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业务交易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在现行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向交易银行业务转型十分必要,其不仅需要大力开展交易银行业务,同时也需要找出更多合适的发展策略。本文就在分析交易银行特点、交易银行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符合时代背景的交易银行发展策略,以期可以为银行转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网络银行业务交易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网络银行业务交易研究论文 篇1:

网银非法交易探究

认真研究网上银行业务中非法交易的方式和特点,防范非法交易通过网上银行滋生和蔓延,促进网上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银行柜台单一的、面对面的服务方式,网上银行业务由此应运而生。

对商业银行而言,发展网上银行业务,不仅可以缓解柜面压力、降低营运成本,还可以提高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弥补因“物理网点”有限带来的不足。

因此,近年来,网上银行业务蓬勃发展,成为现代商业银行之间争夺客户的重要竞争手段。

据赛迪顾问统计,2007年开始,中国网上银行业务交易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全年交易量高达245.8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幅达163.1%。

2008年,尽管受到金融风暴影响,但网上银行开户用户数增长仍然超过了5000万,增幅为44.8%。网银活跃用户数量为5800万。网上银行的交易量有44.01%的增长,达354万亿元人民币,占整个银行业务总额的22%,大有与柜台服务平分秋色之势。

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网上业务交易量,普遍超过总业务的20%;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的网上业务占比更是达到了40%以上。目前,除了现金业务等少数业务,大多数传统业务都能通过网上银行实现。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近几年来,网上银行已经成为犯罪分子甚至地下钱庄从事非法交易的重要工具,认真研究网上银行业务中非法交易的方式和特点,防范非法交易通过网上银行滋生和蔓延,促进网上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非法交易更易发生

由于网上银行业务具有隐匿、便捷、低成本等特点,犯罪分子甚至地下钱庄通过网上银行进行非法交易的情况也逐渐增多。

地下钱庄从事的都是“地下交易”,最大的需求就是隐蔽匿名、不被发现,网上银行极大地满足了地下钱庄经营者这方面的需求。

网上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一样,都要求实名开户,同时,大多数银行规定,除查询和小额转账等小部分业务,客户开通其他网上银行功能都必须到银行柜台当面签约。但从侦破的案件看,钱庄通过借用他人身份证、注册空壳公司开户的情况很普遍。

如2008年侦破的“12·28”深圳钟氏特大地下钱庄案,钱庄就利用其控制的27个公司账户和58个个人账户,通过网上银行进行非法交易,一年累计交易量达到近百亿元之巨。

这些公司大多是没有具体业务的空壳公司,个人账户除一部分是钱庄人员用自己身份证开户,大多数是借用他人身份证明开户。地下钱庄为了逃避监控,还经常成批注销、更换账户。

网上交易也更为隐蔽。传统支付交易的办理,客户需到银行柜台填写相关单据,并签名确认;大额交易还需出示身份证明,一笔交易需要经过经办、复核等环节才能办理,大额、频繁的非正常交易很容易被银行柜台人员发现。

网上银行业务除了开户,后续交易再无须到银行柜台办理。采用密钥、数字证书等确定交易身份,交易资料、身份审查等不经过银行柜台人员,增加了发现和分辨可疑交易的难度,降低了钱庄人员被发现的风险。

另一方面,网上银行的出现,使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银行服务成为可能。通过网上银行方便快捷的服务,可以帮助地下钱庄实现多种目的。

首先是提高交易效率。网上银行给资金流转的方式带来了空前的自由度,也为地下钱庄非法交易打开了方便之门。通过网上银行,免除了柜台排队等候时间,而且操作便捷,不受银行营业时间的限制,交易效率较之传统汇款方式有了极大提高。

其次,模糊交易痕迹。大多数钱庄都会通过不同账户之间频繁的转账,掩盖资金流转路线,模糊交易痕迹,达到逃避监管的目的。通过网上银行,这些操作更加容易。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地下钱庄通过网银操作,从其控制的某公司账户将5000万元人民币分几十笔转往异地的几十个不同账户,当天又从这几十个不同账户将资金转回另一公司账户。如果通过传统的银行柜台办理,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三,方便提现。通过网上银行提供的从企业结算账户到个人账户的批量转账功能,可以方便地下钱庄提取大量现金。比如,某地下钱庄就曾通过网银操作,将近千万元的大额资金分散转移到几十个个人账户上,随后全部提取了现金。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规定,“银行为客户办理电子支付,单位客户从其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其单笔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人民币,但银行与客户通过协议约定,能够事先提供有效付款依据的除外”,由于对“有效付款依据”没有明确界定,实践中这条规定的执行不是很严格,为地下钱庄套取现金提供了方便。

另外,网上银行交易较传统银行服务收费低,如建设银行的柜台汇款收费是按汇款额的0.5%收取,单笔最高收费50元,而网上银行汇款按汇款额的0.25%收取,单笔最高收费25元,有些银行甚至对网银汇款不收手续费。对于交易量庞大的地下钱庄来说,通过网上银行操作能够节约不少成本。

网银监管困难重重

由于网络银行的特点,在现实中,要对借助网络银行进行的非法交易进行监管和打击,也是困难重重。

首先,“了解你的客户”难以落实。

“了解你的客户”是反洗钱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发现非法交易的基础,但网上银行业务中,这一原则很难落实。

虽然中国《反洗钱法》规定了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但是,由于网上银行业务除了开立账户,其余操作均通过网络远程进行,银行只能在开户环节识别客户身份,以后的各种交易客户无须到柜台,进行交易的人与开立账户的人很可能不是同一个人。

就算是开户环节,由于中国信用制度尚不完善,借用他人身份证、注册空壳公司开户的违规成本很低。地下钱庄完全可以按照银行要求提供资料、签订协议,而不违反相关规定。银行只能审核客户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很难真正做到了解客户。

其次,网络银行识别非法交易难度大。

目前,中国大额和可疑交易的报告制度已经建立。据了解,银行提取可疑交易数据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将部分人民银行规定的可疑交易情形量化,通过监测系统可以自动提取符合标准的数据;二是经办人员在具体业务处理中发现可疑交易情形。

由于可量化的可疑交易只是一小部分,大量的可疑交易还需要从日常经办业务中发现。但是,网上银行业务基本不需要经过人工处理,从发出指令到交易完成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使银行失去了通过经办人员在具体业务中发现可疑交易的机会,加大了识别非法交易的难度。

另一方面,从反洗钱的角度来讲,对资金流的监测更加困难。由于PayPal等在在线支付中充当着中介的角色,真实的交易对方和交易背景难以掌控。网上兑换使得资金流更加复杂,加大了反洗钱监测的难度。

第三,银行重视程度不够。

从发展态势看,网上银行功能越来越强大,易用性和安全性都有大幅提高,大有取代传统业务的趋势。积极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已成为各家银行拓展业务的主要方向。

但是,由于目前中国的相关法规仅要求银行按规定履行大额和可疑交易的报送义务,银行主动发现可疑交易的动力不足。因而在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时,银行更注重客户体验和控制操作风险,对如何防范非法交易重视不够。

第四,本外币兑换监管困难。

目前不少网站打着“PayPal代汇款业务”或“电子货币兑换”的旗号,进行非法的货币兑换买卖。个人将人民币汇入网站的境内银行账号,该网站会通过PayPal账号划入美元。

以加中网(www.163.ca)为例,该网站上公开标明可以进行人民币与加元和美元的兑换:客户国内给付人民币,该网站按1∶8.5兑换成美元。客户卡内如果存储的是人民币,也可以通过诸如“PayPal兑换网”将其换成外汇划入PayPal账户。

第五,对账号充值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目前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平台都由公司提供。以PayPal为例,通过账号充值,该公司集聚了大量的资金。虽然其业务事实上已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但PayPal并非银行,由于不属于金融业的范畴,传统金融法律已不能适应对其监管与控制,对由此引起的商业风险也缺乏防范的措施。

监管防范六建议

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依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的普及,网上支付平台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中国国内已有几十家在线支付平台,如快钱、首信易等发展较快的支付平台,在技术上也已经实现了国际化。今后,网上支付平台的国际化将不断加快,网上贸易形式愈趋多变,对网上资金流的管理也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基于此,防范网上银行非法交易,需要从多方面着力。

第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根据网上交易的特点,防范网上银行非法交易,必需严把开户关,真正落实实名制开户,而这必须有赖于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目前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各种数据联网共享,建立关于个人和机构完善的信用记录。 其次,要将信用记录运用于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失信行为的违规成本。只有这样,出借身份证明和注册空壳公司等失信行为才有可能得到遏制,网上银行非法交易也会大大减少。

第二,进一步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由于网上银行业务的办理不用经过银行柜台,发现非法交易只有通过对可疑交易情形的量化,总结数量特征来筛选交易记录。这需要监管部门从工作中不断总结发现非法交易的特征,及时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出可疑交易报告指引,引导商业银行等发现和上报可疑交易。

通过对近几年侦破的地下钱庄案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非法买卖外汇交易还是有迹可循的。由于钱庄都是通过各类账户进行转账交易,交易量庞大,但仅是单纯的资金划转,没有对应的经济内容,因此账户交易量与账户所有人的实际情况明显不符,且账户留存资金极少。

如外汇管理局查处的“12·28”钟氏地下钱庄案,钱庄控制的多个个人账户年交易额都上亿,且每日余额都是几千元,明显可疑。

第三,对高风险账户限制交易。

在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基础上,针对网上银行业务便捷、低成本的特点,对存在可疑交易的高风险账户限制交易。应要求高风险账户持有人对交易情况进行说明,没有合理解释或拒绝说明的,对其账户的网上银行操作权限进行控制。其他措施设定较低的网上银行转账限额、大额转账必须到银行柜台办理、限制企业结算账户向个人账户的划转、提高网上银行业务收费标准等。

第四,深入研究因在线支付引起的外汇问题,全面掌握网络跨国交易情况。

在网络规模逐步扩大和网上交易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就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在线支付平台”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如使用人数、跨国交易量、交易国家等;二、如何真实体现实际交易跨境资金流,如何在国际收支申报中准确反映网上跨国交易;三、如何对网上商务和“网络金融服务”现象进行法律监管等。

第五,健全电子商务监管体系,加大网上资金流的监管力度。

建议指定专门部门对公司提供的网上支付平台进行监管。一方面,对在线交易者的身份进行核实,对网上资金的流向进行掌握和监控;另一方面,严厉打击网络货币兑换的行为,切实取缔、查封提供电子货币兑换的网站和个人,杜绝“网络黑市”。

第六,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政策规定,加强对个人外汇收支流动的跟踪监测。

在外汇出入境的管理上,改进不完善或不可行的监管措施,便于全面的监测和管理。同时,加强对因私涉外收支中交易对方涉及网上支付的公司的资金进行监测。

目前,由于缺乏对个人外汇资金进行动态监测的手段,对个人外汇收支的监管也是难点,为此,建议加快中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将其外汇资金活动纳入个人征信范围,同时完善人民币大额交易报告监测系统,实现对个人资金流动的本外币的监测。■

作者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高级经济师

作者:王大贤

网络银行业务交易研究论文 篇2:

向交易银行业务转型正当时

摘 要:在现行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向交易银行业务转型十分必要,其不仅需要大力开展交易银行业务,同时也需要找出更多合适的发展策略。本文就在分析交易银行特点、交易银行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符合时代背景的交易银行发展策略,以期可以为银行转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交易银行 业务转型 发展策略

银行发展过程中,公司业务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由于直接融资渠道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公司业务发展受到制约,下降趋势日益明显,在该种形势下,银行业务急需进行转型与升级,而交易银行作为具有较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业务,已经被推入银行工作之中,在开展交易银行业务、向交易银行转型的同时,确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找出可支持的发展策略势在必行。

1 向交易银行业务转型正当时——交易银行特点

在国际上,交易银行是指商业银行向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客户提供与交易有关的结算、支付、财资管理、贸易金融等综合性服务与金融产品,因而交易银行也被称为集离在岸、线上下、境内外、内外贸、本外币等为一体的交易产品体系与交易银行平台。由于交易银行是一种将支付结算、资金托管、供应链融资、现金管理、电子银行渠道等多种金融服务综合为一体的模式,因此其不仅具有综合性特点,同时也具有风险资产占用率低的特点,用户在受到先进、优质服务的同时,会更加依赖交易银行。此外,交易银行也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在直接融资渠道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交易银行具有收益稳定、风险低的优势,可以将金融服务嵌入至为客户服务、与客户进行交易之中,因而其可以更好地抵抗直接融资发展对银行业务的冲击,由此可见,与商业银行相比,交易银行具有很大的存在优势。

2 向交易银行业务转型正当时——交易银行发展背景

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在利率实现市场化环境下,商业银行负债成本明显增加,且在直接融资、金融脱媒等快速发展背景下,企业对银行的信贷需求越来越小,客户依赖性与黏度明显降低,银行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公司业务处于发展困境之中。此外,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广泛,逐渐实现了“互联网+传统行业”,商业模式在与互联网技术、平台以及思维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这就导致商业银行客户群体数量越来越少,促使商业银行向交易银行转型。从内部环境来看,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多年来积累与运营过程中,已经从产品体系、支付结算、人才储备、信息平台、供应链金融、客户基础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就为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转为交易银行提供了足够的内部力量;另一方面,商行当前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处于创新之中,由于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了海量数据,若仍然只采用原有客户开发模式、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式,则会降低客户对银行的依赖,且在仍使用原有商业模式时,会增加银行运行风险,然而在商业银行向交易银行转型过程中,不仅会全面分析运行风险,同时也会做好数据采集、分析工作,为银行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综合商业银行向交易银行业务转型过程中的外部环境与银行内部环境,发展交易银行是保证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突破口。

3 向交易银行业务转型正当时——交易银行发展策略

3.1 注重客户需求,增强客户依赖程度

交易银行特点本身在于整合服务与产品,但是由于不同用户对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不同,因此要想提高客户对交易银行以及交易银行业务服务过程中的满意程度,进而提高客户依赖性与黏性,商业银行在向交易银行转变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客户需求,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基础,为其提供更合适的服务与业务。

与传统银行运行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在交易银行中,不同业务部门需摒弃“各自为战”的服务模式,从了解客户需求出发,经过分析客户匹配业务到最终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交易银行业务,让银行内部众多部门可以组合在一起,从而确定有针对性、有实施价值的业务方案,并制定出客户服务模型,为后期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客户依赖程度做出贡献。交易银行除了可以在为客户创造市场交易机会、加速资金回笼、提供资金支持方面做出贡献,也可以利用客户之间的关系,通过增强基础客户之间的沟通,为客户群提供合适的交易场景,促使客户之间在沟通与共享的基础上可以从中找出自己更感兴趣的业务,进而为银行交易业务发展做出贡献。在客户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能够在与交易银行合作过程中获取更大利益,则会吸引更多客户,让交易银行在为客户提供交易场景后,真正实现交叉销售,提高自身在行业整体中的竞争力。

3.2 挖掘客户信息,提高业务精细化程度

客户信息了解程度决定着交易银行为客户提供业务的针对性,而只有为客户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业务,客户才会选择该业务,此时可大大增加客户与银行交易的机会。基于此,为了满足交易银行发展需求,笔者建议交易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应借助大数据技术,深入与充分地挖掘客户信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服务精细化程度。

在发展交易银行时,就要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作为支撑,在提高信息挖掘能力的基础上,利用有关技术设备,做好所挖掘信息分析及处理工作,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交易银行内部信息流通效果,通过保证银行内部各部门间的业务能够有效联系起來,提高信息流通速度,保证信息广度,使得历史性信息与独立部门信息能够得到共享和利用,让交易银行业务信息传递速度与效率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在利用所掌握信息为客户提供业务与服务时,银行人员既要对客户以往行为进行分析,同时也应结合时代发展对信息进行整合与挖掘,让银行整个经营决策可以提高制定战略到运用战略的科学性。随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银行就需要利用智能化手段来开展业务,以保证业务灵活性得到提升,化客户主动选择为主动为客户提供所需业务,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客户终极体验,促使交易银行拥有更好的口碑。

3.3 控制信贷风险,消除发展隐患及风险

虽然与商业银行中的公司业务相比,交易银行中的交易业务信贷风险更低,客户所能够获得的收益更为稳定,但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所存在的风险呈现出新的特征,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越来越突出,在该种背景下,只有控制信贷风险,降低并消除交易银行发展隐患与发展风险,才可以提高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促使交易银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此,交易银行首先就需要做好风险统计与预判工作,由于产业链风险管理在交易银行风险中所占比重较大,且会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更大,因此,银行就应瞄准自身运行中所使用的产业链,在明晰产业链上游与下游关系的同时,从中获取更多的客户信息,并找出自己运行、为客户提供业务与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通过对风险大小、发生概率以及发生危害的预判,进而对风险进行排序,从发生率、危害最大的风险入手进行消除,逐渐解决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其次,交易银行也需要结合自身运行情况,制定出新的风险发现与识别体系,及时与全面地发现信贷风险,并从中获取到更为稳定的业务收入;最后,银行应结合自身运营,在考虑不同行业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产业交易模式与交易行为制定出不同的管理策略,在提供针对性管理与针对性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消除发展隐患与风险。

3.4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交易银行组织结构

一方面,交易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势必应遵循以交易为中心的发展原则;另一方面,在时代不断变化过程中,交易银行也应不断开发新的业务,通过对业务进行重新整合与优化,促使所提供的业务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要想达到上述发展状态,保证客户对交易银行的依赖性,交易银行就必须结合时代发展情况,优化内部组织结构,真正构建出能够以客户交易特征为支持的组织体制。

交易银行在创新发展模式、优化交易银行组织结构时,必须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循序渐进的原则,该原则是指交易银行在创新发展模式的同时,应进行短期试用,以准确判断出该模式的应用效果与预期可以达到的应用目标,并在试用后对发展模式中的不足进行更改与补充,从而保证该模式后期应用效果可以更为理想。与此同时,循序渐进原则有助于减小交易银行同质化竞争;二是保证专业化的原则,将产品、客户、渠道与服务整合在一起,通过提高运营集约化程度与业务系统专业化程度,并为交易银行全体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其拥有更高的业务水平,让银行内部每个部门都有更强的业务能力,为实施向交易银行业务转型战略做出贡献。

3.5 结合互联网发展,拓宽交易银行发展途径

虽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已经突出了P2P、第三方支付、众筹等多种金融模式,对传统商业银行金融业务产生了较大的威胁,但由于互联网具有很多优势,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中,借助互联网不仅可以收集到更多客户信息,同时也可以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策略,交易银行就应结合互联网发展,拓宽交易银行发展途径,保证交易银行业务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与背景上得到培育,为商业银行向交易银行转型提供支持。

(1)利用互联网“简约”思维,构建出交易银行核算体系,由于传统业务体系复杂,在使用过程中更为繁冗,且需要消耗较高的管理费用,为此,利用互联网“简约”思维来构建核算体系具有更高的价值,通过减少管理费用的支出,使得银行获得更多盈利。(2)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出交易银行管理体系,这不仅有助于实现集约化、扁平化、平台化管理,同时也可以为交易银行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保证银行内部管理质量。(3)利用互联网“用户”构建出客户群体系,在遵循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原则的基础上,交易银行应与客户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聯系,通过借助互联网“用户”思维,让用户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了解产品,并对产品有更清晰的印象,从而增强客户对产品的好感度,提高客户对交易银行的依赖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要想顺利向交易银行业务转型,促使商业银行可以转为交易银行,就需要让全体成员认识到实施交易银行的迫切性,并提高对客户需求的重视、挖掘客户信息、控制信贷风险、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发展途径,在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保证客户对交易银行依赖程度、减小交易银行发展风险,从而推动交易银行能够朝向健康、快速、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鹏虎.整合、创新与提升:看交易银行发展路径与策略[J].中国银行业,2017(7).

[2] 魏鹏.交易银行:发展概况、同业经验与实施策略[J].金融市场研究,2015(12).

[3] 周行健.交易银行发展创新[J].中国金融,2016(13).

[4] 许辉.“互联网+”背景下交易银行发展态势及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6(15).

[5] 安东伟,罗磊.转型发展的本源回归——交易银行业务探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7(4).

作者:崔雪丹

网络银行业务交易研究论文 篇3:

交易银行抢滩者

以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现金管理业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交易银行业务近年被视为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国内商业银行纷纷探索“交易银行”模式,将其定为对公业务转型的新趋势。

根据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轨迹,公司金融主要聚焦两大体系:交易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交易银行被称为“农夫之活”,春播秋实,积少成多难以暴富但胜在稳定;投资银行被称为“猎手之活”,捕捉到“大猎物”可养活半年,但弄不好则可能挨饿甚至被“猛兽”吃掉。

长久以来,交易银行部就在国际化外资行中一直存在,真正崛起在2008年以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投资银行收入大幅减少,交易银行收入明显升。交易银行业务占比高的银行得以保全发展,这重新引起国际银行业的高度重视,华尔街对交易银行业务占比高的银行赋予更高估值。

交易银行具有资本占比小、业绩稳定、经济资本回报高等特点,其业务带来的弱周期稳定性对眼下国内商业银行突破转型瓶颈、寻求健康发展极具吸引力。《投资者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明确提出或已进行交易银行转型的银行已有十余家,多数为股份制银行,而以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为代表的交易银行抢滩者们不断发力建设且初见成效。

专业的银行金融服务需要专业的抢滩者。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银行业所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整体经济增长节奏放缓,银行负债成本急剧增加,资产质量承压,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脱媒和利差下降持续加剧,互联网金融、直接融资加速发展。

银行服务与企业、实体之间的脱节愈发严重,黏性降低、客户流失,公司业务的基石随之动摇。一方面,单纯依赖利差收入和粗放式规模扩张的传统业务模式正在失效;另一方面,市场不断成熟、企业需求多元化,对银行金融服务精细化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此影响,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业绩稳定、大放异彩的交易银行业务被国内银行业从国际借鉴而来,公司银行业务从单纯的以支付结算和贷款授信为核心,逐渐转变为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财资管理服务,部分银行甚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被赋予中国式内涵的交易银行部由此诞生。

根据中信建投《交易银行:公司业务转型新趋势》一文的解释,交易银行是指商业银行面向企业客户并针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采购销售等交易行为而提供的银行服务,具体包括采购销售过程中的收付款服务和针对贸易过程的融资服务,而融资服务又包括企业自身的贸易融资和针对企业供应链企业的融资。

在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中,供应链融资、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现金管理等交易银行业务均被国内银行家认为是公司银行业务的发展重点。

不过,交易银行被认为是“新时代的公司银行业务”,并非某项业务的改良延伸或某几项业务的简单相加,而是银行管理理念和对公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形式的全面转型,从“部门银行”转变为“流程银行”。例如新型交易银行相对传统模式理念提出了三个方向的转变:一是核心理念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从“提供单一同类产品”转變为“提供整体金融解决方案”;二是“新农夫之活”不仅求量更要求质,变被动为主动,从传统单一支付结算或融资服务向围绕交易链进行结算、融资、财资管理等全方位全流程的交易银行综合服务转变;三是“新思维+新技术”,通过流程优化和价值再造,提供更高效综合的金融服务。

根据《投资者报》记者的研究和采访,目前国内明确提出或已进行交易银行转型的银行已有12家,以股份制银行为主,其中,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目前已自主在总行层面成立了专门的交易银行部,而此前曾有花旗团队的广发银行在前股东花旗银行的支持下也成立了环球交易服务部。

集中式VS分散式

受资源禀赋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加速进军交易银行的状态并不一样。

“交易银行”一词在近年来出现的频率颇高,但具体怎么做,业界人士众说纷纭,各家银行也都有不同的尝试和做法,即便是在本报调查研究中已经开始相关转型的银行仍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

集中式以设立了专门部门为划分,但基于审慎调整交易银行组织架构的角度,也分为不同层级,目前主要有四种:一是将原有的贸易金融部、现金管理部等部门整合为总行一级部门交易银行部,例如在国内自主首创交易银行部、打造产业互联网雏形的招商银行。二是在公司部下面设立交易银行二级部门,例如中信银行,交易银行业务目前由公司银行部牵头管理。三是成立交易银行事业部。四是设立客户营销管理部,将传统业务部门弱化为产品部门,前两者的改革显性更强,力度更大,而后两者的改革则相对隐性。

而分散式的处理则表现在虽然相关交易银行的业务都在运营,但仍有不同的部门管理,并未进行合并。对此,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借鉴交易银行模式及理念,通过完善内部机制,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产品和流程,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基础上,加强对公对私等多部门联动,实现对客全产品服务和银企共赢,但并未进行部门的合并。而提出过推进交易银行体系转型的农业银行目前的方式是总行在公司业务部内设交易银行板块,初步搭建交易银行业务组织架构,主要负责:制定全行交易银行业务体系规划和年度计划,建设交易银行业务制度体系;开展对公账户结算产品、现金管理产品(含全球现金管理业务)和供应链金融产品(含贸易融资业务)的研发、营销和推广等等,而中国银行则是2016年初在中银香港项下尝试设立了交易银行部,将贸易金融和现金管理两条产品线进行整合,探索发展中银香港特色区域性交易银行业务模式,为全行、全集团的业务转型试水。

在普华永道的交易银行分析研究中,目前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内大型银行凭借其国际化程度、规模体量优势、庞大对公客户基数在交易银行业务领域市场份额最大,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是交易银行业务领域积极创新、改革转型的典范,而城农商行中除了少数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上市银行在交易银行业务领域取得一定突破以外,由于自身诸多能力短板,其交易银行业务发展较为滞后。

招商民生浦发持续发力

由于花旗自身交易银行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较为领先,在花旗担任广发银行股东的中期,2012年广发银行在花旗的支持下曾组建国内银行中首家交易银行架构,打通银行对公业务的多个部门和业务单元,由传统银行向新型商业银行转型。

从业务内容看,经过五年发展的广发银行交易银行产品体系目前仍以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现金管理为业务主线,相比其他自主设立交易银行部的中资银行业务范围偏窄,后续更新动力稍显不足。但先发优势还是带来了一些成果,截至2016年底,广发银行交易银行客户占对公客户数的60%以上,电子渠道交易笔数与金额呈现爆发式增长,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52%及57%,交易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超过公司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60%。

与此同时,近年来以招商银行为代表涌现出的一批自主开创交易银行部的公司,如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呈现出不同特色,有向“轻型银行”、“服务银行”、“数据银行”等转型,强调低资本消耗,加强客户黏性,注重交易和行为数据的积累,而招行、民生、浦发成立专门部门后便开始了持续不断完善和扩大“交易朋友圈”相关配套服务的建设。

中信建投的上述报告认为,招行、民生、浦发三家在交易银行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并与现有平台形成互补合力的品种,例如招商银行率先成立交易银行部,打造产业互联网雏形;民生银行筹备大交易银行事业部,对接“商行+投行”投贷一体化,战略转型推进;浦发银行以贸易与现金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多区域推广,巩固对公业务优势等。

对此,招商银行方面向《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表示,设立交易银行部,实现垂直化管理之后,交易银行业务在体系内完成,减少大量中间环节和跨部门协调的交易成本,而这种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的体系架构,能从根本上实现交易银行的核心理念和更具拓展性的业务内涵。据悉,招商银行的交易银行业务涵盖了现金管理、支付结算、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等业务板块。通过这几年产品融合创新的“化学反应”,交易银行已成功推出了市场认可度极高的领先拳头产品,例如智慧供应链4.0体系建设,发布了智慧票据池、供应链新型融资、付款代理等领先同业的拳头产品,在 CBS、创新型支付结算、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智能存款、内外贸信用传输等核心产品,其中移动支票为行业首创的公司金融O2O闭环支付产品,支票的开票、支付、转让等全程在线完成,实现了互联网化。

“在现金管理和跨境金融两大传统招商银行优势业务板块的跨界融合中,重点打造GCM全球现金管理方案,并利用跨境本外币双向现金池,全面整合企业客户资金链;同时,还创造性地利用复杂的现金池产品特性,开拓新型跨境投融资的业务盈利模式,有效拓宽了跨境客群的金融服务范围。”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对很多产品与服务进行了升级,包括优化网络融资平台,研发上线理财产品质押网络融资、供应链“赊销E”等产品,提升网络融资模式对公司信贷场景覆盖度,着力构建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初步形成“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新型公司金融服务模式,同时围绕客户国际化业务需求,加强重点产品推广应用,推出由跨境融资、跨境资金管理、跨境E+、跨境联动、国际信贷五大产品体系构成的一站式跨境金融综合服务方案“跨境通”,促进国际结算量有序增长,外币贷款规模大幅增加。

“2017年上半年,公司主导实现全国首例批量模式化应收账款资产支持票据业务成功发行,打通传统贸易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连接渠道,继续巩固保理业务在同业内的领先地位,加快推进无追索权保理、‘N+1’保理等特色产品,完善业务模式及处理流程,大力推进应收账款类解决方案的应用。”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正式挂牌一年多以來,浦发银行告诉《投资者报》记者,2017年上半年实现交易银行特色业务量2.74万亿元,同比增长30.48%,继续保持良好的业务增长势头,目前交易银行业务也将更加聚焦“弱周期、大流量、高频度、轻资产、公司联动”等重点客户。

践行全行“数字化”、“集约化”发展战略,围绕企业客户日常经营和交易等各类需求,浦发银行重点打造了“e企系列”、“智慧系列”、“政采e贷”等产品与服务。浦发银行向《投资者报》记者介绍,2017年最新推出了基于云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e企行”服务,为中小客户提供在线会计及报税、在线进销存及在线订单等服务,帮助中小客户实现降成本、拓展市场和提升信息化能力。“智慧系列”以市场化、数字化、互联网化为方向,建设泛金融、跨行业的平台,根据不同的行业收付款场景,例如“智汇港”专注于港口结算服务,帮助港口企业完成线下到线上全流程的“最后一公里”的整合。

“政采e贷”服务方案将政府采购管理和浦发银行资金融通管理能力相结合,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利用电子化信息处理手段,深入政府采购各环节,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予以整合,为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提速,服务长尾客户。

发展交易服务实体

在《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了对交易银行业务方向看好,认为其发展的好坏与当下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示未来金融工作中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亦密切相关,交易银行服务于客户交易,其也是银行服务的本源。

外交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欧明刚认为,金融工作会议既提出了转型的强烈需求,也提示了转型的方向——回归传统银行业务和降低银行业的服务成本。

在欧明刚看来,银行不是简单地回到传统业务,而是需要应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业务进行改造,让客户的融资成本更低、使客户的融资需求和其他交易性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启从粗放到精细、从分散到整合、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型,而发展交易银行业务是其中一个不错的选择。

“降低资本消耗,增加新的存款和利润,交易银行具有低风险、低资本占用、收益稳定、触角延伸范围等优势,能够使得商业银行以相对较少的成本带来稳定的存款,是重要的存款、收入和利润来源;能实现银行资源整合,交易银行的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这有助于打破各业务部门之间相互分割的商业银行传统组织架构,充分有效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境内和境外资源、内部和外部资源。”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参照国际一流商业银行展现出来的发展经验和趋势,招商银行认为,对交易银行业务的考量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业务风险较低。交易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其定制化、业务的综合性、资金流动的自偿性、智力服务的高附加值决定了其业务风险较小,相应的风险权重值较小,风险资产占用较低,对于商业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是交易银行业务发展水平直接决定银行对公负债业务的竞争能力。招行认为,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负债业务竞争的核心已不再是规模,而是成本和稳定性。交易银行的核心服务对象是企业的运营资金,在交易过程中通常沉淀形成结算存款,这是银行低成本负债的最重要来源。

三是极大提高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依存度。交易银行业务要求银行深度介入和密切跟随企业客户深层次的贸易过程,并依照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提供产品和方案,成为与客户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而且,交易银行通过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触角从核心企业迅速延伸至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通过提供闭环的供应链结算和融资服务,拓展交易型客户基础。

银行服务转向精细化

尽管前景光明,但正如外资银行仍在不断革新交易技术一般,天然呈现复杂交易关系的交易银行业务完善工程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奔跑之路。

在浦发银行看来,国内银行业发展交易銀行业务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企业面对经营压力,自然而然需要银行协助其优化和再造交易链条,提升经营业绩和交易效率;二是互联网对很多企业经营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企业对于互联网特征的经营模式和交易模式需求强烈,特别是对交易撮合、风险管控、线上融资等方面对银行提出较高要求;三是客户需求已从传统单一支付结算或融资服务向围绕交易链进行结算、融资、财资管理等全方位全流程的交易银行综合服务转变,这对银行产品研发、系统建设和人才积累,以及对原有交易类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再创新再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速转型交易银行业务,但从具体实施过程看,本土银行在系统建设、全球布局、品牌实力、人才团队等方面与国际大行还有一定差距。如何理顺银行内部协同机制、考核机制和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跨地区、跨部门和产品条线及跨总分支机构的系统能力,是发展交易银行业务亟待破解的难题。”招商银行表示。

毋庸置疑,在发展交易银行的同时,银行亟须向更精细化的管理转型。

作者:占昕

上一篇:音乐商品化两面性分析论文下一篇:科研导师制计算机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