引导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创新,发挥主体性功能的是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在根本上决定了知识管理应用的效果与质量。为此,对于新阶段的数字档案馆管理人员,既要重视开拓创新思维,又要增强专业能力,以便为未来数字档案馆实现知识管理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档案管理人员要重视知识积累与更新,组织专业化培训与教育,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提升,完善知识储备量,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适应信息时代新要求。与此同时,要遵循知识管理要求,将相关原则落实到位,实现管理上的互通,达到对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全面推动。

五、结束语

在科技的影响与带动下,数字档案馆成为档案管理领域主导方式,而知识管理的引入又为数字档案馆信息化服务开拓新思路,促使其面临机遇与挑战。因此,数字档案馆要重视以知识管理为先导,构建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创新体系,做好数据挖掘与开发,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价值,强化对客户需求的多方位研究,最大化发挥数字档案馆的价值,促进知识性社会的良性运转,推动数字档案事业实现可持续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嘉禾,李子林.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数字档案館信息服务研究[J].山西档案,2018

[2]展玉婷.青岛市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8

[3]周 策.提升用户满意度的数字档案馆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作者:叶淑仪

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论文 篇2:

国内数字档案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摘 要:近年来,深圳、青岛等城市相继建立了数字档案馆,可以说我国数字档案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今后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关键内容就是档案馆怎样深入推动数字化进程。本文就数字档案馆的功能与作用做了简要论述,并分析了国内数字档案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试着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有助于数字档案馆今后的发展建设。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大数据

0 引 言

数字档案属于较为新颖的档案形式,是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数字档案的产生以及数量的提升,使得数字档案馆的构建显得十分迫切[1]。在21世纪以后,我国才开始进行数字档案馆建设,截止到现在,发展时间已有20年,因此这一工作现阶段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完善的数字档案馆体系。所以,对建设数字档案馆的相关工作进行研究,能够有效的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档案工作者提供建设的理论依据,可以让他们更为全面的掌握数字档案馆在建设方面的要点,以此来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数字档案管理体系。

1 数字档案馆的功能与作用

1.1 数字档案馆的功能与作用

1.1.1 为研究档案馆构建优良的平台

通过对数字档案馆的构建,能够更为便捷的对档案进行管理。在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档案保管模式因为不能够有效的满足实际需求,需往办公自动化方向发展。和传统模式相比,数字档案馆无论是在保管条件、存储空间或是存储介质等方面,均符合现阶段发展潮流,其能够在满足档案信息逐渐增长对存储空间要求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促进档案利用效率的提升。

1.1.2 信息共享,增强工作效率

通过研究数字档案馆的构建,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较为传统的借阅方式已和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趋势不符,且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通過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构建出来的数字档案馆能够在有效发挥档案价值的基础上,节省大量查阅档案信息的时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研工作的进步。

1.2 数字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的比较

首先,不同的馆藏结构。档案实体是传统档案馆在馆藏方面的中心,因此馆藏能力极其有限,不能够对信息内容所包含的关系予以深入的挖掘。而数字档案馆能够有效的存储海量的信息资源,能够将现实与虚拟联系在一起,所以从根本上让服务范围与服务能力得到了扩展与提高[2]。其次,不同的管理模式。就传统档案馆而言,其管理模式基本是在相关工作完成之后再进行,而数字档案馆则在电子文件产生之后,因此其管理模式为适时管理和超前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电子文件与前段控制与全程管理所决定的。再次,在数字化时代中,数字档案馆可以说是传统档案馆的亲兄妹,两者的共存,能够对社会发展的进程给予更加全面的记录,以此来实现对历史与文明的传承。

2 国内数字档案馆发展现状

2.1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建成数量逐年攀升

在数字化时代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地区均在加强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规模日益扩展。在我国东部沿海区域,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已小具规模,一些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十分全面的素质档案馆体系。并且,我国其他地区也逐渐开始了对数字档案馆的构建,将网络化以及集群化作为档案馆发展的基本方向,以使我国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系统更加完善。

2.2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内容日益丰富

日趋成熟的数字档案馆体系,让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内容也发生了改变,即不只是对档案予以建设和整理,其建设领域也得到了拓展,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3]。在这一背景下,一些数字档案馆在业务方面逐渐纳入了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档案登记备份等,且部分区域正在构建具有区域网络化特点的素质档案馆,上述现象均是数字档案馆在内容建设方面变得更加丰富的体现。

2.3 数字档案馆的信息服务成绩显著

为促进档案信息管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我国档案局构建了档案信息共享平台,不仅使档案信息的利用与查询变得更加的便捷,也提升了档案所具备的运用价值,使得档案服务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数字档案馆消除了传统管理模式所具备的封闭性,使其变得更加开放,人们可以迅速的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升,让信息管理更为高效[4]。

3 数字档案馆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政府或企事业单位自身的资金投入是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主要经济来源,缺乏长效的投资机制。综观全局,发展不协调,建设水平高低不一是各地数字档案馆的主要现状。就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言,其在构建数字档案馆方面拥有十分充足的资金;而西部地区,却缺乏充足的建设资金。除此之外,数字档案馆也没有丰富的投资结构,专项拨款不足,缺乏社会资金的融入。

3.2 人才结构欠合理

就数字档案资源而言,其在内容方面十分的丰富,类型也极其多样,相关工作者在具备过硬技术能力的基础上,也要求档案工作者能进一步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5]。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县级档案馆与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在内的各地档案馆在专业档案人才与计算机人才上都非常匮乏。现有的档案工作者在多个方面的素质均无法满足新时期对其的要求,包括思想观念、技术水平、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等。

3.3 技术应用尚不深入

虽然“三网一库”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在我国副省级市以上的档案馆完成,但大多数数字档案馆的电子文件、网络资源一体化管理均未实现;同时,大部分已部署的网络架构是以传统档案信息化实践要求为基础的,未运用一些新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等,在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强大数据压力时,往往难以应对。

3.4 资源组织有待加强

初级“数字化”是我国大多数数字档案馆现在的状态,因为缺乏较好的条件、技术和管理,还有很多电子文件未在第一时间被收录入馆,数字档案馆资源总量有限,结构也不丰富。与此同时,没有展开大范围深度的资源开发,现有的资源建设以编研传统馆藏资源为主,没有开发新增数字档案资源的内容;各个数字档案馆未保持沟通联系,没有深度整合数字档案资源。

3.5 信息服务需推进

虽然我国的档案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才刚开始起步。就服务内容而言,数字档案资源缺乏丰富的结构,也未进行大范围深入的开发,知识转化实现难度较大;就服务方式而言,数字档案资源的利用还是以简单查询目录为主,没有多样的利用形式,不能满足用户便捷性、个性化的利用需求;从服务途径上来说,数字档案资源的在线信息服务主要通过档案网站来实现,缺乏较多的服务渠道,相应的也就降低了数字答案资源的竞争力。

4 数字档案馆发展的趋势

4.1 技术应用策略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发展,数字资源的组织与存储均与诸多专业技术有关,包括顶层设计、海量数据存储、知识数据管理、多媒体数据检索访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大量的先进技术将会为数字档案馆的顺利进行提供充分保障[6]。

4.1.1 顶层设计技术与方法

顶层设计,英文全称为Top-Down,属于一种将总体管理过程体现的设计方法。顶层设计要求站在整个学校的角度,以全局视角对数字档案馆的方案进行设计,并付诸实施,同时把整个数字档案管理机构的系统性体现出来,并对任务目标予以明确和制定。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在顶层设计全局性与发展性的影响下,将得到有效保障。

4.1.2 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不断深入的数字化,增多了各类归档的电子文件,同时也提高了对海量信息存储的需求,这除了需要借助海量存储设备存储备份相关文件以外,还需要利用数字化档案信息提供的网络化服务。这就要求将网络的在线存储技术优势发挥出来,获得安全性更高、可靠性更强的存储空间,使访问速度更快。诸如直接附加存储(DAS)技术、存储区域网(SAN)技术、内容寻址存储(CAS)技术以及网络附加存储(NAS)技术等均包括其中。

4.1.3 知识管理与数据挖掘技术

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档案数据量的积累大大增加,随着档案馆保存的数据越来越多,就需思考怎样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以此来分析、整合、挖掘以及共享档案数据,将档案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把知识服务提供给经济活动。

4.1.4 多媒体数据访问和检索技术

以内容为基础的信息检索也属于数字资源检索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是检索多媒体对象的内容和上下文语义环境。其三种主要类型是内容的图像检索、以内容为基础的视频索引以及音频检索。

4.2 数字档案馆建设标准逐步完善

技术与组织标准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主要标准,前者是为顺利进行数字档案馆建设而做出的技术要求,后者是组织数字档案馆开展各类活动的主要依据。在制定数字档案馆建设标准的过程中,需结合以下原则:

其一,衔接整个档案工作的标准。在制定数字档案馆建设标准时,不仅要将数字化档案所具备的特殊性归纳到考虑范围内,还应考虑与传统档案管理标准在衔接和配套方面的问题,进而对档案工作标准的系统性起到有效维护作用。第二,数字档案馆建设标准应和国际管理相关通用性标准接轨,并予以正确的运用。尽管各国家在档案工作方面存在着不同,但管理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数字档案馆的研究,国外早在多年前便已在进行,且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这使我国在制定数字档案馆建设标准时有了可供参考的资料。第三,对高技术的发展进行追踪,适时制定和修订标准。素质档案馆产生于高新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而计算机技术具有非常快的更新速度,每次更新技术设备,都会影响到之前的工作标准,所以,在制定一个标准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修订,进而与技术基础的变化相适应。

4.3 向档案信息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深入开展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势必会让档案信息服务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占据首要位置,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数字档案馆网站在总体设计上应将“以人为本,以内容为中心”的原则体现出来,在一个互联网页面上集中数字档案馆内外以及线上线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将档案信息用户查询档案信息的步骤简化,并结合相应规则给档案信息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数字档案馆以网络为媒介,借助网络服务档案信息用户,对各类网络档案数据库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数字档案馆应在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上下功夫,数据库必须满足量多、质高和易用的特点。所谓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系统是数字档案馆通过先进信息组织以及交流理论的指导,对合适的方式和策略予以運用,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对数字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展开有效搜集、整理与存储,让档案信息用户的系统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的工具。其作为一项基础交流工具,主要服务于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用户,帮助其提交申请、检索与咨询。档案信息用户对数字档案馆使用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受其设计优劣的影响。

4.4 开展新型数字知识服务,实现资源协同共享与信息增值服务

现阶段,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已经在我国大多数档案馆内实现,可以说,我国拥有了一定的数字档案基础。而建立数字档案管理网络,协同数字档案馆的业务,提供更加全面的数字档案服务是数字档案馆今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字档案管理网络的网络化和协作化是以数字档案馆为基础的,该网络除了对各级类档案馆系统进行整合和协同外,还应和政府机构保持互联互通,便于前端控制档案文件,加大和政府机构的协作力度,防止《档案法》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间出现矛盾,以便顺利进行我国政治民主和公开。档案管理网络的形成一方面可对开发和利用我国档案信息起到有利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社会公众更加全面的利用档案信息而做出正确决策,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5 结 论

总而言之,国家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数字档案馆建设,这也是档案管理模式转型的必经之路,开展数字化档案建设能够有效增强对档案资源价值的运用,并促进其安全性的提升,让档案管理效率更高。所以,总结我国数字档案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推动建设质量以及管理质量的增强,让档案管理在服务内容方面变得更加的丰富,让我国档案事业能够和大数据环境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 吴健鹏.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J].中国档案研究,2017(1):105-113.

[2] 张超.论智慧城市背景下数字档案馆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J].黑龙江档案,2017(1):35-36.

[3] 徐丹丹.信息时代数字档案馆发展探析 [J].兰台世界,2017(7):42-45.

[4] 孙丰满,程妍妍.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的现状、基本问题及思考 [C]//上海市“3+1”档案论坛,2011.

[5] 黄少芳,刘晓鸿,张俊芳.应对大数据的数字档案馆及其服务体系 [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3(5):22-25.

[6] 金俊兰.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考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6):54-57.

作者简介:马丽萍(1984.11-),女,漢族,广东湛江人,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地质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油气地质资料汇交、档案系统建设。

作者:马丽萍 阮枝梅 庞俊 陈诗雨

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论文 篇3:

国内数字档案馆研究综述

摘要: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当前国内档案部门的重点工作,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数字档案馆的资源建设、技术应用和信息服务三方面出发,梳理数字档案馆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总结现阶段我国数字档案馆的研究特点,并对我国数字档案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作出构想。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资源建设技术应用信息服务

近年来,数字档案馆一直是国内档案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以“数字档案馆”为检索词,在CNKI上进行题名模糊检索,从检索的结果来看,相关成果多集中于资源建设、应用技术和信息服务三个方面。笔者又分别以“资源建设”、“技术应用”和“信息服务”进行关键词检索,时间限定为2004年到2013年。按照匹配程度,在检索结果中选取了30篇相关度较高的论文,对其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以期了解国内学术界有关数字档案馆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数字档案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作出预期构想。

一、数字档案馆资源建设研究评述

数字资源建设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工作,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资源构成”,“资源整合”与“资源的组织形式”三个方面展开。

(一)数字档案馆资源构成

对于馆藏资源的构成,国内学者大多支持数字档案馆馆藏资源由实体资源与数字资源两大部分构成的观点,如王文亮[1]就认为,从贮存的地理位置来进行分类,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可分为两类,即现实资源与虚拟资源。唐艳芳[2]进一步明确提出,数字档案馆所拥有的完整的馆藏含义是“物理实体馆藏+虚拟馆藏”。而张立新和刘雁[3]则补充,数字档案馆主要包括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网上信息馆藏化以及专业的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库产品等三个方面。此外,基于当前网络环境开展数字档案馆馆藏信息资源构建时,邵丽君[4]指出需要加强多元化建设。

(二)数字档案馆资源整合

数字档案馆资源建设所涉及的不仅是档案馆馆藏数量多少、门类齐全与否的问题,更应关注档案馆资源的整合质量。有学者[5]提出,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发挥档案效用、提高利用效率、节省资源的必要条件。数字档案馆的馆藏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有明确界限的馆藏,而是本馆的数字化馆藏和馆外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相结合,有可能表现为多馆的、区域的、全球的联合馆藏。[6]基于以上认识,孙晓红、郭英[7]认为,建立国家数字档案馆,可以打破地域、系统的界限,将各级各地档案馆中最具特色的档案信息虚拟进馆,通过虚拟整合,进行展现,形成开放、分布的档案信息资源集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效益。当然,科学整合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有效手段,整合的目的是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8]

(三)数字档案馆资源的组织形式

数字档案馆资源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协调系统、数字档案馆资源共享协调系统、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维护系统四个子系统。[9]其中资源共建管理系统主要是协调各个数字档案的各种数据库建设,避免重复建设;资源共享管理系统主要是制定资源共享的标准协议;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是协调数字档案信息的整理、分类标准的实施;网络系统维护管理系统主要是协调各种软件平台的互联、升级防护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数据库是馆藏档案信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其目的是向用户提供所需档案信息或公布、传递档案信息。建设具有大容量、高速度、稳定安全、主题鲜明的档案数字资源数据库,不仅是数字档案馆对馆藏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同时也是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针对馆藏资源组织形式,加强数字资源数据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0]:(1)积极构建本馆馆藏特色数据库,这是指根据特色馆藏开发和组建的具有独特内容的数据库,如科研成果数据库、图片资料库等;(2)构建若干专题的信息资源数据库,这就需要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加工、整理和有序化重组,以提高利用者寻找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如事件数据库、纪念日数据库等;(3)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创建虚拟数据库,以补充现有数据库信息量的不足;(4)引进或直接利用现成的数据库,如商用光盘数据库系统、联机数据库等。

二、数字档案馆技术应用研究评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中,技术都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支撑。数字档案馆本身就是档案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有关数字档案馆技术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数字档案馆应用的主要技术

对数字档案馆的发展,要想将档案从传统的纸质阶段不断发展到以数字为主的多元化阶段,必须不断吸收现代科学知识,掌握尖端技术,[11]其所运用的核心技术应包括:多媒体技术、海量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对此,丁恩多[12]进一步指出,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中还需应用数据描述技术、多媒体数据库压缩与传输技术、图像与视频数据检索技术、交互界面技术、数字加密技术。同时,信息伪装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及信息隐藏技术等都是重要的保密技术,这些新技术为数字档案馆的保密提供了保障。此外,数字档案馆在保证档案信息安全方面也应需要相关技术作支撑,[13]如身份鉴别对访问者进行身份识别如口令识别、用动态口令登录等;访问授权是安全保护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身份识别的基础上,根据身份对其要求调用或访问的资源请求加以控制;入侵检测通过发现访问者的非法访问行为对其隔离;病毒防御利用杀毒软件查杀服务器、计算机及网络中的病毒。

(二)云计算技术在数字档案馆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对档案工作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云计算以网络为中心、以服务为提供方式,强调资源的池化与透明化,并具有高扩展高可靠性。而数字档案馆具有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异构性、档案信息传递的网络化、数字档案馆之间的互联性,[14]可以说,数字档案馆与云计算技术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的契合。[15]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档案资源整合的出发点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王芗馨[16]认为,在云计算应用环境下,通过“云”端提供的强大计算能力、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以及良好的交互环境,能够为档案用户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档案服务。档案馆通过云存储将日益暴涨的物理存储单元通过软硬件技术转化为一个逻辑的虚拟存储单元,存储在“云”里,并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用户可通过PC、手机、PDA等数据终端接入“云”,经验证授权后,使用“云”中的档案信息资源,通过“云+端”的形式,实现“一站式跨库”检索,查询和获取来自不同服务平台和系统的信息资源。这些应用技术多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也为馆藏资源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服务提供有利条件和可靠保障。

三、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评述

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是一种高效的网络化、数字化的档案信息服务,是现代档案信息服务的高级形式。它在服务资源、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策略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区别于传统档案馆信息服务的显著特点。[17]围绕这一主题,国内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下文主要从“信息服务理念”、“信息服务模式”与“信息服务特点”三个方面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一)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理念

要转变传统服务模式,提高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姚红叶[18]强调,数字档案馆要树立以用户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强化档案用户在信息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另有学者[19]认为,数字档案馆的信息服务理念,是确定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策略、方式与模式、有效开展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思想准绳和理论基础,是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灵魂。因此,作为数字档案馆的管理者和工作者要树立主动服务、以用户为中心、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的理念,积极了解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并以此制定适合档案用户的信息服务策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邓芳、阮洪瑶[20]指出,要树立品牌服务意识,开展特色化服务;用知识管理思想指导档案信息服务创新;树立大馆藏的观念;树立主动服务的观念。张东华、姚红叶[21]则提出基于价值创新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要以实现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和创新为重点,通过了解用户需求、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进而提供服务等工作方式。

(二)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

数字档案馆因其置身于网络环境中,处于一种相对开放的空间,因而其提供服务的信息内容及模式也相应地要求更丰富和多样化,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要求。[22]在网络环境下,档案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将本馆以及网络中数据库的有关信息直接传送到用户家中或办公室,利用者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利用上网的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查到所需信息。[23]数字档案馆的服务模式可以是简单的检索服务,也可以是方式多样化的服务,如信息的浏览和检索、用户的网络化远程教育和培训、使用帮助、用户交流参考咨询等。而且,不同的服务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网络用户的需求。[24]对于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的界定,至今尚无定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划分与认识。一般而言,数字档案馆的信息服务模式主要分为集成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模式、小众化服务模式和知识服务模式。但也有学者[25]认为基于用户视角中的数字档案馆信息咨询服务模式,可分为复合型分布式分层次的服务模式、集成信息服务模式、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与知识服务模式等四种类型。袁红军[26]则认为数字档案馆服务模式应该是复合型分布式分层次服务模式、集成信息服务模式、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金更达、何嘉荪[27]指出,根据数字档案馆的任务和数字档案馆面临的软硬件环境,数字档案馆的最佳的模式应该是“基于元数据的集成管理和集成服务模式”。刘明[28]则认为成熟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应该是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建立的高度社会化、开放化、分布式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系统,它是以档案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档案馆工作人员为纽带、以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服务方式与策略为保障开展档案信息服务活动,以达到档案管理自动化、档案信息数字化、信息存储海量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集成化和信息服务个性化目标的服务工作模式。

(三)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特点

在数字档案馆中,即在网络环境下,其信息资源包括数字化的传统载体档案、移交的电子文件、各类网页、数据库、电子书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网内的信息资源,呈现出数字化、多媒体、跨时空、跨专业等特点,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29]不仅如此,数字档案馆较实体档案馆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策略等方面而言也具有更多优势:[30]数字档案馆的服务资源是数字化、虚拟化的,其馆藏不仅包括多种载体形式档案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还包括大量网上的分布式虚拟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其服务的内容是知识化、多样化的,工作重点由档案文献单元转移到档案信息知识单元,强调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含所有档案信息资源类型的档案信息知识;其服务方式是开放化、多元化的,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式的数字空间,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空间;其信息利用具有网络化、共享化的特点,通过网络将分散于不同地理位置和载体的档案信息资源以数字方式存贮,通过网络快速传递给用户;其信息检索智能化、自由化,一改传统的关键词及其逻辑组合检索方式,通过以档案信息知识为基础的智能人机交互方式检索档案信息。

四、结语

总体而言,虽然国内数字档案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就数字档案馆资源建设方面来看,对于我国数字档案馆资源实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误区涉及较少,且多为定性研究,缺少必要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例如对数字档案资源的质量分析和开发利用程度方面(如开发利用指数、指标)研究甚少;在数字档案馆应用技术方面,对现行使用的各种应用技术的介绍和功能描述较为具体而详细,但对各种技术的适用性分析、测试和绩效评估鲜有研究;在信息服务方面,涵盖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内容、模式、策略和理念等多个方面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证性研究和案例分析。基于以上综述,笔者认为,下一阶段我国数字档案馆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档案馆虚拟馆藏的来源与建设;(2)数字档案馆实体馆藏资源数字化水平及程度调研、评估;(3)数字档案资源的采集与整合质量测评分析研究;(4)数字档案馆资源组织形式的创新与扩展;(5)数字档案馆应用技术的量化分析及适用性研究;(6)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绩效评估要素的分析与确定及利用效果的反馈分析;(7)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质量导向型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CTQ041)与“基于档案部门视角的存档网络信息采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CTQ039)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及参考文献:

[1]王文亮.21世纪数字档案馆发展之我见[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2):5.

[2][6]唐艳芳.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J].档案学研究,2006(5):44-48.

[3]张立新,刘雁.试论高校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151-154.

[4][8]邵丽君.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建设[J].浙江档案,2008(2):51-52.

[5]唐艳芳,温献英.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研究综述[J].档案学通讯,2011(3):18-21.

[7]孙晓红,郭英.关于建立中国国家数字档案馆的思考[J].湖北档案,2004(7):26-27.

[9]潘连根.数字档案馆组织形式系统模式的运作方式——数字档案馆研究之四[J].浙江档案,2004(6):4-6.

[10]李林.浅谈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2(9):276.

[11]傅荣校.关于数字档案馆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 2001(5):26-28.

[12]丁恩多.数字档案馆研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7(21):109-110.

[13]张超.关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几点意见[J].华章,2012(16):274.

[14]李德毅.云计算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发展出版社,2012:63-65.

[15]周枫.云计算环境下数字档案馆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档案,2013(1):17-19.

[16]王芗馨.云计算在数字档案馆领域的应用探究[J].城建档案,2012(10):64-65.

[17][19][30]管先海,刘伟,白桦.对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的思考[J].档案管理,2005(5):21-24.

[18]姚红叶.信息生态视阈下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12.

[20]邓芳,阮洪瑶.数字档案馆档案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航空档案,2009(1):52-55.

[21]张东华,姚红叶.信息生态视阈下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1(5):56-58.

[22]冯晓莉.数字档案馆建设对档案信息服务的影响及对策[J].档案学研究,2010(4)50-52.

[23]曾淑珍.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服务初探[J].档案,2007(6):37-39.

[24]潘连根.数字档案馆评价体系初探[J].浙江档案, 2005(9):24-26.

[25]王俊琦.用户视角中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探究[J].档案,2008(3):58-60.

[26]袁红军.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合理使用问题研究[J].兰台世界,2010(2):18-19.

[27]金更达,何嘉荪.数字档案馆模式探讨——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文件集成管理与服务研究之二[J].档案学通讯,2005(5):54-58.

[28]刘明.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7(5):13-17.

[29]毕建新.数字档案馆的信息服务[J].中国档案, 2003(3):20-21.

作者:李晓 蒋冠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论文下一篇:水电站监理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