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服装职业教育论文

2022-04-27

信息化教学服装职业教育论文 篇1:

服装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摘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针对目前知名服装企业已在服装设计、品牌管理、CAD打板等环节采用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企业、社会、院校的教育资源,打造一个三方联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改变传统服装职业教育中“在职员工无时间、无精力、无途径学习”,而“高职学生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差”的突出问题。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在实践环节逐步完善,既符合学生特点提高教学效率,又提升学生的信息化技能工作水平,使学生在课堂外能继续学习并达到终身学习,在职员工能够借助信息化平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从而加快我国服装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服装行业  职业教育  信息化教学  现代化  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服装业的发展迅猛,部分国内知名服装企业已经完成从加工型企业向品牌公司的转型,但还有相当多的中小型服装企业还停留在来料来样加工的低含金量程度,体会着低附加值带来的辛酸。如何提高我国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我国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服装品牌强国,成为业内中小型企业的关注焦点。服装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高职毕业生是服装企业主力军,培养职业院校以及在职员工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整个服装业至关重要。

目前服装行业从业人员工作内容单一,重复性劳动多,缺乏高超的工作技能,更谈不上职业规划;加之我国服装行业职工工作忙碌,加班时间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完成集中学习,而从业人员的文化课基础较差,对学习的主动和探索性不够,造成我国服装行业长期以来缺乏专业的职业教育,严重制约了企业尤其是服装行业中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速度。另外,作为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欠缺职业教育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对课程理论部分学起来比较吃力,艺术设计能力偏弱,而服装专业是融设计与技术为一体的学科,如果学生的创意思维、形象思维不提升,对企业情况不了解,势必在实训技能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国内知名服装企业已在服装设计、品牌管理、CAD打板等环节采用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手段,更需要服装职业教育加快信息化教学建设步伐,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在网络普及、信息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模拟仿真软件、ERP模拟操作、微课程等信息化手段完成教学势在必行,建设服装教育信息化教学平台,使企业、社会、院校的教育资源三方联动,既符合学生特点提高教学效率,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工作水平,使学生在课堂外能继续学习并达到终身学习,在职员工能够借助信息化平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从而使我国服装企业能够加快发展。

1 结合在职人员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服装行业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于2012年4月印发,教技[2012]5号《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教师根据从业人员特点,将信息技术与服装多门课程融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课堂演示、师生交互、模拟仿真、远程教学等目的。教师制作适合服装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建设多媒体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软件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学习过程。建设以图文、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素材为主的信息资源库,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的知识讲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构建一个形象的学习情境,专业教师根据服装行业特点开发模拟仿真教学软件,增加学生对实操环境的了解。比如:在《服装陈列》课程上,学生在机房先进行卖场模拟仿真软件操作,对卖场空间、通路设计、货架摆放等有了直观的认知之后,再设计卖场的陈列布局,最后带着设计方案进入商场实操,大大提高了实训效率,通过实训后的学生,再到店铺实际操作,工作技能娴熟,操作手法准确,普遍得到店铺工作人员的好评。

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逐步使学员在网上完成“专业知识的预习与复习、提前了解实训品牌的文化和产品结构、实训后上传实操录像做到资源共享、掌握国内外最新流行动态等”。针对服装品牌营销,建设ERP服装电子商务管理系统,使学生可以直接模拟服装企业管理流程,将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模拟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形成信息化实战环境,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真正提高服装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服装行业未来的主力军,从基础抓起,逐步更新企业人员

2.1 全面构建服装专业信息化教学平台,建立 “重时尚、厚技能”的培养目标。信息化教学使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国内外流行资讯,开阔学生视野,了解最新的服装市场行情,有效整合课程各个环节,提高高职技能课程“理论知识信息化;企业项目入课堂;实训操作模拟化;岗位实战进职场”四位一體教学模式的应用效率。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达到普及多媒体课件教学,提升学生形象思维和艺术审美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继续开发服装类模拟仿真软件,使课程标准和岗位标准有机融合,缩短学生实操差距。

2.2 合作开发ERP管理软件模拟服装品牌管理流程,创新服装营销类课程实训技能培养模式。对于服装制作、服装裁剪等课程来说,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授课方式比较适合,但服装品牌企划、服装店铺管理等服装管理类课程,一直是授课难点,高职学生对理论多的课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主动性不强,项目组拟通过ERP软件系统对真实企业产品模拟进行服装商品进销存、流程管理操作等,使学生直接掌握管理的要素和知识点,并能够直接用于企业的操作。学生通过模拟课程之后,直接到服装店铺工作,能够对进销存等数据分析、商品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3 探索一条课程服务行业的有效途径。为解决服装业从业人员知识老化,信息不畅通的问题,高职教育要在应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企业员工内训等企业项目同时,推广先进的多媒体授课形式及网络课程,进一步加强服装专业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加速服装加工型企业转型服装品牌公司,满足服装行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和职业素质提升的需要,以课程服务社会的同时提升高职学院的行业竞争力。

3 信息化教学平台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在职员工以及高职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通过远程教学的手段有机融合起来,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使没有时间集中上课的员工也有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内涵,信息化教学平台着重应用电子课件、多媒体、动画教学、微课程等主要载体,以互联网应用为基础,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性,提升了在职员工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由知识的占有者变成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寻求者,完成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也完成了企业对员工提高技能水平的要求。通过信息化建设,网络技术可以帮助学校延伸职业教育空间,打破时间和空间上对学习环境的束缚,学生无论在校内、校外,无论毕业前、毕业后,都可以享有持续学习的机会。

4 服装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

通过课堂演示、师生交互、模拟仿真、远程教学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服装专业课程现代化、数字化程度。项目组将采用模拟法、探索性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法等进行课题的研究。分析课程特点,进行课程模式改革。首先,制定服装专业信息化课程建设计划,将服装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方向课程三大模块。与计算机技术专业公司进行合作,专业基础模块课程重点建设核心课程多媒体课件,专业技能模块拟结合课程特点开发1-2个模拟仿真软件,随着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深入再逐步增加其他科目的开发建设。职业方向模块以建设网络课程、微课程为主,如服装品牌设计、服装网店营销等,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和终身学习,提高职业竞争力。其次,根据课件、模拟仿真软件、网络课程、微课程的建设情况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别的教学软件大賽,提升服装专业信息化课程的建设水平。使用并推广信息化教学模式,借鉴国内成功的教学案例,形成综合课企两方面使用效果的服装专业信息化教学模式,为企业培训员工。

充分利用企业、社会、院校的教育资源,打造一个三方联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提高中小型服装企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加快服装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建设步伐,使在职员工、高职学生无论在校内、校外,毕业前、毕业后,都可以享有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机会。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真正提高服装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是职业教育服务行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伟平,杨世伟.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

[2]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

[3]许红叶.地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3.

[4]白春章,关松林.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课题项目: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研究。

作者:马丽群

信息化教学服装职业教育论文 篇2: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中职服装学生服装工艺实践能力塑造

【摘要】本研究所探讨的中职服装专业学生工艺实践能力塑造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是结合中职服装工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特点,根据专业的实用性改革传统服装专业教学模式,以强化实践操作教学活动为主,针对服装工艺核心课程特点,从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出发按照实际服装岗位能力的需要,进行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翻转教学工具建设,强调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满足对学生独立工作必备的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服装工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1.2016年度纺织服装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ZWH-16007);2.福州大学(高水平)画法几何微课慕课建设研究课题(0360/52000710)。

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1、2、3]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建设是教学模式的结构成分与技术应用条件之间的"整合"过程,其中教师是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丰富多变的实践情境是教学模式建设创新的源泉,而信息技术则为教学模式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工具以及交流与合作平台。[4、5]本研究所探讨的是中职服装专业学生工艺实践能力培养塑造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学模式设计建设,是结合中职服装工艺教学目标特点,根据服装专业的实用性特点强调服装专业教学要以强化实践操作教学活动为主,特别针对服装工艺核心课程特点,进行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翻转教学工具建设,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6、7]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强化遵循融“教、学、做、训、考”为一体的原则,强调边教、边学、边做,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一、研究背景

我国作为一个世界服装大国,在本世纪要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对服装人才的需求也是量大而质精的。这对我们服装专业教学类型的确定与划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采用融“教、学、做、训、考”于一体的教学原则,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并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以“零距离”上岗为目标,达到提高学生独立工作必备的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本研究结合服装行业技能人才需求,就服装工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从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出发按照岗位能力的需要,建设服装工艺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翻转教学工具,以技能的递进为顺序,组成有效的教与学互动的信息交流课程平台。同时在理论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实践教学等课程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改革传统的以课堂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努力实现职业能力教育先行的发展目标,实现培养学生成为合格优秀的服装专业人才教学目标。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建设基于中职服装学生服装工艺实践能力塑造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遵循“教、学、做、训、考”为一体的原则,结合服装专业特色构建职业能力塑造建设基于信息化教学的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项目的建设要求结合服装工作流程和任务特点,以企业用人需求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路线,根据服装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以及先进性原则,制定三年学制,其中两年在学校上课,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对工艺实践课程教学规范实施“项目化”“模块化”模式,模拟行业服装制作的工艺流程,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将课程顺序划分为:基础模块、裙子模块、裤子模块、衬衫模块、西服模块等五大模块,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载体,将服装工艺核心课程的理论授课及作业题解过程制作成相应网络授课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探索全程在线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模式,让学生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予以自我学习,自我充能,实现最终掌握课程教学要求,从而最终实现对其职业能力塑造培养的终极目标。

2.研究课程标准,逐步完善课程教学方案。结合信息化教学模式建设和运用特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本项目建设以服装工艺核心课程标准为主题,确定信息化教学内容、范围和深度;同时依据服装行业一线岗位需求为主线,在服装工艺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运用过程中,注意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比例,适当渗透岗位与边沿学科的知识内容,扩充学生信息来源渠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项目建设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和运用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提供学生(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应有的目标任务,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创新能力。同时结合“自主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所学内容构成,在完成部分讲授与练习之后,布置相关实践型作业。

4.根据教学单元模块化特点,匹配制定和完善相关核心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考核评价标准。

三、研究成果

本项目研究课题组成员通过深入市场、企业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获得了真实的市场、企业一手资料;同时收集整理了本课程的相关文本资料、音像资料以及服装专业的互联网资源,对本项目研究进行了积极探索投入和开发,获得相应研究成果,具体成果内容如下:

1.中职服装工艺核心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设计建设,制定核心课程《服装缝制工艺》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课程标准。

修订适合中职生能力塑造的《服装制作工藝》课程(包括微课慕课设计)标准创建教学实施策略及方法,始终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指导思想。融理论于实践教学中,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相应在信息化课堂教学平台上,教师对学生言行的点赞同样会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舞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以真正提高技能操作的水平。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是服装专业专业制作专业方向课程的核心课程。服装行业的发展,新产品的开发,要求成衣产品的制作工艺也应不断提高更新,服装行业掌握着服装生产技术的前沿,企业具体技术革新主阵地,这就要求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及服装制作技术更新情况,开发共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内容将主要包括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教学案例、在线习题自测、样卷、实验指导、推荐参考书及参考文献等,实施在线资源共享,供学生学,教师教,为师生提供现代化的便捷实用的网络学习平台。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独立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目前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目标,项目课题组在项目研究建设期间已经将《服装制作工艺》课程裙子制作工艺项目制作成MOOC形式,其它项目现在暂时还是保留教师讲做示范,学生学做练习形式,我们将通过对比网络视频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效果,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库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企业的资源,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为今后深入进行全面化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2.建立和改进适合学科课程特点的学习技能卡,改革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的考核评价新体系)

(1)指导思想

①以社会就业需求和岗位定位为导向。中职的服装专业应是针对职业岗位群体,以岗定课、按岗育人。职业岗位人才的培养历来有两种模式:第一是学校培养模式,第二是在岗培养模式。其中“在岗培养”模式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具备培养速度快,培养技能实用的特点,但该模式也存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潜能差等不足。为此新型教育模式必须充分吸取在岗培养的优点,使职业教育在强调系统、科学教学的同时,又能达到在职培养效果。这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教学评价的核心。新型服装专业教育模式针对服装行业企业的需求,应强调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当今的服装就业市场上急需服装流水线制作人员、样衣缝制师、服装品质检验员、服装工艺师、服装设计师、服装打版师、服装车间流水线编排及管理人员、服装营销员、接单、跟单员等一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相应新型专业教学要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因此专业教学效果评价内容也应按照服装商业、企业等单位的岗位要求来设置符合企业生产标准、符合项目任务的评价要求体系。②发挥评价体系多主体的作用。形成一个除了教师和学生之外,由专家、企业管理者及技术人员、行政领导、社会人士、学生家长和校外考试机构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2)评价内容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成衣工艺与制作、纸样制作、服装CAD系统操作、企业定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相应就服装专业核心课程而言,则以上述各款成衣的制作流程作为教学评价环节,同时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应参考服装行业企业的生产评价标准,将其渗透到整个教学环节中。相应教学评价内容应充分体现教学评价的目的,体现社会就业需求和岗位需求。因此,具体教学评价内容应围和实际操作能力。绕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展开:学生潜在能力、融入企业能力因此,具体教学评价内容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展开:学生潜在能力、融入企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在对学生的技术学习进行评价时,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将这三个方面评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根据具体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运用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表

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服装专业技能评价表、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自评表和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评价表。

3.基于服装工艺核心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教学实践,总结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1)课程教学宗旨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教学实施实行教、学、做、评一体化,始终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方面,本课程始终坚持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型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理实一体化、车间课堂化的基本教学原则,开展现场教学,融理论于实践教学中,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借助实物成衣或零部件观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有了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后,通过强调学生利用授课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新模式,针对学生性格差异、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差异等特点,让有意愿的学生,即使存在能力的先天不足,也能够有平台予以自我学习,自我充能,实现最终掌握课程教学要求,从而最终实现对其服装工艺认识及实践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原先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优秀率一般在30%左右,而利用了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优秀率超过了70%。

四、结语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研究,实现了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翻转教学工具建设运用,探索适应我国中职服装专业教育发展需要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通过核心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教学工具的建设运用,从职业实践岗位能力的需要出发,以技能的递进为顺序,建设构建集群式模块课程,并对服装专业理论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实实践教学等相关课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改革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办学模式,努力实现职业能力教育先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采用“教、做、训、考”于一体信息化教学模式,以“零距离”上岗为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独立工作必备的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我国服装专业教学模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范本,而我们的建设模式也将是今后我国服装专业教学模式发展的大趋势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沈汉达.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11):90-95.

[2]王寅龙,李前进,李志祥,王希武,林克成.信息化教學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49(6):15-18.

[3]曹培杰.中小学生信息化教学的学习体验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4,332(9):24-28.

[4]梁琪,滕涛,刘刚,韩飞翔,安晨翔.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236(12):115-120.

[5]刘喆,尹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31-36.

[6]罗德礼,史秋琼.关于服装产业转型期服装教育教学观念更新的思考[J].纺织服装教育,2014,29(4):283-286.

[7]苏军强,万里,金蕊,张涛.增强现实技术在服装工艺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16,31(3):245-247.

作者:谢伟敏 陈绍春 刘红艳 胡莉虹

信息化教学服装职业教育论文 篇3: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中职服装工艺教学的创新与探索

[摘           要]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服装工艺教学中的应用使原有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从而使教学的方法呈现多样化。中职学校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了解服装工艺知识,使他们提高实践能力。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中职学校服装工艺教学水平。因此,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中职服装工艺教学创新的路程展开了探索,希望促进中职服装工艺教学效果的提升,从而推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职服装工艺教学

一、中职服装工艺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学生在学习同样知识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由此造成了学生学习成績的不同。传统教学模式中,中职服装工艺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通常会以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操作,对教师的动作进行观摩和学习,然后进行自主实践,这种情况下表面看是没问题的。但实际上,教师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可以看到教师的细节动作,其他学生只能看到一个大概,因此在个人实操中无法达到教师要求的服装设计和制作效果。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将服装工艺课中的内容制作成课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循环播放课件,能反复地理解知识内容和操作要点,观察到服装工艺设计和操作中的关键点,从而真正掌握专业技能[1]。

(二)启发学生自主式学习

中职服装工艺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服装工艺专业技能知识讲解过程中,更喜欢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设计和组织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兴趣不大,在实操过程中,虽然教师进行走动管理,及时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但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出现老师来就做,老师不来就不做的情况,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将服装工艺专业的知识内容融合应用到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升教学的效果。如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服装工艺的模拟动画,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用动画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动画中了解服装工艺的要领,学会边演示边做,自己主动对照动画中的内容进行模仿和训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了解工艺设计的思路和原理,教师只需要在走动过程中对发现的学生问题进行指导即可。

(三)抽象知识具体化

服装工艺专业教学中,部分内容具有抽象性,这些知识对中职学生来讲比较陌生,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传统教学模式中,关于服装工艺的抽象性知识内容,主要是以理论讲解为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有的知识并不影响整个学科知识,因此教师会以“工作以后就会遇到这些知识”或“工作以后也用不到这些知识”为由,不进行知识讲解,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知识内容,让他们更好地吸收专业技能知识。如教师在自己示范操作的工作台上,多角度安装多部摄像工具,可以将自己示范操作的过程全方位地直播或录制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通过教室前方设置的终端输出的大型电子屏幕,不再受所处位置和观看视角的限制,能够360度立体观看到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教师对学生不易掌握的部分还可以加上特效(彩色字体的文字说明或特殊语音切入)重点提示,学生可以将教师录制的视频下载保存,在课下也可以对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反复观看。整个课程使原本抽象的设计流程和制作工艺变得生动立体,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2]。

(四)中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与信息化教学的结合,依托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放教师教学压力,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从目前来看,中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应用了信息化,从最早的互联网搜索备课资料,网络备课,到多媒体教学以及现在的白板教学,这些都是信息化在中职教育应用的必然产物。以服装工艺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服装理论学生只能从课本中获取,而服装实践主要是以教师示范为主,学生学习过程就是教师单纯的口述过程,在这种行为方式下,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的。依托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实现边示范边理论讲解,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解放教师课堂压力,帮助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管理当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因此,中职教育改革过程中,信息化建设与中职教育的融合必然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也将深刻改变未来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中职服装工艺信息化教学创新思路

(一)转变服装工艺专业教学理念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育的多个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信息化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吸收和意义建构。在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要想在中职服装工艺课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塑自己的角色定位,由原来的“教学生学”变为“帮学生学”。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助于中职服装工艺教学效果的提升[3]。

(二)依托信息化思路,改革服装工艺课教学模式

信息化为服装工艺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直观性,因此在中职服装工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依托信息化思路,进一步改革服装工艺课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和启发性。信息化与服装工艺课的融合,为学生增加学习情境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服装工艺制作教学过程中,限于中职服装课程总课时和教学内外部环境,学生不可能走入服装厂深入了解服装的加工工艺,也不可能很群体性地参观服装厂的设计和制作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通过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微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了解服装工厂的操作环境、制衣流程和具体的服装设计和工艺技巧;教师还可以播放之前同校同专业某教师带领学生去服装商场考察的纪录片,让学生从镜头中近距离接触服装,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带领学生分析服装的工艺,教学生认识服装的款式和面料以及服装的制作流程,全面性地提高学生对服装知识内容的吸收。通过模拟实践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服装工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提高教学效果。

(三)调整优化中职服装工艺课程体系和内容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中职服装工艺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重组原有课程体系,要将信息化内容纳入专业课程学习中,组成一个新的服装工艺课程体系和内容。新颖而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多途径、多渠道采集整理、开发录制各种音视频资料,包括时尚资讯、服装工艺设计讲座、国内外相关课程资源等,并积极联系当地服装企业和服装专业设计协会,获得服装工艺的最新流行趋势和最新的人才需求标准。最终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化教学为呈现方式,以培养符合服装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为目标的全新专业课程体系[4]。信息化与服装工艺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电子课件的更新迭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便利和实效性。目前,服装工艺的课件开发普遍滞后教学需求,这样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电子课件开发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教材内容,结合最新的服装工艺设计理念进行融合,并且进一步拓展和优化课件内容,使其不断更新迭代,更好地提升电子课件的质量,同时应做好校园网的更新工作,确保学生可以基于校园网及时获取到服装工艺的相关课件和课件更新内容。

(四)利用信息化技术多途径拓展延伸教学内容

结合信息化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演示服装工艺的内容,更直观地将知识内容传达给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不理解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主动去學习,通过反复观摩视频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另外,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成的课件,如教学视频,通过学校的信息化平台,将教学内容视频传递给学生,方便学生在课前、课后都可以自主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同时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的公共平台,及时补充最前沿知识,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研究,还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询问教师的思路,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对中职服装工艺教学进行了创新。笔者分析了中职服装工艺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通过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学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为具体,充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中职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对服装工艺教学进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情境,方便学生习得更多教学资源,增加更多学习途经,切实提高了学生对服装工艺知识内容的了解以及服装工艺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中职学校服装工艺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坤平.探索微课在中职服装制作工艺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6(10):25-26.

[2]宋丽.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中职服装工艺教学的创新与探索[J].现代装饰(理论),2015(3):18-19.

[3]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郭霄霄.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9):177-178.

作者:胡建儿

上一篇: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论文下一篇:高校监考角度下诚信教育论文