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论文

2022-04-29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分娩69例,新生儿轻度窒息9例,重度窒息1例,窒息率为12.5%;围产儿死亡2例,死亡率为2.5%;产后出血(500ml~900ml)5例,发生率为6.25%。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论文 篇1:

针对性护理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研究

摘  要:目的  探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皮肤瘙痒期间提供不同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在2019年3月~2019年8月开展本次关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研究。总共入选武城县人民医院的100例患者并以随机数表法纳入实验、常规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采取相同治疗措施,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教育。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统计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情绪与生活质量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之前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产妇的产前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并且产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皮肤瘙痒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服务后症状可以得到显著控制,可以促使患者的预后效果得到改善,值得普及。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皮肤瘙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属于妊娠期间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一种并发症,一般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发病率一般在0.8%到12.0%之间[1-2]。临床中的症状主要是以皮肤瘙痒为主,皮肤瘙痒的发生会导致产妇无法耐受,同时随着孕周的不断增加以及治疗不及时,临床中瘙痒症状会不断的加重,此时会导致产妇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严重时还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睡眠,导致情绪问题不断加重,最终形成低生活质量,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妊娠,导致高风险预后现象发生[3]。临床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一般是借助地塞米松以及熊去氧胆酸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是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药物起效速度缓慢,导致患者的预后效果相对较差。对此,本文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在出现皮肤瘙痒后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武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以随机数表法纳入实验组、常规组。入选患者均满足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标准,治疗前存在明显的皮肤瘙痒症状。实验组产妇总例数5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34岁,年龄平均数(27.54±1.23)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15例;孕周27~38周,孕周平均(34.24±2.12)周。常规组产妇总例数5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35岁,年龄平均数(27.08±2.22)岁;初产妇36例,经产妇14例;孕周(26~38)周,孕周平均(34.67±2.09)周。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较大差异,数据对比结果无价值(P>0.05)。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可按照要求接受医护服務,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妊娠中晚期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或伴有黄疸;血清总胆汁酸提高20μmol/L以上;妊娠属于导致皮肤瘙痒(生化指标)唯一原因;妊娠结束后症状消失(生化指标恢复)。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脏器疾病;存在精神疾病;存在其他妊娠合并症。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口服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措施。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教育,主要是提供生活指导、强化饮食控制等教育措施。

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方式主要涉及到顺情从欲法、情胜情法、心理导引法等,鼓励患者参与到心理活动中,从而实现对不良情绪的消除。对于胆怯、紧张等心理情绪应当及时做好疑问解答,对于信心不足的患者可以提供相应的案例强化产妇的信心。②健康教育。强化患者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了解,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时的具体内容涉及到综合征的病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做好自我病情的检测。维持充足睡眠,预先做好用药不良反应的提示教育。③皮肤护理。因为胆盐积蓄在患者的皮肤深层,会导致皮肤感觉遭受刺激,此时便会引发瘙痒。对此,在护理期间需要促使患者学会正确的洗澡方式,在洗澡时严格控制时间,水温应当合适。洗澡期间杜绝碱性肥皂。规避皮肤抓挠、摩擦、热水洗烫等止痒方式。内衣应当以纯棉、蚕丝为主,尽可能减少皮肤刺激问题。采用柔软宽松的衣物,以适宜的衣物为主,但是需要规避羽绒服、尼龙等衣物。做好卫生训教,维持产褥垫的干燥,定期更换内衣内裤,尽可能规避皮肤抓破等问题,规避皮肤感染。期间杜绝护肤品与化妆品,尽可能减少皮肤刺激症状。

1.4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情绪与生活质量指标。

情绪与生活质量分别应用SAS、SDS以及VAS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证明患者的情绪状态越好、生活质量越差。临床疗效主要是基于瘙痒症状为主进行判断,瘙痒症状消失则判断为显效,瘙痒症状好转并且在抓挠后症状明显缓解则判断为有效,其他患者判断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记录并完成对比。其中计数数据以[n(%)]表示,应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应用t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适用统计学标准。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计算有意义(P<0.05)。见表1。

2.2  情绪与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实验组产妇的产前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并且产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属于临床中对妊娠危害相对较高的综合征,其中皮肤瘙痒症状尤为突出,对于患者的预后影响非常明显[4-5]。临床中需要及时筛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并基于患者的患者做好宫内胎儿监测,并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其中皮肤护理非常必要,是决定患者预后水平的关键,借助皮肤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性。皮肤护理的应用可以促使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皮肤瘙痒对于患者的影响,从而为良好妊娠奠定基础。在产科护理期间产妇及其家属往往会因为护理人员的态度、病情特征等而呈现出比较严重的负面情绪,此时护士态度以及方式的不妥当会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从而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的强烈不满。借助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促使产妇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维持良好情绪从而规避護患矛盾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可以借助不同心理疏导与皮肤护理等相关护理措施,可以更好的预防和及时控制风险事件,对于护理综合效益的提升作用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计算有意义(P<0.05);干预之前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产妇的产前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并且产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计算有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证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而引发的皮肤瘙痒患者,在接受针对护理服务后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与控制,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提升,皮肤护理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作为常规干预模式。

综上所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皮肤瘙痒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服务后症状可以得到显著控制,可以促使患者的预后效果得到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玲.妊娠期皮肤瘙痒伴胆汁酸增高可能危及母儿生命[J].健康向导,2018, 24(06):24-25.

[2]张译之,陈煜.妊娠期血浆置换对胆汁淤积性瘙痒症和自分泌运动因子活性的影响[J]. 肝脏,2019,41(9):990-991.

[3]谢芳,朱苹苹,李晓君.药物联合低脂饮食和维生素D干预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妊娠结局、肝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2(24):44-45.

[4]阚延婷,杨永峰.胆汁淤积性肝病相关基因及其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作用[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21(14):144-145.

[5]刘美玲.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Apgar评分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06):93-96.

作者:于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论文 篇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分娩69例,新生儿轻度窒息9例,重度窒息1例,窒息率为12.5%;围产儿死亡2例,死亡率为2.5%;产后出血(500ml~900ml)5例,发生率为6.25%。结论:加强ICP相关知识的宣教,做好孕妇的孕期保健和家庭自我监护,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配合围产期良好的护理工作,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

1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院共收治8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9.3岁;初产妇67例,经产妇13例,平均孕周为37+3周,均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经实验室检查符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标准[2]。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分娩69例,新生儿轻度窒息9例,重度窒息1例,窒息率为12.5%;围产儿死亡2例,死亡率为2.5%;产后出血(500ml~900ml)5例,发生率为6.25%。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由于ICP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的心理变化。特别是确诊后,孕妇通常担心疾病会影响胎儿的健康,而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特别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孕妇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讲解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等,以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回答他们所提出的诸多问题,还要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要取得家属的支持,给患者以心理安慰,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3]。

2.2妊娠期护理

ICP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安排患者入住安静、舒适的病房,保证充分卧床休息。叮嘱患者取左侧卧位,避免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给予患者间歇吸氧,改善胎儿的缺氧状态;多食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饮食;指导患者穿着棉质宽松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劝告患者切勿用力抓挠瘙痒部位,以免引起皮肤感染,同时,要尽快解除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对于瘙痒明显的患者,可采用炉甘石外涂;影响睡眠者,可适当遵医嘱服用镇静安眠药;孕周较小时及时给予地塞米松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以促胎肺成熟和减少雌激素生成,以减轻胆汁淤积。同时,指导患者自数胎动,发现胎儿窘迫,及时就诊,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产儿预后。

2.3分娩期护理

由于ICP是导致围产儿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针对临产的准备进行阴道分娩的孕妇,要指导患者左侧卧位,间歇吸氧,同时进行持续的母儿监测,观察产程进展情况,破膜后及时听胎心并观察羊水颜色,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并进行准确、及时的处理,进入第2产程后要尽快结束分娩,同时做好新生儿抢救的各项准备工作。对于准备进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要根据孕妇的孕周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配合医生做好剖宫产的各项准备工作。

2.4产褥期护理

①预防产后出血:由于ICP孕妇胆汁的胆盐分泌不足,维生素K 的吸收减少,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凝血功能发生障碍,容易导致产后出血。因此,可通过及时使用催产素,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及预防产后出血。②新生儿护理:新生儿一旦娩出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羊水混浊程度和胎龄评分等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首先要立即清理新生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做好吸氧、保暖工作,对于Apgar评分≤7分者及时准确地进行新生儿复苏。

3讨论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妊娠晚期特发性疾病,以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导致早产、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ICP的发生与孕妇血中雌激素水平升高及过敏体质有关。由于ICP可导致围产儿的不良预后,因此,加强ICP相关知识的宣教,做好孕妇的孕期保健和家庭自我监护,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配合围产期良好的护理工作,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7—108.

[2] 王红,王玉珍,林杰.22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J].实用

妇产科杂志,2003,19(1):45.

[3] 周晓,郭春燕.近20年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及处理的变化[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 (5):276-278.

作者:丁安平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论文 篇3:

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进行分析讨论,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正确的药物治疗,密切监护患者的病情,适时终止妊娠。结果此组患者最终均进行剖宫产手术,其中足月产的产妇有18例,早产的产妇有32例,产后出血的有4例,无围生儿死亡病例;而且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总胆汁酸(TBA)的值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在临床中应早期诊断,准确药物治疗,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加强对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观察;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55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指在妊娠期出现的肝功能紊乱所致的肝内胆汁淤积,一般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时期。临床主要表现为妊娠期皮肤瘙痒、黄疸并且进行性加重以及胆酸值逐渐升高等,而在分娩后此类症状迅速消失的临床特征[1]。ICP对胎婴儿的影响较大,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等,使围产儿死亡率升高,产妇产后易发生产后出血,临床中据统计发病率可达到0.9%-12.1%,而且近年来已被列入高危妊娠范畴之内,因此受医学界的高度警惕[2]。ICP病人首要的治疗手段是剖宫产,而加强产后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为符合ICP诊断的我院住院患者50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年龄在21-36岁,平均年龄为26.19±2.39岁;发病时孕周在25-38周,平均孕周为32.19±1.23周;其中经产妇有8例,初产妇有42例;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妇有4例,轻度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妇46例。

1.2诊断标准ICP的临床诊断参考《中华妇产科学》中的标准:①在妊娠期主要会出现皮肤瘙痒症状;②肝功发生异常.其中血清中转氨酶升高;③患者有轻度黄疸症状;④孕妇其他一般情况良好,并且无呕吐、食欲不佳、乏力以及其他疾病的症状;⑤产妇ICP的临床症状在分娩后则迅速消退,病情肝功能会迅速的恢复至正常;⑥血中的总胆汁酸(TBA)水平急剧升高。

1.3方法一旦确诊后首先对病人的瘙痒症状采取缓解症状的措施,纠正生化异常指标以促进母儿的安全。由于临床中对ICP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因此要采取早期诊断、准确遵医嘱正确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在最佳时机终止妊娠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孕周时间短的孕妇,可以在临床密切监测下,延长孕周,促胎肺成熟后及时终止妊娠。ICP孕妇由于胆汁淤积过程中胎儿胎盘功能不完全,因此会降低胎儿在产程中的耐受性,阴道分娩会增加死产率,严重则会导致新生儿窒息症状,因此较为安全的分娩方式是剖宫产。对于剖宫产的指征尽量放宽。

1.4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TBA的数值。

1.5数据处理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例ICP中,均选择剖宫产进行终止妊娠。早产32例,占64%;早足月产18例,占36%;产后出血6例,占12%;无围生儿死亡病例。治疗前后病人血清中的AST、AST以及TBA水平比较见表1。

3讨论

3.1妊娠期护理此时期对产妇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保证产妇睡眠时间充足,当皮肤瘙痒影响入睡时,可以适当给予药物治疗,如合适的镇静剂等。帮助产妇修剪指甲.防止抓挠瘙痒造成皮肤破溃。注意饮食调节,给予产妇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调整机体的营养状况,禁止产妇吃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海鲜、鸡蛋等食物。保证产妇药物服用正确,并认真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密切观察病情,妊娠28周后的产妇可以指导自数胎动,使产妇掌握相应的自我监测。对于妊娠<35周的产妇则每周要做无激惹试验(NST),>35周的产妇则需要住院观察病情,并且每天或者隔天进行NST试验。每天间断吸氧2-3次,每次吸氧30min,密切监测胎心音,一般1h-2h时听取1次,切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预防早产的发生。

3.2分娩期护理剖宫产前对产妇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并且严密的观察胎心,根据产妇的孕周以及胎儿的条件做好相应的复苏准备工作。对于阴道分娩的产妇更要加强产程的进展监测、胎心音以及注意羊水情况。

3.3产褥期护理产褥期主要的观察重点是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对围生儿的护理方面。由于产妇对脂溶性维生素消化吸收较差,肝脏内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因此易导致产后出血。因此.在剖宫产前3d左右要给予产妇适当的维生素K治疗,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术后及时正确的给予缩宫素.提高子宫收缩能力,观察子宫收缩及出血量,每15-30分钟1次,3小时后,每小时观察1次直至产后24小时。按摩子宫,挤出宫腔内积血,出血多时报告医生,减少并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3]。指导产妇科学喂养,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肌张力、呼吸形态、反射、大小便等情况,加强新生儿脐部的护理。预防性遵医嘱注射维生素K,可避免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可能。

综上所述,加强产后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对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母胎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侯云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2,12(19):1410.

[2]杨玉琼.妊娠搠肝内胆计淤积症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21(6):107-108.

[3]廖念权.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观察与产前护理[J].当代护士,2009,3(1):313.

作者:王慧

上一篇:项目管理理论中的保险营销论文下一篇: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批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