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乡村发展

2024-04-12

金融支持乡村发展(精选6篇)

篇1:金融支持乡村发展

2021年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支持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金融业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金融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xx市为例,在对全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一、xx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一)农村金融体系不断丰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xx市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完善的过程,初步建立起以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为主,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辅的多元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截至2020年xx月末,全市共有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xx发展银行)x个、商业性金融机构(xx银行、xx银行)x个、合作性金融(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xx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xx个。

经过xx多年的改革和发展,xx市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不断完善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金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xx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惠民的金融产品,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贷服务。如农行“连贷通”、邮储银行“小微易贷”、农信社(农商行)“乡村振兴贷”、工行“网贷通”以及建行“税易贷”等产品,有效发挥了金融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作用,有力支持了春耕备耕、粮食生产和收储制度改革以及水电气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截至2020年x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xxx.xx亿元,较20xx年末增加xxx.x亿元,增长xx.xx%。“十三五”期间,xx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不断增强,涉农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有效满足了涉农企业和农户的金融需求。

(三)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一是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不断推进。20xx年以来,按照《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级联社分批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发〔20xx〕xx号)要求,xx市分四批完成了x家农信社改制农商行工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二是xx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相继成立。中国农业银行xx市县两级分支机构相继成立三农金融事业部,明确了三农金融事业部“县域+涉农”的职能边界,对推动“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农村抵押物范围不断拓宽。为解决农村抵质押物不足问题,20xx年,xx县、xx县被xx省列为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重点县。20xx年,xx县被列为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两权”等抵押范围的扩大,为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增加农业生产中长期和规模化经营资金投入,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四)农村金融生态不断优化

一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截至2020年x月末,全市农村地区银行网点xxx个,布放ATM机xxx台,POS机具xxxxx台,农村人均持卡量x.xx张。二是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近年来,人民银行xx市中心支行深入推进“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全市采集农户信用信息xx.xx万户,占全部农户数的xx%。共评定信用户xx.xx万户,信用村xxx个,信用乡镇xx个,占全市xxx个乡镇的xx.x%。xxxx年,全市共有x.x万户农户享受到了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和优惠利率,金额达x.x亿元,平均利率x.xx%,为农户节约成本约xxx万元。三是金融消费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人民银行按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情况进行评估,20xx年度全市评定A类机构x家,B类机构xx家,C类机构x家。同时,持续加强现场来访投诉咨询人员的接访和xxxx投诉咨询电话及时分处办理。2020年办理xxxxx投诉xx起。

(五)政策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人民银行xx市中心支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扶贫、民营小微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一是确保人总行新设的两项直达实体工具落地见效。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xx中支通过灵活运用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和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难题。截至xxxx年xx月末,通过“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成功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x.xx亿元再贷款资金支持,排名全省第三位。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金额x.xx亿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延期激励资金xxx.xx万元,排名全省第一位。二是存款准备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xxxx年x次定向降准,增加法人金融机构可贷资金xx亿元;xxxx年x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x.x个百分点,为全市法人金融机构释放资金约x.xx亿元,有效增强了法人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三是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的运用不断强化。xxxx年以来,全市人民银行累计投放支农(含扶贫)再贷款资金xx.xx亿元(含展期),xxxx年xx月末,全市支农(含扶贫)再贷款余额xx.xx亿元,有效加大了金融机构对三农、扶贫、民营小微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较为缓慢,金融发挥作用渠道不足

一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少。因辖内农村区域广且分散,农村地区资金交易量少、交易不活跃,涉农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投入收益低,导致金融机构布点和基础设施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当前xx市农村地区银行网点数为xxx个,远少于xxx个行政村的数量。二是农村地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加之交通不便,农村地区的电信网络建设普遍落后,信号差、网速慢、费用高、用户体验不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二)农村产业发展不强,金融发挥作用支撑不足

xx市地处滇中腹地,属于传统的农业大市。从农村产业来看,主要为烟草、蔬菜、种养殖,缺少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够高。从层次上看,大多数农产品属于初级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小。生态农业以采摘、休闲和观光旅游为主,对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等利用较少。同时,农村主导产业同质化明显,竞争比较激烈。产业发展不强导致金融资源缺少支撑,难以有效落地。

(三)风险缓释机制不完善,金融发挥作用动力不足

一是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目前,全市共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x家,但正常开展担保业务的只有xx市融资担保公司x家,由于在县域一级尚未成立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难以有效满足融资担保需要。二是农业保险广度、深度不够。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抵押贷款大多用于种植及收购农产品,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市场价格波动,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将迅速转化为银行的信贷风险。xxxx年,xx市人均保险密度xxxx.xx元、保险深度x.xx%,分别低于全省(人均保险密度xxxx元,保险深度x.x%)xxx.xx元、x.xx个百分点,低于全国(人均保险密度xxxx元,保险深度x.x%)xx.xx元、x.xx个百分点。三是没有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或风险补偿机制形同虚设。当前,xx市仍有县市未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即使已经建立的县市,也存在贷款出现不良难以代偿的情况。以扶贫小额信贷为例,截至xxxx年x月末,全市扶贫小额信贷余额xx.xx亿元,出现不良贷款xxxx万元,但只有x.x万元实现代偿,代偿率x.xx%,风险收益不对等制约了金融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四是尽职免责制度未有效落实。当前,虽然各类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完善和落实“尽职免责”制度,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尽职免责证明过程和材料较为复杂,“尽职免责”制度难以有效落实和发挥作用。如xx市内某商业银行共有职工xxxx多人,仅xxxx年就对xxxx人次进行了问责,给予xxxx人次经济处罚,处罚金额xxx万元,平均每人问责x.x次、罚款xxx元。另一商业银行成立近xx年,历史上仅有x个人实现尽职免责。在终身追责的背景下,信贷人员惜贷惧贷的心理普遍存在。

(四)农村产权配套政策缺失,金融发挥作用平台不足

虽然“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契合了县域经济主体的资源及银行贷款条件,融资主体可利用林权、农房等资源作抵押申请贷款,但是与农村产权相关的配套政策尚未出台,与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相关的体制、机制和平台缺位,导致确权不易、评估缺失、风险突出,运作流程不顺畅,参与机构权责划分不明晰,抵押贷款发放工作受到制约。以武定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为例,截至xxxx年x月末,试点近x年来,武定县农房颁证率仅为xx.xx%,农房抵押贷款不良率x.xx%,高于全市不良贷款率x.xx个百分点。

三、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一)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加强统筹规划,促进经济金融互惠发展

一是因地制宜,结合xx市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特点,选准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巩固和扩大现有农业产业基础(如xx县“特色芒果”、xx县“冬早蔬菜”、xx县“xx壮鸡”、xx县“xx猪”),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创建,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研究成果转换,提高种养殖科技含量,推动农村产业走差异化发展、科技化发展、规模化发展、集约化发展之路。在培育农村产业、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实施“回家工程”,发展“归雁经济”,吸引各类人才向农村回流,让农村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二是推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两权”交易平台,依托不动产登记中心平台,统一规范管理农村产权市场交易。为实现抵押、担保、转让和银行贷款抵押物处置、抵押权实现创造条件。三是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能。落实涉农贷款新增奖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和激励金融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打通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实现政策性担保机构xx县市全覆盖,建立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农业保险机构加大支农支小力度,稳步提高“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在保供给,切实为全市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政策性担保服务。

(二)从监管层面来说,要加强激励引导,调整优化考核机制

一是支持和助推产业链金融发展。不断完善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做好面向农业龙头企业的推广、对接和运用,整合农业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和农户信用,破解小企业和农户抵押物不足难题,为上下游不同的主体提供链条式金融服务。二是强化政策引导,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及时给予商业银行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大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三是推动惠农、便民支付产品创新。立足农村地区群众支付需求,拓展政府电子支付平台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的覆盖面,推进支付资源全民共享,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四是健全差异化激励机制。以正向激励为导向,从业务和机构两方面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对县域一定比例存款用于当地贷款考核达标的、贷款投向主要用于“三农”等符合一定条件的金融机构,其新增支农再贷款额度,在支农再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下浮。适度提高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落实涉农不良贷款容忍度的监管考核要求。

(三)从银行层面来说,要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加快完善尽职免责相关制度。探索制定行业统一的尽职免责操作细则,出台更为明确的标准化流程和模板。建立尽职免责保证制度,组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责任认定第三方仲裁机构,使基层金融机构信贷人员在被追责时有上诉渠道。二是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工作重点,加大和优化商业银行网点、ATM、POS机在农村地区的布局,在未设立网点的地区,通过设立助农金融服务点延伸服务触角,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化金融服务渠道。三是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季节特征,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积极拓宽农村抵质押物范围,推动厂房和大型农机具抵押、仓单和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依法合规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四是做好金融消费者教育与金融知识普及。探索设立乡村金融宣传员,开展“金融夜校”进乡村活动,对村组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等就防范金融诈骗、惠农金融产品、手机银行使用、个人征信报告、投资理财知识等内容进行培训,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带动更多农户了解金融、熟悉金融,进一步增强农村地区的整体金融意识,优化信用环境,减少失信行为。

篇2:金融支持乡村发展

金融服务“三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要求。“三农”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单位对支农政策的层层推进和落实,城市先进经济文化、科技成果在“三农”建设中的衔接渗透。中国人民银行xx省xx市中心支行切实履行职责,持续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发展。

金融服务延伸至乡

延伸至农村最末端的全覆盖式支付网络。近年来,地方政府、央行分支机构、各金融机构合力推动移动支付示范县和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创建,政府基层“一门式”公共服务便民支付服务点和助农取款点设立,其中以银行卡收单机构在农村指定服务点设银行卡受理终端,向借记卡持卡人提供小额取款、余额查询、生活缴费和社保服务等便民服务的助农取款服务模式构建了当前农村地区最末端全覆盖式支付网络。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各类支农补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惠农政策资金的发放与存取方面,助农取款点搭建起了银行与农民群体间相互方便的桥梁。

移动支付应用带来生活便利。笔者了解到,x年前xx市xx镇xx村村民缴电费需跑离家十多公里的乡镇供电所,x年前因农网缴费暂未联网,电费仍暂不能实现手机上网缴纳,而现在国家电网APP、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都可以缴纳带“农”字的电费。乡镇各类经营门店,家乡村口小卖部购买商品都可以手机扫码付款,新的移动支付时代已迈进老家农村,农村人的衣、食、住、行正享受着移动支付带来的生活便利。

电商平台促销农产品成支付新业态。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主推的“云闪付”移动支付现已充分应用到涉农企业、农产品销售环节中,只要打开“云闪付”,在产销服务中以农户身份完成信息确认并绑定合作社,根据收购订单或销售订单就能完成农产品的销售,还能查询农产品账单及农资账单。农村电商平台以电商+直播带货的方式支付新业态推荐优质农产品。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认为,直播带货是助力电商扶贫的新方式,让农户、农产品和平台之间有了视觉上的更多接触,能促进供需双方快速做出购买决定。

支持乡村产业振兴

多方协作推动下的乡村产业与融资实现有效衔接,有力支持乡村产业规模化发展。建立以人民银行牵头,金融、农业、扶贫、财政等部门协作、政策协调、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做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对接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对接工作。在政银企座谈会上,市政府与农发行xx省分行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对接x个乡村振兴项目,拟贷款额度达xx.xx亿元;农业银行xx市分行与xx村田园综合体项目、xx镇风电场项目深度接洽,后者已实现信贷投放x个亿;xx辖区内xx大园区和特色小镇有融资需求企业目前已和银行对接xx个项目,融资意向xx.xx亿元,对接成功xx个项目,发放贷款x.xx亿元。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为乡村产业融资提供再贷款及延期支持。今年疫情期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追加支小支农再贷款额度xxxx亿元,重点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企业的信贷投放,并且明确要求以省为单位,每季度新办理再贷款中,每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中涉农企业、个体工商户不少于xxx户。截至x月xx日,今年xx辖区内累计新增支农再贷款x.x亿元,支小再贷款x.x亿元。同时为缓解疫情期间普惠小微企业的资金还本付息压力,中国人民银行xx中心支行积极推动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这一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在xx落地,政策可支持xx市包括涉农企业、农户在内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xx余亿元,实现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截至x月xx日,辖区内法人金融机构对xxx户普惠小微企业、xxx笔本金、总金额为x.xx亿元的贷款进行了延期。

因地制宜的乡村产业项目以多种模式融合发展见成效。以红色旅游概念、特色种养殖业等为产业特点,农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为产业链条,产业园、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为开发载体,全方位、多维度构建成的乡村产业在各地农村因地制宜融合发展出多种模式。红色旅游+田园综合体的模式。xx省定贫困村xx村通过田园综合改造建设,将xx村打造成为田园综合体经典项目。结合xx市红色旅游资源,将农户吸纳到旅游服务业,更多农户分享到了红色旅游发展红利。红色旅游+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模式。

产、供、销一条龙的xx家庭农场通过金融牵线搭桥,流转农户土地,每户均至少年增收xxxx元,带动当地xx户农村家庭积极创业就业,为每户家庭年均增收xxxx元。基础设施+产业园的模式。湘乡市东郊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是农发行xx市分行创新施策,探索基础设施+产业园发展的又一新成果。在农发行x.x亿元扶贫贷款的支持下,为解决当地xxxx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提供了保障和支持,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土地流转、用工、产业分红加起来,农户收入明显增加,园区务工农户一年工资近万元。

强化业务风险管理

加强风险管理是为了更好发展,在发展乡村振兴的同时注重风险防范,是乡村振兴事业规范有序发展见成效的重要保障。中国人民银行xx市中心支行在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同时,坚持强化风险管理。

加强助农取款点管理。加强对助农取款点收单机构的管理,取款卡种严格限制为借记卡,执行设置每日最高交易额限制。并要求助农取款点责任人完善台账登记制度,落实执行,确保助农取款一笔一记。

加强支付风险防范宣传。借助助农取款点深入一线的优势,对农户普及金融知识,防范电信诈骗等各类金融风险。提升服务点综合服务能力,普及移动支付应用,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篇3:金融支持乡村发展

乡村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在中国这一农业人口大国, 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教师强, 则乡村教育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重点在乡村教育, 关键在乡村教师。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 要实现均衡发展和教育现代化, 促进教育公平, 重点和难点都在乡村。大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是当前加快甘肃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有的放矢, 重心下移, 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 甘肃省总人口2 628万, 有55个民族成分, 辖14 个市 (州) 86 个县 (市区) , 其中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58 个, 插花型贫困县17 个, 贫困县占全省总县数的87.2%。截至2014 年年底, 全省有义务教育学校10 517 所, 其中农村学校8 544 所, 占81.24%。农村学校中100 人以下的学校7 892所, 占总学校数的75%, 占农村学校数的92.37%;10 人以下的学校3 700 余所, 占总学校数的35.2%, 占100人以下学校的46.9%;5人以下的学校1 800所左右, 占11.7%;只有1 名学生的学校219 所;0 人的学校1 180 所, 占11.2%。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225 491 人, 其中乡镇及以下专任教师18.7万人。

面对乡村覆盖面大, 乡村教育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化水平低、职业认同不高、专业发展通道不畅等诸多制约甘肃教育发展的难题和瓶颈, 我们以“全覆盖、抓重点、补短板、创特色”为工作思路, 重心下移, 在师德建设、教师补充、提高待遇、交流轮岗、培训提升等方面, 倾斜支持乡村教师, 促进均衡发展,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二、强化引领, 立德树人, 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近年来, 全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紧密结合实际,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和提升三个阶段, 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大力弘扬高尚师德, 积极引导每位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依法执教, 优质施教, 廉洁从教, 文明执教, 乐于从教, 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并使之成为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主旋律, 在全省教育系统形成和大力推进比敬业、比奉献、比育人、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的行风正气, 形成师德师风新气象。

1. 倾斜乡村,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

以关注乡村教育、关心乡村学校、关爱乡村教师为宗旨, 坚持“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 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历时半年, 通过个人自荐、学校和县区、市州教育局推荐、省级评审, 经过网络投票、公示、深度访谈、采访拍摄、实地考察、专家评审、厅务会议审定等环节, 评选出十名“陇原师德标兵”、十名“陇原最美乡村教师”、十名“陇原最美乡村校长”和百名“陇原师德先进个人”、百名“陇原优秀乡村教师”、百名“陇原优秀乡村校长”, 挖掘出一批鲜为人知、令人感动的优秀乡村教师典型事迹。德美教师评选活动, 涉及面广, 参与人数多, 受到广大农村教师的普遍欢迎,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 丰富载体,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活动

通过隆重节俭庆祝教师节日、新任教师宣誓仪式、学法教育、艺术征文大赛、德美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 广泛宣传一系列富有成效、紧贴教师发展需求的活动, 巩固师德师风建设成果, 引导广大教师文明高雅过节日。引导新任教师乐从师、为人师、做名师, 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理想;引导广大教师学法、懂法、守法、遵法、用法, 依法执教, 做合格的人民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崇尚高雅文化艺术, 带动他们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 弘扬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氛围, 使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生, 深入家长, 深入社会, 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扩大师德师风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 建立机制, 稳步推进师德师风提升活动

为了使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效果持久, 达到深入化、常态化, 健全和完善“三纳入两渗透一否决”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启动实施以“甘肃教师学苑”“陇原优秀教师群英馆”为主要内容的甘肃省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 开展阅读经典、艺术鉴赏、学习楷模等系列活动, 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价值理想, 全面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内涵修养和业务能力, 促使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的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注重内涵, 自我升华, 淡泊名利, 优质施教, 做到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人, 以渊博的学识培养人,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以儒雅的形象影响人, 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在本职工作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严把入口, 精准招考, 科学合理补充乡村教师队伍

甘肃省始终把补充乡村中小学教师作为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实行学历、专业、岗位“三步走”递进战略。严把学历关, 高定位“起步”;严把相关相近专业, 高标准“走步”;严把岗位需求, 提促供需一体, 高精准“正步”。针对全省乡村教师队伍补充中存在的“教非所学, 学非所教, 补非所需”等问题,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教师补充“农村中小学补短板、学前教育补数量”的工作思路, 确定“按需设岗、按岗招聘、精准补充”的原则, 严把教师补充工作报名、命题、考试三关, 着力解决专业对口和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补充问题。

在招聘过程中, 积极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协调, 在民生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考中, 非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不能报考教师岗位, 提高报名门槛;在所有教师招考中增加面试, 下发有关文件对面试工作进行规范;在音、体、美、英教师招录命题中, 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考核。近三年, 通过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民生实事、巡回支教等项目, 招聘教师19 041名, 其中补充幼儿园教师4 830名, 为全省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增添发展动力。

四、示范带动, 激励引领, 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注重提高广大教师, 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 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 向薄弱学校、紧缺学科倾斜, 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去乡村任教, 到乡村发展, 确保乡村教师队伍稳定, 既下得去, 留得住, 又教得好。认真实施“省属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以奖代补”政策, 累计投入奖补资金1.3 亿元, 1.2 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受益。

2013 年, 在部分连片特困县启动实施“乡村教师补助工作”, 2014年实现连片特困县全覆盖。两年来, 累计发放资金约1.38亿元, 补助教师10.95万名, 2015年省政府将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工作列入工作内容之一, 为民办实事, 发放补贴1.69亿元, 惠及乡村教师14.14万人次。在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方面, 向农村教师优先倾斜, 在园丁奖、师德标兵、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等评选工作中, 划定乡村教师专项比例, 专门设立省级乡村骨干教师评选项目, 共评选乡村骨干教师约4 200 名 (含2015 年正在组织评选的2 500名) 。2015年, 在“园丁奖”的评选中, 乡村教师比例达到35%以上。

五、积极引导, 政策保障, 加强教师校长交流轮岗

针对县域内农村义务教育实际, 在摸清情况、吃透政策、借鉴经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意见》, 采取调动交流、学校联盟、学区一体化管理、对口支援、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 推动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 为办好每一所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提供师资保障, 以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助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两年来, 兰州、平凉等地已经开始先行先试。有的县区创新实施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师校际间的合理流动;有的县区采取关系随转交流和定期服务相结合、名师引领和挂职交流相结合等措施, 促进城区、城乡间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有的县区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教师对口交流,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建立城区学校对口帮扶薄弱学校的长效机制, 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统筹规划, 精准施策, 全方位、系统化地构建甘肃乡村教师培训体系

2010 年以来, 以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为主, 积极争取外援基金会和公益组织投入, 按照“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打造品牌”的原则, 积极推进教师培训综合改革, 对“国培计划”“省培项目”、基金会项目等进行统筹规划, 整体设计, 合理安排, 相互补充, 相互融合, 努力做到教师培训项目精细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实施, 加大省外培训力度,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效益。

针对我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际, 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并启动实施乡村教师培训组合拳—“三计划两工程” (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精准扶贫三行动”, 构建“335”管理机制, 作为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和有力抓手, 打造务实管用的领导团队、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 建立健全省、市、县、学区、学校五级联动机制, 着力构建和完善乡村教师培训长效机制。

通过“乡村教师走出来, 名优教师走下去, 网络空间连起来”的方式, 充分发挥城市名优学校、名优校长、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推进城乡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通过实施“名师引领, 骨干带动”, 培育乡村教师人才梯队;通过实施“如影随形, 跟岗实践”, 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技能;通过实施“一专多能, 全面发展”, 培养全科型乡村教师;通过实施“研训一体, 促使成长”, 增强校本研修能力, 发挥乡镇中心校研训主体功能;通过实施“信息带动, 长效发展”, 提高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

截至2015 年6 月, 累计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30 余万名, 建立“金色教苑”乡村教师影子研训基地近80 个、陇原名师工作室40 个, 遴选支持乡村教师发展的“金钥匙”导师630 名。2015 年起, 推行以“补短板、重扶贫、强基本、增活力、清死角”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三行动”项目, 启动实施网络同步研修薪火行动、学前教育千千树行动和微小规模乡村教师访名校行动等项目, 把水浇到根上, 惠及乡村全体教师。

七、借力打力, 吸引资源, 助力乡村教师培训

近年来, 我们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发展, 形成合力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13 年, 成立甘肃省乡村教师培训志愿者联合会, 吸纳、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社会贤良关心支持教育, 先后有近20 家慈善组织和社会公益团体伸出友情援手, 针对乡村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资助和培训活动, 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开创新途径, 增添新活力, 成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补充。

深圳美丽园丁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定向援助临夏回族自治州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聚焦甘肃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育提供持续支持, 北京永源公益基金会立足边远山区开展乡村教师走出大山长见识培训, 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针对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开展特岗教师、校 (园) 长和管理人员培训, 田家炳基金会广泛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专业发展培训, 北京乐平基金会精准实施甘肃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每一家基金会都精心组建专家团队, 精心设计培训模式, 精心组织培训活动, 关注老少边困地区教育发展, 关心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影响较大, 效果良好, 受益面广, 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 培训全省乡村教师10 万余人次。这对加强甘肃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深受乡村教师的普遍欢迎。

八、抢抓机遇, 强化措施, 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在举国上下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前, 国家及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年) 》, 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乡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乡村教师的亲切关怀, 给广大乡村教师带来福音。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要求, 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全局, 制定印发《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 年) 〉实施办法》, 是进一步加快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是惠及全省乡村教师和乡村学生的重大民生工程, 对解决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 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4:金融支持种业创新发展

由财政部、农业部、农业发展银行、中化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种业基金”),成立近两年来,业务逐步拓展。截至2014年年底,种业基金共批准投资项目11个,投资规模3.65亿元,带动其他社会资本5亿元以上,在推动种业企业兼并重组、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具体而言,一是参与隆平高科、农发种业等种业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助推种业上市企业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二是参股江苏红旗种业和河南秋乐种业,推动这两家种业企业在新三板成功上市;三是与中种集团、金色年华、顺鑫农业等协同投资,分别支持山东鲁研、广东金稻、四川川单以及北京农林科学院所属种子企业实现战略重组。此外,还投资爱种网和江苏、安徽地方种业基金,探索支持种业发展的新模式。

进入2015年,种业基金由初创期迈入成长期,社会各界对种业基金又有新的期待。种业基金要深刻领会国家有关种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认真分析研判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地调整投资策略,充分利用财政部、农业部、农业发展银行、中化集团等发起方的资源优势,在支持民族种业的创新和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首先,要加大項目投资的力度,2015年争取批准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也就是说,在2015年底前要将种业基金首期募集的15亿元资金全部投入到项目中去,并在适当时候向股东方提出新的增资方案。其次,要盯住有潜力的大企业和骨干企业,争取投资一些大项目,为推进种业企业兼并重组、打造种业航母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次,要加大对商业化育种机制创新的支持力度,更加关注科研院所所属企业改制和海南南繁基地建设,具备投资条件的,要及时跟进。此外,进一步重视与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战略协同,探索通过投贷结合等方式,支持一批项目。

篇5: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嘉祥县支行

摘要: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文件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农场正在迅速兴起,并有可能成为带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核心增长动力。为了解当前家庭农场发展现状、金融需求及供给状况、存在困难和问题,人行嘉祥县支行组织了专题调研,并借鉴国外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启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一、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家庭农场是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农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经营,也有的以租入部分或全部土地经营。在中国,家庭农场有点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它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家庭农场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同时,家庭农场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易于政府监管。目前,家庭农场的成立一般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查后正式注册登记,注册登记后允许正式挂牌成立。家庭农场的经营项目主要包括: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苗木繁育、农产品销售、休闲

垂钓等一体化。注册资金基本采用“自筹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的模式。根据人行嘉祥县支行调查,在人行的积极推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家庭农场数量快速增加。截至2014年12月末,已注册家庭农场130余家。

二、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金融需求及供给状况

(一)金融需求情况

一是融资需求额度普遍较大。根据人行嘉祥县支行调查,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的融资缺口也不断放大,最主要的表现在融资额度的增幅较大。与普通农户不同,家庭农场一般经营规模较大,重视先进设备等资本的投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再生产循环过程中需要的资金更多,一般3-5万元的小额贷款已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据对100家家庭农场调查显示,占比70%以上的家庭农场贷款额度均在100万元以上。

二是融资期限逐渐多元化。相比普通农户主要以短期融资需求为主,家庭农场对融资期限的要求更加多元化,既有季节性较强的短期融资需求,也有较大规模的中长期融资需求。据人行嘉祥县支行调查,普遍农户贷款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大多为临时性周转需求,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短期融资主要用于购买种苗、饲料、肥料等生产资料,期限一般在6-12个月,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长期融资主要用于租用及整理土地、购臵固定资产等长期投资,期限一般在1-3年。家庭农场为了提高生产能力、获得好的经营收益,需要在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些投资的回收期相对较长,因而对贷款的期限要求也更长。

三是融资用途、金融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随着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种养殖业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挺进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期,农业产 2

业链条上的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诸多环节都需要信贷支持,导致家庭农场等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贷需求也发生了转变,贷款用途开始由单纯的传统种养殖需求向生产、经营与消费多元化需求转变。同时还产生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如资金汇兑、结算、信用卡等服务,另外,部分家庭农场反映,期望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相关方面的政策咨询以及农资、农产品销售、价格等市场信息服务等。

四是对农业保险具有较强需求意愿。规模化的农业经营项目易受病虫害、生态环境、气象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且与普通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生产投资周期更长,投资规模更大,因此对农业保险分散化解风险的需求也更为强烈。

(二)金融供给情况

一是贷款额度小,承贷主体以个人名义为主。根据人行嘉祥县支行调查,近年来,随着金融支持“三农”力度的不断加大,县涉农贷款占比逐年提高。虽然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出现的农村经营主体,但入股社员大部分是农户、种养殖大户等,他们已经从普惠制的金融服务“三农”中获得信贷支持。从调查情况看,100家被调查的家庭农场中,有18家家庭农场不需要贷款支持,其余72家家庭农场均获得了10万元以上到100万元以下不等的贷款支持。出于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这些贷款以个人名义承贷用于家庭农场经营者居多,占八成以上。

二是贷款供给以涉农金融机构为主,贷款方式以抵押保证为主。目前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的主要是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涉农金融机构支持户数占到了八成,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也进行了支持,但数量较少。其中农村信用社对家庭农场的支持介入最早,支持金额最多,充分体现了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广泛 3

分布于农村地区,点多面广大,与家庭农场距离最近,特别是许多家庭农场其前身就是种养殖大户,与农村信用社接触较多,取得过信用社的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社对法人的情况比较了解。贷款方式上主要是抵押、保证、联保等,其中抵押贷款形式最多,抵押物主要是房地产,保证贷款主要有企业担保、法人担保、公务员担保和村委领导担保。

三是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涉农金融服务不断提升。近年来,嘉祥县金融机构深入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广了一大批适合农村特点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家庭农场可选择的信贷产品范围逐步扩大,主要包括农户小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商品住宅抵押贷款、应收账款抵押、林权抵押等。同时,针对家庭农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需求,涉农金融机构还尝试采用供应链融资等新途径,以不断满足家庭农场贷款需求。方便家庭农场的资金使用,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不断加快辖区金融电子机具和自助服务终端布设进程,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和社区延伸。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已经建设自助银行55个,布放ATM机110台,POS机6650台,并为辖内家庭农场全面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家庭农场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流转与金融不对接制约金融支持有效发挥

家庭农场所拥有土地为农村耕地,主要通过包括出租、转包、抵押、担保形式流转而来。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虽然《物权法》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地位,但《物权法》和《担保法》还明确规定,耕地、宅基地等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接受的抵押担保物范围有限,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宅基地等不动产受制于法律规定,无法直接抵押融资,而地上种养物、种植 4

大棚等地上附着物以及农产品等动产抵押法律虽未作限制,但相关担保创新明显滞后。重要的是,当前流转土地抵押贷款没有登记评估部门,贷款无法运作,流转农户创业资产不足。随着未来土地流转速度、规模的加快和扩大,如果不能解决流转土地抵押问题,农户及相关企业贷款难和难贷款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与家庭农场生产无法匹配

根据人行嘉祥县支行调查,目前,金融机构对农户最高贷款限额一般限制在100万元以内,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农药、化肥、柴油、饲料等农资价格高企,生产经营规模化,因而贷款需求也有了较大变化,租赁转耕地的租金要在生产前一次性付清,畜禽养殖的前期投入较为巨大。同时,金融机构都以提供1年期的短期生产性贷款为主,而家庭农场生产周期一般为1至3年甚至更长。这导致农户在贷款投资于有生长周期超过1年的农产品项目时,固定的贷款周期有可能产生拖欠风险。调查显示,土地流转前农户贷款的期限多为1年,1年以内的贷款基本能满足种粮农户的生产要求;土地流转后,家庭农场贷款期限大多在3年以上才能满足农户的扩大生产需求。因此,当前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期限短期化与农业本身的自然生长周期不适应,势必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增加了银行回收贷款本息的难度,一定时期内就会出现资金周转不便和短期内无法偿还贷款的问题。

(三)滞后的农业保险体系难以分散家庭农场经营风险

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属于天然弱质产业,受自然天气、虫害疫情、市场行情等影响极大,面临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农业生产收益的不确定性远高于其他行业,尤其是家庭农场以分散土地流转后增大了农业风险。农业保险由于缺乏相应政府补贴等政策支持,加之高赔付率,商业保险机构提供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目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应对 5

机制,没有在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据人行嘉祥县支行调查,辖区商业保险少有涉足农业,品种只有能繁母猪保险、奶牛养殖等险种,农业保险险种未能覆盖全部农产品,如鱼、虾类水产品没有相应的险种,经营此类产品的农场主无法投保。由于农业保险的低投保率、低赔付率使金融机构探索以农业保险为担保的金融产品的积极性不高。

(四)缺乏明确的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体系

由于尚未认识到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主体而予以重视,当前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出台系统的专门扶持家庭农场的政策。财税方面,既没有针对家庭农场的财政扶持资金,也没有在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的减免政策。现有的粮食综合补贴补给了农户,家庭农场无法获得,造成生产粮食的无法获得相应补贴。同时兼具种粮大户的家庭农场主,获得化肥、种子、农药等专项补贴也需要一定条件并明确品种、品牌。土地方面,部分地市土地流转推动缓慢,导致难以实现土地集中连片,家庭农场获得的部分流转土地,交通等基础条件差,影响了机械化耕作和经营效益。金融方面,还没有出台统一的针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政策,对家庭农场的支持无论是金额、利率、担保方式、期限等基本与普通农户一样,与家庭农场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同时,再加上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法制建设较为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四、推进发展家庭农场的建议

(一)明确家庭农场标准和扶持方向

目前家庭农场概念模糊、标准不一是导致家庭农场发展无序的主要原因。建议:一是明确家庭农场的概念和标准。我国地少人多,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47%,因此我国家庭农场在规模上不能像美国、6

加拿大等土地资源丰富而人口数量不多的国家一样推崇大型农场、超级农场。一方面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充分考虑农场规模过大对流转出土地的广大农民的就业、养老问题,另一方面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只有规模适度,各项生产要素相适配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充分调研、科学计算并充分考虑各类农产品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各类家庭农场的规模,并在家庭农场雇工性质、人数、农业收入占比上出具相关标准。二是家庭农场的注册登记部门要加强对家庭农场申报的合作和审核,目前负责对家庭农场进行注册登记备案的部门有工商部门和各地农工办,两部门在注册备案上并未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导致在双方注册备案的家庭农场名单并不一致,难以准确统计家庭农场数据。建议出台规范的登记备案管理办法,申请者首先到当地农工办备案,经农工办认定后,凭相关资料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同时要加强对家庭农场土地规模、雇工人数、收入构成的审核,避免一些并非从事家庭农场的经营组织冒领家庭农场牌子,挤占国家政策优惠。

(二)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积极推进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新政的推出必将推动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业经营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转变。因此,涉农金融机构必须牢固树立创新理念,有效配臵好金融资源,创新和探索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与涉农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的对接机制。2013年以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的总行、省级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项贷款管理办法,各涉农金融机构加快涉农金融产品创新,可以根据家庭农场新的融资特点和生产经营特点,创新贴近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和实际的产品。

(三)完善家庭农场金融支持体系

一是涉农金融机构应当针对家庭农场的资金需求特点,制定专项信贷政策、科学设计金融产品,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农民住房等农村财产权抵质贷款,解决家庭农场缺乏有效抵质押产品问题。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家庭农场的支持作用,在贷款金额、利率、期限上给予优惠。二是政府部门要推动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财产权确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交易、资产处臵等配套机制和办法,为金融机构开展农村财产权抵质押贷款模式扫除制度缺乏和操作难等现实障碍。要鼓励组建农村担保机构或由政府出资设立担保基金,解决家庭农场担保难问题。三是各部门要积极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家庭农场信用档案建立和信用评价,将评价结果与政府评选家庭农场示范点、财政奖补、信贷支持等政策结合应用,充分体现信用家庭农场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四是人民银行要充分应用支农再贷款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更多支持于规模适度、经营良好的家庭农场。

(四)健全保险对家庭农场经营风险分担机制

一是加强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提高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项目的补贴比例,减少家庭农场自缴保费比例,降低家庭农场财务负担,提高其参保积极性。二是完善农保理赔定损机制。加强专业化核灾定损力量,在继续依靠广大基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专业核灾定损的力量,逐步建立镇级核实定损理赔专家工作小组,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农业保险核实定损组织体系,切实提高核灾定损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三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农业保险品种创新,探索将涉农贷款与农业项目政策性保险有机结合的新农业信贷运行机制,建立“银行+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保险”的信贷合作服务模式,让广大农民在享受农业保险优惠政策的同时,在自主创 8

业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四是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增强农户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参保率。

(五)改进家庭农场财税支持政策

篇6: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从国际看,金融危机导致的急剧动荡逐渐缓解,世界经济正缓慢复苏,但复苏动力不强,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全球金融体系仍然脆弱。尤其是美国失业率继续高企、欧洲再现主权债务危机,显示全球经济复苏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目前,欧央行货币政策保持非常宽松的取向,美联储实施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势必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加大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同时,由于各国经济周期不同步,经济政策主张差异明显,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难度增加。

从国内看,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持续发展存在较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除了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外,通胀预期增强,部分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仍然偏高,外汇净流入压力较大也十分突出。而近期物价上涨速度持续加快,通胀压力不断上升,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受全球流动性激增、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国内货币存量较多和劳动力成本趋升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今年CPI仍将维持高位。正确处理好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金融机构应深刻理解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和内涵,增强大局意识,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把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到实处,并通过切实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今年货币政策已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所以防止贷款过快增长是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各金融机构必须服从的大局。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稳健货币政策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正常的资金需要。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正处于加快发展振兴的关键阶段,有必要继续保持一定的贷款增速。各金融机构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掌握辖区贷款需求总量和需求性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要把握好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保持各期限贷款结构的平衡,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要增强信贷投放灵活性,结合地方经济正处于振兴发展爬坡阶段这一情况,在信贷投放总量可控的前提下,合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满足合理资金需求,支持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提高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主动性、敏感性和前瞻性,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在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上,各金融机构应比历年更加注重提高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妥善把握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的战略部署,注重政策组合效应,保持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持力度。更加注重提高针对性。稳健的货币政策力求改变房地产贷款、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居高不下的局面,但也要从实际出发,更加注重推动金融机构适当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确保已开工项目资金需求,尤其是要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提高主动性。主动协助地方政府健全地方金融体系,积极做好利率市场化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工作,为改革打好微观基础。更加注重提高敏感性。关注金融风险状况,建立金

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措施,密切掌握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提高风险预警的灵敏度,严防个别金融机构、个别业务、个别领域风险蔓延演变成系统性风险。更加注重提高前瞻性。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金融盈利点,壮大区域经济总量,促进区域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均衡协调发展。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中小企业有效资金需求

中小企业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新动力,中央多次强调,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好已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积极吸收、借鉴其他地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和成功经验,创新辖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做法。在合理控制信贷风险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贷款程序,发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门机构的作用,重点满足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体制,制定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和授信制度,防止由于信贷授信不及时或标准过高而将大部分中小企业排斥在信贷支持对象之外。要针对不同的中小企业研究不同的信贷支持方式,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要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生产周期、市场特征及资金需求,合理确定贷款期限,防止人为延长或缩短贷款期限,给中小企业增加利息负担和贷款难度;要从中小企业的实际出发,适应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小、频率高的特点,积极开发设计适合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金融产品,大力开办应收账款质押、股权、仓单、货权、林权等权力质、抵押贷款,灵活运用票据贴现、信用证等融资方式,逐步推出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满足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积极推进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各类信贷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要充分利用政银企对接平台强化银企沟通,建立长期的银企对接合作机制。

加强对“三农”的金融支持,保障“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

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配合,发挥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扩大货币政策效应为把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到实处,应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和配合,宣传解释稳健的货币政策,给政府出好主意,拓展融资渠道,增强本地区对资金的吸引力,为经济发展争取资金支持。要加强与发改委、统计局、工信局、金融办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增强与政府部门联合举办项目推介会的频度和力度,促进金融和企

业供需的有机对接,积极为拓宽融资渠道提供服务。继续健全和完善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季度例会制度,加强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和反馈。地方金融机构一定要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增强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力争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振兴方面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宏观政策实施效应的评估和反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应积极配合政府大力推进金融安全区创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大失信惩戒,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各家金融机构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司法、工商等职能部门配合,与企业加强协调,充分发挥金融同业优势,促进辖内社会信用环境的根本好转。要坚持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与维护信贷资金安全并重,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发生信贷资金风险作为金融服务的基本出发点,统筹兼顾,密切关注信贷高速增长情况下银行资产质量和安全问题。充分发挥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作用,更好地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加强对经济回升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的监测,严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金融运行平稳,为地方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保驾护航。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一、金融业的产生对经济的影响

金融业包括一切与货币有关的活动,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古老的农业时代,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孕育了货币的产生,其作为媒介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降低了交易费用,使商品交易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展开,让社会财富能够在区际、代际间的一传播、延续和继承,货币的产生也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积累货币区实现自己财富的增值,激发了人们创造财富的无限欲望。可以说,货币的出现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从此,金融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开始发挥作用。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使原先在同一过程中买卖紧密结合的物物交换,分割成买和卖两个阶段。如果卖者在出卖以后暂不去购买,或者给予购买的人自己的产品还没有卖出,便产生了赊销,预付和接待,这就出现了信用活动。中世纪城市商业经济的兴起以及重商主义的兴盛,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借贷活动以及借贷工具的发展。同时,航海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商业的发展,繁荣了信用活动,使得及信用工具多样化。

信用工具和信用形式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资金转移和生产者资金规模限制的问题,这使得金融工具的交易成为可能。信用工具的交易又使得信用工具本身成为金融性的供交易的商品,从此金融市场就与商品市场、劳务市场一起成为支撑商品经济大厦的三大支柱。

在古代,由于人们经济活动区域狭小、分裂和不统一,导致货币不统一,为了适应商品跨区域流通的要求,货币兑换业产生了。随着自信规模的扩大,又逐渐开办保管现款业务,进而办理借贷,最后发展成为私人银行。这些商业银行的产生旨在为顺畅流通而健全通货,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可见,金融业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同时,金融业的产生和发展又保证了货币流通的正常进行,从而推动了经济的顺畅发展。

二、工业经济时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正式确立,金融业也以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对经济的主动性作用

在金融业产生的最初阶段,在高利贷信用模式下,放款者没有把吸收货币当作真正的业务来经营,这时的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很下的。高利息使得只能资本家的利润很低甚至无利可图,他们迫切需要低利息以及能汇集社会闲置资本的现代意义的银行。从而,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的银行业在17世纪逐步建立起来。到19世纪后半叶,在英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英格兰银行为中央银行并辅之以商业银行等不同种类的专业信用机构的金融体系。英格兰银行把银行券的发行扩展到用于为新兴工商业提供贷款支持,并以经营获利为目标,开辟了银行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使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由最初的“适应性”作用转变为“主动性作用”,金融的地位发生了重要变化。随后,各国都逐渐建立了现代化商业银行。这些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银行作为“万能的垄断者”对经济产生了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迅猛发展,造成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导致银行的集中。银行数目急剧减少,而银行资本却急剧增加,银行所支配的资本大部分都掌握在大银行手中,大银行分支机构迅速发展壮大。银行垄断组织的实力进一步增长和加强;金融机构呈现多样化趋势;对外扩张速度加快,形成了具有国际意义的跨国银行。银行垄断在世界范围内变成了一种对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施加影响、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

由于信用的发展和银行垄断的形成,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银行对企业的资金供应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银行可以通过信用活动监督企业的活动,有的还通过购买企业的股票参与企业的活动。而垄断的工业资本也用过购买银行股票等多种渠道参与银行的活动,这样,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以银行为中心不仅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主宰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3.银行券的产生为部队换纸币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人们更多地是关心货币是否能买到价值相当的商品,而不是或实体的价值量。流通中磨损的铸币依然被人们在流通中运用,说明货币可以用象征性的货币符号来代替铸币执行其职能。

银行券最初是兑换金银货币的凭证。后来,和银行以自己拥有的金银货币为保证,发行自己的银行券。从开始在一张空白的字句上临时填写金额,到后来发展成为事先印制好的具有不同面额的钞票。这样,银行券就成为银行发出的代替金银货币流通的可随时兑换的信用货币。银行券的出现时货币币材的一大转折,为纸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战之前的30多年间,金本位体制解体,金铸币流通中介,部队换信用货币广泛流通,使经济不再受各国黄金储备数量的制约,信用货币可以在生产潜力允许的情况下先于生产而出现在经济生活中,并带动经济的发展,这使得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由“主动性”转变为“先导性”。

三、后工业经济时代的金融与经济

在后工业时代,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资源配置和资本流动的全球化成为其主要特征,表明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随着黄金和美元的彻底脱钩,完全意义的信用货币制度建立起来。在此制度下,货币供给在技术上以无限制,也为金融最大幅度地为经济服务解除了最后的障碍。

电子货币、网上银行等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在这一阶得到了很大发展,在技术的依托下,国际金融快速发展,国际资本流动速度大大加快。

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国际贸易、交流的发展,有利于商

品和资本的流动,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金融对经济的先导性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四、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

虽然现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基本明确,但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争论自古就有。下面,就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几种理论作一个简要说明。

1.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理论

早期的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往往将与商品交换相关的价值决定理论和货币理论截然分开。他们认为,商品价格由商品的供求情况决定,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即山品的相对价格决定着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等关系,而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这样就将绝对价格水平和商品市场的供求完全分开,将价值理论与价格理论(货币理论)完全分开。

根据货币中性理论,经济活动本身是不受货币因素影响的。货币在经济基础中的作用仅是媒介商品的流通。它对经济既不无正面影响,也无负面影响,是经济中的中立因素,货币数量的变化只是引起商品价格水平成比例地变化,而不影响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

货币中性论观点只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不仅忽视了货币的价值贮藏作用,更无视货币在媒介资本转移、实现储蓄配置方面的作用。古典货币分析的这种局限性,在货币关系比较简单的时期表现的还不太明显,但随着货币以及金融对实际经济渗透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古典经济学的货币理论难以对现实经济作出合理解释。

2.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19世纪下半叶,货币量和物价水平反向变动的事实,引起了人们对货币中性论的怀疑。瑞典学派的先驱纳特·维克塞尔(Knut Wicksell)通过对利率和物价及经济变动的关系的研究,在肯定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累积过程理论。

他认为,货币对经济学的影响是通过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一致或相背离来实现的。根据维克塞尔的定义,货币利率即现行的市场借贷利率,自然利率实际上是指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当货币数量增加时,货币利率小于自然利率,一方面,使储蓄受到抑制,消费需求增加;另一方面,货币利率相对偏低使企业的盈利机会增加,企业家觉得有利可图,便会扩大投资,增加产出。然而,随着收入和指出的增加,物价上涨,就会出现累积性经济扩张过程。相反,当货币数量减少,货币利率大于自然利率,则出现生产萎缩、收入减少、物价下跌等累积性经济紧缩过程。只有当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

维克塞尔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的背离是绝对的,只要两者有差距存在,累积过程就不会停止,物价水平的上涨和下跌也不会停止,社会经济的均衡就会遭到破坏,此时,货币为非中性的。

3.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经济理论关于货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1963年,凯恩斯《通论》的出版彻底结束了货币与经济的“二分法”,将传统实物经济分析全部纳入货币分析体系。凯恩斯认为,经济中存在着资本边际递减规律,投资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之比。资本边际效率即预期利润率,是由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与其供给价格之比来决定的。对投资企业来说,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分别代表其投资的投入和产出。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息率,投资就显得有利可图,会扩大投资;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小于利息率,投资就无利可图,会消减投资。

他认为,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货币供给量可以当作外在变量来对待,货币供求的均衡决定利率水平,因此,中央银行能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调节利率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4.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分析

1960年,格利(John G.Gurley)和肖(Edward S.Show)发表了《金融理论中的货币》,通过建立基本模型来分析金融在经济中的角色与作用。他们提出了以多种金融资产、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完整的金融政策为基本内容的广义货币金融理论。通过建立以个比较完整的关

于货币、站务以及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他们提出单位之间的储蓄——投资差异是金融制度存在的前提的思想,强调了离开经济发展,金融发展是难以理解的基本论断。

1968年,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发表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通过相关比率指标对一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结合和数量分析。在异国经济发展中,金融相关率的基本变动趋势是上升的,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稳定。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金融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金融机构发行的间接金融工具比重会逐渐下降,而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直接金融工具的比重逐步上升。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上层结构能通过提高储蓄和投资总水平和有效配置资金,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经济运行。

1937年,肖(Edward S.Show)和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I.Mckinnon)分别发表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提出的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指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关系。两人详细地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的特殊性,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实行金融深化战略的政策主张。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市场机制不完善、金融市场落后、经济处于割裂状态、政府对金融实行管制、汇率高估等金融压抑的现象。金融压抑使得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地利用闲置资金,难以有效地配置资源,这就形成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

随后,在20实际90年代后出现的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理论和金融协调理论等,都从金融到底该如何去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金融和经济的关系。如何能够合理的进行金融改革来促进而不是使经济发生倒退或危机,仍然是一个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的问题。总之,不管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理论研究发展的角度来看,金融与经济大致有以下关系:

1.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货币的产生、信用的出现、金融机构的出现、金融工具的创新、监管机构的完善等,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金融在于整体经济的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金融是为整体经济发展而服务的。

上一篇:廉洁文化价值观下一篇:旗政府中心上半年政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