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养殖技术的农业发展论文

2022-04-27

摘要: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是既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本文基于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农业类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究,以提高教学效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于养殖技术的农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基于养殖技术的农业发展论文 篇1:

“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融合运用策略探究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都获得了发展机遇,农业也不例外。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相关工作者也不断地进行了技术创新发展。文章以互联网技术为发展的背景,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推广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融合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2.189

1 前言

互联网技术逐步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应用,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农业技术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对于农业中的控制施肥量、播种量、农药量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互联网+”农业概念

“互联网+”农业即为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将科学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生产的转型发展,将农业发展不断地推向智能化和信息化。在该生产方式中,互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环节中,例如在农业的生产环节中、营销方面以及最终农产品的加工环节中。

3 “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3.1 可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这不仅给相关检查部门带来了更多的压力,更难以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也使得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不放心。如果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民对于化肥的使用量以及播种量等各个方面。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保障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更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降低农民的损失。

3.2 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会有越来越多的渠道,生活也会多元化发展。以往农民的主要收入依靠耕种粮食,但是一旦遇到天灾人祸,会遭到很大的损失。有些地区的交通不发达,所以农民的农产品无法进行销售,会出现大面积的滞销问题。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快递的形式将农产品在网上进行售卖,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升经济效益,还可以节省人力资源,促进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

3.3 为我国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基础

隨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上涌现出众多的便捷网络工具,例如电脑、手机、打印机等众多设备的使用,有效促进了农产品信息的推广和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在云端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再将该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应用到实践中,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自然灾害,可以为农业提供更多的发展。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培育等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利用该数据技术来对气象的信息、当地土壤的信息、动植物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最后提供给相关农业部门,为政府提供相应的指导,为广大农民带来更多的便利服务。

3.4 解决教育科研与推广相互脱节的问题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产品的产出量,提高农业的成果转化率,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相关信息,将该信息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整合和收集,开发出更加创新性的技术,再将该技术应用到农产品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产品的科研转化率,促进科研技术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创新型技能,将科研与农业实现更好的融合。

4 “互联网+”与农业技术相融合存在的困难

4.1 互联网融入农村存在认识方面的偏差

首先,大多数的农民依旧没有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和农业销售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依旧存在着“不愿意,不敢,不会使用”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极端:一种是政府大包大揽,一切都管;另一种是放手不管的现象。其次,还存在做法上面的偏差,即为有些农村地区急于求成,不考虑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对于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小,很多地区依旧没有网络的接入。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互联网在农村中的使用和发展。

4.2 “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依旧存在短板

我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依旧巨大,我国的有关学者对2018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据鸿沟差距为36.2%。很多农民不愿意上网,还有大多数的农民是不愿意上网。同时,我国的农业大数据技术、农业机器人技术等多项农业信息技术都可以应用到农业生产和发展中,但是目前我国的这些信息技术仅是停留在实验阶段,没有真正的实现推广和大范围的实施。同时,农村的物流业比较落后,无法真正的与城市物流进行对接,为此就导致了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滞后,很多的农村产品无法实现及时的销售。无法与城市之间的物流链实现对接,这也是农产品无法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的问题所在。即使有些农村地区实现了物流的及时配送,但是在农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研究还是对外依赖比较多,农民自身根本不会主动参与其中,这不仅是农民自身缺乏信息技术知识导致的,更是很多农民与当代信息时代相脱节,不愿意主动地去融合互联网时代导致的。

4.3 “互联网+”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商业模式

从2014年,我国的电商迅猛发展,很多的电商平台为了抢占市场先机,都将广阔的市场提供者转向了农村地区,例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同时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促进了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发展,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优势。同时,在我国各项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众多农民也进行了创业发展,各个省份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不断增多,而且创新创业的多数年轻人都参与到了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推动了“互联网+”与农业生产技术的相融合。但是,由于农业发展本身微薄的收入和营销成本的加大,很多的人最后还是放弃了在农业中的发展,而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大规模运用也是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商业链,无法真正的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村,无法真正的实现使用互联网技术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

5 “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融合运用策略

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的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更是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的“互联网+”行动的一个环节。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进行有效的融合,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层面。

5.1 利用“互联网+”推广技术示范,转变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农村地区可以大力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发展电子商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销售农产品。例如做得比较好的,可以利用淘宝、京东、抖音等广大平台来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同时,农民在种植相关产品之前,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对消费者进行信息的收集,了解广大群众对于农产品的实际需求,为相关消费者制定独特的个性化的种植服务,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制订不同的农业种植计划。首先,可以实现农产品的顺利销售,减少农民的损失,降低滞销情况的发生,可以让广大消费者更加的满意、更加的放心。其次,利用网络平台,农民可以对潜在的消费群体进行农产品的众筹活动,对即将要收获的农产品进行预售,对于市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的销售途径,更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风险,提升了经济效益。实现互联网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拓宽销售的途径,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最后,一些交通便利、环境保护较好的农村地区,还可以建立农产品养殖观光基地,引导更多的人前来旅游,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将农产品的技术实现一体化的发展。一些处于山区的农村地区要深入地改变产业结构,合理整治农村资源,优化产业配置,例如可以建立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运输等一体化的产业链,扩展农产品的价值,优化农产品的发展力度,培养新型的产业结构,提升广大农村的经济效益,提升农民的收益水平。

5.2 利用“互联网+”连接科研推广,为农业生产提供网络信息服务

在农业科研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业新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例如可以对农业生产中的信息进行及时关注和发布,对农产品的种植阶段进行跟踪和反馈,对病虫害的情况进行预防和了解,及时对养殖的动植物疫情进行防控和管理等。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预测和了解相关农产品的售卖价格,从而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价格控制和了解。例如,如果市场上的相关农产品供应链接近饱和状态,农民就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来减少自身的种植规模。如果通过互联网技术了解到的农产品数量和规模较小,就可以扩大种植规模,扩发经营范围。还可以对农民進行培训和学习,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互联网知识,获取更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知识。如果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进行解决。

5.3 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就是农民的不合理种植活动和生活导致的。例如,最为严重的就是农民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不良使用,给农村地区的土地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负担,更带来了大气污染等问题。通过“互联网+”在农业中的使用,可以让农民更加清晰地明白要用多少农药是合理的,什么时候施加农药是安全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药的错误使用率,提升了农产品的安全性,更减少了环境污染的发生。“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我国农民增收、农村增富带来了更多的益处。

6 结论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农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提供更加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民知识水平的提升,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运用,可以对整个农业的过程进行管理,从农作物的种植到农产品的收获过程,以及农产品的销售等多个环节。不仅完善了农产品的质量监督,更加提升了农民的生产化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泉,张璐帆.互联网技术普及对农业保险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9(10):40-48.

[2]周振.互联网技术背景下农产品供需匹配新模式的理论阐释与现实意义[J].宏观经济研究,2019(6):108-121.

[3]倪浩,刘志民.家庭农场互联网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9市270户家庭农场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19(2):34-40,50.

作者:高冲

基于养殖技术的农业发展论文 篇2:

基于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是既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本文基于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农业类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究,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

1引言

当今社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产品进出口等行业。农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农业信息化,其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农业类的高校是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的重要基地。与农业类本科院校相比,农业类的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作为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已经难以适应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需求,作为农业类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究,以达到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2.1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普及应用,对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部分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其制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仅仅是为了培养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人才,而忽略了该课程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这就导致所制定的课程培养目标不仅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需求,也难以适应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2.2教学内容相对独立

目前农业类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高职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材。很多农业类的高职院校都是在给学生讲授完《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后,再给学生讲授农业类的相关知识以及网络技术在农业上是如何应用的。这样就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与涉农方面的教学呈现出相对独立的态势,并且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并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2.3教学方法不科学

对高职院校而言,其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既能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很多农业类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如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时,总是照本宣科地按照教材规定的单元内容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在每一单元内容讲解完后,才让学生去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实训室动手操作时,尽管教师会在一旁进行指导,但是除了个别优秀学生能够将教师上课时讲授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大部分的学生都只能边操作边举手问教师。而短暂的实训室教学时间也导致了教师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实训室里的操作无法顺利完成,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4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部分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已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需求。农业类高职院校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的教师,大多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出身的。网络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很多农业类高职院校的教师并不能及时地向学生讲解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并且这些教师也仅仅是懂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不懂农业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师资队伍是很难培养出既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懂农业的学生来的。因此,在农业类高职院校中,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师资力量是有待加强的。

3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3.1明确培养目标不动摇

农业类高职院校应对新形势下的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进行相关的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需求。在农业信息化时代,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应以能应用于农业为目的,应根据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需求来制定课程培养目标[1],从而使得培养的人才既懂农业又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能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熟练运用于农业的发展。一旦确定培养目标,就必须坚持下去,不能随意动摇。

3.2教学内容合理化

农业类高职院校以培养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为目标。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把教材当作教学内容,作为授课教师,应该调整教学内容,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与农业进行有机结合。如教师在讲解组建无线局域网时,可以无线局域网在智能大棚中的应用为例进行讲解。这样既给学生讲解了无线局域网的知识,又给学生讲解了农业中的智能大棚。再如,在講解规划IP地址时,可以农企内部需重新规划IP地址为例进行讲解,这样既让学生懂得了如何规划IP地址,又让学生对农业类的企业有了一定的认识。

3.3改革教学方法

(1)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实现理实一体化

针对部分农业类高职院校目前还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校内的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2],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应当以为农业所用为前提,采用典型性、实用性、真实性的农业信息化项目。如选择具有农产品质量追溯、智能农业机械、水产养殖环境监控、家禽繁殖、智能大棚等项目[3],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单元内容讲解的项目应用案例,让农业项目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类似于在农业性质的企业中工作的环境和氛围。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离开只有黑板和投影仪的教室,将课堂直接放在实训室。在实训室中,教师将网络技术的知识融入各个农业项目案例中。上课刚开始时,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一个项目任务,然后教师给学生讲解和演示另外一个与学生任务类似的农业类项目,待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操作演示完成后,学生就立刻开始动手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相关操作。这样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当少部分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也可以随时进行答疑,这样就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2)充分发挥各种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作用

校内实训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校内实训的条件毕竟是有限的,作为农业类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的作用[4]。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就具有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和江苏中药科技园两个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在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的现场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尤其是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学生,更应该到现代化农业基地学习,掌握农业知识,将校内课堂上学习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知识运用到农业中来,从而为成为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农业类高职院校中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师而言,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5]。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中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师,要改变“上什么课就教什么内容”的传统教学理念,而应以教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在农业方面很好得以运用为教学理念。其次,教师要不断进行學习。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更新的速度也是相当得快。作为教师要不断地通过各类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再者,为培养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使得学生能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很好地应用到农业上,作为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相关的农业知识,以便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点更好地融入农业中,传授给学生。

4 结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基于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从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究,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朝元. 大数据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通讯世界, 2018(10).

[2] 张雄.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教师版, 2017(25).

[3] 程涛, 王坤, 毛林, 等. “农科教”融合培养农业物联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7(36): 37-39.

[4] 段延娥, 张威. 都市农业信息化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1): 172-174.

[5] 成维莉, 王永红.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理实一体化特色教材建设[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26).

【通联编辑:王力】

作者:徐冬寅 王思璇

基于养殖技术的农业发展论文 篇3:

探索农业科普期刊运作的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以至于我们的文化、政治也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是传统距离的消亡、传统结构的消亡、传统秩序的消亡,我国的农业也开始站在全球统一大市场上规划它的发展目标,农资、农产品、农业企业已不只是在自家门口竞争了。农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发展均须放到一个全球的统一大市场去考虑。因此,农业期刊社如何规避农村市场限定报刊征订“八百元”、创新发展、扩展领域,提高国际竞争力,怎样快捷、有效、精确地获取信息、提高期刊出版品位,高质量地“扩散信息”,扩大期刊发展领域已经成为相互之间竞争的关键之一。于是,农业科普期刊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展期刊的新运作模式,摆到了农业科普期刊出版者的面前。

农业科普期刊滞后因素与面对的冲击

发展滞后的各种因素。农业科普期刊由于长期地受地域条件和原经济管理体制的制约,使农业期刊的出版者已经习惯了自上而下编辑出版计划的安排模式,加之大多数农业期刊出版技术落后、编辑出版者与经营发行者的理念高度分散、编辑的信息来源于管理部门的计划和任务;每一期出版的内容为谁服务,怎样遴选文章和设定栏目布局,都由出版宗旨所定或上级安排,编辑们更关心的是编校多少文字不出错,文字量愈多,个人利益也就愈丰厚;文章不求科技含量,发行不求数量、期刊不求影响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农业科普类期刊还没有彰显出新创举。

由于各个期刊社环境的原因,农业科普期刊出版者所具有的前沿科技素质普遍较低,驾驭市场的意识缺乏,对国际上期刊经济运行机制又不太熟悉。加之完全市场化后,没有固定、可靠的发展渠道取代原政府职能为农业期刊出版者提供的发展模式,使他们获取发展的支撑条件十分有限,配套的政策也很落后,发展程度与他类期刊相比显得格外滞后。此外,他们在收集、辨析和处理有关市场预测,不断变化的策略,应该及时作出决策等,都很是困难。经常表现出的是市场主宰他们,而不是他们主宰或驾驭市场。以至于自2004年以来农业科普期刊出现增加出版周期不增效等现象,且日益严重,“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面对的冲击。近几年,纸质的农业科普期刊面临的最大对手是数字化期刊、光盘、网络,以及与农民之间的信息化鸿沟。据河南省农调队最新的调查显示:在河南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已有90%基本实现了信息化,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6%的大型企业都已经上网。在农业方面,国家最大的农业信息中心网络系统显示,河南41.6%的国有农场、46.8%的畜牧场和52%的乡级农技中心都装备有计算机网络,可以进入或独立设在各种农业网络上。农村电脑普及率方面,河南已经达到平均每10万户29台。截至2007年12月,农民用于生产上网的用户人数约250万人。在全球网络风靡、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发行农业科普期刊,现有的编辑出版农业科普期刊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更不能从容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因此,提高农业科普期刊信息化程度,加快信息发展进程,转变编辑生产、经营体系已变得格外必要。

发展变革的转变要素

职能的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农业期刊出版者仅有出版好期刊的热情和积极性已远远不够,传统的勤快和懒惰,似乎已不是刊社富裕和贫穷的主要原因,他们或贫或富,更多的则取决于市场,市场的主体已成为农民读者和涉农企业。因此,要促进刊社经济的发展和编辑增收,刊社必须转变角色,从过去的“三拍(拍马屁、拍文章说大话、拍大发行量)”、“催编辑催订数”进行宏观调控,必须主动主宰或驾驭市场,从政策上规范读者市场秩序。延伸和扩大农业科普期刊的服务领域,为农民读者、联办企业提供科技、信息、资本、组织中介、示范等微观的服务。

设立必要的研发体系。计划经济体制或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科普期刊没有研究开发体系,由理论到技术到产品再到市场都是文字表白,这样编辑出来的期刊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左右,而农业科普期刊为其所做的贡献率是个未知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而农业科普期刊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从未见报道过。难道农业科普期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时代中将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吗?所以,笔者认为设立必要的研发体系可以为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服务。

编辑思想有必要转变。据2006年河南统计资料显示,随着大批农村务工人员的流动,河南省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呈现新低,文盲或半文盲率又返回到15.88%,小学程度仍是35.42%,中学程度占37.27%,其中受高中教育的仅占11.61%。同时农村还存在一支数量可观的文盲梯队,每年大约有160万人不断地“充实”着本应呈自然递减的文盲大军,而且原已脱盲的人口有20%的复盲率。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每年实施“阳光工程”向外输送有文化知识、有技能的劳力160万人。虽说农村人口众多,其识文断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发展致富从业渠道也因自身素质低而受到限制,种种因素又使其难以在农业上、生产上提高收入。还有一种迹象是,目前农业职教体系的落后以及农业教育教材的陈旧,已经出现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来解决将来的问题,农业院校学生流失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些现象,必须成为我们农业科普期刊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比如,针对农村现状,期刊不以文字就以图释形式出版,是否更为畅销?

期刊出版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农业科普期刊出版模式是:刊社按照农业系统的推广体系思想进行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传输,用于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是建立在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基础上的一种职能。基本上按“作者来稿——编辑出版——推广人员——农民”的途径进行“扩散效应”。这种推广模式有很多局限性,编辑出的推广内容,对基层推广人员来说,可能就面临着接受这些研究成果的问题,如何劝说那些农民去学习的问题;对农民来说,这些内容或许脱离了农民生产的现时环境,与实际所需相去甚远的问题。或许对农村现有的群体没有吸引力的问题。科普期刊单一的出版模式也难以适应多元化、复杂化,以及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实需要。必须吸引企业、农协组织等非政府组织来共同参与期刊的出版工作,我们的期刊才更有活力。

期刊发行理念的转变。目前我国的报刊发行渠道存在“包袱中”(读者的信息全然不知)、“卖药不开方”(发行杂志管不了内容)、期刊社对发行市场反应欠灵敏。而且邮局渠道和自办的发行渠道发出的杂志很多都棚架在乡村基层领导手中,农户读者很少、学用的读者更少。并且,读者在订阅杂志时,从未考虑到是在买技术,使得知识贬值,杂志的价值体现不出来。期刊的时效性差、服务不到位现象大面积存在。农业科普期刊社必须改变过去的发行理念,在杂志发行成本上提高销售知识技术以及产权的理念。在过去的邮发、系统发行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和农协组织等专业从事者的共同参与发行,把长期读者用户列为我们的会员,加上我们对出版市场反应灵敏些、期刊针对性更强些,发行才有扩张的活力。

发行工作策略的转变。当前农业科普期刊发行很难,邮发与自办都是盯着村级组织的“八百元”在努力工作。因为僧多粥少,产生出地区之间封锁和部门之间封锁的状况,且比较严重。在农村,虽说是农业科普期刊,但很难获取大的发行量。现行的出版模式的期刊社很难独辟新渠道。由此,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刊社有必要培育扶持联结新型农户和优秀涉农企业,发展或探索贸工农一体化发行经营模式,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发行杂志的模式。比如,杂志与农资产品捆绑配送、杂志出版的内容与市场动态、农资使用、良种种植、良种养殖技术等从细节上吻合,引导企业介入。与农协组织联合办刊、针对所需出版、把长期读者用户列为我们的会员,由农协发行,是值得我们尝试或探索的。

出版理念的转变。由于现有的农业科普期刊基本上是以国有单位为经营模式,原来的资金投入多数是国家资金。农业科普期刊由于完全市场化先天不足,对银行、信用社以及企业对期刊的投入在出版理念上也受各方环境的制约,农业科普期刊社的人员不敢用规模化或产业化的模式发展农业科普期刊社。这种观念必须转变,从实践中扭转。

信息来源与扩散的转变。农村现有的农业生产者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市场意识缺乏、获取信息滞后、营销办法落后,加上没有固定的、可靠的渠道为其提供产前、产后服务,他们在收集、辨析和处理有关市场信息,技术变化,农资应用、相对价格等信息上,并作出决策时,感到很是困难、很不适应。因此,农业科普期刊社应建立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处理、发布、传输系统,逐步实现农业科普期刊信息化数据库,完全介入互联网。发布科普期刊信息、发展农业科普期刊社。

关于构建农业科普期刊出版新体系模式的构想

基于上述观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科普期刊如何更好地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的快车道,构建农业科普期刊出版新模式和新体系已十分必要。

建立基于期刊—企业—农户—产品—市场互联网络的信息化农业科普期刊出版模式的构想。

构建期刊信息采编中心:成立网络编辑体系,主要职能是采集、整合、分析、处理政府信息、媒体信息、行业协会信息、市场信息。主要工作是,建立市场动态、市场行情、农业技术等数据库,为客户、为期刊出版流程和经营提供垂直的个性化服务。

构建农产品销售指导服务中心:主要工作是,在杂志和互联网上搭建信息发布系统,让生产者与经营者能直接在杂志上和网上发布供求信息,并建立农产品业务平台,打通读者用户、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通道,在他们之间建立无缝式链接。该中心的职能是整合资源、中介、提供平台及认证服务。

构建优秀农资推广销售中心:主要职能是,产品采购、检测、认证、宣传、包装。主要工作是,筛选中外农业生产资料厂商及其产品,并为读者或客户提供服务。

通过以上三个中心的建立,并进行产品与企业的强大品牌的再造、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的建立、雄厚的资本运作。内部高度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外部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系统,形成期刊总部管理、控制中心,并外延设立省级联合储运物流中心和县级工作站。

省级储运物流中心。刊社应联合社会现有的物流储运单位协作。刊社的主要职能是协调总部及县级工作站的工作,进行产品的调配。主要工作是建立并筛选县级工作站,为县级工作站进行统一的CIS服务、利用强大的技术力量培训支持,组织科普推广员队伍的建立与储备。

县级综合工作站。是利用现有的农业服务体系直接为读者用户进行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产品销售,并成立以下服务中心:联合成立县级信息中心,在县级信息中心的基础上设立在线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成立农产品销售指导中心。

新机制的建立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出版期刊具有前瞻性: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很好地整合起来。发挥集约化期刊的大优势,做大做强期刊。

运行机制具有适用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住矛盾,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方案,通过努力可变成现实的步骤,稳步实施,力争尽快见成效。

新出版体系要解决的有关问题。

运作前:对会员出版什么(编辑内容)?一般的编辑无法把握,难以分析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对市场前景的预测更难以把握,需要组织多项专业研讨会进行编务会议论证。积极解决农协组织与刊社联合发行运作的利益事项。

运作中:期刊和刊社拥有的互联网怎么配套服务?一方面既要考虑配套政策和配套的服务,又要考虑杂志以及企业产品的配送与销售等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种养技术的服务费用的解决问题,以及资金投入与运转经营费用保障问题。

运作后:会员产品卖给谁?需要解决渠道的问题,需要组织、中介、运销的信息;农产品加工信息,需要解决项目来源和市场销售问题,以及利益分配问题。

归纳以上问题,关键是要解决一个信息反应问题、一个技术落实问题、一个农资产品配送和会员产品的销售问题。农业科普期刊社运用互联网的建立实现信息化、参与电子商务,有着良好的前景,是期刊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刘静平:《探索新型首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潮》,2007(6)。

2.伊佳:《为了农村信息化》,《通信产业报》,2006年9月10日。

3.李苹:《树立科学发展观探索科技服务“三农”新模式》,《科技成果纵横》,2007(1)。

4.李军:《河南阳光工程调研报告》,《农业经济问题》,2006(7)。

5.余世春:《从科技110到农技110》,《中国新闻出版社》,2007年12月7日。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编辑部)

编校:施宇

作者:李济滨

上一篇:初中生诚信教育分析探究论文下一篇:路基土石方施工成本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