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阅读下青年教师论文

2022-07-03

近年来,由于推动教师读书的缘故,我有机会深入学校与教师们交流阅读的话题。在开始讲座或沙龙之前,我会让教师们写下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我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认同教师阅读的价值,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他们反映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广泛阅读下青年教师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广泛阅读下青年教师论文 篇1:

小学语文整本书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摘要:自新课改以来,核心素养、群文阅读、学习任务群等成为教育人士讨论的热点话题,整本书阅读也使不少青年教师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对整本书阅读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开发出各种不同的为了促进学生阅读的教学方法。随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普及,有关问题也相继出现,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整本书课外阅读教学,浅谈若干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课外阅读教学的含义及意义

(1)整本书阅读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叶老只对初中、高中阶段提出了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并未提及小学。历史走到今天,阅读已经成为世界范围讨论的主题,阅读也已经从婴幼儿阶段就开始了。小学阶段进行整本书阅读不但成为了可能,而且成为必须要做的事情。2001年7月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已经被重视。

(2)小学语文整本书课外阅读教学的意义

叶老认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而他一贯重视的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所以,他的整个语文教育思想都是以养成习惯,培植能力,训练技能为目标,最终通过教师指导(教给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学习。语文本质上就是一门教授语言的传统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如果学生单单读一些教材上的单片短章,很少和整个写作故事所衔接,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阅读,会使学生的眼光和思维无法扩展,不能产生由点到面地思维模式。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阶段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要不少于100万字,课内的阅读完全不能满足小学阶段之后的学习,所以课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乃至未来的语文学习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接触到课本中所没有的内容,打破课本中的固有思维模式,也使学生在课内学习之余,收获一些有益的课外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整本书阅读就是很好进行课外阅读的方式。整本书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体、写作背景、作品内容,这样当学生遇到不熟悉的作品时,就不会因为阅读面太窄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获得阅读成就感,这对小学阶段的阅读习惯养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学生从课内所学到的阅读方法,也可以及时地运用到整本书课外阅读中,有利于学生获得个性化的閱读体验,帮助培养学生的连续化阅读,取代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使学生产生主动思考,深度探索的阅读能力,养成坚持不懈的品格和良好阅读习惯的毅力。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课外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学模式下,语文阅读往往以“单文本”教学为主,阅读碎片化,浅表化。整本书阅读的再次强调成为教育人士关注的热点,是对教育界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值得引起青年教师在实施整本书课外教学中的注意。

(1)小学生阅读兴趣较低

在科技发达的时代,大多数学生从小就接触电子产品,除了在学校上课有老师及家长的约束外,在课外的时间大多数都不去主动接触书本,不爱阅读课外书本,甚至因为一些家长的强制手段,对读书产生厌恶。尽管有一些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但因为小学阶段的知识储备和阅读能力,往往不能记住整本书阅读中人物及情节,他们只能片面地记住他们所感兴趣的,印象较深的,对整本书一知半解,这样的整本书阅读很容易打消学生对读书的热情。

(2)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多且阅读内容单一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在课后不仅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长也给学生买了许多辅导书,并且在周末也要参加各种培训班,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远远不够。尽管学生对课外阅读有兴趣,也被沉重的学业负担压的没有时间去实现阅读兴趣,仅剩的那一点时间可以用来阅读,学生也大多选择短小、有趣的内容来放松身心,这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3)小学生整本书课外阅读缺乏专业指导

针对小学生整本书课外阅读,家长和老师都缺乏一定的指导。虽然在阅读方面对于小学生的要求较低,但习惯从小养起。尽管学生在学校已经学习了相关阅读方法与知识,但对于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还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与一定的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对思维进行扩展,并给学生更多的激励,让他们对阅读产生更多的成就感。针对整本书阅读,大多老师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因为学业成绩的压力,许多老师追求短期的成绩效益,而忽视了学生长期的阅读习惯养成,并且作为小学生,对于事物的好坏美丑还未有明确的判断,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去引导他们阅读有益身心健康、培养高尚情操的读物,以防学生的盲目选择,造成观念扭曲。

(4)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阅读氛围不浓厚

学生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学校、家庭,并且小学生还处在对他们模仿,易受他人影响的年龄阶段,所以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阅读氛围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小学未设立学生阅读角,很少有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举办,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都只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学习压力重,丧失了去寻找阅读中乐趣的热情,便在学习之余放弃主动再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大多数家长虽然有要求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但家长自身却没有做好一个带头作用,当学生寻求交流时,因为家长本身对整本书阅读也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再加上家长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参与孩子的整本书阅读中,对孩子在整本书阅读中需要的互动交流敷衍了事。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就导致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5)整本书课外阅读中的家校沟通缺乏

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只能在家中进行,所以在整本书阅读中学校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在学校,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荐适合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读物后,老师应及时告知家长,辅导孩子课外整本书阅读。在整本书阅读中,指导孩子做好读书笔记整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整理问题,家长不能只关注其是否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在课外阅读上,家长与老师应站在统一战线上,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从而促进学生课外整本书阅读的展开。

三、小学语文整本书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选择以语文教材为基础的课外读物

语文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和知识思维能力選择的经典文学作品,但由于教学时长的限制,课文大多都是截取较为精彩的部分进行讲解,但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本身就很值得在课后细细欣赏阅读,所以教师可以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从而加深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深入体会文章自身的韵味,不仅使学生对课本的内容赋予了自己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以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不胜枚举,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所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推荐,不断向外扩散,指定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主动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教师不能强制学生阅读某一作品,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打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没有成年人的专注力,要让学生把课余时间用来阅读,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独自阅读,学生的兴趣会慢慢消退,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适时地鼓励和支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多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先建立学生对阅读积极主动的兴趣,再对学生在阅读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加以夸奖、表扬,加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自信心,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展示机会,让阅读时刻围绕在学生身边,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从小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也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教师对整本书课外阅读的指导

小学生在进行课外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但不能把整本书阅读当作一项任务强制地布置给学生,而是要学生成为整本书阅读的主体,让学生有意识地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提出自己有关文章的见解,独立思考,教师要做好介绍各种阅读方法的工作,在知道阅读过程中要注重精读与略读地有效结合。叶圣陶认为“从教学角度出发,应提倡学生进行精读,尽量少采用略读。但是如果从读书效果角度而言,学会精读更重要的是为了之后将略读予以运用。”首先,先让学生粗略地将文章阅读,而这里的粗略并不是毫无目的,学生需要带着了解作品的种类、作品的整体框架和作品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进行第一遍的略读,完成这三个方面后再进行下面的精读。精读不需要一字一句都了解透彻,而是要有所侧重,学生可以将他们所认为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作为更加深层次的研究,这个词或这个句子哪里有吸引力,作者在这有何意图,这样能更加充分的了解作者的写作,也能从中获取为我所用的知识。因此整本书阅读中需要略读和精读地配合,教师应主动将学生带入阅读的思考中,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思考。

(四)学校开设阅读课等阅读活动

学校开设整本书阅读课,在课上最重要的是“读整本书”。在阅读课上,要给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每个同学拿着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默默的静读,互不打扰,在课上形成一种安静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读完之后要及时进行交流,教师要组织专门的课外阅读交流讨论会。每个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碰到的问题和觉得书中优秀的部分分享给大家,总结阅读的经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表达出来,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在同学中进行交流,同学之间没法解决的问题就与老师讨论,能有效地提升阅读效率。在学校内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例如:课外阅读作文大赛、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课外阅读活动周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整个校园都弥漫着良好的阅读氛围。

(五)打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形成有效的家校沟通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尽全力给学生最好的教育,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然而并未考虑过是否适合自己小孩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课外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不要盲目地报各种班,而是需要留出时间来给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给孩子更多的学习自主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再需要家长更多的约束,他们需要自我成长,家长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选择他们所感兴趣的读物。其次,家长也并不是随学生自由学习,家长要和孩子产生学习上的良性互动,许多家长并不充分了解整本书阅读到底如何有效的指导,家长应主动学习,在了解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后才能更有重点的参与互动,与学生形成共鸣。家长也应主动与老师探讨如何参与孩子的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中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整本书阅读的课外书籍,采用激励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家长是学生潜移默化会模仿的对象,要想学生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就要做好一个榜样,不断地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探讨。让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不断感受到阅读所蕴含的乐趣,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提高对阅读的兴趣和阅读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整本书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并非新生事物,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历史悠久。现如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新时代浮躁、碎片化的阅读,运用整本书阅读方法来改变阅读现状。在现有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家长和教师共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整本书阅读。良好的整本书课外阅读不仅能扩展学生在课堂上的内容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生课外整本书阅读现状研究[D]. 张瀚云.天津师范大学 2019

[2]刘鑫.论小学语文整本书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6):70.

[3]戴筱彬.小学语文整本课外阅读教学方法探析[J].新智慧,2020(17):129.

[4]杨义超.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优质通道[J].语文天地,2020(25):57-58.

[5]胡元华.预防整本书阅读过热的四个建议[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20(Z2):10-11.

[6]刘亚楠.整本书教学策略漫谈[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8):66.

[7]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叶圣陶 著, 1980

徐慧怡(1998—),女,汉,籍贯江西乐平,职务:无,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作者:徐慧怡

广泛阅读下青年教师论文 篇2:

在“共同体”中探寻青年教师专业阅读之路

近年来,由于推动教师读书的缘故,我有机会深入学校与教师们交流阅读的话题。在开始讲座或沙龙之前,我会让教师们写下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我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认同教师阅读的价值,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他们反映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概括起来,他们的阅读困惑普遍集中在:读书时间不足,事情一多就挤不出时间阅读,怎么办?如何培养阅读的乐趣,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如何选择阅读书目?如何有效阅读专业书籍?如何静下心来阅读?

其实,我也曾和他们一样面临这些问题的困扰,幸运的是,我走上了一条“共同体”的阅读之路。2008年6月,我和一群热爱阅读、怀有教育理想的教师朋友自发组成一个民间的、草根的“厦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我们约定在一段时间内,共同阅读一本教育经典著作,围绕一个教育话题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并邀请几位“明师”作引领。9年来,我们从几个人的读书沙龙,发展到几十个人、几百人一起分享读书之乐。我们共同阅读了几十本教育经典著作,开展了两百多场沙龙活动。每次的沙龙研讨都是一场思想盛宴,大家宁静自然地对话,互相敞开心扉,这种氛围会自然地使我们的思想回到“关注幸福、关注生命”的教育原点上来。如今,共同体在“破解”上文教师提出的那些阅读问题上有了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将专业阅读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来做

面对青年教师“阅读的时间从哪里来”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做重要的事情永远有时间”。许多教师从眼睛睁开的那刻起,就开始忙碌,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开会,还要应付常常突如其来的各种检查。下班后,还有各种各样的家务事在等待着……一天又一天,真的没有时间可以静下心来读书……这是许多教师的工作生活常态。但同时,我们发现,也有一些优秀教师在我们悄然不知中读了一本又一本好书。同样的时间,不同的效果,取决于我们对待读书的态度。在共同体中,我们倡导将读书作为青年教师的一种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读书看成是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每天挤出半小时,即使只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管理学上有一个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把生活中的事件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如果我们将阅读作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去做,坚持每天都挤出一定的时间阅读,再遇到“紧急而重要”的事情,如开一堂观摩课、写一篇论文时,我们就会因为有先前的阅读准备和积累,做起来游刃有余。

在共同体中,我们始终将“专业阅读”作为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来做。亲爱的教师朋友,您会将阅读放置在何种位置呢?

二、将“共同阅读”和“分享交流”作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在整个社会的阅读氛围还不浓厚、个体阅读习惯尚未形成时,用团队的共同阅读来推动个体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中,通过组建各类阅读共同体,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促进教师的个体阅读习惯的形成。

众所周知,教师想要实现专业成长,一定要读一些教育理论的书。而调查显示,许多教师特别害怕阅读这类专业书籍。即使读,也很难读完。怎样让教师们爱上专业阅读并从中受益呢?我觉得很重要的阅读方式是“共读”。共读是形成共同价值和共同语言的阅读方式;共同阅读,才能有共同的语言,才能产生共通的体验,才能产生心灵共鸣。“共读”对于凝聚大家的共识、形成团队文化来说尤为重要。在共同体中,我们每个月会相约一起共读一本经典教育名著,用团队的阅读动力督促个体的阅读行为。

共读之后,还要安排相应的“阅读分享沙龙”。在共同体中,我们一般采用“世界咖啡”式汇谈模式,教师们在一种真诚互利和共同学习的精神下齐聚一堂,畅谈阅读感受,让深藏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形成集体智慧。正如青年教师许宝凤所说,“在共同体的世界咖啡沙龙中,即使你只读了这本书的一小部分,当你在聆听其他人的阅读感受时,你也好像把一本书读完了一遍。尤为重要的是,沙龙中的民主、平等、参与、共享的精神陶冶着每一个参与的人,我很享受这种专业阅读及交流带给我的成长乐趣。”“沙龙分享”的方式既可以降低专业阅读的难度,也可以让一群教师在阅读交流中产生心灵的共鸣。

三、将“教育经典名著”作为重要的阅读书目

有青年教师说,我每天也阅读,只不过我的阅读通常都是在网上或手机上读一些信息或文章。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和资料唾手可得,我们容易陷入以获取信息为主的“浅阅读”状态。这类阅读可以扩大教师的信息容量,却无法锻炼教师的思考能力。因此,共同体倡导,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教师需要广泛地涉猎信息,但更提倡的是“深度阅读,完整思考”,在整本书的阅读中建构起自己的阅读习惯。

关于青年教师阅读书目的选择,我的回答是“读书最好要读教育经典”。经典名著所阐述的教育规律是我们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南”,是我们永远的“导师”。教师的成长需要引领,“专家的引领”不是常常有,而专业书籍的引领却常常有、时时在。读经典教育名著就是我们寻找专业引领的最佳途径。

真正的经典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无论哪个学科、哪个学段的教师都不能忽视教育经典。当然,哪些书目是真正的经典,尚不能完全达成共识,有的书已经经过了历史与实践的检验;有的书尚处于这个时间流中,也许沉没,也许正在流向我们未知的远方。对于我们常常可以在网上看到教育专家或各类机构推荐的经典阅读书单,我们可以将此作为参考,从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目。当我们真正进入“阅读状态”后,每个人都会根据个人的实际发展需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目,形成自己的“经典阅读书单”。拥有自己的阅读书单,将经典中的精神支柱化为自己的东西。

这些年,我和共同体的朋友们一起共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给教师的建议》《童年的秘密》《静悄悄的革命》《朗读手册》等几十本的教育名著。在这些名著中,我们不断地与自己相遇,与儿童相遇,与先哲们相遇,并将先哲们的话语变成自己教育教学的准则;在这些经典名著中,我们明白“时代会变化,而教育之道不会变”,才不会被各种各样的改革流派牵着鼻子走;在这些经典名著中,我们反思自身教学,反思自身生活,并逐渐学会用一种宏观和综合的眼光去看待当下的教育现实,思考教育的本质。因為我们从经典中受益,因此我们也常常通过网络把我们正在阅读的一些书目推荐给广大青年教师,期待更多的教师能在“经典”中相遇。

值得說明的是,在引导青年教师们阅读经典名著的过程中,不可一下子就阅读难度很大的书,让教师还没开始阅读就产生畏难情绪,而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阅读步伐慢慢前行。

除了阅读教育经典名著,我们也应阅读一些权威的专业报刊杂志,比如《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教育研究》等,这些杂志以丰富的信息、前沿的理念给我们以理念的引导,思维的启发,使我们的教育行动更稳健。

四、将行动改进作为阅读推动的重要落脚点

在共同体中,我们还把阅读与行动结合起来。资讯并不是学习,真正的学习必定要有行为的修正与具体的行动。唯有一个人真正行动参与,他才能真正改变,然后落实到日常生活里。共同体的伙伴们热爱阅读,但我们不是简单地把阅读的梦想揣在心里,而是用阅读行动感动更多柔弱的心。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阅读活动,走进厦门市及周边地区近百所学校传播“阅读共同体”的理念,不断点燃和激活教师的阅读热情,让一群充满激情的“阅读之师”,影响另一群“想读之师”成为新的“阅读之师”,再“群群相传”“群群互激”。阅读之风,尽吹鹭岛。我们从当初的一个共同体发展到十几个共同体分体,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在共同体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把读书之乐传递给身边更多的孩子和家长,我也因此被评为“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2015年,为进一步发挥共同体及各分体在区域阅读推广活动中的专业力量,让阅读走进更多教师、儿童和家长的生活,让阅读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我们发起了“阅读点亮学校”的草根行动计划,确立了“三个一”的活动内容:协助学校成立一个“教师读书俱乐部”,开展一次“世界咖啡式”读书沙龙活动,为学校推进阅读活动提供一些参考建议。两年来,我们在厦门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60余场阅读推广活动,直接受益的教师、学生及家长有三千多人。我和共同体的伙伴们以“共同阅读”为媒介,在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群体中掀起了一场静悄悄的“阅读革命”。

结伴读书,不负青春!多年的阅读推广实践经验证明,“共同体”是推动青年教师群体专业阅读的有效组织形式,愿更多的教师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结为“共同体”,在专业阅读的道路上幸福行走!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作者:段艳霞

广泛阅读下青年教师论文 篇3: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通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深化通识教育改革背景下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辩证把握“宽”与“精”、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本土经验与借鉴国外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

在高等教育通识课程系列中,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经典的人文社科通识课程能够荟萃古今思想文化精华,凝聚中西经典作家智慧,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探究兴趣,对启迪学生智慧、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的哈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非常重视人文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在八大学科领域的32门核心课程中人文科学占有绝对优势比重,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和道德问题[1]。近年来,我国高校加快通识教育改革,人文社科类课程逐步得到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共识。

一、新时代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

人文社科通识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当前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的背景下,加强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对于培养大学生人文关怀,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应对挑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人文关怀理念,达成立德树人目标

人文关怀理念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主体性。人文社科通识课程不仅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要重点培养大学生人文关怀理念。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理性面对困难、挫折和荣誉,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从人本理念出发看待他人与社会,养成包容协作、诚实守信等人文情操。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在人文社科通识课程中应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掌握其真谛。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位置。立德不仅仅是德育教師的任务,人文社科通识课程还应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通过古今中外经典论著和代表性案例的解读,使德育教育更加丰富多彩、意蕴深厚。立德树人是社会发展紧迫而长远的需要,人文社科通识课程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的公德,即社会责任感、思想品德等;另一方面,还要着力培养科研诚信、学术伦理等,铸造大学生良好的学术素养。不同学科都有其学术伦理和规范,无数中外人文科学大师的作品都是其学品人品的典范,在课堂教学中应公德教育与学术道德教育并重,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

2.开阔学科视野,调整知识结构

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是人文社科通识课程的优势之一,学生通过博览群书产生思想碰撞和激发灵感,学会运用和借鉴不同研究视角观照、审视、研究历史与现实问题。首先,广泛阅读经典符合大学生的求知心理和个性化需求。大学生具有追求知识多元、勇于探究和竞争博弈的心理特征,古今中外先哲大师们垂范青史的精品力作,不仅能够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还能够激活学生探究精神和问题意识。其次是有利于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相互借鉴。不同学科拥有各自的学术传承和研究范式,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汇集各学科理论精华,融合各领域的研究方法,为学科间相互借鉴打通了渠道。如社会学涵盖了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历史社会学等分支学科,其理论与方法对于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再次是人文社科通识课程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从中发现跟进阅读、不断探究的乐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人文社科通识课程的优势还在于打破学科之间严格的分门别类,弥补学生专业范围狭窄、知识结构失衡的缺欠。如理工学科学生不仅需要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同样应强调政治导向、时代导向、人文导向和问题意识;不仅需要应有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还应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和宽广胸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华和履行社会责任。

3.顺应时代发展,增强应对挑战能力

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应遵循培养大学生具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质、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的目标。一方面,通过调整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使大学生认清当前形势下赋予自身的历史责任,感悟时代、紧跟时代,能够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笃实勤学、刻苦钻研,掌握和练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相互激荡,各种社会思潮借助互联网传播扩散、良莠掺杂,对大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挑战。通过人文社科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批判抵制各种错误理论和社会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锻炼批判性反思能力。在本土文化与西方话语体系碰撞和激荡中,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增强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二、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应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

不可否认,当前高校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既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师资结构不完善、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等管理层面问题,也存在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任课教师间的能力差异等微观层面问题。从实践角度看,笔者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辩证把握“宽”与“精”的关系

所谓“宽”首先,是指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宽阔的学科视野和研读经典的综合性能力,对本学科知识体系具有较全面的认识,既能准确把握本领域的精髓,又能适应通识课程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广泛涉猎人文社科典籍原著,不断补充和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其次,在课程设计、教材选择及课堂教学中应突出知识面宽、综合性强的特点,选取各学科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素材,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领域知识的精华。再次,以“博雅”为目标,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广泛兴趣。“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理论思维成熟的过程,是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过程”[2]。

所谓“精”是指教师对本学科具有深入研究,能够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提炼精华,选择代表性强、经得起实践考验和时间验证的经典,在课堂教学中反复打磨、不断凝练知识要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要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教师应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辨识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和理论。人文社科经典著作中一些影响广泛,评价较高但学术观点存在局限性的作品,作为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素材也可适当引进,以反映本学科的全貌。

2.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的关系

知识积累指在知识体系中,学生能够自由地进行多路径的联系和广泛的交流,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实现知识的积累、转化与再创造的过程[3]。人文社科研究范畴广泛,各学科基础概念、理论流派等是构成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除了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撰写读书报告等环节积累知识外,还应通过不同观点的对比分析,对反面观点的批判性反思,增加鲜活的现实案例,评价素材的疏漏等建立“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4],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达成知识积累的目标。

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首先是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大量文献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信息,准确把握原著中的问题并与现实问题相联系,从而发现历史与现实问题的交汇点。其次是提高辨识问题的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辨别和断定。再次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即对问题进行剖析、分辨、单独进行观察和研究,解读原著的逻辑线路,考证数据、案例来源及推论过程,从而得出结论。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各不相同,因此要训练学生运用各专业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本土经验与借鉴国外的关系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核心内容之一,在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应体现中国特色。首先要体现民族性,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培养大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与和谐共存的理念,塑造身心健全的合格人才。其次是突出时代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文化[5],在人文社科通识教育中应突出传统美德在影响和解决当前教育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阐释传统美德如厚德载物、刚健自强、合而不同、崇尚礼仪等对培养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再次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通识课程中单纯强调外语等实用学科,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注重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等。

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还应立足中国,借鉴国外。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人文社科理论是通识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做到兼顾中西,融会贯通。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国外经典著作是时代的产物,是思考和研究當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这些理论成果对于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如“人本理论”“治理理论”等对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起到重要参考作用。二是比较世界上诸文化,引导学生反观现实,加深对我国传统与现实的认识,养成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人文襟怀。三是锻炼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当代西方一些社会思潮打着如“普世价值”等旗号对大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从根本上揭示这些错误理论的虚伪性。

三、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首都师范大学进行了一系列通识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语言、艺术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师教育六大系列课程,逐步形成科学、综合、有机和理性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人文社科系列课程为例,其特点如下。

1.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打造通识课程体系

学校重点突出“素质、综合、交叉、开放”的通识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人文社科素养、培养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训练科学思维方式、扩展国际视野为目标,分类分层构建通识课程体系。在课程性质上,一方面突破“专业知识”的阈限,体现人类知识的共同基础,强调文化精神的传承;另一方面,打破学科壁垒,设置不同类别选修课程,引导学生跨学科修读。以通识课程Ⅱ为例,该课程内容分为“文化传统与文明”“人类思想与历史”“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文学艺术与审美体验”“教育与社会生活”五大类;在课程结构上分为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各学科教材选择标准注重经典性,能否在必读经典上达成一定共识,是决定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落地生根的本质[6],所选原著均为该领域公认的经典。强调时代性和实践性,密切联系当代经济社会领域的重大问题,力求对学生学术训练有实际指导意义。兼顾可读性和趣味性,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引发终身学习的兴趣。

2.“问道典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注重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以配合通识教育而实施的“问道典籍”读书活动为例,学校至今已举办了12期,参加学生总数1 000余人次,入选“问道典籍”作品集的优秀读书笔记500余篇,营造出浓郁的读书氛围。在引导学生研读经典过程中,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创新。一是训练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视角。教师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让学生对著作所处的时代、社会、人本身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二是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通过梳理基本概念、理论流派和学术渊源,厘清经典著作的学术命题、学术观点和学术话语,进而追溯经典作家的写作逻辑线路,挖掘经典著作的价值和内涵。对于存在时代局限和疏漏的理论观点,通过对比分析、案例验证等训练学生批判性反思能力。三是掌握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前者惯用意义分析和解释学的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的精神文化现象,后者侧重实证方法研究社会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重点介绍各自方法上的优势,帮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理解和借鉴相关方法。

3.完善运行和保障机制

优秀的师资团队、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监督考评制度是确保通识课程顶层设计顺利实施的保障。学校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2010)、《关于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修订工作的通知》(2011),为全面推进通识课程建设提供了管理依据。一是选拔培养优秀教师任教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在教学团队上汇集了各院系优秀教师,定期开设校长论坛、院长论坛、教授论坛和系列讲座,打造高水平课程系列。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通过“双推计划”、教改立项等培养骨干教师队伍,保障教师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测评制度。通过教学督导组定期检查、学生信息员及时反馈等机制,保障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三是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互动。学校创办并运营人文社科通识课程网站,提供经典著作、重要文本、文献目录、音像视频等资料,开设师生互动专栏,使课堂教学与群组讨论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相结合,推动了人文社科通识课程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志刚.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育与完善[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52.

[2] 党怀兴.倡导阅读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3):9.

[3] 陈滔娜.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内在逻辑——约翰·纽曼的知识逻辑分析[J].理论界,2012(8):165.

[4]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24.

[5] 张岂之.关于大学素质教育的再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6.

[6] 陆一.从“通识教育在中国”到“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兼论中国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多种可能的结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6(9):17.

[责任编辑:周晓燕]

作者:张静波

上一篇:实验设计之生命科学论文下一篇:数据背景下学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