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统计制度的建立论文

2022-04-28

摘要: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使得成员国之间企业集群化加剧,集群中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了的各种相对稳定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关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企业统计制度的建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小企业统计制度的建立论文 篇1:

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从体制、课程和教学三个层面,以及价值论、本体论、方法论等三个维度,论述了校企合作模式分析框架的建立,并对校企合作模式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 模式 研究

[作者简介]马成荣(1964- ),男,江苏海安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江苏 南京 210013)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独特的模式,是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在优势方面的结合。它涉及的因素很多,本文从体制、课程和教学三个层面,以及价值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论述校企合作模式分析框架的建立,通过概括、归纳、综合,对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内容作理性分析。

一、体制层面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模式存在,它必然要有相应的体制安排。

1.价值论:就业导向、市场驱动。职业教育的形态变化经历了最初的生产劳动中直接传授经验与技术的自然形式,培养职业人的学徒制,发展到后来的制度化的学校职业教育,再到当今学校职业教育与自然形态学徒制相结合的现代学徒制等形式,这其中每一种职业教育形态的变化,都存在着相应的体制变革。传统的学徒制是一种无体制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一种个体的、自觉的行为。如果说有体制,主要是受契约和手工业行会的管理,并逐步从私人性质的制度过渡到公共性质的制度。随着工业革命兴起而建立起来的机械化生产体系,使学徒制逐渐崩溃,新生的产业工人教育机构——学校取代了从前的学徒制度。现代学校教育的兴起,使职业教育从工作现场中剥离,归附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在体制上实现回归,通过建立“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形成倒逼机制,使职业教育实现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从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从而真正形成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为此,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化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实施严格的法律调控,解决职业教育中市场失灵的问题,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功效。二是解决校企合作中主体缺失的问题。重点解决学校和企业在办学动机不明、主体责任不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促进双方紧密结合的制度框架和动力机制。三是明确行业(行会)等中介力量在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地位,使其在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认定,以及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独立性作用更加明显。

2.本体论:政府引导、校企主体。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这方面,可借鉴德国“双元制”的经验。“双元制”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政府为此可以发挥的主导作用有:一是加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调控,为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组织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保证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办学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或直接给予经济资助等。政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各方投身其中,特别是分担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负担,调动其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保证职业教育顺利、稳定地发展。二是强化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因此,必须规制承担职业教育企业的主要责任和义务,使职业教育真正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保证企业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如“半工半读”制度的实施,要求企业不仅有相应的生产岗位供学生生产实践,还要有规范的培训车间供学生教学实践;不仅有完整的培训规划,还要有充足的培训经费;不仅有合格的培训教师和带班师傅,还要有相应的进修措施。同时,作为校企合作另一极的职业学校,需要通过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增强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动力,使其成为真正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从而主动满足行业企业和学生的需求。三是培育行业(行会)等中介力量。通过立法,鼓励建立非政府、非市场的中介性行业组织团体,赋予行业组织应有的法律地位;在政府的指导下,发挥行业组织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承担职业教育培训的统筹作用;建立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平台,系统、准确、及时、权威地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

3.方法论:多元整合、系统设计。由于校企合作涉及众多参与主体,如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上,包括受训者选拔的标准和规则、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式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师资的合作等方面。因此,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多元整合的机制。当然,是“学校本位”还是“企业本位”,应该由双方的条件和能力、行业的特点等因素决定,而不能一概而论。纵观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在两种“本位”取向上,应逐步从“学校本位”为主逐步转向“企业本位”为主,但从现实考虑,后者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为此,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加以设计:一是制度层面上。健全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校企合作法律框架,做到“依法治教”,使所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机构都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以能力序列为主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沟通的认证制度;建立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理顺劳动用工制度、工资薪酬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学习考核制度等相互配套的制度。二是机制层面上。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对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的“家底”和需求动态进行科学统计和预测,从而使政府在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适配“度”;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如根据国家法规确保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办学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三是操作层面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搭建校企合作多样化的平台;选择部分规模企业和骨干学校,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发放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券等办法,形成校企之间长期和稳固的服务关系和对接路径;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举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模式;鼓励企业在学校中建立产品研发中心或学校在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等。

二、课程层面

课程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从内容上讲,校企合作是以课程合作为中心展开的。这里涉及课程从何而来,开发什么样的课程,如何开发课程等问题。

1.价值論:能力本位、过程导向。对职业教育而言,能力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业能力,也不是完全意义的心理学概念,C.R.Finch&j.R.Crunkilton认为,能力是“任务、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以及评价,它们被认为是在生活或谋生中成功的关键。” 能力本位观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门类、结构、内容及其组织、实施和评价的确立,决定着课程开发的程序和方法。虽然其落脚点主要反映在课程目标上,但它贯穿于课程开发始终。由于职业能力存在于具体的职业行动中,因此,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应是过程导向的,而不是学科导向的。这里所讲的过程是指工作过程——“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包括具体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对于多数实践性职业来说,它是由劳动组织方式、不同的工作内容、工具以及主观工作能力来决定的。过程导向的课程是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按照通过职业行动获得知识的心理规律,采用由外围向核心发展的结构,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而学科导向的课程恰恰相反,其效果可想而知。概括起来,过程导向课程的特点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通过有计划的行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式学习方法;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重视典型工作情境的案例、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这样,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不再是抽象和简约化的学科知识,而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行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工作”。

2.本体论:项目课程、任务载体。过程导向的课程最终呈现的结构化形态应该是项目课程。在职业教育中,项目通常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完成一项完整的服务等为目的的工作或学习任务。项目课程则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情境结合在一起,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它是建立在职业技术教学论基础上、由学校实施的学习行动领域。其标准集中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反映了职业世界对人才质量与规格的要求,涵盖了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条件及学习评价等方面。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过程知识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选择技术实践知识,并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从中引申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从而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关注知识的记忆,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在项目课程开发中,其关键是工作过程知识的开发,即“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区别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这种知识,以物质技术和生产技术等技术实践知识为主体,这类知识对于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3.方法论:工作分析、课程开发。体现过程导向的课程,它在开发的逻辑起点、内容和流程等方面,与学科导向的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上体现得非常充分:一是工作任务分析。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的能力,决定了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在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岗位群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是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分析的对象是任务,而不是完成任务的人本身。工作任务分析的参照点主要有:产品或服务;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手段;关键操作环节;职业岗位等。因此,在课程标准开发上,要重视对工作任务的细致描述,具体形式可参照企业工作任务书。二是从工作任务分析到课程的转换。其目标是要把工作任务表中的任务模块转化为课程模块,最终目标是形成课程门类和课程结构。它是通过建立学习领域来实现的。通过某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某个典型的综合性任务,通过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工作任务模块与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并非一一对应,其间存在一个复杂的转换过程。转换方法可按照同级性、相关性和适切性进行,其方法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对应的,有些工作项目可以单独形成课程;第二种,需要把有些工作项目进行合并形成课程;第三种,对有些较大的工作项目,需要分解成几门课程。三是课程文本设计。宏观层面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方案的设计,包括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等。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教育理念上,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结构设计上,从刚性到弹性,变指令性为指导性;目标表述上,从模糊到精确;内容选择上,从以理论知识为主到以实践知识为主,理论知识的选择以满足“技术理解”为标准;内容组织上,从知识内在的逻辑到工作中知识的逻辑,变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分离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教材的设计。其基本的结构框架包括:教学目标、工作任务、相关技术实践知识、相关技术理论知识、拓展型知识、练習、学习结果评价等,其核心要领:一是用典型产品制作(或设备生产、故障排除、提供服务等)引领工作任务,把工作过程完整地、真实地展现出来;二是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为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建立一个载体与框架。

三、教学层面

任何课程都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最终的落脚点在学生身上。

1.价值论:学生主体、行动导向。在职业教育中,在教学目标上,不仅重视专业能力的形成,更关注学生组织计划、判断决策、分析复杂系统以及相互合作、交流和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个性品质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改变灌输式而施以项目教学;在教学组织上,给学生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的权利;在教学评价上,以工作产品、解决疑难问题等作为学习结果检验的标准,使学生有个性化学习和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的可能,进而产生一种成功的满足。学习的逻辑起点是行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需应对职业实践过程中形形色色、更加综合化和复杂化的问题。由于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是学科导向,而是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开发的,因此,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与职业行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要树立“行动即学习”的理念,尽可能地促进学习主体自己行动并能通过思考再现行动。行动导向即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的目标是指向跨学科的任务,而不是分化的学科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而不以传授知识为重点;以一种开放式、实践式的教学情境,而不是封闭式、言语式的课堂教学;课程内容多样化、个性化,而不是单一化和普适性。

2.本体论:做学合一、情境学习。在职业教育中,必须始终贯穿一条思想线索,那就是“做学合一”。作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做学合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全部的体力和脑力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这一过程也成为学生本质力量外化与不断内化形成新的品质的双向生成过程。正如陶行知所言,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做”,就是实际生活;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做学合一”落实到教学层面上,主要通过项目教学法来实现。实施项目教学方法,可针对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单项任务形式出现的,另一种是以项目形式出现的。对于前者,在选择教学法时,一般按照“确定工作任务、尝试完成工作任务、提出问题、查阅并理解和记住理论知识、回归工作任务等程序”进行,体现行动内容的整体性;对于后者,一般按照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决策指导、实施检查和评估展示等步骤进行,体现行动循环的完整性。通过把所获得的知识与任务、项目联系起来,看看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是否能把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好,从而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利于促进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整合。行动导向反映在教学方式上,更多地强调情境学习。情境学习理论认为,能力的获得必须镶嵌在相关或“真实”的情境中,只有在情境中或工作过程中才能全面反映学生协调社会、技术和环境等复杂关系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能力是活动、情境的产品。不同的职业及其工作情境各具特色,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内涵、表现方式等方面也是各具差异的,这种差异性的“能力”具有共通的一面,可以进行知识传授,但更多地还需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才能形成,尤其是社会性职业技能,难以用简单的传授或单一的训练方式进行,须由学生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作为教与学对象的知识和技能已被从它们实际运用的情境中抽象出来,以教材、教科书等形式独立存在,由此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明显脱节。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观决定学习阵地必须以企业等工作实践的场所为主,以工作任务的真实内在结构作为课程结构,构建一个能够促进学生整体性学习的情境。

3.方法论:工学交替、完整体验。在教学安排上,一种是学校主导型,采取“教学工厂”的教学组织方式,在学校中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模拟企业的生产环境,通过项目课程教学,实现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和交替式学习。另一种是企业主导型,可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方法,实行交替式在岗培训与脱产学习,如学生用约2/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工作者。以上两种方式,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力图让学生对工作任务有一个完整的体验。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深刻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诸如计划、检查、评估等关键性环节,而不能作为附带性的教学环节。“学习的总体要求体现为行动过程的完整性,应尽可能促进学生独立实现包含‘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的行动过程。这意味着,教学过程应该注重‘行动过程的完整’”。二是对完成工作任务相关的技术、安全、法律、经济、文化等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完成生产任务所应具备的、符合工作需要的知识体系,从而保证职业教育在职业活动的大系统中的完整性,而不是强调所涉及的各学科子系统的完整性,促进技术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结合,教育与教养的结合,职业实践过程与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的结合。三是独立性、责任心和承受力等方面的社会性学习,指导学生正确应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现实问题,并以实践性问题作为载体或中介,有效地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促进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形成。教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過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为了掌握某一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就必须在职业实践中去操作、去感知、去理解。以上这些都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在教学层面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7,31,

103,132.

[3](德)鲁道夫·普法伊费尔,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13.

[4]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22.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0.

作者:马成荣

中小企业统计制度的建立论文 篇2: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企业集群形成及演化规律研究

摘 要: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使得成员国之间企业集群化加剧,集群中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了的各种相对稳定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关系。本论文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研究企业集群演化的规律与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运用生态学理论、CAS、区域创新理论等并建立模型和对策研究,使中国-东盟自贸区集群更为优化,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更有效率。

关键词:集群;创新资源;CAS

一、前言

集群(Cluster)研究最早源于英国经济学家 Marshall。Marshall(1920)认为经济学更接近生物学而非力学,他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提出集群是由外部性导致的,并以此分析了集群的现象[3]。企业集群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最常见的经济现象与组织形式之一。在发达国家也形成了诸多类型的产业集群,如美国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圣地亚哥的生物医药集群、芬兰的信息与通讯技术集群、日本东京的大都市高科技新技术产业集群等。中国-东盟自贸区在升级版背景下,区域内各个国家经过长时间的贸易,结合各自国家的产业优势,企业集群化也随之出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10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建设的一个自由贸易区,并达成贸易协定,目标是构建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的庞大统一市场,提高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是中国与东盟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目标相似,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处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发展要求迫切的阶段。双方地区产业布局和产业链都比较完整,贸易互补性较强,因此具备形成集群、集聚创新资源以及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条件。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以及打造升级版的现实需求,这个区域内有着广泛的市场和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区域内建立完善的产业集群,让区域内的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该区域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集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当今经济组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某一特定领域相互联系的上下游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现象,企业集群具有地理接近性和关系接近性两个重要特征。通过揭示企业集群复杂的网络结构和各种功能特征,以及企业集群的内生动力,对于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企业集群发展,提高集群企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企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的过程中,体现了其自组织的特性,这种自主形式促进了集群中组织方式、合作方式、资源配置方式、技术扩散与学习方式的变化,并最终形成规律。因此,深入探讨企业集群演化的规律,进而与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快速、持续的创新能力以推动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已成为理论和实践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理论是世界上系统科学的前沿,由美国 Santa FeInstitute 的 John·H·Holland(1995)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最先提出,目前刚刚为中国学术界引入,其研究处于起步阶段。CAS理论认为系统复杂性来源于其适应性,系统 Agent的适应性是由规则发现(rule discovery)产生的,在大量可能性存在选择中,正是特定规则的组合带来创新[7]。该理论由4个特性(聚集(Aggregation)、非线性(Nonlinearity)、流(Flow)、多样性(Diversity)、3 个机制(标识(Tagging)、内部模型(Internal Models)、积木(Building Block)和 ECHO模型组成[6]。CAS理论提供了一种自底向上建模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赋予组成系统的 Agent 以简单规则和关系,通过仿真来重现真实世界的复杂现象。CAS理论虽然提出不久,由于其思想新颖,目前已在生物、生态和环境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但是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其Agent一般由企业、政府和消费者所组成。项目正是通过模拟国民经济系统中的企业模块,以CAS理论为依据,从系统生态学的角度基于自適应Agent建立集群企业的共生模型。建模目的是用这种新的方法来描述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集群的机理。

集群(Cluster)研究最早源于英国经济学家 Marshall。Marshall(1920)认为经济学更接近生物学而非力学,他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提出集群是由外部性导致的[6]。Portor(1985)从企业集群对企业竞争力影响角度出发,认为集群能够促进区域竞争,并因此保持或增加其经济增长的速度[7]。AlexHoen(1997)从经济理论角度对集群进行分类,把集群概念分为微观群(企业集群)、中观群(行业集群)和宏观群(产业集群),认为集群内企业经常通过创新链和产品链进行连接。LynnMytelka和 FulviaFrinelli(2000)分别采用了不同于 Markusen(1996)企业集群的分类方法,把企业集群分为:非正式群、有组织群和创新群,探讨如何在传统产业中培育创新群,建立创新系统,从而使传统产业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企业集群的确定问题方面,MagnusHolmen和 StaffanJacobsson(1998)提出了基于专利确定产业集群的新方法[7]。GabrielYoguel,MartaNovick和 AnabelMarin(2010)通过对大众公司在阿根廷企业的调查,从生产网络(群)的角度对群内企业的关联度、创新能力和社会管理技能进行了实践研究。其后,Athreyr(2011)通过对剑桥高科技群现状的探索,研究了剑桥高科技群增长和变迁的原因,为何剑桥高科技没有达到硅谷水平等诸多问题。Ottaviano(2011)综合 Krugman 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 Romer的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自我强化模型,证明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能够降低创新成本,刺激区域经济增长。反过来,由于向心力使新企业倾向于选址该区域,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空间集聚。PeterSwann(2012)对集群强度影响集群内企业绩效的途径进行研究。他们用雇员数量作为衡量产业集群强度的指标,对英国几十个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在不同产业存在着企业集群正效应和负效应,通常在计算机、汽车、航空和通讯设备制造等产业存在非常强的集群正效应[8]。

国内学者仇保兴、金祥荣等(2012)首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研究企业集群,认为企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里由众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理而建立起来的,是市场竞争中经济组织演进的结果;企业集群的诞生是对生产要素交易费用节约的一种适应性制度安排。朱康、陆立军、陈雪梅等(2010)通过具体案例,从内生和外生两个角度解析企业集群的形成因素。王缉慈教授(2007)运用区域创新网络对企业集群进行了研究,将内生因素驱动的企业集群称为“自发全球化”,将外生因素驱动的企业集群称之为“边缘工业化”[3]。石忆邵(2009)将企业集群的产生概括为五种机制:人文环境的传导和更新机制;企业群落和市场群落的协同互动机制;可选择并联耦合机制;价值链与技术传递链的整合机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推动机制。王道平(2013)认为,集群的产生与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其中催化剂(能够刺激某一产业在某一特定区域诞生的某些事件和外部刺激因素)、营养源(源源不断的营养供应机制)、支持因子(一些能使新创企业长大成熟的环境条件)和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企业之间结成的长期、稳定、互惠的合作关系)是构成良好创新环境的基本要素。

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有关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企业的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外部环境以及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等诸多方面。而对企业集群的内在机理、集群密度、结构稳定性和空间分布规律缺乏研究。对企业集群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宏观研究较多,微观研究较少;国外学者从不同方面研究企业集群,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偏重于实证分析而缺乏在此基础上的系统归纳。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以及打造升级版的现实需求,这个区域内有着广泛的市场和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区域内建立完善的产业集群,让区域内的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该区域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但是目前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特定区域的系统研究更是鲜见,这均为本项目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较大空间。

三、论题的内涵

1、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研究范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成立,至今发展9年,运行良好。这是在中国政府主导下与东盟自贸区国家达成的第一个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它标志着中国在推进世界发展和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中主动承担国际社会责任,并结合“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与周边国家共谋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必然会促进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出现企业集聚和资源配置的不平衡现象,特别是信息、新技术、资金等资源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各成员国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不对等的情况出现,而一体化深化的结果还将增加风险治理和协调成本。所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发展的逐渐深化,中国必将在其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区域内公共产品的提供、贸易区问题和冲突的协调和解决都将由中国承担,而且中国还得全力消减深度一体化过程中成员国之间企业的集聚与发展不平衡的风险,并担负相应的成本。因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索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化发展中的企业集群及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以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顺利发展,快速向更高一级的一体化深入,并协助各成员国在一体化过程中作出正确的进行战略选择。

目前为止,有关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贸易效应及投资效应,很少涉及企业集群演化规律和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研究,不能准确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集群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项目将从系统生态学、区域经济、博弈论、统计学和复杂性理论出发,研究中国-东贸自贸区企业集群的动态演化过程及企业所经历的内生和外生变化,分析群内企业的集聚密度、演化性质和结构稳定性。研究不同集群企业、不同集群模式达到均衡状态的稳定条件和经济解释。建立具有自适应Agent 集群企业的共生模型,揭示区域企业集群的强弱、均匀性以及空间分布规律。重点研究当前企业资源相对不足,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情况下,集群企业的合作創新问题[5]。从集群、网络、动态战略联盟及复杂网络联系模式入手,将企业复杂性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网络密切结合起来,分析目前企业创新系统中条件资源配置的重复低效现象,从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层次提出建立区域创新资源共享网络系统的政策建议。

2、以优化中国-东盟自贸区企业集群为目标。完善区域一体化机制,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不平衡现象将逐渐趋向平衡,也就是建立起一体化的平衡机制,即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建立一体化的结算体系、共同风险基金、公共产品缓存机制等各种应对措施,化解不对称冲击。同时,鉴于企业集聚路径因产业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必须做出相应的政策举措。如精密仪器、化工产品和饮料类产品会因为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加速产业内贸易,如果加强产品多样化,坚持品牌制胜意识,扩大市场份额,就会快速获得规模效应。矿产品、纺织品、机械 设备、车辆制造及动植物产品等会因为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加速产业间贸易,充分发挥大市场优势,加快产业转入,建立内部化分工体系,积极为自由贸易区深化发展提供公共产品,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研究的内容

1.自适应Agent集群企业共生模型与空间演化格局研究。①应用系统生态学、复杂性理论,研究不同集群企业、不同集群模式达到均衡状态的稳定条件和经济解释。建立具有自适应 Agent 集群企业的共生模型;②应用经济空间场、吸引子理论,研究企业集群的动态演化过程及企业所经历的内生和外生变化。分析群内企业的集聚密度、演化性质和结构稳定性;③应用博弈论、经济统计学,研究自贸区区域内企业集群的动因以及演化的空间格局,建立企业集群的测度指标。

2.CAS内集群企业Adaptive Agent共生模型特征参数具体分析研究。①依据共生模型归纳出集群的影响因子,研究自贸区区域企业集群的强弱、集群的均匀性以及集群的空间分布规律;②依据共生模型具体对企业集群的共生性与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企业集群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

3.CAS内集群企业Adaptive Agent复杂网络联系模式研究。研究集群企业 Adaptive Agent合作模式的复杂性,利用规则网络、Small World网络、Scale Free网络和随机网络来研究群内企业之间的物质信息联系。重点研究当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内企业资源相对不足,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情况下,集群企业的合作创新问题。从集群、网络、动态战略联盟及复杂网络联系模式入手,将企业适应复杂性技术创新与自贸区区域创新网络密切结合起来,进行 CAS内集群企业 Adaptive Agent共生模型研究。

4.基于集群企业共生模型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建设研究。依据系统生态学原理,研究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企业创新系统中条件资源配置的重复低效现象,从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层次提出建立区域创新资源共享网络系统的政策建议。一是建设企业仪器设备共享网络和共生平台;二是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创新资源形成机制和共生机制。

5.企业集群共生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竞争力研究。根据企业集群共生模型的影响因子,研究企业集群的强弱、集群的变化周期以及集群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对企业集群的共生性、稳定性及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

五、结论

通过对中国-东盟与自贸区企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深化发展必然会使企业由区外转移到区内,出现内部企业集群的现象。然而,由于自贸区内部各成员国的产业移入不平衡,小规模市场国家如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在生产转移上还可能出现负值。但是,在自由贸易区运行机制的作用下,对区域内部企业集群的资本、信息、新技术不平衡起到调节作用,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改变了 “核心-边缘”不平衡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地缘的限制,围绕着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使企业集群呈现出来的的不平衡开始趋于平衡。同时,我们在发展个过程中发现,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企业集群的演化规律由自组织向横向和纵向发展,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

2.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不断深化,向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开始出现,各个国家将优势不明显的产业结束,将更多的资金、技术、信息、中介机构转移到优势的产业中,企业相互交织;但由于产业转移的效应与生产规模效应及消费规模效应相比尚不显著,虽然自贸区内很多国家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但是企业集群的生产链条反应较落后,还处在起始状态。所以,区域机制还必须不断协调和完善,快速推进产业集聚和平衡发展[4]。

3.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之间贸易频繁,由于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企业集群的效应十分明显。这就需要我們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一体化机制,加强协调与沟通,降低不对称冲击风险,就能逐渐解决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使得资源向更合理的方向流动。在少数商品种类中,由于规模效应和产品多样化的驱动,扬长避短,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于是成员国的企业逐渐向产业内贸易转移,这为贸易区深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4.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内构建起一个基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创新要素的网络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可以让区域内的企业及用户更好地实现互通、共赢,无论是供应链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原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降低企业产品的成本和流通成本,进而推动企业集群的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晓治,曹鑫.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J]. 经济问题探索,2006(12):31-37.

[2] 李二玲,李小建.论产业集群的网络本质[J].经济 经纬,2007(1):66-70.

[3] 夏兰,周钟山.基于网络结构视角的产业集群演化和创新[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4] 李守伟,钱省三,沈运红.基于产业网络的创新扩散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7,28(4):49-54.

[5] 解学梅,曾赛星.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的周期演化机理和关联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1):52-58.

[6] Baldwin,R. E. Trade Polic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R.W. Jones and P. B. Kenen,eds.,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4(1).

[7] Hartmut Egger,Peter Egger,David Greenaway. The Trade S?tructure Effects of Endogenous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8,74:278-298-

[8] Nishikimi Koji. Economies of transport density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J] .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2,32(2):167000.

作者简介:黄丽霞,1985.01.26,女,壮族,广西百色,本科,讲师,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宜春学院,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物流管理。

作者:黄丽霞

中小企业统计制度的建立论文 篇3:

浅谈财务工作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立

[摘 要]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许多企业在其内部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实现了对财务工作的有效管理,但不可否認,在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欠缺,这对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和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从而影响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文章进行了关于财务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问题的分析,并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工作的有效完善进行研究,为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关键词]财务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建立

为了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防范财务风险,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有效增强,就要进行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有效控制,这也是财务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财务信息的准确反映,数据的有效归集,对于内部控制和绩效考评具有重要的加强作用,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正确合理的构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分层次、分步骤的对财务与会计控制目标内容进行设计,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的控制,有效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最终达到财务管理、经济效益全面加强的目的。

1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利用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应用具体的方法、技术、程序以及理念等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一系列科学的规范、有效的约束以及严格的考评等是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其也是使企业达到合法经营,防止财务舞弊,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

一个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企业,需要有效监督机制的建立和执行。企业的监督机制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顾名思义,内部监督是指企业通过自身对其内部财务的收支平衡进行的监督与管理方式。而外部监督又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两个方面,这种监督方式属于被动监督,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效率方面的限制。因此要想实现对于内部财务工作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内部监督才是最直接的监督方式。保持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资金的稳定运转才能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内部监督就是重要且可靠的监督方式。

2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和内控目标之一就是维持内部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国情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对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现象。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我国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比较薄弱,管理者本身就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不够重视,制度执行力相对不足。管理者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执行制度时只抓表面,以应付检查为主,而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不甚关注的问题。由于对制度的不准确理解,法律意识薄弱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等原因,造成对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关系的不正确处理,对问题进行处理时缺乏灵活性等问题,最终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企业内部控制失控现象严重。

2.2财务人员配备不合理,管理不严格

健全的财务制度是保证企业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完成的重要基础,而健全财务制度的缺失,对于企业各项事物的进行会产生一定的阻力。例如负责会计业务事项的经办人员、记账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清,权限不明,缺乏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机制。具体来讲:有的企业出纳员的工作权限不明确,既管钱又管账;有的企业出纳人员也参与到物品的采购工作中;有的企业总账和明细账均由一人登记;个别企业负责人、会计和出纳人员都能够对收付款业务进行办理;银行印鉴和银行支付凭证等由出纳员一人保管;外来款项或结算凭证不作登记就交由其他人员办理;购进物品不进行实地验收就登记入账等等。这些财务机构及人员配置漏洞都会使内部控制机制失效。

3完善内部控制的措施

根据强化岗位、淡化身份的原则,按照不同业务职能、不同岗位进行会计人员的设置,并建立岗位责任制,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3.1强化法制观念

加强企业内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法制观念,狠抓法制教育,尤其要加强企业内部负责人和相关财务人员对财务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企业财务部门要重视法规教育工作,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国家财经法规,对各项法规进行明确和正确认识,并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要以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对自我约束能力进行制约和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予以加强,全面严格防范各类财务违纪现象的发生。

3.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要建立企业负责人对于法律法规负责,会计人员对企业负责人负责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以法律法规要求为根本,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予以保证;二是要加强彼此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及时进行纠正,发现漏洞及时进行堵塞,全面加强管理;三是要建立健全会计部门内部稽核制度,加强自我检查,提高工作质量;四是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本单位经济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合规检查;五是要建立健全统计制度,以制度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和可靠;六是要建立健全凭证制度,使凭证的获取、填制、传递、审核和编制等环节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有利于合理操作和有效监督;七是要建立健全核对制度,保证账证、账账、账实相符。

3.3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

各企业应着重加强对财务的监督工作,不定期地对资金管理、账务处理等各项财务工作开展专项检查。财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应保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组织人员尽快检查、核实,经过认真核实后对存在问题的主要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作出嚴肃处理。综合监督机制的建立对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实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影响作用,其中包括财务部门自身的监督、财会相关人员的互相监督和全单位职工的相互监督等,以相互监督机制,充分提高监督效果。另外,对内部审计工作失误的经验教训要进行深刻的总结,对审计工作的重大失误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4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严格考核岗位责任制,对奖惩制度的承诺进行兑现,将责、权、利进行有机结合,充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立和健康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如何对内部控制问题进行认识、探讨、研究和完善,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物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为财务工作的高效完成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继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悠.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大众商务,2010,(109).

作者:徐汝婷

上一篇: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核算论文下一篇:计算机应急技术网络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