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设计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数字化设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参数化设计设计方法教学方法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数字化技术由于其自由、高效、精确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设计行业中。由此,设计专业也迎来了一场空前的技术革命。

第一篇:数字化设计论文范文

基于数字化设计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现有机械设计课程中出现的学生主动性不强,设计内容如出一辙,手工绘图实用性不强,设计过程繁杂等问题,提出了以企业应用为主的教学改革。文章从教学方法、设计手段、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讨。经过六个班级的教学实践,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数字化设计水平得到了提高,达到了教学改革目的。

关键词:机械设计;数字化设计;教学改革

机械设计课程是机电工程学院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设计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的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测量与公差等课程的专业知识来进行解决问题。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机构方案的拟定,传动零件的参数选择,大小齿轮和大小轴的计算设计,绘制一根轴和一个齿轮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最后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通过这一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学会了解,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设计思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本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还是传统的沿用集中讲解模式。教师结合书本上内容,对学生进行零部件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设计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公式问题,同时还辅导学生如何查询表格,以及对表格的换算问题。根据计算结果验证零部件可靠性并完成二维零件的手工绘图,最后将所进行的所有内容写入说明书。这一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设计内容如出一辙

学生在设计时缺乏实践背景,对减速器机构的结构、制造、工艺、装配以及应用缺乏认识,只能按照教材案例按部就班的进行公式选取,从手册中选取关键参数值,然后进行计算和绘图,很难将设计过程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设计的公差和加工精度完全按照书本进行,缺乏实际的工程背景经验。学校也无这方面的测绘和实践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对减速箱的了解不是很深。另一方面,现在网络這么发达,学生很容易从网络中获得这方面的资料,甚至有些同学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下来只做简单修改,就变成自己的课程设计内容。

(二)学生的手工绘图已经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实用性不强

目前本校的课程设计还是采用手工绘图,因绘图板和绘图工具比较大,需将学生集中在统一的学习场所进行课程设计,虽然这种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程实践,了解减速强的基本结构,掌握一般的结构设计步骤和方法,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但学生间很容易相互抄袭,且在绘图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这种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同时这种手工绘图效率低,不美观,后续修改和更新比较麻烦,且不易保存和更新。

(三)计算过程繁杂,花费大量时间

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还是采用手工计算,根据设计要求主要对各个零件进行强度计算分析,通过计算结果得出各个零件的几何尺寸,这种计算方法的计算工作量大,计算复杂,同时需要查询多个表格进行参数的选择。而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对于这种设计计算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种繁杂的计算过程会让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他们更倾向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实践,或者以应用为主的课程设计计算。

二、机械设计课程改革的社会需求

在当前机械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下,不仅注重于理论创新,培养的学生也要符合企业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企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结构的了解,也对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巩固。

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机构设计已经进入数字参数化设计阶段,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过程中应用先进的三维软件Inventor不仅有利于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利用三维软件先进行三维零件设计,再生成二维图纸,即符合实际设计需求,又能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同时三维软件的参数化设计也方便日后的修改和创新,提高了设计效率。以3D软件设计的图纸也更利于保存和查阅。

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变化,企业在开发产品过程中不可能每次都对零件进行手工计算。为了节约设计成本,快速确定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可将繁杂的计算过程变成小程序,这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然需求。

一方面,为了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急需提高设计方案效率,缩短设计的周期。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急需对现有机构进行改进和创新,所以提高设计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企业需求型人才的改革措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以设计为主,同时结合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和公差与配合等专业课程知识为基础的实践课程。该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步骤,其核心要素是培养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设计人才。

目前本校该课程设计还停留在传统的减速器设计阶段,已不适应目前企业生产需求,与学生未来工作脱节。因此,在当前建设一流品质院校的背景下,需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学生走进企业,到企业中去实践,了解减速器机构的实际生产制造,装配和工艺流程,然后再回到学校进行课程设计,企业实践为学生的设计基本功奠定了良好扎实的基础。学校教育不是让学生去适应现有教育模式,而是我们的教育要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条件,才能推动学校教学特色的改变。

机械设计课程的一般步骤是根据给定的已知条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计算,然后绘制零件图和总装配图,最后完成任务书。其主要工作内容如图1。

根据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率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

本校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与其他院校的设计题目类似,均是减速箱的设计,参考的书目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减速器设计实例精解课本。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也要更新,要将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变为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故在进行课程设计前对学生进行企业实践,教师可以按照课程设计要求和企业标准协同合作,共同制定企业实践大纲,让学生带着课程设计要求进行参观减速箱的制造与装配过程或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减速箱的生产安装过程录制成视频,供在校学生观看,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这个阶段的改革是在课程设计之前,加强学生企业实践,既增强学生对设计机构的直观感受,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的原理和结构,从而进一步掌握机械设计过程与方法。由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被调动,主体性更好地被发挥,从而促进学习的有效性。具体可以按照表1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在进行课程设计。

(二)改革設计手段,二维变三维

目前本校的机械设计课程还是以教师指导为主,学生参照课程设计案例按部就班地进行二维设计,如此,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易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而随着CAD技术的发展,各种行业中三维软件已逐步取代二维设计,极大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与效率。与此同时我校《机械制图》已经采用三维软件Inventor进行教学改革,在学校老师和同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该课程也获得了苏州第三批高职院校优秀新课程。因此,可将三维软件引用到课程教学中,用三维软件来代替二维软件设计,全方面提高设计水平,进一步贴合企业需求。

这个阶段的改革是在课程设计中进行的,运用三维软件进行课程设计,既有助于学生直观的掌握零件结构,又帮助学生提高了设计的美观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经过6个班级的试验,本次教学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图2为某学生低速轴的设计和计算步骤图,图3为某学生的减速箱三维总装图。Inventor软件的设计给轴类零件、齿轮类零件以及标准常用件的设计带来了快速的解决方案。既可以运用参数化的进行逐步建模,又可以对设计的零件进行系统理论计算。

(三)增设设计程序汇编,提高设计效率

将多种表格中的参数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于Excel中,结合编写的计算小程序共同进行机构零件强度的理论计算。具体做法:(1)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各个小组成员间合理分工编写;(2)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协调合作将小程序汇总起来,变成一个计算器的程序;(3)最终每个小组进行相互讨论,确定出一个最实用的计算器形式的程序。从而为零件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为后续设计新零件时缩短设计中的计算时间,提高了课程设计的实训效率,从而学生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机构零件设计和方案创新上。

通过将每个零部件的设计过程编写小程序,只需输入已知条件,便可得出零件的结构尺寸,避免了每次新设计零件的大量重复的不必要工作,从而为后续零件的改进提高了基础,以及为后续新零件的设计节约了设计计算时间,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

四、结论

本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3D软件Inventor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设计工具,搭建企业实践基地,运用设计计算程序汇编为载体,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和教学步骤上有创新的空间。运用现代设计学理念对课程内容安排、授课方式、考核标准进行实例分析和验证。同时将此改革推广到机械专业其他学科中去,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魏玉兰,李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应用与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12):50-54.

[2]杨文敏.CAD/CAE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版,2010,8(1):106-107.

[3]张春宜,郝广平,刘敏.减速器设计实例精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4]张中利,党玉功.CAD/CAE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4):84-85.

[5]张斌,宋正和.高职类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探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38-39.

[6]施芳.“工匠精神”视角下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8(1):50-54.

[7]易飚,张义平,胡清.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融合”教学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2):67-70.

Key words:Mechanical design;digital design;education reform

作者:左斌

第二篇: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体系研究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 数字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 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数字化技术由于其自由、高效、精确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设计行业中。由此,设计专业也迎来了一场空前的技术革命。但由于国内环境设计教育大多借鉴“布扎”和包豪斯教育体系,并不完全“包容”以数字技术作为设计工具和教学载体的数字化设计教学。加之很多高校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存在误区,导致目前国内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体系相对单一化且缺乏系统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体系便具有了现实意义。

一、国内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的现状

环境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专业,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涵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许多方面;设计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各个领域的综合学科。但其教学体系大多依托于建筑学基础而展开,同时将艺术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拿来主义”式的应用,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教学理论。面对当前新的数字化浪潮,环境设计学科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内设计院校纷纷行动起来,相继开展了数字化设计教学的实践。

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数字化设计教学的高校。2006年左右由徐卫国教授开始尝试在建筑学专业开设参数化非线性建筑设计课程,随后环境设计专业也开设了数字设计思维等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教学成果。于此同时,同济大学在数字设计和建造方面开始了教学尝试,开设有开源硬件与编程、数字化环境等课程,并且每年举办一届Digital FUTURES工作营,十分注重与国际专业前沿的交流;南京艺术学院开展数字化设计教学始于2010年,采用中荷联合教学的方式开设了实验性设计、毕业设计——参数化设计,注重从设计到建造的全过程教学,在国内外各类设计竞赛中成果斐然;江南大学将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专业选修课,并设有虚拟现实实验室、交互设计实验室、先进制造实验室等数字实验平台,把虚拟现实技术与设计教学进行了深度融合。这些院校的共同特点是在数字化设计教学活动中都以参数化建模、生成设计、算法、数控建造、虚拟现实等“数据编译”内容为教学核心。还有一部分如: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代表了国内绝大部分环境设计专业的数字化设计教学内容,即以常规的CAD、Sketchup、photoshop等“图形表达”内容为教学核心。最后还有个别院校如中国美术学院等,在本科教学期间不开设数字化设计的课程,相关的知识主要靠学生在课下自行学习。

二、存在的不足

(一)数字化设计教学方式单一化

从以上国内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的内容可以看出,在数字技术的使用上有单一化的现象。例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以参数化建模、算法设计等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几乎都排除了对常规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教学。而国内大多数院校的数字化设计教学还是围绕对CAD、Sketchup等软件的操作方法的讨论,甚少将“算法设计”类技术作为设计手段。这使得与参数化设计等数字技术有关的教学具有明显的精英化教育的倾向。虽然某一时期内,参数化建模、算法、数控建造等数字技术不是多数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长远来看,缺失以上几个部分的数字化设计教学,将使得数字技术之于环境设计教学的作用容易停留在表达层面,不仅无法让数字技术在设计教学中真正发挥出自身的潜力,也无法拓展本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深度。

(二)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存在误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 AD)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国内的设计行业和高校的教学之中。现今,对C AD、sketchup等软件的使用和掌握已经成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这也导致绝大多数院校的师生对数字化设计的认识也停留在采用各种图形技术,以传统的平、立、剖面图或效果图来表达设计造型的阶段。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数字化设计的理论体系的逐渐成熟,其智能化、高精度、自组织、以及设计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关联等特性,使数字技术開始在各个设计领域中崭露头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将数字技术单纯地视为是辅助绘图的工具,那么这样的认识不仅不能使数字技术真正融入以建造为目的的环境设计核心,也难以发挥数字技术作为设计工具和思维方式的强大作用。

(三)缺少与学科内部及外部的联系

数字化设计课程的教学不能完全脱离环境设计专业其他课程而独立纯在,且与相关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内大多数院校都会在大二至大三学年开设独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固然有助于推动高校数字化设计教学的开展。但在课程性质上,大多属于设计基础课类中的专业选修课,内容上与其他主干设计课程也缺少教学内容上的连贯性。尤其是部分院校禁止或者不提倡学生在学习设计之初便接触电脑,担心学生因为电脑绘图的便捷而忽略手工制图的表达,这无疑会对数字技术在学科内的推广和应用造成了较大阻力。

此外,当代数字化设计是一种自下而上式的思维模式,强调设计结果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响应与互动,其设计过程往往涉及到数学算法和计算机编程语言的相关知识。这对于当前的环境设计教学体系无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一方面优秀的数字化设计教学师资紧缺,无法对以上课程提供有针对性的前导教学;另一方面,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长期受到艺术、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熏陶,对于这类偏理工思维的跨学科知识往往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以上种种无疑增加了学生掌握数字化设计方法的难度。

三、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虽然在国内环境设计专业的数字化设计教学推进中遇到了各样的阻力,但在“实践先行、理论跟上”的学科指导思想下,近年来,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已经呈现出了多种层面的教学转向。

(一)从表达工具到设计方法

目前,国内大多数环境设计专业的数字化设计教学是讲授CAD、Sketchup、photoshop等软件知识为主,其优点是:简单易学、绘图效率较高、有助于学生完成各种课程设计的表达,且其在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相对独立,便于灵活的采用选修课或自学的形式完成知识的积累,堪称普及程度最高的数字化设计表达“工具”。而与之相对应的,国内如清华大学、同濟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学校开设了以运用算法生成、结构找形、数控建造等数字技术为主的数字化设计教学。这种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新设计方法,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的“无纸化”教学中,其设计理论受到了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提出的“游牧政治学”、“茎块”理论、“生成”理论等概念的影响。在工作中设计师借助Grasshopper、processing等编程工具,制定算法和生成逻辑,通过对功能、环境影响、经济制约等客观因素的分析,可以量化事物之间的设计逻辑,通过参数的改变来控制设计形态的产生、发展、变化、修改,从而获得自由、动态、复杂、多解的形态,为设计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其不同于传统基于欧几里得几何空间的空间思维方式和非线性的思考方式,使得数字技术不再作为单纯的设计图像表达工具,而是可以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认识。

(二)从自上而下到生成设计思维

设计者对于设计的理解及其思维意识对设计成果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至关重要。目前的环境设计教学体系长久以来受到“布扎”体系的影响,形成了一套以设计者为主体,基于设计者主观判断定制设计决策的设计思维培养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者所要处理的设计信息愈加的复杂化和多元化,这种“自上而下”的设计思维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设计过程在大脑这个“黑箱”中的推导过程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对于设计上的交流有一定的障碍;基于个人经验判断的设计过程在设计精度上也存在局限;最终设计方案的修改和存储也繁琐且耗时。因此,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很多高校开始尝试由建筑形态基层构成要素出发,基于建筑性能变化规律,以自组织方式自下而上地生成设计结果的研究。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与Hperbody研究组合作开展了基于风环境模拟数据的非标准建筑形态生成设计探索就充分发挥了数字技术的复杂数据计算优势。生成设计思维引领了设计领域的新趋向,其具有的逻辑性、创造性、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等特点,为环境设计课程体系中的设计思维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从数字化表达到数字化建构

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体系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把工艺技术放到与视觉艺术平等的位置。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高年级教学中常常会引入结构、材料、构造等与建造相关的工程知识。它要求学生抛开形体、空间的外部形式,转而去思考形体、空间的内部所应具备的结构逻辑、构造逻辑和材料逻辑。其中所蕴含的设计理性既是建筑得以物质化呈现的关键,又是建筑得以抵抗图像化的一种方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以表现建筑形式、空间为主要功能的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建造知识的关注。普遍开展的模型制作教学虽然能够让学生通过实体模型完善形体推敲、空间组织、空间造型、结构体系甚至材质肌理的训练,但由于材料和加工方式的限制,往往建筑模型无法模拟实际建造中可能出现的施工及建造难题,建造知识的学习面临与实际操作脱节的困境。

基于参数化设计的数字技术很好地弥补了设计与实际建造之间的缝隙。借助Rhino、Grasshopper等参数化设计工具,复杂建筑形式及其节点都可以借助计算机的算法转化为“数据链”,并由激光雕刻机、数控机床、三维打印等设备输出精确的“随机构件”,并可以让学生亲手搭建起来,如图1。这样由学生掌控设计、加工、建造全过程的“建构训练”,更有机会加深对他们材料性能、建造技艺、材料工艺、建筑生产模式的理解。

四、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体系构建

(一)渐进式的教学体系

在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中,从表达层面到建构层面,其知识点的难度总体上呈现递进关系,因此可以按照渐进式的方式在本科二年级到四年级分别镶入数字化设计的教学内容,如图2。

在本科二年级,学生需要掌握表达层面的技法,软件知识和数学、编程、数字化设计理论构成了数字化设计教学的基础。其中的软件知识主要是指CAD、sketchup、photoshop等以数字技术在电脑中生成设计形体,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数字化绘图能力。同时,可以将数学、编程和数字化设计理论知识合并成一门“数字化设计概论”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算法、数据分析、生成设计、参数化设计、机器人建造等方面的基本数理知识使学生对于数字化设计的发展过程、涉及的数字技术及其应用情况、相关理论与哲学思想均有一定了解,明确数字化设计与传统设计在方法和思维上的差异和联系,为后续数字化课程的学习做好前导知识的积累。

环境设计专业在三年级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功能与空间的组合、建筑设计方法、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材料与技术的选择运用等。教学目标通常强调环境、文化等与设计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训练学生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数字化设计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参数化设计工具解决造型与结构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种非线性的设计思路。同时,由于本次设计的目的是以实施为前提的,所以在设计之初就要求学生将其他课程中所学习的结构、构造等知识融入到方案设计之中,因此,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能够训练学生多角度的方案构思能力、基于物质基础的结构设计能力和复杂造型的表达能力。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以上内容中的软件知识可以在独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讲授,而有关数字化设计与实施方面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各院校情况穿插在“家具设计”或“建筑设计”等设计主干课程之中。

在本科四年级,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完成了支撑环境设计的关键能力训练和理论储备,解决设计问题的专业能力以及拓展设计的创新能力开始成为教学的重点。在这个阶段的数字化设计课程也开始关注设计的深度问题,期望通过完整的“数据链”,完成从算法找形,数控加工到实体建造的过程,最终的设计作品会以实体模型或等比例构筑物的方式呈现。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材料的加工与连接方式,学生还需要深入到对于构造法则的了解,以便让材料通过合理的组织、有序的加工、连接,来完成各个细部的组成并保证其所应有的功能性,如此能够让学生有机会从虚拟的设计“图纸”到真实的实体建造的转向,从而得到实体建造层面体验,思考、检验和反思自己的设计的机会。以上教学内容可以用“数字建造”专题课程或结合毕业设计来开展。

总体来说,上述以时间维度划分的教学节点与数字化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难度存在着一定的渐进关系,即关注软件操作学习的课程对应于设计表达层面,关注形态和结构问题的课程对应于实施层面,关注实体建造问题的课程对应于建构层面。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對应以上三个时间维度的教学内容各有不同,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可以结合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低年级的软件的学习上,知识点相对分散、网络学习资源丰富、学习难度较低,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加学生自学的方式,结合网络教学资源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化图形表现技法的前提下,个性化地学习其他相关的软件知识,拓展数字化表达的多样性。

在三年级的数字化设计课程学习中,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的优点,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空间中体验空间与人的关系、参数与形态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这个阶段的软件知识的学习上,会出现一个明显的爬坡期,与数学、编程相关的知识点显著增加。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更要发挥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时间,使数字化设计工具的运用和设计思维同步起来。

在高年级的课程教学中,着重实施和建造层面的教学实践,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穿插在学生亲自建构作品的过程中。在这种实践性的要求下,相关设计教学可以采用产学合作的方式开展。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校的教学资源能够与行业的设计资源形成互动,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企业与市场的需求,熟悉设计行业的产业上下游关系,节省高校在培养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人才方面的开支。

(三)数字化设计教学知识点与现有设计课程的融合

数字化设计教学的教学体系必须与现有的主流环境设计教学体系相互融合,其在设计方法、思维、手法的上的差异并不是对原有教学体系的颠覆,而是形成互为参照、互为补充的关系。

环境设计专业在低年级大多会开设“工程制图”、“环境设计初步”、“优秀设计作品鉴赏”等专业基础课程。在授课内容上,会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工程作图方法、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以及对经典的设计作品解读和抄绘。在这些教学环节,可以将“软件学习”与这些课程结合起来,在完成尺规作图的之后,进一步采用设计软件的数字建模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二维到三维的“空间训练”,强化学生对于环境空间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应用数字技术的熟练程度。

由于数字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逐年增加,所以在高年级的课程中,数字化设计教学与其他设计课程都有很好的契合度,比如家具设计、陈设设计、展示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数据可视化设计等都能够找到非常成功的教学案例,如图3。同时,由于数字技术在设计思路、设计深度、可建造性等方面与传统设计课程的明显差异性,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建构过程中接触到课本中较少提及的“工序”与“合作”的概念,这可以为现有的环境设计教学体系提供教学内容方面的补充。

(四)优秀师资的培养

当下开展数字化设计课程教学的主要难点是数字化设计教学相关师资的缺乏。虽然国内开设数字化设计课程的时间较早,但由于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不够健全,相关教材建设不够完善,配套金费投入和实验设施还有待加强,导致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难以集中师资开展数字化的相关教学。很多院校想到了借助与国外前沿的设计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比如、同济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合作,后来发展成为Digital Future工作营;南京艺术学院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采取联合教学的方式完成实验教学;其后如华南理工、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香港大学等也参与到这一行列中来。数字化设计工作营有效地促进了最新的设计思想及技术方法的交流,起到了数字设计启蒙的作用。但要真正解决数字化设计教学所需的师资问题,不是靠某一种数字技术、某种数字化设计方法或某一门课程,而是需要一个能够持续性地培养数字化设人才的教学体系。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现有的培养体系内融入数字化设计相关教学内容,给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字化设计知识体系,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才是解决数字化设计教学落地的关键。

总结

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前设计的方式和手段,更是改变了设计的理念,设计过程不再是割裂的阶段,而是在由“数据链”串联起来的完整过程。但环境设计教学体系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任然停留在图形表达层面,从设计工具到设计思维的滞后严重阻碍了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

论文研究国内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化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业发展的趋势,探讨了数字化设计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而以建立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化设计教学体系为导向,从教学内容的推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学科内部和外部的融合三个层面分析了建立数字化设计教学体系的框架。其意义既可以指向未来的环境设计教育的需求,还在于拓展和丰富了环境设计专业的知识疆域和教学边界。

作者:罗斌

第三篇: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数字化VI设计

【摘 要】展示空间作为室内空间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商业空间设计领域中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商业展示空间以其效果直观,创建便捷,受众面广等特征,越来越被商家看中并做为一种重要的空间产品展示方式。新时代的数字VI设计作为传播企业品牌、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的快速便捷手段,在展示空间的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展示空间 VI设计 数字化

引言

回朔历史,当代空间设计中展示空间的起源要回溯到1851年的首届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展馆的出现到现如今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展馆、展厅类型,在发展的160多年里,展示设计的空间设计形态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们基本上都是以模仿某种建筑的空间形式的方式而存在的。展示的最终目的在于宣传和传播信息,而广告设计中的VI设计也伴随着展示空间的发展演变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

1 展示空间设计与VI设计

展示空间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采用空间设计的原理和手段,利用一定的展示设施对限定空间进行一定的设计和区域划分,并利用相应的展示手段将规定的信息和内容展现在受众面前,并以此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相应的影响。

VI设计则属于平面广告的范畴,它是在商业经营的指导前提下,利用平面设计等手法将企业商品的内在气质和市场定位进行视觉化、形象化的设计结果。一般包括基础要素和应用要素两部份组成。不论是基础要素里的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象征物;或是应用要素里的商品包装、广告用品、展示陈列等……VI设计作为平面广告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对于每个企业或者商品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今的展示空间设计不再是单纯的对展示空间区域进行简单的规划和陈列,更多的是将企业的商品对外进行宣传和展示,从而更好的推广、推销商品,提高商品的市场认知度和购买欲。展示空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实物展示发展到后来的集图片、模型、多媒体于一位的展示方式。虽然我们看见的展示空间中的内容一般都是某些具象的商品实体,但在这些商品实体的背后,商家或者企业想要给消费者传播的往往是商品企业的文化和经营理念。VI设计在其中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广告宣传的展示空间就像残缺的画作,没有传播载体的广告宣传是苍白空洞的。两者好比人的左右手,不论缺了其中的哪一个都不完整。VI设计自然而然成为了展示空间中广告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VI设计是和视觉关系最为紧密的设计,人的视觉是接收外部信息最主要的通道,所以说展示空间中的VI设计就成为了宣传企业或者产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套完整而优秀的VI设计在同样优秀的展示空间中出现,对体现一件商品的特征或者展示一个企业文化的精神面貌是十分重要的。VI设计在当代展示空间的设计中运用也十分普遍,如企业的商标LOGO,广告招贴海报……等。商业展示空间的设计也可以根据企业VI设计中的造型元素来进一步得到体现。

2 展示空间中的数字化VI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明显的感受和认识到了数字化技术正在影响着我们生活中每个方面,数字化技术以其独有的优点和传播的广泛性和便利性,正在逐步取代传统介质传媒的地位,而当代的展示设计也正不断的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传统展示设计的理念已经不能够完全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了,在数字化的展示设计方式与传统展示设计的方式发生碰撞后,数字化的展示设计已逐步的取代传统的展示设计形式。如今的展示空间早已摆脱了传统固定的图片展示、模型展示、普通的多媒体展示等,变得更加多元化起来。这些常见的展示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展示要求,高科技支持下的多种展示方式也应运而生,展示空间的必然趋势就是科技的互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

随着数字技术在展示中的发展和应用,VI设计的数字化展示也在展示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伴随展览方式的多样化,展示中的数字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展板、展台、灯光、展架等布展的方式。其中包括:数码影视系统、三维成像系统、三维虚拟影视演示系统、静态数字图像展示系统等,这些数字化高科技手段的加入使得我们的展示空间增添了许多趣味性、游戏性、互动性。数字化展示中的多维性、互动体验性为现代展示设计带来了新的生气,数字智能化互动性的展示设计代表了现代展示设计新的模式与发展的方向,展示设计中的数字化运用更丰富的展览技术与形式,打破了传统展示设计中的时间与空间的制约,成为了展示设计新方法之一。

随着展示设计展示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展示设计的VI设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设计空间、设计理念、展览方式上都有了新的特点。

(1)展览中的VI设计由“实体”向“数字”方向转换。传统的VI设计实体展示已不能够完全的适应时代的需求,从而无论是从信息处理量上还是在多维展示的空间上对参观者的参观有很多的限制,不能全面的接收信息,而数字的技术加大了展品信息处理量的传播,参观者在参观展览的时候在一定的程度上不会受到展示空间所带来的制约与限制,在多维展示空间中可以获取更多展品信息,而且数字化的VI设计展示还解决了展示中时间、空间等各方面制约,从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展示设计的功能。

(2)以动态的形式为主导的VI设计。以数字的媒体技术作为主导的数字化展览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实体展示设计以较为常用的静态进行互动展览方式。虽然传统实体的VI设计当中也应用到光电技术,但是在运用上还局限以静态为主的形式上。在数字化技术的环境中,多维时间轴和三维成像的结合,构成了多维空间,使现代数字化的VI设计逐渐成为了新形式的主导,使展览更加自由灵活与丰富。

(3)绿色环保的数字化VI设计。“绿色设计”和“可持续性设计”是现代设计的新主题,环保这一理念将贯穿设计的始终。人们在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这就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要回归自然。数字化VI设计的展示空间就可以把这一观念贯穿始终,在进行展示和宣传的同时,利用三维新技术、多媒体等电子技术取代实体展示空间中的多种实体材料和自然资源,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更加的绿色环保。

(4)强化了展示设计中的“互动性”。传统的展示空间和内部信息的传播是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性的,但伴随着现代化的数字化VI设计,展示空间内部也渐渐“活”了起来。参观者和传播受众不再单一被动的接受着各类性息,利用数字化的VI设计和多媒体技术,人们可以参与到传播信息的交流中,由被动变为了主动接受展品信息。

综上所述,现代展示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媒体,如果脱离了数字化VI设计作为展示空间的宣传载体,那么这样的展示空间将会显得空洞乏味;没有展示空间作为载体的VI设计,它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它们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在设计的同时将它们两者真正的结合起来才能将它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体现出现代展示空间的全新魅力!数字化的VI设计将打破传统展示设计中时间与空间的制约,成为了展示空间设计展示的新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叶萍.展现的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美工图书社.展示设计[M].台北:美工图书社,1993.

作者:董斌

上一篇:预警机制论文范文下一篇:房产测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