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16

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它与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切实有效的管理策略,运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管理既是教师事业成功的根本前提,又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策略包括个体管理策略和组织管理策略两个方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育改革发展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改革发展管理论文 篇1: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动态管理研究

[摘 要]教师是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者,是保障教育教学顺利完成的纽带,也是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在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中,注重教师管理的“人本性”能够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教师管理中“个性化”帮助教师有特色地发展;教师管理中的“多元化”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动态管理。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动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8.097

目前,对于教师的管理,不仅仅是普通的师资数量管理,更重要的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情况、水平的管理,即教师质量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管理理念的更新,传统的管理方法已难以适应当前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更难以满足动态管理的要求,因此深化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成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径。

1 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特点与优势

1.1 科学、规范的管理层次

融合信息技术的管理理念包含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新思想,同时还兼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在管理设计中通过结合管理内容与层次权限,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分层管理,并提高各部门的管理效率,更好地为决策部门提供基础性的服务。同时,合理的分层管理能有效地减少管理中的人员重叠问题。

1.2 实用、互动的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实用与互动的优势,区别于传统的单向管理模式,互动模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收集被管理者反馈的信息,以及相关管理过程的信息,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信息的更新速度,且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不准确和信息滞后问题。在互动管理模块中,基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信息反馈能够有效帮助教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加二者之间的交流。

1.3 数据生成提供决策依据

教师信息管理,不仅是一种档案式管理,更应该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决策依据,在管理中能够积累大量的基础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教师的最新状态和情况。借助信息技术管理,这些数据不仅能够呈现个体教师的信息,还能根据管理者和决策部门的需要生成个人纵向的发展情况与趋势,从而能够在同行之间进行横向对比。

1.4 安全、备份的管理系统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管理,将更加注重教师个人信息的安全管理。从管理的技术层面看,管理系统兼用多种安全防护措施,将管理数据的安全、速度、准确放在管理的首位,在机器遇到故障的过程中数据能通过备份恢复找到丢失的信息,从而就能避免信息技术在教师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 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的现状与困境

2.1 管理理想与管理现实的差别

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同时也是促进各阶段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成长中得到针对性提升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教师管理中,教师信息管理侧重于基础信息管理,在信息运用中也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发挥教师信息管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以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分配为例,在有限的培训名额中,如何公平地选择参培人员是一个重要却又难以保持公平的问题。过去的做法通常是将名额分配给学校,然后由学校选拔参培人员,虽然将权力下放,但是很多时候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很多需要参加培训的老师没有得到机会。

教师管理的重要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但是,现实的管理情况是教师管理服务于管理部门,教师数据对于管理者而言仅仅是方便管理,而没有意识到管理也可以服务于教师,忽略了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的需求和实用意义。以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为例,每年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赛课、观摩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但这些活动都没有以教师需求为基础进行开展。

2.2 管理固化倾向与管理动态需求的冲突

管理的基本功能是对人、资源、信息等各种客观事物进行有效组织,从而为开展新工作铺垫。在传统的教师管理中强调的是理性、层级分明的结构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具有高效、迅捷的优势,随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渐兴起,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被广为诟病。教师管理不仅是属性、规模管理,更需要动态性和开放性的功能,在内容上也需要丰富教师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传统的教师管理中,固化的东西太多,过程性和动态性的信息较少。因此在管理系统中常常只能得到基础性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甄别教师的能力、水平以及最新情况作用不大,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帮助不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升教师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借助更加科学的基础信息统计和更加完善的数据处理方式,从而才能为个性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精准的专业化指导。

2.3 单一数据来源和信息封闭的管理困境

在教师管理工作中,将教师专业发展管理视为促进教师发展、实现动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评价与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首先,基于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情况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并采取横向比较的方式选出专业能力突出的教师。在实现此目标前需要搜集评价数据,数据的客观性、全面性、新旧程度都会影响教师评价的效果。其次,在当前的评价工作中体现的是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因此需要多元化作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数据作为支撑,在过去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评价中,评价的渠道和主题较为单一。例如,注重评价教师的成绩结果,忽略了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注重评价教师的师德,忽略了评价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这些评价弊端不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不能对教师的品质与职业能力发展进行准确评价。

3 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融合

3.1 信息技术促进管理“人本化”

在人力资本论中,管理的目的是激活人力资源,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此在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中,既要从管理的客观需要出发,又要满足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要。以教师管理中的动态呈现为例,在信息技术搭建的管理系统中,教师的信息不仅仅是单一的属性数据,还包含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各阶段的数据统计,从而就能了解最新的教师状态和情况,而实现这种动态管理就需要采用多途径的数据采集方式。在搭建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数据采集技术为这样的需求提供了可能性。

在管理中,管理者可以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政策信息、专业发展的学习资源、自我评价的数据生成技术,且这些信息和服务都是基于个体的实际情况,在信息技术统计下自动生成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数据,可以实时了解现阶段的专业水平和情况,并能够系统生成发展指导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3.2 信息技术推进“个性化”的教师发展

科学的教师管理应该把客观的管理需要和主观的个体发展需求联系起来,建立起教师个人发展与管理部门的职能需要联系,才能在有序的管理中为教师提供循序渐进以及阶段性的个人发展指导。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要根据教师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理想的学习环境,进而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以教师培训为例,各种形式的培训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开阔眼界的机会,能够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在信息技术管理中,平台里管理者可以根据教师的专业能力特色和水平筛选培训对象,从而能够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此外,管理者应通过多个渠道搜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从而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3.3 信息技术促进“多元化”的教师管理评价

评价作为“多元化”教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被管理者的价值观和要求,又调动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积极性。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系统中,管理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将系统的定量统计与定性统计结合起来,把教师管理中的目标与教师成长的过程结合起来,以多元化的视角为决策部门提供全面且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情况。

在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中,多元化的管理是数据采集的多样化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从而就能在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内容的同时,为教师带来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教师的发展离不开有目的规划,但基于教师需求和个性化的设计才能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管理。

4 结 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教师管理中,管理者采用的方式、方法会变得更加完善和科学,因此深化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运用,一方面能够帮助管理者提高数据搜集、分析、归纳的能力,另一当面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静然.信息技术教师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途径探讨[J].中小学电教,2012(9).

[2]李葆萍,孙双.从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生存现状反思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10(1).

[3]刘赣洪,贺偉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

[4]王秀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业务水平考试的设计与实践探索[J].吉林教育,2005(2).

[5]张克敏,张进良.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

[6]唐名丽.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7]武健琨.基于远程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4).

[8]刘赣洪.信息技术支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9]程功.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探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10]项宾富.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作者:池锐波

教育改革发展管理论文 篇2: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策略

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它与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切实有效的管理策略,运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管理既是教师事业成功的根本前提,又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策略包括个体管理策略和组织管理策略两个方面。

一、个体管理策略

作为个体的教师,其专业化发展的管理可从四个方面谋划:

自我认识与定位。自我认识与定位就是对自己进行全面分析,正确认识,了解自己,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可采用自评、他评、实践、反思等方法,准确评价自身特点和优势,据此确定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发展方向。

发展机会评估。主要是分析内部环境因素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影响。教师要充分分析环境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个人提出的要求等,便于更好地利用环境为个人提供成长的空间、发展的条件、成功的机遇。

发展目标与方向规划。发展目标与方向规划是指教师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发展目标。目标的选择应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为依据。方向规划是指教师准备从什么方向实现自己的专业化目标,比如:是从事专业教学、教育行政管理,还是从事教学研究等。

发展策略的制订与实施。发展策略的制订与实施是指为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所制定和实施的措施和行为。比如:为达到目标,教师计划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效率;这些发展策略如何做到具体、明确,注重可操作性,而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实践的效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修正自我认知,调整专业发展策略,以便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目标。

二、组织管理策略

包括建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体系,科学统筹专业发展规划,提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和实施科学的发展评价策略。

学校应建立有效的专业发展管理体系,内容可包括:目标设置、评价、激励、培训及规章制度。目标设置主要是为教师设定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使教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及时找到自己在学校中的位置。评价是指以教师为本,立足于教师发展的评价,其目的在于把握教师的学习和专业追求,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要根据评价的过程和结果给予教师适当激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还要根据教师表现出来的专业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应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来设计,做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总体发展相一致,达到双赢的目的。

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形成,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创新,专业思想与知识结构的深化与完善是构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专业化发展的载体,可以采用叙说教育事件,组织行动研究,进行反思性实践,打造创新型教师等方法来实现。

发展评价是一种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理念,其功能是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发展评价策略就要科学谋划,拟订若干套评价方案,既要涵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时段,又要突出重点,体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性特色;既要有较高追求,又要注意发展的层次和梯度。

责 编 刘 波

作者:燕书旺

教育改革发展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探究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大,招生类型的日益多样化,高职院校学生越来越多的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对独立和自由的强烈追求,高职院校发展的新趋势和学生表现出的新特征,要求高职院校要相应地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模式,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学生生活、学习、技能、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自我管理教育,使其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一、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是指高职院校学生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通过合理的开展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整合和利用自我资源,获得个人自我实现的过程。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学生自己;二是学生自我管理主要是对自身的把握和认识,涉及自我认知、自我情绪、自我行为等方面的管理。

根据高职教育侧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归纳为自我生活管理能力、自我学习管理能力、自我技能管理能力和自我职业发展管理能力四个方面。其中,自我生活管理和自我学习管理是其他管理活动的基础,其他管理活动的实现都应该建立在有效的自我生活和自我学习管理的基础之上。

二、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

伴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学生类型越来越多样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有好有坏,参差不齐。再加之现在的高职学生都是九零后的青少年,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鲜明的自我个性,对独立和自由有着强烈的追求,但是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没有完全成熟,自我管理的能力欠缺,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还很难做到真正的独立。

(一)自我生活、学习管理能力较差

由于现在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片面强调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基本生活能力的现象,“只管智育,不管其它;只管分数,不管个人素质”的教育理念,造成了当前大量的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会迷茫无措、无所适从,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一个人的生活,无法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无法一个人处理个人事务和人际关系。例如:部分学生学习或活动缺乏积极主动性,对班级甚至自己的事情都显得漠不关心,凡事都要等到辅导员和班长下达通知之后才去做;部分学生不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学习、生活上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抱着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想法。

(二)自我技能管理能力欠缺

与普通高校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目标不同,高职院校侧重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技术。然而,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现象, 他们既不愿意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也不愿意辛苦付出练习技能,更无法科学地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结合起来,实际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变化的要求。

(三)缺乏自我职业发展管理意识

职业发展是指组织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培训、教育等活动。职业发展自我管理是指社会个体为了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对自己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进行获取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高职学生职业发展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包括自我目標管理、自我规划管理、自我评估管理三个方面。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对自我职业发展进行管理的意识,对未来职业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对职业的发展没有规划。

三、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和迅猛发展,高职院校以往那种以教育管理者为中心、以命令式严格管理为主要或唯一管理方法的模式,己經不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而普通高校过于宽松和自由的管理模式,也并不适合自控能力较差的高职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更新教育理念,将中职式的“规范”管理转变为以引导、尊重和信任为主的管理,为学生营造自强、自信、自立的良好氛围,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征的“引导式”管理模式,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如果仅仅依靠高职院校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形式,而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学习行为、思维方式等,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很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中摒弃传统发号施令、大包大揽的做法,注重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独立做事的兴趣,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发挥学生组织的功能

任何个体作为群体当中的成员,都要遵守群体规范并会多少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行为的影响,同时个体自身的行为也会对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乃至整个群体的发展发挥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学生群体的自我管理教育,建立健全学生群体自我管理体系,通过明确学生组织职责,规范学生组织管理,促进学生组织的健康运行,从而充分发挥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高职学生个体和群体自我管理的效能。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会直接影响其个人职业的发展,高职学生要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首先就要保证有一个清晰、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提升高职学生自我职业发展管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对自己有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估,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培养学生自我职业发展管理的意识,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职业发展管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平.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0).

[2]屈善孝.探析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3]李满林.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及类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5).

[4]王勇,曾隆梅.浅谈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5]薛海燕,吴冰月.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现状及干预措施[J].科技文汇,2009,(2).

作者简介:王楠(1984-),女,汉族,河南省济源市人,硕士学历,助教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作者:王楠

上一篇:高速公路社会经济论文下一篇: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