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论文

2022-04-23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其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是一个人语言技能的表现,而且是一种高度的文明素养。一个人在生活中,离不开社会,在社会中,不能没有个人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素养是个人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基本素养,是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论文 篇1:

谈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素养涵盖了语文学习中培养的多种能力——汉字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等,广义上来说还包括学生的人格修养,思维方式等等很多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能力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学生自我努力才能得以提升的,时间长,见效慢。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对考试成绩的关注远远超过对语文素养的积累的重视,导致学生语文素养现状令人堪忧。

一、高中生语文素养现状

1.汉字书写能力

我们在学生的语文作业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字迹潦草,方方正正的汉字写得点画不到位,歪歪斜斜,不成字体。真正字写得美观、整洁的作业寥寥无几。同时,错别字现象也十分普遍,每份作业上面都会有几个甚至十几、几十个错别字,有的是因为不认真写错了,有的则是因为对字词缺乏必要的掌握。高中生经过十来年的语文学习,应该具备一定的汉字书写能力,然而我们学生的现状却值得我们深思。

2.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仅仅在阅读中可以判断出,高中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严重不足。比如现代文阅读就是比较简单,容易得分的阅读题,对学生理解能力是一个最基本的测试,很多小题通过阅读或者经过简单的理解、总结都可以找到答案。但是很多学生还是会摸不着头脑,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写不对答案。即使能写对答案,也是表述混乱、幼稚、白话连篇,语意概括得也十分不好。

3.写作能力

其实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差并非是在高中阶段才形成的,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就普遍比较惧怕作文课,写作文时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却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话,语句不流畅,中心不明确,缺乏真情实感。然而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中,也没有任何改观。我们在审阅学生作文时可以发现,高中生的作文并没有比初中生优秀多少,有时候我们费尽力气想挑选一篇范文来讲读,却发现居然找不到一篇。

二、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素养

1.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一切学习的保障,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是学习基础有多扎实,学生的智力水平多高,也无法达到成功。因此我们要想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的内容有很多,包括汉字书写习惯、常规的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课后及时复习、主动写作并修改、准确表达、耐心倾听等,可以说语文学习的习惯举不胜举。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应该贯穿于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有目的地强调并做长期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2.重视语文的熏染,尊重学生的体验

无论是语文教材的课文,还是我们练习中的阅读题,都具有丰富的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把握好这些,以这些文章来熏陶、感染学生,润物细无声,则可以使学生接受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洗礼,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进行这样的熏染时,切不可机械灌输,而是要尊重学生自身的体验,多听听学生对于这些是怎样认识的。毕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独特认知和体验,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鼓励不同的意见,鼓励创新的表达,鼓励“冰化了是春天”的诗意答案。

3.树立“大语文”学习观

其实说到底,语文课上所培养的学生的语文素养毕竟是有限的,仅凭课堂上的那些教学内容,仅凭我们一言半句的引导,学生语文素养是无法切实提高的。所以我们要树立“大语文”学习观,要让生活中处处都变成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与课本紧密相关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积极组织开展“校园广播”、办黑板报、组织校园文学社等校园文化活动;多学科渗透的学语文;在家庭、社会中学语文等。让学生们感到自己既在学习语文,也是在参与生活,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这样一来,学生所经历的、所接触的、所认识的都是语文,他们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就会潜移默化得以提高。

此外,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素养,通过不断地阅读、学习、体验、感悟,来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才可以着手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非朝夕之间可以完成,语文素养是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断努力才可得以提升的,这不仅仅需要学生的积累和努力,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学观,放弃急功近利的想法,切实、扎实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将目光放长远,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落实到实处。

作者:童春连

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论文 篇2:

浅谈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其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是一个人语言技能的表现,而且是一种高度的文明素养。一个人在生活中,离不开社会,在社会中,不能没有个人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素养是个人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基本素养,是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地使用语言,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格,培养创新思维。因此,具备一定语文素养的人才成为现代化社会的基本需要。

一、从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细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往往被忽视,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也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好的习惯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老先生对语文教学的精辟论述,“不教”讲的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靠养成的。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得从点滴抓起,从细枝末节处着眼,在细微处落实。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更要善于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习惯具有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逐步养成。学校靠教师,家庭靠家长,社会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多方面的通力合作、相互促进,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而不至于使不良习惯滋生蔓延。

二、注重朗读训练,培养语文语感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读是基础,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感。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读的训练。朗读可以使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律之美,情感之美,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朗读诉诸口,而手、眼、耳、脑并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因此,我们在朗读时要声音洪亮,要有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语言的磨炼,情感的熏陶,它不失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朗读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读无法熟悉文章,不读不能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不读不能感悟文章的灵魂所在,不读更谈不上思想的升华和精神的洗礼。教室没有朗朗的读书声不能称之为课堂,没有声情并茂的语文朗读就不能称之为语文课。

在语文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范读课文,有时还配之以音乐。在朗读中,让学生领略《荷塘月色》的优美意境,感受《我有一个梦想》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朗读中,让学生体会《滕王阁序》的描写,感受《登高》的气势与胸襟。教师适当的范读与引导能够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

三、重视阅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语文教育的范围很广,其中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文学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对人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与受文学教育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文学能够培养人的良好的生活情趣,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健康的人格,这是普通的语文训练所达不到的。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重视字词句篇的常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心灵需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与新课程理念严重背离。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文学阅读,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1.创设氛围,整体感知

文学作品的教学需要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体会、去感知。很多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在一定的氛围中通过朗读打动读者的心,使读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文学阅读的方法很多,整体感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应该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比如人物形象的分析、结构的整体把握、美好情感的获得等等。

鲁迅小说的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此我进行了整体认知的教学。比如,《药》这篇课文,从结构上看,它有两条线索,一是华老栓买药给儿子治病,二是革命者夏瑜被杀,连接这两条线索的是人血馒头,学生把握了这两条线索就掌握了课文的基本情节;就课文的基本内容而言,课文写的是华夏两家的悲剧,实际上是批判着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学生整体感知了作品的内容,理解把握人物的形象就有了基础,环境描写也就有了根基。因此,对作品的整体认知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熏陶感悟,净化心灵

文学教育在于精神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如《我与地坛》中“我”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最好材料。优秀的作品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以加强文学教育是培养学生修养的重要途径。

此外,通过营造语文教学美的意境来鉴赏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心灵得到升华。名著阅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可以从中尽自己最大可能地了解名著、理解名著,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最终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责编 张翼翔)

作者:刘彦荣

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论文 篇3:

用课业学术化敲开高中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大门

关于语文学科课程的性质,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却与此目标相去甚远,存在着若干弊病,亟待变革。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弊病

1.教学方式“庖丁解牛”

受高考的影响与制约,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对文本的解读设计,是围绕着考试大纲进行的,重点强调知识点的落实甚至对号入座,千方百计地从教材中挖掘内容与“考纲”的联系点,借此培养、训练、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这种授课方式,使课堂教学屈从于高考的需要,一篇课文经常按高考试题的模式,按知识点予以分割。这样支离破碎地肢解文本的做法,虽然能取悦于学生和家长,满足其一时之需,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必然会削弱语文学科的美感,妨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2.教学内容“蜻蜓点水”

某些语文教师,受学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制约,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过于肤浅,缺乏深度。他们只会向学生传授常识性的语文知识,只能解决一般性的问题,常常忽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授课,还表现为一些语文教师教学视野狭窄,教学思路单一。由于视角缺乏变化,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教学自然变得死气沉沉,变成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单边活动。尽管也有一些教师运用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肤浅的内容再现,并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3.教学观念“老生常谈”

一些语文教师,尤其是年龄偏高、教学经验又较为丰富的语文教师,由于对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缺乏关注和了解,在高考指挥棒下,只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育,因而对“促进高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这一要求认识不足。这导致语文教学陈陈相因,缺乏创新。某些语文教师抱残守缺,拒绝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仅凭经验从事教学活动,不能自觉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一成不变的“教科书”式腔调充斥语文课堂;对文本的解读,还残存着过于信赖由时代背景生发观点的思维模式;对作品内容的解说,无限上纲上线,牵强附会。还有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关注,过于强化工具性,偏重于语文学科的教育训导功能,对文本的解读自然存在非文學化的倾向,是站在文本之外、文学形式之外的,与作者、作品的本意是相违背的。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为了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必要推行课业学术化,并使之成为实现新《课标》要求的“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课业学术化

学术,通常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所谓课业学术化,是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常识的基础上,适当挖掘文本的潜在内涵,引导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由考试学习的需要,上升为探究创新的需求,通过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培养其创新思维。重视学术,我们国家有着优良的传统。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一书中指出:“人的应付环境,不是靠生来的本能,而是靠相传的文化。所以必须将前人之所知所能,传给后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应运而生,教学活动也随之出现。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又是传递学术的机构。这是我们提倡课业学术化的历史渊源。

推行课业学术化,其理论依据是新《课标》确立的课程目标:“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明。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点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具体实施的条件是教师、学生和时代需求。其中,时代需求又是一个强力的制约因素。

1.教师

课业学术化,要求语文教师各专一方,对文本有独到的见地。有条件的教师,可采用实验的方式,通过教科研这一便捷有效的途径达到目的。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讲,其知识体系的构建应系统化、多元化。系统,体现“专”;多元,体现“博”。一名称职的高中语文教师,其学识必须“博大精深”。只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个性的阅读的活动。一般情况下,有个性的阅读,不能脱离文本而另起炉灶;问题意识的生成,应是文本自然衍生的结果,而不是预设的,更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创设学术环境。在此氛围下,在文本面前,师生互动,学识互补,共同提高。对文本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阐释,方法论是一把利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新颖的教学观和前瞻性,还要有接纳新事物的敏感性。

2.学生

相对于教师的主体作用而言,在课业学术化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不应仅仅是参与者。这是因为,高中阶段,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基本成熟,语文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主动求知欲增强,敢于创新,具备了承担课业学术化的主观条件。同时,创新倾向日渐外展,对事物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认知。可以说,一名高中学生,已经有了接受新事物的能量储备和知识贮藏。只要合理引导,善加疏通,适当确立学术化模式,学生这个学识贮存器便能吐故纳新,从而实现课业学术化的目标。

3.时代需求

时代需求是课业学术化的客观条件,也是制约因素。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离不开主客体的密切配合、互相作用。通常情况下,在主观条件已经成熟时,外部环境便成了影响全局的重要因素。从当前形势看,这个外部客观条件是有助于课业学术化的目标实现的:其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明确了课业学术化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其二,随着新《课标》的落实,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日臻确立,评价标准的转换,推动了课业学术化的进程,促使语文教师必须调整授课模式,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评价体系的新需要。因此,在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语文课堂,对文本解说的重要转变就是从关注课文本身的意义转移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解说。其三,根据新《课标》制定的考试大纲规定试题中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阅读要选做,这本身就是课业学术化的具体体现,也加快了课业学术化的步伐。随着高考中思辨式题型的出现,新的智力观要求使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功能开始向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转换,也为课业学术化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霍世明

上一篇:干预控制感染护理管理论文下一篇: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