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是该区域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集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族音乐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篇1:

从《成败集》看孟文涛民族音乐研究理路

摘 要:已故的武汉音乐学院孟文涛教授,经年学术研究的部分成果《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给后学展示了一位学者在音乐分析学、音乐理论、中西方音乐史学等方面的研究真知识见,透露出一位学者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养。通过《成败集》,看似不多的民族音乐研究论文,其实在一个方面显示出了这位学者的宽阔的研究视域独和特研究观念,有着十分强烈、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文涛;《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民族音乐研究

著名音乐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第四届(2004年)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获得者孟文涛先生,1921年10月16日生于江西萍乡。19岁考入国立湖南大学工学院,2年后赴重庆就读国立音乐院,学习理论作曲。5年后毕业,应民族音乐学家杨荫浏之邀,在杨荫浏主持的南京国立礼乐馆中乐典组任职。仅一年半的时间,礼乐馆撤销,赴台湾师院附中教书,后离台赴港,加入香港中华音乐院。全国解放后,于1949年10约中旬在广州军管会文艺组工作,翌年春调武汉部队艺术学院。1953年调入中南音专(今武汉音乐学院),直至2005年11月20日谢世前,他一直辛勤耕耘在江城武汉,为武汉音乐学院乃至中国音乐学事业鞠躬尽瘁。孟文涛先生毕生献身三尺讲台,笔耕不辍,著译丰富。自16岁起,发表散文、杂文及小说,30岁开始编辑出版《管乐及其应用》(上海文光书店)、《论民间音乐》(上海万叶书店)、《复对位与卡农》(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及《管弦乐法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等。年逾花甲之时,还出版了《当代和声》(合译)、并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编委及器乐分支学科主编,2001年4月,《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以下简称“成败集”)一书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长期以来,孟文涛先生以一种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音乐学研究,学术极为敏感,文章思路很广,涉及论域宽大,勇于挑战权威,直面现实批判,堪称音乐学界一位极具艺术人文精神的学者。

经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近年对孟文涛先生学术成果进行研究的文目仅有李莉的系列研究《访孟文涛教授谈音乐论文写作有感录》[1]和《论中国音乐史研究和当代音乐中的一些问题——从孟文涛老师的几篇文章谈起》[2]、钱仁平的《怀念孟老师》[3]、彭志敏的《人品、文品与学术批判精神——写在孟文涛教授〈成败集续集〉即将出版之际》[4]等,这几篇文章或从孟文涛先生的中国音乐史研究著述着手,或基于生平研究对先生的缅怀,且都是在前些年发表。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不时研读孟老“成败集”,结合平素所习专业,对孟文涛先生在民族音乐学研究方面的几文甚或一些观点感触良多,作些浅见,以求教方家,并念及孟老,深受惠泽。

综观《成败集》,全书收文144篇,按照笔者的分类,涉及中国民族音乐(或作传统音乐)研究的文章有30多篇,虽然只占全书的四分之一的篇幅,但这些文目中,有涉及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的,如《“言有易,言无难”——有感于音乐论文中作中西比较时的“言无”》、《〈论民间音乐〉译后散记》和《以今鉴古,慎待史料——读书偶拾之一》等。乐曲考证与分析、音乐创作的,如《〈天下为公〉歌与萧友梅》、《〈夕歌〉?〈祖国歌〉?〈老六板〉填词歌》及《中国器乐曲的曲名》、《形式与内容应有别》等。乐器学研究中如《琵琶,嗟尔名实纠纷何时休》、《中国的笙与西洋的簧乐器》等。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研究如《“中西并存”一解》、音乐表演方面的如《唐时〈阳关三叠〉唱法》、《寄希望于演奏家投身于创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文论,总体上体现出如笔者在前文中所得出的评价,但从民族音乐研究角度而言,我们还不难发现孟老在这方面形成的一些基本观念,颇具特点。

首先,不论是研究民间音乐的形成及其发展,还是研究音乐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文化”等,基于音乐形态而出发,是孟文涛先生所强调的一种音乐学研究思维方面,可谓系统、科学,纯粹音乐学的眼光。由于孟文涛先生早年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接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小的时候……父亲有空的时候,就教育我们兄妹唱歌并唱识《工尺谱》”①,再往后来参加杨荫浏主持的国立礼乐馆,得以跟传统音乐有密切的接触。也正是在那一时期,他译出了《论民间音乐》(1950);同样也是在那一段时期,十分有心的孟文涛先生存留的杨荫浏早年撰写的《西方民族音乐观》[5]一文,于民族音乐学在我国趋向燎原之势的时候介绍给学界,笔者相信他接触到的这些材料必定已经认真研读铭刻在心,这些科学、系统的理论同样必定会濡化成为自己的学术淀积。杨荫浏文中讲到西方民族音乐观念中,有一个是大家承认的:“(一)民族音乐的价值;(二)以为民族固有音乐为各该民族以后音乐创作不可少的基础;(三)合理的作曲材料是‘母根’(民间音乐),合理的作曲方式是‘接枝’(从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挥新生命)。”[6]孟文涛先生从学习工尺谱到进入重庆国立音乐院作曲组学习作曲,再到后来专事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在武汉音乐学以教授研究音乐作品分析闻名,应该说早期掌握的西方民族音乐观念给了他极大的影响。而且,毋庸置疑的一点,他对杨荫浏早年撰写的《西方民族音乐观》一文的推介,对今天中国的民族音乐学者都有着积极意义。

对西方民族音乐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孟文涛先生十分清楚地看到其所研究的对象首先是音乐,然后是音乐以外的因素。即从“音乐”切入,以一种十分中立的立场来看待,既有一般的以专业音乐为依托和主要研究对象的音乐分析,又有一种基于基本的文化立场历时地来认识某一民族民间音乐的形态及其背后所有的价值。就在这样一种观念的作用下,我们很容易认识到音乐作品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双向互动的因果关系,既掌握了音乐作品形态结构的技术特征,又把握了人类进行音乐创作的目的和价值。譬如,在其《〈论民间音乐〉译后散记》的叙述中,分别以从记谱法、调、音阶等理论概念和曲调分析入手,举例说明这些概念固有的局限,就应该是有针对性地去选择使用,因为,任何民族基于感情与语言所最自然流露的音乐,或者为“原都是记谱法所不能绝对正确记出的”,最好根据录音记谱,是收集、整理、研究民族音乐最好的办法,而不是拘泥于某一记谱手段。或者像某些演奏效果如滑音在民间音乐中,“多半是为了某些特殊或夸张的效果而引用它”,至于民间音乐的曲调形态,常见ABA式的结构样式,说明了民间音乐“形成的自然性及合理性”。[7]类似的个案在“成败集”中,如《形式与内容应有别——从‘问题’是否说清楚了》一文,就谈到了如何用外来音乐形式来发展中国民族音乐的问题;其他方面中,最能反映孟文涛先生的民族音乐研究系统、科学的理路,尤其以他在乐器学方面的成就具有典型意义。在民族音乐学中,对乐器的研究从来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也许是借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工作机会,可谓在中国音乐学界最早系统地将“乐器学”这一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述,如《乐器学》和《关于乐器的分类与正名》[8]等。他坚持史论相间、论从史出的原则,同时注重考证性的研究,着重论述了乐器在音乐文化传播中的物证因素,如《二胡“胡”考》等文章,读者从中对乐器这种物质文化传播的年代、路线和区域不仅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还可以看到乐器之于勾勒音乐文化的区域分布和不同文化的相互影响途径,更不乏现代学者的明确分类和科学的解释,特别是具有中国语境的诠释角度,朴素浅显而又不乏严谨规范。今天,再一次捧读孟文涛学生的这一系列文章,其间所具有的多学科方法交叉、系统的论证着实是我们进行乐器学研究的重要指引②,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中国民族音乐的形态、中国乐器的音响学原理及其文化身份。

其次,充分地认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价值,显示出一位音乐学家的人文关怀精神。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接受西方音乐教育的现实因素,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已然走着一条多样化发展路子。抛开相对的文化价值观来看,虽然我们不能狭隘地说学习西方音乐是一个民族在把另外一个民族的文化当成自己的文化来发展,但我们不得不反思的是,我们对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似乎缺乏某种自觉意识。换言之,从民族音乐学角度出发,要保存和发扬各民族传统音乐,充分认识各民族传统音乐的价值是我们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孟文涛先生论及民族传统音乐的价值时,仍然基于鲜活的民间音乐素材,并结合民间音乐中种种共时现象,从背景上做溯源探流式的历时性研究,从中景上做解剖式的音乐形态分析,从近景上做思维性的谱调奏(唱)分析,这一覆盖全局的研究方略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及其社会功能认识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譬如,孟文涛先生在分析古琴与古筝这两件乐器的时候,就采取了背景与近景交融的研究方式,连续发问,最后得出自己的论点:“筝与琴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地位与身价之如此悬殊(现代音乐史,恐怕‘事实上’是已经倒置过来了),能否研究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其实“说法”就在他的行文分析之中:文献出处、音响学比对、乐器学分析、作品数量与音乐风格的异同无一不显示出两件乐器的差异[9]。肯定传统的价值,强调与生活的联系,结合西学与传统的训练方法,自然很容易进入中国音乐文化的心灵。在这一方面,孟文涛先生主张:民族器乐要繁荣、要上新台阶,得寄望于演奏家本人投身于创作活动中去。因为,没有作品,尤其没有能发挥(包括发掘)该乐器性能的精品与新作,演奏与教学,恐怕都将停滞于原地踏步、难于向前[10]。有了这样的理路,再依托自身的作曲基础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说,孟文涛先生毕生都在通过理论研究,找寻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发展衍变的规律,探索民族音乐不同的特征,包括音乐观、律(率)制、调式、旋律、节拍、节奏甚至是音乐术语等方面的特点及结构原则、美学原则等。这是一种纯粹的人文关怀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还在不时地为民族音乐的传播与价值振臂高呼。譬如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参与“王洛宾公案”中所发表的系列文章,就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特征。对于1994—1996年间中国当代音乐史而言,纷纷攘攘的“王洛宾公案”可谓是这两年中国音乐界的一件大事,同时也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仅见的几次大争论中的一件。孟文涛先生先后发表四文,于廓清王洛宾所作新疆民歌的历史面貌之中,还以一位作曲家、音乐学家应有的严谨、严肃谈到了如何保存、发展民间音乐的问题。读他的这一系列文章,读到最后,人们已经从关心王洛宾编或创或记谱的新疆民歌问题转移到了如何从事收录民歌、创作具有民歌风的作品之类的论述了。

说到这里,《成败集》中显示出的一位前辈学者所作的民族音乐研究不是可以简单照搬的。从孟文涛先生研究中文名可以读出很多文章之外的内容与辛劳,而这些辛劳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研究所掌握的资料之翔实、论证之缜密、对别人文章及学术观点之重视等等,最终完成自己的研究,不隐恶,不虚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综观他的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始终基于音乐形态的剖析,是他长久一直注意从音乐本体技术层面分析音乐作品的内在特质所得,是他数年来对民族音乐的深入理解运用所得,更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基于音乐学研究所体会到的,形散而神不散,小题大作,小点着手,借题发挥,是《成败集》最大的一个特点,也是笔者阅读《成败集》之后所获最大的一个体会。

注释:

①孟文涛口述:《我的音乐生涯》,余坦坦、藏艺兵整理,载武汉:《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第6期,第22页。

②恰如有的研究所指出的:“孟老对乐器学的早期发展,作了不少的工作。……对乐器的分类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研究,为乐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见李莉:《论中国音乐史研究和当代音乐中的一些问题——从孟文涛老师的几篇文章谈起》,载南宁:《艺术探索》2006年第5期。

[参 考 文 献]

[1]李莉.访孟文涛教授谈音乐论文写作有感录[J].黄钟,2003年增刊.

[2]李莉.论中国音乐史研究和当代音乐中的一些问题——从孟文涛老师的几篇文章谈起[J].艺术探索,2006(5).

[3]钱仁平.怀念孟老师[J].音乐爱好者,2009(1).

[4]彭志敏.人品、文品与学术批判精神——写在孟文涛教授《成败集续集》即将出版之际[J].黄钟,2007(2).

[5]杨荫浏.西方民族音乐观[J].中国音乐学,2004(4).

[6]杨荫浏.西方民族音乐观[J].中国音乐学,2004(4).

[7]孟文涛.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336、338、339.

[8]孟文涛.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341、350.

[9]孟文涛.从“浓淡”看琴筝之争[J].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400—401.

[10]孟文涛.寄望于演奏家投身于创作[J].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402—403.

责任编辑、校对:田可文

作者:樊艺凤 夏滟洲

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篇2:

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是该区域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集合。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的各种文献,梳理1980年以来红水河流域民歌研究、器乐研究、戏剧音乐研究、祭祀音乐研究、综合音乐研究等方面的现状,归纳出研究选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的缺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的展望,旨在为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民族音乐  红水河流域  现状  缺憾  展望

红水河流域的民族音乐在风格类型与内容形式上皆诠释着该流域民众的生活态度,映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该流域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1980年以来,红水河流域的民族音乐研究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步入21世纪以来,研究文献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向,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总的来看,1980年以来(1980—2021)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的研究成果主要载于各类期刊论文,一些相关成果也散见于著作、研究报告之中。回顾与整理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成果,通过研究现状,寻找缺憾,展望未来研究趋势,探讨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的现状

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作为中华多样性文化的一部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的研究亦取得了新进展。通过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互联网等对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进行检索与查阅,发现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歌、器乐、戏剧音乐、祭祀音乐、综合音乐研究等方面,其研究现状梳理如下:

(一)关于红水河流域民歌研究的现状

关于红水河流域民歌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民歌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民歌文化研究等领域,一是对红水河流域民歌音乐本体的研究,陈文新对《青山里流出一条红水河》等民歌的创作内容、风格、背景进行了音乐分析,梳理了红水河流域民歌的音乐特征;二是从歌唱习俗、民歌传承与发展、民歌文化资源开发、声腔特色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红水河流域民歌的研究内容(曾宏华,2013;吴巧,2017;周志峰,2020)。此外,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还有学者较早地论述了红水河流域民歌的特点,并对红水河流域民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陆华柏,1986)。

(二)关于红水河流域器乐研究的现状

红水河流域器乐是该流域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高敏、金萌等对马骨胡音乐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有学者从历史概观、音乐特征等方面对八音合奏乐进行了探究(覃式,1997),也有一些学者分别从铜鼓音乐分析、铜鼓音乐记谱方式、节庆铜鼓乐等视角对红水河流域的器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研究 (邢磊,2013;刘雯,2016),这些研究为红水河流域器乐发展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与实践参照。

(三)关于红水河流域戏剧音乐研究的现状

红水河流域戏剧音乐研究在我国戏剧音乐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界以《刘三姐》为代表的区域戏剧音乐进行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论文及著作之中。在红水河流域众多戏剧音乐的研究中,高敏在《二十世纪中叶壮族音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一文中认为戏剧《农家宝铁》的音乐在红水河流域壮剧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另有学者对红水河流域戏剧音乐的特征、传承、发展以及保护进行研究,为红水河流域戏剧音乐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李雪,2016;刘华清,2019)。

(四)关于红水河流域祭祀音乐研究的现状

强调用详实的田野资料来支撑研究者的学术观点是红水河流域祭祀音乐研究的特点,学者杨秀昭从信仰、仪式及音乐本体等方面整体描写该流域丧葬祭仪音乐。另有学者对红水河流域的洞经音乐、祭祀音乐《蛙婆歌》、铜鼓乐等祭祀乐进行了不同类别、不同视角的研究 (崔艳英,2019;冯明洋,1988;高敏,2005)。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卢克刚在研究天峨等县的祭祀音乐时,是如何将其应用到蚂   节中的。

(五)关于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综合研究的现状

随着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的推进,对该流域民族音乐的综合研究受到学界关注。范西姆1982年就在《壮族音乐》中研究了马山三声部民歌、歌舞音乐、田林说唱音乐及西林戏曲音乐。2006年至2021年有9篇“红水河音乐”核心相关论文,从较为综合的角度对红水河流域音乐进行了研究,另外有学者从各个音乐类型对该流域民族音乐作出综合性梳理(冯明洋,1988;高敏,2015),以上研究为不同阶段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发展提供了学术参照。

二、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的缺憾

通过上述梳理发现,虽然学术界对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的研究整体体量不断增长,学者数量日益增多,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但细致分析来看,相关研究仍存有缺憾。

(一)研究選题上不够系统,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从研究选题上来看,目前学界还未形成对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的系统研究。第一,学界以“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为选题的研究不多,而常常以该流域某具体地域民族音乐为选题。第二,虽然以“红水河流域民歌”为选题的研究相对较多,但也仅有四篇文献。另以“红水河流域器乐研究”“红水河流域戏剧音乐研究”“红水河流域祭祀音乐研究”“红水河流域宗教音乐研究”“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红水河流域民间音乐艺人研究”等为选题的研究甚少,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

(二)研究视角多元化不足,还未形成广泛的研究维度

从研究视角上来看,目前学界对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还不够多元。第一,学者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科交叉视角相对较少,多用民族音乐学、文化学等视角来研究该流域民族音乐,研究视角的维度不够广泛。第二,应用性视角研究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的成果较为欠缺,亟待进一步加强。总体来说,在研究视角上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的研究还未形成广泛的研究维度。

(三)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需进一步提升,未真正实现更有效的方法互动

从现有文献针对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并未真正实现多种方法的有效结合与互动。第一,学界对该流域民族音乐进行研究时,使用的研究方法多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较少。第二,民族学研究的田野调查、民族志等研究方法运用较少,仅有少量学者在研究中使用了田野调查法(如:高敏,2005;杨秀昭,2011),整体来看,长期田野调查的学者偏少,民族志方法使用也欠缺。

(四)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对象相对单一

从掌握的文献来看,学界对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的研究存有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对象相对单一的局限。第一,尚未真正重视该流域民间音乐艺人的研究;第二,没有更多地研究该流域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的交往、交流、交融;第三,聚焦该流域民族音乐制度研究的也有限;第四,对该流域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研究的也不多;第五,还未对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进行界定,也没有明确该流域民族音乐构成;第六,民歌研究是该流域民族音乐研究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三、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的展望

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既有相关研究需经历逐步演进与和深化的进程。對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能让学者在明晰其发展现状、研究缺憾的同时,明确其未来研究方向,以丰富该流域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成果。

(一)拓宽研究视角,打造多维化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视野

尽管学者注重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的多学科、多视角研究,但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的不多,学界目前的研究成果多以民族音乐学、文化学等人文科学的研究视角为主,未来应从更为广泛化、多维化的视野来研究。第一,突破传统研究视野,更多地运用多学科理论拓展研究视角,完善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体系,以促进该流域民族音乐研究视角多维化。第二,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理论研究和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的契合,强化对该流域民族音乐研究成果的应用性研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该流域民族音乐发展体现出时代特点与渐进特征,这是该流域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映现。因此,强化该流域民族音乐研究成果的应用性研究,对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发展可以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二)扩充研究内容,塑造整体性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思路

从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内容方面来看,未来要塑造整体性研究思路,以扩充研究内容。第一,研究内容上,不仅涉及红水河流域民歌、器乐、舞蹈音乐等内容,还要关注该流域祭祀音乐、宗教音乐、说唱音乐、戏剧音乐、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文化、民间音乐艺人等方面的研究。第二,不仅要继续研究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的功能与作用、文化资源数据库、传承和保护,还要更加关注民间音乐艺人在该流域民族音乐创作与传承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提高该流域民族音乐教育效果的措施研究。第三,要依据时代需要,扩充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内容。如对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研究、红水河流域民歌发展个案研究、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困境与消解研究、红水河流域民族器乐发展个案研究、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发展的良性运行体系建构研究、红水河流域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发展的流变考等内容进行广泛研究。

(三)创新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性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理论研究

从本研究搜集的文献可见,虽然当前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但学者在研究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努力,以保障该流域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第一,需从民族学、美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中汲取研究方法,除采用文献资料法,还要运用结构访谈、半结构访谈、长期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叙述相结合等方法,使静态的文献资料与动态的田野调查更有效的互动。学者可通过参与观察、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等手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该流域民族音乐进行深度研究。第二,从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找到借鉴与支撑的方法,尝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尤其是应用定量研究和计量模型法,以拓宽该流域民族音乐研究广度,从而形成系统的民族音乐研究方法体系。

四、结语

伴随着红水河流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及流域内民族音乐受到的内外挑战,该流域民族音乐研究日益成为音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热门议题,在学者们的努力下,该流域民族音乐的研究视角逐步拓宽,研究内容逐渐完善,研究方法也日渐丰富。由于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具音乐学与其他多学科的交叉性特征,其自身发展还未成熟,在规范性的研究方法、成熟化的研究体系及完整性的研究内容方面皆有待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研究需要向着科学性、系统性的方向持续迈进,其研究进展如何将对流域内广大民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及区域民族音乐理论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梁陈相.论《青山里流出一条红水河》的“骆越”“西瓯”音乐风格[J].艺术探索,2013(03):108-110.

[2]曾宏华.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民歌文化资源的开发途径[J].大舞台,2013(03):263-264.

[3]吴巧.红水河土语区壮歌的声腔特色[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164-167.

[4]周志峰.关于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民歌文化的几点思考[J].青年文学家,2020(02):153-154.

[5]高敏,金萌.广西壮族特色乐器马骨胡及其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硏究[J].中国音乐,2013(02):96-107.

[6]高敏.二十世纪中叶壮族音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音乐,2015(04):15-29.

[7]杨秀昭.毛南族丧葬祭仪及其音乐探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02):35-44.

[8]卢克刚.壮族“蚂  节”祭仪及其音乐[J].艺术探索,2007(05):14-18+168.

[9]范西姆.壮族音乐[J].人民音乐,1982(05):47-50.

[10]黄鸿滨.保护与传承——构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01):120-121+126.

作者简介:杨婷(1982—),女,中南民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文化与音乐遗产保护;蒋燮(1984—),男,博士,广西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音乐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7FMZ007。

作者:杨婷 蒋燮

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篇3:

试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在我国音乐有着悠久深远的历史,音乐中所富有的精神内涵与民族特色直至今天也依然有所传承,其中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各具风格、种类繁多。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愈发重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和发展便自然而然成为其关注的重点。本文试分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更好的发展,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国际上不断提高自身地位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研究现状  教育现状

音乐是架起人与人之间沟通桥梁最便捷的方法,是人们排遣心中愁绪、缓解外来压力的最有效途径,也是建立情感世界、沉淀精神内涵的最直接方式。一直以来我国的音乐都具有深邃丰富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更是丰富多彩、各有千秋。自20世纪50年代起,针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便有了开端,在几十年的不断完善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与民族學、音乐人类学等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的学术领域,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深入剖析,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音乐形态、音乐比较等内容。基于此,探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视以及国际上所给予的关注,因此,我国在少数民族音乐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十分良好且长足的发展。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总体态势良好,其研究现状和教育现状却并不容乐观,首先是表现在研究方面的不足,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探究,但还是没有将少数民族音乐合理划分出更好的类别等,只有探究现状,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探究和教育的现状才能够更有效地给出改善的策略,做到对症下药。

(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现状

1.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人数增加

不同于流行音乐以及传统意义上的民乐,少数民族音乐起初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无论在探究方面还是在教学方面都没有太大的流通性,但是随着近几年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网络信息的日渐发达,少数民族音乐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的人数越来越多,不仅如此,在年龄和学历方面也出现了清晰的分层,从年龄方面来看,“年龄层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年长的学者,他们在少数民族音乐领域起到的是带头作用,往往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今继续在学科前沿进行领跑。其次是中年学者,其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把握已经较为系统,并逐渐成为学术领域的中坚力量。”最后是积极踊跃投身于少数民族音乐事业的青年学者,其朝气与活力无疑是为学术领域注入一支强心针。值得庆幸的是在年龄层方面我们没有断层,反而凝聚了一支既具有研究实力,又充满四射活力的学者队伍。从学历方面来看,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学者学历越来越高,从过去的本科到现在的研究生、博士生,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将研究少数民族音乐作为自己的探究课题,并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就使得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愈加深入。

2.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以往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探究只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往往在选题上比较狭隘,尽管研究成果较多,但研究课题十分局限,不仅如此,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备受关注,以至于后继的大部分学者在选题上也一味地沿袭,很少有新的选题出现,主要探究方向集中于少数民族乐种研究、宗教和少数民族祭祀仪式等音乐的研究以及少数民族风格研究等,这些研究内容极具代表性,可是也缺少了对少数民族音乐在现今社会新的价值意义的挖掘。随着近几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国际上取得越来越高的地位,受到了国际的瞩目,其研究方向有了新的发掘,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跳脱出以往的选题方向,将目光对准了中外少数民族音乐的比较,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各种文化价值的体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形成等内容,“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更好地与历史、生活、习俗等结合起来,这其中最为我们所熟知的民族音乐主要是蒙古、西藏、白族、傣族、维吾尔族等”,除此之外,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的探究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如毛南族、彝族、瑶族、撒拉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选题方向的丰富,成果数量的增多都让我们看到了少数民族音乐背后所蕴藏的深远文化与历史价值,更看到了其与当今现代化科技生活所能产生的种种可能性,未来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探究还将不断深入和丰富。

(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现状

1.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逐渐受到重视

2017年一部名为《闪光少女》的电影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在音乐探究的方向主要以欧洲音乐为主,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积极地培养传播欧洲音乐、建设中国的新音乐人才。这就意味着西洋乐器和西洋唱法成为了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中国民族音乐并没有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内容,中国民族音乐受到极大地漠视和忽略,就更不必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处于鲜为人知的境遇的,除了个别的内蒙古和藏族歌手能够有作品传出,大部分的作品都不受到重视,甚至一度有人认为少数民族音乐难登大雅之堂,就更不用说这些音乐会出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然而近些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崛起有目共睹,其教育境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首先,“在内蒙古、新疆、贵州以及广西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音乐已经走入了高等音乐院校,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少数民族的相关专业,不仅在本科阶段开设了少数民族音乐课程,有的甚至在研究生阶段设置了相关研究方向。”作为我国音乐教育的高等学府,中央音乐学院也积极投入到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队伍中,甚至在教育部的批准下专门制定了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计划,专门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招收优秀的研究生与博士生,这一计划为我国其他音乐院校树立了榜样,也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和教育奠定了深远影响。目前我国招收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院校越来越多,而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院校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丰富民族音乐资源,开设更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

2.少数民族音乐学科得以纵深发展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音乐院校或综合院校的音乐学院在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设置上都处于摸索期”,很多学校都是根据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来制定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这些音乐课程往往缺少更深层次的探索,而近十年间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设置出现了纵深拓展的情况。这种纵深拓展不仅仅体现在探究领域的变化上,更多的是教育内核的深入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尽管我国少数民族众多,音乐风格和样式不尽相同,但其实少数民族音乐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每一个民族的音乐都是这个有机整体中的一部分,因此,探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方式往往一脉相承,有迹可循,要想发掘出少数民族音乐的更多价值内涵,就必须将少数民族音乐与更多的学科联系起来,例如地理学,通过研究地域地貌的特点从而探究一个少数民族地域内音乐的形成缘由。不仅如此,很多学者还从民族学、民俗学甚至社会学的角度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研究,这使得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思维变得更加丰富,研究视野变得更加广阔。

二、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缺少前瞻性

一直以来,我国以及国外学者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都只停留在原有的音乐体系基础上,主要探究少数民族音乐的分类,少数民族音乐与宗教的关系,少数民族音乐的歌舞风格或特定乐器。例如在探究少数民族音乐与宗教关系时,会将萨满教与朝鲜族音乐联系在一起,去探究萨满教乐器的相关文化以及萨满教歌舞的基本功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探究上,始终是缺少前瞻性的,少数民族音乐对于既定文化所体现出的价值作为探究课题,对当今社会有多少现实意义,始终没有给出太明确的答案。少数民族音乐能否与现实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其能否给现实社会的稳定融合带来更多积极影响,对未来时代进步产生积极效用,并没有得到太多学者的关注。

(二)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缺少深入性

尽管我国许多艺术院校和综合院校都开设了少主民族音乐课程,并且将多个学科与之产生联系,形成学科之间的纵深发展,但是在少数民族音乐的技法和形式上依然缺乏深入性,这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一直以来都缺少系统理论的教育教学有关,不仅如此,很多大学尽管开设了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但只是走形式主义,并没有将课程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甚至缺少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导致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好。为此,高校应该吸纳并培养一支高能力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整体提升教学水平,完善教学工作。

三、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和教育的展望

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不仅能够更好地发展我国音乐事业,更能够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有效的增进情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因此研究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了使少数民族音乐事业能够更上一层楼,更好地适应整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应该对少数民族音乐做出新的展望。

(一)进一步开展整体性研究工作

一直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探究和教育工作往往都停留在对单一民族音乐的层面上,“尽管我国也有些学者对不同民族之间的音乐发展以及音乐特点进行了比较,将人口分布、地域特点作为民族音乐的考察研究方向,对不同民族音乐进行了民族体系上的对比分析,但是这种比较仍然是将少数民族音乐作为单一性民族音乐来研究的”,这种单一性研究和分析尽管有着其意义和特点,但是作为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少数民族音乐应该得到整体性的融合才能得到更多的重视,实现其更为深远的价值意义。例如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都集中在较为偏远的地区,长期以来随着国家疆土的变化而进行迁移,这种迁移也就使得各民族之间出现了跨界融合,甚至有一些地区同时生活着几个民族的人民,这种跨界而居的生活特点也使得少数民族音乐之间存在了一些共通性,音乐与地域风情的共生共享特点决定了少数民族音乐不是单一发展的,而是可以多元融合的,所以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整体分析,探讨民族音乐的整体规律以及音乐与地域风土人情方面的关系,将少数民族音乐与国家领土、民族团结等主题结合到一起,能够促使少数民族音乐产生更大的效用,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二)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和研究离不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掌握,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每一个民族都把其血脉中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传统深刻地融入到了音乐之中,为此如果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不清楚少数民族的历史,那么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探究就会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且难以深入。为此,高校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在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时先为学生进行基本的文化教学,加强民族地区之间的双语教学工作,尽可能实现文化之间的沟通无障碍,继而实现音乐与文化的情感共享。

(三)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与研究的实践性

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与研究成果不应该在最后被束之高阁,而应该充分应用到现代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为此,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与研究的实践性便尤为重要,为此首先,高校在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时,可以统编适合学校教育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并且多组织一些适合于学生的少数民族音乐大赛,既可以促进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为高校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其次,普及少数民族音乐,将之更多地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例如在讲授历史英雄“嘎达梅林”时,就可以结合少数民族歌曲来传递英雄故事和英雄主义精神,不仅能够让课堂声情并茂,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如果只是将少数民族音乐当作一种音乐来学习,就没有实现少数民族音乐的价值,只有将少数民族音乐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增强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与研究实践性,才能将少数民族音乐的意义最大化。

四、结语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在日益提高,在此基础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也越来越受到国际音乐领域的关注,与以往不同,探究少数民族音乐的队伍正在逐渐壮大,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工作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可以说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整体呈现良好趋势,随着我国学者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探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价值将得到更多体现。这不仅有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融合,更有助于国家团结和社会稳定,是我国繁荣发展的必行之举。

参考文献:

[1]袁艳.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9):44.

[2]苏舒.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发展状况及思考[J].黄河之声,2018(25):44-45.

[3]田联韬.回顾与展望——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考察研究工作50年[J].音乐研究,2018(04):109-117.

[4]杨润.浅析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艺术科技,2017(05).

[5]鲁玥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现状及其反思[J].雜文月刊,2019(23):56.

[6]孙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及意义评价[J].齐鲁艺苑,2019(23):56.

作者:阿迪力江·吾甫尔

上一篇:师生危机分析论文下一篇:职业教育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