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危机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在各类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当前课程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客观上要求对案例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实践提供指导。本文着重探讨了案例教学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基本实施方法,并对下一步如何深化应用提出了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师生危机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师生危机分析论文 篇1:

协同治理视域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协同治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高校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内部管理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明显增加,导致各种形式的突发事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不少突发事件的处理难度已经超过了高校的常规管理水平,不仅需要高校内部众多资源的协同配合,还需要企业、政府等外部资源的通力支持。因此结合我国高校面临的实际困境,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运用协同治理理论探索出一条高校突发事件协同治理路径,对构建新时期和谐的校园环境十分必要。

一、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师生危机意识淡薄

目前,很多高校管理者没有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还是习惯于“亡羊补牢”的工作方式,缺乏相应的预防与预警机制,总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事件发生以后的善后处理上,以至于突发事件发生后处于被动位置。即使有部分高校为应付上级检查制定了处理突发事件的相关制度和章程,但是大多数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更没有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修订更新。同时,高校师生危机意识不强,面临突发事件时自救意识差,互助精神弱,不能及时化解危机。

(二)缺乏相应的法律及制度保障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同样需要有法可依。尽管目前国家层面已出台一系列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但尚未有专门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我国大多数高校缺乏相关应急管理制度,以至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措手不及,只能依靠以往零散的工作经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社会力量参与缺位,未形成协同治理机制

现在大多高校依然把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划为校园安保部门的责任,没有在校内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在校外资源利用方面缺乏与社会力量合作的意识,管理主体单一,空间封闭,反应迟缓,响应滞后,没有形成一个联动机制,也没有真正认识到高校的应急管理应该是一个由高校牵头、校内外众多主体合作、协同治理的活动。

(四)心理干预机制缺失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心理干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政府尚未从国家层面建立起应急管理心理干预体系,缺乏科学系统的心理干预机制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由于经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负责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数量并不充足,并且从事心理辅导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工作人员甚至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只能进行普通的心理疏导,而不能胜任突发事件对师生造成心理创伤的修复工作。

二、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协同治理机制的对策

(一) 牢固树立风险意识

一是高校管理者应该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在管理上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严谨态度,不断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规章制度,持续更新化解危机的各种硬件设施。二是强化高校师生的危机意识,加强危机应对的宣传教育。高校可以在相关的课程设置中加入突发事件处理的内容,做到危机教育进课堂,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了解和学习。同时在各大宣传平台,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上不定期更新相关推文,让全校师生对突发事件有所警惕。

(二)完善高校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在我国高校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中,政府应该居于指导地位,发挥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就是加强立法,完善高校应急管理法律体系。高校应该根据国家针对突发事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高校突发事件协同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科学化是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协同治理法律制度的目标所在。

(三)构建高校社区协同治理机制

1.树立“大校园大社区”安全观理念。坚持系统论,把校园看成是与周围环境相连的开放系统,淡化校园与社会的现实界线,真正把校園周边的社区、医疗机构、执法机构以及其他组织看成与校园安全息息相关的合作伙伴、命运相连的共同体,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

2.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创设多方联合演练机制。高校可以经常与周边的社区和机构进行交流,就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达成某种协议,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与此同时,高校要与各方合作伙伴建立起联合演练机制,定期进行相关的应急演练,增进相互之间的默契程度,提高联合应急能力。

(四)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心理干预机制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首先,高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其次,可以通过举办展览、讲座以及开设网络课堂的方式增进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了解,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其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最后,动员高校思政工作者积极投入到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当中,尽早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并及时给予创伤后的心理安抚与支持,尽可能减少或者避免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危机事件。

2.建立心理干预沟通与合作系统。高校应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同时在各个学院建立相应的分支机构,负责及时收集各个学院学生的心理状况信息,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健康异常的状况,马上向上级反映并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心理信息的及时快速传递。此外,高校的心理支持系统建设应该注重与社会专业机构合作。社会心理机构无论是人员的素质还是相关设备上都更为专业,能够为高校心理支持系统提供专业的人员和技术保障。高校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立体式应急心理支持系统,提升学生应急心理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瑛.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改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2019,32(07).

[2]邓林楠.以法治思维解决高校突发事件的路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7):61-63.

[3]曹蓉,刘奕.应急管理心理干预的政府角色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3(2).

[4]路月玲,陶苏夏.高校危机管理刍议[J].中国应急管理,2010(7).

[5]李朝晖,赵彦莉.网络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形成与引导研究[J].教育研究,2014(2).

[6]马静.高校突发事件协同治理问题研析[J].理论导刊,2015(03).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马义华为通讯作者)

作者:胡培 马义华

师生危机分析论文 篇2:

《国际金融》课程中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施

摘 要: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在各类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当前课程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客观上要求对案例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实践提供指导。本文着重探讨了案例教学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基本实施方法,并对下一步如何深化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 国际金融

一、案例教学基本概念和特点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的是“讲授—演示—学生接受掌握"的方式,其特点是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操作为主,学生被动地进行记忆和模仿练习,教师是教学的中心,而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从属地位。这种学习方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以下两种弊端:一是导致学生学习的表面化,不利于学生切身理解教学内容:二是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的教育学者发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许多理论问题单纯用语言去讲述,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而教师也难以给出形象和具体的答案。因此,这些教育学者结合理论内容,进行了举出法学或医学实例,并向学生提出相关的各种问题,师生共同分析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918年,人们正式把这种教學称为“案例教学”,由此,开始了近代对案例教学的研究。案例教学日益受到了美国教育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和支持。

案例教学,即以教师预备好的案例为线索,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研究案例及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或方案,实现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的特点主要有:

一是以案例为线索,以交流互动为核心。案例教学始终以案例分析为主旋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案例进行。课前需要针对案例内容准备大量支撑资料,通过学生的自主工作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课中师生高度互动,以小组、团队等方式共同研究、深入讨论分析案例;课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并提出后续工作和衍生思考。

二是有利于良好团队精神的培养。在课前做案例相关资料储备时,学生首先要对案例进行学习,并主动地寻找相关资料与信息,这一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独立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课中,学生在小组、团队的形式下高度互动,深入交流彼此的思想和认知,开拓了个人思维,取长补短,形成集体智慧。同时,小组或团队间的竞争又让学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和欣赏他人的能力。通过学生的集体学习行为,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追求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有利于多种教学工具的融合优化。课前,案例及各类辅助材料可以以视频、音频、文本等形式获取,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学生可以在课前准备工作中随时获取所需信息,提高了学生的搜索、过滤和加工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课中,为提高案例分析的可理解性和信服度,学生可将各类分析材料以计算机和其他教学辅助设备呈现来,进而加快师生获取信息的效率,提高学习交流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二、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特点

国际金融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国际金融系统内部子系统和要素众多、关系复杂、作用机制更是千变万化。随着国际金融向全球金融的演变,国际金融系统被置于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当中。一方面是金融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在对国际金融发挥着从局部到整体、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的作用。这些特点决定了现代国际金融发展过程充满了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国际金融》是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主要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的问题,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复杂,研究和教学口径宽广,教学难度较大。一方面,对于初接触国际金融的学生来说,金融学的知识框架还没有建立,对各类术语和概念较难理解,特别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汇率决定以及货币危机等知识。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研究内容距离实际生活很远,学生缺乏直接的感性认识。因此,《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当今热点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不断尝试教学方式创新。

三、《国际金融》中案例教学基本实施方法

国际金融的理论大都来源于西方,这些理论往往建立在许多假设的基础上,可操作性较差,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应用。同时,国际金融活动复杂多变,各种新模型、新理念层出不穷,仅凭书本教学内容远远不够,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案例教学,将国际金融有关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效果。关于案例教学的基本实施方法:

一是明确教学目的,精心准备背景材料。

教学目的是指通过案例教学应达到的目标,比如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和技能,及通过案例教学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背景材料是呈现案例的主体部分,它描述了案例发生的背景环境,包含所描述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事件最终的结果。同时,为保证背景材料的完备性,应广泛收集各类信息,主要途径一是依托网络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如搜集学术文章、专利、影音资料或国内外报刊书籍等。二是到有关部门或单位调研,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教学案例。选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研,采集各种数据,并通过交谈了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盾,在拥有详实资料的基础上加工整理。三是依托已有案例教学。即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再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加工整理后应用于教学。

二是巧妙设计案例问题,引导学生融入案例环境。

设计好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同一团队内的学生或团队之间的知识水平通常存在差异,要调动所有参与人的积极性,实现符合每个人特点的教学目的,更需要设计出具有一定层次的问题,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和启示,并不同程度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目的。总之,在案例中设计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有利于引导所有参与学生更深入案例环境、更进入案例角色,案例过程中各环节问题的设计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有极大地影响作用。

三是系统总结,科学评估。

案例最后,教师要认真记录每个参与者的表现,结合教学目的,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和评价,这是实现案例教学初衷、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和收获。教师要从理论层面进行总结和阐述,并仔细分析团队及每个参与人的视角和优缺点,同时留给学员思考的余地,促进学生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案例学习不需要给出标准答案,要尊重每一个思想的闪光点,通过案例学习,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自主思考决策的能力和锻炼团队协作的精神。

四、下一步发展的思考

案例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和思想的出现,对推动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际操作中,案例教学更是呈现了一种多样性、多元化的趋势,其操作性和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完善。同时,案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如从案例教学的丰富性、科学性角度出发,应针对一门学科甚至一类问题建立完整的案例库,同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案例情境与问题,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兴趣等。总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必将不断丰富教学理论,推动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金生,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我国MBA教育中的作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第6期.

[2]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年.

[3]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5]巨瑛梅.当代国外教育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贺三宝.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会计案例教学探析[J].财会月刊.2006.

作者:周超

师生危机分析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的理论思考

[摘要]人际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不仅表现为人际互动关系,还受客观情境的制约与影响。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是主客观的统一体,以人际关系互倚理论、归因理论与危机理论等基本观点为依据,从三个角度剖析了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必须注重师生个体认知与外部信息的关系、师生主体在教学事件与教学情境要素中发生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危机处理与稳定发展的关系,从情感相通、教学相长、发展共识三个方面论述了构建和谐满意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和谐满意度 师生关系 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曾少武(1972- ),男,湖北汉川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高职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湖北 孝感 43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G149)

一、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概念的提出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以教师的知识技能传授与学生的知识信息接受和技能训练为基础,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是人际互动在高职院校的集中体现,师生双方的交往不仅在校内理论教学环节互动,还包括校外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活动。

和谐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境界,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是中国传统人际关系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充分肯定教师与学生的差异性,在日常教学、管理、生活以及校内外环境协调中,师生双方通过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交流形成的一种融洽、真诚和温馨的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关系满意度是个体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与他人之间心理关系的总体评价。关系双方满意度高低除了个体的认知水平,还受一定社会情境的影响与制约。师生关系满意度是指师生个体在一定时期的教学、管理、学校生活情境活动中,依照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双方关系状况做出的总体性认知评估,是师生之间人际关系好坏的标志。师生关系的和谐与满意度互为因果,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个体产生高满意度心理,对师生关系满意的双方会促进和谐。

二、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理论依据与基本观点

1.互倚理论基本观点与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满意度建设理论分析。互倚概念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J WThibaut 和 H H Kelley 对于小群体的分析,他们认为人际关系的产生和变化不仅仅是由个体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个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由互动构成的人际情境共同影响人际关系的结果和进程。个体对某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是个体的期望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以及与标准一致性程度的判断。标准分别表现为比较水平和可选择性比较水平。比较水平是个体能够从特定人际关系中感受或获得的积极结果的最低水平,是个体根据对先前的人际关系状况的评价而得到的。可选择性比较水平是个体面对可选择的其他人际关系时,从某种特定人际关系中得到积极结果的最低水平。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满意度建设必须注重师生个体认知与外部信息的关系。根据互倚理论,人际关系满意度评价是个体体验与外部信息相互比较的结果。当个体在体验到的结果的基础上吸收外部信息时,可能采用某些高的外部标准来评价现有关系;当结果和高的标准相反时,个体的满意度就会降低。由此,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满意度建设应充分处理好个体内在体验与外部情境的关系,一方面加强对高职教育特点的认知,适应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进特点,明晰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师徒制”特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积极应对校外信息,明晰与普通高校的环境不同,在招生、校内教学、校外实习实训、毕业就业等环节突出应用性和技能性特点,加强与企业沟通。

2.归因理论基本观点与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满意度建设理论分析。归因是将行为或事件的结果归属于某种原因,心理学将归因理解为一种过程,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自海德1958年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以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凯利提出“三度理论”,认为人们行为原因十分复杂,必须在类似情境中做多次观察,应该利用三种特殊的信息对事件进行归因分析,即客观刺激物,指行为者所反应的事件;行为者,指事件的参与者;所处的情境或条件,指行为者在不同的时间或用不同的方式对刺激物做出的反应。韦纳认为个体的行为可以归结为许多可能的因素,且都可以归人到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三个维度中。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必须注重师生主体在教学事件与教学情境要素中发生过程与发展结果的关系。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正是以高职教育为特定情境形成的交互关系。就关系主体而言,是少数教师群体与多数学生群体在高职教育教学生活、情感沟通交流中形成的关系。就教学情境而言,高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形成与发展的特定情境,是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分层裂变之始,高职院校事实上已成为高校扩招后大量生源的汇聚地。就教学事件而言,教学关系是影响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的主要因素。影响学生的成就因素很多,有客观刺激物或主观的、稳定或不稳定的、内部或外部的因素,根据归因理论,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应充分处理好三个维度的关系。其中,教学事件和教学情境是师生沟通交流的内在的、稳定的、可控的核心要素。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满意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直观印象。

3.危机管理理论基本观点与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满意度建设理论分析。危机管理理论国内外研究学者较多,我国最早将危机与高校相联系的大陆学者是周贝隆,他在 1994 年提出“中国教育的危机”。学术界普遍认为危机管理是指建立和维系各种重要关系,研究和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对可能出现的对组织有破坏性影响的问题或事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问题或事件对组织的不利影响。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必须注重危机处理与稳定发展的关系。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与发展过快而积淀的历史遗留问题,高职院校规模发展与生源素质带来的教学质量问题,高职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形成的问题等,使高职院校处于内忧外患中。“外患”主要指市场经济功利化思想影响、社会就业竞争加剧、高职院校之间由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竞争压力等。“内忧”主要是高校内突发事件,包括安全事故、自杀自伤、校园暴力、师生冲突等。高校危机事件具有主体活跃性、事件突发性、迅速扩散性、严重危害性等特点,内忧或外患深深影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和谐建设和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根据危机管理理论,对不确定性问题或突发事件的最好策略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维护各种关系的稳定,有针对性地建立预案。高职院校创建和谐满意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增强凝聚力,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满意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与实现途径

1.情感相通是构建和谐满意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和谐满意更多的是一种感知体验。人的情感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分,如果个体的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就可以体验到满足感,促进师生心理的满足和愉悦。人际关系互倚理论、归因理论、危机理论在个体体验、情境事件、危机干预等概念中都提出了情感变化对满意度建设的重要性。情境事件会影响个体情绪的变化,也会影响个体对关系满意度的感知,情绪承担中介变量的作用。情境对关系满意感的影响是适度的,情绪要通过认知能力的改善或时间经历而削弱。在高职院校,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变动较为频繁,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学生已经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在信息开放的社会环境里,影响学生“比较水平”和“可选择性比较水平”的因素更加复杂,学生人数较多,素质参差不齐,且思想追求多变,在学习问题上不愿意与教师交流,在危机冲突上不善于与教师交流,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少数”群体,但也是“强势”群体。在高职院校,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情感,在群体沟通交流中实现一对一的交流比较困难,因此在交流态度上,教师对学生的主动性交流和肯定性评价尤为重要;在交流渠道上,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交流,还应在课余活动、日常管理、生活服务中拓宽交流渠道;在交流方法上,要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积极表现,善于抓住学生在情境事件中发生的危机冲突,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应该主动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特点,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

2.教学相长是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师生交往除了校内教学、管理、后勤活动外,还有校外实习实训、家庭社会人际交往等。教与学是师生关系核心影响要素,教学相长是构建和谐满意师生关系的根本途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及其方向的协调一致性是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之一。和谐满意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互动。在高职院校,教师要把握高职特点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学生要正确认知自身能力,努力提高知识素养和技能操作水平。根据归因理论,高职院校和谐满意师生关系的构建必须处理好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效的关系。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间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师生教学过程融洽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有直接影响。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行为差异,针对高职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进行引导、鼓励和训练,对学生评价公正、合理,就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使学生喜欢听课,自觉自愿接受教育,师生关系融洽、亲密。

3.发展共进是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和谐满意度建设的主要目标。师生关系和谐满意是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直接体现。把和谐理念、和谐精神贯彻到高职院校的师生人际交往中,既能够使师生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促进主动性交流,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又能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畅通实现,顺利完成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和培养能力的重任。高职教育改革日益深化,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不仅局限于教与学过程,且扩展到校园学习生活的始终,其范围也从校内专业理论教学扩展到校外实习实训操作师徒制关系,从知识能力传授延伸到情感行为表现的心理关系等。教师与学生发展共进不仅表现为师生之间的相互接受、和谐相处,还表现为调整认知、消除差异。在开放的网络信息社会环境下,高职生认知水平和评价能力提高,对学校和社会生活越来越挑剔。构建和谐满意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应以发展的观点,不断调整关系双方的期望值,教师要客观评价高职学生,学生要摒弃中学阶段形成的师生观,明晰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差异性,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获得共识。高职院校倡导学校—企业—社会一体化办学思想,构建和谐满意的师生关系,应该积极获取社会支持、反映社会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包含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在具体的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形成的知识、技能、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联系,也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背景条件下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体系在高职院校的反映。

[参考文献]

[1]许高厚.现代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赵菊,佐斌.情境与互动:人际互倚及其模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5(6).

[3]曾少武,肖俊春.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职教天地,2010(4).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曾少武

上一篇:农场政治思想论文下一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