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教学法德育教学论文

2022-04-27

(山东省茌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山东聊城252100)[摘要]中职德育课程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法律素质、职业道德以及思想政治素质有着关键的作用。以倡导行为导向教学法当作理论出发点,探析了中职德育课程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运用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德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行为导向教学法德育教学论文 篇1:

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相较于其他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能更好地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贴合实际。将“行为导向”教学法理论运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依然会遇上多种问题。本文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概念出发,结合中职德育教育的现状,提出解决“行为导向”教学法实践中难题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 行为导向教学法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德育教育是其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他们在面临人生的各种困境时,德育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他们的道德品质,同时又能在心理素质及人文科学等精神上有着引导作用。德育课程是中职院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德育课程的过程中需要中职教师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德育课程,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型人才。

1.“行为导向”教学法

由于我国的教学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德育方面略显不足。而“行为导向”教学法却在一块提升了教学质量。“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师指导为辅,摒弃一沉不变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1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将学生的个性作为发展的核心,以职业选择为导向,集合多种感官来进行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从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出发,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教学内容。这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是由上个世纪的德国教育学家凯恩斯首次提出的。同时,“行为导向”教学法又是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也是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方法。

1.2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在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从学生角度出发,鼓励学生自发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学生从简单的听从者转变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则成了指导者。“行为导向”教学法需要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以寻求到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在这一阶段,需要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向学习的目标前进。

2.中职德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2.1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在认识上存在缺陷

现在的中职德育教学过于理论化,将课堂灌输作为主体,而德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则十分缺乏。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而德育课堂教育也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成长为综合能力高思想道德优良的社会人。

2.2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中职院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在课程设置和教师培养上都非常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中职学生自然而然认为进入中职院校主要学习的就是专业技能,而不是德育文化。这种不全面的学习观念,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课程的漠视。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学生则是完成任务,这种仅仅流于形式的教学,无法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影响。

2.3 少数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大部分选择职业学校的理由是由于自己考不上高中。一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听不懂一些课程就选择放弃;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不明确不清晰,在对未来的规划方面也没有理想,得过且过;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毫无兴趣,仅仅是被父母逼迫,学习习惯也成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问题缺乏信心。针对这些问题,现在的中职德育教育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缺乏实操性和实效性,与现在的实际情况脱节成了最大的问题。这样的德育教育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会导致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忽视。

2.4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长期的思维定势使教师不愿意改变。陈旧的德育教育方式中,对于课堂的掌控更加完善。而在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课堂会出现多种状况,需要教师从容应对,这种情况对于教师的临场反应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其二,是原先的知识体系不适应新式教学法。教师经历了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后,原先的知识结构开始成为了德育教师的瓶颈。“行为导向”教学论则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需求变得更加综合多样,需要教师不断地吸收新知识,补充新技能。

2.5 对教材教学方法的挑战

现在的教材设计的核心是教师,相比于“学”,现在的教材更适合“教”。在教育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更倾向于原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习惯。而现在的教材是从整体的知识体系出发,在编写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原理和理论为主,在整体上缺乏实践与练习。这一点在德育课上显得尤为明显,教师在讲得激情澎湃的同時学生却丝毫不感兴趣,这和我们原先期待的教学效果相距甚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原先教材的基础上更新思维,将教材的原有体系打破,重新设计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3.“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3.1 需要德育教师进行角色上的转变

这种观念的转变是“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的前提。虽然“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核心,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同样十分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身份来引导和教育学生,成为朋友、引导者等等身份。同时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育的主体,从灌输知识变为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要求都对教师的自身成长和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给了教师更多的压力。第一,需要根据原先的教材,由学生自发提出学习方案及学习任务,而教师则是辅助学生理解及实行其提出的学习方案及学习任务。第二,学生因为没有完全自主设计课程的能力,教师需要在“行为导向”教学法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协助,确定相关的步骤并完善整个教学过程,并提醒学生对于教学课程的细节进行修正。第三,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根据学习计划进行实践活动,而不仅仅将学习计划的制定流于表面。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补充。第四,需要学生在结束学习实践后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进行复盘。

3.2 需要德育教师自主提高综合素质

在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于教学领域有着广泛的认知,除了对于心理学教育学有充分的掌握以外,也需要对社会时事和各类历史等等知识有着综合的认识和掌握。只有对于这些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并解决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现有的德育考试方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基本上采用的都是传统的考试试卷,仅仅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考试复习。这样的考核标准已经完全失去了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一种新的考核方法来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将在德育教育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以方案的形式呈现出来,老师进行评分,从方案的完整程度和学生的现场表现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总之,“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作为主要培养目标,通过各类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法塑造学生的各类综合学习能力,弥补学生在多方面的不足。所以,在实践“行为导向”教学法中需要总结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经验教训,让“行为导向”教学法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陈士亮,王晓望.行为导向教学论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5(12): 50- 52.

[2]尹维伟.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3]魏静萍.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创新,2009(8).

[4]管建莉.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价值追寻及实践反思[J].高教高职研究,2007(7).

作者:翁一飞

行为导向教学法德育教学论文 篇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中的运用对策

(山东省茌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山东 聊城 252100)

[摘 要] 中职德育课程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法律素质、职业道德以及思想政治素质有着关键的作用。以倡导行为导向教学法当作理论出发点,探析了中职德育课程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运用对策。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课程;公共课程;行为导向教学法

对于有些中职生来说,他们很多是来自于初中的学困生,把一些不良行为带到了校园中,比如违反规章制度、旷课、逃学以及上课迟到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中职学生的数量非常庞大,他们的专业能力非常突出,但是想要在综合素质上有更好的发展,中职德育课程是非常良好的媒介,必须要在该方面选择正确的方法来完成,加强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研究。

一、行为导向教學法的分析

行为导向教学法也叫做实践导向教学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所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理论。在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并且和学生一同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脑、手、心并用,并且全面地结合做、学和教。从概念上分析,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看作是用一种积极的指导思想,对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不断的培养,促使其能够在自我判断能力、日常行为能力、负责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减少固有的缺失与不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在自我的成就上不断的巩固。这种教学方式是以职位活动为主要导向的,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水平。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和认可,需要给予必要的重视。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中的应用

(一)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主角,并且在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处理着各自的问题。在实施行为导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并且完成针对性的任务内容。例如在职业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而后让每个组扮演不同的职业群体,并且根据自己的工作范围来进行言语和行为表达。通过设置这个环节,学生可以产生对于自己职业的深度认识,并且了解自己的职业对于社会的实际意义。对于学生,可以全面地分析自己的职业特征,而后通过诗歌、歌曲以及小品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职业特性,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中职德育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时候,仍然要积极地结合客观实际来完成,否则难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在中职学生当中积极地成立团队,以此让学生的职场实战能力不断增强。第一,可以对班级全体学生发布实战的任务,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成立专业化的团队,然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提交不同的工作方案,然后进行点评分析。第二,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禁止学生对社会上的案例进行直接套用,允许借鉴,不允许照抄照搬。第三,在学生的职场实战能力提升当中,必须将学生的不足揭示出来,要让学生知道自身的不足,以及这些不足可能造成的后果,然后进行改善和弥补。

(三)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中职德育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内容都要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直接通过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并不能得到预期效果,还容易造成较大的隐患和不足。建议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可通过项目教学的方法来完成,这对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有较好的效果。例如,中职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学习内容,要求他们在开展社会实践项目的过程中,积极与公益内容联系起来,在创造出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必须提升实践活动的社会效益,这样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可以充分弥补已往的各种不足。另外,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过程中,教师可以予以适当的引导,但不能直接给予最佳的解决对策,要让学生自己思考。

(四)开展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应用到中职德育课程后,有必要更好地落实案例教学,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的知识领悟能力进行有效的激发。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当今社会的时事热点来完成,还需要在很多的技术、社会公益、国家倡导内容方面,做出详细的分析和指导,这样能够在中职德育课程方面,表现得更加具体,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比如心理健康课的“人际交往”“校园冲突”“学习能力”等章节都能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典型案例思考和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当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设计、引导、总结和评价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对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现阶段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转变,整体上的德育教学,趋向于良性循环,未出现严重的问题。日后,应该在行为导向教学法当中,开展深入的研究,推动德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谭林平.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职业,2013(18):132-134.

[2]李羽羽.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室内快题设计》课程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2):84-86.

作者:许冰

行为导向教学法德育教学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式。对于中职德育教学来说,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行为导向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当中,这一方法可以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概述出发,探究了“互联网+”时代该方法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中职教学; 德育课堂; 行为导向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號:G633.2          文献标识码:A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概述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指的是以学生的个性作为发展核心、以学生的职业选择作为导向,结合多种感官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核心,教师作为辅助。它实现了对一成不变教学模式的突破,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参与到课堂当中,在实践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德育方面展现出了不足。而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德育课堂当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可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的可行性

在应用的过程中,行为导向教学法具有多种表现形式,通常会与其他教学方式共同应用,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在应用该方法的时候,教师会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创造出教与学、师与生互动的情景。实践证明,行为导向教学法符合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与德育教学目标也具有一致性,能够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互联网+”时代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

(一)以项目教学为主导的行为导向教学

行为导向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有效融合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德育课程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独立设计项目、完成对项目内容的研究,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指导,从信息的获取到项目的执行,再到项目的评估都是学生与小组成员一起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互联网来查询和检索与项目相关的信息,还可以利用学习平台来将这些信息与小组成员进行共享,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及时沟通。比如学生可以将“中职院校学生网上购物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上网搜索和社会调查的方式来搜集资料,最终对中职院校学生网上购物的频率、购物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然后将研究的成果在全班展示,呼吁同学们要理智购物、主动维权,最终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对该组同学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实现自主教育,还可以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二)以案例教学为主导的行为导向教学

中职德育课程当中涉及经济方面、法律方面以及社会道德方面的内容,如果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无法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行为导向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教学案例,使学生在案例当中分析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一方面,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就职奠定基础。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来寻找各个地区的真实案例,搜集与案例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自主搜集相似的案例在班级中分享。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在活跃的课堂氛围当中学习更多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任务驱动为主导的行为导向教学

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德育课堂当中的应用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它强调的是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道德情感。在行为导向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任务驱动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为了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起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不同的行为导向目标。在线下,可以帮助学校环卫人员打扫操场卫生、帮助教师整理图书馆的图书。在线上,则可以帮忙制作公益宣传动画、完成线上公益科普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实际当中体会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完成任务之后,学生可以在教学平台或者班群当中分享自己的感受,实现全员德育的目标。

总的来说,在中职院校当中,德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德育的效果,可以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应用模式比较多样,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模式,增强德育课程的趣味性和体验感,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当中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红.基于情感渗透和行为导向模式的德育教学尝试——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101-102

[1]黄长春.中美两种德育实践的比较研究——兼论不同教育环境下德育效果的评价[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20(01):61-73+80

作者:曹威

上一篇:自然环境下农村幼儿教育论文下一篇: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