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农业结构调整

2024-04-17

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共6篇)

篇1:服务农业结构调整

服务农业结构调整

大力推进小额农贷和信用村、镇(乡)创建工作

----**县农村信用联社

各位领导、同志们:

**县农村信用联社在当地党政和人民银行的领导下,认真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投放农户小额贷款,支持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服务“三农”,农民增产增收,信用社增效的“双赢”目标已初见成效,得到各级政府的肯定与表扬。2000年-2006年连续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实绩突出单位、金融投放先进单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截止到4月底,全县辖*个信用社,员工*人,资产总额*亿元,各项存款*亿元,各项贷款*亿元,其中“三农”贷款占*%。已成为支持当地农业发展的金融主导力量。下面把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转变思想观念,找准市场定位

自2000年初,为防范新增贷款风险,优化信贷资产质量,我们根据上级行有关精神,分析了自身沉淀贷款占比较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贷款投向出现了偏差。因此,我们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同时,开展了“如何为三农服好务”的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全员达成共识,发放小额农贷即是为“三农”服务的需要,又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方向,是一条“富民兴社”的双赢之路。通过细致的考察、调研,转变了信贷投向,由热衷于“支持大企业”变为支持“千家万户”,由只注重发放大额贷款,变为积极推行小额农贷。

二、送贷上门,帮农民致富

在发放小额农贷中我们做到“四个结合”:即帮资金与帮管理相结合,帮资金与帮信息相结合,帮资金与帮技术相结合,帮资金与帮结算相结合。为方便农户贷款,经认真调查,初步建立农户经济档案9283份,占需建档案总数的32.82%,由于有了农户经济档案,将贷款时间缩短到1-2天,有的不超过8小时。同时我们还发扬过去的老传统,走村串户,送贷上门。

在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中我们充分发挥资金导向作用,结合我县农业特点,集中资金重点支持了以鲜桃为主的鲜果蔬菜、水产滩涂养殖、珍稀动物养殖、科技服务、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等。*年来支持全县生产蔬菜400万吨,果品104万吨(其中鲜桃46万吨),水产品24万吨,珍稀动物饲养量148万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

为及时将农副产品销出去,联社及时发放贷款440万元支持县政府建起国家级批发市场----冀东果菜批发市场,农民通过这个市场将鲜果、蔬菜等农产品及时运往全国各地及香港、澳门,远销新加坡、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年来,我们向*万多农户累计发放贷款*亿元,其中小额农贷*亿元,占贷款投放量的*%。

三、创建“信用工程”,深入支农

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社会信用在下降、人们的信用观念在下降,严重影响信用社的生存和支农贷款的发放。为此我们根据省政府会议精神,按照上级行的指示,在地方党政的支持下,改善发放贷款的信用环境,大力推行农村“信用”工程,开展了创建“信用村”、“信用户”活动,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

(一)创建信用工程,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组织工作到位。联社、信用社成立了农村“信用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并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指导思想:领会精神,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确见成效。明确目的:以信用户、信用村评定工作为契机,增强农民信用观念,培养诚信思想,拓宽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空间。明确目标,组织制定了创建农村“信用工程”规划:到2007年底评定信用村*个,信用户*户,力争创建*个信用镇(乡)。二是学习认识到位。创建“信用村、镇(乡)”,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支农改革的新举措。我们解决了三方面的问题:其一,信用社员工的惧怕思想。受多种因素影响,乡镇企业、农户陈欠贷款较多,尤其我县过去养虾贷款沉淀多年,“一年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信用社员工对干部、农户存有不信任思想。其二,农户错误地认为,信用社宣传发放的信用贷款没有抵押,没质押,存有可以不还的错误思想。其三,个别干部错误地认为创建“信用工程”是信用社的事,与己无关的思想。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解决:首先是组织学习,提高认识。联社适时召开了全县信用社主任动员大会,集中学习省委省政府及上级行相关文件,要求各社把创建“信用村”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结合,增强为“三农”服务的责任感,“创建信用村工作”既是进一步开展支农、发放小额农贷的需要,同时又能为信用社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兴农富民的好举措,并要求各社主任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全员。转变思想观念,为推广和创建工作提供了思想保障。其次与乡村干部召开联谊会,反复讨论,创建信用工程与恢复人们的信用观念,与发展地方经济的关系,与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安全的关系,从而达成共识,县、乡、村共创“信用”工程,发展经济,才能实现富国强民,稳定社会。

三是宣传到位。在创建工作中,我们积极争取与当地镇(乡)、村两级政府取得共识。联社、信用社领导深入试点村,与村党支部,村委会相结合,组织召开动员大会,详细讲解推广“信用”工程的目的、意义,讲解评定信用村、户的程序、条件及信用村户的权利、义务,引导农民正确理解信用贷款的实质,使农民明白小额贷款不是救济款,扶贫款,也不是无息贷款,而是有借有还、有息的贷款。同时借助宣传材料、标语、有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积极宣传,先后共印发宣传材料*多张,张贴标语*分,数十次专题广播创建“信用”工程专题片,使创建信用村、户的相关精神家喻户晓。

四是落实资金到位。为保证“信用户”及时借到贷款,大力筹集资金。为此,我们一手抓推广创建工作,一手抓资金筹集工作。首先千方百计组织存款,截至4月底,全辖各项存款较年初增长*万元;二是加大清收不良贷款力度,适时开展了阶段性突击清收,全辖累计收回不良贷款*万元,活化了沉淀资金;通过增加存款总量,盘活信贷资金存量,增加可用资金,保证了信用户贷款的供应。

(二)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依靠”、坚持“三个公开”,搞好“三个结合”。

“三个依靠”:一是依靠各级政府、村两委班子的支持协助;二是依靠群众。激发农户的热情和创建信用户的积极性;三是依靠信用社员工的辛勤工作和信用站干部的密切配合。“三公开”即条件公开,评选程序公开,评选的信用户公开。在评定信用户的过程中,使农户受到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教育。“三个结合”是指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与小额担保、联保贷款相结合,与建立经济档案、防范风险相结合,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三)认真调查,严格评选。

创建信用村工作是一项新工作,为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一是认真调查,建立完善档案。为了保证信用农户评定工作质量,降低信用贷款风险。我们集中主要精力,逐户调查信用状况,建立完善经济档案。工作组成员与村两委班子及信用站人员,一户一户的调查了解每户的家庭收入,家庭承受能力、经济发展以及信用状况。在工作中实事求是,认真组档,档案资料做到详细、真实、全面。对每户经济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根据农户的经济变化,增补完善,为信用户的评定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一手资料。通过艰苦的工作,我们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份。

二是全面评价,严格把关。在创建“信用”工程中,我们制定了信用村、信用户的考核评价体系,依据人总行、天津分行文件精神,制定了信用镇(乡)、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工作实施细则,量化评定标准。

(四)先试点,后铺开,循序渐进,务求实效。通过宣传、发动,四个试点村共有*户提出申请,经过信用社评审小组评定,联社信用评审小组确认:评出信用村3个,信用户359户,分别占农户的27.5%,申请户的31.6%。在评定中我们做到了村两委会、被评上的信用户、未被评上的农户和信用社四满意。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联社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交流创建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把推广、创建工作与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充分结合起来,做到既争取主动,扩大服务,又严格规范操作,不搞一哄而上,形式主义,使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实实在在地进行,真正的成为富民兴社的好路子。

截止4月末,我们评定信用村19个,其余17个信用社都成立了“信用村”评审小组,积极向镇乡党委政府汇报,取得了镇(乡)党委、政府的支持,确定了“信用村”的评定对象,与村两委班子结合在一起进行宣传发动,深入评定对象村进行调查摸底,创建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之中。全县共评定出信用户*户,核发贷款证*个;成立贷款联保小组*个;向*个“信用村”累计发放贷款*万元,其中累放小额信用贷款*万元。

(五)创建“信用工程”初见成效

一是创建“信用村”工作顺利进行,促进了农户信用意识的提高。截止到4月末,向*个“信用村”累计发放贷款*万元,其中累放小额信用贷款*万元,贷款余额*万元,*户农户得到了贷款支持,其中信用户*户,占贷款户的*%。发放温室大棚信用贷款130笔,金额70万元,支持130户,建大棚143亩,增加收入115万元。共发放珍禽、特种养殖业信用贷款210笔,金额84万元,支持210户,养殖奶牛、羊、貂、貉1100头,增加收入72万元。信用贷款的发放有力地支持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密切了党政关系。农户***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信用贷款,而且我们在取得信用贷款的同时,还取得了“信用”招牌,这是人格的显示,是无价之宝。村干部及贷款户在拿到信用贷款的时候,纷纷表示:“我们的“信用”既然得到了信用社的认可,就请信用社放心,我们的贷款在归还上要比质押存单贷款更有把握。”

二是促进了信用社业务的发展。信用村、户的评定工作促进了信用社收贷收息工作,**信用社自创建信用村、户工作以来,就有很多贷款户主动归还了到逾期贷款。截止到4月底,收回不良贷款243笔,金额394万元,利息31.1万元,补办担保手续13笔,金额422万元。

试点信用社的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过信用贷款的发放,密切了信用社与农户的关系,农户也越来越关心信用社的发展,真正认识到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今年**信用社各项存款同比多增391万元。

三是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信用户及时得到了贷款支持,不误农时地购买建棚物资,积极筹建大棚工作,养殖户购买了大量牲畜,到年底这些信用贷款户经济效益人均可达到6700元。信用贷款的发放吸引菜农、养殖户等配套资金120多万元,促使农户购买生产资料,增加了科技投入。据统计,参加评定信用村、户的三个乡镇实施科技兴农,增加收入

1.95亿元,同比增收1475万元。

四是使社会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净化,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户争当信用户、争挂信用牌成为时尚,打架、骂街、赌博、搞封建迷信的少了,上项目致富的多了,农村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按照规划,我们计划到2007年底再发展信用村*个,评定信用户*户。

我们在创建信用村、户工作中刚刚起步,与兄弟单位相比差距很大,我们一定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奋起直追,把我县创建信用工程做好、做强。

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篇2:服务农业结构调整

实施农业战略性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是解决农业阶段性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和经济全球化新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努力构筑六大农业服务体系,对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坚持以信息为手段,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体系,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有效性。21世纪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实现农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推动力。但在当前的结构调整中,广大农民面对难以把握的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深感农业信息技术的缺乏,以致于对结构调整心中无底。因此,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当务之急是要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根据广大农民的呼声和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权威性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一是要实行农业信息联网。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与国内外市场、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大户、科研院校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快速交流。二是要加强信息数据库建设。组织好农业信息员队伍,及时收集农业自然资源信息、科技资源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等,进行综合归类,为我所用。三是要建立农业信息发布系统。对内,要通过各种媒体及时、正确、有效地帮助指导农民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国际比较优势来安排生产和经营;对外,又要将本地的大量农产品销售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发布,并广泛开展洽谈交易,以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实现生产与销售的有机衔接,从而有效地解决农产品的卖难现象和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有力地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随着农产品供求状况的变化,部分农产品开始供过于求,有地甚至出现了价降低卖难的状况,这已成为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面向市场,立足市场,通过不断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从而达到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结构、增加收益的目的。实践表明,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拓展农产品市场,必须努力做好培育本地市场、发展龙头兴市场和组织农民闯市场三篇文章。同时,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组建贩销大户协会等各类行业协会,把贩销大户、种养大户有机组织起来,在协会的牵头下,共同去开拓市场空间。

坚持以科技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农业增长方式要实现从数量型的扩张向质量型的提高转变,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引进推广新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尽快实现这一转变,当前必须围绕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要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这是提升农业产业、实现科技兴农、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抽在,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源头和根本。二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进一步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步伐,实现节本增收,使更多的农户从中受益。三要建立专业性农技推广体系。一方面,要针对农技人员存在知识老化、人才断档等问题,采取技术培训、专业教育、人才引进等途径,大力加强农业科技队伍的知识更新、技术更新和人员更新;另一方面,要加快机制创新、工作创新,改革现有的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相适应的旧体制,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体制。

坚持以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必然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其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所谓机遇,就是它必然会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促使他们抓住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有利条件,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加速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所谓挑战,即国际市场上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产品肯定会对国内生产形成一定冲击。因此,我们在新阶段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大市场,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通过狠抓标准质量体系建设,努力把农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洒档次,从而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在具体工作中,应重点抓好培育标准产品、争创名牌产品、发展绿色产品三个主要环节,为促进农业主导产业的不断升级,更加主动地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挑战奠定坚定的基础。

坚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业化程度。低水平、小规模、分散经营是传统农业的一大特征,实现高水平、大规模、产业化经营农业,是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的客观要求,我们目前的经营机制、投入机制、土地流转机制,如果不能创新,将直接影响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像抓工业一样抓好农业,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农业开发的良好氛围。要开展全方位的农业招商活动,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要培养新一代的农工商业主,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的优化组合;要形成区域性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总之,我们在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只有始终着眼于机制创新,打破原有的一切不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农业发展要求的旧框架,才能真正实现战略性的、实质性的、突破性的调整目标,而不是适应性地被动调整,从而不断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

篇3:服务农业结构调整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除了生育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等一般原因外, 以中青年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 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产生巨大改变,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日益显现。农业劳动力年龄增长, 会引起体力、健康状况等发生变化, 导致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下降, 从而可能在水稻种植选择、要素投入和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影响水稻生产。

近年来, 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关研究结论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认为老龄化不利于农业生产。随着劳动力年龄增长, 一方面使部分劳动力退出农业生产, 导致种粮劳动供给减少、土地流转增加, 带来“非粮化”效应;另一方面引起从事农业生产的老龄劳动力比例增加, 受其体能影响, 农户耕地利用效率会发生变化, 并影响到农业产出效益;此外, 老龄劳动力在受教育程度和传统观念上与非老龄劳动力存在差异, 导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总体上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二是认为老龄化对农业生产不存在消极影响。虽然老龄劳动力存在体能下降的不利条件, 但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的情况下, 经验可以补偿劳动者体能的下降, 同时由于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化肥等主要农资的投入, 生产趋于“低强度、标准化、集体决策”, 再加上农业机械“外包”服务的普及, 不同农户劳动力年龄、务农经验等的差异对农业生产效果没有显著影响;胡雪枝通过对比研究推论随着作物集体决策与机械化程度由高到低的变化, 老龄化对作物的影响呈由完全没有影响到部分有影响再到有显著影响的阶梯变化。

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 既是“劳动”的供给者, 又是其他要素的使用者, 劳动者年龄的增长会引起个体特征的变化, 进而改变其生产决策和行为, 从而对农业生产发生作用。对此学者们基本上持一致观点, 即随着劳动力年龄增加, 会存在体力下降、文化水平降低、接受技能培训较少、观念落后但生产经验丰富的现象, 但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论却不尽一致 (如前所述) 。通过深入分析, 本文认为研究对象和区域的差异是导致两种不同结论的重要原因: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相异, 不同作物对劳动力、机械等的需求程度也不同, 很可能导致研究结论的不同。

综上, 本文将以水稻为研究对象, 探索不同类型地区、不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农户的水稻生产差异, 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为进一步明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思路及方法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鉴于我国水稻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平原、丘陵, 部分山区也有种植, 本文将着重分析三类地形下不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农户在水稻生产中的差异。由于水稻产出取决于种植面积和单位产量, 农户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对这两方面可能都有所影响。因此, 本文将从水稻种植选择、主要要素投入和技术应用、单位产量三方面考察不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农户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本文关注的是三类地形区不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农户的水稻生产差异, 以及农机社会化服务发挥的作用, 结合已有研究, 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两个关键变量, 本文的处理方法如下:以农业劳动力为基础, 将农户分为家庭农业劳动力年龄均在16~40岁、40~60岁或60岁以上的三类, 分别代表“青年农户”、“中年农户”和“老年农户”;将“农机社会化服务”引入计量分析模型, 由于其本身难以量化, 用样本所在地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替代指标。

根据前文的分析, 本文将借助以下三个模型对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对水稻种植选择、要素投入和技术应用以及单位产量的影响进行验证, 具体如下:

(1) 水稻种植选择即“是否种水稻”的问题, 可用水稻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例表示。由于有些农户不种植水稻, 会出现零值, 因此采用Tobit模型进行处理, 具体形式如下:

(2) 水稻生产要素投入及技术的应用可通过农户对化肥、农药、劳动和农业机械的投入进行考察。表达式为:

(3) 水稻产量是农户生产经营决策和行为的实施结果, 因此还需考察农户年龄结构变化对水稻单位产量的影响。在此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 具体形式是将两边取对数得:

上述模型中, i表示农户编号, t表示时间, yit表示i农户第t年水稻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例。ageit是表示农户类型的虚拟变量, 青年农户为参照变量, 中年、老年农户为引入变量。rspit-1、rspit分别为当地第t-1和t年的水稻价格;factor_pit-1是前一年当地生产要素的价格, 包括化肥、农药、农业机械;landit是农户年末经营土地总面积;laborit指家庭劳动力人数;ssit代表样本所在地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用当地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表示。f_inputit为生产要素投入量, 以劳动、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的亩均 (667㎡) 投入量表示;eduit表示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n_incomeit-1表示农户家庭非农总收入。Qit表示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2010年的农户数据。样本选择中, 综合考虑水稻主产区、地形等因素, 选择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六省作为研究区域。另外, 根据研究需要, 仅保留家庭农业劳动力年龄均在16~40岁、40~60岁或者60岁以上并且考察期间连续的农户样本, 最终得到满足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的六省份2004~2010年47个村530户共3710个样本。

3 农户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对水稻生产影响的计量分析

本文采用Stata12.0计量软件对模型做回归分析, 为减少数据的不平稳性, 对变量进行了取对数变换 (虚拟变量除外) 。由于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都是常用的面板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在计量操作中对样本数据分别运用两种方法做回归处理, 并进行Hausman检验, 结果显示各方程卡方分布的显著性水平均较显著, 故强烈拒绝原假设, 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更合适, 因此公式 (2) 和 (3) 涉及的计量回归均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

注: (1) 样本中包含了水稻播种面积为零的农户; (2) ***、**、*分别表示1%、5%及10%的显著性水平; (3) 表中涉及的价格数据是使用农村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减后的价格。

注: (1) ***、**、*分别表示1%、5%及10%的显著性水平; (2) 由于缺失值的存在, 本模型的样本数少于水稻种植选择模型的样本数; (3) 表中涉及的价格数据是经农村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减后的价格; (4) 表5~6同本表相同, 不再标注。

3.1 农户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对水稻种植比例的影响

水稻种植选择模型 (Tobit模型) 的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估计值看, 农户类型虚拟变量对水稻种植比例在平原没有显著影响, 在丘陵表现为负向影响 (老年农户) , 在山区则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笔者认为这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和非农就业共同作用的结果。平原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迅速, 要素替代作用明显, 水稻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为减少, 老年劳动力种植水稻的制约因素减弱, 使不同年龄结构农户的水稻种植比例无差异;丘陵难以应用大型农业机械,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作用减弱, 水稻生产对劳动力的刚性需求较强, 老年农户受体能限制会选择少种水稻;山区的中老年劳动力外出非农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对农业的依赖度更高, 然而受自然条件约束, 山区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 与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的比较收益更小, 为满足基本口粮需求, 中老年农户仍会选择种植水稻。

其他变量对水稻种植比例的影响在各类地区并无显著差异, 也基本符合理论预期及相关经济学原理。水稻价格对水稻种植比例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似乎与经济理论不符, 经过进一步分析, 笔者认为是要素价格上涨过快导致的。

3.2 农户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对水稻要素投入的影响

水稻要素投入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2~5所示, 分别代表三类地形下, 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对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劳动和农业机械投入的影响。

从表中回归结果看, 三类地区、不同年龄结构农户对水稻生产要素投入和技术应用的影响确实存在差异。平原和丘陵三类农户的要素投入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而山区的中、老年农户对水稻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的投入比青年农户更多。对此, 笔者分析认为在平原和丘陵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了便捷的农业机械及其他服务, 水稻生产中对劳动力要求较高的施肥、施药等活动可以交由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 缓解了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下降的不利影响, 使农户水稻生产经营行为“趋同”, 导致不同年龄类型农户的要素投入和技术应用无差异。但在山区, 农业仍然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尤其是中、老年农户, 他们对水稻的期望相对较高, 通过增加要素投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也在情理之中。其他变量对水稻种植要素投入的影响与理论预期基本相符。

3.3 农户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对水稻单位产量的影响

根据前面的计量结果, 青、中、老年农户的水稻生产行为差异从平原、丘陵到山区依次增大, 这种行为差异导致的水稻单产情况如表6所示。在三类地区, 代表中、老年农户的虚拟变量对水稻单产的影响并不显著, 说明中、老年农户种植水稻的单位产量并不比青年农户低, 甚至在山区, 中年农户在水稻经营中比青年农户更有利于单产的增加。其他变量对水稻单产都具有积极影响, 在丘陵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平原, 在山区基本不能产生影响。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数据, 对三类地形区不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农户的水稻生产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 在平原、丘陵和山区, 不同年龄层次农户在水稻生产种植比例、要素投入和技术应用、水稻单位产量中的差异依次增大;农机社会化服务对水稻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对水稻种植比例、要素投入及单产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影响程度从平原、丘陵到山区依次下降。

因此, 本文认为,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迅速发展, 为生产要素、农业机械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有效推进了以农业机械为主的其他要素对劳动的替代。劳动者年龄增长对水稻生产的制约作用减弱, 中、老年农户在水稻种植面积和单位产量上并不逊于青年农户, 相反在有些地区, 因非农就业机会较少中老年劳动力会更加重视水稻生产。因此, 仅仅从产量来看, 现阶段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并未影响到水稻生产。

本文的政策启示是:首先, 必须重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立、健全及完善, 更大程度的丰富社会化服务的范围和形式, 尤其是在自然条件先天不足的地区, 要着重开发适合小规模水稻生产的农业机械和服务;其次, 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土地向种粮大户流转, 充分利用社会化服务带来的先进技术及经验, 在保证水稻种植面积的前提下, 通过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水稻产出;再次, 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 降低水稻生产成本, 提高水稻市场价格, 增加水稻生产的比较收益, 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摘要: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数据, 比较分析了不同地形区、不同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农户在水稻生产中的差异。研究发现, 在平原、丘陵和山区,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依次减弱, 中、青、老年农户的差异依次增大, 但中老年农户在水稻种植面积和单位产量上并不低于青年农户。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迅速发展, 为要素投入和科技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促进了要素替代, 使不同年龄结构农户的水稻生产差异缩小, 仅从产量来看, 现阶段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并未影响到水稻生产。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水稻,地形,农机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胡雪枝, 钟甫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2 (7) :29-39.

[2]何福平.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J].求索, 2010 (11) :74-76.

[3]杨俊, 杨钢桥, 胡贤辉.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来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实证[J].资源科学, 2011 (9) :1691-1698.

[4]李旻, 赵连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9 (10) :12-18.

[5]钱文荣, 郑黎义.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水稻生产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 2010 (5) :58-65.

[6]林本喜, 邓衡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 2012 (4) :15-25.

[7]胡雪枝, 钟甫宁.人口老龄化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基于小麦和棉花作物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13 (2) :36-42.

[8]李东星, 胡伟.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浅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 (21) :23-26.

[9]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46-165.

[10]王群勇.STATA在统计与计量分析中的应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服务农业结构调整

1. 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意义和模式

1.1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意义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集中资源优势、降低成本、提高农业效益的有效途径。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做到合理调整农机化发展的区域布局,因地制宜,突出地方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特色。区域农机化服务中心是针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本着以优势农产品的发展提供服务的目的而建立的,所以在当地有广泛的农机作业市场,使机手作业有保障,效益高。同時,可以有效地避免农民对农机的盲目投入、重复建设等造成的浪费。

1.2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模式

区域农机服务中心的建设,可以采取国家投入为辅,农机联合体和农机大户等其他经济实体广泛加入的形式。在组织形态、经营模式、组织规模等方面通过市场运作,优化资金、技术、设备和组织结构。利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现有的农机作业,使农机服务组织形态在结构调整中发生深刻的、本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产权清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股份合作制农机作业合作组织。实行对农机具的统一管理和指挥,统一作业质量和验收标准,统一作业收费和结算,统一保养,统一油料供应等。

2.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机作业服务队的发展

2.1农机作业服务队的现状 目前,个体的、功能单一的农机户较多,而有规模、上档次的农机大户或服务组织较少。

2.2农机作业服务队的发展可行性如今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往往需要联系多个机手,耗时耗工,耽误农时。同时,机手频繁地在作业区间转移增加了作业成本。如果有这样一个队伍,拥有足够的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可以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种或机械收获→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粉碎)→播种等作业,相信可以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认可,因此发展农机作业服务队的前景十分可观。

2.3农机作业服务队的发展模式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大对农机大户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引导他们采取规模化生产的模式,成立专业服务组织,同时为其提供信息服务和相关技术支持,对于他们的作业质量予以监督,创建出一些品牌农机作业服务队,从而实现农机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减少机具的重复购置,节省投资,并逐步把一家一户的单一经营模式转变为集团化、规模化生产,形成耕、耙、播、收一条龙的机械化生产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机具的使用利用率,增加农机手的收入,而且可以降低作业成本,使得收费较为合理,从而降低了广大农民生产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使大多数无力投资大型农业机械的农民也能享受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带来的便利,完成农业生产,把农民从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

3.拓展和调整农机服务范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要求相关部门不断拓宽农机服务领域和区域,按照种植业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规划的要求,着力于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布局和农机科技水平的创新,组织好机械化生产和加工。比如城郊地区具有技术、经济、人才、市场的优势,农机化的发展就要适应城郊型农业的特点,重点搞好菜篮子工程、设施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贮运、果木花卉的机械化生产等项目。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改变动力机械多、作业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械少的现状;改变小型农机多、大中型农机少的现状,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和加快作业进度;调整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他各业生产所需机械的比例,搞好农业机械的选型、配套和组合,走量效并重、协调发展的路子,推动林、牧、副、渔业机械全面发展。

篇5:服务农业结构调整

赵 海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政策研究室

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本文从金融角度透视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服务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调结构;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

2016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17年中央1号文件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从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六个方面,对农业供给侧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农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了深化推进的阶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业农村是经济社会的突出短板,资源要素不断流出,尤其需要金融的支持。本文围绕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服务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内涵实质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连续4年站上1.2万亿斤台阶,农民收入连续10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态势。然而,在成绩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业生产成本逐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下降、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不尽合理、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透支等,构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背景。以问题为导向,也就能很清晰地看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实质。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1.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品、品质和区域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产品结构上,最为突出的是玉米供给过剩,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而大豆缺口日益加大,2015年进口达到8169.4万吨,比2004年增加了3倍,对外依存度达到88.2%。在品质结构上,由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生产农产品大路货多、品质一般,还有一些存在质量安全问题,与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区域结构上,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错配问题严重,南方地少水多而北方水少地多,造成了南水 北调、北粮南运的局面;主产品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成为“原”字号农产品的调出地;玉米带和畜牧带重叠度不高,形成了北粮南猪的格局。

2.主要粮食品种库存量大。到2015年底,我国粮食库存已接近一年的产量,达到5.2亿吨,其中玉米库存占了一半左右,约2.6亿吨,比2015年全年玉米产量2.25亿吨还要多。目前,我国粮食储备率已达83.2%,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17%-18%的安全储备水平。超额储备不仅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还会对农产品价格形成压制,不利于农业产业的安全。此外,由于出库困难、超期存储问题大量存在,还带来质量安全隐患。从这个视角看,我国正面临库存越多越不安全的窘境。

3.农业成本不断攀升、竞争力下降。农民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不断加大资源利用强度,追加物质和劳动投入,导致边际成本增加快于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增加。2004年-2014年我国小麦、稻谷、玉米三种粮食每亩生产成本由395.5元提高到1068.57元,增长170.2%,而同期三种粮食亩均产量只增长了16.34%,亩收益率由33.2%下降到10.46%。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

4.资源环境透支利用、加大了生态环境压力。我国本来就是土地、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要保持粮食连年增产,势必加大了对土地、水资源利用强度,超量使用化肥、农药和超采地下水资源。数据显示,我国每亩化肥使用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而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由于投入品使用不当,目前我国耕地污染超标面积高达3.5亿亩,污染率为19.4%。超标准挖掘利用地下水资源,超采面积19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地面沉降和塌陷屡屡发生。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实质

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全面的改革来解决。2015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明确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一去一降一补”三大任务。2016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7年中央1号文件,对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作出了部署。农业供给侧改革,究其本质,就是围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臵,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更加契合市场需求,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供给体系。

本文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点是完善农业供给体系,核心是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路径是改革体制机制,目标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从内容上看,重点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长期的托市价收购是导致粮食“三量其增”的根本因素,因 此,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就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改革的主要取向就是逐步推进市场定价、价补分离,让价格准确反映市场供需情况、富有弹性;合理确定国家粮食储备规模。二是调整农业结构。这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重点,主要是优化产品结构、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实现农产品供给从主要满足“量”的要求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变。三是消化积压粮食库存。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过腹转化、加工转化,多渠道拓展消费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疏通影响农业健康发展的“堰塞湖”。四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产业融合,关键是延长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拓展休闲观光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能。五是补齐农业发展短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六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业废弃物集中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推进耕地轮作休耕。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为金融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农业供给侧改革既是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为金融业改革发展明确了新要求、提 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挑战。

(一)为金融发展指明了发力方向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金融业特别是农村金融业也要把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业务发展主线,具体来讲要循着以下导向发力。

1.结构调整导向。就是金融要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大局,把信贷资源逐步从过剩产业退出来,聚合到支持紧缺产业发展中去,从低端无效的供给中退出来,聚合到市场急需的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中去。

2.保障产能导向。就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由追求提高产量向提高产能转变,农业不要求连年增产,但要保持充足的产能以备不时之需。

3.创新发展导向。就是金融服务要突出创新理念,积极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农村创新创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推广等新兴领域,以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以有力的支撑和服务引领创新发展。

4.绿色安全导向。就是信贷资源要更多投放到清洁生产、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绿色生产方式上来,坚决避免投入到以资源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方式中去,以绿色金融践行绿色理念。5.共享共富导向。就是金融在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中,要注重对普通农户的带动,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户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二)为信贷业务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非常丰富,在很多领域都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由于农业自身积累较慢且财政资金投入有限,这进一步突显了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深化,必将为金融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业处于大有可为的机遇期。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空间巨大。如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规划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争取建成10亿亩的目标,明确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等各类金融机构积极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并提出通过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搭建投融资平台等方式培育承贷主体,为高标准农田融资提供便利,这些举措将大大拓展金融业发展的空间。

2.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前景广阔。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农村电商、现代食品产业等将进入加快发展时期。截至2016年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收入4800亿元,同比增长8%;农产品网络零售全年交易总额达2200亿元,同比增长46%,呈爆发式增长。特别是2017年中央1号文件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改革的重大举措,专门用一个部分进行论述,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可以想见,在市场和政策双重驱动下,未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将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这对金融业来讲,同样是一片蓝海。

3.农业产业链发展环境改善、融资需求增加。这突出表现在农产品收储制度及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长期以来,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托市价收购导致市场扭曲,形成“麦强面弱”、“稻强米弱”以及“三量齐增”等怪相,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健康发展,使得很多涉农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并直接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2016年农产品收储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新政策。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后,改变了政策托市价对产业链的扭曲,理顺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到岸完税价约为1685元/吨,广州港玉米主流成交价在1600元/吨,国产玉米比进口玉米的价格还有优势,这大大改善了玉米产业链的发展环境。据调研了解,2016年新玉米上市以来,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企业开工率持续回升,玉米淀粉、酒精等加工品还出现出口大幅增长,有些深加工企业称“迎来了好多年都没有的春天”。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可以说是“一着激活、全盘 皆活”。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国家明确了2017年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小麦与上年持平,稻谷每斤下降2分-5分,改变了以往单边上涨的趋势,定价机制更趋灵活。总的来看,随着农产品价格机制逐步理顺,农业产业链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态势发展。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带来了金融发展环境的改善,不仅贷款需求会明显上升,更重要的是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对金融业来说构成实质性利好。

(三)对一些金融业传统业务发展带来了新挑战 应当注意的是,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一些领域的经营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并向金融领域传导,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比如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后引起农产品价格下跌,这对农业生产者造成了较大冲击。据调研了解,东北地区由于玉米价格大幅下跌,耕种自家承包地的农户基本能保本,流转耕地的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不少农业经营者蒙受损失,一些地方还出现了“退地”的情况。粮价下跌还使收储企业和贸易商承受了不小的亏损,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粮食收储信贷资金安全。同时,玉米市场化收购制度改革,还大幅降低了金融机制收储信贷资金的市场规模,如农 业发展银行2016/2017在东北四省区的玉米收储信贷规模下降了8成以上。还有一些地方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具有盲目性,经营者从业经验不足、项目缺乏充分论证,流转土地规模过大,动辄上千亩,结果摊子铺得太大但效益跟不上,甚至还出现了老板“跑路”的**,给信贷资金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三、准确把握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客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物质支撑作用和战略导向作用,发挥好金融的作用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金融服务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重点,遵循经济和金融规律,找准服务的重点。

(一)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调结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金融服务调结构,核心是要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接国家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调整规划,信贷投放实行有保有压,因地制宜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对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等落后产能所在地区和行业实施信贷总额限制,重点支持粮改饲改豆,以及在玉米主产区和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发展畜牧业。二是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进一步增加优质种养作物和品种的信贷投入,大力支持标准化、品牌化农业,支持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 开展“三品一标”等质量安全认证,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在支持生产结构调整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解决库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重点是把玉米、稻谷的库存量降下来。要抓住当前农产品加工业景气度上升的机遇,加大力度支持饲料、酒精、淀粉等企业生产经营,促进过腹转化和加工转化,加快消化过大库存。

(二)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金融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支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大力支持乡村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促进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发展。二是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重点支持产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项目、园区和产业,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积极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和引导大型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支持完善农村物流、仓储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少环节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探索支持创意农业、个性化定制农业、会展农业、中央厨房、食品短链、社区支农等新型业态。三是支持创新创业。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到农村创业,发展特色种养业、休闲观光农业、电子商务以及农产品加工业,设计好信贷产品,大力支持农村创新创业,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三)支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金融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既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又是金融业拓展业务发展空间的现实选择。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新领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支持农业节水工程建设。2017年1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包括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农区和牧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等。这个领域的资金需求量很大,金融部门应积极对接和谋划。二是支持农业清洁生产。重点是支持生态循环农业、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规模化大型沼气建设,堵住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三是支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支持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结合支持领域和对象研发适合的产品和模式。

(四)突出金融支持的重点区域 2017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提出了“三区”“三园”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抓手、平台和载体。“三区”指对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及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未来各类资源要素、各类资金项目将逐步向“三区”“三园”集聚,金融服务也要遵循政策导向,将信贷资源向这些重点区域倾斜。具体来讲,要积极对接“三区”“三园”创建规划,因地制宜设计金融服务方案,大力支持这些区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科技研发推广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发挥好社会资金、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协同效应。

(五)选择和培育重点客户

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依托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开发客户资源。要结合各类金融服务的内容和特点,选择不同的客户群体予以支持。一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该类客户调整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发展绿色生产,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科研企业、农业服务公司等农业企业,支持该类客户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产业融合,提升农业附加值和经营效益,带动、引领和支撑现代农 业发展。金融机构应注重与农垦总局、供销总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属企业以及涉农央企的沟通合作,开发优质大客户。三是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主要围绕私人部门不愿进入的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领域,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灌排工程建设、面源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当然,这些领域除了由政府平台公司来承担,也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共同参与。

四、加强金融业创新发展,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业要积极主动从自身发力,创新产品、改进服务和加强管理,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一)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模式

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和客户群体特点,开发设计相应的金融产品,构建涵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流程的融资和便捷支付体系,满足客户的综合化金融服务需求。要注重创新引领,积极拓展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索将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等纳入抵押担保物范围的具体实施办法;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产业链金融,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资服务企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等各类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链条式的物流服务流和资金流的双向循环;积极 “触网”“触电”,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产品和制度、流程等方面探索和创新,优化银行服务模式,为现代农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积极推进模式创新,因地因企制宜,开发设计PPP融资、批发转贷、股权投资、投贷结合等多种投融资模式,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二)立足自身实际,找准服务重点

我国涉农金融机构种类和层次较多,包括一些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还有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各类金融机构要发挥比较优势,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和方向重点,搞差异化竞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农业政策性银行要突出公共性和社会效益,更多聚焦涉农国企和政府平台公司,支持粮棉油收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等,特别是要研究加强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和扶贫的支持力度,服务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脱贫攻坚;商业性银行要发挥网点众多、方式灵活的优势,更多服务各类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要发挥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更多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企业以及普通小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当然了,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都会存在交叉,关键是要培育自己的专长,深耕自己熟悉的领域,培育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行优惠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弱质产业。金融机构应在财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在规模上有所倾斜、利率上体现优惠、收费上尽量减免、流程上更加简便,实现让利于农,保障各类农业主体贷款的可得性、低廉性和便利性。此外,在当前农产品价格下行的背景下,部分产业和企业遇到了一些困境。金融机构要着眼农业的大周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对涉农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对发展情况比较稳定、前景比较好的产业和企业,尽量不停贷不抽贷,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四)加强风险防范

风险和创新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讲金融业要大力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政策优惠力度,但都需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因为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用得不好也可能给农业经营者造成损失,还影响到农村金融稳定。因此,要注意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好事办好。要把好信贷准入关,根据农业经营者的需求特征、财务实力、生产周期、抗风险能力和产业前景进行贷前综合调查与研判,实事求是地提供信贷支持,避免让农业经营者超出自身还款能力过度借贷,特别是对新产业新业态要注意防止一哄而起、重复建设。要强化贷后管理,严格防范信贷运作过程中的操作风险,确保 信贷资金真正用在农业上,防止被挤占和挪用。

五、相关政策建议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金融业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催化酶”和“助推剂”。要着力完善农村金融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金融服务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是健全财税和货币支持政策。当前,涉农金融机构普遍面临资金成本走高、利差收窄、税费负担较重等问题,不利于提高服务水平。要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研究加大奖励力度。延长小额贷款利息免税政策,提高免征小额贷款税的起征点,提高涉农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计提比例,降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税收负担。在存款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再贴现、PSL、“三农”债券、绿色债券等方面对涉农金融机构实行特殊优惠,保障资金规模、降低资金成本。

二是强化差异化监管制度。要建立健全差异化的监管制度,为专注农业和农村的金融机构“撑腰”。监管部门要加快构建支农服务目标、方法和责任监管体系,并将支农服务功能监管评价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评级、市场准入等有效对接,形成金融机构支农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差异化监管措施,鼓励金融机构适度放宽涉农不良贷款容忍度;监管部门灵活掌握监管尺度,引导金融机构区别对待暂时面临困难的各类农业主体。三是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抵押 担保物不足和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是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重要因素。要有效发挥政府作用,以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为抓手,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总结推广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经验做法,推进向市县延伸,形成较为健全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借鉴福建沙县等地的经验,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合作性村级融资担保基金,重点解决农户的资金需求。借鉴东北地区玉米收储信用保证金的做法,鼓励地方政府出资或联合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出资,建立共同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提高风险分担和补偿能力。

四是加强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突出短板。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延伸,对金融机构布放ATM、转账电话、POS机等设备给予一定补贴,降低服务成本。进一步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对金融机构设立农村网点、服务点进行优先审批,对农村地区跨行、跨区域的转账、汇款、结算等业务实行手续费减免政策,缓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难、服务贵的问题。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建立区域性的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完善相关产权确权登记、评估、交易流转以及法律、会计等相关服务,建立有效的处臵机制,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信息采集覆盖面,有效实现数据共享,加快建设较为 完备的农村征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在贷款额度、还款方式、利率定价等方面对守信农户给予适当优惠,增强农民诚信意识,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汪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J].求是,2017(6):3-6 2.杜鹰,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深化农村改革当务之急[N].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9月9日

3.马晓河,新时期我国需要新的粮食安全制度安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3):76-80

作者简介:

篇6:服务农业结构调整

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组织创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关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效取决于农业组织创新的方向、形式和程度.当前,可供选择的农业组织模式主要有合同生产模式、合作社模式和公司企业模式等多种,各种模式都有其适用的环境和条件.要使农业组织创新取得成效,必须采取相应的保障性措施.

作 者:王能应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武汉,430022刊 名:湖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BEI年,卷(期):“”(4)分类号:F303.2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组织创新 农业产业一体化

上一篇: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清查方案下一篇:糍粑香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