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数字电压表设计研究论文

2022-04-28

摘要:结合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基于日常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对信号处理系列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改进设计了新的实验装置,优化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满足了对不同层次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PC数字电压表设计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PC数字电压表设计研究论文 篇1:

硬件资源匮乏条件下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针对部分高校单片机硬件条件相对匮乏,导致单片机实践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虚拟仿真与开放实验项目相结合的思路,构建理论分析—虚拟仿真—硬件工程项目开发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水平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该方法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避免了硬件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单片机;虚拟仿真;开放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白铁成(1982-),男,黑龙江绥化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蒋霞(1981-),女,新疆阿拉尔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塔里木大学高教课题项目(项目编号:TDGJ1213、TDGJ1212)的研究成果。

单片机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测控与通信专业、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常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1]使学生了解单片机技术在农业、工业、医疗和生活中的应用,熟悉单片机的原理与结构,通过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掌握单片机指令系统、结构原理、接口技术,以及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设计的基本技能。[2]但单片机课程既抽象又不容易学,虽然课程也安排了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环节,但实践教学环节仍主要以验证内容为主,仅仅让学生熟悉和使用简单的汇编语言或C语言,去验证一些基本的实验,学生无法理解该课程设置的真正含义,[3]也不知道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的系统方案如何设计,芯片如何选择,软硬件如何调试,项目成员如何分工,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弱。如果盲目的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硬件,学生在对整个设计流程不清楚的情况下,又会造成大量的硬件浪费。[4]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单片机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虚拟仿真、硬件调试和开放实验(模拟项目开发)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单片机实践教学培养方案

单片机实践能力培养流程如图1所示。

整个过程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Proteus仿真可以锻炼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软件编程能力,可以通过Proteus和KEIL软件实现,以避免硬件资源的浪费;其次,通过仿真掌握了电路的基本设计知识和软件编程能力后,便可进入实际硬件的设计过程,使学生掌握硬件电路的调试和软件程序的编写过程;最后,通过开放实验项目,锻炼学生单片机的综合应用能力,并模拟工程项目的整个开发过程,更好的与企业接轨。

二、虚拟仿真与硬件调试设计方案

学生在对单片机系统设计不熟悉的情况下,盲目的进行实际硬件设计显然是不合适的,会导致大量的硬件资源的浪费,而Proteus软件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经费不足、硬件条件匮乏的学校。Proteus提供的智能模拟仿真环境使得实验具有高效性与确定性,同时内嵌的图表分析使得实验结果直观明了,尤其是Proteus提供的多种单片机芯片及虚拟仪器,使得直接在PC机上进行预开发成为可能,[5]为后续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调试提供了理论依据。

1.Proteus基础实验模块

基础实验模块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内部结构、基本外围电路的设计和软件驱动程序的开发能力。设置内容包括:

(1)软件程序基础设计模块。主要进行片内清零与置数程序设计、拼字与拆字程序设计、数据块传送与排序程序设计。

(2)通用I/O控制实验模块。主要进行闪烁灯、流水灯、花样灯的硬件仿真和软件程序的设计。

(3)定时、终端与通信接口模块。主要进行定时/计数器的应用、中断应用、单片机间串口通信、单片机与PC机间串口通信实验设计。

(4)数码管显示实验模块。主要进行LED数码管静态显示、串行口驱动LED数码管显示、计数器设计、计时器设计、数码管移位显示、点阵显示。

(5)键盘应用实验。查询式键盘设计和矩阵式键盘识别实验。

(6)D/A和A/D转换器的应用。dac0832 D/A转换器的应用、tlc5615 D/A转换器的应用和adc0832(0808转化器的应用)、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7)显示器的应用实验。点阵LED的应用、LCD液晶显示器的应用。

(8)电动机控制。步进电动机启动、停止、正反转、转速控制实验和直流电动机起动、停止、正反转、转速控制实验。

2.Proteus综合实验设计

掌握了Proteus基础实验模块的内容后,下一步需考察学生对以上实验模块的掌握情况及综合运用能力,进而锻炼学生的单片机系统设计思维和能力。具体实验设置方案举例如下:一是数字电子时钟设计,可采用定时器或DS1302模块进行设计;二是模拟交通灯设计;三是按键控制热水器温度系统设计;四是篮球积分器设计;五是血压测量仪的设计。

3.Proteus制版和硬件调试实验

通过上述虚拟仿真实验的锻炼,学生已基本具备了单片机系统设计思想和软件编程能力,但硬件调试与软件仿真略有差异。硬件调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实际的硬件制版、焊接和调试能力设计是必要的。实际课程设计过程中,可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制版可以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避免使用其他学生不熟悉的软件,增加学生的负担。

三、开放实验设计方案

对于注重应用的单片机课程而言,实际的工程项目和产品开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的在校学生很少有机会去参加公司的工程项目,申请国家和学校的创新项目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笔者建议应通过设置开放实验实践教学的方式,模拟公司的项目申请、项目论证和项目结题,由学生组成3~5人的项目开发小组,自选开放实验题目,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学院根据本院的经费情况,资助一定的项目经费,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评审机制。

1.开放实验申请基本条件

(1)开放实验主要面向已进行过单片机课程的大三、大二学生,适当加入大一学生,项目组成员建议有梯度,一般为3人,项目工作量大时可适当增加到5人。

(2)需要的先修课程包括“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

(3)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并注意成本控制,对超出申请经费的项目说明所选项目的创新性。

(4)项目申请书采用统一的格式,主要阐述背景、意义、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方案和考核指标。

(5)指导教师应严格审查项目研究的意义和可行性,对于立项的项目应根据学院安排认真审查项目研究进度。

(6)开放实验项目的实施年限为1~2年。

(7)学院对本次开放实验计划统筹管理,监督实验室值班和指导工作,对实验成果进行审核。

2.开放实验项目具体要求

为了保证开放实验项目的顺利进行,学院应提供给学生专门的开放实验室,指导教师需要实时讲解学生在项目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能通过开放实验,锻炼动手能力、主动思维、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所选领域获得知识,取得成绩,根据以往经验,开放实验需做以下纪律要求(仅供参考):

(1)开放实验项目授课期间,学生不能无故请假,如未到次数超过1/3,取消其开放实验项目资格。

(2)自主设计期间,每组每周至少实验4小时(以签到为准),每周由指导教师核查一次,不能遵照此条,取消开放实验项目资格。

(3)实验期间遵守实验室各项管理规定,爱护实验设备。

(4)在实验小组中,如指导教师发现有小组成员在小组中没有发挥作用,取消其实验资格。

(5)开放实验结束后,各指导教师审核实验结果,如没有实验成果或实验结果虚假,取消其实验资格,不给予学分。

(6)指导教师必须按照已申请实验内容,做好实践教学准备,严格遵守实验教学时间表,并在学生自主实验时间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和对学生的指导。

(7)指导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上交学生实验成果,如实验成果不具有真实性、专业性,不核发工作量。

总之,单片机是一门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近几年针对塔里木大学的实际情况,一直致力于该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开放实验项目的设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但受经费的限制,无法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该项目,该问题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很难解决。单片机实践教学仍然有许多工作值得我们去研究,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为培养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苗新法.单片机教学改革方案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8):79-80.

[2]张子红,刘鑫.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J].TOPICAL DISCUSS,2010,(11):15-18.

[3]倪晓军,章韵.基于模块化实验系统的单片机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9,(18):136-139.

[4]邓文娟,朱兆优,王嵩.探索单片机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83-386.

[5]王旭英.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教学改革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0,(3):37-38.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白铁成?蒋霞

PC数字电压表设计研究论文 篇2:

电子信息专业信号处理系列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结合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基于日常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对信号处理系列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改进设计了新的实验装置,优化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满足了对不同层次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

关键词:信号系列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实验装置

作者简介:刘翠响(1973-),女,河北辛集人,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王宝珠(1962-),女,河北三河人,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天津 3004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探索课程设计新型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系列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学术标准、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在探索城市学院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逐步确立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观、质量观,逐步确立起一套富有城市学院特色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城市学院教学模式、教学要求一直沿用本科的教学模式,为探索更加适合城市学院长足发展的特色教育之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有所创新,[1]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蓬勃向上的进取心,开展信号处理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信号处理系列课程体系

信号的获取与处理是电子信息类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涉及的课程包括:“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数字图象处理”等。信号处理系列课程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是“通信原理”等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其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本系列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但是“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能获取的直观感性认识很少,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往往面临一些困难。“数字信号处理”与“信号与线性系统”在课程内容上联系非常紧密,前者是后者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但仍然是以抽象的理论分析为主。“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理论基础的典型应用和进一步发展。“DSP技术”课程则主要学习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相关理论、方法在数字信号处理等应用领域的具体实现技术。然而,这些后续课程的学习对于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先修课程理论基础的理解与掌握,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有效整合本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3]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既能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促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根据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且学时少的特点,并且各门课程从内容上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对其进行规划综合并形成有机的整体,使其形成教学内容相互贯通、相互融合的课程群;结合专业的特点与共性,寻找共同的知识平台,建立层次化、模块化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体系。在该体系下,理论教学注重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实验教学注重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培养,创新应用教育注重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总之,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信号处理系列课程“理论内容融合互补,实践手段软硬结合,技能训练循序渐进,创新应用思维不断深化”的系列课程教学体系。

二、改革实践教学手段,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根据信号处理系列课程体系结构以及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4]课题组从改革实验的方式和内容入手,在实验形式上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性实验,扩充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设集中课程设计环节。实践教学各层次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并具有连续性、递进性、交叉性等特点。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包含不同的实践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了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实践教学和理论课程紧密衔接,理论教学、工程应用和研究能力相互补充,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的信号处理实践教学平台。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本实验。用于教学中基本理论的验证,基本实验能力的训练。二是综合实验与设计性试验。用于对教学中几部分内容衔接紧密且形成一定的知识链路的知识点进行综合训练,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三是软件、硬件相互结合的实验。课程总体内容偏理论、多数学,为了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对其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并能有效应用到工程实际,设置了软硬件结合的实验。四是集中课程设计。其目的是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加强对系统设计工具软件的实训、促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从单一课程内容设计转变为多课程重要知识点的链接和融合。

三、加强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工程训练和设计能力培养。将先进的硬件开发平台和系统仿真工具融入实践教学中,如信号与系统开发平台、DSP开发平台、MATLAB、LabVIEW等各种仿真软件,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增加信号处理综合设计实验,提升加强应用能力培养的实验内容的比重,引入融合系列课程内容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由最初针对单一课程,逐渐转变为融合多门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设计的选题软硬结合,内容知识覆盖面广,组织形式打破班级界限,以选题为单位重新编组,有利于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分为自拟课题和参考课题两种。学生自拟课题需要在课程设计开始前两周提交设计说明书,经由指导教师批准,方可进行。参考课题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由课程组讨论制定。以下课题可作为设计参考题目:模拟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基于MATLAB软件的调幅接收机原理设计与功能仿真实现;基于MATLAB软件的调频接收机原理设计与功能仿真实现;无失真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LABVIEW的语音信号分析系统的设计;基于LABVIEW的心电信号分析系统的设计;基于Multisim软件的信号取样与重构系统的设计仿真;基于Multisim软件的扫频信号源设计;基于EWB的高阶模拟系统的设计;回波的产生与消除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设计与Protues软件仿真;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与Protues软件仿真;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与Protues软件仿真;城市噪声信号频谱分析仪设计;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利用MATLAB实现信号的取样与重构仿真;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

四、改进信号与系统实验装置,完善实验内容

根据往届学生做实验的情况,结合教学需求,课题组成员设计了信号系统试验箱。信号与系统硬件实验装置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该装置采用硬件实验箱和计算机虚拟仪器/仿真平台相结合的结构,两者之间通过信号采集和信号输出模块连接。硬件实验箱为可扩展的拔插式结构,便于系统维护和后续的功能扩充与更新。根据应用方向,实验箱主要包括三大模块:课程实验模块、课程设计模块和创新训练模块。同时,实验箱设置了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并通过外接扬声器获取直观的听觉感受,这是对信号波形观察视觉信息的一个有益补充。实验所需的信号源和测试仪器仪表均由基于PC机的虚拟仪器平台提供。在PC平台上,借助相关仿真平台和软件,还可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各种变换域的分析与处理,并将结果通过信号输出模块实时提供给硬件实验模块,从而解决硬件实验系统本身难以实现变换域分析的问题。

实验装置实现的教学实验功能比较多。例如采用频谱搬移模块,基于上述实验环境,可以完成调制与解调的实验仿真,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好,改善了以往单纯借助软件进行虚拟仿真的实验状况。同时,同学们可以深入分析硬件电路的设计,采用软件、硬件结合的实验方式,教学效果良好。

五、教学反馈总结

在教学中,依托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同时鼓励优秀学生参加学术讨论和研究,在提高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教学证明,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和尝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王冬霞,李波,孙福明,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陈爱萍,张可为,龙泳涛,等.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和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韩萍,倪育德,苏志刚,等.信号类课群建设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1).

[4]赵淑清,郑薇.信号系列课程实验设置的探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5).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刘翠响 王宝珠 曾成 贾科进

PC数字电压表设计研究论文 篇3:

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改革探析

【摘要】以单片机项目为任务驱动,对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讨了教学改革思路、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项目设计及典型项目实施举例等。

【关键词】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电力系统、发电厂与火电集控、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工厂自动化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在整个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它以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等课程为基础,后续课程包括电力系统运动技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课程。

高职学生思想活跃,形象思维能力强,动手能力强,但是理论学习能力差、抽象思维欠缺、自学能力较弱,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与创新精神;而传统的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学生普遍反映抽象难懂,加上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分开,实践设备与理论内容不完全相同,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差,无法训练学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编程技能,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对此,本文以单片机项目为任务驱动,对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课改的简要思路

为了解决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抽象难学,必须对其进行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同时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优化与课程整合,改变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入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法、现场演示法、小组讨论启发法、教师启发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程面向的岗位

电力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就业岗位通常为电力设备安装调试、检测与维修工,晋升岗位为电力设备设计开发工程师、仿真与测试工程师、方案设计师等,通过对这些岗位的分析,单片机技术应用在这些岗位中,涉及的深度和广度各异,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

(二)课程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及电路焊接、进行C51程序设计、进行单片机产品综合设计开发、具有沟通与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熟悉单片机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用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掌握c语言编程方法和技巧,掌握中断系统和定时计算器的应用,了解串口和系统扩展的原理及应用。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电力控制技术应用工程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养,形成电路设计和程序设计思想。

(三)知识的处理方式

理论基础包括单片机的内部资源、C语言、单片机中断、单片机定时显示、键盘等基础理论知识在项目完成中学习、应用与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在项目完成中学习、应用与巩固。

(四)课程的项目设计

一个贯穿性综合项目:制作在线可调电子时钟,其含6个子项目的内容。

(五)项目设计的理念

以电力行业典型单片机控制过程中的工作任务为基点进行课程项目化改造,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中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应用的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针对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了改革。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法

教学方法设计宏观上采用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模块化项目驱动递进教学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是参照企业的项目驱动过程而制定,微观设计是以子项目为案例,实验为脉络的递进教学法,如通过项目制作“制作数字秒表”,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定时计数器、定时中断,通过任务驱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教学法

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制作形象而生动的教学课件和现场单片机技术应用录像,使枯燥的线条变成生动的画面,直观易懂地表现出教学内容,如“单片机内部工作原理和程序执行过程”的教学内容抽象复杂,通过多媒体教学,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三)现场演示法

采用现场演示法,如项目1“制作单片机开发板”中的任务1“Keil软件的使用与程序调试”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学生项目制作编程中遇到的程序编译错误问题,展开现场演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相关调试技巧的运用,然后学生动手修改和调试程序、观察实验效果,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小组讨论启发法

在项目实施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要求每个学生发言,使学生彼此分享各人的意见和独到的见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并将自主学习的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课程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言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

(五)教师启发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引入新的概念或知识,对学生提出工程实际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或思路的探讨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法,经过启发式的推衍,最后归纳总结,诱导学生努力钻研、探索学习、严谨创新的科学态度。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不是孤立使用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是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三、课程项目设计

(一)课程项目设计概况

在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过程中,根据本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专业核心技术技能为主线,立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岗位,依据工作任务标准以及岗位能力要求,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将原课程知识点解散并重构于6个项目:制作单片机开发板、制作彩灯控制器,制作数码管显示、制作数字秒表、制作数字电压表、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训练内容,各章理论知识对应相关项目,并将理论知识穿插其中,交叉进行;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为原则选取与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出以项目为驱动、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如同在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的一致性。

(二)典型项目设计举例

(三)典型项目实施举例

2.典型项目的教学实施过程。(1)演示单片机彩灯控制器的工作过程,下达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包含教学方案、教学实施与安排、知识准备、任务布置、学习评价等五个部分。(2)学生分组(每组4~6人)、选组长,讨论如何如何应用单片机实现彩灯控制器,如何让控制彩灯亮灭,如何实现彩灯的延时,程序的流程如何,等等。(3)各小组自行制订实施计划和工作步骤:设计程序流程、编写程序、程序及修改编译、程序下载、验证。(4)学生实施操作,包括编写程序、程序及修改编译、程序下载、验证等步骤。(5)教师跟踪检查、指导学生实际制作的情况,必要时指导学生调整编程流程,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通过一体化项目教学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6)评价,以产品展示、产品质量、产品功能、产品的先进性与提问考核相结合,以能力考核为主,兼顾知识考核,依据学习任务单按工作进程给每个学生个人成绩,这种教学方法目标明确,直接以项目为载体,做中学,学中做,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

综上所述,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以单片机项目为任务驱动,做中学,符合高职学生思想活跃、活泼好动的特点,项目的设计实现过程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掘和提高,与过去先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相比,新的教学方法不会出现老师费劲去讲学生却昏昏欲睡、难以学懂的现象,将理念渗透到实践中使学生的理论学习目标明确、有动力,转变后的教学方法解决了理论教学难点,突出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农娟高职院校MAYA动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教育,2011(24c).

[2]董建新,高职VB教学改革与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I].广西教育,2011(18C).

[3]梁小流,高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2010(18C).

[4]汪晓斌,关于高职“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教学的改革[J].职教论坛,2011(11).

[5]唐炜,基于“项目驱动”的单片机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5).

【作者简介】谢锡锋(1979-),男。广西南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责编 黎原)

作者:谢锡锋

上一篇:高校网络安全计算机信息论文下一篇:增值税转型理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